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式电子报读者之动机分析(doc17)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7273399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传递式电子报读者之动机分析(doc17)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传递式电子报读者之动机分析(doc17)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传递式电子报读者之动机分析(doc17)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传递式电子报读者之动机分析(doc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递式电子报读者之动机分析(doc17)(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9页 共29页传递式电子报读者之动机分析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印刷传播学系 樊 萦摘要网际网路的魅力无远弗界,网路的发展更可说是日新月异,很多新的事务可能当我们还未学习到,已经又有新的东西来取代它了。网际网路的列车谁都想搭上它,就连传统的四大媒介也想在网际网路上发展,目前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平面出版业者均朝着网路出版的方向前进,传统的报业也开始在网路上架设网站,像中时电子报就是最大家所熟式的一个。在越来越多人重视网路出版的同时,许多新兴的传布方式也同时发展的,像本次研究所要研究的主题传递式的电子报,就是利用网路来从事发送的动作,读者只

2、要选择所要订阅的类型,此种电子报就会定期邮寄到你的e-mail 信箱,只要接收就可得到想要的资讯。本研究就是要探讨对於这种型式的电子报,读者订阅动机为何。藉由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探讨影响电子报对阅听人的接受因素以及读者对电子报类型的看法,和订阅的动机分析。壹、前言网路媒体近年来正风行全世界,并且被人们热烈的讨论着,从网站、ISP、电子报,甚至是现今有後势看涨的电子商务都不断的被炒作着,台湾网际网路媒体在短短数年便蓬勃发展,国内的各大平面媒体,如:中国时报、联合报.等,纷纷竞相投入这个领域中,先後推出电子报,甚至约有叁分之一的网站或多或少都有经营电子报,这一波网路现象,除了象徵传统报业彼此较劲的战

3、场已由平面媒体延伸至网路中,就连网站的派报中心也加入行列。在网路上随处可见电子报的今日,每份电子报的编排方式皆不尽相同,各有特色,且种类繁多。但究竟何种类型的电子报最为大家所欢迎,读者的订阅动机为何,便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方向。以下我们针对电子报的特性与研究阅听人的理论做一整理,来探讨读者订阅动机,以期能提供业界未来在电子报的发展上一些参考的建议。一、 研究动机与目的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人们对知识的需求量也相对的增加,取得知识的方式也不断改进,因此,讯息传播在技术、方式上也起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网际网路便是最明显的例子。电脑通讯网路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下,已经从中央大型主机运算转成迷你电脑,然後又形

4、成个人电脑与工作站,个人电脑的使用者增加,其真正主因是Internet的兴起,如今,网际网路的发展已是不同传播领域所共同关心的议题。透过网际网路形成了无国界、无地域性的障碍,结合了文字、影像、图片、声音的多媒体表现形式,改变了企业行销的通路,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更颠覆了以往的传播模式。虽然学者(Newhagen and Rafaeli,1996)探讨过网路的各种特性後认为,电脑网路将传播媒界的型态带向新的境界,但新媒介并不会完全取代原有的媒介,然而,对报纸来说,纸源日渐稀少的情况下,面临了许多不利的困境,再加上新的竞争者不断投入战场,使的报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另外一方面,报业也面临了电子媒体的强

5、力竞争,报纸与电子媒体相互争取阅听人的休闲时间,造成报纸的阅报率、阅报时间、家庭订报率同步走低(曾进力,1998)。报业意识到这股全球性的风潮後,便纷纷加入印刷媒体电子化的行列中,网页式的电子报於此时诞生,然而,订阅式的电子报也悄悄成长。以目前发展的情形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许多印刷报业、网路资讯提供者(ICP)提供了许多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子报,透过电子报这种新科技,读者只要坐在家中,藉着电脑终端机与网际网路,即可取得自己所需的资讯。学者(Marshall McLuhan)曾说:媒体就是讯息。他认为传播科技不仅可以改变人们的认知与态度,还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人们理解与思维方式,传播科技的重大

