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6807404816PPT课件

上传人:辰*** 文档编号:97266018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9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6807404816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6807404816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6807404816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6807404816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6807404816PPT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3 3深刻理解折算荷载、塑性铰、塑性内深刻理解折算荷载、塑性铰、塑性内力重分布及弯矩调幅等概念。力重分布及弯矩调幅等概念。4 4掌握双向板按弹性理论及塑性理论计掌握双向板按弹性理论及塑性理论计算内力的方法;熟悉这种楼盖的截面设算内力的方法;熟悉这种楼盖的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计与构造要求。5 5了解无梁楼盖按弹性理论的设计计算了解无梁楼盖按弹性理论的设计计算方法。方法。6 6了解几种常用楼梯的内力计算及配筋了解几种常用楼梯的内力计算及配筋构造要点。构造要点。第1页/共52页2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1 1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塑性理论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塑性理论的设计计算方法。的设计计算方

2、法。 2 2折算荷载、塑性铰、塑性内力重分布、折算荷载、塑性铰、塑性内力重分布、弯矩调幅。弯矩调幅。 3 3双向板肋梁楼盖按塑性理论的设计方法。双向板肋梁楼盖按塑性理论的设计方法。学习建议学习建议 在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塑性理论在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塑性理论的设计计算方法及双向板肋梁楼盖按塑性理论的设计计算方法及双向板肋梁楼盖按塑性理论的设计方法中,计算与构造措施是同样重要的,的设计方法中,计算与构造措施是同样重要的,不要厚此薄彼。不要厚此薄彼。第2页/共52页3 10.1 10.1 概述概述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是土木工程中应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是土木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在

3、混合结构房屋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在混合结构房屋中,楼盖的造价约占房屋结构总造价的中,楼盖的造价约占房屋结构总造价的3030 4040,因此,楼盖结构造型和布置的,因此,楼盖结构造型和布置的合理性,以及结构计算和构造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结构计算和构造的正确性,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和技术经济指标有着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和技术经济指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混凝土楼盖按其施工方非常重要的意义。混凝土楼盖按其施工方法分为整体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法分为整体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型式。三种型式。第3页/共52页4 整体现浇式楼盖具有整体性好,适整体现浇式楼盖具有整体性好,适应性强,防水性好等优点

4、,适用于下列应性强,防水性好等优点,适用于下列情况:情况: (1)(1)楼面荷载较大、平面形状复杂或楼面荷载较大、平面形状复杂或布置上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布置上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2)(2)对于防渗、防漏或抗震要求较高对于防渗、防漏或抗震要求较高的建筑物。的建筑物。 (3)(3)高层建筑。高层建筑。 第4页/共52页5一一. .单向板与双向板单向板与双向板单向板:主要在一个方向弯曲;单向板:主要在一个方向弯曲;双向板:两个方向弯曲。双向板:两个方向弯曲。如图:某四边支撑板,受均布荷载作用。如图:某四边支撑板,受均布荷载作用。第5页/共52页6单向板:主要在一个方向弯曲;双向板:两个方向弯曲

5、。如图10-5:某四边支撑板,受均布荷载作用。当板的长边l2与短边l1之比l2 / l12时称为单向板当板的长边l2与短边l1之比l2 / l12时称为双向板第6页/共52页7 二.楼盖的结构类型 1.按结构类型: 肋梁楼盖 图10-1 (1)单向板楼盖(2)双向板楼盖 (3)井式楼盖(4)密肋楼盖 无梁楼盖(板柱结构)图10-3 2.按预应力情况:(1)RC楼盖(2)PC楼盖 3.按施工方法:(1)现浇楼盖(2)装配式楼盖(3)装配整体式第7页/共52页810.2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步骤:平面布置、计算简图、内力分析(计算)、配筋及构造 和绘制施工图。一.结构平面布置(见附图)原则:计算方

6、便(尽量对称、等跨、等截面和同材料),符合模数 1. 柱网尺寸或承重墙间距: (1)考虑建筑使用要求 (2)柱(墙)间距=梁的跨度。 主梁:(58)米;次梁:(46)米第8页/共52页9 2. 主梁的间距=次梁的跨度 3. 次梁的间距=板的跨度 4. 主梁的布置方向: 类型:(1)主梁横向布置10-6(a)-横向刚度大、可布 置较大门窗; (2)主梁纵向布置10-6(b)-横向刚度小、但室内净高大; (3)无主梁布置10-6(c)-适合砌体结构、中间可设走道。第9页/共52页10 5. 截面尺寸: (1) 板: 刚度要求:h l/40(连续); h l/35(简支); h l/12(悬臂)。

