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庄技改说明书144页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7547179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 页数:145 大小:1.2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韩庄技改说明书14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韩庄技改说明书14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韩庄技改说明书14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资源描述:

《韩庄技改说明书14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庄技改说明书144页(1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蚄聿肄蒆蒇羅肃薈螂袁肂 *有限公司*韩庄煤矿接替井技术改造初步设计说 明 书工程规模:0.15Mt/a工程代号:C1300*煤矿设计研究院二OO八年十二月*有限公司*韩庄煤矿接替井技术改造初步设计说 明 书工程规模:0.15Mt/a工程代号:C1300院 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煤矿设计研究院二OO八年十二月参加设计人员名单专 业姓 名职 称采 矿机 电经 济打 字制 图附 图 目 录序号图纸名称图号比例备注1井田地质地形及地面总布置图C1300103/49011:50002二1煤层资源储量及损失量计算图C130010511:50003开拓方式平面图C130010911:20004开拓方式

2、A-A剖面图C130010931:20005井上下对照图C1300103/10921:50006井底车场平、断面图C130012111:5007井筒布置断面图C1300111/116/11811:208最小负压时矿井通风系统图C130017111:20009最大负压时矿井通风系统图C130017121:200010井下消防洒水管道布置图C130084511:200011采区机械设备配置图C130016311:200012地面供电系统图C1300216113井下供电系统图C1300216214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图C1300174115工业广场总平面布置图C130044711:50016巷道断面图

3、册17井下压风管路布置图C1300-501-11:200018井上下通讯系统图C1300-901-1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1-1第一节 井田概况 1-1第二节 地质特征 1-3第三节 地质勘探程度评述1-13第二章 井田开拓 2-1第一节 井田境界及储量 2-1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4第三节 井田开拓 2-5第四节 井筒2-10第五节 井底车场及硐室2-11第三章 大巷运输及设备 3-1第一节 运输方式的选择 3-1第二节 矿车 3-1第三节 运输设备选型 3-2第四章 采区布置及装备 4-1第一节 采煤方法 4-1第二节 采区布置及生产能力 4-2第三节

4、 巷道掘进 4-4第五章 通风与安全 5-1第一节 概况 5-1第二节 矿井通风 5-1第三节 矿井灾害预防 5-9第六章 提升、通风、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 6-1第一节 提升设备 6-1第二节 通风设备6-20第三节 排水设备6-22第四节 压风设备6-30第七章 地面生产系统 7-1第一节 煤质及其用途 7-1第二节 地面生产系统 7-1第三节 辅助设施 7-2第八章 地面运输 8-1第一节 概况 8-1第二节 地面运输 8-1第九章 工业广场总平面布置 9-1第一节 概述 9-1第二节 总平面布置 9-1第三节 防洪排涝及竖向布置 9-2第四节 场内运输 9-3第五节 场区绿化 9-3第十

5、章 电 气10-1第一节 供电电源10-1第二节 电力负荷10-1第三节 送变电10-2第四节 地面供配电10-2第五节 井下供配电10-3第六节 监控与计算机管理10-5第七节 通信10-6第十一章 地面建筑11-1第一节 设计依据和原始资料11-1第二节 主要工业建筑物与构筑物11-2第三节 矿井辅助建筑物11-2第四节 行政、生活福利建筑11-3第十二章 给水排水12-1第一节 给水12-1第二节 排水12-2第三节 室内给排水12-3第四节 井下消防洒水12-3第十三章 采暖、通风及供热13-1第一节 采暖与制冷13-1第二节 井筒防冻13-2第三节 锅炉房设备13-2第四节 室外供热

6、管道13-3第十四章 职业安全卫生14-1第一节 概述14-1第二节 建筑及场地布置14-2第三节 职业危害因素分析14-2第四节 主要防范措施14-3第五节 职业卫生14-4第六节 机构设置14-4第十五章 节约能源措施15-1第一节 概述15-1第二节 节约能源的措施措施15-1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16-1第一节 概况16-1第二节 各种污染物的防治措施16-2第三节 塌陷区治理16-3第四节 水土保持规划16-4第五节 机构设置及专项投资16-4第六节 需要说明的问题16-5第十七章 技改工期17-1第一节 技改工期17-1第二节 矿井产量递增计划17-2第十八章 经济部分18-1第一节

7、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18-1第二节 投资概算及资金安排18-2第三节 吨煤成本与售价18-3第四节 技术经济分析18-4第五节 技术经济指标18-5设计委托书*煤矿设计研究院:现委托贵院编制*县韩庄煤矿接替井技术改造初步设计。主要技术原则如下:1、矿井生产能力15万吨/年。2、接替井主要开采矿井东南部原250采区(即蛰子岭正断层上盘与李坪段岭正断层下盘之间范围)资源储量,蛰子岭正断层下盘剩余储量(主要为保护煤柱),本次设计可暂不考虑,到矿井后期开采。3、接替井投产后,原生产系统将仅保留现副立井、斜风井及副井底、矿井+63水平排水系统,只进行通风、排水工作,并服务至全矿井开采结束。4、井田内除井

