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点击查看)-江苏省乡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7727773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点击查看)-江苏省乡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苏省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点击查看)-江苏省乡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苏省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点击查看)-江苏省乡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点击查看)-江苏省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点击查看)-江苏省乡(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5页 共25页江苏省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试行)前 言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乡村旅游建设,规范乡村旅游点的服务管理,提高乡村旅游点的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特色多样、方便舒适的旅游享受和旅游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制定过程中,依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的有关精神,结合我省乡村旅游实际情况,借鉴省内外有关乡村旅游标准的素材,并直接引用了部分国家标准或标准条文。本标准由江苏省旅游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江苏省乡村旅游点质量等级划分的依据

2、、条件及评定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所从事的经营服务活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二部分:旅游设施与服务符号GB

3、 14934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 16153-1996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T 18973200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 9663 旅店业卫生标准GB 9664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 19085 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GB/T 14308 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6766 旅游服务基础术语的要求GB/T19004.2-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二部分:服务指南GB/T15971 导游服务质量GB/30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T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定义和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和术语。3.1 乡村旅游以乡村自然

4、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吸引物,以城乡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3.2 乡村旅游点乡村旅游点是指以具有一定数量规模,且地理较为集中,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农民生活、田园居所、农村民俗风情等人文自然资源为吸引物,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娱乐、休闲、度假、就餐、购物、农事体验等乡村游览活动点。4、乡村旅游点等级及标志4.1乡村旅游点等级根据乡村旅游点的设施建设与服务要求,可划分为四个等级,等级越高,表示乡村旅游点质量与服务水平越高。4.2乡村旅游点等级评定的依据与方法乡村旅游点的等级评定,依据乡村旅游点的硬件设施、功能布

5、局、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服务管理等软硬件水平进行评分确定。乡村旅游点的等级评定,由乡村旅游点提出申请,江苏省旅游局负责评定、实施与管理。4.3乡村旅游点等级符号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用星表示,用相应的星数来表示相对应的等级。(一颗星表示一星级,两颗星表示二星级,三颗星表示三星级,四颗星代表四星级。)5、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条件5.1四星级5.1.1乡村旅游点生态环境和保护5.1.1.1生态环境a) 空气、噪声、地面水环境质量和污水排放达均达到国家标准。b) 建筑布局合理,建筑物体量、高度、色彩、造型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出入口主体建筑格调突出,并烘托乡村环境。周边建筑物与乡村环境协调,或具有一定的缓

6、冲区域。c) 乡村文化气息氛围浓厚。绿化覆盖率高,农作物、动植物与乡村景观配置得当,乡村景观与生态环境非常优美,宜人度假、休闲、健身。d)点内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环境生态保护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坏生态旅游资源。5.1.1.2资源保护a) 乡村旅游点能充分保护当地特色自然资源、植被、土壤和环境条件。b)乡村旅游点能充分保护当地的历史古迹、文物和特色建筑物。c) 乡村旅游点能充分保护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民俗、生活习惯。d) 活动项目能充分做到以不破坏生态环境平衡为前提,能充分坚持环保原则。5.1.1.3环境保护a) 乡村旅游点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b) 乡村旅游点

7、建立有严格的环境生态保护制度、监督和约束机制。c) 乡村旅游点配备有必要的资金支持。5.1.1.4旅游规划a) 制定有专门的旅游总体规划或农村地区发展规划,建设开发项目符合规划要求。b) 规划通过旅游部门或当地政府审批。c) 规划中的各项建设项目和市场开发方案得到全面实施。5.1.2乡村旅游点布局5.1.2.1 布局与分区a) 乡村旅游点有明确的功能分区,且各活动区的分隔明显、布局合理。b) 乡村旅游点有足够面积的绿化区域,植物与小品布置得当、环境优美。c) 乡村旅游点内有明确导引和介绍标识,中英文对照且美观醒目,造型独特,艺术感和乡村文化气息浓厚,能烘托乡村环境。文字准确规范,位置合理,数量

8、充足。d)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置合理,设计精美,特色突出,有艺术感和文化气息,符合GB/T 10001.1的规定。5.1.2.2乡村旅游点的旅游产品a) 游览点达15处以上,且有科技性、唯一性、参与性、民俗性、农事性等,线路编排科学,内容丰富,逗留时间达到1.5天以上。b) 乡村旅游点能提供特色多样的活动项目,参与性活动项目不少于10个,有较强的地方性、季节性和参与性,能充分地体现当地农业(渔业)和农村特色,游客感觉舒适有特色。c) 乡村旅游点活动项目区域具有充足的活动空间,有较大的游客聚集场所,且项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展示、游览、体验等活动能有机结合,协调统一。d) 乡村旅游点活动项目与