7、使用要求:民用 h=70mm(最小); 工业 h=80mm(最小)。 (2)梁:次梁:h/l=1/181/12; 主梁:h/l=1/141/8; h/b=23 第10页/共52页11二.计算简图 墙体 基础1.计算模型及简化假定 主梁一般传力路径(见附图):板 次梁 柱 基础 墙体 基础计算模型(简图):板:以次梁为中间支座和以墙体为边支座的多跨连续梁(板宽为1 米);次梁:以主梁为中间支座和以墙体为边支座的多跨连续梁;主梁:以柱为中间支座和以墙体为边支座的多跨连续梁;小结:单向板楼盖结构可简化为三种不同的多跨连续梁。)(均布)(集中力)(集中力第11页/共52页12简化假定:(1)梁在支座处

8、可以自由转动,支座无竖向位移;(2)不考虑薄膜效应(即假定为薄板);(3)按简支构件计算支座竖向反力;(4)实际跨数小于和等于五跨时,按实际跨数计算;实际跨数大 于五跨且跨差小于10%时,按五跨计算。上述假定的物理意义:对于(1):忽略了次梁对板、主梁对次梁和柱对主梁的扭转刚 见图12-4 度;忽略了次梁、主梁和柱的相对竖向变形; 由此带来的误差通过“折算荷载”加以消除。第12页/共52页13对于(2):由于支座约束作用将在板内产生轴向压力,称为薄膜 力或薄膜效应,它将减少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这种有利作用在计算内力时忽略,但在配筋计算时通过折 减计算弯矩加以调整。对于(3):主要为计算简单。对

9、于(4):方便查表计算,可由结构力学证明。2.计算单元和从属面积(1)计算单元:板取1米宽板带; (见附图) 次梁和主梁取具有代表性的一根梁。(2)从属面积:板取1米宽板带的矩形计算均布荷载; (见附图) 次梁和主梁取相应的矩形计算均布和集中荷载。第13页/共52页143.计算跨度(见附图)次梁的间距就是板的跨长; 主梁的间距就是次梁的跨长; 跨长不一定等于计算跨度; 计算跨度是指用于内力计算的长度。计算跨度的取值原则:(1)中间跨取支承中心线之间的距离;(2)边跨与支承情况有关,参见表10-1。4.荷载取值(1)楼盖荷载类型:恒载(自重)和活载(人群、设备)第14页/共52页15(2)荷载分

10、项系数 恒载一般取1.2;活载取1.4;特殊情况下查阅规范。(3)折算荷载A.折算意义:消除由于前述假定(1)所带来的计算误差;B.折算原则:保持总的荷载大小不变,增大恒载,减小活载;板或 梁搁置在砖墙或钢结构上时不折算;C.折算方法:见书上P.128公式(10-1)和(10-2)及其符号说明。注意:主梁不作折减第15页/共52页16三.连续梁、板按弹性理论的内力计算(方法)1.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1)原则:A.活荷载按满布一跨考虑,即不考虑某一跨中作用有部分荷载的情况;B.在此布置下,相应内力最大(绝对值)。(2)活荷载最不利布置规律由结构力学可证明:A.求某跨跨内最大正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

11、活荷载,然后隔跨布 置;B.求某跨跨内最大负弯矩时,应在该跨不布置活荷载,而在该跨左 右邻跨布置,然后隔跨布置;第16页/共52页17C.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或该支座左右截面最大剪力时,应在该支座 左右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2.内力计算(1)对于相应的荷载及其布置,当等跨或跨差小于等于10%时,可直接查表用相应公式计算(如查P.130-136);(2)公式中的荷载应为折算荷载,其他相同。3.内力包络图(1)意义:确定非控制截面的内力,以便布置这些截面的钢筋。(2)内力包络图的作法:见附图,以五跨连续梁为例加以说明。步骤1:由于对称性,取梁的一半作图;第17页/共52页18步骤2:分别作组

