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设的基本工作土木工程测量教学学习教案

上传人:深*** 文档编号:97326976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770.7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测设的基本工作土木工程测量教学学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测设的基本工作土木工程测量教学学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测设的基本工作土木工程测量教学学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测设的基本工作土木工程测量教学学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设的基本工作土木工程测量教学学习教案(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会计学1测设的基本工作测设的基本工作(gngzu)土木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教学第一页,共43页。 测设工作是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待建的建筑物、构筑物的轴线位置、尺寸及高程,算出各特征点(或轴线交点)与控制点(或已建成建筑物的特征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然后以地面控制点为根据,将待建的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点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便指导施工。因此,测设的基本工作是测设已知的水平距离、水平角度和高程。第第9 9章章 测设的基本测设的基本(jbn)(jbn)工作工作第1页/共43页第二页,共43页。 在现场测设某长度时,线段的起点和方向是已知的。在精度要求一般的情况下进行(jnxng)测设

2、时,从已知点开始,按已给定的方向用一般丈量方法丈量出给定的长度值,将线段的另一端暂时标定于地面上,为了检核,应进行(jnxng)两次测设或测设后返量。若两次丈量之差在限差之内,则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根据其与给定距离的差值,可对暂定点进行(jnxng)改正。 测设水平距离9.1.1一般方法一般方法1.9.1 9.1 测设水平测设水平(shupng)(shupng)距离距离第2页/共43页第三页,共43页。钢尺精密测设法钢尺精密测设法2. 用钢尺精密测设已知长度的直线,是根据设计尺寸(水平距离),结合钢尺的实际长度、丈量时的温度及地面起伏的情况计算出应该丈量的数值。计算时尺长、温度、倾斜等改正

3、数的符号与精密量距时相反。9.1 9.1 测设水平测设水平(shupng)(shupng)距离距离第3页/共43页第四页,共43页。【例例9-19-1】9.1 9.1 测设水平测设水平(shupng)(shupng)距离距离第4页/共43页第五页,共43页。007. 0550.49000.30000.30004.30oodlllDl 【解】 按精密量距方法计算各项改正数的结果为9.1 9.1 测设水平测设水平(shupng)(shupng)距离距离第5页/共43页第六页,共43页。端点改正端点改正法法3. 首先从已知点A开始,沿给定方向以钢尺不加任何改正测设给定的距离并定出B点,视其为概略位置

4、。再以钢尺精密丈量(zhngling)AB的长度,加各项改正后得AB距离的实长D,计算其与拟测设距离D之差,即D=DD 当D为正时,说明AB小于D,使用检定过的钢尺,从B点沿AB方向向前量D得C点,此时因D值很小,可不考虑其他各项改正;若D为负,则沿BA方向量D得C点钉桩,AC即拟测设距离。端点改正法测设距离9.1 9.1 测设水平测设水平(shupng)(shupng)距离距离第6页/共43页第七页,共43页。 用光电测距仪测设9.1.2 用光电测距仪测设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方法与端点改正法基本相同。如图9-1所示,在A点设站,用视距法在给定方向上根据给定的距离D概略测设得到B点,再用测距仪精

5、确测出AB的长度为D,求出D=DD,然后在B端根据D的正负用钢尺改正得到C点,然后钉桩。为了检核,可用测距仪测量AC的长度,若其与D之差在限差之内,则AC为测设的最后结果。 全站仪、测距仪有跟踪功能,可在测设方向上逐渐移动(ydng)反射棱镜进行跟踪测量,直至显示接近测设距离定出B点,并改正B点至C点。9.1 9.1 测设水平测设水平(shupng)(shupng)距离距离第7页/共43页第八页,共43页。 测设水平角是指根据已知方向把该角的另一方向测设到地面上,使它们之间的夹角等于已知数值。按精度要求及使用仪器的不同,测设已知角值的水平角的方法有经纬仪盘左盘右分中法和端点垂线改正法。9.2

6、9.2 测设水平角测设水平角第8页/共43页第九页,共43页。 如图所示,设地面上已有OA方向线,拟从OA方向顺时针测设已知水平角。为此,将经纬仪安置在O点,先在盘左位置用望远镜瞄准A点,读取水平度盘的读数,松开水平制动螺旋,旋转照准部使读数增加角值,在此视线方向上定出B点。为了消除仪器(yq)误差和提高精度,再用盘右重复上述步骤得到B点,取BB的中点B钉桩,则AOB就是要测设的角。 经纬仪盘左盘右分中法9.2.1经纬仪盘左盘右分中法测设水平角9.2 9.2 测设水平角测设水平角第9页/共43页第十页,共43页。 当要求所测设的水平角的精度较高时,可采用端点垂线(chu xin)改正法。如图所