9、其他旅游点及附近乡村旅游点之间,具有较强的差异性。e) 娱乐活动多,尤其夜间文化娱乐活动内容丰富,每周不少于二场文艺演出,且表演形式和内容要突出当地乡村民俗风情,乡土气息浓郁。 5.1.2.3乡村旅游点的功能管理a) 乡村旅游点建立有机构健全、职责分明的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市场秩序优良,建有完善的统计报表制度,上报及时。b) 乡村旅游点设有游客接待中心,且设施齐全,功能体现充分。咨询服务人员配备齐全,业务熟练,服务热情。接待制度健全,且设有面向公众的旅游咨询电话和投诉电话,接听及时。c) 乡村旅游点有介绍区位概况及活动项目等内容的小册子或折页,品种齐全,内容丰富,文字优美,制作精美,更新适

10、时。已开办旅行社或同区内外不少于5家旅行社建立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客源稳定。d) 乡村旅游点服务人员持证上岗,人数及语种能满足游客需求,着装有当地特色,态度热情,服务优良,全体从业人员均接受过旅游服务、安全等相关培训。e)导游(讲解)词科学、准确、有文采。导游服务具有针对性,强调个性化。5.1.3乡村旅游点硬件设施5.1.3.1建筑装修a) 乡村旅游点的主体建筑和配套设施建设,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点,其建筑形式、体量、色彩能够充分地与周围景观及其氛围相协调。b) 乡村旅游点建筑的内部装修简朴大方,在用材、内容上能充分体现民族性、地方性、环保性和农村特色。5.1.3.2 旅游交通a)可进入

11、性好。交通设施完善,进出便捷。道路状况良好或具有一级公路或高等级航道直达旅游景区;具有旅游专线交通工具。b)有与乡村景观环境相协调的专用停车场或舶船码头。管理完善,布局合理,容量能充分满足游客接待量要求。场地平整坚实、绿化美观。标志规范、醒目、美观。c) 主干线通往乡村旅游点支线公路路口、支线公路通往乡村旅游点公路路口有醒目指示牌。d) 点内游览线路或航道布局合理、顺畅,与观赏内容联结度高。e) 点内应使用清洁环保能源的交通工具。5.1.3.3住宿设施a) 乡村旅游点的住宿床位与接待游客数量相适应,有套间、标准间,装修良好,照明充足,床位数不少于60个。并配备有足够的冷暖设备、换气装置及电视机

12、。b) 客房内有独立卫生间,配有相应的卫生设备,淋浴设施完好,并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24小时提供热水。c) 乡村旅游点客房内配套设施与用具能做到配备齐全,且一客一换。d) 乡村旅游点客房被褥、枕巾等用具能统一收集、统一清洗消毒。5.1.3.4餐饮设施a) 乡村旅游点餐饮设施建设能与乡村旅游点的整体环境相协调。b) 餐饮服务设施规模能与接待游客数量相适应,且能满足游客要求。位置合理,采光通风良好,气氛豪华,布置典雅,其使用面积不少于400。c) 餐饮场所能达到GB16153-1996规定的卫生标准。设施设备完好,能随时提供当地特色菜肴,且品种丰富、独特性明显,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d) 餐厅地面已

13、做硬质化处理,防滑,易于清洗。e) 有中文、英文印制,装祯精美的菜单。5.1.3.5厨房a) 布局合理,厨房面积与接待能力相适应。b) 墙面满铺瓷砖,有吊顶。c) 厨房地面硬化处理,防滑材料满铺地面,易于清洗。d) 粗加工间、烹调间、凉菜间、洗碗间应独立分开设置。e) 凉菜间及面点间有足够的冷气设备,有空气消毒、清洗消毒设施,能够开合的食品输送窗口。f) 餐(饮)具洗涤池、清洗池、消毒池设置合理,蔬菜清洗池、肉类清洗池独立分设。g) 有食品库房和非食品库房。h) 外购大宗辅料、粮油、副食品等有索证资料(进货单、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i) 有较充足的冷藏、冷冻和保鲜设备。j) 有完善的防蝇、防尘

