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97128388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摘 要由于会计标准日趋国际化,企业的组织形式和业务越来越复杂,会计对象的不确定性增加,这就要求把实质原则会计实务正确的应用到企业会计实践中。本文将针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这一问题进展讨论。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概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原则在该物质的缺陷,建议在形成正确的应用物质的原则。其中,本文将重点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主要表达在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三个方面。在会计确认主要归纳了三个要素,资产、负债和收入;主要分布探讨了资产减值会计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的本钱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报告主要从资产负债表日

2、后事项,合并会计报表,每股收益来自三个方面。通过以上容的研究,发现该物质的形成原理和缺点提出了相关的建议。通过本文的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掌握交易和事件的性质,会计活动进展测试贸易创新和时代的变化,真正的、永恒的新鲜活力。关键字 会计实务;会计实质;会计形式;应用ABSTRACTBecause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the organization form and business of enterprises are being more and more ple*, and t

3、he uncertainty of accounting objects is increasing. This requires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tive ta*ation, accounting practice to enterprises.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ce over form in accounting practice. The main problems include t

4、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he overview about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ce over form, substance over form principle in the accounting practic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defects in the material, in the form of matter suggest correct principles. Among them,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ap

5、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ce over form in accounting practice, mainly reflected in accounting recognition, accounting measurement and accounting reports in three aspects. In accounting mainly discusses three elements, assets, liabilities and ine distribution; mainly discusses the cost of

6、the long-term equity investment impairment of assets, measurement of the e*change of non monetary assets, assets; accounting report mainly from the date of the balance sheet after items, consolidated accounting statements, earnings per share from three aspects. Through the above research, it is foun

7、d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principle and shortings of the relevant remendation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only by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ce over form, grasp the nature of transactions and events, accounting activities change test trade innovation and times, real and eternal fresh vita

8、lity.KEY WORDS:Accounting practice; accounting essence; accounting form; application目 录ABSTRACT2前言4第1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概述51.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涵义51.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意义51.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相关研究6第2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应用72.1在会计确认实务中的应用72.1.1 会计主体确实认72.1.2 资产确实认72.1.3 负债要素确实认82.1.4 收入确实认82.2 在会计计量中的应用92.2.1 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102.2.2 资产减值的计量102.2

9、.3 非货币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本钱的计量112.3在编制会计报告业务中的应用112.3.1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应用112.3.2 合并会计报表的应用122.3.3 每股收益计算的应用12第3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143.1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143.2 与其他原则存在协调问题143.3 过度滥用的现象153.4 会计教育的缺陷15第4章正确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建议164.1提升会计人员专业素养,增强职业判断能力164.1.1 注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164.1.2 注重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学习164.1.3 注重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164.2 妥善处理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协调174.3

10、 注重与法律法规的协调174.4 深化会计教育改革174.4.1 熟悉各项会计法规、制度174.4.2 提高业务素质18深化教育体制改革18结论19参考文献21前 言社会和经济开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走势,而且对全世界的经济造成重大影响。自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开展的开放性越来越多样化,与此同时,企业的组织形式越来越兴旺,会计对象的不确定性增加,要求企业运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出现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象征与国际会计准则会计理论的集成。广泛应用于会计实务,说明企业不能仅仅依靠法律和浅薄的形式,不被表象所欺骗,利用经济业务的实质,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市场竞争日趋剧

11、烈。企业为了增加销售收入,越来越多的采用赊销等市场策略,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应收账款余额的激增。如何化解应收账款风险,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已成为当前企业的重要课题。第1章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概述1.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涵义2006 年我国新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根本准则?中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这说明,企业在会计实务中必须认真贯彻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虽然外表或事项或交易形式,但必须深入到企业业务的在本质。“实质在这里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需要通过交易或交易处理的经济容,最后是会计信息;而“形式是

12、指交易或事项的外在表现。这样就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扫除外表现象,为企业及其关系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可靠、更准确的会计信息。1.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意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说明,中国的会计制度经历了重大改革,说明中国的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渐收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世纪以来,我国企业制度的开展,业务围和企业组织构造到达了迄今为止未知的水平;此外,不仅要求企业会计信息用户信息提供有用的信息,更多的需求有一定的价值。因此,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的引入,不仅丰富我们的会计理论,也确保会计信息和会计容相对客观和有效的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丰富了会计准则,与其他

