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7694694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03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03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03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03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9页 共19页第三章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本章提要成本费用水平的高低与企业的收益性和获利能力的大小有着内在联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加摄成本管理。本章以降低成本费用水平为主线,以成本费用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阐述了成本费用报表的意义、种类;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重点内容;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成本费用报表分析应注意的问题。第一节 费用和产品成本的概念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包括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中,凡是在一定时期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或支出的耗费,称为生产费

2、用;凡是为某生产经营期间而发生或支出的,为了维持一定生产经营能力的费用为期间费用。一、制造成本的分类典型的制造企业购买原材料并通过生产将这些原材料转化成完工产品。这一从原材料到完工产品的转化产生于对工人和机器的使用。依照公认会计原则,一件产品的成本包括:(1)原材料成本;(2)直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工成本;(3)其他生产成本(即间接生产成本或产品制造费用)的合理分摊。总之,原材料、人工、产品制造费用构成了一件产品的完全生产成本。对于具体的某个成本项目应该归为产品成本还是期间成本,各公司的观点存在分歧。一些公司将辅助生产过程如: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业工程,设备维护和产品成本该算等过程中发生

3、的成本作为产品制造费用,从而归为产品成本。而另一些公司则把其中一些或全部的辅助职能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当作期间成本。制造业公司将发生的某些成本划归为期间成本还是产品成本。对其报告的净收益有很大影响。期间成本是成本所发生期间内的费用。而产品成本一开始就要增加到主体的资产总额中,直到产品售出时,产品成本才会对收益产生影响,而这可能要比成本发生的会计期间晚。与销售相关的存货越多,从产品成本发生到对收益产生影响的时间间隔越长。商业公司的全部成本,除商品存货的取得成本外,都是期间成本。因此,发生在给定期间内的所有人工成本和其他经营成本都影响期间收益。而在制造业公司里,人工成本和其他与制造过程相联系的成本,开

4、始时都只影响存货价值,只有在包含这些成本的货物被销售时,制造成本才会影响期间收益。1. 直接材料生产中使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它们的成本被直接追溯到了所生产的产品上。2. 直接人工徒手或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其努力被直接追溯到他们所生产的产品中的工人的工资和其他工资性费用。3. 制造费用一个总括性类别。它包括除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以外的所有制造成本。例如工厂设备、管理人员工资、设备修理和机器折旧等。注意到制造成本并不立即记为当期费用这一点十分重要。相反,它们是生产存货的成本,并且在存货被售出以前都保留在资产负债表上。因此,制造成本经常被称为产品成本(或存货成本)。二、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产品成本

5、”和“期间费用”这两个术语对于说明制造成本和经营费用的区别是很有帮助的。在制造环境下,产品成本是那些为制造存货所发生的费用。这样,在相关产品被售出前,产品成本代表着存货。由此,它们被作为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加以报告。当产品最终售出时,产品成本从资产负债表中转移到利润表中。在利润表中,产品成本被作为主营业务成本从收入中扣除。(制造成本是生产存货的成本,它是一项资产。因此,这些支出被称为成本而不是费用。未耗用完的成本是资产;已耗用完的成本是费用。)同一段时间相联系,而不是和存货的生产相联系的经营费用被称为期间费用。期间费用被直接记入费用帐户。这样处理是假定当费用发生时,其收益已在同期完全确认。期间费

6、用包括所有的销售费用、总务及管理费用、利息费用和所得税费用等。总之,在期间费用被分类为公司毛利的减项,在利润表中同主营业务成本分别列示。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在财务报表中的流转如图31所示。 资产负债表 采购成本或 流动资产:(制造成本) 发生时 存货货品销售时 利润表 收入期间费用 销货成本(经营费用和 毛利所得税) 发生时 费用 净收益图31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在财务报表中的流转成本费用报表是以企业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核算的账簿为依据,定期编制,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水平及构成情况的数字形式的书面报告。成本和费用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企业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组织、衔接是否

7、平衡,财产物资是否充分利用,各项管理是否到位,都会在企业的成本费用水平中体现出来。因此,成本费用报表的分析是会计报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有些企业成本管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各项费用计划不完整,定额老化,甚至人为估计成本,导致利润虚假。为此,经营管理者在阅读和分析成本费用报表时,应当紧密结合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现状,重点注意以下方面:1. 了解企业成本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成本费用的计划或定额是否符合现实核算的要求。2. 分析成本费用计划完成或未完成的原因,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总结成本费用管理中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强化成本费用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3. 分析有关指标,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费用