6、改变是促成社会改变的决定力量,因此人类每一个时代的特质都是传播媒介所造成的。(McLuhan,1946)(注1)电子报虽然是时势所趋,但电子报的读者会不会改变过去旧有阅读新闻的习惯、减少使用平面媒体的时间,进而接受这种新媒介的形式呢?订阅、阅读电子报的阅听人他们的动机如何?这些都是本研究所要探讨、了解的。二、研究架构本研究室根据文献探讨的论述与电子报的特性来设计问卷调查,最後加以分析、整理,找出读者订阅动机因素。流程图 三、研究限制本研究所定义的电子报是指读者自行订阅,藉由e-mail的传送方式收得的电子报,在此我们称为传递式电子报。因此我们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上是安排有订阅过此种传递式电子报的读

7、者做问卷调查。再考虑收集资料的时间与效率因素下,我们所选择的母体为印传系叁、四年级的学生,因为是考虑到本系的学生因课业的需要常会有很多接触网路的机会,对於资讯的掌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选定为本研究的母群体。我们将采到各班级上课点做问卷的调查,请有订阅这种传递式电子报的读者做调查。贰、 文献探讨一、 电子报的定义与发展(一)电子报的定义1.所谓电子报(electronic newspaper),广义是指任何利用电子讯号传输以文字为主的新闻报导内容的媒体,狭义是指以电脑网路传送报纸内容,而其内容可分为叁类:(1)将报纸内容完全换成电子讯号;(2)将报纸内容摘要换成电子讯号;(3)将报纸内容建成电子资

8、料库。(注2)2.美国密斯克研究中心(Misc Research Center)对电子报的定义为:在电脑资讯网路上刊行,会在一到七天内更新资料的新闻性资讯服务。目前该服务有两种型式,一是提供纯文字资料,多刊行在网路上的电子布告栏(Bulletin Board System,简称BBS)或Gopher功能下;二是采多媒体呈现方式,资料内容包含了文字、图片及动态影像,多刊行在网际网路中的全球资讯网或一般商用网路上相类似的功能之下。(注3)3.洪懿妍(1997)考量国内电子报的发展情形,将电子报定义为一经由特定单位 集、编辑,利用电脑网路的文字或图形界面为基础,提供新闻性资讯服务的电子刊物,新闻内容

9、原则上一至七天更新一次。其所指的特定单位限定以产制新闻为主主的报社及通讯社。(注4)从上述研究与学者的定义中可发现:无论是用电话、传真、电传视讯或行动电话等不同传播方式,只要能传输新闻报导内容均可定义为广义的电子报。而狭义的电子报指的是网际网路的电子新闻,如:中时电子报,不过现今出现了另一个形式为这个定义注入了新注解,即由使用者主动订阅,透过E-mail进行讯息传送的网路资源服务(侯俊 ,民87)。而本文所研究的范围即是针对这个电子报的新注解来作探讨。(二)电子报的型态电子报所提供的是一种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方式,传统平面出版品,如:报纸、杂志,得透过各种通路如:书店、超商等;而电子报则是透过网路

10、,即是在网路上传、阅资讯,其中,最大的特色是点对点的方式,即去中心化,这种双向互动性高的沟通模式,打破了以往大众传播单向传播模式,除此之外,阅听人也可对传播内容加以控制,可针对本身的兴趣与需求选择个类型的电子报订阅,使电子报有着个人化,不同於报纸。1.Netnews网路新闻:今虽仍以印刷报业为主,但电子报结合了资料库或网站的链结,即超链结(hyperlink)特性,而且不再只是文字,是结合了动画、声音.等,也就是超文本(hypertext),让阅听人不再只是阅读,可选择多种方式吸收资讯。 2.社区服务:以藉由电子报达到联络或公布事项,可省却许多人力资源,并达到即时性。 3.电子购物:过电子报的

11、介绍,我们可以对产品的相关讯息更加了解,进而在网路上购物。 4.新闻论坛:分电子报除了告诉阅听人最新消息之外,还提供了与名人或主编在网路上对话的机会。 (三)电子报的发展 现今透过电脑数位化处理过的资讯,直接传送到读者的家中,而不使用纸张,这样的方式,称之为paperless。这种点对点的全数位化的传播过程,随着网路技术,与国家资讯高速公路(NII)的 设完成,将成为而二十一世纪资讯传播的一种新型态。然而,其实早在1970年代的晚期,Knight-Ridder报业集团曾做电子报的Viewtron系统;圣荷西水星报 (San Jose Mercury News) 在1983年推出全球第一代电子报