7、示,在O点安置经纬仪,先用经纬仪盘左、盘右分中法测设角,在地面上定出B点,再用测回法(视精度要求可测多个测回)精确测出AOB,设为,则=。最后丈量出O、B点间的水平距离,求出垂直改正的距离,即 (9-1) 端点垂线改正法9.2.2端点(dun din)垂线改正法测设水平角tan180ooBBOBOB9.2 9.2 测设水平角测设水平角第10页/共43页第十一页,共43页。 测设已知高程是根据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将设计高程测设到实地上,并设置标志作为施工的依据,如建筑物室内地坪0.000的测设、道路工程路线中心设计高程的测设、桥墩和隧道口高程的测设、管道工程坡度钉的测设等。9.3 9.3 测设已知高

8、程测设已知高程(gochng)(gochng)第11页/共43页第十二页,共43页。 在地面上测设已知高程9.3.1 在地面上测设已知高程的基本步骤如下: (1) 以水准点为后视读取后视读数,并计算出视线(shxin)高。 (2) 根据视线(shxin)高和设计高程计算欲测设高程点的应读前视读数。 应读前视读数视线(shxin)高设计高程 (9-2) (3) 以应读前视读数为基准标出设计高程的位置或在所钉木桩上注明改正数。9.3 9.3 测设已知高程测设已知高程(gochng)(gochng)第12页/共43页第十三页,共43页。 例如,设某建筑物的设计室内地坪高程为45.229 m,附近已知

9、水准点B的高程HB= 44.926 m,则测设0.000的方法是:如图9-4所示,B点为已知水准点,在欲测设高程处钉一根较长木桩(m zhun)A,在A、B之间安置水准仪,先在水准点上立尺,设读数为1.225 m,则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44.9261.22546.151 m;根据视线的高程和地坪的高程,可算出A点尺上的应读前视读数为46.151-45.229=0.922 m。在A点处立尺,使尺紧贴木桩(m zhun)一侧上下移动,直至尺上读数为 0.922 m时在木桩(m zhun)上沿尺底画一条水平线,此线的高程就是45.229 m,即室内地坪0.000的位置。9.3 9.3 测设已知高程测设

10、已知高程(gochng)(gochng)第13页/共43页第十四页,共43页。图9-4 测设已知高程9.3 9.3 测设已知高程测设已知高程(gochng)(gochng)第14页/共43页第十五页,共43页。 当上下移动水准尺不便时,常立尺于桩顶并读取前视读数,以计算改正(gizhng)数。 改正(gizhng)数桩顶前视读数-应读前视读数 (9-3) 式中,若改正(gizhng)数为正数,则表示桩顶低于设计高程,应在桩顶接木条,自桩顶向上量改正(gizhng)数即可得到设计高程的位置;若改正(gizhng)数为负数,则说明桩顶高于设计高程,应自桩顶向下量取改正(gizhng)数即可得到设计

11、高程的位置。9.3 9.3 测设已知高程测设已知高程(gochng)(gochng)第15页/共43页第十六页,共43页。 建筑工地上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用一支长约为2 m的木杆代替(dit)水准尺,在杆上画线代替(dit)前、后视读数。做法是先算出室内地坪0.000与水准点的高差,安置好水准仪,在水准点上立木杆,观测者指挥司尺员在木杆上画出十字丝横丝的位置(如a),用它代替(dit)后视读数,根据高差符号从木杆的画线处a向上(如水准点高程高于设计高程则向上,反之向下)量取高差值,再画一条横线(如b)代替(dit)前视读数,司尺员在欲测设点所钉木桩的侧面上下移动木杆,待十字丝横线对准木杆上b横线时

12、在木桩上沿木杆底画一条水平线,该水平线所对的位置即室内地坪0.000的位置。9.3 9.3 测设已知高程测设已知高程(gochng)(gochng)第16页/共43页第十七页,共43页。这种方法同样可以用于其他位置的高程测设。当0.000标志做好后,需要测设比0.000 高50 cm的水平线,此时先将木杆立于0.000处,在十字线横丝落于杆上的位置处做一个标志,并从此处向下量50 cm,在木杆上画一条横线,测设时只要十字丝横丝切在这一条横线上,木杆底即+50 cm处。以此线为准可测出一系列50 cm高的水平线。9.3 9.3 测设已知高程测设已知高程(gochng)(gochng)第17页/共

