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专模具教学大纲已修改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7603810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87.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职专模具教学大纲已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职专模具教学大纲已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职专模具教学大纲已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资源描述:

《职专模具教学大纲已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专模具教学大纲已修改(5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教学大纲机械制图教学大纲1AutoCAD教学大纲4极限与配合教学大纲7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11机械基础教学大纲15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教学大纲18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教学大纲23冲压工艺与模具结构教学大纲26模具制造技术教学大纲30金工实习教学大纲33普通车床操作实训教学大纲35普通铣床操作实训教学大纲37钳工操作实训教学大纲40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实训教学大纲43数控电加工机床实训教学大纲46互联网及其应用教学大纲48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4页 共55页机械制图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 参考学分:4-5学分参考学时:84-96学时 适

2、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二、教学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类学生学习机械零件和有关专业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任务:本课程研究用投影法绘制机械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培养一定的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能力以及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三、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并掌握其基本作图方法。2、能正确和较熟练地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用仪器和徒手作图的技能。3、能正确地阅读和绘制一般零件图和装配图。所绘图样应作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和配置适当,尺寸标注完整清晰,基本合

3、理,字体工整,图面整洁,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4、能查阅与本课程有关的零件手册和国家标准。(二)能力目标 1、具有阅读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图的能力。 2、具有阅读一般装配图的能力。 3、具有查阅有关零件手册和国家标准的能力。4、具有绘制中等复杂程度装配图的能力。(三)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1、制图基本知识内容要点: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制图国家标准:制图基本规格(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及基本符号等);标题栏;几何作图。教学要求:了解制图国家标准、制图基本规格;掌握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4、标题栏;掌握几何作图方法。2、投影基础内容要点: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正投影、斜投影)方法;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直线、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教学要求:了解直线、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正投影、斜投影)方法;掌握点、直线、平面的投影规律。3、基本立体及其表面交线的投影内容要点:平面立体及其表面交线的投影;曲面立体、回转体截交线的投影;相贯线的投影。教学要求:了解基本立体的形成;掌握表面交线、截交线、相贯线的作图原理。4、组合体的视图内容要点:组合体的形体分析;组合体三视图的画、读法及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教学要求:了解组合体的相对位置;理解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及

5、组合体的尺寸标注。5、轴测图内容要点: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正等轴测图;斜二等轴测图。教学要求:了解轴测图的基本知识;理解轴测图的作图方法;掌握正等轴测图、斜二轴测图的作图方法。6、机件的表达方法内容要点:视图、剖视图、剖面图;其它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应用举例。教学要求:了解视图的形成,理解各种零件的表达方法;掌握剖视图、剖面图的作图原理及方法。7、标准件和常用件及其规定画法内容要点:螺纹与螺纹紧固件的画法;键连接、销连接及其画法和标记;滚动轴承的比例画法和代号;常见弹簧的规定画法。教学要求:了解各标准件常用件的形成及基本参数;理解滚动轴承的比例画法;弹簧的规定画法;掌握螺纹与螺纹紧固件的画法、键

6、连接、销连接及其画法和标记、齿轮啮合的基本参数及规定画法。8、零件图内容要点: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零件的视图选择、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的代号及其标注;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及其注法;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基本概念及其注法;零件图的读法;零件的测绘方法。教学要求: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理解零件的视图选择、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及其注法;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基本概念及其注法、表面粗糙度的代号及其标注;掌握零件图的读法与画法,及零件的测绘方法。9、装配图内容要点: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部件的视图表达方法;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零件的编号及其明细表;装配图的读法;装

7、配图的画法。教学要求: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部件的视图表达方法;掌握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零件的编号及其明细表;装配图的读法。(二)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布置绘制4号3号图纸若干张。对于机电类专业,课程教学进行到零件图和装配图时,要求学生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参考学时8-10学时。可选择绘制减速器装配图或齿轮泵装配图。五、学时分配建议序号理论教学提要实践教学课题必修/选修参考学时1制图基本知识必修8-102投影基础必修8-103基本立体及其交线的投影必修124组合体的视图必修8-105轴测图必修4-66机件的表达方式必修12-147标准件和常用件及其规定画法必修128零件图

8、必修4-69装配图零件图拼画装配图必修12-16合计84-96六、教学方法1、本课程的教学环节有讲课、习题课、绘图课、大作业、考试、考查等。讲课内容要少而精、重点突出,着重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讲清楚,注重平时练习。2、本课程建议分两个学期进行教学。七、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1、课后应布置一定的作业 ,以习题册为主,同时根据需要布置小号(4号、3号)图纸的绘图练习。作业总次数为10-12次。2、第一学期成绩评定以期末考试+平时成绩的方式进行。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含实验)占40%。第二学期以装配图大作业及平时作业成绩为主评定学生成绩。八、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王之煦. 吴元骥