8、筒、主要绞车房、地面变电所等留设保护煤柱外,其它建(构)筑物不再留设煤柱,因采矿造成的塌陷赔偿由矿方负责。5、井田内韩庄村已搬迁,段岭村的搬迁全部由矿方负责,均不留保护煤柱。6、地面工业广场尽量少占用土地。其它技术原则请参照有关规定,并考虑地方小型煤矿的特点设计。 *韩庄煤矿二00八年十一月二十日 附件:1、*有限公司*韩庄煤矿接替井技术改造初步设计主要机电设备和器材目录2、*有限公司*韩庄煤矿接替井技术改造初步设计概算书附录:1、*有限公司*韩庄煤矿采矿许可证2、*有限公司*韩庄煤矿二1煤层储量核实报告3、*有限公司*韩庄煤矿评审备案证明4、*有限公司*韩庄煤矿设计委托书5、河南省煤炭工业管

9、理局关于2007年度地方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豫煤字20071010号文件6、国家安全生产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检验报告,ZJ200806M0187、*煤矿设计研究院资格证书*有限公司*韩庄煤矿接替井技术改造初步设计前 言一、概述*有限公司*韩庄煤矿(以下简称韩庄煤矿),位于*县大营镇韩庄村,行政隶属于*县大营镇韩庄村管辖,东距*县城约20Km,西距G207国道2.0Km,矿区公路与*至大营镇柏油公路相通,平(顶山)韩(庄)铁路直达本矿,交通十分便利。本区属低山丘陵区,井田内地势总体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间低,相对高差50m,井田内有两条季节性河流,井田内有韩庄村和段岭村民用住宅,韩庄村已搬

10、迁,段岭村亦将由矿方负责搬迁。韩庄煤矿前身为原*韩庄矿务局二井,该矿于1958年12月开始建矿,1966年5月正式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21万t,1979年以后曾多次对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和环节改造,矿井生产能力逐步提高,1985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30万t/a。该矿于1990年12月又进行了采矿登记,河南省地矿厅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豫采证煤字1990第0006号,井田面积5.25Km2,有效期至2005年12月。1998年8月经焦作工学院设计,决定开采工业广场煤柱和原250采区。2006年6月经缩边,河南省地矿厅换发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4100000040815,有限期2000年6月至20

11、05年6月,批准井田面积1.713Km2,矿区拐点坐标为30点。2003年8月18日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编制了河南省*市韩庄矿务局二井煤炭资源储量核查报告,2004年5月14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410000420908,有效期至2009年7月,批准井田面积1.7113Km2,矿区拐点坐标为36点,批准开采二1煤层。2008年6月28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编制了河南省*市*有限公司*韩庄煤矿二1煤层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08年8月11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以豫国土资储备字200881号进行了论证备案。现矿区范围查明二1煤层资源储量(111b)+(333)1130万t,其中动用

12、储量(111b)492万t,保有资源储量(111b)+(333)638万t,在保有资源储量中,(111b)577万t,(333)61万t。二、矿井生产现状韩庄煤矿现采用主一斜井单水平混合开拓方式,开采二1煤层,矿井生产能力15万t/a,主斜井井筒断面为料石砌碹半圆拱,落底标高+70m,铺设两部胶带运输机,担负矿井原煤提升任务,为矿井主提升井,兼作辅助进风井和安全出口;副立井为井径4.5m的圆形断面,落底标高+106.74m,井深118.2m,井口安装一台2JTK-1.6型提升绞车,装备一对1.0t单层单车标准罐笼,担负矿井提矸、下料、升降人员和设备等任务,兼作主进风井;斜风井井筒为料石砌碹半圆

13、拱断面,落底标高为+122.8m,为矿井专用回风井,兼作矿井安全出口,两台主扇型号为FBCDZ-6-17A,排水井为立井。四个井口均位于矿井井田的西北部。矿井生产水平为+63m水平。副井底设有泵房和主副水仓,泵房安装3台D280-434型水泵,副井井筒敷设3趟103mm排水管,水仓有效容量2200m3。+63水平设有泵房、水仓,安装5台D280-435型水泵,水仓有效容量2400m3,排水钻孔中敷设5趟203mm排水管。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采用单一煤层走向长壁下行分层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炮采工艺。三、技术改造的必要性韩庄煤矿井田范围东西长,南北相对较窄,现矿井井

14、筒均在井田西北部,主要开采蛰子岭正断层以北的下盘资源储量,矿井开采时间较长,目前蛰子岭正断层以北(下盘)大部分资源已经开采,剩余储量多为保护煤柱,蛰子岭正断层以南至李坪段岭正断层之间资源为矿井原规划的250采区,储量较多,基本没有开采,距离现有井筒太远,约有2.5Km,且蛰子岭正断层落差50100m,倾角3550,仍采用现有生产系统开采250采区,运输、通风、井巷维修等费用较高,生产环节繁多,管理难度大,生产成本较高,从技术方面讲也是不合理的,在蛰子岭正断层以南建接替井开采250采区的资源比较合理,因此矿井进行技术改造是必要的。四、设计的依据1、韩庄煤矿技术改造初步设计委托书2、河南省国土资源

