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手册序言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97377870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全手册序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全手册序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全手册序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安全手册序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手册序言(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序发布时间:2009-06-30作者: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中小学校安全工作涉及亿万家庭,关系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何谈发展。做好中小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广大师生安全是教育的头等大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教育的基本前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学校安全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等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对新形势下加强中小学校安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部一直将学校安全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

2、要位置,坚持“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的方针,在加强立法,完善制度,强化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坚持开展安全教育和演练,提高了学校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应急逃生与自救技能,学校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增强。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由于平时注重安全教育和演练,许许多多学校及时有效地组织了安全疏散,没有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避免了更大的伤亡。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矛盾多发期,社会上还存在种种不和谐现象,还有许多影响中小学生安全的外在因素。道路交通环境、学校基础设施等有待完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

3、故时有发生,对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责任尚未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还没有完全到位。中小学校安全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须进一步增强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安全工作松懈不得,必须警钟长鸣。保障孩子们的安全,是教育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多一次安全教育,学生就多一份安全;平时多一次安全演练,危难时刻就多一份生的希望。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要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将安全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范畴,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切实落实

4、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要认真开展以提高中小学生自护、自救、防灾、逃生能力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掌握基本的遇到危险时自护、自救、逃生和报警的方法;要重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及时化解学生之间的纠纷和矛盾,防止校园暴力事件。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学校,是一所不合格的学校,一个不具备安全意识的教师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保障孩子们的安全,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主动与当地公安、安监、卫生等部门沟通与合作,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家长的配合,形成合力,构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机制。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是在深入分析我国中小学安全工作现状和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特点的基础上,由一

5、些长期从事中小学安全工作的专家和一线教师编写的。该书对预防各类中小学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事故发生时的处置办法做了较为详尽的表述,回答了广大校长和教师在预防和应对事故时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旨在帮助广大校长和教师把握中小学事故发生的特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成功应对突发事件。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广大中小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平安、健康、幸福地成长。二OO九年六月、八前言2010-09-2608:24:26来源:作者:【大中小】浏览:669次法制、安全教育校本教材金象学校安全综治处编现在,我国的城市、乡村的发展状况良好,但每年因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人非正常死亡人数在逐年上升,安全问

6、题显得尤为重要。安全,是人的第一需要。需要是什么呢?就是人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和满足。比如:人饿了,就需要食物,渴了就需要水。冷了就需要穿衣服。但是这些需要都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如果一个人饿极了,给他一个馒头,告诉他,这个馒头有毒,即使再饿,这个人一定不会吃,因为不能满足他的安全的需要。再比如:有个地方景色优美,很好玩,但那里存在危险(可能有老虎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即使再好玩,人们肯定也不会去。安全,关系到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学校师生安全与否,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文明进步。谁都希望健康,谁都希望安全,尤其是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今天,健康与安全更显得弥足珍贵。安全跟做数学

7、题不一样,做数学题错了,老师给你打一把叉,你可以改正,可以请老师给你辅导;但是,不注意安全造成了事故,如摔断了手、脚,弄瞎了眼睛,碰坏了头脑,甚至枉送了性命,那不是打个勾、叉的问题,是无法挽回的损失的。随时随地注意安全是人的本能,比如你的手摸到一个滚烫的物体,你会自觉地把手缩回去;人在摔倒时,会自觉地伸出手支撑到地面。但本能是人生下来就具备的,是低级的,是原始的反应,不是有意识的。因此学习安全常识是提高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意识地预防、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为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东西存在安全隐患,就没有防患意识。比如:遇到地震,楼房倒塌时,你又无法跑出去,你应躲在哪里呢?这就涉及到一

8、个常识,如果你知道,你就可以保注生命,否则就会送命(应躲在房间跨度较小的房间里)。再比如:放假了,你跟着父母到城里逛大商场,如果遇到失火或拥挤,发生危险时,你该怎么办?这也涉及到安全常识。大商场里的地面上都标有出口的路标,可跟着标志走,也可以在进商场后,先有意识地看看出口在哪里,出口上写着“出口”两个字,有的写着“EXIT”。这时候你不能跟着别人乱跑、乱挤。对此,我们将用一年或二年的时间,在实际教育活动中系统编写法制、安全知识,目的是让全体师生了解安全常识和法律知识,通过学习,愿全体师生用知识守护生命,出入平安,身体健康。0一0年九月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理论和实践一书的前言“生命不保,谈何教