13、原则和发挥作用提供准确、真实、可靠的信息,为企业。这一原则是一个重要的补充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而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确认收入和费用。然而,随着经济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现金可以更好地反映业务能力,偿债能力和未来前景的业务。这是一个原因公司仍然使用现金流量表来衡量他们的操作能力。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这是一个补充一致性的原则。一致性原则的规定,企业可以不改变他们的测量方法和会计政策。然而,如果一个会计政策能够更好地反映其操作,和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可以做适当的改变。1.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相关研究研究物质的形式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并没有

14、停顿,尽管起源于西方国家,而且外国会计理论一致的赞扬,除美国财务会计准则概念公告,几乎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之间的概念框架。在我们国家,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出具财政部1998年,披露关联方关系和交易,首先提到的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来确定有关各方是否形成。华严(2021)描述具体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正确使用这一原则,一个人应该坚持适度的原则,不能过份强调,和与其他会计原则相结合的根底上,合理利用,另一方面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加强披露信息的物质形式。婷婷(2021 )分析我国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和问题的原因,指出存在的中国上市公司不分红,分红政策不稳定,连续性差

15、,缺乏政策和法律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从国研究现状,我认为国标准反映的一般理解实质重于形式是一样的:在会计,即经济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的物质,当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并不反映经济实质,应该按照经济实质反映。从国研究现状,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实质上是企业标准的交易和事项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第2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应用2.1在会计确认实务中的应用当经济事件或者事务发生在会计系统中,它必须首先成认的会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识别中扮演一个重要的根本作用。 2.1.1 会计主体确实认会计主体是财务会计的根本假设或根本前提之一,是指会计工作所效劳的特定单

16、位或组织。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围。在会计工作中,只有能够识别和计量影响自身经济利益的交易或事件,不能识别和计量不影响自己的交易或事件的经济利益。首先,会计主体是明确的,交易或事项的围划定的会计处理;其次,会计主体是明确的,为了更好的掌握会计的地位;最后,会计主体清晰,能够区分经济活动会计与业主之间。一般而言,法律主体通常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一个法律主体。当交易的实质或其他事项与法律形式不符时,应当反映其经济实质。2.1.2 资产确实认根据标准,资产是指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交易中已经形成或控制的资源,并期望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它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17、的,即资产必须是真正的资产,并不能期望资产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的结果有发生的结果;其次,公司的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第三,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通过对资产的定义可以看出,“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资产的所有权,是必然要求会计主体假设。作为一种主要资产,主体应具有所有权或控制权。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通过所有权或控制权来决定是否属于*一特定主体的资产。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拥有、使用、取得和处分财产的权利。因此,按照本标准确定企业的财产、材料等,可以纳入企业资产围。但是,所有权的法律概念仅仅是会计确认资产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唯一的根底。企业不会拥有,而是把资产的控制权纳入企业会计的围

18、,表达客观的经济本质,是形式的本质,而不是原则的典型表达。 从资产的定义,可以看到,资产必须“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这是资产的本质特征。因此,资源有能力带来经济利益的市场,即使他们有资产的形式,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资产的性质,必须从资产中消除。例如,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开展,设备的更新换代,技术已经走出生产线,虽然实物形式依然存在,但实际上并不是用于生产使用,不能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它不应该被确认为一种资产,但应该失去它失去了为企业创造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它将被认定为损失。因此,企业“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定义资产的会计准则,不仅强调了资产的本质,也表达了尊重客观经济现实。 2.1.3 负债要

19、素确实认标准规定,负债,是指过去交易和事项的现有义务,履行的义务是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在我们的会计实践中,长期借款产生的利息计算按实际发生额和包含在“财务费用“在建工程和其他相关主题。同时,归功于“长期借款账户,不管多久贷款利息。如果贷款的利息支付在下一财政年度,应当收取当期利息费用,但利息记入“长期借款今年年底和兴趣是包含在长期负债。这显然夸大了长期负债,从而减少流动负债,并最终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依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长期借款利息“一年到期的长期负债工程中应该包含在流动负债。 对客户效劳的效劳产品,企业是否能确认责任的销售产品吗?例如,企业销售的产品提供免费维修时间,企业在销售的