8、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合理地确定责任成本中心和控制指标,挖掘潜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4. 分析成本费用的发展趋势,为进行生产经营决策、制定成本费用计划、确定目标利润提供依据。5. 了解企业在成本费用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是否有进行虚假的成本费用核算,计算虚假利润的违法行为存在。应该强调的是,成本费用报表不是对外报送或公布的报表,它是企业的内部报表,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服务。因此,成本费用报表的种类、格式、报表项目和编制方法,都由企业自定,财政部没有统一规定。本书以工业企业为例,对成本费用报表进行说明,成本类报表一般包括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费用类报表一般包括制造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

9、细表、财务费用明细表、营业费用明细表。第二节 成本报表分析一、产品生产成本表分析产品生产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总成本的报表。该表应按月定期编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每月必须阅读和分析的报表。设置这张报表的目的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成本情况,这里的全部产品包括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两部分。可比产品是指企业上一年度正式生产过,具有上年成本资料的产品;不可比产品是指企业上一年度没有正式生产过,没有上年成本资料的产品。(一)产品生产成本表的一般格式产品生产成本表的一般格式见表 3l 。表 31 产品生产成本表编制单位: 200 年 12 月 单位:元产品名称计量单位实际产量

10、单位成本本月总成本本年累计总成本本月本年累计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划本月实际本年累计实际平均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本月实际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本年实际*可比产品合计640006220062360793000770800773340其中:甲件1201500300290529729836000354003564045000442500447000 乙件80980350335334333280002680026720343000328000326340不可比产品合计307003134035425357900其中:丙件22026001101121112

11、420024640286000288600 丁件1001050656766650067006825069300全部商品产品64000929009370079300011250501131240 (二)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分析内容与方法产品生产成本表分析的重点是可比产品,在企业年初制定的成本计划中,对可比产品都规定其成本降低任务,因此,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分析首先应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的方法是首先计算出可比产品成本的本期实际降低额和降低率,然后与计划降低额和计划降低率进行比较。.计算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

12、年累计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100%代入表31中的数字,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为:79300077334019660(元)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为:19660100%793000 2.5%2.计算实际与计划的差异(本年计划降低40000元;本年计划降低率4%)。计划成本降低额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划成本降低率计划成本成本降低额(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降低额的差异实际降低额计划降低额 降低率的差异实际降低率计划降低率代入表1中的数字,降低额的差异为: 196604000020340降低率的差异为

13、: 2.5%4%1.5% 3.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时,主要分析三个因素,即产品单位成本变动、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和产品产量变动。这三个因素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产品单位成本变动、产品品种结构变动既影响降低额,又影响降低率;产品产量变动只影响降低额,不影响降低率(这是因为,可比产品成本的实际降低额和降低率都是根据实际产量计算的,计算成本降低率时,分子和分母都使用相同的产量)。因此,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三个,即产品单位成本变动、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和产品产量变动;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变动的因素有两个,即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和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在分析产

14、生差异的原因时,应分别从这些因素入手进行分析。 (1)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1)对降低额的影响。 7708007733402540(元) 上式的计算说明,由于单位成本升高,使可比产品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上升了2540元,也就是说,在未完成降低额计划的20340元中,因为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占了2540元。 2)对降低率的影响。 上式的计算说明,由于单位成本升高,使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差0.32%未完成降低任务。 (2)产品品种结构变动的影响。 1)对降低率的影响。 1.5%0.32%1.18% 上式之所以这样计算的原因是,产品产量的变动只影响降低额,不影响降低率,因此,影响降低率的因素只有产品单位

15、成本变动和产品品种结构变动两个。降低率未完成计划的总差异是l.5%,其中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占了0.32%,剩余的1.18%就是产品品种结构变动的影响了。 2)对降低额的影响。 7930001.18%9357(元) 上式的计算说明,由于产品品种结构发生变动,使可比产品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上升了9357元,也就是说,在未完成降低额计划的20340元中,因为产品品种结构变动的占了9357元。 (3)产品产量变动的影响。 20340254093578443(元) 产品产量变动只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不影响降低率,上式的计算结果说明,由于产品产量发生变动,使可比产品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上升了8443元。也就