9、育”。在任何条件下,学校安全都是校长、教师、家长、社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点。特别是政府不断制定相应安全制度与政策,明确学校安全管理责任,或者政府领导出面反复讲话强调,要求采取安全检查、值班或者整改隐患等行政措施,防止学校安全事故发生,促进安全学校、和谐校园建设。但是,学校安全事故特别是重大学校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任何学校安全事故特别是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尽管成因极其复杂,也只是一种现象。“研究现象,揭示规律,指导实践”是研究的基本目的;“及时发现问题,合理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恰当表述问题”是研究的基本技术路径。因此,在极其复杂的学校安全事故现象背后,必有其自在的轨迹。只有通过对学校安全事

10、故现象研究,揭示其自在轨迹,并根据其自在的轨迹,有理有据地向人们提出预先警告,提醒采取有针对性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防止或者把学校安全事故发生控制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有效性。为此,本书以西部之四川为背景,循着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研究的地位、学校安全事故与安全管理系统、学校安全预警和安全救助机制的认识、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的建立、分类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分项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分层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地方政府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典型学校安全事故预警与救助的逻辑思路,进行系统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该书在学校安全预警

11、与救助“基本理论、基本机制、基本指标、基本模式”的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了的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对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的推广和使用价值。一、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的基本理论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包括事前学校安全预警机制,也包括在预警条件下的预防机制,同时也包括发生事故后的救助机制。要构建这一系统工程的基本逻辑起点和研究所要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理论是什么,本书首次在这三个方面做了全面的系统探讨,为学校安全管理原理学科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一)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基本概念本书以学校安全事故为逻辑起点,第一次全面地探讨了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所涉及事故

12、、学校、安全、预警、预防、救助、机制七个基本概念,学校安全事故、学校安全预警、学校安全预防、学校安全救助,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学校安全预防机制、学校安全救助机制,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建立、学校安全预防机制建立、学校安全救助机制建立10个核心概念以及围绕这些基本概念和核心概念又衍生了诸如前预警、后预警,现场救助、后续救助,指标预警、因素预警、综合指标预警,交通安全预警、饮食安全预警等系列概念,并明确界定了这些基本概念、核心概念和衍生概念内涵,指出和揭示了其相应的外延和特点,全面构建了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的基本概念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形成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原理和实践奠定

13、了坚实的概念基础。(二)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基本原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系统理论为基础,“国家安全预警系统”和“安全行为管理预警系统”为基本理论依据,结合国家有关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法规、政策要求以及通过各种学校安全事故现象的较为全面分析,在初步揭示学校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轨迹基础上,本书首次较为全面提探讨和构建了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基本原理:首次比较深入地分析论述了学校安全预警、预防和救助之间的关系,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基本功能、作用和价值;首次探讨并提出“没有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认可的任何制度,本身就是学校的安全隐患”的观点;首次探讨了构建学校安全预警和救助机制基本原则以及必要性、可能性;首次

14、提出建立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的基本条件和要求,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基本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首次根据学校安全管理需要,结合模糊评价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学校安全预警警情评价和警级的综合指标体系。这五个方面的系统探讨为有效建立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和学校安全管理原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三)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基本技术理论以信息论为基础,系统原理为指导,结合“有用才有价值”、“有思想才有出路”的思维逻辑,本书首次全面地构建了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基本技术理论:首次从宏观政府层面探讨了学校安全预警综合指标体系及其构建;首次从微观或类微观层面探讨了单项指标或因素指标学校安