14、、防鼠设施及污水达标排放设施。k) 有符合要求的密闭废弃物存放容器。5.1.3.6卫生设施a) 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数量能满足需要,标识醒目美观且有防滑设施,建筑造型生态化。所有厕所具备水冲、盥洗、通风设备,并保持完好或使用免水冲生态厕所。b) 厕所设专人服务,洁具洁净、无污垢、无异味、无堵塞。室内整洁,有乡村文化气息。有残疾人专用卫生通道与卫生设施。c) 设施齐全,配有手纸、手纸筐、挂衣钩、洗手池、烘手器、镜台。d) 设有直接排污水管道,单独设置化粪池,防渗、防腐、密封,能有效处理粪便,污水排放达标。e) 乡村旅游点内垃圾箱的数量与布局适当合理,标识明显,造型美观独特,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垃圾箱

15、分类设置,桶(箱)体完好、有盖,材质防火,表面干净无污渍,垃圾清扫及时,日产日清。f) 乡村旅游点具有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和卫生消毒设施和制度。5.1.3. 7 旅游购物a) 购物场所布局合理,建筑造型、色彩、材质有特色,与环境协调。b) 购物摊点证照齐全,管理有序,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c) 旅游商品种类丰富,且有数量充足的自产农副产品,其中自产不少于10种,乡村民俗文化特色突出。5.1.3.8通讯设施a) 乡村旅游点出入口和游客集中场所有固定电话,具备国际、国内直拨功能。b) 公用电话亭与乡村环境相协调,标志美观醒目。c) 无线通讯网覆盖完全,信号良好。5.1.3. 9娱

16、乐设施a) 有旅游娱乐设施或场地,游客多时能够进行文娱表演。b) 有大小会议室,配有必要的会议音响设备及电脑、投影设备。5.1.4乡村旅游点安全5.1.4.1乡村旅游点的安全设施a) 乡村旅游点经过当地消防部门的验收。b) 乡村旅游点有应急照明设备;有足够的消防、防盗、救护等设备,且完好、有效。c) 乡村旅游点能保证各项安全设备的安全可靠,能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严禁使用有事故隐患的各项安全设施、设备;严禁使用超过安全期限的安全设施、设备。d) 乡村旅游点危险地段的标志明显,防护设施齐备、有效。5.1.4.2乡村旅游点的安全制度a) 乡村旅游点能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培养全员安全意识。b

17、) 乡村旅游点能建立健全安全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c) 乡村旅游点相关人员能经常参加当地主办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d) 乡村旅游点建立有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预演、监督和及时汇报制度。5.1.4.3乡村旅游点的安全管理a) 乡村旅游点经营管理与服务人员均接受过消防培训,并具有紧急情况下组织游客疏散、电话报警和快速救援的知识与技能。b) 乡村旅游点和游客较为集中的地区配备有足够的保安安全人员,以保证秩序和维护安全。c) 乡村旅游点能向游客提供安全卫生的餐饮服务,消毒措施到位,并有严格的定期监督、处罚和公示制度。d) 乡村旅游点建立有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并配备医务人员和常备药品。e)

18、乡村旅游点建立有必要的紧急救援机制、突发事件处理及应急机制。设有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应急处理能力强,事故处理及时、妥当,档案记录准确、齐全。5.1.5.1 建立服务管理监督机制a) 设有专职服务质量监督部门,主动接受游客监督,对外公布质量投诉监督电话号码。b) 在乡村旅游点入口集中处或问讯处设意见(卡、箱),定期收集分析游客意见,进行相应服务改进。5.1.5.2 投诉处理诚恳对待游客投诉,认真及时地处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投诉者,投诉必复。5.1.6 信息化建设及宣传营销a) 设立独立域名的网站,网站内容丰富,服务项目齐全,充分满足游客的需求。b) 坚持网站的日常维护,数据及时

19、更新。c) 注重宣传促销,有详尽的宣传资料、独特的促销方式及良好的旅游产品形象。5.2三星级 5.2.1乡村旅游点生态环境和保护5.2.1.1生态环境a) 空气、噪声、地面水环境质量和污水排放达均达到国家标准。b) 建筑布局合理,建筑物体量、高度、色彩、造型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出入口主体建筑能烘托乡村环境。周边建筑物与乡村环境协调,或具有一定的缓冲区域。c) 乡村文化气息氛围浓厚。绿化覆盖率较高,农作物、动植物与乡村景观配置得当,乡村景观与生态环境美化效果良好,适宜度假、休闲、健身。d)点内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环境生态保护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坏生态旅游资源。5.2.1.2资源