12、服务,但在叁年後宣告整个计画失败,损失了五千万美元;1993年,圣荷西水星报所属的 Knight-Ridder事业集团成立一个研究中心,重新评估电子报的未来前景;1994年5月,Knight-Ridder事业集团於American Online商用网路上推出名为水星中心新闻(Mercury Center News)的第二代电子报服务;1995年1月18日,该报社成立全球资讯网网站,同时成为第一份在网际网路上提供当日印刷式报纸全文的电子报。(注5) 电子出版集团(Electronic Publishing Group)的 Vincent E. Giuliano 指出报纸的流通量自1990年以後就

13、在递减,(注6)而电子媒体服务的成长率则在增加。目前电子报发展最蓬勃的地区是美国,其成长以倍数增加,在1995年时美国WWW版电子报的家数约750家(Glen and Patricia,1995)(注7)。从1970年到现在,电子报经历了多次型态的变化,不论是以Mailing List的电子邮寄到电子信箱,或是以WWW方式阅读及资料库搜寻,目前电子报的家数正在急速增加之中(注8)。至於电子报的未来展望,各种研究及学者的看法较不一致。麻州佛瑞斯特顾问公司的研究显示:公元2001年,报纸的发行量会被电子媒体夺走14,圣荷西水星报研究中心预估:十年内电子报和传统报纸的读者数目平分秋色,而在2010年

14、以後,电子报的营收将会超过传统报纸。(注9)美国 Forb ASAP 杂志的总编辑 Rich Karlgard 指出,从1980年时便已提出无纸化的口号,但目前的情况却是在本世纪结束之前,全球每一年的用纸量,将大幅成长为1980年的四倍。游张松教授也认为,传统报纸具有纸的特性,不论时代如何改变,传统型式毕竟会和一定人口的需要相契合。(注10)因此电子报未来的定位及所扮演的脚色该如何界定,以期跟传统报有所区分,这就很重要了。 二、电子报与印刷报之比较 1.版面设计上:印刷式报纸在前页(front page),也就是所谓的头版,会放上几个最重大的新闻,配合头条新闻的照片不但是彩色且在尺寸上也较大,

15、以突显该新闻的重要性。电子报的前页则会把全部的新闻以图示(icon)或条列出新闻标题,让读者先知道报纸的全部内容,再进一步以点选的方式去看全文的报导,而非在告知读者什麽是最重要的新闻。此外,为了在有限空间的前页上标示出所有的新闻,电子报的前页大都不放上图片,读者须进入全文的报导中才能看到图片。 2.内容呈现方面: 大都只有标题和摘要,部分电子报的新闻较少则会选择以全文刊出;不若印刷报有彩色图片,但在未来,频宽足够下,将有机会在电子报中加入资讯图片。大部分的电子报只是将印刷版的内容转换到电脑萤幕而已, 少部分是把印刷版和原始编辑混合成为电子版, 至於完全是针对电子版另为编辑设计的报纸是微乎其微。

16、(注11) 3.阅读方式: 印刷报随时都可由读者自行决定重复阅读,既具有可重复暴露性,且电子报可在视野范围内一次浏览整个版面的标题与报导内容。而阅读电子报时则必须有相关电脑设备的配合才可进行阅读且电子报受限於电脑萤幕,无法一次浏览完毕。 4.时效性: 传统的报页无法像电视、广播一般可立即访问、马上转播,通常都还需要经过写稿、排版、打字、印刷.等程序後才能传播出去,到时已经先失去了第一机会了,而电子报因没有截稿时间的限制,只要一有新闻就可发送出去,充分达到即时性的效果。(注12) 5.多媒体互动性: 多媒体的时代来临了,电子报可结合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等五种不同的资料传播方式,不再只限於

