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8食品干燥原理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7685262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4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12章8食品干燥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12章8食品干燥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12章8食品干燥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资源描述:

《第12章8食品干燥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章8食品干燥原理(5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 12 章 食品干燥原理用加热的方法除去湿物料中的湿分以 获得固体产品的单元操作称为干燥。 干燥方 法按加热方式可分为四大类:(1) 导热干燥热量通过与食品物料接触的加热面直接导入,使材料中的湿分汽化排 除,达到干燥的目的。(2) 对流干燥 热量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给湿 物料,使食品材料中的湿分汽化,以达到干 燥的目的。干燥介质(空气)既是载热体又 是载湿体。(3) 辐射干燥热量通过电磁波的形式由辐射加热器传递给食品材料表面, 再通过材料 自身的热量传递,使内部的湿分汽化,达到干燥的目的。(4)介电加热干燥在高频电场中,食品材料中的湿分分子处于高速旋转与振动, 由此 产生的热量使湿分汽化,达到干

2、燥的目的。干燥操作既包含传热过程又包含传质 过程,两者的传递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 同,但遵循的规律是: 热量传递方向:热量总是由高温区向低温区 传递。 物质传递方向:物质总是由高浓度(或高分 压)区向低浓度(或低分压)区传递。 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 物料表面的湿汽的压 强必须大于干燥介质中湿分的分压。 此差值 越大,推动力越大。 本章所论及的湿分为水分, 干燥介质为热空1湿空气的热力学性质1.1 湿含量(湿度)H湿含量是湿空气中水蒸汽的质量与绝干空气的质量之比。,mv %Mv 18 PvH 二ma naM a 29Pv或H = 0.6 2訂I( kg/kg绝干气)式中:pv、P-分别为水蒸汽

3、分压和湿空气总 压,Pa 或 kPa。湿含量也可理解为单位质量(1kg )绝干空 气中所容纳的水蒸汽质量。1.2相对湿度湿空气中水蒸汽分压与同温度下水的饱和 蒸汽压之比。Ps式中:pv、ps-分别为水蒸汽分压和同温度下 水的饱和蒸汽压,Pa或kPa。相对湿度用来衡量湿空气的不饱和程度,反映湿空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0值越小,吸收水汽的能力越强。对于饱和湿空气,0 =1 (或100%);对于绝干空气,0 =0。注意:当湿空气达到饱和时,表示其中 所含的水蒸汽量已经达到最大值,超过此值 的水分量必将以液态水的形式析出。因此, 0总。H 二 0.622PsP_ Ps1.3湿空气的比热容 Ch和湿比容u

4、 h将湿空气中1 kg绝干空气及其所带的 H kg水蒸汽的温度升高C所需吸收的热量。Ch = Ca HCv将绝干空气及水蒸汽的平均比热容代入可得:ch.0 193H(kJ/kg 绝干气C)湿空气的湿比容u H是指含有1 kg绝干空气 的湿空气所占有的体积(m3/kg绝干空气)旦)22.4心3旦18273 P二(0.772 1.244H)t 273 P273 P式中:t-湿空气的温度,C;Po、P-分别为标准大气压和湿空气的压强,Pa或kPa。对常压湿空气, Po/P=11.4 湿空气的热含量(焓)1湿空气的热含量(或焓)I是指含单位质量 绝干空气的湿空气的焓。具体应用时,以0 C的绝干空气和

5、0 C的液态水的焓值为 零作为计算起点。I = Cat (Lv0 Cvt)H T.0t (2500 1.93t)H 或 I = (1.0 1.93H)t2500H (kJ/kg 绝干气)式中:t为湿空气的温度,C。1.5 干球温度t和湿球温度tm干球温度t :用一般温度计所测得的空气温湿球温度tm :用湿球温度计所测得的空气温 湿球温度计:将温度计的感温部分包以湿纱布,使其始终处于润湿状态所构成的温度计。湿球温度形成的原理:因物质交换(湿度不同) 导致热量交换,最终达到热、质的传递平衡。 传热达平衡时,有:Q A(t-怙)=JA(Hs - H)LvkH Lv或 tm = t -(H H)式中:

6、Hs-液滴表面空气层的饱和湿含量;kH-气化系数,kg/ (m2 s);Lv-水在tm下的汽化潜热,kJ/kg ;a对流传热系数,kW/(m 2;A-传热(质)面积,m2。对空气一水系统:akH=CH 勺.09kJ/kg.C1.6 露点td湿空气的露点td是不饱和空气在其总压 和湿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被冷却降温达到 饱和状态时的温度。若湿空气的温度降低到露点以下,则所含超过饱和部分的水蒸气将以液态水的形 式凝结出来。由于湿度不变,因此有:H =H / 0.622 亠=0.622 PdP- PvP- PsdHP或 Psd = 0.622 H此式即为露点计算式。由上式求得psd后,查饱和水蒸汽表可