16、是说,在未完成降低额计划的20340元中,因为产品产量变动的占了8443元。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该企业本年度可比产品成本没有完成降低任务,单位成本变动、产品品种结构变动、产品产量变动都产生了影响,但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是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应进一步分析变动的原因是市场变化的需要、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还是在生产计划制定上、均衡生产上存在问题,以进一步强化管理。 上述分析还可以采用另外的计算方法,列示如下,以供参考:(1)产品产量变动的影响。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成本降低率(2)产品品种结构变动的影响。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

17、位成本)(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成本降低率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3)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实际单位成本)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除上述分析外,在对产品生产成本表进行分析时,还要注意分析企业对可比产品、不可比产品的分类是否准确,有无在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之间故意升高或降低不可比产品成本,借以人为调整可比产品成本的弄虚作假现象。例:根据下表32产品生产成本

18、表,计算填表33、34;并进行产品成本分析。表32 产品生产成本表编制单位: 200 年 12 月 单位:元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产量单位成本计划成本本年总成本计划实际上年实际本年计划本年实际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本年实际成本可比产品合计2800024540290002510025640其中:甲件100801009593100009500800076007440 乙件3003506050521800015000210001750018200不可比产品合计其中:丙件20188085160014401530全部商品产品2800026140

19、29000265427170表33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情况综合分析表产品名称计划实际实际比计划降低额降低率降低额降低率降低额降低率甲5005%5607%602%乙300016.67%280013.33%2003.34%合计350012.5%336011.59%1400.91%在表33中,实际比计划降低额实际降低额计划降低额 实际比计划降低率实际降低率计划降低率 根据可比产品成本综合分析表可以得到下列结论:(1)甲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比计划降低额大,即超额完成计划降低任务60元,多降低2个百分点,因此甲产品完成降低任务。(2)乙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没有达到计划降低额的要求,比计划降低额少完成200元成

20、本,使实际降低率比计划降低率少3.34%,因此乙产品没有完成降低任务。(3)企业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比计划降低额少140元,降低率少0.61%。可比产品由于乙产品没有完成任务,所以企业没有完成计划降低任务。表34 三因素影响成本计划降低情况表影响计划降低额影响计划降低率产品产量变动产品品种变动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合计125(有利)275(有利)540(不利)140(不利)0.95% 1.86% 0.91%根据以上分折结果,结合前面的分析,可进行如下评价:(1)企业没有完成成本降低任务,成本实际降低额比计划降低额少了140元,实际降低率比计划降低率低0.91%。进一步分析可分别得到产品产量、品种结

21、构、产品单位成本的影响。(2)产品产量变动,减少了企业没有完成成本降低任务的数量,使企业超过计划降低任务125元。细分析其中原因可发现,虽然甲产品产量没有达到计划要求,但是乙产品产量达到了计划要求,并使产量超过了计划50件。因此;虽然企业完成了成本降低的任务,但是要注意甲产品并没有达到计划要求,所以,必须对甲产品的市场营销工作加强管理,以便制定合理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产量。(3)产品品种结构的变动,同样也减少了企业没有完成成本降低任务的数量,使企业超过计划降低任务275元。结合表32,我们可以发现,甲产品降低任务为5%,而乙产品降低任务为16.67%,该企业多生产了降低任务高的乙产品,而少生

22、产了降低任务低的甲产品,因此,出现了调整产品结构有利于完成成本降低任务的情况。(4)产品单位成本上升,是造成企业没能完成成本降低任务的主要因素,它使得企业超过计划降低任务540元。其中甲产品完成了成本降低任务,使实际单位成本要低于计划单位成本2元。但乙产品实际单位成本(52元)比计划单位成本(50元)要多。因此,下一步还应重点研究乙产品单位成本升高的原因。这个例子说明,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评价,不能只从某项分析结果来看,而要综合多种因素来考虑。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分析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反映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情况的报表。该表按主要产品分别编制。每种主要产品编制一张。

23、设置这张报表的目的是要进一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各种主要产品的成本构成情况。通常情况下,对企业产品成本影响较大的是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产量大,产值高,生产稳定),要进一步分析企业产品成本升降的原因,必须对企业的主要产品成本构成情况进行分析,即按成本项目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成本升降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和管理。(一)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一般格式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一般格式见表35。表35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产品名称: 产品销售单价:元 产品规格: 本月实际产量:件计量单位:件 本年累计实际产量:件成本项目历史先进水平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划本月实际本年累计实际平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