12、合AD情况下的弯矩图;步骤3:取上述弯矩图的外包线即为所求弯矩包络图。(3)剪力包络图的作法同理。第18页/共52页19四.超静定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概念1.应力重分布与内力重分布(1)应力重分布:在弹性阶段,钢筋与混凝土承担的应力是按各自的初始弹性模量分配的,例如,轴心受压构件某截面的应变为,则钢筋承担的应力为 ,混凝土承担的应为 ;在弹塑性阶段钢筋与混凝土承担的应力是按各自的变形模量分配的,例如,钢筋承担的应力仍然为 ,混凝土承担的应力为 : 。由于 ,混凝土分配到的应力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应力重分布”。应力重分布在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中都可能发生。ssEccEssEccEccEE

13、第19页/共52页20(2)内力重分布:超静定结构存在多余联系,其内力是按刚度分配的。在多余联系处,由于应力较大,材料进入弹塑性,产生塑性铰,改变了结构的刚度,内力不再按原有刚度分配,这种现象称为“内力重分布”。 “内力重分布” 只会在超静定结构中发生且内力不符合结构力学的规律。2.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塑性铰(1)塑性铰的概念:适筋截面在钢筋屈服到混凝土压碎过程中形成的铰称为“塑性铰”。(2)塑性铰的特点:通过与理想铰比较可看出如下几点第20页/共52页21 塑性铰 理想铰A:能承受(基本不变的)弯矩 不能承受弯矩B:具有一定长度 集中于一点C:只能沿弯矩方向转动 任意转动(3)塑性铰的分类 钢筋

14、铰受拉钢筋先屈服,适筋截面;(转动大、延性好); 混凝土铰混凝土先压碎,超筋截面;(转动小、脆性)。(4)塑性铰对结构的影响A:使超静定结构超静定次数减少,产生内力重分布;B:塑性铰出现时,只要结构不产生机动,仍可承受荷载;或者 说,当出现足够的塑性铰,使结构产生机动时,结构才失效。 第21页/共52页223.影响内力重分布的因素充分的内力重分布:出现足够的塑性铰使结构成为机动。主要影响因素(1)塑性铰的转动能力:取决于纵向钢筋的配筋率、钢筋的品种和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值;(2)斜截面承载力:在出现足够的塑性铰之前不能产生斜截面破坏,否则不能形成充分的内力重分布;(3)正常使用条件:控制内力重分

15、布的幅度,一般要求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应出现塑性铰,以防止出现裂缝过宽或挠度过大。5.考虑内力重分布的意义和适用范围问题:目前的内力计算方法与配筋计算方法不相协调第22页/共52页23解决办法(之一):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考虑结构内力重分布 的计算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能正确估计结构的裂缝和变形;(2)能合理调整钢筋用量,方便施工;(3)可人为控制弯矩分布,简化结构计算;(4)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提高经济性。下列情况不宜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1)裂缝宽度和挠度要求较严格的构件;(2)直接承受动荷载和重复荷载的构件;(3)预应力和二次受力构件;(4)重要的或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构件。第23页/共

16、52页24五.连续梁、板按调幅法的内力计算(1)等跨连续梁计算条件:各跨均布荷载相等、集中荷载的大小和间距相等。计算方法:查表并用下式计算A.弯矩:均布荷载时: 集中荷载时:B.剪力:均布荷载时: ;集中荷载时:上述公式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见P139的说明。为方便记忆,将表10-12中各系数的位置表示在附图中。20)(lqgM0)(lQGMnlqgV)()(QGV第24页/共52页25(2)等跨连续板3.用调幅法计算不等跨连续梁、板 采用前述原则和步骤进行,但不能直接使用上述表格,各内力的调幅值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20mlqgM)( 第25页/共52页26六.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与构造1.单

17、向板的截面设计与构造(1)设计要点:A.板厚的要求;B.区分端区格单向板和中间区格单向板,前者的内支座弯矩和中间跨的跨中弯矩可折减20%。C.板一般不进行抗剪计算,因混凝土的能力足够且板上仅考虑均布荷载;D.一般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第26页/共52页27(2)配筋构造1)受力筋:与板的短边平行,直径在6到12毫米之间,直径不一多于两种;布置形式有弯起式和分离式,见图10-14;满足一定条件时(等跨、等厚度,活载与恒载之比小于3等),可直接按该图进行钢筋的弯起或截断,否则应作包络图。2)板中构造钢筋:A.分布筋,平行于长跨,布置于板底部,受力筋之上,如下图: 受力筋 分布筋第27页

