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上传人:r****d 文档编号:97571017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姜正 专业班级: 通信工程0704 指导教师: 张晓梅 工作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 题 目: 高频功率放大器设计初始条件:1、可选元件:晶体管、高频磁环、电阻、电容、开关等2、仿真软件:Mulitisim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设计一个高频功率放大器,要求1. 输出功率Po125mW2. 工作中心频率fo=6MHz3. 65%时间安排:1理论讲解,老师布置课程设计题目,学生根据选题开始查找资料;2课程设计时间为1周。 (1)确定技术方案、电路,并进行分析计算, 时间1天; (2)选择元器件、安装与调试,或仿真设计与分析,时间2天; (3)总结结果,写出课程设计报告,时间2

2、天。指导教师签名: 2010年 月 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目录摘要IIABSTRACTII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31.1 基本原理电路31.2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3集电极电流余弦脉冲分解4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分析71.4.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71.4.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71.4.3 放大器工作状态的调整92 具体设计过程10电路元件参数计算11基极偏置电路计算11计算谐振回路与耦合线圈的参数11电源去耦滤波元件选择122.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和效率关系协调12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仿真及结果分析13仿真结果13第一放大级并测量所需参

3、数和输出波形13第二放大级并测量所需参数和输出波形14第三放大级并测量所需参数和输出波形14仿真结果分析15总结16参考文献17附录18摘要通信电路中,为了弥补信号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的衰耗要求发射机具有较大的功率输出,通信距离越远,要求输出功率越大。为获得足够大的高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高频功率放大器。我们对高频功率放大器和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共同要求是输出功率大和效率高,但由于两者的工作频率和相对带宽相差颇大,就决定了他们之间有根本的差异。基于两种放大器的不同特点,使得这两种功率放大器所选的状态有所不同:低频功放工作于甲类、甲乙类或乙类(限于推挽电路)状态,现在也出现了一些工作于丁类的低频放大器;高

4、频功率放大器则一般工作于丙类(某些特殊情况可工作于甲类、乙类、丁类、戊类等)。高频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是输出功率、效率、功率增益、带宽和谐波抑制等。这几项指标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在设计功率放大器时,总是根据该放大器的工作特点,突出其中一些指标,然后兼顾另外一些指标。AbstractIn communication circuits, in order to compensate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in the wireless transmitter in the attenuation requirements have greater power output,

5、 communication, the greater the distance the greater the required output power. In order to obtain a large enough high-frequency output power, high-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must be used. Our high-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and low-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output power of the common requirement is l

6、arge and high efficiency, but because of the work of both frequency and relative bandwidth vary considerably, we decided there is a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Based on two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mplifier, making the status of these two different from the selected power amplifier

7、: low-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works in Category A, and B or Class B (limited to push-pull circuit) state, and now there have been some work on the small Class of low-frequency amplifiers; high-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s are generally working in a Class C (in some special cases can work on the A, B

8、, D, E, etc.). The main technical indicators of high-frequency amplifier is the output power, efficiency, power gain, bandwidth and harmonic suppression and so on. The above targets, often contradictory, and in the design of power amplifiers, it always work according to the amplifier characteristics

9、, highlighting some of the indicators, and then take into account some other indicators. 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由于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工作于丙类,因此不能用线性等效电路来分析。对他们的分析方法通常采用折线近似分析法。1.1 基本原理电路图1.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电路图1.1是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图。晶体管的作用是在将供电电源的直流能量转变为交流能量的过程中起开关控制作用。谐振回路LC是晶体管的负载.电路工作在丙类工作状态外部电路关系式: (式1.1) (式1.2)晶体管的内部特性: (式1

10、.3)图1.2 谐振功率放大器转移特性曲线故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表达式:Vbmcosqc= +VBZ (式1.4)故得: (式1.5)必须强调指出,集电极电流虽然是脉冲状,但由于谐振回路的这种滤波作用,仍然能得到正弦波形的输出。谐振功率放大器各部分的电压与电流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图1.3 高频功率放大器中个分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可工作在欠压状态、过压状态和临界状态。因欠压状态效率低,而过压状态严重失真,谐波分量大,所以一般选用临界状态。在晶体管功率放大器中,可以通过改变激励电压、基极偏压、集电极负载、集电极直流供电电压来改变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从输出功率

11、Po500mw来看,末级功放可采用甲类或丙类功率放大器,但要求总效率50%,显然,只用一级甲类功放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故采用两级功率放大器,第一级采用甲类功率放大器,第二级采用丙类功率放大器,其中甲类功放选用晶体管3DG12,丙类功放选择晶体管3DA1。其参数的设定:功放的基极偏置电压是利用发射极电流的直流分量在射极电阻上产生的压降来提供的,故称为自给偏压电路。当放大器的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时,则集电极的输出电流为余弦脉冲波。利用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可输出基波谐振电压、电流。当功率放大器的电源电压,基极偏置电压,输入电压(或激励电压)确定后,如果电流导通角选定,则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只取决于集电极回路的等