15、厅、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河南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3、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2008年6月编制的河南省*市*有限公司*韩庄煤矿二1煤层资源储量核实报告4、河南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8月11日关于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豫国土资储备字200881号。5、韩庄煤矿提供的矿井采掘工程图和相关资料。6、煤矿安全规程(2006年版)7、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50399-2006)。8、韩庄煤矿采矿许可证:4100000420908号。五、设计指导思想结合本矿具体条件,因地制宜优化井田开拓方案,做到布局合理,生产集中,系统完善,环节畅通;优化巷道布置,提高工作面单产,简化生产系统,为减人提效创造条件

16、,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加强矿井安全设施和装备,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提高矿井抗灾防灾能力;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机电设备、地形地貌,尽量减少技改投资,以确保安全生产为前提,建设安全型、环保型、效益型的地方矿井。六、设计的主要特点1、矿井的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矿井井田面积1.7113Km2,剩余可采储量331.35万t,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矿井剩余服务年限17a。2、井田开拓方式采用两立井单水平下山开采的开拓方式。立井采用1对2.5t箕斗提升,为主提升井,担负提煤任务,井架封闭,作矿井回风井,井筒安装金属梯子间兼作矿井安全出口;副井为辅助提升井,装备一对1.0t单层

17、单车标准罐笼,管、线、缆等,担负提矸、下料、升降人员和设备等任务,井筒安装梯子间,兼作矿井进风井和安全出口。3、井下运输方式和采煤工艺井下主要运输采用胶带运输机运输,辅助运输采用1t矿车运输,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工作面,后退式放顶煤开采,炮采工艺,煤电钻打眼,爆破落煤,人工装煤,单体液支柱配合型钢梁支护顶板,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4、采区巷道布置采区布置两条下山、一条为胶带运输下山,担负原煤运输任务,兼作采区回风;一条为轨道运输下山,担负提矸、下料等辅助运输任务,兼作采区进风。5、提升主立井为新建井筒,净直径4.2m,为主提升井,井深238m,装备一对2.5t非标箕斗,钢丝绳罐道,井口安装一台2J

18、K-21型提升绞车。副立井为新建井筒,净直径5.0m,为辅助提升井,井深248m,落底标高+8.0m,装备一对1t单层单车标准罐笼,钢丝绳罐道,井口安装一台2JK-2.51.2型提升机。6、通风及安全出口主立井井筒净直径4.2m,为箕斗提升井,井架封闭,兼作矿井回风井,井筒中安设金属梯子间,兼作矿井安全出口,井口安装2台FBCDZ-6-15B型主要通风机;副立井井筒净直径5.0m,为辅助提升井,作为矿井的进风井,井筒中安设梯子间,兼作矿井安全出口;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7、排水接替井主排水系统设在副井井底,选用三台MD-280-437型水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19、采区下山排水系统设在采区底部,选用3台250WFB-BD2型无密封防爆水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沿采区轨道运输下山敷设两趟排水管路,采区涌水经运输下山排至采区上部车场,流入井底主副水仓。沿副井井筒敷设两趟排水管路。井下涌水经副井筒排至地面。接替经技术改造和正常生产期间,西井区仍保持正常的排水工作。8、安全监测与监控矿井装备KJ95A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配齐监测设备,对井上下瓦斯、风量、负压、风速、风门开/关、设备开/停等参数进行适时监测监控,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9、设计按低瓦斯矿井进行管理,按自燃煤层及煤尘有爆炸性进行设防。10、压风系统选用两台现用SRC-100SA型螺杆式空压

20、机和安装于副井井口空压机房内,一用一备,沿副井井筒敷设一趟压风管道接入井下各工作地点,并作为矿井压风自救系统。11、供电系统采用双回路供电电源,一回路来自*大营变电站,电压等级6KV,另一回路来自石龙区孙岭变电站,电压等级6KV,采用高压入井供电,选用两趟铠装电缆沿副井井筒下至井底中央变电所。12、工业广场总平面布置、建筑、给排水、采供暖等均按15万t/a生产能力的要求进行设计。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设计生产能力:0.15Mt/a; 2、服务年限:17a; 3、井巷工程总长度:3876.96m; 4、万吨掘进率:258.46m/万t; 5、移交回采工作面个数/长度:1/70m; 6、工业场地

21、建筑(构筑)物体积:16388m3; 7、辅助厂库房建筑物总面积:548m2,行政公共建筑总面积2338m2; 8、职工在籍总人数323人; 9、全员效率:1.87t/工; 10、矿井占地总面积:1.74万m2; 11、矿井建设总投资(基价):3075.54万元; 12、吨煤投资:205.04元/t; 13、原煤成本:107.06元/t; 14、投资回收期:0.59a; 15、投资收益率(税后)169%; 16、技改总工期:16个月八、存在问题和建议1、矿区内及周边有大面积采空区、残采区存在,开采前必须采取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则,先排放空区积水,严防造成突水事故。2、矿井井田内煤层较厚,瓦斯