20、保护a) 乡村旅游点能保护当地特色自然资源、植被、土壤和环境条件。b) 乡村旅游点能较好保护当地的历史古迹、文物和特色建筑物。c) 乡村旅游点能较好保护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民俗、生活习惯。d) 活动项目能做到以不破坏生态环境平衡为前提,能坚持环保原则。5.2.1.3环境保护a) 乡村旅游点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b) 乡村旅游点建立有一定的环境生态保护制度、监督和约束机制。c) 乡村旅游点配备有必要的资金支持。5.2.1.4旅游规划a) 制定有旅游总体规划或农村地区发展规划,建设开发项目符合规划要求。b) 规划通过旅游部门或当地政府审批。c) 规划中的各项建设项目和市场开发方案得到

21、基本实施。5.2.2乡村旅游点布局5.2.2.1布局与分区a) 乡村旅游点具有明确的功能分区,且各活动区的分隔较为明显、布局基本合理。b) 乡村旅游点有一定面积的绿化区域,植物与小品布置得当、环境优美。c) 乡村旅游点内有明确引导和介绍标识,中英文对照且美观醒目,造型有特色,与乡村环境相协调。标识牌和说明牌设置合理。文字准确规范,位置合理,数量充足。d)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设置合理,设计有特色,符合GB/T 10001. 1的规定。5.2.2.2 乡村旅游点的旅游产品a) 游览点(含参与游览项目)达10处以上,且有科技性、参与性、民俗性、农事性等,线路编排科学,内容丰富,逗留时间达到1天以上。b

22、) 乡村旅游点能提供特色多样的活动项目,参与性活动项目不少于8个,有一定的地方性、季节性和参与性,能较充分地体现当地农业(渔业)和农村特色,游客感觉舒适有特色。c) 乡村旅游点活动项目区域具有较充足的活动空间,有较大的游客聚集场所,且项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展示、游览、体验等活动能有机结合,协调统一。d) 乡村旅游点活动项目与其他旅游点及附近乡村旅游点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e) 娱乐活动较多,游客较多时能组织文艺演出,且表演形式和内容突出当地乡村民俗风情,乡土气息浓郁。 5.2.2.3乡村旅游点的功能管理a) 乡村旅游点建立有机构健全、职责分明的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市场秩序优良,建有完善

23、的统计报表制度,上报及时。b) 乡村旅游点设有游客接待中心,位置合理,规模适度,设施、功能齐备。游客中心有服务人员,业务熟悉,服务热情。接待制度健全,且设有面向公众的旅游咨询电话和投诉电话,接听及时。c) 乡村旅游点有介绍乡村旅游点区位概况及活动项目等内容的小册子或折页,有特色,品种全,内容丰富,制作良好,适时更新。并同区内外不少于3家旅行社建立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客源稳定。d) 乡村旅游点服务人员持证上岗,人数及语种能满足游客需求,着装有当地特色,态度热情,服务优良,全体从业人员均接受过旅游服务、安全等相关培训。e)导游(讲解)词科学、准确、生动。导游服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5.2.3乡村旅游

24、点硬件设施5.2.3.1 建筑装修a) 乡村旅游点的主体建筑和配套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点,其建筑形式、体量、色彩能与周围景观及其氛围相协调。b) 乡村旅游点建筑的内部装修简朴大方,在用材、内容上能部分体现当地的民族性、地方性、环保性和农村特色。5.2.3.2 旅游交通a) 可进入性较好。交通设施完备,进出便捷。道路状况基本良好b) 有与乡村环境相协调的专用停车场或舶船码头。且布局合理,容量能满足需求。场地平整坚实。标志规范、醒目。c) 主干线通往乡村旅游点支线公路路口、支线公路通往乡村旅游点公路路口有指示牌。d) 点内使用清洁能源或低排放的交通工具。5.2.3.3 住宿设施a)

25、 乡村旅游点的住宿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有套间、标准间,床位数不少于30个,配备有电视机、冷暖设备或换气装置。b) 客房内有独立卫生间,配有相应的卫生设备,淋浴设施完好,并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18小时提供热水。c) 乡村旅游点客房内配套设施与用具的配备较为齐备,做到一客一换。d) 乡村旅游点客房被褥、枕巾等能做到及时清洗、消毒。 5.2.3.4餐饮设施a) 乡村旅游点餐饮设施建设,能与乡村旅游点整体环境相协调。b) 餐饮服务设施规模,与接待游客数量相适应,能基本上满足游客要求。餐厅位置合理,通风采光良好,布置典雅,其使用面积不少于200。c) 餐饮场所能达到GB16153-1996规定的卫生标准。