7、得td;或由下式计算td:LnPsd 二 23.561 -4030.182td 235式中,psd的单位为Pa , td的单位为C 湿空气的几个温度之间的关系:对于不饱和湿空气,有ttmtd ;对于饱和湿空气,有t=tm=td。2湿空气的湿焓图及使用方法2 . 1 湿空气的湿焓图(H I图)见书P791 , Fig12-5,本图是在总压强等于101.33 kPa下绘制的。观废H/kg/kgT荒气特别提示:湿焓图上的任一参数值均是以1kg绝干空气为基准的。湿空气的H-I图由以下诸线群组成: 1 )等湿度线(等H线)群等湿度线是平行于纵轴的直线群,数值从 0到0.15kg/kg绝干气。2)等焓线(

8、等I线)群等焓线是平行于斜轴的直线群(与纵轴的夹角45),数值从0到480kJ/kg绝干气。3)等干球温度线(等 t 线)群 等干球温度线是一系列向上倾斜但互不平 行的直线群,数值从-10 C到185 C。4)等相对湿度线(等线)群 等相对湿度线是一系列向上倾斜弯曲的曲 线群,从 =5%到=100%共11条。5)水蒸汽分压线 图中右下角的一系列水平直线群,数值从 0 到 18kPa 。2.2 湿焓图的应用1 )由 H-I 图上任一状态点确定湿空气的状 态参数值,方法见下图:i i ii1由图可清楚的看出:对于不饱和湿空气,有 ttmtd ;对于饱和湿空气(状态点A落在= 100% 线上),有

9、t=tm=td。特别提示:湿焓图上 =100%线上任一点均 表示湿空气处于饱和状态。2)由湿空气的任意两个独立参数在H-I图上确定状态点Aa)已知t, tmb)已知t, tdc)已知t,C3.湿空气的基本状态变化过程3. 1间壁式加热和冷却以及冷(却)凝减湿过程1)间壁式加热和冷却特点:等湿过程,过程线为直线,加热T,冷却J。当湿空气被冷却至露点时,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湿空气中的水蒸汽就开始在冷却面上凝结出来,随着冷却过程的进行,水分也不断析出,而温度则不断降低,但空气始终维持在饱和状态,这时,过程线主要沿0=100%线变化。特别提示:当空气湿度不变时,既可用湿 比热法又可用焓差法计算状态变化的

10、热 量,但空气湿度变化时,只能用焓差法计 算状态变化的热量。3 . 2不同状态湿空气的混合过程设有两股空气,对应的绝干空气量为Li和L2,对应的状态为(Hi,I1)和(H2,I2 ), 混合后的湿度和焓值可由物料及热量衡算 求得。混合前后水分量不变:L1H1+ L2H2= ( L1+L2) Hm混合前后焓值不变:L1I1+ L2l2= ( L1+L2) Im由上两式可得:HHm IIm LiH m H 11 m 1 1 L2可见,混合点 m (在H-l图上)位于1, 2 两状态点的联线上,且 m点划分线段1-2 ,2m L1不=匚(杠杆定律)同时可由上两式解得:HmL1H1l2hL1I1L2

11、I 2L1L2例12-1 :空气的温度为30 C,露点温度为12 C,问:(1)当冷却到16 C时,相对 湿度为多少? 有600 m 3的空气,当温度 从30C冷却到2 C时,能失去多少千克水? 解:(1)等湿冷却过程。首先确定新鲜空气的 状态点(H1=0.0088 ,1=33% ),然后作等 湿线与t=16 C的等温线相交,可读得过此交 点的值为80%。(2)冷凝减湿过程。先由等温线t=2 C与巾=100%线的交点可读得 H2=00043kg/kg 绝干气。然后计算新鲜空气的湿比容以求绝干空气量L1290.008818)22.4273 30273下列几种:(P793 )二 0.870m3/k

12、g绝干气6000.87二690kg绝干气下列几种:(P793 )下列几种:(P793 )除去的水分量:W 二 L(H, - H2)= 690 (0.0088- 0.0043)二 3.11kg4.湿物料的基本性质4.1湿物料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1)湿物料可按其外观形态的不同而分为下列几种:(P793 )(2) 湿物料又可按其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粗略分为两大类:(P794 )4.2 湿物料中水分存在形式和表示法 (1)物料中水分存在形式 机械结合水:这部分水处于食品表面和粗 毛管中,与干物质结合较松弛, 以液态存在, 易于除去。 物理化学结合水:这部分水是指吸附水、渗透水和结构水, 其中吸附水与物料

13、结合比 较牢固,难于除去。 化学结合水:这部分水是经过化学反应按 一定比例渗于干物质分子内部, 与干物质结 合比较牢固, 若去掉这部分水必然要引起物 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 这种水不是干燥 要排除的。(2)物料中水分含量表示法表达方法有湿基含水量和干基含水量两种。 湿基含水量3:湿物料中含有的水分质量与湿物料的总质量之比。W _湿物料中水分质量G湿物料的总质量干基含水量X :湿物料中含有的水分质量 与绝干物料的质量之比。X W湿物料中水分质量GC 湿物料中绝干物料质量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4. 3平衡水分平衡水分:湿物料与一定状态(温度和湿度 一定)的空气接触达平衡时,残余在湿物料 中不能排除