18、/共52页28B.与主梁垂直的附加负筋:如下图: 主梁次梁板板受力钢筋附加负筋AAAA第28页/共52页29C.与墙体垂直的附加负筋:见图10-15;D.板角附加短钢筋:见图10-15。2.次梁(1)设计要点1)可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2)配筋时,支座按矩形,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3)当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时,为防止过早出现斜截面破坏,可将计算得到的箍筋用量提高20%。(2)配筋构造当等跨、等截面和活载与恒载之比小于等于3时,纵筋的弯起和截断可按图12-21布置,否则按包络图布置。第29页/共52页303.主梁(1)设计要点1)内力计算时,一般不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2)配筋计算时,支座

19、按矩形,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2)构造特点1)主梁与次梁相交处上部钢筋布置按下图:主梁次梁板板受力负筋次梁受力负筋筋)主梁受力负筋(或架立第30页/共52页312)对于主梁与次梁相交处的主梁上,由于间接加载,为防止主梁腹部产生局部破坏,应设置附加横向钢筋,如下图: 附加横向钢筋具体计算方法和布置范围P.26,一般情况下优先考虑箍筋加密以方便施工。介绍例题P142。筋)主梁受力负筋(或架立主梁受力筋附加箍筋(加密)附加吊筋斜裂缝次梁主梁第31页/共52页3210.3 双向板肋梁楼盖一.双向板的受力特点和主要试验结果1.四边支承板弹性工作阶段的受力特点(见图10-29和10-30)(1)理论依据:

20、弹性力学薄板理论;(2)主要结论:相邻板带之间存在剪力,构成扭矩;主弯矩作用下板底部将产生45度方向的裂缝。2.四边支承板的主要试验结果(见图10-30)特点:板底部裂缝沿45度方向;板顶裂缝沿支承边发展呈椭圆形。二.双向板按弹性理论的内力计算 对于非规则的双向板,一般按薄板理论直接计算内力;对于规则的双向板,根据薄板理论制成表格后,查表计算。现加以讨论。第32页/共52页331.单跨(单区格)双向板 计算公式:几点说明(强调):(1)上式中各符号的意义见P152;(2)表中系数的数值与板的四边支承条件和所求弯矩的位置有关(3)上式未考虑泊松比的影响,实际计算时必须考虑,此时混凝 土的泊松比近

21、似取0.2;(4)上式所求弯矩是单位长度的弯矩。2.多跨(多区格)双向板 实际工程中单区格较少,一般为多区格楼盖。20plm 表中系数第33页/共52页34实用做法:将多区格楼盖简化为单区格板,然后按单区格查表计算。(1)跨中最大弯矩 由薄板理论可知,跨中产生最大弯矩时,荷载为棋盘布置,可将多跨双向板楼盖分解为单跨板查表计算,将荷载重新组合,如附图所示。 显然,a产生的内力= b产生的内力+ c 产生的内力。对于 ,中间的板块,按四边固定荷载为g+q/2的情况查表; 端部的板块,按三边固定一边简支荷载为g+q/2的情况 查表; 对于 ,按四边简支荷载为q/2的情况查表;)(b)(c第34页/共

22、52页35 (2)支座最大负弯矩 最不利活荷载的布置形式为全部楼盖满布。 中间板块按四边固定的情况查表; 端部板块按三边固定一边简支(若搁置在砖墙上)查表; 角部板块按二边固定二边简支(若搁置在砖墙上)查表; 相邻支承边上的负弯矩取绝对值较大者。xcxbxmmm,ycybymmm,第35页/共52页36三.双向板按塑性铰线法的计算(自学)四.双向板的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1.截面设计 由于板四周受到梁的约束,将使实际弯矩有所减少。所以规范允许将计算弯矩值折减。(1)中间跨的跨中弯矩、中间支座弯矩可减少20%;(2)其余部位视情况确定;(3)角部板块不折减。2.构造要求 配筋形式:弯起式和分离式;中