26、设施设备完好,基本上能提供当地特色菜肴,且品种丰富、独特性明显,营养丰富。d) 有印制精美的菜单。5.1.3.5厨房a) 布局合理,厨房面积与接待能力相适应。b) 墙面满铺瓷砖,有吊顶。c) 厨房地面硬化处理、防滑,易于清洗。d) 粗加工间、烹调间、应分区域设置。e) 有消毒设施,能够开合的食品输送窗口。f) 餐(饮)具洗涤池、清洗池、消毒池设置合理,蔬菜清洗池、肉类清洗池分区设置。g) 有食品库房和非食品库房。h) 有冷藏、冷冻和保鲜设备。I) 有合理、良好的通风排烟设施,饮食油烟达标排放。j) 有完善的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及污水达标排放设施。k) 有符合要求的密闭废弃物存放容器。5.2.3

27、.6卫生设施a) 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数量满足需要,标识醒目,建筑造型与景观环境协调。全部厕所具备水冲、通风设备,并保持完好或使用免水冲生态厕所。b) 厕所整洁,洁具洁净、无污垢、无异味、无堵塞。有残疾人专用卫生通道与卫生设施。有防滑设施,室内设施齐备,盥洗室有门、水冲、通风良好、光线明亮。c) 乡村旅游点内的垃圾箱数量与布局较为适当、合理,并注明标识,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垃圾箱分类设置,桶(箱)体完好、有盖,材质防火,表面干净无污渍,垃圾能及时清扫。d) 乡村旅游点具有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和卫生消毒设施和制度。5.2.3. 7旅游购物a) 购物场所布局合理,建筑造型、色彩、材质与环

28、境协调。b) 购物摊点证照齐全,管理有序,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c) 旅游商品种类丰富,且有数量充足的自产农副产品,其中自产不少于8种,有乡村民俗文化特色。5.2.3.8通讯设施a) 乡村旅游点出入口和游客集中场所有固定电话。b) 公用电话亭与乡村环境相协调,标志美观醒目。c) 无线通讯网覆盖完全,信号良好。5.2.3. 9娱乐设施a) 有旅游娱乐设施或场地,游客多时能够进行文娱表演。b) 有会议室,配有必要的会议音响设备。5.2.4乡村旅游点安全5.2.4.1乡村旅游点的安全设施a) 乡村旅游点经过当地消防部门的验收。b) 乡村旅游点有一定数量的消防、防盗、救护等设备,且完好、有效。c)

29、 乡村旅游点能保证各项安全设备的安全可靠,能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严禁使用有事故隐患的各项安全设施、设备;严禁使用超过安全期限的安全设施、设备。d) 乡村旅游点危险地段的标志明显,防护设施齐备、有效。5.2.4.2乡村旅游点的安全制度a) 乡村旅游点能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培养全员安全意识。b) 乡村旅游点能建立一定的安全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c) 乡村旅游点主要人员能经常参加当地主办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d) 乡村旅游点建立有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预演、监督和及时汇报制度。5.2.4.3乡村旅游点的安全管理a) 乡村旅游点经营管理与服务人员接受过消防培训,并具有紧急情况下组

30、织游客疏散、电话报警和快速救援的知识与技能。b) 规模较大的乡村旅游点和游客较为集中的地区配备有足够的保安安全人员,以保证秩序和维护安全。c) 乡村旅游点能向游客提供安全卫生的餐饮服务,消毒措施到位,并有严格的定期监督、处罚和公示制度。d) 乡村旅游点有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并配备兼职医务人员和常备药品。e) 乡村旅游点建立有一定的紧急救援机制、突发事件处理及应急机制。应急处理能力强,事故处理及时、妥当,档案记录准确、齐全。5.2.5服务质量保证和监督5.2.5.1建立服务管理监督机制a) 设有兼职服务质量监督部门,主动接受游客监督,对外公布质量投诉监督电话号码。b) 在乡村旅游点入口集中处或问

31、讯处设意见(卡、箱),定期收集分析游客意见,进行相应服务改进。5.2.5.2 投诉处理诚恳对待游客投诉,认真及时地处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投诉者,投诉必复。5.2.6 信息化建设及宣传营销a) 设有网站,网站内容较丰富,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b) 坚持网站的日常维护,数据及时更新。c) 注重宣传促销,有相应的宣传资料及较好的旅游产品形象。5.3 二星级 5.3.1乡村旅游点生态环境和保护5.3.1.1生态环境a) 空气、噪声、地面水环境质量和污水排放达均达到国家标准。b) 建筑布局基本合理,建筑物体量、高度、色彩、造型与乡村环境基本协调。出入口主体建筑有格调,与乡村环境相协调