17、版面。因此能呈现出多样化的视听效果,更加丰富了画面的设计,这就是多媒体的特性。且读者还可透过电子邮件向作者与报社做意见上的交流与讨论,达到读者与报社之间的互动,这点也是电子报吸引人的特性之一。而印刷报因受限於纸,只能做文字与图片的排列,较无法展现多媒体的特性与立即的互动性。 6.公共对话的空间: 媒体在功能上应该扮演着联系桥梁的角色,但传统媒体在这方面并没有做的很成功。论谈的内容有但受限於篇幅且大部分的声音均来自中上阶层,所以参与并不热烈,而Internet这个新媒体却提供了更多对话空间,不限时间、不限篇幅,让每个人都可提供与接受不同的声音。(注13) 7.个人化报纸的推行: 印刷报纸每份的张

18、数和费用均是一定的,读者不论是否有兴趣或是否会全部阅读,均是一次就需购买一整份。而电子报是可以依照读者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订阅,制作成个人化的报纸。 8.资料库的应用: 目前电子报内的报导,每篇後面大多会有相关资料或新闻的连结,读者可依自己的需要自行选择查询,已获取相关资讯,这点是传统印刷报无法与之相比的。 9.附加价值: 传统报纸一份10元就可买到,而阅读电子报则需要有相关设备,像最基本的就必须有一台电脑与一部数据机,才能阅读电子报,但买一台电脑所需的花费不少,是否这点会造成电子报推行的考量因素仍需要作相关研究。再看到目前畅游网际网路的人口越来越多,也许日後人手一台电脑不是件难事了吧。 (一)阅

19、听人接触媒介的动机 不论人们的社会角色为何,不论个人的思想行为方式为何,一般而言,人们接触大众媒介乃是由於他们预期媒介可以帮他们满足某些需要。换言之,一个人接触媒介是基於个人的需要,怀着某种动机的;他是一个主动者,他使用媒介中的材料内容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注14)尤其在资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每个人接触与使用媒介的机会均等,但仍有所谓涉入度高低不等的情况,到底什麽原因会促使民众去接触媒介,且又是基於什麽需要与动机呢? 有研究指出在众多的人们需要中,挑选出了十二种基本的需要。这十二种需要大致分属於人们感情上的需要、生活上的需要、以及知识上的需要。他们的内容可分述如下:(注15) 属於感情上的需要

20、包括: 1、 寻找快乐。 2、 打发时间。 3、 和家人朋友共享阅读或欣赏的乐趣。 4、 了解地方事情。 属於生活上的需要包括: 1、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 2、寻求购物的参考资料。 3、增加与人谈话的资料。 4、间接与社会接触。 属於知识上的需要包括: 1、增加新知见闻。 2、满足好奇心。 3、了解别人对各种事物的看法。 4、知道国家和世界大事。 早期,研究动机的专家认为人类的需求是漫无止尽的。有一位人格心理学家Maslow就提出了一个需求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认为人类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当最基本的需求满足了,人们会再去开发一个更高的需求,当需求又满足了,则还会有另一更

21、高的需求,如此层递上去就像一个金字塔,因此Maslow 就用金字塔来表示人类的层次需求。 1.生理需求:为金字塔最下一层。表示人类最基本要满足的需求,例如人类叁餐温饱、衣食无缺。 2.安全需求:一但生理需求满足了,又会产生另一需求,即安全需求。这种需求指的是:个人会避开危险,解除威胁与剥夺,来保护自己。(注16) 3.社会需求:此层级是指希望归属於某个团体。让人喜爱,被人接受,同时伸出友谊之手,接受别人的友谊,并给别人友谊等。(注17)希望能被爱与被接受。 4.自尊的需求:指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信任。 5.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最高层级的需求,指自己能充分发挥潜力、实现自我,同时继续发展与成长。

22、(注18) 目前网际网路正快速侵入我们的生活中,上网不单只是为了休闲娱乐,更是实用与学习的最好途径。在国人基本需求不虞匮乏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更高的能力去追求各种需求,其中最常被使用的当然非大众媒介不可。再加上网际网路的发展迅速,不论什麽东西,只要上了网,几个按键,所要的资料几乎都手到擒来,如此方便迅速,无怪乎网际网路这个新媒介能那麽受到大家重视。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假设观众是主动的,参与者选择媒介和讯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和目标,所以观众的活动是使用和满足这两个概念的中心(Levy and Windahl,1985)。网路兴起之後,使用与满足的概念,也被应用在研究WWW (Le