9、.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2、李文. 林若森.机械制图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高玉芬.卜桂玲.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4、钱可强.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金大鹰.机械制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AutoCAD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参考学分:2学分参考学时:34-40学时 适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前期课程:机械制图、计算机基础二、教学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理工科机机械制造大类、汽车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任务: 通过听课、上机操作等教学环节,学生应掌握点的定位方法,建立准确绘图的理念;掌握绘图、编辑

10、的方法;掌握一些绘制机械图常用的技巧;掌握机械样板图的建立与调用。为后续CAD/CAM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建立准确绘图的理念,掌握准确定位点的方法。2、掌握直线、圆、圆弧、矩形、正多边形、剖面线的绘制方法。3、掌握选择对象常用的方法:单个选择、窗口选择、交叉窗口选择。4、掌握擦除、撤消、恢复、复制、镜像、编置、阵列、移动、旋转、修剪、打断、倒角、倒圆角、分解、格式刷的使用方法。5、建立图层的概念,掌握图层建立和管理的方法。6、掌握视图变换的方法。7、掌握绘图环境的设置方法。8、掌握文字与尺寸标注的输入方法。9、掌握块的建立与使用方法。10、掌握样板图的建立与调用

11、方法。11、掌握打印出图的方法。(二)能力目标 1、具有应用AutoCAD软件绘制一般复杂程度二维图形的能力。 2、具有打印出图的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以及树立不断拓宽知识面的思想意识。四、教学内容和要求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1、AutoCAD入门操作 内容要点:运行AutoCAD、文件操作、坐标系统。教学要求:了解AutoCAD的基本知识,理解命令的输入及关闭;掌握点的精确定位方法。2、绘图工具 内容要点:直线、圆、圆弧、矩形、正多边形、样条曲线、剖面线绘图命令;其它绘图命令。教学要求:了解多线等其它绘图命令,掌握直线、圆、

12、圆弧、矩形、正多边形、样条曲线、剖面线绘图命令。3、AutoCAD编辑工具内容要点:对象捕捉的设置;栅格捕捉的设置;擦除、撤消、恢复、复制、镜像、编置、阵列、移动、旋转、修剪、打断、倒角、倒圆角、分解、格式刷命令;其它编辑命令。教学要求:了解栅格捕捉的设置;掌握对象捕捉的设置及常用编辑命令的运用。4、AutoCAD图层的建立和使用内容要点:建立图层、修改图层参数、线型比例的设置教学要求:了解图层的作用;理解线型比例设置,掌握建立图层的方法和各参数方法。5、AutoCAD文字与尺寸标注 内容要点:文字的输入、尺寸样式的设置、角度和长度的标注方法。教学要求:理解文字与尺寸样式的建立方法,掌握文字的

13、输入及尺寸的标注方法。 6、AutoCAD块的建立和使用内容要点:块的建立、块的使用、属性块的建立 。教学要求:掌握块的建立方法,单一块的插入及定义属性块。7、AutoCAD样板图 内容要点:样板图的建立、样板图的使用。教学要求:了解样板图的保存方法,掌握样板图的建立和使用。8、AutoCAD图形打印内容要点: 模型空间打印;图纸空间打印;打印样式;打印机设置。教学要求:了解图形的打印出图方法。五、学时分配建议:1、理论教学学时分配序号理论教学提要必讲/选讲参考学时1AutoCAD入门操作必讲22AutoCAD绘图工具必讲43AutoCAD编辑工具必讲4-64AutoCAD图层的建立和管理必讲

14、25AutoCAD文字与尺寸标注必讲4-66AutoCAD块的建立和使用选讲47AutoCAD样板图必讲28AutoCAD图形打印必讲29合计24-282、实践教学学时分配序号实践课题(项目)必做/选做参考学时1AutoCAD绘图工具综合练习必做22AutoCAD编辑工具综合练习选做2-43AutoCAD文字与尺寸标注综合练习必做44粗糙度块、标题栏块的建立和使用练习必做2合计1012六、教学方法:1、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学应当在计算机机房进行,应保证一人一机,采用现场讲授或者课件教学,理论讲授和上机操作同步进行。2、教学时要注意加入与机械制图相关的内容和绘图技巧。七、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1、布置