12、效负载电阻。当交流负载线正好穿过静态特性曲线的转折点A时,管子的集电极电压正好等于管子的饱和管压降,集电极电流脉冲接近最大值。参阅图1.4,一个尖顶余弦脉冲主要由脉冲高度和通角这两个参量完全确定。因此得先确定和的公式,然后对脉冲进行分解。尖顶余弦脉冲将式(1.1)代入晶体管内部特性方程的表达式(1.3),得: (式1.6)当=时=0,代入上式得: (式1.7)即 (式1.8)因此知道了与的值,的值就完全确定了。将式()与式()相减,即得: (式1.9)当=0时,=,因此 (式1.10)当跨导激励电压与通角已知后,将式()与式()相除,即得或 (式1.11)式()即为尖顶余弦脉冲的解析式,它脉冲

13、高度与通角。将上式用傅里叶级数展开分解为平均分量基波分量和各次谐波分量,即:(式1.12) (式1.13)式中称为平均分量电流分解系数。基波分量振幅为: (式1.14)式中,称为基波电流分解系数。n次谐波分量振幅为: (式1.15)式中,称为n次谐波电流分解系数。等与的关系见图。图由上图可看出,当的最大值为0.536,约为。此时达到最大值。因此,在与负载阻抗为某定值的情况下,输出功率将达到最大值。这样看来,可能=是最佳通角了。但事实上,这时放大器工作在甲乙类状态,集电极效率太低。 (式1.16)将式中集电极电压利用系数,定义为波形系数。因为对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要求是,尽可能输出大功率、高效率

14、,为兼顾两者,通常选丙类且要求在临界工作状态,其电流流通角在范围。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分析.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高频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是由负载阻抗Rp、激励电压vb、供电电压VCC、VBB等4个参量决定的。为了阐明各种工作状态的特点和正确调节放大器,就应该了解这几个参量的变化会使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发生怎样的变化。当放大器工作于谐振状态时,它的外部电路关系式为: (式) (式)消去可得: (式)另一方面,晶体管的折线化方程为: (式)得出在icec坐标平面上的动态特性曲线方程: (式).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图 电压、电流随负载变化波形如果、3个参变量不变,则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就由负

15、载电阻Rp决定。此时,放大器的电流、输出电压、功率、效率等随Rp而变化的特性,就叫做放大器的负载特性。1) vc、ic随负载变化的波形vc、ic随负载变化的波形如图所示,放大器的输入电压是一定的,其最大值为Vbemax,在负载电阻RP由小至大变化时,负载线的斜率由小变大,如图中123。不同的负载,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是不同的,所得的ic波形、输出交流电压幅值、功率、效率也是不一样的。2) 欠压、过压、临界三种工作状态 临界状态。负载线和eb max正好相交于临界线的拐点。放大器工作在临界线状态时,输出功率大,管子损耗小,放大器的效率也就较大。欠压状态。B点以右的区域。在欠压区至临界点的范围内,根据

16、Vc=RpIc1,放大器的交流输出电压在欠压区内必随负载电阻RP的增大而增大,其输出功率、效率的变化也将如此。 过压状态。放大器的负载较大,在过压区,随着负载Rp的加大,Ic1要下降,因此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和效率也要减小。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画出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曲线:图 负载特性曲线 欠压状态的功率和效率都比较低,集电极耗散功率也较大,输出电压随负载阻抗变化而变化,因此较少采用。但晶体管基极调幅,需采用这种工作状态。过压状态的优点是,当负载阻抗变化时,输出电压比较平稳且幅值较大,在弱过压时,效率可达最高,但输出功率有所下降,发射机的中间级、集电极调幅级常采用这种状态。临界状态的特点是输出功

17、率最大,效率也较高,比最大效率差不了许多,可以说是最佳工作状态,发射机的末级常设计成这种状态,在计算谐振功率放大器时,也常以此状态为例。 放大器工作状态的调整调整欠压、临界、过压三种工作状态,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改变集电极负载Rp;改变供电电压VCC;改变偏压VBB;改变激励Vb。1) 改变Rp,但Vb、VCC、VBB不变 当负载电阻Rp由小至大变化时,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由欠压经临界转入过压。在临界状态时输出功率最大。2) 改变VCC,但Rp、Vb、VBB不变 当集电极供电电压VCC由小至大变化时,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由过压经临界转入欠压。在欠压区内,输出电流的振幅基本上不随VCC变化而变化,故输出

