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北美概述含美国加拿大PPT课件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97678430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PPTX 页数:102 大小:9.9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北美概述含美国加拿大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北美概述含美国加拿大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北美概述含美国加拿大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北美概述含美国加拿大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北美概述含美国加拿大PPT课件(10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页/共102页第2页/共102页陆上与墨西哥分界第3页/共102页白令海峡哈得孙湾墨西哥湾阿拉斯加湾丹麦海峡纽芬兰岛巴芬湾25N格陵兰岛读图查找:格陵兰岛、纽芬兰岛、阿拉斯加半岛、拉布拉多半岛、白令海峡、哈得孙湾、巴芬湾、墨西哥湾第4页/共102页第5页/共102页二、自然区域特征第6页/共102页太平洋大西洋n成因: 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在北美大陆西侧形成一系列高大的平行山脉,它们构成了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第7页/共102页特点: : 以落基山脉为主, ,几条平行并列的南北走向的山脉组成, ,山脉之间分布有宽广的盆地和高原。地壳不稳定, ,多火山、地震( ( 由于位于

2、板块交界地带, ,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 )。这些山脉隆起的年代较晚( ( 中生代),),许多山峰海拔在40004000米以上。第8页/共102页 例如19061906年, ,加利福尼亚州圣弗朗西斯科( ( 旧金山) )发生里氏8.3 8.3 级特大地震, ,在地震的第一天, ,该市的250250个街区化为灰烬; ; 到第三天, ,大火才扑灭。这次地震死亡25002500人, ,约有2.8 2.8 万座建筑物被毁,25 ,25 万人无家可归。19891989年1010月1717日下午5 5时, ,旧金山又发生6.9 6.9 级地震, ,在1515秒中估计死亡100100人, ,伤30

3、003000多人。一段双层高速公路的上层, ,震坍跌落在下层公路上, ,几十辆汽车被压在公路的中间。有些街区, ,煤气管震破, ,一片大火, ,不少建筑物被烧毁。加州附近地壳有断裂带, ,是多地震和火山区。第9页/共102页中部平原区:平原广阔纵贯,中部平原北起北冰洋沿岸,南抵墨西哥湾沿岸,面积宽广,地形平坦,叫做中央大平原。平原西部是地势较低的大平原; 南部是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平原北部湖泊众多,多为第四纪冰川活动的产物冰蚀湖;第10页/共102页五大湖五大湖第11页/共102页第12页/共102页2、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第13页/共102页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第14页/共102页(2

4、)、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第15页/共102页(3)主要类型及分布: 寒冷的极地气候北冰洋沿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在太平洋沿岸,受地形的影响,呈带状南北延伸,仅分布在沿海地带。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墨西哥湾北部 高山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西部,小面积的第16页/共102页 北美降水分布有何规律,为什么?第17页/共102页3、水文河湖众多第18页/共102页第19页/共102页(1)河流特征: 东部河流水流平稳,通航便利;西部河流短小流急,水能丰富。(2)主要河流 密西西比河马更些河 圣劳伦斯河 科罗拉多河哥伦比亚河第20页/共102页密西西比河水系水文特征密西西比河水系水文特征: : 密西西

5、比河是北美中部平原区的主要河流, ,发源于美国北部,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 ,是北美最长的河流( 6200 ( 6200 多千米),),居世界第四位。 沿岸地形平坦, ,支流众多, ,水流平稳。 并有运河同五大湖相连, ,航运便利, ,是美国重要的内河航道和灌溉水源。 其二级支流田纳西河发源于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水力资源丰富, ,已经实现了梯级开发, ,现在是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第21页/共102页马更些河: : 马更些河是北美洲仅次于密西西比河的第二长河, ,是加拿大最大的河流, ,也是全球流经北极苔原地区的最大河流。马更些河主要发源于加拿大落基山东麓, ,先向东南方向流, ,然后

6、转向东流, ,继而经大奴湖转向西北流, ,注入北冰洋( ( 波弗特海) ( ) ( 冰期长有凌汛) ) 。马更些河流域的绝大部分在北美中央平原的北部, ,流域中属于中央平原的部分又被称为马更些低地。第22页/共102页科罗拉多河与科罗拉多大峡谷: : 发源于美国西南部的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脉, ,由地壳上升河流下切, ,向西切过科罗拉多高原, ,形成了世界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然后转向南流, ,注入加利福尼亚湾。科罗拉多大峡谷, ,岩石多为红色, ,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从古生代早期的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 ,层次清晰, ,色调各异, ,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 ,又被称为