15、上机作业3-5次。2、期末考试采取开卷、机试方式。3、期评成绩=期末机试成绩+平时成绩;其中机试成绩占60%-50%。平时成绩占40-50%。 八、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魁敏.计算机绘图AutoCAD2005中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2、魁敏.计算机绘图AutoCAD2002中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 3、管殿柱 .AutoCAD2000机械工程绘图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4、 余强、符新伟.中文版AutoCAD机械零件绘制技巧与典型实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65、姜勇.AutoCAD机械制图习题精解.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6极限与配合教学大纲一、课程说

16、明参考学分:2学分参考学时:30-42学时 适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前期课程:机械制图二、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大类各专业、汽车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课程任务:培养学生具有互换性、标准化与计量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初步具有在机械设计中正确确定零件几何要素技术要求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测量技术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初步建立测量误差的概念。三、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讲课、实验、作业和考试等教学环节,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建立互换性、标准化与计量的基本概念,初步具有从这方面考虑问题的能力。2、比较确切地理解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懂得其基本

17、内容和特点,初步学会和掌握零件的精度设计内容和方法。3、能够正确查阅公差表格,掌握各项公差的标注方法,正确理解机械图样上有关几何要素的技术要求。4、一般了解几何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初步具备测量几何参数的基本技能。(二)能力目标1、具有识别机械图样上有关几何要素的技术要求的能力。2、具有使用常用计量器测量几何参数的基本技能。3、具有零件的精度设计的初步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四、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1、绪论内容要点:互换性的概念及意义,互换性与设计、制造、使用诸方面的关系。标准化的重要性、我国标

18、准化与测试技术的概况、优先数和优先数系、本课程的性质、学习方法与要求。教学要求:了解学习本课程的性质、学习目的与要求;解互换性和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掌握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的特点。2、 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内容要点: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常用尺寸孔、轴的公差与配合、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教学要求 :了解公差与配合标准制定的意义;理解公差与配合各基本术语和定义及其相互运算关系;掌握尺寸公差和基本偏差的查表方法;初步掌握公差与配合标准选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滚动轴承公差与配合的特点,掌握滚动轴承与轴和孔配合的选择原则。3、 测量技

19、术基础内容要点:测量与检验的概念、长度计量单位和基准量值的传递、测量器具和测量方法、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测量器具的选用。教学要求:了解测量的意义与要求;了解测量器具的基本度量指标;了解各种测量方法的基本特征;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分类;掌握正确使用通用计量器具及处理测量结果的原则和方法;掌握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方法。4、 形状和位置公差与测量内容要点:形状和位置公差、误差的概念、形位公差的种类及标注方法、形位公差带、公差原则、形位公差的等级与公差值、形位误差的检测、基准的建立和体现、形位公差的选用。教学要求:了解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形状和位置公差的种类、公差带的特点;了解形状和位置误差

20、的评定及测量方法; 理解公差原则的含义; 掌握形状和位置公差选用的原则和方法。5、 表面粗糙度内容要点:表面粗糙度的概念、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表面粗糙度的选择原则。教学要求:了解表面粗糙度的作用(表面粗糙度对机器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了解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的名称、代号及含义;理解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原则;初步了解表面粗糙度常用的测量方法;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6) 螺纹的公差与配合内容要点:螺纹的种类及主要使用要求、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螺纹的测量。教学要求:了解螺纹几何参数的误差对互换性的影响;了解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标准的

21、基本内容;建立普通螺纹的作用中径的概念;了解常用螺纹的检测方法;掌握查阅公差表格的方法和螺纹的合格性的判断方法。7、 圆柱齿轮公差与测量内容要点:齿轮传动的种类及其使用要求、齿轮误差的评定指标和测量、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侧隙的规定及检测、齿轮公差组、检验组及评定项目的确定。教学要求:了解齿轮副传动的四项使用要求及其对齿轮传动的影响;了解齿轮各种加工误差对齿轮使用要求的影响(以滚齿加工为典型);了解齿轮副侧隙的影响因素及保证侧隙的方法;了解齿轮综合测量及常用单项测量的原理及方法;理解圆柱齿轮公差标准所规定公差项目的定义及其对使用要求的影响;掌握齿轮精度等级及检验项目的选择原则和在图样上正确标注

22、齿轮公差及检验项目的方法。(二)实践教学实验的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几何参数测量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初步具备使用和调整一般测量器具的能力,巩固有关公差标准的理论和概念,培养科学实验能力的重要手段。选做1-3个实验:1、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2、轴、孔直径及形状误差测量3、位置误差的测量五、学时分配建议1、理论教学学时分配序号理论教学提要必讲/选讲参考学时1绪论必讲1-22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必讲83测量技术基础必讲3-64形状和位置公差与测量必讲6-85表面粗糙度必讲26螺纹结合的互换性及检测选讲4-67圆柱齿轮的互换性及检测选讲46合计28382、实践教学学时分配序号实践课题(项目)必做/选