24、费用生产成本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主要材料(用量) 2.6028251138138451648036461624.8千克8235.546.8164.34.5千克8235471644.1千克(二)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分析内容与方法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中列示了企业产品成本的历史先进水平、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划和本期实际等资料,在对各项成本项目进行分析时,可以视分析的目的,选择其中某项为基数,将本期实际与基数进行对比,分析的重点是各个项目本期实际与对比基数的差异,差异分为量差和价差两个方面。这样分析的目的,是要找出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现以表32中本年实际与本年计划的对比为例来说明分析内容与方法。另补

25、充资料如下:直接材料本年计划单价16.67元,本年累计实际平均单价20元;单位产品生产工时本年计划16小时,本年累计实际平均14小时;小时工资率本年计划2.25元,本年累计实际平均2.5元;制造费用小时费用率本年计划2.875元,本年累计实际平均3.357元。1.计算差异。 (1)直接材料差异。 本期实际与本期计划的差异额:82802元(超支2元) 量差分析消耗量变化的影响:(4.14.8)16.6711.67元价差分析单价变化的影响:4.1(2016.67)13.65元 (2)直接人工差异。 本期实际与本期计划的差异额:33361元(节约1元) 量差分析工时变化的影响:(1416)2.254

26、.5元 价差分析小时工资率变化的影响:14(2.32.25)3.5元 (3)制造费用差异。 本期实际与本期计划的差异额:47461元(超支1元) 量差分析工时变化的影响:(1416)2.8755.75元 价差分析小时费用率变化的影响:14(3.3572.875)6.75元 2.对差异进行分析。计算后,从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各因素的责任人是谁。 (1) 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 1) 直接材料。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超支2元,其原因是:由于实际消耗量降低,单位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费实际比计划节约11.67元;而由于直接材料的单价升高,单位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费实际

27、比计划超支13.65元,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单位产品中的直接材料费用超支2元。很明显,直接材料费用的超支,是由于单价升高导致的,直接材料的单价是影响成本的一个主要因素。 2)直接人工。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单位产品的直接人工费用节约1元,其原因是:由于单位产品生产工时降低,单位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费实际比计划节约4.5元;而由于小时工资率升高,单位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费实际比计划超支3.5元,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单位产品中的直接人工费用节约1元。人工费用虽然节约了1元,但是,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直接人工费用中,由于生产工时降低带来的节约,几乎被小时工资率的升高抵消了。应将小时工资率的控制作为重点。 3)制造

28、费用。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单位产品的制造费用超支1元,其原因是:由于单位产品生产工时降低,单位成本中的制造费用实际比计划节约5.75元;而由于小时费用率升高,单位成本中的制造费用实际比计划超支6.75元,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单位产品中的制造费用超支1元。很明显,制造费用的超支,是由于小时费用率升高导致的,小时费用率是影响成本的一个主要因素。 (2) 各因素的责任人。 1) 直接材料。上面的分析说明,直接材料的控制重点是单价,材料的单价就是材料的采购成本。采购成本控制的责任人不是生产车间,而是采购部门。因此,应将管理的重点放在采购部门,应对材料的采购成本进行分析。 首先,分析采购成本的确定是否正确

29、,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允许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费用是:材料买价;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等,不包括按规定根据运输费的一定比例计算的可抵扣的增值税额);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包括整理挑选中发生的工、费支出和必要的损耗,并减去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购入物资负担的税金(如关税等)和其他费用。不允许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费用是:采购人员的差旅费、运输途中的不合理损耗、入库后的整理挑选费、购入材料的增值税(进项税)。 其次,分析采购计划的制定是否符合最佳经济效益原则,在采购地点、采购品种、规格、采购数量、运输方式的确定上,有无损失浪费、不合理的现象存在。还要分

30、析在材料采购的管理上,有无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分析,找出管理的薄弱环节,落实目标责任制。 材料费用的分析是成本分析的重点,材料费用的管理也是企业资金管理的重点。国家经贸委曾经于1999年4月8日在山东省潍坊亚星集团召开现场会,推广亚星集团物资采购管理的经验。在这次会议上,国家经贸委有关负责人在讲话中指出,工业企业各种物资采购的成本,一般要占到企业销售成本的70%左右,但是当前由于不少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致使企业未能采购到质优价廉的各种物资,从而大大增加了生产经营成本。这是造成目前许多国有企业成本猛增、效益流失、连年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潜力之所在。 2) 直接人