20、时候,再多的修复( 形式上本钱,但根据他们以往的经历,总有一局部销售产品来修复。是企业营销的产品吗 它本质上承担经济责任。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这些条件下企业应该认识到责任。2.1.4 收入确实认从销售货物标准,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确认:一,企业货物的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第二,企业既没有所有的部长通常继续保持联系,也没有实施有效控制商品销售;第三,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本钱能够可靠地计量。在这种情况下,前三个都是很好的贯彻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1)所有权转移或实物交割不一定确认为收入的实现。这是真实的大多数零售交易,但在*

21、些情况下,他们是由交易的实际情况判断。例如,企业销售的货物在质量、品种、规格等方面不符合合同规定的,出卖人和买受人不能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货物可以退回。在这一点上,销售企业仍然有责任,对货物的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回报尚未转移到买方,销售企业不能确认收入。这说明,虽然材料的形式交付或证书的所有权转移已经发生,但在货物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奖励不转移,不能确认收入。同样,如果一个交易的货物主要是在所有权转让的风险和奖励已经发生,只有由于买方自己的原因延迟交货,导致商业仍然在销售,销售收入应得到成认。因此,这里关注的是交易的本质,而不仅仅是交易的形式。 (2)如果卖方有权继续拥有或控制正在出售的商品的相关

22、管理,收入无法识别,即使标题文件已转移或货物已交付。采取售后回购,例如,在商品出售给买方,货物已收到,双方同意将所购的商品无条件在规定的在未来*一特定时间的价格。这说明卖方仍然控制被销售的货物。该交易本质上是一种融资行为,不作为收入确认。 (3)如果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不能流入企业,即使其他条件都满足,也不能确认收入。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主要表现为资金流入、收取价格和实物交割,这显然不是根底。例如,在买卖时,卖方得知买方在另一笔交易中赚了一笔钱损失,现金流困难。例如,当出口货物,是不可能确定的国家允许进口企业汇基金。没有收入可以成认,直到消除不确定性。可以看出,销售收入确实认是非常复杂的。使用

23、上面的条件来判断,我们必须仔细分析每个事务的本质,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做出判断,以有助于企业的实际性能的客观评价。2.2 在会计计量中的应用会计是指会计人员运用一定的计量模型,将会计对象的数量放在货币数量关系上,产生以货币计量信息为主的会计信息处理。2.2.1 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一个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单独核算免税由本钱法或权益法根据具体情况。在正常情况下,20%的股权比例是确定会计本钱法或权益法的主要依据。企业投资于其他单位的单位有权投票总资本的20%或以上但低于50%,甚至不到20%投资,但有重大影响,它应该采用权益法核算;它还提供了,如果企业在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或不超过

24、20%的资本总额超过50%,但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应占使用本钱法。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有不同的方法处理不同的情况。只有20%和50%数值概念和实际的会计方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例如:公司直接拥有B公司资本15%的投票。它不满足20%的股份在一般情况下,这是不适合使用权益法。但现实是,B公司发送的高管,负责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业务活动。同时,B公司的生产经营必须依靠提供关键技术信息,一个公司可以在B公司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即使投资公司的数量不符合的使用权益法,它仍然是按照权益法计算,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因此,股权比率是一个标准的判断。有权决定是否或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显著影响,这

25、说明长期股权投资在认真落实有关规定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2.2.2 资产减值的计量合理的资产减值准备,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慎重的原则的表达。列表以下原则和结果说明,资产减值的迹象可能发生:流动资产的市场价格已经大幅下降,企业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环境的重大变化,投资回报率在当前市场利率或其他市场有所改善;有证据说明资产已经过时或实体损坏;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处置前,企业部报告的证据说明资产的经济绩效低于或低于预期,其他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企业会计实务如果上述任何病症,需要相应的损伤。从法律形式,没有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但从经济本质的角度来看,这种方法不能掩盖事实的