23、vy and Windahl,1985)等网路的媒体上。(注19) 以往绝大多数的大众传播研究都是在探讨效果方面的问题,也就是在探讨媒介对人的影响。使用与满足研究与传统效果研究间的差别在於:与其研究媒介对人仍有什麽效果,我们应该研究人们如何使用媒介。使用与满足研究,将注意力放在使用媒介的内容以得到满足,或是需求的实现阅听众的行为大都可以用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解释。在此,必须强调它是一接收过程的模式,并没有包括整个的传播过程。(注20) 其基本论点为:(注21) 1.心理与社会需求的满足:播学者凯兹等人将研究媒介使用与满足的基础逻辑描述如下:它们是在探讨需求的社会及心理的源起,因这些需求而产生出於

24、对大众媒介或其他来源的期望,导致不同的媒介暴露型态,而造成需求的满足及其他的结果,其中大部份可能是无意的结果。 2.透过大众媒介的消费:使用与满足理论是:阅听人具有一种基本的杜会互动需求,从经验中,期望某种的大众媒介的使用可以给予这需求某些满足,这会导致去观看某些电视节目,或读某些形式的杂志内容等等,在某种情况下,将造成需求的满足,但是也同样可能造成对媒介的依赖和习惯的改变。 学者Palmgreen(1985)等人修正原有的使用与满足研究架构,加以应用到新传播科技上,指出以下重点:(注22) 1.满足是回馈性的。 2.个人的需求具有社会、心理的动机起源,它会导致不同的满足效果。 3.满足获得是

25、在社会文化结构及个人特质的交互作用下产生。 4.媒介结构与科技、媒介内容也纳入整个使用与满足的分析中。 传统传播方式由於有网际网路的加入,以由四大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变成五大媒介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增加,使读者有更多选择媒介的方式与机会,以往针对传统四大媒介的使用动机理论,已有相当多的研究,但对於使用网际网路的动机研究仍不完整,尤其是传递式的电子报采免费的订阅方式,是否会影响传统印刷报的市场,以及订阅者的动机是什麽等相关研究仍十分缺乏,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参、研究方法本研究是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理论的基础,来探讨读者订阅电子报的动机。采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读者订阅动机及使用者

26、的行为特性。 一、问卷设计与分析方法 在现今的传播研究中,阅听人的动机研究相当多(Rubin,1983;Hoffman etal.,1996;Kaye,1998),但国内以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电子报十分缺乏,目前有洪懿妍(1997)针对电子报读者的图像认知做了研究,并比较了读者对电子报与印刷报的认知有何不同。(注23)及罗美玲(1998)针对电子报读者的动机做分析等。可是对於研究传递式电子报的读者分析并们相关资料,因此在参考了前两份的研究下设计了这份问卷。 本研究问卷设计了两个部分: (一)第一部份读者使用电子报的行为特性。 包含下列十个问题: 1.请问你平均几天上网一次? 2.请问你平均每次上

27、网多久? 3.请问你每次上网後均会做收发信件的动作吗? 4.请问你目前订阅那些种类的电子报? 5.请问那些电子报种类较能吸引你? 6.请问你认为电子报与报纸相比有那些优点? 7.请问当选择电子报时,在下列各项项目中,你的重视度如何? 8.请问你是否因阅读电子报而减少接触印刷报的使用时间? 9.请问你是否会完整阅读整份电子报? 10.请问你目前订阅电子报的份数? 此部份用百分比表示读者的使用行为。 (二)第二部分读者订阅动机。 包含下列十一个问题: 1. 因为电子报是免费订阅的 2. 阅读电子报就可不必花钱买印刷报 3. 因为电子报的内容是有趣的 4. 因为电子报能让我得到即时性的消息 5. 因