23、做参考学时1轴、孔直径及形状误差测量必做22位置误差的测量选做2合计 4六、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手段,对教学质量起决定作用。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公差配合基本术语、定义的学习与理解,注意各术语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利用实物、模型、挂图和组织参观等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实验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常用测量器具的原理和基本测量方法,受到测量技能的基本训练。通过实验加工对互换性的感性认识。为此要求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应完成一定学时的实验,并认真填写实验报告。七、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1、布置作业5-7次。2、期末考试采取开卷方式。3、期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平时

24、成绩;其中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成绩)占40%。八、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推荐教材:1、廖念钊.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中国计量出版社2、徐茂功.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工业出版社3、吕永智.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工业出版社4、邹吉权.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重庆大学出版社教学参考书:1、公差与配合 (GB1800180479)2、表面粗糙度 (GB13183、GB103183、GB350583)3、形状和位置公差 (GB1182118480、195880)4、普通螺纹公差 (GB19781)5、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 (GB/T100951988)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学 分 数

25、:3-3.5 总 学 时:48-64 适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前期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工实习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类、汽车类各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有关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基础知识,机械制造中毛坯成型方法和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为后读相关课程的学习和从事机械设计和制造方面的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三、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以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温度-性能为主线,了解四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基础 知识,初步具有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选择零件材料的能力。2、了解钢材在实际加热和冷却时内部组织的变化及其对钢材

26、性能的影响,了解各种热处理方法的目的、工艺和应用,初步具有选择钢材热处理方法的能力。了解毛坯的成形方法和基本工艺过程,初步具有选择零件毛坯成形方法的能力。(二)能力目标1、具有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选择零件材料的能力2、初步具有选择钢材热处理方法的能力3、步具有选择零件毛坯成形方法的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四、教学内容要求:(一)理论教学第一篇:金属材料第一章:金属和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结晶内容要点:金属和合金的晶体结构及结晶过程,同素异构转变、二元合金状态图建立方法。教学要求:了解金属和合金的基本知识第二章:铁碳合金内容要点:铁碳合金的

27、基本组织、铁碳合金状态图教学要求:了解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以及组织随化学成分、温度变化的规律。第三章:常用钢材内容要点:常用钢材分类方法、牌号、性能、用途。教学要求:了解常用钢材的基本知识及应用。第四章:钢的热处理内容要点:钢在实际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变化及对性能的影响。教学要求:了解各种热处理方法的目的,基本工艺及应用。第五章:机械零件的选材内容要点:材料的使用性能、经济性、工艺性能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热处理与切削加工性的关系及在工艺路线中的位置。教学要求:初步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选用原则,合理安排热处理在工艺路线中的位置及图纸上热处理技术要求的标注。第二篇:铸造第一章:铸造工艺基础内容要点:液态合

28、金充形过程,铸件凝固收缩过程,铸件缺陷产生原因及控制方法。教学要求:了解铸造工艺过程从浇注到清理所产生的各种物理现象,铸件缺陷的特征及识别。第二章: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主要内容:铸铁的组织、性能、生产特点及应用。教学要求:了解各种铸铁的组织、性能的C、Si含量对铸铁组织的影响、铸铁生产工艺要点。第三章:砂型铸造主要内容:砂型铸造的造型方法、工艺方案及工艺参数。教学要求:了解砂型铸造工艺图的绘制方法及要求。第四章:特种铸造主要内容:熔模铸造、离心铸造、压力铸造、金属型铸造、低压铸造。教学要求:了解特种铸造中各种工艺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第五章:铸件结构设计主要内容:铸件结构与铸造工艺及合金铸造性能

29、的关系。教学要求:初步掌握砂型铸造铸件的结构设计要点。第三篇:金属压力加工第一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内容: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影响金属变形的因素。教学要求:了解压力加工过程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塑性变形的因素。第二章:锻造主要内容:锻造方法、锻造工艺规程、锻件结构设计。教学要求:了解各种锻造方法的主要工艺过程及特点,冷却方法,工艺参数的确定,初步掌握锻件图和锻件结构设计要点。第三章:板料冲压主要内容:板料冲压基本工序,冲压模具,冲压件结构设计。教学要求:了解板料冲压的生产工艺过程及特点,应用范围及冲压件结构设计要求。第四章:特种压力加工方法简介主要内