15、全预警评假体系与构建;首次全面地探讨了宏观、微观和类微观学校安全预警、救助机制与基本模式和运行路径。三个方面基本技术理论为政府、政府部门和学校实行事前安全管理特别是安全预防以及事中、事后安全管理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思维方式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技术路径,为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实践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二、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基本机制的建立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基本机制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宏观而且是关键政府层面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理论机制的建立,也包括微观和类微观而且是实践环节层面的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的建立。所以本书从不同的层面,结合各主体不同的责任和范围,首次分别从宏观、微观和类微观

16、三个方面建立了相应的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基本机制。其中,宏观学校预警与救助理论机制构成要素与微观和类微观学校预警与救助机制构成要素从形式上看似乎相同,但是反应的内容以及具体权力、责任、范围和性质有着重要的差别。本书首次全面系统探讨微观和类微观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的建立,它也是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建立的关键。但是,由于宏观学校领导和管理的宪法地位决定了政府层面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理论机制建立才是微观和类微观学校预警机制建立的条件和基础,没有宏观学校预警和救助理论机制建立,微观和类微观学校预警与救助机制建立后其功能的发挥也极其有限或者很难发挥应有的功能。所以,宏观学校预警与救助理论机制建立是实现创

17、建安全学校与和谐学校的核心、关键和基础。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全面探讨宏观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基本理论机制建立是本书取得的基础性突破。宏观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理论机制的建立包括三个理论机制的建立。(一)宏观学校安全预警理论机制的建立宏观学校预警机制的建立是政府依科学程序和要求,确立反应政府对学校安全的基本职能和责任的预测、提醒的理性模式。它是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的建立的前提。本书首次从理论方面全面结合政府职能和安全管理需要,从理论方面比较全面地建立了宏观学校安全预警机制三个子系统。一是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包括政府主管领导对学校安全的态度、指示、要求和目标;政府部门收集学校安全信息包括来自历史、现在安全信

18、息,来自管辖区域内、外的安全信息,来自学校的安全信息,来自事故现场的安全信息,来自管辖区域历史和现实的气候、地理环境信息等。二是分析系统。分析系统由相关专业人员构成。分析系统是连接信息系统和决策系统的桥梁,分析系统是学校安全预警机制的核心系统。该系统运行如何,直接关系到预警决策系统的质量,同时也反应预警决策能力和预防系统的有效运行。三是决策系统。决策系统根据分析系统提出的学校安全预警级别和预防对策方案,结合权力主体的可接受程度和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坚持维护生命尊严的前提下,采用集体或者首长负责的形式作出决定,提醒对象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或者控制安全事故损失的系统。决策系统决策如

19、何,直接关系到预防的质量,也直接反应权力主体执政能力的表征。明确了三个子系统构成与价值,也就为构建政府学校安全预警机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为政府学校预警与救助机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二)宏观学校安全预防理论机制的建立宏观学校安全预防机制的建立是指政府在预测、提醒机制基础上,依科学程序和要求,确立反应政府对管理学校安全的执行和责任能力的理性模式。它是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建立的关键。本书结合政府职能和安全管理需要,首次比较全面地构建了政府学校安全预防主体、排危两个基本系统。主体系统。主体系统主要包括政府主管领导、预防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校长。其中,主管领导是预防机制的领导、管理者和支持者;

20、预防组织是预防机制的组织保证者;专业技术人员是保证预防机制正常运行,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主体;学校校长是预防目标实现的核心主体。主体系统既是建立政府学校安全预防机制必需前提,也是建立政府学校安全预防机制第一系统和政府学校安全预防机制运转的首要工作。排危系统。排危系统是政府学校预防机制的关键系统。排危系统包括四个子系统:一是思想预防系统。思想预防系统靠教育系统来实现。教育系统既是排危系统中的首要系统,也是思想预防系统的保证和实现系统。二是安全隐患的检查系统。安全隐患的检查系统是排危系统存在的基础和条件,没有这个基础和条件,排危系统就失去指向,也就失去存在的基础。三是排危责任系统。排危责任系统是实现