18、功率基本不变;而在过压区,输出电流的振幅将随VCC的减小而下降,故输出功率也随之下降。在过压区中输出电压随VCC改变而变化的特性为集电极调幅的实现提供依据;因为在集电极调幅电路中是依靠改变VCC来实现调幅过程的。集电极调幅电路就是调制信号使Vcc改变的调制方式。因此,集电极调幅要工作在过压区。3) VCC、VBB、Rp不变,Vbm变化。当Vbm自0向正值增大时,使集电极电流脉冲的高度和宽度增大,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由欠压进入过压状态。因此,在欠压区可以实现线性放大,在过压区则可作为限幅器。谐振功放的放大特性是指放大器性能随Vbm 变化的特性。2 具体设计过程图 1.8是设计的总电路图,电源为单电源

19、+12V,前面两级为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最后一级为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参数计算主要以计算第三级参数为主。图基极偏置电路计算因 则有 : (式)因 则有 : (式)取高频旁路电容计算谐振回路与耦合线圈的参数图 L型匹配网络输出采用L型匹配网路, ( 式) (式) (式) (式) (式) (式)则 (式) 匹配网路的电感L为,电容C为。2电源去耦滤波元件选择高频电路的电源去耦滤波网络通常采用型LC低通滤波器,滤波电感可按经验取50100H,滤波电容一般取0.01F。2.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和效率关系协调 功率放大器的作用原理是利用输入到基极的信号来控制集电极的直流电源所供给的直流功率,使

20、之转变为交流信号功率输出去。有一部分功率以热能的形式消耗在集电极上,成为集电极耗散功率。PDC=直流电源供给的直流功率;Po=交流输出信号功率;Pc=集电极耗散功率;根据能量守衡定理:PDC= Po+ Pc故集电极效率: (式)由上式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1) 设法尽量降低集电极耗散功率Pc,则集电极效率hc自然会提高。这样,在给定PDC时,晶体管的交流输出功率Po就会增大;2) 由式可知: 如果维持晶体管的集电极耗散功率Pc不超过规定值,那么提高集电极效率hc,将使交流输出功率Po大为增加。谐振功率放大器就是从这方面入手,来提高输出功率与效率的。x越大(即Vcm越大或ecmin越小),qc越

21、小,效率hc越高。因此,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提高效率hc的途径即为减小qc角;使LC回路谐振在信号的基频上,即ic的最大值应对应ec的最小值。故谐振功率放大器是基极偏置为零偏压;半通角qc90,即丙类工作状态;负载为LC谐振回路。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仿真及结果分析将上述设计的元件参数,按图所示电路绘制仿真电路图。输入信号为为100mV的频率为正弦信号。.1第一放大级并测量所需参数和输出波形绘制第一级放大器,测量调整其静态工作点,使其满足或近似到理论设计值。测得静态工作点各点电压如下表:测量点电压值(V)第一级输出波形如下图(图3.1)3.第二放大级并测量所需参数和输出波形绘制第二级放大器,测

22、量调整其静态工作点,使其满足或近似到理论设计值。测得静态工作点各点电压如下表:测量点电压值(V)0.954表级静态工作电压第二级输出波形如下图(图3.2)第二级输出波形3.第三放大级并测量所需参数和输出波形绘制第三级放大器,测量调整其静态工作点,使其满足或近似到理论设计值。测得静态工作点各点电压如下表:测量点电压值(V)00表级静态工作电压第三级输出波形如下图(图3.3)和值满足和0.7V的关系,因此和值满足12V(电源电压)0的关系,因此第三级晶体管工作在丙类。图3.2和图3.3所示。第一级对输入电压信号约放大3倍;第2级对输入电压信号约放大60倍,波形有一定的失真;第三级电压放大倍数约为1

23、.2,第三级输入稍有失真,但输出却没有失真,这和第三级的工作状态有关:第三级工作在丙类,输入信号只有电压值大于0.7V的部分使晶体管导通,下半部分没有经过放大。总结高频功率放大器在通信电子电路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这次实验,我感觉自己收获了许多:高频功率放大器是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次设计电路,使我更深刻的认识了,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负载阻抗、输入激励电压、电源电压等对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复习了对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并且对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调谐、调整和主要技术指标的测量方法有了新的认识,使我受益匪浅;这次实验也锻炼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参数的计算有点复杂

24、,需要自己独立思考各个参数的意义和各个参数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我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还不能马虎,否则,算出来的可能就是错误答案。而参数不对,也将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参考文献1 杜武林,张爵胜.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 西安: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9862 张肃文. 高频电子线路(第二版,上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3 吴秀玲,沈伟慈. 高频电子线路.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4 张肃文,陆兆熊. 高频电子线路.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 K.K.克拉克,D.T.希斯. 通信电路:分析与设计.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6JOSEPH J.CARR.Secrets of RF Circuit Design Third Edition.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附录元件清单器件类别主要参数1、晶体管3DG123DA12、电阻各阻值电阻若干3、电容各值电容若干4、高频磁环镍锌铁氧体磁环(NX-100),10mm6mm5mm5、漆包线0.31mm6、电源+UCC=12V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