32、。周边建筑物与乡村环境基本协调,或具有一定的缓冲区或隔离带。c) 乡村环境氛围良好。绿化覆盖率较高,农作物、动植物与乡村景观配置得当,乡村景观与生态环境美化效果较好。d) 点内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坏乡村生态旅游资源。5.3.1.2资源保护a) 乡村旅游点能保护当地特色自然资源、植被、土壤和环境条件。b) 乡村旅游点能保护当地的历史古迹、文物和特色建筑物。c) 乡村旅游点能保护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民俗、生活习惯。d) 活动项目能做到以不破坏生态环境平衡为前提,能坚持环保原则。5.3.1.3生态保护a) 乡村旅游点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保护

33、意识。b) 乡村旅游点有环境生态保护制度、监督和约束机制。c) 乡村旅游点配备环境生态资金。5.3.1.4旅游规划a) 制定有旅游总体规划或农村地区发展规划,建设开发项目符合规划要求。b) 规划中的主要建设项目和市场开发方案得到基本实施。5.3.2乡村旅游点布局5.3.2.1布局与分区a) 乡村旅游点具有比较明确的功能分区,且各活动区的分隔较为明显、布局基本合理。b) 乡村旅游点有一定面积的绿化区域,环境优美。c) 乡村旅游点内主要地段有引导和介绍标识,中英文对照,清晰美观,与乡村环境相协调。文字准确规范,位置合理,数量满足需求。d)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设置合理,符合GB/T 10001. 1的

34、规定。5.3.2.2乡村旅游点的旅游产品a) 游览点(含参与游览项目)达8处以上,且有科技性、参与性、民俗性、农事性等,线路编排科学,内容丰富,逗留时间达到半天以上。b) 乡村旅游点能提供特色多样的活动项目,参与性活动项目不少于5个,有一定的地方性、季节性和参与性,能较充分地体现当地农业(渔业)和农村特色,游客感觉舒适有特色。c) 乡村旅游点活动项目区域具有较充足的活动空间,有一定的游客聚集场所,且项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d) 乡村旅游点活动项目与其他旅游点及附近乡村旅游点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5.3.2.3乡村旅游点的功能管理a) 乡村旅游点建立有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市场秩序良好,建有

35、统计报表制度,上报及时。b) 有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的游客中心或相应场所,咨询服务人员业务熟悉,服务热情。且设有面向公众的旅游咨询电话和投诉电话,接听及时。c) 乡村旅游点有介绍乡村旅游点区位概况及活动项目等内容的小册子或折页,品种多,内容丰富,制作较好。并同区内外旅行社建立业务合作关系。d) 乡村旅游点服务人员持证上岗,人数及语种能满足游客需求,着装有特色,服务良好,部分从业人员接受过旅游服务、安全等相关培训。e)导游(讲解)词科学、准确、生动。5.3.3乡村旅游点硬件设施5.3.3.1建筑装修a) 乡村旅游点的主体建筑和配套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点,其建筑形式、体量、色彩能与周

36、围景观及其氛围基本上相协调。b) 乡村旅游点建筑的内部装修简朴大方,在用材、内容上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当地民族性、地方性、环保性和农村特色。5.3.3.2 旅游交通a) 可进入性较好。进出方便,道路通畅。b) 有专用停车场所,布局较合理,容量能基本满足需求,场地平整坚实,标志规范、醒目。c) 有通往乡村旅游点公路路口有指示牌。d) 点内使用清洁能源或低排放的交通工具。5.3.3.3 住宿设施a) 乡村旅游点的住宿能基本满足游客的需求,床位数不少于10个,配备有电视机、冷暖设备或换气装置。b) 客房内有独立卫生间,有淋浴设施,并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定时提供热水。c) 乡村旅游点客房内配套设施与用

37、具的配备较为齐备,做到一客一换。d) 乡村旅游点客房被褥、枕巾等能做到及时清洗、消毒。5.3.3.4餐饮设施a) 乡村旅游点餐饮设施建设,能与乡村旅游点整体环境相协调。b) 餐饮服务设施规模,与接待游客数量相适应,能基本上满足游客要求,餐厅位置合理,采光通风良好,整洁,其使用面积不少于100。c) 餐饮场所能达到GB16153-1996规定的卫生标准。基本上能提供当地特色菜肴,且品种较多。d) 有干净、整洁的菜单。5.3.3.5 厨房a) 布局合理,厨房面积与接待能力相适应。b) 墙面瓷砖墙裙不得低于1.5米c) 地面采用硬化处理,防滑、有地沟,易冲洗。d) 粗加工间、烹调间应分区设置。e)