21、排危的核心系统,没有排危责任系统,排危系统就可能成为抽象的形式系统,仅有抽象的形式系统,排危就可能成为套话、空话。四是督促系统。督促系统是督促危险源整改或者消除隐患的监督系统,是排危系统正常运转的保证系统。没有督促系统,排危系统运转就可能走过场甚至偏离预期方向。主体系统同排危系统有机结合,构成宏观学校安全预防系统。宏观学校安全预防系统既是预警系统的延伸,也是保证宏观学校安全预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更是宏观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的核心系统。所以宏观学校预防机制的建立既丰富了预警机制理论,又为学校预警与救助机制的有效运行指明了基本方向和技术路径。(三)宏观学校安全救助理论机制的建立宏观学校安全救助

22、机制的建立是指政府科学程序和要求,确立反应政府遇到突发学校安全事故之后的紧急应对的理性模式。它既是政府面对突发学校安全事故的应对和执政能力的表征,也是学校安全预警与预防机制的建立的必要补充。本书首次全面地构建了宏观学校安全救助机制,包括现场救助和后续救助两个子系统。现场救助系统。现场救助系统又称为现场抢救系统或者第一救助系统。该系统既是学校安全救助机制的关键系统,也是充分反应政府组织、指挥,资源调配,执政为民的基本执政能力系统。现场救助系统由政府、部门、医院、警方、社会、学校六个方面构成。后续救助系统。后续救助系统又可以称为第二救助系统。后续救助系统是现场救助系统的必要延伸,是救助机制的必不可

23、少的重要系统。后续救助系统由医疗、司法、赔补和教育四个方面构成。现场救助系统同后续救助系统有机结合,构成宏观学校安全救助机制。宏观学校安全救助机制的建立,为政府建立学校救助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本技术路径。三、学校安全预警基本指标体系本书在安全评价理论启发下,借鉴其他行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学校安全事故发生特点,从理论和实践,宏观、微观和类微观方面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探讨了相关基本指标体系。其中,本书首次较为全面系统探讨了具有农村学校背景的学校安全预警综合指标体系,学校安全工作指标体系和网络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这三个基本指标体系为政府在管辖范围内的学校安全预警,有效评价学校安全管理、学校网络安全状

24、况,指导相关主体针对科学指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避免学校事故发生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一)学校安全预警综合指标体系学校安全预警问题,关键是预警指标的构建,它既是学校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进行有效学校安全预警的基本条件,也是进行有效学校安全管理的首要前提。本书借鉴安全管理和评价理论,结合西部农村学校现状以及学校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参考国家学校建设规范要求,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构建了学校安全预警综合指标体系。该体系一方面将影响西部学校安全的因素归结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设施设备、安全管理、人力因素和其他因素6个一级指标;根据6个不同的一级指标构建不同的25个二级指标;再根据25个二级指标反映的不同属性需

25、要,分别构建表征其二级指标属性、尽量避免交叉的134个三级指标。这样就由6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和134个三级指标,构成学校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另一方面该体系根据每个二级指标在学校安全中管理的地位以及该指标引起学校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和对学校安全影响的程度,以及根据评估主体对安全管理经验、教训、认识和接受或者承受能力,参考其他行业对安全预警警情的划分,通过综合分析和根据历史经验,判断该指标中三级指标出现安全问题的可能或严重程度,从而分别提出相应“五级”警情体系。本书将系列评估指标体系和警情体系结合,从而首次尝试性地构建了学校安全预警综合指标体系。该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既为学校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26、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也为学校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以及有效运行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二)学校安全工作指标体系学校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关键。从政府和学校角度如何积极、主动和创新性地抓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是预防学校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课题。其中政府或者政府部门根据哪些指标检查和考核学校安全工作,学校应当在哪些方面做好自己的安全工作,才能促进安全学校的建立,才能保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地方,既是政府和学校的共同希望,也是学校安全预防机制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所以本书结合学校教育性质、特点和安全工作的需要,首次比较全面地构建了组织领导、宣传教育、规章制度、组织措施四个维度一级指标,又根据四个一级指标分别构建32个二

