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中考试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7554909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期中考试(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第卷(42分)一、基础知识题(33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胚胎(pi) 创痕(chun) 强颜(qin) 长歌当哭(dn) B龟裂(jn) 筵席(yn) 骄横(hn) 悄无声息(qio)C粗犷(un) 纤维(xin) 挨打(i) 殒身不恤(yn)D菲薄(fi) 汲取(j) 坳堂(o) 恰如其分(fn)【答案C(解析:A创痕chun强颜qin B骄横hn 悄无声息(qio) D坳堂o 恰如其分f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优渥 希翼 营头微利 浑浑噩噩 B、盘桓 修葺 气息奄奄 举案齐眉 C、拙劣 螫针 清流

2、激惴 摧人泪下 D、震憾 胸臆 日薄夕山 皇天后土【答案B(A希翼希冀 营头微利蝇头微利 C清流激惴清流激湍 摧人泪下催人泪下 D震憾震撼 日薄夕山日薄西山)】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与洪涝灾害的斗争中,全体指战员不畏艰险,奋力拼搏,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在胜利面前,他们安之若素。B、北大校长许智宏演唱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有的网友认为许校长这一行为宣扬了北大不墨守成规,敢于打破传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C、现有产品的条形码很容易被仿造,且让消费者很难识别。最近,科学家们发明出一种DNA产品条码,有了它,造假者只能望其项背。D、面对民俗展览会上展出的秦

3、淮扎灯、桃花坞年华、惠山泥人、扬州漆器灯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很多观众交口称赞,感叹相见恨晚。【答案B墨守陈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A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与所给语境不符;C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多用于否定句;D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指人与人之间。)】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上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B青年大学生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充分认识学习社会科学、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十分必要。 C校友向校图书馆赠送了大批图书,不仅有世界名著、科普书籍,还有一些长篇小说。

4、 D当今文坛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文坛中某些作家丧失立场、随波逐流、媚俗竞利的现状。【答案D (A改为“令现代人无法拒绝”,B项去掉“十分必要”,C项“世界名著”包含“长篇小说”)】5、填入下列语段空格处的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孔子和庄子,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影响于后世的文学,也是如此。可以说,孔子是把个人放在一个历史的社会的秩序里,庄子则把个人放在宇宙的生命的秩序里。 。孔子系心于日用伦常中的人生。孔子奠定了根基,所以是深厚。庄子拓展了视野,所以特别有着精神世界的广大。庄子关怀着天地大化中的人生。 A B C D【答案B(解析:首先要注意孔子和庄子在文中的对应

5、关系,先写孔子再写庄子;其次是从分说到总说的逻辑,句还是属于现象的陈述,才是对俩人风格的总括。)】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年的历史。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这奠定了后世写正史的体例。B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他的戏剧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他的四大悲剧有麦克白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C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楚辞九歌等。D归有光,号震川。明代散文家。主要作品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等。【答案C(解析:楚辞不是屈原的代表作。】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相

6、同的一项是 ( )A.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 意气勤勤恳恳C.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D.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答案D(A成立:古,成人自立;今,形成 B勤勤恳恳:古,诚恳的样子;今,勤劳而踏实 C颜色:古,脸色;今,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8与“齐谐者,志怪者也。”结构相同的一项是()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B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C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D且何谓阁子也?【答案A判断句(B介词结构后置 C定语后置 D疑问句)】9选出加点的词意义与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仆以口语遇遭此祸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7、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答案A:因为(B用 C凭借 D来)】10选出带点的词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 例句: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某所,而母立于兹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吾尝终日而思矣 【答案D表修饰(A表转折 B同“尔”,你 C表顺承)】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答案B名作动(A、C、D名词用作状语)】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

8、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

9、,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1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愤怒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命名C.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是:这D.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犹:如同【答案C(A怒:奋发,鼓起翅膀;B名:名字;D犹:还是)】13.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A.句相同,句相同 B.句不同,句相同C.句相同,句不同 D.句不同,句不同【答案C(均是指代鹏的代词“它”;是表选择关系的连词)】14.选出对文章表述不当的一项

10、( )A. 庄子说理方式奇特,想像奇幻,极富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从上段文字中可见一斑。B. 鲲鹏这一形象的想像创造,既是作者说理的依托,又为读者再造想像创设了广阔的空间。C. 文章以蜩与学鸠之嘲笑大鹏作为反衬,形象而含蓄地说明下文“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D. 庄子富于文学性,“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就是比喻论理的佐证。【答案D(错在观点和材料不统一,“野马”“尘埃”应是类比联想。)】第卷(共118分)三、文言翻译、古诗鉴赏和默写。(共24分)15阅读下文,将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

11、:“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1)“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2)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3)“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哀溺 (1) 吾腰千钱,重,是以后。(2分)译文:(2) 有顷,益怠。(2分)译文:(3)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4分)译文:【15.译文: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水。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泳来。其中一个人尽力游但不能像平常。他的同伴说:“你最善于游泳,现在为何落后了呢?”那人说:(1)“我腰上缠着一千钱,很重,因此落后了。”同伴说:

12、“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2)一会儿,他更疲困了。已经渡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说:(3)“你太愚蠢太愚昧了,自己将要淹死了,为什么还要钱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计分点:(1)“腰”动词;“后”,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落后;(2)一句1分(3)“愚之甚”定语后置;“蔽”,蒙昧、糊涂;“且”将要;“何以为”固定词组,为什么呢。)】16、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 ,形影相吊。(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3)人固有一死,或 ,或 ,用之所趋异也。(4)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5) ,众人皆醉

13、我独醒,是以见放。(6)沉舟侧畔千帆过, 。1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题稚川山水戴叔伦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1)这首诗前两句的写景的顺序是 。(2分)(2)简析这首诗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1)从近到远(2分)。(2)思想感情是思念故乡(2分),后两句是说,自己这个奔驰道途的游子本就怀有无限乡思,现在突然发现隔河相望的青山竟有些像故乡那座朝夕相伴的青山,更牵起无限乡思。(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8分)鸿雁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

14、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乌,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绎霄”;“白犬吠风

15、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寓慨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16、,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据,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18下列古代咏雁诗(词),“侧重言志”的是( )(3分)A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B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诗)C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王实甫西厢记)D云中谁寄锦书来

17、,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答案B (、 C、D侧重抒情。)】1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B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C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容易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答案B】20文章最后一段中提到“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其中“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分别指的是什么?(

18、6分) 答: _ 【答案:景中情;情中景;情景互生。 (一个要点2分)】21.鸿雁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独特的意象,请你结合文章谈谈在古代诗歌中鸿雁能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审美感受?(6分)答:_ 【答案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鸿雁是健飞之鸟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秋空雁阵能让人感受到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一个要点2分)】五.语言表达(6分)22.请根据下列文字概括我国自主研发的磁浮列车的优点。不超出20字。(6分)最近,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列车成功通过了室外实地运行联合试验。列车采用的是常导电磁吸引力控制悬浮原理,运行中列车悬浮8-10毫米,时速在80-160公里之间。由于磁浮列车是在路轨上悬浮行驶,没有轨轮的机械磨损,因此列车运行平稳而安静。据了解,与时速可达500公里左右的高速磁浮列车相比,这种中低速磁浮列车成本低,适合城市内部和郊区卫星城之间的快速运输。 【答案:运行平稳安静,成本低,适合短途快速运输。每点2分】六、作文(70分)23.阅读下面的几句话,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70分) (1)俗语说:“出头的椽子先烂。”(2)俗话说:“枪打出头鸟。”(3)敢为天下先。请以“出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立意自定;字数不少于800字。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