22、局部可能聚集,以往又发生过瓦斯爆炸事故,开采时务必要谨慎小心,务必做好瓦斯地质、瓦斯检测和通风工作,防范各类事故发生。3、重视矿井地质工作,多观测、多收集矿井开拓生产中实际资料,多分析研究,更好地指导煤矿安全生产。4、接替井技改和生产期间,为减轻接替井的排水压力,务必应确保西井区正常的排水和供电、通风工作。6*煤矿设计研究院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 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韩庄煤矿位于*县大营镇韩庄村,东距*县城约20km,西距G207国道2.0km.矿区公路与*至大营镇柏油公路相通,平(顶山)韩(庄)铁路直达本矿,交通十分便利(见下图)。交通位置图二、地形地貌及水系本区属低山丘陵区,井

23、田内地势总体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间低,地面标高在+210.00+260.00m之间,相对高差50.00m左右。井田内有两条季节性河流,即响浪河与石龙河,河谷标高在+200+250之间,河床宽2030m,雨季最大流量2.25m3/s,枯水期近干涸至0.25m3/s。井田内有韩庄村和段岭村民用住宅。韩庄村已搬迁。三、气象根据*县气象站历年的观测记载,年平均降雨量为772.7mm,最大降雨量为1235.5mm,最小降雨量为550mm,降雨量多集中在68月。年平均风速2.9m/s,最大风速24m/s,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年平均气温14,最高气温42,最低气温-13。霜冻期一般为当年10月份上

24、旬至次年3月上旬,最大冻土深度40cm。该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区内经济情况区内经济较为繁荣,工业以煤炭、建材、农产品加工为主;农业以小麦、玉米、烟叶为主;牧业以牛、羊为主;矿产资源以煤炭为主,次为水泥灰岩。本地水、电、劳动力资源丰富,可满足矿山需要。五、矿区内煤炭开发建设情况区内大型和小型煤矿并存共同发展,煤炭开发较发达。国有矿井平煤集团大庄矿、高庄矿等为大中型煤矿企业。相邻地方乡镇小煤矿几十座均有多年的开采历史。国有大矿主要开采二1、三12、三10煤层,乡镇煤矿开采三12煤层和大型矿井残留的边角煤柱,矿区内煤炭工业非常活跃,是当地的主要经济产业。六、水源及电源情况1、供水:该矿目前生活饮

25、用水由石龙区自来水管网系统供应。生产消防洒水用水采用井下排出的水,经过处理后蓄入地面消防洒水池内以供使用。2、电源:来自本矿的电源有两趟,一趟引自石龙区孙岭变电站,电压等级6KV,供电距离约3Km;另一趟引自*大营变电站,电压等级6KV,供电距离3Km。第二节 地质特征一、地层韩梁煤田位于华北古板块南缘,韩庄煤矿位于韩梁煤田韩梁矿区东北部赵庄下高庄向斜北翼,属李坪段岭正断层的上升盘段。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次为褶曲。区域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渑池确山地层小区。矿山属隐伏型,全部被第四系掩盖。基岩为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和古近系岩浆岩。根据钻孔、井巷揭露和区域地层资料,以地层沉积时序和接触关系,矿区

26、内赋存的地层由老至新有:上寒武统崮山组、上石炭统本溪组和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古近系、第四系。其中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1)上寒武统崮山组(3g)浅灰色灰白色中-巨厚层状白云质灰岩、显晶质,夹鲕状白云岩及泥质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厚度100m左右,与下伏寒武系上统长山组地层整合接触。(2)石炭系(C)包括上石炭统本溪组(C2b)和太原组(C2t)。上石炭统本溪组(C2b)岩性主要为浅灰色铝土质泥岩和铝质岩,具鲕状及豆状结构,含黄铁矿晶体。下部夹紫红色“山西式”铁矿,局部夹灰绿色泥岩,厚1.7011.80m,平均厚4.80m。与下伏寒武系崮山组地层不

27、整合接触。上石炭统太原组(C2t)一煤段顶界止于顶部L9石灰岩顶面,底部止于L1石灰岩之下一1煤层底面,与下伏本溪组地层整合接触,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岩性主要由灰、深灰色石灰岩、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和薄煤层组成,平均厚37.50m。含薄煤层或层位10层(一1一10)。依其岩性组合可分为三个岩性段。下部灰岩段,下起L1灰岩底,止于L4灰岩顶,由四层深灰色厚层状细晶隐晶质石灰岩(L1L4)组成,其中L1、L2常合并为一层,夹薄煤四层(一1一4),一4煤层位于L4和L3石灰岩之间,属局部可采煤层,其余均不可采。主要含蜓类化石,厚7.4011.80m,平均9.10m。中部砂泥岩段,顶界止于L4石灰岩