27、级指标,然后再根据二级指标划分出134个三级指标的学校安全工作指标体系。该工作指标体系的构建既为政府或者教育主管部门科学考核学校安全工作提供了基本思路,也为学校对安全工作进行科学组织和管理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指导。(三)网络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学校网络安全预警指标的建立是构建网络安全预警系统的关键步骤,它将直接影响到网络安全预警的科学性,对预防未成年学生因过度上网导致的安全问题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所以本书根据网络导致犯罪的190余位青少年的问卷调查为基础,结合对典型网络少年犯成员访问分析,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构建了网络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即包括个体、环境和时间3个一级指标,网络沉溺度、学习情况、身体和

28、情绪、学校管理、家庭环境、周边环境、人际关系、时间8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与无警、轻警、中警,重警、特警警情系统结合,构建了网络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建立既为我国有效衡量中小学生上网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学生上网的科学管理提出了比较明确的指标,也为有效进行中小学生网络安全预警奠定了良好的评价基础。四、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基本模式马克思主义认为,问题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本书既从特殊性理论和实践性方面分别探讨了学校预警、预防和救助机制,也从普遍理论性和实践性方面综合探讨了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的建立;既从普通分类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了学校预警与救助机制,也从特殊分项和分层理论与实践方面探

29、讨了具体学校安全预警和救助机制的建立,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比较全面地分别建立了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以及相应的模式,即综合“理论机制模式”和“应用机制模式”。一)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综合“理论机制模式”学校安全预警、预防和救助机制模式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分别建立,还是将三个机制模式结合起来综合建立?本书首次将三者进行了系统、逻辑思考,在较为全面地分别探讨了学校安全预警机制模式、学校安全预防机制模式和学校安全救助机制模式基础上,即分别探讨了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三种机制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安全预警机制是学校安全管理机制的提醒机制,学校安全预防机制是学校安全预警机制的执行机制,学校安全救助机制是学校

30、安全预警与预防机制不可缺少的重要补救机制认识,从而逻辑地构建了综合学校安全管理机制与模式,即综合“理论机制模式”。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综合“理论机制模式”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机制运行效率,节约运行成本,增加学校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有利于政府或者政府部门从主体的确立、机构的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与配备,到仪器设备配置、经费的预算、责任的确立等进行系统思考,做到统一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统一计划、执行、检查、总结,从而保证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的有效运行;有利于政府或政府部门领导和管理学校安全,统筹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特别是安全、教育、交通、防疫、医疗、公安、工商、气象等部门安全管理专业

31、技术人员,在有关法规、制度特别是责任制度保证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技术,保证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充分发挥、体现自己应有的功能、作用和价值。(二)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应用机制模式”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综合“理论机制模式”的建立为有效学校安全管理提供了基本条件。但是学校安全是个复杂的系统,涉及问题的各个方面。矛盾具有普遍性,也有其类别特殊性。因此结合学校安全事故的划分,本书又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结合学校安全事故的分类特点,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类别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模式,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横向普通分类、特殊分项和纵向分层的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模式,即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应用机制模式”

32、。1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分类、分项“应用机制模式”本书既从横向学校安全事故普通分类出发,全面探讨了学校交通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学校饮食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学校设备设施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和学校火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四个问题;也根据特殊分项需要,全面探讨了学校治安预警与救助机制、学校网络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学校狗伤害预警与救助机制和学校自然灾害预警与救助机制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本书分别建立了相应分类和分项“应用机制模式”。其中学校交通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结合中小学校校车安全需要,提出校车管理“四个必须”,学校设备设施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结合具体楼梯安全事故的发生统计规律,提出了楼梯安全的“第四季度”

33、特点,为保证校车使用安全,为建立楼梯安全预警和救助机制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结合安全事故内涵和网络发展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本书赋予网络安全特殊内涵,较为全面地研究了网络安全的各种表现和特点,并结合网络安全特点,全面地探讨了网络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模式,丰富和发展了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的外延;西部是多高山和丘陵,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地区,山区教育占有很大的比重,本书经过统计调查,结合西部山区或者农村动物特别是狗对学生伤害比较突出的问题,系统地探讨建立了狗伤害预警与救助机制模式,为我们拓展了学校安全管理新的领域;5.12大地震,导致西部大范围内学校房舍倒塌,特别是四川极重地震灾区,由于学校房舍的突然垮