13、43页第十八页,共43页。 高程传递9.3.2 在施工中,常需要向深坑内测设已知高程点,或向上引测高程,这时一般利用悬吊钢尺引测。如图9-5所示,拟利用高程为H0的BM0点测设基坑内高程为HA的A点,其方法是在坑边悬吊钢尺,尺零点在下方,在坑外利用水准仪读得BM0上水准尺的后视读数a1,然后读取钢尺上的前视读数b1;在坑内安置仪器,在钢尺上读后视读数a2,此时即可计算测设A点时的应读前视读数b2。因为 ,所以 。)()(22110babaHHA21102)()(abaHHbA9.3 9.3 测设已知高程测设已知高程(gochng)(gochng)第18页/共43页第十九页,共43页。 使用水准

14、仪指挥立于A桩侧面的水准尺上下移动,当尺上读数为b2时,在A桩上沿尺底画线,此线高程即HA。 若基坑内需进行多个高程点测设,则应采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先在基坑内设立临时水准点,再由临时水准点测设基坑内所需的高程点。 在工程中,需要由低处向高处传递高程时,引测高程点的做法与上述做法相似。图9-5 坑基高程传递9.3 9.3 测设已知高程测设已知高程(gochng)(gochng)第19页/共43页第二十页,共43页。 在道路工程和管线工程施工中,经常需要测设已知坡度的直线,坡度平缓时可用水准仪测设,坡度较大时需用经纬仪测设。在道路勘测选线中也常用带角度分划的手水准仪进行坡度的测设。9.4 9.4

15、测设已知坡度测设已知坡度(pd)(pd)的直线的直线第20页/共43页第二十一页,共43页。 如图9-6(a)所示,设地面点A的高程为HA,现要从A点沿AB方向用水准仪测设出一条坡度为2.5%的直线。先根据已定坡度和A、B点的水平距离D计算出B点的高程HB=HA+2.5%D,再用测设高程的方法把B点的高程位置测设出来。在A点安置水准仪,使一个脚螺旋在AB方向线上,而另两个脚螺旋的连线垂直于AB线,量取仪器高i,用望远镜瞄准B点上的水准尺,旋AB方向上的脚螺旋,使视线倾斜对准水准尺,使其读数为仪器高i,此时仪器的视线即平行于设计(shj)坡度的直线,在中间点1、2处钉木桩,使立在桩顶的标尺读数为

16、仪器高i,这样各桩顶的连线就是测设在地面上的已知坡度为2.5%的直线。9.4 9.4 测设已知坡度测设已知坡度(pd)(pd)的直线的直线第21页/共43页第二十二页,共43页。 如图9-6(b)所示,要求用经纬仪由A点沿AB方向测设一条坡度(pd)为-3.5%的直线。先计算出该坡度(pd)的倾斜角=arctan(3.5%)=20016,然后安置经纬仪于A点,在竖盘上设置倾角,此时视线即要测设的坡度(pd)线,在视线方向上按一定的间距钉出1、2点,使各点桩顶所立标尺的读数恰为仪器高 i,则各桩顶的连线即设计坡度(pd)线。在进行此项工作前,应对经纬仪的竖盘指标差进行检验与校正,使竖盘上设置的倾

17、角准确无误。9.4 9.4 测设已知坡度测设已知坡度(pd)(pd)的直线的直线第22页/共43页第二十三页,共43页。图9-6 测设已知坡度的直线9.4 9.4 测设已知坡度测设已知坡度(pd)(pd)的直线的直线第23页/共43页第二十四页,共43页。 直角坐标法9.5.1 若在拟测设的建筑物附近已布置了互相垂直的控制轴线(如建筑方格网),则可用直角坐标法测设点位。9.5 9.5 测设点的平面测设点的平面(pngmin)(pngmin)位置位置第24页/共43页第二十五页,共43页。 OM、ON为互相垂直的控制线,O点的坐标已知。建筑物ABCD的轴线分别平行于OM、ON,四角点的设计坐标值

