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运动与能量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教科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96929182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1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运动与能量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运动与能量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运动与能量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运动与能量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运动与能量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教科版(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测试卷(B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2019广东初二期中)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2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3m/sC物体在510s内的速度是4m/s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答案】D【解析】A由图知,05s内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5至10s内物体静止,而10至20s时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做变速运动,故A错误;B物体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v2m/s;故B错误;C物体在510s时间内图象

2、是水平直线,物体静止;故C错误;D0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0m,则速度为:v14m/s;1020s内物体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0m,速度为v22m/s;由计算结果可知,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故D正确。2(2019福建湖坑中学初三期中)某物体从地面上某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 s-t 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 6s 内运动的路程为 15m B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 2-4s 内静止C物体在前 2s 内和后 2s 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 6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5m/s【答案】C【解析】A由st图象可知,当t=6s时,路程s=15m,即

3、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B由st图象可知,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则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静止,故B正确;C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5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v=可知,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v=2.5m/s,故D正确。3(2019江苏初二期中)如图所示图象,如果在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可以用来描述( )A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的关系 B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C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D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4、答案】C【解析】由图象可知,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和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成正比的关系;A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没有关系,不能用该图象描述;B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有的属性,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不能用该图象描述;C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由=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可以用该图象描述;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定值,速度与时间无关,不能用该图象描述。4(2019江苏初二期中)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A蜂蜜飘香 B柳絮飘舞C雪花飞扬 D落叶纷飞【答案】A【解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蜂蜜飘香,是气体分子不断做无

5、规则运动的结果;柳絮飘舞、雪花飞扬、落叶纷飞都是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这些现象不能证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5(2019福建初二期中)图为小车载着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都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时发生 B都是在小车突然起动时发生C图甲所示的现象是小车在运动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加速时发生D图乙所示的现象是小车在运动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减速时发生【答案】D【解析】甲图:木块与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加速或启动时,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加速,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静止或低速状态,使得木块向后倾倒;乙图:木块与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减速或停止时,下端受摩

6、擦力随车减速,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木块向前倾倒。综上分析可知,选项ABC错误,D正确。6(2018重庆市龙湖花园巴蜀学校初二期中)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C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甲同学是在4s时才开始行走,他比乙同学晚出发4s,选项A 正确;B、甲同学从4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4s,则甲的速度:乙同学从0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8s,则乙的速度:选项B

7、错误。C、4s8s内,甲乙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表明他们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C正确;D、0s8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都是5m,则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选项D 正确;故选:B。7(2018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初二期中)2017年12月6日,让人们激动已久的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西安和成都两座城市的距离一下子被拉近,实现了人们“早上在西安吃肉夹馍,中午在成都吃火锅”的愿望。下列关于高铁的分析正确的是( )A高铁关闭发动机后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B高铁车厢地面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C高铁车头设计成子弹头的形状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 D高铁离开站台时相对于站台是静止的【答案】C【解析】A、高铁

8、关闭发动机后,速度减小,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铁车厢地面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故B错误;C、铁车头设计成子弹头的形状,车身线条流畅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故C正确;D、高铁离开站台时,相对于站台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8(2019仪征市第三中学初二期末)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2s内物体保持静止,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B24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24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N D26s内物体

9、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答案】D【解析】A由vt图象可知,02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由Ft图象可知,02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为1N;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N,故A错误;B由vt图象可知,24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D由vt图象可知,46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4m/s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由Ft图象可知,46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为2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24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也为2N,故C错误, D正确。9(201

10、9安徽初二期末)甲、乙两同学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同学在015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且v甲v乙C甲同学和乙同学在015s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乙同学在102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解析】A. 据图可知,乙同学在1020s处于静止状态,故错误;B. 据图可知,010s内,甲、乙的运动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乙同学速度是: ,v甲v乙,故错误;C. 据图可知,015s内,甲同学的平均速度是:,故正确;D. 据图可知,乙同学在1020s内位置没有变化,处于静止状态,故