28、顶面,由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薄层灰岩、粉砂岩及细粒砂岩和薄煤组成。煤层均不可采,厚16.0019.70m,平均厚17.90m。上部灰岩段,下起L7石灰岩底面,上止于二1煤层底板砂岩底界。或L9石灰岩顶面,主要由二层深灰色石灰岩夹薄层砂质泥岩及煤线组成。石灰岩含大量燧石团块及条带,含蜓类、腕足类化石,厚8.9013.10m,平均厚10.50m。(3)二叠系(P)下二叠统(P1)包括山西组(P1s)和下石盒子组(P1x)。山西组(P1s)二煤段:顶界止于砂锅窑砂岩底面。主要由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含煤及层位6层,二1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位于该组下段,区内及附近钻孔揭露原始煤厚1.377.86m,

29、煤层直接顶板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灰色含菱铁质颗粒中厚层状的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层面含较多炭质和大白云母片(俗称大占砂岩),底板多为深灰色泥岩与细粒砂岩互层,具波状层理。该段含较多植物化石,厚56.0098.30m,平均厚度74.36m,与下伏太原组地层整合接触。下石盒子组(P1x)顶界止于田家沟砂岩底面,依其沉积特征和岩性可分为三、四、五、六煤段。岩性主要由灰白、浅灰色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和绿灰深灰色含紫斑砂质泥岩、泥岩组成。含煤及层位十七层,仅上部四2、五2煤为大部可采煤层,四2煤厚1.402.90m,平均2.40m;五2煤厚0.401.70m,平均1.62m。含少量植物化石,与下伏山西组

30、地层整合接触。矿区内仅保存五煤段以下地层。厚242.50m。(4)古近系井田东部有岩浆岩,以安山岩为主,局部为层集块岩、熔灰岩和玄武岩,最大厚度200m,与下伏各系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5)第四系为黄色粘土、亚砂土、砂质粘土及砾石层等。上部夹钙质结核,下部夹砾石。厚度0.5021.00m,平均厚10m左右。与下伏各系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二、构造韩庄煤矿位于李坪段岭正断层的下盘,矿井整体为一单斜构造形态。地层走向大部为82左右,倾向南东,倾角510,矿井东南部为小背斜构造形态。自南部边界向北依次发育李坪段岭正断层、蜇子岭正断层、韩南一号正断层、韩东一号、二号正断层。(1)李坪段岭正断层:位于

31、矿井南部边界处,延展长度7km,走向95140,倾向南西,倾角50左右。地层落差100200m,矿井西段CK96孔、CK109孔控制,本矿东南部和西部小窑开采验证。(2)蜇子岭正断层:位于矿井南部,井田内延展长度0.9km,走向75左右,倾向165,倾角3550。地层落差50100m,F32孔二1煤层断失,本矿东部开采揭露该断层。(3)韩南一号正断层:位于矿井西南,走向102126,倾向南西,倾角30左右,地层落差40m左右,井田内延展长度0.7km,为本矿开采揭露。(4)韩东一号、二号正断层:位于矿井东部,走向75,倾向北西,倾角3040,地层落差1015m,井田内延展长度1.15km,为本

32、矿开采揭露。据本矿以往开采情况了解,受李坪段岭正断层影响,矿井西部工业广场范围内发育三条小断层,断层走向与地层走向相近,延展长度50200m,断距35m。矿井中部小断层发育,每百米可见断层三条,断距24m,延展长度50150m,多为走向和倾向断层。矿井东部小断层很少,次级小褶曲亦较发育。矿井范围内煤层顶底板裂隙较发育。三、煤层与煤质韩庄煤矿位于韩梁煤田东北部,区内保留的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地层,厚354.36m。煤层总厚度9.65m,含煤系数2.72%,可采煤层为一4、二1、四2及五2煤层,其余煤层均不可采。可采煤层总厚8.89m,可采含煤系数2.51%。矿区内煤层倾角510,

33、受构造影响,地层沿走向、倾向均有一定的变化,但变化不大。本矿开采仅限二1煤层,对其叙述如下:二1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但全区可采。矿区内钻孔及巷道揭露原始煤厚1.377.86m,平均4.87m,属中厚厚煤层。煤层结构较简单,局部含一层夹矸,倾角510,属较稳定煤层。矿区范围内煤层底板标高+190-10m。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埋深60240m。煤层直接顶板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灰色含菱铁质颗粒中厚层状的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层面含较多炭质和大白云母片(俗称大占砂岩),底板多为深灰色泥岩与细粒砂岩互层,具波状层理,厚510m。 2、煤质: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二1煤层呈灰黑色黑色,弱玻璃玻璃光泽,块状为主,少