28、为电子报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订阅 6. 因为电子报能让我便於寻找想要的主题 7. 因为电子报有庞大的资料库可供查询 8. 因电子报内容五花八门 9. 因为朋友都有看电子报,所以我也要看 10. 我藉阅读电子报打发时间 11. 想要增加个人知识 此部份利用百分比表示影响读者的订阅因素。与利用平均数分析受访者最同意与不同意的动机。假设给予非常同意分,同意分,普通分,不同意分,非常不同意分。 二、资料收集 本研究因是针对有订阅电子报的读者,所以是利用上课时间到班级中请有订阅电子报的同学做问卷调查,因此所花费的时间大约用了一星期。共收得了80份的问卷,因此研究分析即针对此80份做分析。 肆、资料分析

29、(一)本章在此将做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首先针对第一部份读者使用电子报的行为特性做一了解。 Q1请问你平均几天上网一次?每天1-2天3-4天5-6天7天以上47.50%20%16.75%13.75%2.00%从问卷当中我们可了解到近五成的受访者是每天均会上网一次,其於有二成是12天会上网一次。因此可说有近70%的受访者是网路的高频率使用者。 Q2请问你平均每次上网多久? 20分40分1小时90分2小时以上22.50%17.50%28.75%12.50%18.75%在使用网路的时间分配上每一选项有近二成的比率,平均上网1小时左右的受访者有28.75%的比率。 Q3请问你每次上网後均会做收发信件的动

30、作吗? 偶尔常常每次12.50%32.50%55.00%因为传递式电子报是靠e-mail邮件的方式来发送,所以必须上网执行传送与接收的动作。在受访者中,我们发现有55%是每天均会做收发信件的动作,而有32.50%是常常执行的。 Q4.请问你目前订阅那些种类的电子报? 在受访者目前订阅电子报的类型上,我们发现最多的是资讯科技(18.01%)其次是新闻(16.58%)、影视娱乐(15.17%)、休闲旅乐(12.32%)、消费生活(11.37%)等五大类。 Q5.请问那些电子报种类较能吸引你? 对於较能吸引受访者的电子报种类,以休闲旅游(17.96%)占第一,其次为资讯科技(16.99%)、影视娱乐

31、(16.02%)、消费生活(13.59%)、新闻(11.65%)。 Q6.请问你认为电子报与报纸相比有那些优点? 在受访者认为电子报的优点中,取得容易性(29.01%)占第一,其次为即时性(27.16%)、选择多样化(25.31%),值得注意的是,在来源可信度与版面编排上挂零。 Q7.请问当选择电子报时,在下列各项项目中,你的重视度如何? 选择电子报时,重视度第一的是即时性(19.63%),其次选择多样化(15.88%),其於受重视的程度均差不多。 Q8.请问你是否因阅读电子报而减少接触印刷报的使用时间? 是否43.75%56.25%在这个问题上,发现受访者有56.25%是选择否的,但也有43

32、.75%认为有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民众的媒介使用行为并没有因为多了网路媒体而产生太大的改变,仍是以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为主要消息来源(注24)。 Q9.请问你是否会完整阅读整份电子报? 是否28.75%71.25%因为传递式电子报是采用免费订阅的方式,所以访问中发现,每位受访者均会订阅2份以上,有的甚至还有10分,所以本题当中有71.25%的受访者是不会完整阅读整份电子报的。 (二)第二部份是针对读者订阅电子报的动机来做了解: 非常同意同意普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1.因为电子报是免费订阅的38.75%43.75%16.25%1.25%0%2.阅读电子报就可不必花钱买印刷报11.25%21.25

33、%40.00%21.25%6.25%3.因为电子报的内容是有趣的3.70%29.63%58.02%7.41%1.24%4.因为电子报能让我得到即时性的消息12.66%50.63%26.58%10.13%0.00%5.因为电子报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订阅27.50%52.50%18.75%1.25%0.00%6.因为电子报能让我便於寻找想要的主题19.04%54.76%20.24%5.96%0.00%7.因为电子报有庞大的资料库可供查询6.17%40.74%40.74%12.35%0.00%8.因电子报内容五花八门8.63%34.50%39.75%14.75%2.37%9.因为朋友都有看电子报,