7、“活的地质史教科书”。19191919年被美国开辟为大峡谷国家公园,1980 ,1980 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23页/共102页第24页/共102页哥伦比亚河与大古力水电站: : 发源于加拿大西南部的落基山脉西坡海拔820 m 820 m 的哥伦比亚湖, ,然后向南奔流, ,进入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州, ,最后在俄勒冈州注入太平洋。哥伦比亚河全长2000 2000 公里, 落差达808808米, 因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又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具有流量丰富、稳定、含沙量小的水文特征, ,是美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也是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美国与加拿大已进行了大规模

8、的梯级开发, ,其中大古力水电站是美国最大的水电站, ,装机容量649649万千瓦 。 第25页/共102页圣劳伦斯河及航运价值: : 位于北美东部, ,五大湖的出水道。从安大列湖东北端流出, ,向东北注入大西洋。圣劳伦斯全长12871287千米,2/3 ,2/3 为美国和加拿大界河。由于流域内降水丰沛, ,加上有五大湖调节, ,具有流量大而稳定的水文特征。五大湖- -圣劳伦斯河谷地区是加、美两国人口和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的地区, ,货运量大, ,而且沟通了大湖和大西洋地区, ,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 较高的航运价值) )。第26页/共102页(3)(3)湖泊: : 冰川湖众多 成因: :

9、北美北部有众多的湖泊, ,这些湖泊主要是冰川作用的结果。即五大湖的湖盆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第四纪冰期时, ,北美洲北部几乎都经历过冰川的侵袭。大陆冰川刨蚀了高地, ,也强烈地创蚀了低地和洼地。冰川消退后, ,在低洼地方形成了众多的湖泊, ,其中以五大湖最为著名。第27页/共102页 五大湖组成: : 在美、加两国的交界处, ,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北美五大湖。五大湖自西向东由苏比利尔湖( ( 世界最大淡水湖) )、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组成。其中苏比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湖水最后经圣劳伦斯河注入大西洋。五大湖之间有水道相通。五大湖中除密歇根湖全部位于美国外, ,其余为美

10、、加两国所共有。 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形成: : 在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间, ,河水自石灰岩崖壁处陡落, ,形成世界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五大湖作用( ( 价值): ): 是北美地区重要的内河航道和灌溉水源。第28页/共102页第29页/共102页美洲大陆的地中海美洲大陆的地中海第30页/共102页五大湖剖面示意图五大湖剖面示意图 五大湖各水面高低不同,由西向东逐级降低,伊利五大湖各水面高低不同,由西向东逐级降低,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的有将近湖与安大略湖之间的有将近100100米米的落差,并有一个的落差,并有一个断层陡岸,从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断层陡岸,从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

11、。第31页/共102页尼亚加拉瀑布风光尼亚加拉瀑布风光 尼亚加拉瀑布分为南北两段,北端呈半环状,尼亚加拉瀑布分为南北两段,北端呈半环状,名马蹄瀑布,属加拿大;南端称亚美利加瀑布,名马蹄瀑布,属加拿大;南端称亚美利加瀑布,属美国。美、加两国均在瀑布之上修建了大型水属美国。美、加两国均在瀑布之上修建了大型水电站。电站。第32页/共102页第33页/共102页移民国家和发达国家加拿大部分居民使用法语。第34页/共102页第35页/共102页第36页/共102页第37页/共102页第38页/共102页第39页/共102页第40页/共102页第41页/共102页第42页/共102页美国山脉、水系示意 第

12、43页/共102页第44页/共102页 1、本土处于温带,有利于农业生产 2、三面临海,航运便利 3、平原占国土面积一半,耕地占世界耕地10% ,有利于农业生产 4、 :航运、灌溉、发电 5、丰富的资源: .第45页/共102页石油铁矿煤有色金属 铁矿五大湖附近 石油墨西哥湾沿岸 煤阿巴拉契亚山区 有色金属西部山区矿产分布第46页/共102页1、人口第47页/共102页第48页/共102页第49页/共102页2 2、世界农业大国、世界农业大国2003年美国主要农产品在世界的位次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1).地位:第50页/共102页 发展条件:耕地广(110全球),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土

13、壤肥沃,专门第51页/共102页农业生产专门化第52页/共102页世界最高的劳动生产率世界最高的劳动生产率 美国农业人口占美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全国人口的2.22.2,平均每个劳,平均每个劳动力可供动力可供7676人消人消费,不仅满足本费,不仅满足本国需要,还可以国需要,还可以有有1/31/32/52/5的农的农产品用于出口。产品用于出口。第53页/共102页 乳畜带:乳畜带: 分布在美国东北部五大湖附近,由于气候温凉,热量条件差,不适宜种植粮食农作物,但可以种植牧草。东北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众多,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是乳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第54页/共102页小麦区、玉米带:小