38、有食品库房和非食品库房。f) 有冷藏、冷冻和保鲜设备。g) 有合理、良好的通风排烟设施,饮食油烟达标排放。h) 有完善的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及污水达标排放设施。i) 有符合要求的密闭废弃物存放容器。5.3.3.6 卫生设施a) 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数量满足需要,标识醒目。部分厕所具备水冲、通风设备,并保持完好或使用免水冲生态厕所。b) 厕所整洁,洁具洁净、无污垢、无异味、无堵塞。有防滑设施,通风良好、光线明亮。c) 乡村旅游点内的垃圾箱数量与布局较为适当、合理,并注明标识。垃圾箱体完好、有盖,表面干净无污渍,垃圾能及时清扫。d) 乡村旅游点具有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和卫生消毒设施和制

39、度。5.3.3.7 旅游购物a) 购物场所布局合理,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b) 旅游商品种类比较齐全,且有自产农副产品,其中自产不少于5种。5.3.3.8 通讯设施a) 乡村旅游点出入口和游客集中场所有固定电话。b) 无限通讯网覆盖完全,信号良好。5.3.3.9 娱乐设施a) 有棋牌室等旅游娱乐设施或场地。5.3.4乡村旅游点安全5.3.4.1乡村旅游点的安全设施a) 乡村旅游点经过当地消防部门的验收。b) 乡村旅游点有一定数量的消防、防盗、救护等设备,且完好、有效。c) 乡村旅游点能基本上保证各项安全设备的安全可靠,能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严禁使用有事故隐患的各项安全设施、设备;严禁使用超

40、过安全期限的安全设施、设备。d) 乡村旅游点危险地段的标志基本明显,防护设施基本齐备、有效。5.3.4.2乡村旅游点的安全制度a) 乡村旅游点能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培养全员安全意识。b) 乡村旅游点能基本建立相应的安全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c) 乡村旅游点主要人员能经常参加当地主办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d) 乡村旅游点能基本上建立不定期的安全检查、预演、监督和及时汇报制度。5.3.4.3乡村旅游点的安全管理a) 乡村旅游点经营管理与服务人员基本上接受过消防培训,并具有紧急情况下组织游客疏散、电话报警和快速救援的知识与技能。b) 规模较大的乡村旅游点和游客较为集中的地区,能基

41、本上配备一定的保安安全人员,以保证秩序和维护安全。c) 乡村旅游点基本上能向游客提供安全卫生的餐饮服务,消毒措施到位,并具有一定的定期监督、处罚和公示制度。d) 乡村旅游点有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并配备常备药品。e) 乡村旅游点基本上建立有一定的紧急救援机制、突发事件处理及应急机制。5.3.5服务质量保证和监督5.3.5.1建立服务管理监督机制能主动接受游客监督,有质量投诉监督电话号码。5.3.5.2 投诉处理诚恳对待游客投诉,能及时处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投诉者。5.3.6 信息化建设及宣传营销a) 依托其他网站,建有网页。b) 坚持网站的日常维护,数据及时更新。c) 注重宣

42、传促销,有相应的宣传资料。6.4 一星级 6.4.1乡村旅游点生态环境6.4.1.1自身环境a) 空气、噪声、地面水环境质量和污水排放达均达到国家标准。b) 建筑布局较合理,建筑物造型与乡村环境基本协调。出入口主体建筑与乡村环境基本协调。周边建筑物与乡村环境基本协调,或具有一定的缓冲区或隔离带。c) 乡村生态环境氛围较好。绿化覆盖率较高,乡村景观与生态环境美化效果较好。d) 点内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坏乡村生态旅游资源。6.4.1.2环境资源保护a) 乡村旅游点能基本保护当地特色自然资源、植被、土壤和环境条件。b) 乡村旅游点能基本保护当地的历史

43、古迹、文物和特色建筑物。c) 乡村旅游点能基本保护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民俗、生活习惯。d) 活动项目能基本做到以不破坏生态环境平衡为前提,能坚持环保原则。6.4.1.3环境生态保护a) 乡村旅游点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b) 乡村旅游点有环境生态保护制度、监督和约束机制。6.4.1.4旅游规划a) 制定有旅游总体规划或农村地区发展规划,建设开发项目符合规划要求。6.4.2乡村旅游点布局6.4.2.1布局与分区a) 乡村旅游点绿化较好,环境较为优美。b) 乡村旅游点主要地段有明确引导和介绍标识,且美观醒目、文字准确,数量充足。c)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设置合理,符合GB/T 10001.