34、量粉状,参差状断口,割理较发育,常含扁球状同生黄铁矿结核。半亮型煤。坚固性系数0.160.20,真密度为1.50t/m3,视密度平均为1.39t/m3,孔隙率7.3。宏观煤岩类型为半亮型煤。显微煤岩组分特征:有机组分以镜质组和半镜质组为主,丝质组和半丝质组次之,具条带状结构。无机组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据河南省*县韩梁煤田韩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中提供的二1煤层化验结果见下表:二1煤层化验综合结果表工业分析(%)St,d(%)Qb,ar(MJ/kg)Y(mm)煤类Mad(%)Ad(%)Vdaf(%)原煤1.0014.7528.701.2832.10191/3JM浮煤1.057.002

35、8.100.6035.38工业分析:本区二1煤层属中等挥发性煤,灰分以煤炭质量分级的第1部分(GB/T15224.1-2004)为标准,应属低灰煤。全硫:本区二1煤层全硫以煤炭质量分级第2部分(GB/T15224.2-2004)为标准,属中硫煤。有害元素:本区有害元素仅有磷(Pd)含量值,二1煤层磷平均值为0.005%,属特低磷煤。发热量:本区二1煤层为弹筒发热量,与煤炭质量分级第3部分(GB/T15224.3-2004)相比,属特高热值煤。粘结性:本区二1煤层原勘查报告无粘结指数,该矿1986年的送检煤样G值为9091,结合胶质层厚度值,本区煤层属中强粘结性煤。煤类:本区二1煤层以浮煤挥发份

36、、粘结指数及胶质层厚度评价为1/3焦煤。工业用途综上所述,本矿二1煤层的各项化验结果数据依据中国煤炭分类标准(GB575186)和煤炭质量分级第一部分:灰分(GB/T15244.1-2004)、煤炭质量分级第二部分:硫分(GB/T15244.2-2004)、煤炭质量分级第三部分:发热量(GB/T15244.3-2004)划分,二1煤属低灰、中硫、特高热值的1/3焦煤,适用于炼焦用煤。 煤 层 特 征 表 表122煤层煤层厚度m顶底板岩性稳定性倾角(度)视密度t/m3最小最大平均顶板 底板二11.377.864.87泥岩、砂质泥岩或细砂岩泥岩与细砂岩互层稳定501001.39四、环境地质1、瓦斯

37、根据河南省煤炭工业局文件豫煤安20071010号关于2007年度地方煤炭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韩庄煤矿瓦斯相对涌出量为4.1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65m3/min,省级批复等级为低瓦斯矿井。按低瓦斯管理,技术改造工程投产后再进行瓦斯等级鉴定。2、煤尘据国家安全生产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2008年6月18日鉴定结果,韩庄煤矿二1煤层有煤尘爆炸性。3、煤层自燃倾向性据国家安全生产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煤炭自燃倾向鉴定报告2008年6月18日鉴定结果,韩庄煤矿二1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自燃等级为级。4、地温矿区开采煤层深度在60240m,矿区实测的恒温带深度30m,温度

38、17,平均地温梯度4.1/100m,240m以浅不存在热害,矿井温度主要受季节和通风状况影响,冬季井下气温1620,夏季井下气温2528,最高温度为31。因此矿区内不存在热害问题。5、地震有史记载,公元前519年到公元1942年的2461年间,*地区共发生地震84次,河南省发生的八次大地震中,七次对区内有较大破坏,其中主要五次发生于1522年1月28日、1524年2月14日、1556年1月、1558年和1820年8月4日,有民舍倾覆,伤人无数的记载。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划分,*县地区地震烈度为度。该区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但在基建和矿山开采方面必须予以足够

39、重视。6、该矿存在的环境地质主要问题该矿范围内煤层较厚,埋藏较浅,放顶后采空区上方已出现地表塌陷和地裂缝。地面地形较平缓,没有发生滑坡的可能。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井下废水、煤矸石以及粉煤灰造成的浅层水、地表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矿井长期疏排,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形成降水漏斗。五、水文地质*煤田属淮河流域,位于汝河与沙河之间的分水岭地带,主干水流流向近东西。韩梁矿区位于*煤田西部,地下水在西部接受补给后,自北西流向南东。1、含水层(1)上寒武统含水层主要由厚层状、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及泥质灰岩薄层组成,其厚度大,岩溶发育,溶洞直径0.31.2m,水力联系好,补给来源广,该矿放水石门刚揭露时最大涌水量

40、为900m3/h,现经长期疏排,涌水量减至400m3/h。为富水性较强的岩溶裂隙承压水,上距二1煤层间距约50m,为二1煤层底板的间接充水含水层。地下水主要通过断层导水带上涌。(2)太原组含水层下部灰岩段含水层:由L1L4四层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组成,平均厚9.10m,其中石灰岩厚5m左右,岩溶裂隙较为发育,为岩溶裂隙承压水,水压高而富水性好,水量较大。该段上距二1煤层42m左右,是二1煤层底板间接含水层。上部灰岩段含水层:由二层深灰色石灰岩组成,其中石灰岩厚9m左右,岩溶裂隙发育,为岩溶裂隙承压水,溶洞直径0.020.50m,连通性差,涌水量约10m3/h,水压高,刚揭露时涌水量大,逐渐到无水