31、工。上面的分析说明,直接人工的控制重点是小时工资率。影响小时工资率的因素较为复杂。这里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有时往往是企业不可控制的,比如: 按照国家工资制度改革的要求,职工增加了工资,导致产品成本中的工资费用上升。因此,应分析具体情况。如果属于用工不合理、岗位设置不合理或者人员配备不合理(在这里,企业应避免盲目追求“高学历”的倾向,合理用工,否则,既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又会导致工资费用上升),则应会同生产部门、人事部门共同来解决。 3) 制造费用。上面的分析说明,制造费用的控制重点是小时费用率。影响小时费用率的因素也较为复杂。一般应配合制造费用明细表分析如下方面:首先分析费用开

32、支的项目是否合理;其次分析各项目的支出是否有审查制度,是否失控;再次分析影响制造费用的重点项目是什么。制造费用控制的责任人就是基本生产车间的管理人员。上面是用本期实际与本期计划进行比较分析,还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将本期实际同历史最好水平、上年实际或国内外同行业同类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第三节 费用报表分析费用报表包括制造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财务费用明细表和营业费用明细表。这些费用从性质上讲,是不相同的。制造费用是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这项费用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称为“期间费用”,这三项费用的高低,不影响产品生产成本,

33、直接影响当期利润。但是,这些费用又有共同点,都是按照“重要性原则”将许多项费用综合起来核算的。因此在分析上有许多共性的东西。为便于分析,首先将各费用明细表分析中共性的东西归纳起来介绍。一、各费用明细表的分析目的与方法(一)分析目的设置各种费用明细表的目的一般为:1. 按照各费用的组成项目反映费用的构成内容,以便于分析各项费用的开支是否合理。2. 按照各费用组成项目反映各项费用的上年周期实际数、本年计划数、本月实际数和本年累计实际平均数,可以进一步分析各项费用计划的执行结果,与前期对比的发展趋势。3. 按照各费用项目的构成反映各费用各个项目的变化,以便于分析各项费用超支或节约伪原因,以及对产品成

34、本和本期利润产生的影响。(二)分析方法对各项费用明细表的分析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和构成比率分析法。首先应采用对比分析法,视分析的目的,选择表中的某项数字为基数,将本期实际与基数进行对比,确定各个项目本期实际与对比基数的差异。分析时,可以将各项费用的本期实际数与计划数进行对比,分析计划的执行结果;可以将各项费用的本期实际数与上期实际数进行对比,了解其增减变化,分析发展趋势。其次应采用构成比率分析法,以各项费用的总额为基数,分别用各项费用的各个项目与总额进行计算,求出所占比重,以找出影响费用总额的重点项目,确定管理的重点环节。(三)各项费用分析应注意的问题1. 凡是在有关制度中规定了费用开支比例和提

35、取标准的费用项目应首先进行分析,看该项目是否符合有关制度的规定。例如,管理费用中的业务招待费,是以年销售净额为基数,按一定比例确定支出数额。以企业年销售净额在1500万元以下的为例,业务招待费的支出不得超过年销售净额的0. 5%,在对业务招待费项目进行分析时,就可以按有关规定来衡量其支出是否合理。2. 不能仅从某项费用绝对数的增减来评价费用的控制情况,要联系与之相关的生产经营业务量的增减变化来评价。例如,营业费用中的宣传、广告费,本期比上期增加了5000元,不能简单地认为费用没有很好的加以控制,应结合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减来加以评判,如果该项费用的增长速度小于收入的增长速度,则费用的增加是正常的,

36、也是必要的。3. 由于各项费用包括的项目都比较多,分析不能泛泛进行,应该选择费用比重较大、超支或节约数额较大的项目有重点地进行分析。下面分别介绍各种费用明细表的基本格式和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二、制造费用明细表制造费用是企业基本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可以计入制造费用核算的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如果该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多种产品,制造费用不能直接记入产品成本,需要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在不同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计入各产品的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表就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制