11、错误。10(2019湖南初二期末)甲、乙两车,从同一起点同时出发,沿平直公路行驶到相同终点.甲车在前三分之一时 间里以速度 V1 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三分之二时间里以速度 V2 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三分之一路程中以速度 V1 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三分之二路程中以速度 V2 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则( )A甲车先到达 B乙车先到达 C两车同时到达 D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将A、B两地间的距离看成1,设甲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为t1,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为t2,因为甲车在前三分之一时间里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三分之二时间里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t1v1+t1v

12、2=1,则甲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t1=,因为乙车在前三分之一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三分之二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t2=+=,则t1t2=0,即t1t2,所以甲车先到达。11(2019湖南初二期末)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如果以他自己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小明同学坐在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里,他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答案】B【解析】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受油机相

13、对于加油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A错误;B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运动的,是因为他以地面为参照物;若以他自己为参照物,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B 正确;C小明坐在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他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公共汽车为参照物,故C错误;D“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对接成功后,它们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是相对静止的,故D错误。12(2019陕西初二期末)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14、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 )A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204m B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C汽车的速度约为26.15 m/s D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1.3s【答案】A【解析】A、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距测速仪;故A错;B、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距测速仪;故B正确;C、汽车收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经过时间,汽车的速度,故C、D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3(2019宜兴市新芳中学初二期中)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

15、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7s时,物体处于_运动状态;当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N.【答案】匀速直线 4 【解析】因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由图丙可知,t=7s时,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由图乙可知此时受到的拉力为4N,因为物体匀速运动,由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4N;t=5s时,由图丙知,物体加速运动,由图乙可知,此时拉力为6N,因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都不变,故摩擦力不变,仍为4N。14(2019河南初二期中)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

16、向不变的水平向右的推力 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 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 v 与时间 t的关系如图乙和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 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N方向 是_;当 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N【答案】2 水平向左 2 【解析】在第3秒时,由乙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推力为2N,由丙图可知物体正在做匀速运动,此时摩擦力与推力平衡,摩擦力与推力相等,等于2N;物体在推力作用下水平向右运动,故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在第5秒时,由乙图可知物体的推力为1N,由丙图可知物体在做减速运动,此时由于物体的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均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即仍为2N。15(2018湖北初二期中)我国

17、高铁总路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乘坐的高铁正以300km/h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120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驶,小红发现自己超过普通列车用的时间为16s。以小红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_(选填“南”或“北”)行驶,普通列车的长度为_m。【答案】北 800 【解析】由题知,高铁和普通列车都向南运动,且高铁的速度大于普通列车的速度,所以,小红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北行驶;高铁和普通列车的相对速度:,根据可得,普通列车的长度为:。16(2018天津初二期中)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段平直的公路上一起向东行驶,当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 时,它

18、们行驶所花费的时间之比是 43,则甲、乙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_;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_行驶。【答案】9:10 西 【解析】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 时,它们行驶所花费的时间之比是 43,根据得,甲、乙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两车都相对于地面向东行驶,甲车慢,乙车快,故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行驶。17(2019山东初二期末)六一儿童节,小华和爸爸到公园游玩,在湖面上划船时,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1)歌曲中“小船儿推开波浪”这一情景里,以波浪为参照物,小船是_的。(2)船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答案】运动 相互 【解析】第一空以波浪为参照物,

19、小船儿与波浪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第二空当船桨向后划水时,给水一个向后的力,同时水会给桨一个向前的力,所以船会向前运动,故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8(2019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初二期末)“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同一辆玩具小车两次不同运动的频闪照片,频闪灯的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中数字的单位为cm。根据照片记录的小车位置,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小车做_直线运动,乙图中小车做_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2)乙图中小车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_m/s;(3)物体的运动情况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丙中能反映甲

20、图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选填“A”或“B”)【答案】匀速 加速 0.75 A 【解析】(1)甲图中,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相同,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中,小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变大,做加速直线运动;(2)乙图中小车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3)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即s-t图象为一过原点的直线,图丙A中能反映甲图小车运动情况;而B图为v-t图象,表示速度逐渐变大。故图丙中能反映甲图小车运动情况的是A。19(2019广东初二期末)甲乙两辆车同时向西行驶,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为_kmh,若乙车长10m,则完全通过350m的某一大桥所用时间是_s:若以甲