26、资产减值,由于资产减值可以不再提供经济价值。公司,例如,空闲很长一段时间,也不会在可预见的未来,而且没有转让固定资产和存货的价值,等等,虽然有相当大的账面价值在形式,但本质上有经济利益相关的企业。因此,资产减值的现象时,历史本钱不适用,企业需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调整资产的价值,从而更真实和可靠的反映资产的本质。2.2.3 非货币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本钱的计量非货币资产交换的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应当依据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资产的本钱,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第一,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第二,资产或者可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可靠的测量。如果两个条件不能同时满足,或只

27、有一个人满意,携带着只能占资产的账面价值转换资产。因此,在非货币交易、资产交换是商业性质,将会影响到资产的价值和利润或损失;同时,当事人之间的关联方交易的存在,而且企业应注意的问题。例如,C公司有很多电脑,账面价值50万元(公允价值80万元,C和D公司,以换取一批办公桌,账面价值80万元(公允价值80万元,如果C,D公司关联方,桌子上的C公司进入价值应该是50万元,如果不是关联方,C公司进入桌子上的价值是80万元,而30万年确认为营业收入。这说明交易不仅是其法律形式,从法律形式的关系C,D并不影响事务,但从经济实质,C和D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交易是否公平。因此,企业应实施非货币交易的会计核算,

28、按照物质比形式更重要的原则。2.3 在编制会计报告业务中的应用会计报告是基于生成的记账处理信息,根据会计信息用户的需求进一步转换的信息,形成一套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2.3.1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应用规则要求:事件发生的日期后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指夏至批准财务报告援引天之间发生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包括事件发生的日期后的资产负债表调整自然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期和不调整事项发生后的资产负债表日期。调整事件发生后的资产负债表日期是指资产负债表日提供了一个新的或现有情况的进一步证据很重要。没有调整事项发生后的资产负债表日期是指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显示问题。第一调整事件发生后的资产负债表日期的资产

29、、负债和其他会计科目报告已经改变,并且有足够的数据显示,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会计的质量。所以,根据会计信息及时性,应当调整课程,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第二次调整的自然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因为它是在资产负债表上只发生在未来,但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的现实,尤其是在资产和负债的影响主要问题在未来,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应当披露在笔记中。2021年2月5日,例如:一个公司购置了该公司90%的股份,并宣布控制了B公司。收购活动不迟于资产负债表日,2021年12月31日。收购,然而,将在2021年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一个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在笔记中,以便真正反映公司的实际情况,同时,及时告

30、知利益相关者,他们充满信心对公司的长期开展。2.3.2 合并会计报表的应用编制合并报表的主体是母公司与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公司,也就是说,合并的主题,确定合并的主题表达了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因为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合并的对象不一定是一个统一的法律实体,但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统一的经济实体。准备合并财务报表,从这样一个经济实体确定合并围,它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正常情况下,整合企业的财务报表的围确定的根底上控制。然而,子公司是否包括在母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围,不能仅仅看是否承受投资者资本投资单位占50%,但投资单位是否控制在本质上。例如:*公司A、B、C、D四家公司股权资本比率为63%,3

31、2%,25%和28%。此外,拥有26%的股权资本的B公司,和C公司拥有30%的股权资本的D。*公司有权确定D的金融和商业政策按照协议。因此,*公司应该把A、B和D合并报表的围。因为*直接拥有63%的股权,直接或间接拥有B,共有58%的股权资本,尽管*公司只拥有28%的D股本,但实际上可以控制D公司,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围也应该是D的合并会计报表。2.3.3 每股收益计算的应用企业会计准则,股份制企业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根本根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并在笔记中披露会计根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过程。在计算每股收益时,如果已发行股票的净收益普通股将不是全面的,因为一些可以转换成普通股

32、的证券,如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股票期权、可转换优先股,虽然不优秀普通股在法律形式,但在经济和普通股的本质。因此,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考虑这些证券可以转换成普通股,调整电流的影响可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除以所有,包括优秀普通股,普通股的加权平均股数相应稀释每股收益,每股收益的计算更加全面和准确。第3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已广泛应用在实践中,它的价值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并在其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3.1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由于现代经济的快速开展,企业的形式越来越复杂,许多交易或事项不能达成一致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甚至发生。一方面,这使会计人员困惑,对于