30、容:零件的精密模锻、挤压、轧制。教学要求:了解各种特种压力加工方法的特点及应用。第四篇:金属压力加工第一章:电弧焊主要内容:焊接电弧,焊接接头冶金原理,组织与性能,焊接应力与变形,常用电弧焊方法。教学要求:了解焊接过程的各种物理现象及其对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了解各种电弧焊焊接方法的工艺特点及应用。第二章:其它常用焊接方法主要内容:电阻焊、摩擦焊、钎焊、电渣焊、电子束焊、激光焊接。教学要求:了解上述焊接方法的特点及应用。第三章: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主要内容:钢材焊接性的评估方法,各种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特点及工艺措施。教学要求:了解各种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初步掌握各种材料的焊接工艺特点。第

31、四章:焊接结构设计主要内容:焊接件材料选择、接头工艺设计教学要求:初步掌握焊接结构材料及焊接方法的选择,初步掌握焊缝的布置和接头的设计。(二)实践教学1、开课前进行金工实习。2、组织学生参观铸造厂、参观金属压力加工工艺等。五、学时分配建议序号理论教学提要实践教学安排必修/选修参考学时1绪论必修22金属和合金的晶体与结晶必修43铁碳合金必修10-124其它常用工程材料必修45钢的热处理必修6-106零件材料的选择必修27铸造到企业参观必修7-128压力加工到企业参观必修5-89焊接必修6-8合计46-62六、教学方法:本课程实践性很强,建议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成型工艺及方法理论课教学应结合金工

32、实习内容讲授。2、零件材料热处理方法的选择、毛坯加工工艺及方法的选择可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讲授。七、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1、布置作业5-8次。2、期末考试可以采取闭卷方式,也可以采取开卷方式。3、期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期评成绩的50%左右,平时成绩占期评成绩的50%左右。八、推荐教材及参考数目:1、许德珠.机械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许德珠.热加工工艺基础(金属工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3、邓文英.金属工艺学(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4、梁耀能.机械工程材料.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基础教学大纲一、 一、课程说明参考学分:6学分参考学时:88-102学时 适用专业:

33、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前期课程:金工实习、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二、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以工艺为主,主要研究机械零件的冷加工和装夹工艺中共同性规律的专业技术课。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总体、全面地了解和把握产品的制造活动,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能选择加工方法及加工参数、所使用的机床、刀具、夹具等工装设备,具备制订工艺规程的能力和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分析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能力。三、 三、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初步掌握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加工方法的

34、实质、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具有选择毛坯和零件加工方法的基本知识和能力。2、了解各种主要加工方法所用设备与工具的工作原理、结构与组成,具有选择设备和工艺装备的能力。3、熟悉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和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掌握制定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具有编制中等复杂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设计简单机床夹具的初步能力。4、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初步具备分析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能力。5、了解有关特种加工工艺及先进制造工艺的发展。(二)能力目标具有选择一般零件加工方法、切削刀具及机床和设计简单机床夹具的初步能力;具有编制工艺规程及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

35、的学习,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实践理论实践的反复循环中善于总结、思考、分析和应用,以便能在宏观和全局上对生产活动组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不断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四、五、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1、绪论内容要点:机械制造业及现状,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及要求。教学要求:了解机械制造业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了解课程性质和特点,明确学习目的。2、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内容要点: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切削刀具。教学要求:理解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概念;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熟悉切削用量及其选择原则;掌握刀具几何角度与切削要素的

36、关系;了解刀具常用材料;掌握提高金属切削效率的主要途径;了解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性;熟悉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掌握切削力、切削功率的分析与计算;了解切削热及切削液的合理选择。熟练掌握钻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等各种加工方法的实质、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3、金属切削机床内容要点:机床的运动、机床的传动及机床的结构。教学要求: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发展、分类及型号;熟练掌握机床分析中的“三图”:即传动原理图、传动系统图及转速图;掌握普通车床的运动组成、传动系统及结构;掌握齿轮加工机床工作原理、传动系统及调整;了解铣床、磨床、刨床、钻床、镗床和数控机床等的特点和应用。4、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内容要点:机械加工

37、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毛坯的选择;工件的装夹与基准;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尺寸链的计算;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教学要求:理解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毛坯的选择方法;理解工件安装与基准的关系,理解零件结构工艺性;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包括基准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订、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机床及工艺装备的选择、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的确定;掌握尺寸链的分析与计算。5、机械加工质量内容要点: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加工误差综合分析;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教学要求:掌握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熟练掌握分析加工误差的方法及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掌握提