34、所以我也要看1.21%12.20%28.05%40.25%18.29%10 .我藉阅读电子报打发时间1.21%18.87%29.47%31.81%18.64%11 .想要增加个人知识6.48%45.49%33.76%10.38%3.89%以平均数来做分析,读者最同意的前叁名是电子报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订阅;电子报是免费订阅的;电子报能让我便於寻找想要的主题。受访者最不同意的前叁名朋友有看电子报,所以我也要看;我藉阅读电子报打发时间;阅读电子报就不用花钱买印刷报。 伍、结论与建议 一、读者使用电子报的行为特性 跟据问卷调查结果发现: (一)本系的学生可说是网路高频率使用者,有近七成的比例是1-

35、2天以内就会上网一次的,其中还有五成是每天均会使用到网路的。另外也有43.75%的受访者认为阅读电子报後会减少接触印刷报的使用时间。研究其原因可能因为学生族群是网际网路的高度使用者,而且大部分的学生可能因为住校或在外租屋,无法时常接触到电视、报纸,所以才会藉由电子报得取新知,因而减低了接触平面媒体的机会。 (二)因为目前传递式的电子报是藉由E-mail的传送方式来进行,所以在有订阅电子报的情形下,读者会常执行收发信件的动作,结果发现有八成的受 访者会常常/每次做收发信件的动作,由此我们也可以确定传递式电子报的传播方式是有效的。 (三)在受访者订阅电子报类型中,可发现资讯科技占了18.01%的比

36、率,其次为新闻、影视娱乐、休闲旅游以及消费生活等。而比较吸引受访者的排行则为休闲旅游、资讯科技、影视娱乐及消费生活等新闻。这结果显示了读者使用电子报时是希望能以一个休闲的角度轻松的使用,同时也希望能从网路上获得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四)跟据研究结果发现,受访者认为电子报的优点,第一为取得的容易性、二为即时性、叁为选择多样化。而受访者在选择时所重视的,第一为即时性、二为选择多样化,其馀所占的比例则都差不多。 因为目前使用网际网路实在是再方便也不过了,所以如何吸引读者来订阅这份电子报是必须要具有优势的。像研究中发现受访者认为电子报的优点中,即时性占第二位,而读者选择最重视的特点,即时性则占了第一位

37、。这显示讯息即时更新的速度会影响订阅者的使用动机,另外在选择的多样化也是消费者所考虑的因素,往後电子报如再继续朝向个人化报导的路线,针对不同读者的需求来定位,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在此也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就是研究结果同时也发现受访者认为电子报的优点并不包含来源可信度及版面编排,这不禁令人深思是否在要求即时资讯亦或免费订阅下,其消息的来源可信度就大打折扣,以及受访者中有71.25%的读者不会完整阅读整份电子报,是否与版面编排或视觉呈现效果不佳有关。 二、电子报使用动机分析 (一)研究发现大部分受访者的使用动机在电子报是免费订阅的能让我得到即时性的消息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订阅能让我便於寻

38、找想要的主题等项目都给予高度的评价。 (二)根据研究发现读者的订阅动机并不会因同侪的影响及因为要打发时间,才订阅。所以订阅电子报纯粹是个人行为,与外在团体压力无关,读者单纯只是想取得资讯而已。而还有另一项阅读电子报就可不必花钱买印刷报则是不同意的第叁名,虽然在第一部份中,发现有43.75%受访者表示有因为使用电子报而减少接触印刷报的使用时间,但仍有超过五成认为没有影响的,所以并不会因订阅电子报而认为不需再花钱买印刷报了。 (三)研究中也发现像能让我得到即时性的消息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订阅能让我便於寻找想要的主题有庞大的资料库可供查询这几点均是其他传统媒体所无法提供的功能,因此网际网路的功能该

39、可说是影响订阅动机的主因。 三、检讨与建议 电子报的发展在国内只有几年的时间,许多理论文献并不完整,且本研究对电子报的定义指的是传递式的电子报,与许多专家学者认定 Web上的电子报是不同的。而这方面的文献更是无从找起,因此本研究在理论的探讨上是参考一些学者对WWW下所呈现出的电子报研究中的部分文献做理论分析,所以会有理论架构不完整处,在这个部分,我非常期待後续研究者能有更进一步的整理。 在研究问卷部分,所抽取的样本数应该还可以更多,但在抽样上,因只限定有订阅过的读者受测,可是发现有多数的人并未了解与接触过传递式电子报这个议题,所以希望未来有心想研究这个问题的学弟、学妹,能从未接受传递式电子报的