14、麦区、玉米带: 分布在美国中央大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优越的自然条件: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深厚,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富,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 社会经济方面:地广人稀,交通便利,为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提供了条件(机械化水平高);农业技术先进,农业产量大,商品率高;市场广阔(进20世纪,世界人口猛增,世界农产品市场迅速扩大,粮价大幅度上涨,促进美国农业现代化。)第55页/共102页棉花带:棉花带:分布在美国的南部,这里纬度低,热量条件好,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适宜棉花的生长。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分布在美国西部山区,这里有许多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气

15、候干旱;在中央大平原的西部,由于位于西风的背风坡,又离东部的大洋较远,降水较少。干旱的气候,使农业生产离不开灌溉;草场资源比较丰富,是美国主要的畜牧业区。第56页/共102页在西部太平洋沿岸地中海气候区在西部太平洋沿岸地中海气候区,冬雨夏干,是美国主要的水果和灌溉农业区,这里盛产亚热带水果和蔬菜;太平洋沿岸的北部温带海洋性气太平洋沿岸的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候区是小麦和林牧业区;墨西哥湾沿岸墨西哥湾沿岸由于纬度低,热量条件好,是亚热带作物带。第57页/共102页美国的农业第58页/共102页(4 4). .美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美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题 美国农业十分依赖国际市场,经

16、常面临农产品过剩的问题。 过去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以及滥垦耕地,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美国曾多次爆发“黑风暴”灾难。目前,许多农场实行轮作制度和免耕法,以保护耕地。 消耗能源过多。称为 “能量密集型农业”或“石油农业”。第59页/共102页第60页/共102页美国三大工业区美国三大工业区第61页/共102页第62页/共102页主要工业中心主要工业中心纽约纽约(美国最大的工商业中(美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港口)、心和港口)、华盛顿华盛顿(首(首都)、芝加哥(中部交通、都)、芝加哥(中部交通、工业中心)工业中心)旧金山旧金山(“硅谷硅谷”电子工业电子工业中心,华人最多的地区)、中心,华人最多的

17、地区)、洛杉矶洛杉矶(美国西部最大城市,(美国西部最大城市,好莱坞影视中心)好莱坞影视中心)休斯顿休斯顿(石油化工、航天研(石油化工、航天研究和发展中心)究和发展中心)第63页/共102页美国进口的一些矿产美国进口的一些矿产第64页/共102页第65页/共102页4 4、主要城市、主要城市 (1)华盛顿:美国首都,位于哥伦比亚特区。城内有纪念堂、纪念碑、圣像等名胜300余处,其中华盛顿纪念堂。杰弗逊纪念堂、林肯纪念堂最负盛名。 (2)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最大的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曼哈顿区,被看成是纽约市的象征。华尔街一带,摩天大楼林立,金融、保险机构众多。 (3)芝加哥:是

18、美国的交通中心,汇集了30余条铁路;钢铁、机械工业第66页/共102页 (4)底特律:是美国的汽车工业中心,也是钢铁工业基地。 (5)匹兹堡:是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6)布法罗:钢铁工业中心。 (7)西雅图:西北部最大港口城市(温带海洋性气候)。 (8)洛杉矾: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享誉世界的电影城好莱坞和迪斯尼乐园都在这里。第67页/共102页 (9)圣弗朗西斯科:又称旧金山、三藩市,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金融。贸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著名的天然良港(与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和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港并称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这里的唐人街是大规模的华人社区。以斯坦福大学为依

19、托的“硅谷”,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10)圣迭戈:美国西南边境港口城市,主要海军基地。飞机、火箭制造和造船业发达。 (11)休斯顿:炼油、化学、机器制造和宇宙空间研究的中心。第68页/共102页(12)达拉斯:纺织、炼油、飞机制造和宇宙航空工业中心。(13)亚特兰大: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已成为美国“新南方的象征”。(14)新奥尔良:美国南部港口城市,仅次于纽约的全国第二大港。第69页/共102页5 5、穿过白令海峡的、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三线” 白令海峡是北冰洋与太平洋之间唯一的通道,水道中央有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分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三线”经过。白令海峡宽约85千

20、米,是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之间最窄处。海峡中分属俄罗斯和美国的两个小岛间距仅4千米,可谓近在飓尺,而在时间上却相差整整一天。许多迹象表明,白令海峡曾是亚洲和北美洲的“陆桥”,美洲现有的许多动植物就起源于亚洲。据说在数万年前的气候寒冷时期,一部分亚洲人穿越冰封的白令海峡,登上美洲大陆,成为印第安人的祖先。第70页/共102页美国的缩影纽约美国的缩影纽约 纽约是美国金融、商业、新闻、外贸、艺术中心,也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第71页/共102页第72页/共102页华尔街曼哈顿联合国总部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最大的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曼哈顿区,被看成是纽约市的象征。第73页/共102页第