33、不确定的会计政策,因为系统不规交易或者事项给绝对的;另一方面,造成空间的独立精神和专业判断,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来满足开展趋势。当交易或事项的外在形式的不符合其经济实质,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有一定的能力,以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它需要会计人员有更高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然而,由于一些会计人员的能力是不够的,不能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如果过于依赖个人的判断,会计的风险将会增加。此外,一些会计人员利用漏洞的原则,操纵利润,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为了使会计信息保持其真实性,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必须增加以适应整个社会的开展。3.2 与其他原则存在协调问题在会计实务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并与其他原则有一

34、个协调的问题。这一原则有时用于矛盾权责发生制等会计原则和一致性。例如:在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按照一致性的原则,不能任意改变企业使用原始的原则,但根据会计变化和时代的原则,应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企业选择适宜的方法。 虽然在*些情况下,当使用冲突与其他原则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但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相信“框架的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是四个主要财务报表提供信息的质量特征,可靠性包括如实,substanceoverform,审慎、中立和完整性等。因此,相对于其他主要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只有在次要位置,不应过分强调。3.3 过度滥用的现象由于对“实质重

35、于形式原理介绍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下,它的出现提高了企业的财务信息失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然而,这一原则存在滥用的现象。例如:一些企业利用这一原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报表的操纵,导致业务提供更多的效果好,不提供的情况,这对意向“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有些企业强调经济实质而无视法律形式,这都是错的,相对于实体经济的法律形式,更好地反映企业会计的本质,但过多的强调本质而无视法律的形式将为借口,对会计人员的主观。经济的本质是会计业务的核算,具有指导意义,但法律形式不可无视。但是,当会计业务由于法律形式的缺陷未能表达其经济本质时,应当以法律的形式为主要依据,而不

36、是单纯强调经济本质。3.4 会计教育的缺陷在中国的会计教育,教育制度的不完善,传统的教学容和教学方法不规,普及教育难以实施。会计人员不熟悉会计法规和制度,缺乏继续教育。违反纪律是很常见的。会计业务,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许多没有结实掌握根本的会计专业知识,不主动吸收一切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在物质形式的会计原则的原则是不熟悉的工作相关的会计知识的误用,工作效率低,容易出错。你从哪里得出这些结论.当前教学需要从理论到实践,每年都要进展继续教育。第4章正确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建议针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建议:4.1提升会计人员专业素养,增强职业判断能力4.1

37、.1 注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金融体系的改革,社会越来越要求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空前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应该定期职业道德素质,必须严格遵守会计政策,还要生活,并如实反映会计信息的根底上,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关键是要把经济活动的外部形式,准确把握经济交易的本质,深入分析经济本质,以确保会计信息失真。因此,合理的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不仅要求会计人员正确的金融概念,但也有独立思考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的决定。4.1.2 注重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学习对于一个企业,员工的开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时代经常对企业员工培训,让他们及时了解产业开展情况,以确保会计对象的不确定性,同时增加,

38、会计人员仍然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会计人员也应该注意他们专业知识更新,会计行业的法规,实时了解和掌握,为专业打下坚实的根底,专业技术获得了优秀的职业素质,有可靠的。4.1.3 注重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还有职业道德。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会计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从业者,不但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必须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职业道德。会计师暴露在各种各样的诱惑。在这一点上,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生命的底线,但也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会计人员应严格遵守会计准则的要求,是现实,客观公正,为用户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的会计信息法律的围。4.2妥善处理与

39、其他会计原则的协调针对一些企业使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控制其财务结果,会计人员必须认识到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它与其他原则,改善真实性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3个会计原则,属于客观性的根本作用,相关性、一致性、可比性、及时性、明确性原则,属于权责发生制确实认和计量要求比,历史本钱,收入和资本支出的原则,慎重,重要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通常是补充上述原则和纠正措施。会计业务往往是多个原则的联合效应的结果,不仅仅是一个原理。虽然比其他原则、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而不是在主的位置,但在会计实务和会计会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该继续坚持,为了更好地反映经济的本质。4.3 注重与法律法规的协调