40、人口来着手研究。 注释: 1. 罗美玲,电子报读者之动机分析(硕士论文,元智大学资讯研究所,民87年),页4。 2.吕明珠,报纸资料库在图书馆所扮演的角色,图书与资讯学刊19(民85年11月),页82。 3.陈彦豪,将你的心情接在我的献上-电脑资讯网路上的电子报业初探(硕士论文,国立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民84年),页7。 4.同注1,页10。 5.同注3,页2-(1),2-(2)。 6.Yuri Quintana , Design of Internet-Based News Delivery Systems and Its Impact on Society(http:/moevax.edu

41、.tw/inet96/a7/a7_.htm),31July 1997。 7.同注1。页53。 8.同前注。 9.同注3,页3-5。 10.同注3,页3-6。 11.张郁蔚,电子报发展与使用之探讨,大学图书馆第一卷第四期,民86年10月(http:/www.lib.ntu.edu.tw/pub/univJ/uj1-4/uj4-9.html)。 12.戴然,上课讲义,传播理论(研究所)参考资料,国家补习班。 13.同前注。 14.潘家庆,发展中的传播媒介,帕米尔书店,(民国76年叁月),页247。 15.同前注,页248。 16.郑伯 ,消费者心理学,大洋出版社,(民国81年3月十一版),页96。

42、 17.同前注。 18.同注16,页97。 19.同注1,页20 20.翰林,大众传播理论O&A,风云论坛出版社,(民国82年12月),页224。 21.同前注,页224-225。 22.同注1,页19。 23.同注1,页63。 24.同注1,页86。 参考文献: 1.蔡世芬,实用电子媒介新论,空中杂志社,1977年元月,pp184-p190 2.潘家庆,发展中的传播媒介,帕米尔书店,民国76年叁月。 3.郑伯 ,消费者心理学,大洋出版社,民国81年3月十一版,页96-105。 4.翰林,大众传播理论O&A,风云论坛出版社,民国82年12月。 5.侯俊耀,自己创办网路电子报,文魁资讯股份有限公

43、司,1998年12月,初版一刷,pp2-p9。 6.法兰克德佛罗及乐斯福力,通讯网路, 峰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民国84年10月,pp33-p194。 7.程予诚,新媒介科技论,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民88年2月出版一刷,pp45-p65。 8.蔡元隆,网路媒体出版事业经营要素之研究,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民87年七月。 9.王仲仪,网际网路线上出版业之经营策略分析以电子报产业为例,民87年6月,pp15-p21。 10.吕明珠,报纸资料库在图书馆所扮演的角色,图书与资讯学刊19(民85年11月)。 11.陈彦豪,将你的心情接在我的献上-电脑资讯网路上的电子报业初探(硕士论文,国立台湾大学新

44、闻研究所,民84年)。 12.杨忠川,如何推出成功的电子报,新闻镜周刊407期(民85年8月)。 13.Yuri Quintana , Design of Internet-Based News Delivery Systems and Its Impact on Society(http:/moevax.edu.tw/inet96/a7/a7_.htm),31July 1997。 14.罗美玲,电子报读者之动机分析(硕士论文,元智大学资讯研究所,民87年)。 15.张郁蔚,电子报发展与使用之探讨,大学图书馆第一卷第四期,民86年10月(http:/www.lib.ntu.edu.tw/pub/univJ/uj1-4/uj4-9.html)。 17.林志杰,网路上的出版商,第叁波,163期,1996年3月,pp83-p84。 18.杨忠川,电子报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资讯与电脑杂志,191期,1996年6月,pp44-p48。 19.刘一赐,网路媒体蜕变:迷思与挑战,光碟月刊,52期,1998年,9月,pp42-p54。 20.王明嘉,版面设计的蓝图:怎样动手做编排(下),雄师美术,第155期,民73年,页131-135。 21.戴然,上课讲义,传播理论(研究所)参考资料,国家补习班。 (全文完)第 29 页 共 2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