21、74页/共102页第75页/共102页第76页/共102页迪斯尼乐园好莱坞洛杉矶 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享誉世界的电影城好莱坞和迪斯尼乐园都在这里。第77页/共102页第78页/共102页第79页/共102页第80页/共102页世界赌城:拉斯维加斯夜景第81页/共102页第82页/共102页第83页/共102页第84页/共102页第85页/共102页1、五大淡水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2、美国的五大工业部门: 钢铁、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及新兴的电 子工业3、五 大主要城市:纽约、休斯敦、洛杉矶、旧金 山、芝加哥。第86页/共102页第87页/共102页第88页/

22、共102页第89页/共102页第90页/共102页三、加拿大第91页/共102页1 1、地广人稀、地广人稀 (1)面积:加拿大的面积为997万平方千米,比中国稍大一些,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 (2)人口及密度:加拿大人口 3057万(1999年),人口密度低,平均每平方千米不足3人,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3)自然环境:境内88的土地,分市着亚寒带针叶林、苔原、冰原和湖泊。这些无人(或很少有人)居住的地区,却是森林、皮毛、矿产资源丰富的宝地。境内一望无边的林海雪原,幽美宁静的湖光山色,又是旅游者向往的地方。第92页/共102页加拿大城市、铁路分布(图)第93页/共102页2 2、人口集

23、中的南部走廊、人口集中的南部走廊(1 1)南部人口集中的原因)南部人口集中的原因 加拿大90的人口、重要城市、主要铁路和公路,都集中分布在狭长的南部走廊地带。与北部比较,这个地带冬季严寒时期较短,夏季温暖。平原地区适于春小麦和牧草生长。东部圣劳伦斯河下游谷地和五大湖区域,是欧洲殖民者首先到达和经营的地区,现在工业发达,人口稠密;西部地区开发较晚,随着横贯大陆“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以及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开发,东西之间就逐渐形成了工农业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的一条走廊地带。第94页/共102页(2 2)城市化和主要城市)城市化和主要城市 加拿大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全国人口最多的工业城市多伦多在安

24、大略湖畔;首都握太华和港口城市蒙特利尔在圣劳伦斯河谷地。 第95页/共102页加拿大人口分布图第96页/共102页3 3、森林、矿产、水能、渔业等资源丰、森林、矿产、水能、渔业等资源丰富富 加拿大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之一,森林、矿产、水能、渔业等资源都很丰富。 (1 1)森林:)森林:全国约有一半土地被森林所覆盖,其中80是针叶林,它们是木材加工和造纸工业的原料。南部大湖区域也生长有阔叶树。加拿大人特别喜爱枫树。他们不仅把枫叶的图案放在国旗上,而且在书刊、建筑物、用具、商品上常可看到枫叶图案。所以加拿大也被叫做“枫叶之邦”。第97页/共102页(2 2)矿产:)矿产:加拿大矿产资源的种类多、储量

25、大,许多矿产的产量居世界首位或前列,是加拿大重要的出日物资。(3 3)水能:)水能:加拿大河湖众多,水能资源丰富。目前全国的电力有70以上是水电,并有多余的电力输送到美国。(4 4)鱼业:)鱼业:加拿大有广阔的海洋,众多的河湖,水产资源也很丰富。大西洋上的纽芬兰岛附近海域,寒暖流在这里交汇,是世界著名渔场之一。它同日本北海道渔场、欧洲北海渔场齐名。第98页/共102页第99页/共102页4 4、工业和农牧业发达、工业和农牧业发达 (1)主要工业部门:加拿大利用本国自然资源,首先发展了采矿、木材、造纸、水产加工、钢铁等工业; (2)农牧业:利用西部草原种植小麦、饲养肉用牛;在大湖区域种植玉米、大

26、麦等饲料,发展乳牛业。 (3)主要出口产品:加拿大已成为世界上矿产、新闻纸、木材、小麦、肉乳、水产品等资源和原料的出口国。 (4)高度机械化:加拿大劳动力资源不足,各项生产中,机械化程度都很高。第100页/共102页 (5)工农牧业都发达:加拿大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大力开中西部新发现的油田,并发展了汽车、电子制造等工业,因而增加了能源、汽车等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成为现代化工农牧业都发达的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每年出口大于进口。 (6) 加拿大的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国内的石油加工、汽车制造等工业都在美国经济的控制之下。20世纪70年代以来,加拿大提出工业本国化的方针,以减少对美国的过分依赖,并保护本国工业。第101页/共102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02页/共102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