38、高表面质量的途径。6、机床夹具设计内容要点: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夹紧装置及夹具体;各类机床夹具的结构类型及设计要点;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教学要求:了解机床夹具的工作原理、功用、分类与组成;掌握定位原理和定位误差的计算;掌握定位方法及定位元件的选用;掌握夹紧装置设计和分度装置;了解各类机床夹具结构及设计要点;了解专用夹具设计方法。(二)实践教学1、实习:上课前到机械制造厂实习2周,了解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及所用机床、刀具和夹具。2、制订典型零件的工艺规程。五、学时分配建议本课程课时建议分配如下:序号课 题理论教学时数实践教学时数合计1绪 论222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22-2422-243金属切削机床

39、22-2422-244机械制造工艺基础12-144-616-205机械加工质量8-108-107机床夹具设计18-2218-228总计84-964-688-102六、教学方法:1、课程的基本内容是根据课程的基本要求,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从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出发,规定学习必须掌握的最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强调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课本上所列的内容不一定全部在课堂上讲授,有的可以通过现场教学、习题或实验让学生掌握。2、本课程的实践性强,知识面广,教学中应与生产实习、实验紧密结合,并运用电化教学、现场教学和外厂参观等方法丰富的扩展学习内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培养学生分

40、析和解决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3、本课程建议分两个学期授课。七、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1、布置作业4-6次/学期。2、期末考试可以采取闭卷方式,也可以采取开卷方式。3、期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其中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含工艺规程设计大作业成绩)占40%。八、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刘建亭. 机械制造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2、苏建修. 机械制造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3、陈立德. 机械制造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114、李凯岭、宋强.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5、卢秉恒.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

41、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参考学分:34.5学分参考学时:4474学时(理论学时:3662学时 ;实践学时:812学时)课程管理系部:数控模具教研室适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二、教学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学生学习数控编程及数控机床操作的一门重点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任务:让学生了解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学会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电加工等机床的编程方法及基本的操作技能。 三、课程教学目标1. 正确设计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2. 掌握常用编程指令的具体含义。3. 熟练地掌握利用数控车床对零件进行加工

42、时的程序编制。4. 熟练地掌握利用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对零件进行加工时的程序编制。5. 熟练地掌握利用数控电加工机床对零件进行加工时的程序编制。6. 具备一定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及数控电火花线切割程序编程能力。7. 具备基本的数控机床面板操作能力。四、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第一部分 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基础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内容:(1)数控程序编制的基本概念(2)数控机床坐标系的定义方法(3)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要求:(1)了解数控程序编制的基本概念(2)了解利用数控机床加工不同类型典型零件的工艺设计方法及原则(3)理解各类不同数控机床坐标系的定义方法第二部分 数控车

43、床程序编制内容:(1)数控车床常用编程指令(2)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方法(3)几种典型零件型面(阶梯外圆、槽类结构、螺纹结构、圆弧特形面(选讲)等)加工的加工工艺及编程方法。要求:(1)掌握数控车床常用编程指令的使用;(2)熟练掌握阶梯外圆类零件、沟槽结构类零件、螺纹结构类零件的程序编制;(3)掌握中等复杂程度的回转体零件的数控车削程序编制;(4)理解圆弧特形面等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方法,理解复杂的回转体零件的数控车削程序编制;(5)了解其它数控车床系统的编程使用方法。(选讲)第三部分 数控铣床程序编制内容:(1)数控铣床常用编程指令(2)数控铣削加工程序编制(3)宏指令和宏功能的应用(选讲)要求:

44、(1)了解数控铣床常用编程指令的使用,零件轮廓铣削的加工程序编制;(2)掌握FANUC数控铣床常用编程指令(G17G19、G40G42、G90、G91、G00G03)的使用; (3)理解利用CAD/CAM技术编程方法及过程;(选讲)(4)熟练掌握简单零件轮廓铣削的手工编程方法;第四部分 加工中心程序编制内容:(1)加工中心常用编程指令(2)基本的孔加工工艺方法(3)宏指令和宏功能的应用(选讲)要求:(1)了解加工中心机床常用编程指令的使用,基本的孔加工工艺方法及加工程序编制;(2)掌握FANUC数控加工中心常用编程指令(G81、G83、G73)的使用; (3)熟练掌握孔加工的手工编程方法;第五

45、部分 数控电加工机床的程序编制内容:(1)数控电加工机床常用编程指令及工艺方法;(2)利用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编制常见零件的加工程序;(3)利用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编制常见零件的加工程序;(选讲)(4)利用CAD/CAM技术编制数控电加工机床加工程序要求:(1)理解利用CAD/CAM技术编制数控电加工机床加工程序的基本过程;(2)掌握数控电加工机床常用编程指令的使用及加工工艺方法; (3)理解利用CAD/CAM技术编程方法及过程;(4)熟练掌握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及成型机床编程操作方法。(二)实践教学项目1:数控车床仿真系统操作面板的熟悉和参数设置内容:(1)数控车床仿真系统操作面板的熟悉和参数设置