40、因为物质比形式更重要的原则,也是一个被滥用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加强会计监视,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法律规的应用程序。咨询和咨询系统属于他们两个。协商制度指的是有关部门应通过规定和会计准则财务报告提供者没有参考工程,形式和实质不一致的经济业务,咨询前的注册会计师财务报告准备,认真听取了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将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财务会计报告。前咨询系统有利于控制失真的会计信息,并通过与注册会计师的讨论中,可以纠正错误的会计信息在财务报表披露。此外,如果注册会计师的协商是徒劳的,该系统将用于咨询金融、证券监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企业将依法处理会计反响。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更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咨询和咨

41、询系统的使用丰富了会计监视体系,确保企业的财务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4.4 深化会计教育改革4.4.1 熟悉各项会计法规、制度如“企业会计制度、“国际会计准则,“根本会计工作指南和“会计法等等。任何学科都是跟随时代的开展,尤其是会计。在最近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所以会计人员有一个特定的标准掌握清楚。现代社会在快速开展的信息时代,国家的会计人员的最新金融政策及时学习和应用。为一个特定的经济问题,首先应该知道是否有任何规则在当前标准和相关系统,不仅需要根据会计原则判断。判决的法律法规为准绳,会计人员违规行为或欺诈行为的约束和限制。4.4.2 提高业务素质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是提高会计工作质

42、量的核心。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掌握会计的根本专业知识,但也吸收一切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面对如何使用企业会计人员职业判断,为正确处理会计和客观公平披露的问题。针对这个需求,一方面继续学习提高业务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提高他们的职业敏感的能力。只有这样,准备高质量的财务报表。会计行业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是客观和公正的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为投资者作为决策的根底,财务信息不得发布虚假述,应该反映经济实质。目前,我国发布了一系列具体的会计准则,其中一些是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学校教育中,调整传统的教学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案

43、例和实验环节,会计课程改革,实施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树立现代教育理念,鼓励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构造,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和全面的控制。此外,在会计实务操作中,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和选择会计方法往往具有一定的会计原则是相互排斥的,所以它们之间的协调问题。结 论在自然界中,作为一门科学,会计属于上层建筑的畴,具体的会计原则和方法,必须由所面临的经济根底决定的。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推广电子商务,市场逐渐成熟,等,确定类型的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将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与此同时,经济主体的利益无止境的追求,决定了其将采取更微妙的和隐蔽的方式掩盖他们的交易。这一切使会计科

44、学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因此,只有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把握交易和事件的本质,会计活动,套利交易的创新试验,时代变了,真正的、永恒的新鲜活力。致 论文是在我的导师的亲切关心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鼓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工程的最终完成,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向导师王院长致以衷心的感。感在校期间给我帮助的教师们,特别是党总支的.书记、教师、任教师,还有班主任教师。在此,我还要感在一起愉快度过学习生活的各位舍友,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抑制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

45、法平静,从开场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承受我诚挚的意!最后我还要感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你们!愿把我的幸福和快乐都送给关心和支持过我的人,也愿他们一切如意。参考文献1Basic Concepts and Accounting principles Underlying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Business Enterprises. 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 . 19702Basic Concepts and Accounting principles Underlying F

46、inancial Statements of Business Enterprises. 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 . 19703FASBs Statements on Objectives and Element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A Review. Dopuch,Nicholas,Shyam Sunder.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04黄晓丽,纪金连.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J.财会通讯综合(上),2021,(6):150-1535冬晓.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J.财经大

47、学学报,2021,(11):1196艳.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地位及应用A.理论界,2007,(9):229-2307边建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分析.中国总会计师月刊,2021.(10):34-368刚.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和分析D.经营管理,2007,(9):169况培颖.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准则中的应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11):28-2910郭爱武.“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运用及其问题与对策A.财经漫笔,2007,(4):89-9211黎婧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合并会计报表中的运用.法制与社会,2021,(10):14012左立志.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

48、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焦煤科技,2021,(11):29-3113印荣. 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的运用J.商学院学报,2007,(10):77-8014翟南松.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研究.中国商界,2021,(9):80-821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 秀丽. 财经界(学术版). 2021 (22)16浅议我国会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 佳轩,杜康丽. 金融经济. 2021 (10)17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J. 曲佳文,守杰. 商场现代化. 2021 (10)18刍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 美晖. 科技信息. 2021(13)19刍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具体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 于立. 河西学院学报. 2021(0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