41、,是二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二1煤层底板为泥岩夹细粒砂岩条带,厚度8m左右,遇水易膨胀,发生底鼓,本矿开采中曾发生过底板突水现象。(3)山西组砂岩含水层二1煤层上部顶板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是矿井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属富水性弱的含水层,涌水量20140m3/h。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00582.21L/sm,一般0.0020.005L/sm,渗透系数0.002121.51m/d,富水性较弱。煤层开采后由于采动裂隙形成,初期水量会增大,但易于疏干,后期仍以淋水为主。(4)第四系含水层以钙质结核层、砾石层为主,厚0.5021.00m,单位涌水量0.52L/sm,渗透系数0.175m/d,含水性与

42、大气降水密切相关,受大气降水直接渗入补给,地下水动态随季节而变化,富水性弱,为孔隙潜水和承压水,对矿井开采影响较小。2、隔水层(1)二1煤层下部隔水层铝土质泥岩隔水层:位于上石炭统本溪组,厚4.80m左右,是上寒武统灰岩含水层与太原组下部灰岩段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层,隔水性较好。但其局部厚度较小,隔水性降低。L4灰岩顶至L5灰岩底之间的隔水层:主要由砂质泥岩和泥岩组成,厚17.90m左右,为太原组下、上部灰岩段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层,隔水性较好。二1煤层底板隔水层:厚8m左右,为深灰色泥岩夹细粒砂岩条带,遇水易膨胀发生底鼓,本矿范围内由于受断层影响,构造裂隙发育,隔水性能降低,在开采中遇到底板裂隙发育

43、时,要谨防底板突水。(2)二1煤层顶部隔水层位于二1煤层之上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保存余厚60240m,岩性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薄中厚层状砂岩和薄煤层,厚度大,层位稳定,是二1煤层顶板含水层之上的良好隔水层。3、矿井充水因素(1)充水水源井田的充水水源主要是二1煤层顶、底板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和间接充水含水层水,其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和第四系含水层地下水的下渗补给以及各含水层中地下水的侧向迳流补给。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对矿井充水的影响起到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由于矿井周围均存在采空区,二1煤层均为80年代开采的地段,开采历史较长,难以调查清楚,部分地段存在采空区,采空区有一定的积水,因其处于浅

44、部地段,因此积水量有限,但在生产开采过程中也要严防老空积水突然溃入本矿。(2)充水通道及充水形式底板石灰岩岩溶裂隙通道:巷道掘进和煤层揭露或接近含水层时,地下水通过岩溶裂隙向矿井涌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形式。顶板砂岩裂隙:顶板砂岩含水层以裂隙渗水或局部淋水的方式向矿井涌水。断层带:断层带以涌水的形式向矿井涌水;断层对口部位向矿井涌水或突水,这种情况对矿井造成的危害最大。根据矿井在实际生产时井下涌水量约为400m3/h,按正常涌水量的1.5倍预测,矿井最大涌水量为600m3/h。据矿井资料,该矿二1煤是以底板进水为主的岩溶裂隙充水矿床。区域资料表明:二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1.0q2.

45、0L/sm,水头压力较高,断裂带导水性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因此水文地质勘探类型二1煤层为以底板进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岩溶裂隙充水矿床(二类二亚类二型)。4、接替井井区涌水量预计本次接替井技术改造设计主要开采蛰子岭正断层上盘与李坪段岭正断层之间的资源储量(即矿井原规划250采区范围),接替井投产后,矿井仍将保留原有的+107水平和+63水平排水系统和副立井、斜风井,只进行正常的通风排水工作,以减轻接替井排水压力。矿井目前涌水主要来自西部采空区涌水和放水石门放水,放水石门水量较稳定。鉴于此,接替井区涌水量预计按面积占比计算,接替井区面积仅占全井田面积的26.76%,接替井区位置较低,但高庄

46、矿开采水平位于其深部,考虑1.4的涌水富余系数,经计算,接替井区正常涌水量取150m3/h,最大涌水量取225m3/h。六、工程地质该矿区没有相应的分析化验数据,据矿井实际地质情况,借助其它区域资料分析如下:1、井巷围岩工程地质特征矿井内第四系岩性由松散的砂质粘土夹钙质结核及砾石组成。基岩为二叠系含煤岩系,由细粒砂岩、中粒砂岩与泥岩、砂质泥岩构成互层,间夹煤层,岩石组合以层状岩层坚硬岩为主。按照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附录二围岩分类划分,第四系松散层为类,属不稳定岩层;二叠系含煤岩层为类,属中等稳定岩层。本矿在二1煤层井巷掘进过程中没有发生过塌方等事故。2、煤层顶、底板矿