44、 1的规定。 6.4.2.2特色活动项目a) 乡村旅游点能提供一定的活动项目,参与性活动项目不少于3个,能体现农业(渔业)和农村的特色,游客感觉有特色。b) 乡村旅游点活动项目区域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且项目布局基本合理、功能较完善。6.4.2.3乡村旅游点的功能管理a) 乡村旅游点建立有管理人员,市场秩序良好, 建有统计报表制度,按时上报。b) 有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的场所,服务人员业务熟悉,服务热情。且设有面向公众的旅游咨询电话和投诉电话,接听及时。c) 乡村旅游点有介绍乡村旅游点区位概况及活动项目等内容的小册子或折页,内容丰富,制作较好。d) 乡村旅游点服务人员持证上岗,人数及语种能满足游客需

45、求,着装统一,服务良好,部分从业人员接受过旅游服务、安全等相关培训。e)导游(讲解)词科学、准确、生动。6.4.3 乡村旅游点硬件设施6.4.3.1建筑装修a) 乡村旅游点的主体建筑和配套设施建设,其建筑形式、体量、色彩能与周围景观及其氛围基本上相协调。b) 乡村旅游点建筑的内部装修简朴大方,在用材、内容上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农村特色。6.4.3.2 旅游交通a) 可进入性较好。进出方便,道路基本通畅。b) 具有停车场地,容量能基本满足需求,场地较平整坚实,有相应标志。c) 有通往乡村旅游点公路路口有指示牌。6.4.3.3餐饮设施a) 乡村旅游点餐饮设施建设,基本上能与乡村旅游点整体环境相协调。

46、b) 餐厅位置合理,采光通风良好,其使用面积不少于60。c) 餐饮设施设备完好,基本上能提供当地特色菜肴,有菜单。6.4.3.4 厨房a) 布局合理,厨房面积与接待能力相适应。b) 墙面瓷砖墙裙不得低于1.5米c) 地面采用硬化处理,易冲洗。d) 粗加工间、烹调间应分区设置。e) 有冷藏、冷冻设备。f) 有良好的通风排烟和防蝇、防尘、防鼠及污水达标排放设施,饮食油烟达标排放。6.4.3.5卫生设施a) 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数量满足需要,标识醒目。b) 厕所整洁,洁具洁净、无污垢、无异味、无堵塞。通风良好、光线明亮。c) 乡村旅游点内的垃圾箱数量与布局较为适当、合理,并注明标识。垃圾箱体完好、有盖

47、,表面干净无污渍。d) 乡村旅游点具有乡村旅游点基本具有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和一定的卫生消毒设施与措施。6.4.3.6旅游购物a) 有购物场所,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b) 旅游商品种类比较齐全,且有自产农副产品,其中自产不少于3种。6.4.3.7 通讯设施a) 乡村旅游点出入口有固定电话。b) 无限通讯网覆盖完全,信号良好。6.4.3.8 娱乐设施a) 有棋牌室等旅游娱乐设施或场地。6.4.4乡村旅游点安全6.4.4.1乡村旅游点的安全设施a) 乡村旅游点经过当地消防部门的验收。b) 乡村旅游点有一定数量的消防、防盗、救护等设备,且完好、有效。c) 乡村旅游点能基本上保证各项

48、安全设备的安全可靠,能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不使用有事故隐患的各项安全设施、设备;不使用超过安全期限的安全设施、设备。d) 乡村旅游点危险地段的标志基本明显,防护设施基本齐备、有效。6.4.4.2乡村旅游点的安全制度 a) 乡村旅游点能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培养全员安全意识。b) 乡村旅游点能基本建立相应的安全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c) 乡村旅游点主要人员能经常参加当地主办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d) 乡村旅游点能基本上建立不定期的安全检查、预演、监督和及时汇报制度。6.4.4.3乡村旅游点的安全管理a) 乡村旅游点经营管理与服务人员基本上接受过消防培训,并具有紧急情况下组织游客疏散、电话报警和快速救援的知识与技能。b) 能基本上配备一定的保安安全人员,以保证秩序和维护安全。c) 乡村旅游点基本上能向游客提供安全卫生的餐饮服务,消毒措施到位。d) 乡村旅游点有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并配备常备药品。e) 乡村旅游点基本上建立有一定的紧急救援机制、突发事件处理及应急机制。6.4.4 服务质量保证和监督6.4.4.1 建立服务管理监督机制能主动接受游客监督,有质量投诉监督电话号码。6.4.4.2 投诉处理诚恳对待游客投诉,能及时处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第 25 页 共 2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