34、塌,导致成百上千学生突然受到伤害甚至失去生命现实,本书对其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分析探讨后,认为在目前对大地震还不能够准确预警的条件下,提出构建“学校地震预防机制是关键,实施地震的战略性预防和战术性预防”观点和具体措施,使本书更具有时代特点和显著的针对性。2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分层“应用机制模式”本书结合各个层级安全事故影响程度和发生特点,在较为广泛地对相应层级学校事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探讨了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五个不同层级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应用机制模式;同时根据地方政府性质和在学校安全管理中的地位,以四川遂宁市为样本,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宏观学校

35、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理论,系统地探讨和构建地方政府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应用机制模式。五个层级和地方政府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应用机制选择的研究对象不同,影响学校事故发生的成因有别,因此,建立的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模式也有不同的内容。特别是幼儿教育层级、中等职业学校层级和高职院校层级学校办学的特殊性,安全事故发生和影响也有其特殊性,专门探讨其相应的预警和救助机制有其特殊的意义。其中,本书首次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模式、地方政府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模式作为专门内容研究,比较全面地探讨其建立的理论、实践依据,建立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基本技术路径,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安全管理,地方政府或者政府主管部

36、门建立有效的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提高学校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应用机制模式的建立,将宏观抽象的综合“理论机制模式”转变成为更具有针对性的“应用机制模式”,有利于学校或者政府部门结合自身条件选择采用相应的应用机制模式,使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增强了学校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有利于学校或者政府部门结合具体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轨迹,确立具体类别预警与救助机构的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与使用,经费的预算、责任的落实等进行系统、有针对性思考;有利于学校或者政府部门针对自己行政管辖范围所处的环境和特点,较为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开

37、展安全预警和救助工作,为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了较为有价值的应用和实践依据。三)典型安全事故预警与救助研究“特殊问题特殊处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处理问题的原则。本着这一原则,本书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的基础上,除了对相关微观、类微观研究对象如交通、饮食、楼梯踩踏、地震、狗等伤害事故有较为系统统计、研究外,原计划在各微观、类微观章节中进行补充研究的典型事故,本书进行了集中研究处理,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10个方面22个比较特殊的学校安全事故,根据各个典型的事故特点以及为保持与其它各章、节上相对协调,结合其一定的内在联系和对学校安全的影响情况,分别划归为“典型学校交通、饮食安全

38、事故预警与救助,典型学校设备设施、火安全事故预警与救助,典型学校治安、网络安全事故预警与救助,典型学校意外伤害、灾害性安全事故预警与救助,典型学校防疫、马蜂安全事故预警与救助”5节,并分别进行了具体分析,针对各个典型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具体环境和诱因,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或者救助措施。如对学校楼梯踩踏事故预防提出放学时间“适当分配和责任”制度;从避免被绑架者自己生命受到伤害出发,对被绑架对象提出机智地做到“嘴甜、顺从”,坚持“三不”即“不慌、不喊、不动”和“适当配合”原则等待救援;中小学要维护学生性权利,避免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受到性伤害的学校“五个明确”;对处于地震带学校预防地震“五个坚持”,

39、等这些有针对性观点和措施都具有创新性和实际指导性。25个典型例子的针对性研究,比较全面地补充和论证了政府、学校、类微观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研究过程中所不能专门论及或不能有针对性展开讨论的内容,使本书更加趋于完整性和应用指导性,对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管理更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总之,本书既为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研究,构建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学奠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基础,也为政府或政府部门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预警与救助机制,进行有效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提供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各级各类学校结合本学校特点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有效预防学校安全事故特别是责任事故的发生或者发生学校安全事故之后开展有效救助提供了技术路径指导。所以,本书既可以作为热心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专家、学者研究学校安全问题时阅读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政府或者政府部门制定有关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政策、制度,开展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培训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教师和干部时的重要参考用书,同时也是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负责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校长、教师和安全保卫干部进行有效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构建安全、和谐校园必备的指导用书。张玉堂2009年12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