47、区二1煤层直接顶板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灰色含菱铁质鲕粒中厚层状的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厚约1.03.0m,老顶为灰白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厚约5.010.0m,分布稳定,刚性较强。因此岩体质量分类为类,属稳定岩层;底板岩性为深灰色泥岩为主,一般厚710m,遇水易膨胀,发生底鼓,分布稳定,底板岩体质量分类为类,属中等稳定岩层。本矿在开采过程中发生过底鼓突水现象。本矿范围内第四系地层厚度较小,井巷围岩及煤层顶底板为类以上,即中等稳定以上岩层,且埋藏较浅,易于管理,若遇岩石破碎则需加强支护。综上所述,本矿为开采技术条件中等,以环境地质问题为主的矿床,开采过程中需要加强通风管理并采取洒水降尘措施,防

48、止煤尘爆炸事故发生。如遇岩石破碎、采空区及残采区则需防止突水、塌方事故发生。第三节 地质勘探程度评述该区于1958年12月由原河南省煤田地质局豫06分队进行勘探,提交了河南省*县韩梁煤田韩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1984年9月,韩庄煤矿进行了补勘后提交了河南省韩庄煤矿二井生产补充勘探地质报告,施工钻孔50个,工程量9236.69m,获得煤炭储量A+B级2213.2万t,C级243.0万t。1998年8月,焦作工学院编制了韩庄矿务局二矿工业广场煤柱开采研究报告。2003年8月18日,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编制了河南省*市韩庄矿务局二井煤炭资源储量核查报告,2008年6月28日又编制了河南省*市*有限公

49、司*韩庄煤矿二1煤层资源储量核定报告。工作程度达到精查,勘查采用钻探、地球物理测井及采样化验相结合的勘查方法,基本查明了该矿矿区可采每次的赋存状态、厚度变化、煤质特征、煤类及煤的工业用途,已作为建井和开拓方案的设计依据,并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得到了真实的验证,地质成果比较可靠。通过以往地质勘探和该矿煤层巷道实际揭露,对煤层的控制密度较大,包括煤层厚度、产状变化、水文地质、煤质化验分析、瓦斯、煤尘及煤层顶底板等资料比较多,资料来源准确、可靠。114*煤矿设计研究院第二章 井田开拓第一节 井田境界及储量一、井田境界韩庄煤矿位于*市*县大营镇韩庄村,井田东西长0.71.9Km,南北倾斜宽0.31.5Km

50、,井田面积1.7113Km2;矿井西部、东部、北部均为国有资源,西北与*县宇祥矿相邻,南以李坪段岭正断层为界与平煤集团高庄矿相邻。根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2004年5月颁发的第4100000420908号采矿许可证该矿采矿权范围由以下36个坐标点连线圈定(详见表2-1-1),限采二1煤层,开采深度由170m至0m标高。 井田范围拐点坐标表 表2-1-1点XY点XY13754470383939351937547403839540023754270383949152037546253839515533754450383955602137546103839473843753980383955602237

51、546603839458553753900383960002337551803839454563753950383965002437552753839428673754450383964202537554743839393583754370383960302637554703839388093754460383958552737554963839387710375472038395710283755498383938281137547203839562529375554038393820123755500383955133037555503839382213375558038395120313

52、7556073839381614375541838395294323755645383937901537552803839531533375563038393670163755290383954703437555603839356017375500038395470353755230383936361837550003839538836375525038393776二、井田储量1、储量计算范围该矿采矿证各煤层坐标拐点连线圈定范围。 2、工业指标该矿开采的二1煤层厚度为1.377.86米,平均煤厚4.87米,属低灰,中硫,特高热值的1/3焦煤,适用工业用煤和炼焦用煤,可选性好。煤层倾角5120,

53、按煤、泥质地勘探规范确定储量计算主要工业指标为:二1煤层最低可采煤厚0.7米,原煤绝对干燥灰分均不大于40%。3、储量根据2008年6月河南省煤田地质四队提交的河南省*市*有限公司*韩庄煤矿二1煤层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备案证明。韩庄煤矿井田内二1煤层共获得111b+(333)类资源储量1130万t,其中动用量(111)492万t,保有资源储量111b+(333)类为638万t。计算矿井储量时,(333)类储量可信度系数取0.8,(111b)类储量可信度系数取1.0,经计算,二1煤层工业储量为625.8万t。详见矿井资源储量汇总表2-1-2:单位:万t 矿井资源储量汇总表 表2-1-2二1煤层查明

54、资源储量动用保有资源储量工业资源储量(111b)(333)小计(111)(111b)(333)小计(111b)(333K)小计10696111304925776163857748.8625.84、安全煤柱矿井安全煤柱的留设原则,工业广场内井筒,绞车房,变电所等按一级保护留设煤柱,井田内其它构(建)筑物不留煤柱,受采动影响烈度在二级以内不影响安全使用的由矿方负责维修,在二级烈度以上影响安全使用的由矿方负责处理。井田内的段岭村由矿方负责搬迁,不再留煤柱。煤柱留设大小按垂线法计算,岩层移动角参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和本矿区塌陷角,实际测算结果选取如下:表土层、冲沟层移动角45岩层移动角=72r=74=67a、边界煤柱:矿井边界煤柱(不含边界断层)按20m留设。b、断层煤柱:该矿开采的二1煤层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