46、。要求:(1)熟悉数控车床仿真系统操作面板;(2)掌握对刀的基本方法和刀具补偿参数的设置;(3)熟练手动移动刀架,启动/停止主轴。项目2:数控车床仿真系统轴类零件仿真加工练习内容:(1)轴类零件的仿真加工。要求:(1)掌握对刀的基本方法和刀具补偿参数的设置;(2)编制仿真加工的零件的加工程序;(3)掌握仿真加工轴类零件的方法。项目3:数控车床仿真系统圆弧特形面仿真加工练习内容:(1)圆弧特形面的仿真加工。要求:(1)掌握对刀的基本方法和刀具补偿参数的设置;(2)编制仿真加工的零件的加工程序;(3)掌握仿真加工圆弧特形面的方法。项目4:数控铣床仿真系统操作面板的熟悉和参数设置。内容:(1)数控铣

47、床仿真系统操作面板的熟悉和参数设置。要求:(1)熟悉数控铣床仿真系统操作面板;(2)掌握加工坐标系和刀具补偿参数的设置;(3)熟练手动移动刀具,启动/停止主轴。项目5:数控铣床铣削零件轮廓仿真加工内容:(1)数控铣床铣削零件轮廓仿真加工。要求:(1)掌握加工坐标系和刀具补偿参数的设置;(2)编制仿真加工的零件的加工程序;(3)掌握仿真铣削零件轮廓的方法。项目6: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带孔结构的零件编程仿真加工内容: (1)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带孔结构的零件编程仿真加工要求:(1)掌握加工坐标系和刀具补偿参数的设置;(2)编制仿真加工的零件的加工程序;(3)掌握仿真加工带孔结构的零件方法。五、学时分配

48、建议(1) 理论教学学时分配序号理论教学提要必讲/选讲参考学时1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基础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必讲462数控车床程序编制必讲12203数控铣床程序编制必讲10164加工中心程序编制必讲6125数控电加工机床的程序编制必讲486合计3662(2) 实践教学学时分配序号实践课题(项目)必做/选做参考学时1数控车床仿真系统操作面板的熟悉和参数设置必做22数控车床仿真系统仿真加工练习必做23数控车床仿真系统圆弧特形面仿真加工练习选做24数控铣床仿真系统操作面板的熟悉和参数设置必做25数控铣床铣削零件轮廓仿真加工必做26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带孔结构的零件编程仿真练习选做2合计812六、教学方法

49、1. 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课堂讲授教学与实训车间演示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最大限度的与实际生产紧密联系,并辅以一定的数控编程仿真加工练习,以加深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课的内容,并增强动手能力,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2. 由于数控系统的类型有很多种,编程指令有所不同,要求在学习中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以某一典型系统为主,在实际教学中应适当介绍其它系统,以提高学生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七、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1. 布置作业58次,以课外作业形式为主,其成绩占总成绩3050%左右;2. 期末考试闭卷,其成绩占总成绩5070%左右。八、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 数控机床编程及操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2. 数控

50、机床编程与操作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9年3. 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4. 数控机床编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5. 数控编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年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参考学分:34.5学分参考学时数:4872学时(理论学时:4654学时 ;实践学时:26学时)课程管理系部:数控模具教研室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二、教学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课程任务:培养学生了解塑料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设计步骤,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注射模具的成型工艺及其常见的模具结构设计、计算方法,使学生能从事塑料模具设计

51、。三、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聚合物的物理特性,成型过程中物理和化学的变化以及塑料的基本组成。2了解塑料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正确分析塑料成型工艺对模具结构和成型设备的要求。 (二)能力目标1掌握注射成型模具常见的结构设计及计算方法,能设计简单的模具结构。2具有分析塑料制件的成型能力,合理设计注射成型模具的结构。 (三)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四、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1 塑料成型的基础内容: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与热力学性能、聚合物在成型过程中的流动状态及聚合物在成型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要求:了解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与热力学性

52、能,掌握聚合物成型过程中的物理变化。2塑料的组成及工艺特性内容:塑料的分类方法、塑料的组成部分及塑料的工艺特性。要求:了解塑料的分类方法及塑料的组成部分,掌握热塑性塑料的工艺特性、收缩率的概念。3塑料成型工艺与塑料成型制件工艺性内容:塑料注射成型原理、成型工艺过程及塑料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要求:了解塑料注射成型原理、特点及应用,掌握注射成型工艺过程,掌握塑料制件设计中对尺寸、精度、形状复杂程度、拔模斜度、壁厚、 孔的设计等与模具设计的关系。4注射模的分类及结构组成内容:注射模结构的分类,单分型面注射模具、双分型面注射模具、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具等模具的结构组成。要求:掌握注射模按其结构特