37、造费用及其构成情况的报表。该表一般按车间分别编制,然后加以汇总。(一)制造费用明细表的一般格式制造费用明细表的一般格式见表3。表 制造费用明细表公司 200年12月 单位:元项目本年计划数上年同期实际数本月实际数本年累计实际数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劳动保护费保险费在产品盘亏、毁损停工损失其他合计7524051240322923594041880357607434220417000311283634275981419230962792334728325735711100285822404342363866492428427842544343227005433

38、3615002560424833934766485258432340328924184932544650397941850017870417020831370672(二)制造费用明细表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制造费用明细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目的已经在前面作了说明,即该表中按照制造费用的明细项目列示了各项费用的本年计划数、上年同期实际数、本月实际数和本年累计实际数等资料,在对各项目进行分析时,可以视分析的目的,选择其中某项资料为基数,将本期实际与基数进行对比,找出制造费用的有关差异,并运用构成比率分析法分析影响制造费用的主要因素。需要特殊强调的是:1. 制造费用发生在基本生产车间,许多费用的发生是与产品

39、生产相联系的,属于生产性费用,如折旧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等等。这些费用的高低与产品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某项费用超支就是不合理的。比如,本期为了增加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将原来的两班生产改为三班生产,必然要增加机物料的消耗,这是正常的、合理的,不能认为成本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问题的查找应实事求是。2. 制造费用中的有些项目只要发生,一般都是管理不良的结果,属于不良性费用,应从管理上找原因。它们是“在产品盘亏、毁损”、“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等。三、管理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可以计入

40、管理费用核算的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的职工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差旅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排污费、存货盘亏或盘盈(不包括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存货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管理费用与产品生产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而是按发生的期间进行归集,将当期的实际发生数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的高低,不影响产品成本,

41、直接影响当期利润。管理费用明细表就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管理费用及其构成情况的报表。该表应该按月编制。(一)管理费用明细表的一般格式管理费用明细表的一般格式见表。表管理费用明细表公司200年12月单位:元项目本年计划数上年同期实际数本月实际数本年累计实际数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租赁费修理费咨询费诉讼费排污费绿化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存货跌价损失坏账损失研究开发费技术转让费业务招待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税金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材料、产成品盘亏和毁损净损失其他1650001184457800073500900003500028

42、600450000040001800011800100008500120003000001100030002250055008000(略)(略)(略)(略)100030001985097646753721368402530420035400000873115279598629003000053122581940450862(略)(略)(略)(略)243156914600100566241598479862900212839960000952964820105035000034502601950491705(略)(略)(略)(略)150046517629012094375652743829568

43、435000286004832510000050001800011540105009800124003500001230030932320058908462(略)(略)(略)(略)21004982合计7345958047268243774763(二)管理费用明细表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管理费用明细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目的基本上与制造费用相同。在对各项目进行分析时,可以视分析的目的,选择其中某项资料为基数,将本期实际与基数进行对比,找出管理费用的有关差异,并运用构成比率分析法分析影响管理费用的主要因素。需要特殊强调的是:管理费用发生在行政管理部门,费用的发生与产品生产无直接联系,费用项目多,大部分费用

44、是固定费用,应编制预算加以控制。在分析时,首先应对费用按性质进行分类,分析哪些费用的发生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哪些是管理上的原因,哪些不是管理上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控制。管理费用各项目按性质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几类:1. 管理性费用。如工资及福利费、办公费、差旅费、修理费、业务招待费等等。这类费用的高低一般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应从管理上找原因。2. 发展性费用。如研究开发费、职工教育经费、绿化费等等。这类费用的高低与企业的未来发展相关,不能简单地与管理水平挂钩,应将费用支出与带来的效益相比较进行分析。3. 保护性费用。如坏账准备(年末按规定提取部分)、存货跌价准备(年末按规定提取部分)

45、、保险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等等。这类费用的高低与企业防范生产经营风险和劳动保护条件的改善相关,可以避免未来的损失,因此也不能简单地与管理水平挂钩,还是应将费用支出与带来的效益相比较进行分析。4. 不良性费用。如材料与产成品盘亏和毁损的净损失、产品“三包”损失等等。这类费用的发生与管理有直接的关系,必须从管理上找原因。四、财务费用明细表财务费用是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可以计入财务费用核算的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财务费用与产品生产也没有直接关系,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按发生的期间进行归集,将当期的实