18、为已知,现以A点为例说明其测设方法。直角坐标法测设点位9.5 9.5 测设点的平面测设点的平面(pngmin)(pngmin)位置位置第25页/共43页第二十六页,共43页。 (1) 计算坐标增量。 。 (2) 安置经纬仪于O点,沿OM方向量取 得P点。 (3) 安置经纬仪于P点,后视M,以盘左、盘右分中法逆时针测设90,并在此方向上量取 得A点。 其他各点可由同样的方法求得。最后,应检测建筑物的四个角值、四边边长及对角线的长度。这种方法只需量距和测设直角,工作简便,精度较高,但地势应便于量距。OAOAOAOAyyyxxx,OAxOAy9.5 9.5 测设点的平面测设点的平面(pngmin)(

19、pngmin)位置位置第26页/共43页第二十七页,共43页。 极坐标法9.5.2 极坐标法所测设的点的位置由一个极角和一个极距来决定。这种方法适用于测设距离较短且便于量距的场地。9.5 9.5 测设点的平面测设点的平面(pngmin)(pngmin)位置位置第27页/共43页第二十八页,共43页。B、M、E分别为圆形建筑物轴线的起点、中点和终点,其坐标(x B ,y B )、(x M , y M)和(x E , y E)在设计中已给定。为测设曲线,在其附近布设了导线点F、G、H。现以M点为例说明其测设步骤。极坐标法测设点位9.5 9.5 测设点的平面测设点的平面(pngmin)(pngmin

20、)位置位置第28页/共43页第二十九页,共43页。首先计算测设数据 、 。测设时,将经纬仪安置于测站G点上,后视F点测设角,再在视线方向测设距离DGM,即得M点。极坐标法灵活方便,安置一次仪器可以测设多点,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建筑物定位。当使用测距仪测设时,应用极坐标法的优越性更为明显。GMD22cossinarctanarctanGMGMGMGMGMGMGMGFGMGMGMGMGFGFGFyxxyDxxyyxxyy9.5 9.5 测设点的平面测设点的平面(pngmin)(pngmin)位置位置第29页/共43页第三十页,共43页。 竖盘指标自动归零装置9.5.3 距离交会法是指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

21、的已知距离交会出点的平面位置。如图9-9(a)所示,P点为弓形建筑物上的一点,其坐标为已知。A、B为控制点,距离DAP、DBP可由坐标反算或在设计图上图解求得。测设时分别以A、B为圆心,以DAP和DBP为半径画弧,或用两盘钢尺丈量(zhngling)交会,其交点就是P点。在实际工作中应采用第三个距离DCP进行校核。 用距离交会法测设点位,操作简便,测设速度快。若用钢尺量距,则要求场地平整,交会距离不大于钢尺全长,交会角度应为30120。9.5 9.5 测设点的平面测设点的平面(pngmin)(pngmin)位置位置第30页/共43页第三十一页,共43页。图9-9 交会法测设点位9.5 9.5

22、测设点的平面测设点的平面(pngmin)(pngmin)位置位置第31页/共43页第三十二页,共43页。 角度交会法9.5.4 角度交会法是指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知角度的方向线交会出点的平面位置。当待测设点离控制点较远、地形复杂、量距不便时,采用角度交会法较为适宜。如图9-9(b)所示,O3为立交桥第三号桥墩的中心,其坐标及控制点A、B、C的坐标为已知,通过计算得出测设角1、2、3。将经纬仪分别安置于控制点A、B、C处,根据夹角可交会出O3点。9.5 9.5 测设点的平面测设点的平面(pngmin)(pngmin)位置位置第32页/共43页第三十三页,共43页。按极坐标测设按极坐标测设1. 使

23、用全站仪测设点的位置9.6.19.6 9.6 数字化测设的基本数字化测设的基本(jbn)(jbn)方法方法 如图9-8所示,根据待测设点M及已知点G、F的坐标可计算出M点与G点的距离(jl)DGM及GM与已知边GF的夹角。按极坐标测设M点的步骤如下:第33页/共43页第三十四页,共43页。 (1) 在G点设站,全站仪对中、整平、开机、自检、定标完成(wn chng)后,照准已知点F的反射棱镜,将水平度盘置零。 (2) 顺时针旋转照准部,并结合水平微调螺旋,当水平角的显示值为时,望远镜的方向即GM的方向。 (3) 指挥反射棱镜在此方向上移动,并不断测量反射棱镜的水平距离。当水平距离的读数为DGM

