人口与城市周练题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97742204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4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口与城市周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口与城市周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口与城市周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人口与城市周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与城市周练题(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0学年第二学期四会中学高一级地理试题(一)学号 姓名 班级 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其写在题前括号中,每题2分,共50分)读“中国人口变化情况”表,回答1-3题:( )1我国人口出生率1965年的379到1994年的177,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的快速发展 B自然环境的改善 C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D国家政策( )2从表中的数据分析,中国人口增长的模式发生最明显的改变是从: A人口总数超10亿开始的 B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开始的 C从死亡率下降到10开始 D从自然增长率下降到10开始的( )3就2003年的数据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方面最大的问题可能是:S*5U.C#O%下

2、 A人口基数大 B人口自然增长率太高 C人口出生率太低 D人口死亡率太高读图,回答4-5题。( )4人类人口增长的历史进程是AI BI CI D I( )5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增长情况与图中相符的是A日本 B俄罗斯 C中国 D印度以下资料摘自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6-8题: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中国303美国1100墨西哥267德国211印度222加拿大S*5U.C#O%下173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 )6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B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C从西

3、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7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优的自然环境 D更高的收入( )8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B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C减轻迁入地的就业压力D加重迁出地的环境压力图8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9-l0题。( )9曲线、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102005年与

4、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读右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图示地区城市等级、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锡的服务范围比镇江大B昆山的城市等级比常州高C宁波的服务功能比杭州齐全D特大城市数量最少( )12图示地区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改变局部大气环流,降水明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A B C D下图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据图

5、,完成13-15题:( )13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城市化都在加速发展S*5U.C#O%下B城市化进程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C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D城市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14右图中四国家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 A起步早,水平高 B起步早,水平低 C起步晚,水平高 D起步晚,水平低( )151990-200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A印度尼西亚 S*5U.C#O%下B印度 C马来西亚 D中国图5为“我国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bc),读后回答1617题。( )图516. 该市重工业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 因可能是城区地价上涨 为了缓

6、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东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东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A. B. C. D.( )17. 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高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图2是我国某城市人口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2.5自然增长率()2008年2.6人口数(万人)13421334132713221313130713051304130112991295-1.9-2.4-3.2-2.7-2.3-3.1-2.3-2-1.4-0.812701280129013001310132

7、0133013401350199820012004-3.5-3-2-1.5-1-0.50图2 人口数增长曲线 人口自然增长曲线 ( )18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却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原有人口基数小 D大量人口迁入( )19在城市化过程中,该市近期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A经济缺乏活力 B就业压力增大 C劳动力不足 D环境质量陡然下降图3是“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2021题。图3( )20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主要标志是A城市人口数量增多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D卫星城镇的出现( )2

8、1. 部分城区企业外迁到周围的郊区,对该城市的直接影响是A. 减轻城市中心区环境污染 B. 强化了市中心商务区功能C. 使城市中心商务区乡村化 D. 减弱了该城市的服务功能图8为 “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读后完成2223题。图8( )22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A西南区 B西北区 C南方区 D北方区( )23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读图6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与该城市某季节地面SO2浓度分布图,回答2425题。( )24.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中,Q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

9、最适宜建A.客货物流区 B.高新技术区 C.旅游度假区 D.行政办公区( )25该城市大气SO2地面浓度最大的区域,其污染物来源可能是A.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 B.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C.矿产开采带来的废气 D.冬季取暖排放的废气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中A因素表示 ,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2)图中B因素表示 ,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比如带来人类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 的变化。(3)图中C因素表示人口的 ,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4).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

10、区环境人口容量哪个大,试分析原因。27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和地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近郊远郊地租距离市中心(1)若在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绿化带四个功能区,写出下列对应的功能区。 ; ; ; 。(2)简述上题中功能区布局的原因:_ _。(3)地租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是 ,由该图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影响城市地租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是_和_。28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每空2分,共20分)1950 2000年 ab城市人口比重(%)A B C D E F城市人口比重(%)(1)图中a代表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 国家,2000年ab两类国家现在城市化速度较快的是 (

11、填字母)(2)左图A E该图表示了 过程。下图E F反映了 现象。(3)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直接原因是城市的 因素和乡村的 因素,从根本原因看,城市化是 发展的必然结果。(4).目前b类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多出现什么现象和问题?图1229读图12和表3,完成下列问题。(7分)(1)分析图12所示有关内容,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特征。(2分)表3: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流出省(市)贵州四川湖南江西河南安徽其他占总量比重()6.116.110.68.68.310.639.7流入省(市)福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其他占总量比重()5.65.67.25.68.935.531.

12、6(2)根据表1内容,说出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市)流动的空间特征。(2分)(3)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2010学年第二学期四会中学高一级地理试题(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DBACD 6-10BDACB 11-15ACBDA 16-20AADBB 21- 25ACBBD二、综合题(共50分)26、(12分)(1)资源 (2)科技发展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 (3)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4)东部地区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水资源丰富,科技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27(11分)(1)港口码头;绿化带;中心商务区; 住宅区(2)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3)距市中心距离越远,地租越低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的通达度 28、(,共20分)(1)发达 b(2)城市化逆城市化(3)拉力;推力;社会经济(4)郊区城市化;就业、交通、住房和环境29.(1)主要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内部转移最少。(2分) (2)从经济欠发达省(市)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市);从内陆省(市)流向沿海省(市)。(2分) (3)促进迁入区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交通压力等城市问题。(3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8 / 8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