23、间板带按计算配筋;边缘板带取一半;其余构造筋同单向板。第36页/共52页37五.双向板支承梁的设计1.支承梁承担的荷载 板上作用的均布荷载按就近原则传递给支承梁,见附图。2.支承梁的结构模型:多跨连续梁3.设计步骤(1)荷载简化:采用支座弯矩等效的原则将T形和三角形荷载分布简化为均布分布。现以三角形分布为例加以说明。pepmmemem第37页/共52页38 均布荷载下两端固定梁的支座弯矩为: (a) 假定三角形荷载下两端固定梁的支座弯矩: 采用结构力学解出 ,再令 ,即可解得等效荷载: (b)对于T形分布的均布荷载作类似的计算,也可求得相应等效荷载。 于是,求解三角形荷载下两端固定梁的内力时,

24、不须解超静定结构。先根据(b)式求等效荷载,再代入(a)式求支座弯矩;原超静定结构转化为三角形荷载和支座弯矩作用下的静定结构。各种类型分布荷载下两端固定梁的等效弯矩可查有关计算手册。12lpm2ee),(lpfmmme),(lpfmp85lpgpe),(第38页/共52页39(2)按最不利活荷载求控制截面的内力,原则同单向板楼盖梁。(3)作包络图进行配筋计算。六.双向板设计例题(简介)10.4 无梁楼盖(自学)第39页/共52页40 105 装配式与装配整体式楼盖 一.概述 1.装配式:所有构件均在工厂或现场预制,然后起吊安装;整体性差,不利与抗震,仅适用于混合结构的多层房屋。 2.装配整体式

25、:部分构件(板)在工厂或现场预制,部分构件(柱)现浇,整体性强于装配式,适用于框架等小高层结构。 3.一般采用标准化构件生产。第40页/共52页41二.预制板与预制梁1.预制板的形式:普通混凝土预制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轻质 混凝土预制板和其他新型材料预制板(墙体)。 各种形状的预制板见图10-36。2.预制板的尺寸:标准化,一般根据开间或进深、柱距和施工方便 确定,可查表准图选用。3.预制梁:普通混凝土预制梁、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简支梁、连 续梁、矩形截面、T形截面和花篮梁,见图10-38。三.预制构件的计算特点1.使用阶段承载力计算;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3.吊装验算(自重乘以1.5

26、、吊环验算)。第41页/共52页42四.铺板式楼盖的连接1.连接的目的:加强各构件的联系,确保结构的整体性。2.连接的方法:见P.163的标准图。第42页/共52页43IIIIIIIIII II 第43页/共52页44主梁次梁次梁主梁板板第44页/共52页45ggggggggggqgqgqgqgqgqgqgqgqgqggq2q2q2qg)(a)(b)(cIIIIIIIIII II gg2q2q2qq)(a)(b)(c第45页/共52页46主梁次梁板板计算简图次梁计算简图主梁计算简图米宽板带(从属面积)1属面积主梁从属面积次梁从第46页/共52页4712345bedcafqqqqqqqqqgAD

27、CB;支座最大负弯矩,红色求跨),b421qgA,(:跨最大正弯矩,黄色;求第跨),1531qgB,(:;支座最大负弯矩,绿色求跨),c532qgC(:跨最大正弯矩,白色;求第跨),242qgD,(:矩包罗图红色外包线即为所求弯第47页/共52页48bcMM第48页/共52页49ACCBBACIIIIIIIIIIII111141161141161161161141141111141推。上的情况,其余情况类梁板(端部)搁置在墙第49页/共52页5012.6 楼梯与雨篷一.楼梯分类:平面楼梯(板式楼梯、梁式楼梯)可简化为平面问题; 特种楼梯(螺旋式、悬挑式)须按空间问题求解。重点:平面楼梯1.板式

28、楼梯(结构布置如附图)(1)传力路径:均布荷载 梯段板 平台梁均布荷载均布荷载第50页/共52页51(2)结构简化1)梯段板简支于平台梁,为简支斜板,再简化为水平梁(梁宽为梯 段板宽度);2)平台梁简支于横墙,简化为简支梁;3)平台板为四边支承的单区格板,视实际情况直接查表计算。2.梁式楼梯(结构布置见附图)(1)传力路径:均布荷载 踏步板 斜梁 平台梁。(2)结构简化 1)踏步板简支于斜梁;2)斜梁简支于平台梁;3)平台梁简支于横墙;4)平台板为四边支承的单区格板,视实际情况直接查表计算。3.具体计算公式及构造要求自学。均布荷载均布荷载集中力集中力第51页/共52页52感谢您的观看。第52页/共52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