14、的水分。平衡水分与空气相对湿度的关系曲线称为 吸附等温线。若干种食品的吸附等温线参见图 12-9,10 和表 12-1。平衡水分与物料的性质和空气的状态有关。湿物料中各种水分的意义:(空气的温度*常数)由图可得:当物料性质一定时,它的平 衡水分与空气的状态有关。当温度不变时,平衡水分与空气的相对湿度的关系是: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平衡水分也越大。一般当0不变时,温度升高,平衡水分略有 降低,但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时,可认为平衡 水分仅与有关。可除去水分:在干燥操作中所能除去的水分,即物料中所含大于平衡水分的那部分水分。特别提示:改变空气的状态,就可以改变物料的平衡水分。5 .湿物料常压热风干燥过程通

15、常干燥系统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空气预热器和干燥器(室),如图所示。L预热器PLX Qi.干燥器_ Lj 1to,Ho,loti,Hi,IiG2, 02 ,1:Qp/ ,X2Gi, 0Qd“ t2,H2,I2)1 ,l1:X15.1热风干燥过程计算下列符号的意义:G1湿物料的处理量,kg/h ;G2干燥产品量,kg/h ;Gc湿物料中绝干物料量,kg/h ;L以绝干空气计的空气消耗量,kg/ hQp空气预热器耗热量,kJ/ h。(1)产品量和汽化水分量干燥过程中,绝干物料的量不变,即Gc 二 G1 - i) = G2(1 -2)干燥产品量:CGi(1 !)G2 = !-2汽化水分量:co - c

16、oco - coW = G _ G2 = G1G2 _1 - 2 1 - 1以干基含水量表示时,有:G2 = Gc(1 X2)W = Gc(X1 - X2)2)空气消耗量L对干燥系统作水分的衡算,有:W = L(H厂 H1p Gc(XX2冰c)由 U =UcdWGCdXAdt A d t 可得:titiGCXldXGc(Xi - X2) _ WcAUCAU cUc的获取方法:1) 直接查干燥速率曲线;Uc2) 由下述公式计算:Lv式中:t,m 分别为空气的干、湿球温度,C;Lv 为水在tm下的汽化潜热,J/kg ;a空气对物料的对流传热系数,W/(m2. C)。a可由下式计算:气流平行流过料层

17、a=143(L .8(W/m 2 C式中:L为湿空气质量流速,kg/(m 2 s),上式适用于 L = 0.7 8.1 kg/(m 2 s)。 气流垂直穿过料层a=241(L I0.37上式适用于L = 1.15.5 kg/(m 2 s)。 固体悬浮于气流中式中:W/(m2 0.54(IVd p为颗粒直径,K);(W/m 2 (Jm;扫为空气热导率,Va为空气的运动粘度,m2/s; uo为颗粒沉降速度,m/s。 流化干燥dpUj.5va0.004 d;eT)(W/m 2 Q式中u为流化介质空气的流速,m/s6 . 3. 2降速干燥时间t2从XiX2所需时间(Xc冰1X2)t2t2匸dt 二0G

18、cAXiJX2dXU降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 U与干基含水量X 的关系可分为直线关系和曲线关系两大类。当U与X的关系为直线关系时,有:CD线的斜率为:Xc _ XpU cU 二 k(X - Xp)c (X - Xp)Xc - Xp显然,干燥速率与物料的湿含量差成正比。将U代入t2的计算式,可得:GcMc-XJlAUcX2_XP当U与X的关系为曲线关系时,可用数值 积分法求t2。6 . 3. 3包含两段的干燥时间t 从 XiTX2所需时间(X1 Xc X2)。若降速干燥阶段的U与X呈直线关系,则:t 二 ti t2GcXc 一 XP= AU;KXi-Xc) + (Xc-Xp)Lnr7 干燥器 工业上,常用的干燥器有:厢式干燥器,洞道式干燥器,带式干燥器,沸腾床干燥器,气流干燥器,回转式干燥器, 滚筒式干燥器;喷雾干燥器;冷冻干燥器等。1)厢式干燥器2)洞道式干燥器3)带式干燥器4)沸腾床干燥器空气出口5)气流干燥器6)回转式干燥器A-A废吒排出口A图5-26热空直接加然的逆艇操柞转筒干燥籍】一鼓风机2转筒豈承装養勺亠蠅动悔轮5-带式输送St何9)图5-27常用的抄扳据式仏)玄立妙板(6)43-扳(c)90板7) 滚筒式干燥器5-30 中央斑料的煎滚筒干燥器1排气罩2刮刀3慕料如菸嚴筒4-嗓滋输送器喷雾干燥流程1 f9 f9)冷冻干燥流程22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