53、征的分类,重点掌握单分型面注射模具、双分型面注射模具模具的结构组成5注射模的典型机构内容:分析单分型面、双分型面、斜导柱侧向分型、斜滑块抽芯注射模典型结构的特点,注射机与注射模的相互关系。要求:掌握单分型面注射模典型结构设计方法。理解注射机与注射模的关系,包括有注射机有关工艺参数校核、模具型腔个数、锁模力、注射压力、模具与注射机安装尺寸校核、开模行程校核等。6注射成型模具设计内容:塑料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的设计原则,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分型面选择的原则,常用的主流道、分流道、浇口的结构设计,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及计算方法,合模导向机构设计、推出机构设计。要求:掌握塑料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型腔数量及

54、排列方式的确定,分型面选择的原则,重点掌握浇注系统中侧浇口、平缝浇口、点浇口、潜伏浇口的应用及设计,掌握凸模、凹模的固定结构设计及工作尺寸计算方法,掌握合模导向机构作用和结构选择。7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内容: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分类,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弯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结构、齿轮齿条侧面向抽芯机构的应用。要求:了解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分类及应用,掌握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包括:斜导柱的设计、倾斜角确定、长度计算、侧滑块设计、导滑槽设计、楔紧块设计。8压缩模设计内容:压缩模结构分类及组成,压缩模成型零部件设计。要求:了解压缩模结构分类及组成。(二)实践教学1 注射模的拆

55、装与测绘。内容:拆装注射模的结构,并实物测绘模具部分零件。要求:熟练塑料注射模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五、学时分配建议(1)理论教学学时分配序号理论教学提要必讲/选讲参考学时1塑料成型基础必讲462塑料成型工艺与塑料成型制件的工艺性必讲6103注射成型模具结构及与注射机的关系必讲44注射模中浇注系统与排溢系统的设计必讲12165成型零件设计和合模导向机构设计必讲10146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必讲8127压缩模设计选讲24合计4666(2)实践教学学时分配序号实践课题(项目)必做/选做参考学时1注射模的拆装与测绘必做26合计26六、教学方法1本大纲根据教学计划所确定的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注射

56、模具设计的方法,熟悉塑料模具的结构。2在教学中,应把塑料模具的结构作为重点,较为复杂的结构应采用多媒体教学。 3本门课程是模具专业的一门重点专业课,应适当安排模具现场参观或模具拆装实验。七、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1 布置作业36次,以综合思考练习形式为主.2 平时成绩:根据作业、课堂出勤率与表现等情况评定成绩;3. 期评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5070 ,平时成绩占3050。八、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2、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4年3、塑料模成型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4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57、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年5塑料成型模具设计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年冲压工艺与模具结构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参考学分:34.5学分参考学时:4474学时(理论学时:4254学时 ;实践学时:28学时)课程管理系部:数控模具教研室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二、教学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干技术专业课,也是机械制造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范围,掌握常用冲压工艺规程和模具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要求学生能够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模具和冲压工艺规程,能从事冲压方面的技术工作。

58、三、课程教学目标1 掌握冲压的基本知识。2 掌握冲压工艺编制方法,具备一般冲压零件的冲压工艺编制能力。3 掌握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等模具的设计方法。4 了解简单模具的日常维护内容。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1.冲压基本知识内容要点:冲压工艺的概念、冲压工艺的分类、冲模的分类、冲压设备、板料冲压性能与成形极限。教学要求: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和方法,了解冲压工艺的概念、冲压工艺的分类、冲模的分类;掌握冲压设备选用、常用冲压材料的特点。2.冲裁模设计内容要点:1)冲裁件质量分析及影响冲裁质量的因素2)凸、凹工作部分尺寸计算及其制造公差3)冲裁力计算与降低冲裁力的方法5)冲裁的工艺设计6)冲裁模分类及典型结构7)冲裁模主要零件及冲裁模结构设计8)冲裁模主要零件制造工艺(选讲)教学要求:1)了解冲裁变形规律、冲裁件质量及影响因素;2)掌握冲裁模间隙确定、刃口尺寸计算、排样设计、冲裁力计算等设计计算方法;3)认识冲裁模典型结构及特点,掌握模具零部件设计;4)掌握冲裁工艺性分析与工艺设计方法,冲裁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5)了解模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