24、时,反射棱镜的底部即M点的平面位置。 (4) 测定该点的实际高程,通过实际高程与待测设高程之差确定出测设点M的高程。9.6 9.6 数字化测设的基本数字化测设的基本(jbn)(jbn)方法方法第34页/共43页第三十五页,共43页。按三维坐标测设按三维坐标测设2. (1) 安置仪器并打开(d ki)后,将仪器调整为测设模式,输入测站点的坐标及仪器高。 (2) 输入后视点的坐标或后视边的方位角,用望远镜照准后视点上的反射棱镜进行后视定向测量。 (3) 输入待测设点的三维坐标及前视点的反射棱镜高,按坐标测设功能键,移动前视点反射棱镜并使望远镜瞄准反射棱镜,不断按坐标测量键,屏幕显示当前反射棱镜的位

25、置与待测设点坐标的差值。9.6 9.6 数字化测设的基本数字化测设的基本(jbn)(jbn)方法方法第35页/共43页第三十六页,共43页。 (4) 根据坐标差值的大小及符号逐渐移动反射棱镜的位置并测量坐标,直至坐标x、y的差值为零,这时反射棱镜的底部即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然后上下移动反射棱镜使高程之差也为零,则M点的位置就确定了。9.6 9.6 数字化测设的基本数字化测设的基本(jbn)(jbn)方法方法第36页/共43页第三十七页,共43页。 (1) 已知控制点的选择。首先在准备要放样的区域范围(fnwi)内选择三个(或四个)已知坐标控制点(三个点的控制范围(fnwi)最好要比放样点的分布范

26、围(fnwi)大,以保证放样精度)。 (2) 已知控制点及待测设点的坐标输入。在手簿主页上单击“键入”,弹出信息选择界面,选择“点”,弹出信息输入界面,在该界面中依次输入已知控制点及待测设点的三维坐标,并保存。 GPS RTK测设点的位置9.6.29.6 9.6 数字化测设的基本数字化测设的基本(jbn)(jbn)方法方法第37页/共43页第三十八页,共43页。 (3) 点校正。在手簿首页执行“测量”“工地测量”命令,按Enter键。在弹出的界面中选择“添加”,按Enter键,在“网格点名”中选择“列表”,在弹出的已输入的点名中选择一个,按Enter键。在“GPS点名”中选择“测量”,输入GP

27、S点名,在“方式”中选择“已观测控制点”,输入天线高,选择“测量”。在“使用(shyng)”中选择“水平与垂直”,并单击“接受”。重复上述步骤选择多个控制点。最后,显示所有点的水平残差和垂直残差,若残差均满足精度要求,则完成了点校正工作。9.6 9.6 数字化测设的基本数字化测设的基本(jbn)(jbn)方法方法第38页/共43页第三十九页,共43页。 (4) 启动基准站。将基准站接收机安置于已知点上,在基准站附近安置电台。打开基准站,在手簿首页执行“测量”RTK命令,按Enter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启动基准站接收机”,按Enter键。基准站的点名通过列表输入,量仪器高并输入。单击“接受”

28、“确定”,即完成了基准站的启动,并将手簿从基准站断开。9.6 9.6 数字化测设的基本数字化测设的基本(jbn)(jbn)方法方法第39页/共43页第四十页,共43页。 (5) 启动流动站。在手簿首页执行“配置”“测量形式”RTK命令(mng lng),单击“编辑”。选择“流动站电台”,单击“编辑”,选择相应电台类型和方法,单击“连接”,在弹出的界面中选择与基准站一样的频率,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基准站的电台模式,单击“接受”。再选择“测量”里的“RTK”,按Enter键,在弹出的界面中选择“开始测量”,按Enter键,这样就完成了移动站的启动工作。9.6 9.6 数字化测设的基本数字化测设的基本

29、(jbn)(jbn)方法方法第40页/共43页第四十一页,共43页。 (6) 点放样。在手簿首页执行“测量”“放样”命令,在弹出的放样类型(lixng)中选择“点”,在弹出的界面中显示所有点名,单击要测设的点的点名,单击“放样”。 (7) 在放样界面中同时显示当前移动站点的位置与待放样点的南北向及东西向的距离和高差,据此不断挪动移动站并单击“放样”,直至移动站的位置与东西向及南北向的距离差在规定的范围内,此时移动站位置即要测设的点的水平位置。在该位置处上下移动接收机并单击“放样”,当高差也满足规定要求时,接收机底部的位置即待测设点的高程位置。9.6 9.6 数字化测设的基本数字化测设的基本(jbn)(jbn)方法方法第41页/共43页第四十二页,共43页。THANK YOU第42页/共43页第四十三页,共43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