46、际发生数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它同管理费用一样,费用的高低,不影响产品成本,直接影响当期利润。财务费用明细表就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财务费用及其构成情况的报表。该表应该按月编制。(一)财务费用明细表的一般格式财务费用明细表的一般格式见表。表财务费用明细表200年12月单位:元项目本年计划数上年同期实际数本月实际数本年累计实际数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金融机构手续费其他1240003000015000362018960217035620048210合计154001862211340441(二)财务费用明细表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财务费用是为筹集企业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费用的高

47、低直接取决于企业的负债,特别是银行借款。因此在分析财务费用时,必须结合企业的借款来进行。首先应分析借款结构(长短期借款比例)、借款利率、借款期限,与生产经营需要是否相符,看能否通过调整借款结构控制财务费用。其次应分析筹资成本、筹集资金带来的效益,看能否通过改变筹资渠道控制财务费用。五、营业费用明细表营业费用是企业在商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可以计入营业费用核算的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商品流通企业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

48、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等,也列入营业费用核算。营业费用与产品生产也没有直接关系,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按发生的期间进行归集,将当期的实际发生数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它的高低也不影响产品成本,直接影响当期利润。营业费用明细表就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营业费用及其构成情况的报表。该表应该按月编制。(一)营业费用明细表的一般格式营业费用明细表的一般格式见表。表3 营业费用明细表公司200年12月单位:元项目本年计划数上年同期实际数本月实际数本年累计实际数工资及福利费业务费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差旅费租赁费低值易耗品摊销专设销售机构办公费委

49、托代销手续费销售服务费折旧费其他3080012000425702290040300980005000014000059408756009856026809503215200033408230380012000498735008200297398635471916384293504000117304538960089403706613520401821957347251101000680001864205436921400105630合计2469222006121615279547(二)营业费用明细表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营业费用明细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目的基本上与上述费用的分析方法相同,在对各项目进

50、行分析时,可以视分析的目的,选择其中某项资料为基数,将本期实际与基数进行对比,找出营业费用的有关差异,并运用构成比率分析法分析影响营业费用的主要因素。需要特殊强调的是:1. 营业费用发生在销售过程,费用项目较多,大部分费用是变动费用,随着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分析时,应将营业费用的增减变动同销售量的增减变动结合起来考核,分析这些费用的发生和变动是否合理、正常。2. 营业费用中有相当一部分费用的效益要在未来反映出来,如展览费、广告费等,对这类费用的分析应当连续几个时期进行,将营业费用与销售收入进行对比,如果销售收入的增长大于营业费用的增长,即使营业费用的绝对数是上升的,也属于正常情况;反之,则应

51、强化费用的控制和管理。本章小结本章介绍了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意义;成本费用报表的种类;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内容和分析方法。通过本章学习,应重点掌握成本费用报表包括哪些文件;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费用报表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3)产品成本报表的分析产品成本报表的分析,属成本的事后分析,主要是对全部产品成本的分析和主要产品成本的分析,以及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分析。成本报表分析主要是检查、评价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以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降低产品成本。二、产品成本预测分析1. 成本变动趋势的分析企业产品成本的变动,一般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通常会在

52、各个时期成本变动中反映出来。分析产品成本在过去各个时期的增减变动趋势,对于未来时期产品成本的预测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产品成本的变动趋势预测未来时期的产品成本,是预测分析的常用方法。成本预测的数量模型为直接方程式:yabx上式中:a代表固定成本;b代表单位变动成本。只要求出a与b值,就可以用这个直线方程式分析预测在任何产量(x)下的产品总成本(y)。确定a与b值的方法,常用以下三种:(1)高低点法高低点法是通过分别观察产品“产量”的最高、最低点和成本的最高、最低点之间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所占比例,用该比例测算预期产品成本的一种分析预测方法。例:某企业A产品2000年1月至6,月份的产量与成本资料如表7-1所示。衰7-1月份123456产量(辆)200021002150220022502300成本(万元)600060406045671068856825从上表中所列可以看到,1月份产量最低,6月份产量最高。根据这两个月之间的产量变动差额和成本变动差额,计算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即单位变动成本。因为:yabx所以:yb*xby/xb最高产量期成本最低产量期成本最高产量最低产量68236000230020002. 75(万元)因为:yabx所以:aybx代入低点:a60002. 752000500(万元)第 19 页 共 1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