21、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选填“东”或“西”)行驶。 【答案】108 18 东 【解析】由图象可知,当t甲=10s时,s甲=300m,当t乙=12s时,s乙=240m,甲车的速度:,乙车完全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s=s车+s桥=10m+350m=360m,需要的时间;v甲v乙,由于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西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在向东运动。20(2019陕西初二期末) 如图,是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它告诉汽车驾驶员,从现在起,车速不得超过_。为了不违反交道规则,汽车到达收费站所用时间不能小于_min。【答案】40km/h 3 【解析】由图知道,圆形标志牌上的“4

22、0”,表示汽车在该段路程中的最大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收费站2km”表示从此处到达收费站还有2km的路程,由知道,在不违反交道规则的情况下,汽车到达收费站所用的时间至少是:三、实验探究(本题包含4道题,共24分)21(2018广西港市三中初二期中)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的原理是_。(2)该实验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_。(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选填“大”或“小”)。(4)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全程的平均速度V1_m/s;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_m/s。(5)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是在做_

23、运动。(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起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全程段的平均速度偏_(选填“大”或“小”)【答案】v=s/t 刻度尺 小 0.16 0.2 大 变速 大 【解析】(1)因为平均速度不是直接测出来的,而是利用公式v计算的,所以该实验的原理是:v;(2)要想测得速度,一定要测量出的物理量是:路程和时间,所以该实验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刻度尺;(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小车不能运动的太快,所以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4)由图知,小车通过全部的路程为s180m0.8m,所用的时间为t15s,上半段的路程为s240cm0.4m,所用时间为t23s,则下半段的路程为s3s1

24、-s20.8m-0.4m0.4m,所用时间为t3t1-t25s-3s2s,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上半段的平均速度为v2,下半段的平均速度为v3;(5)比较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可知,v2v1v3,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是在做变速运动;(6)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了,故所测时间偏小,由v可知,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22(2018天津初二期中)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AB_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cm/s。

25、(2)测量小车从A点出发到达B点所花费的时间,如果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填“大”或“小”)。(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理由是:_。【答案】40.0 25.0 小 小 不正确 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或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或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解析】(1)AB 段的路程,即小车运动距离,tAB=1.6s

26、,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2)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知,平均速度会偏小;(3)当斜面坡度较小时,小车下滑的速度较小,运动时间较长,所以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4)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因此小明的方案不正确;23(2019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初二期末)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所示是小车到达A、B、C三点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

27、秒)。(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和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填“大”或“小”)一些;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选填“大”或“小”)。(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C段的平均速度vAC_m/s;AB段的平均速度vAB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vBC。【答案】刻度尺 秒表 小 大 0.02 小于 【解析】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根据v,实验中需用到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

28、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v算出的速度偏大。(3)由图可知:sAB10.0cm7.4cm2.6cm0.026m,sBC7.4cm4.0cm3.4cm0.034m,sAC10.0cm4.0cm6.0cm0.06m;tAC3s;tAB2s;tBC1s;小车通过A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C0.02m/s。小车通过AB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0.013m/s。小车通过B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BC0.034m/s。由计算可知,AB段的平均速度vAB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vBC。24(2019辽宁初二期末)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

29、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C两点,图中是A、B、C三处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原理是(用公式表示)_;(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坡度要_(填“较大”或“较小”),其目的是:让小车下滑的时间_(填“长”或“短”),这样能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3)若s2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_m/s,小车下滑过程中全程的平均速度vAC_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练习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_(填“匀速”或“变速”)直

30、线运动。【答案】v 较小;(3);(4)大;变速 长 0.15 0.18 大 变速 【解析】(1)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即:。(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让小车下滑的时间长一些,其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3)由图示可知,s1=90cm=0.9m,s2是全程的一半,则,由图示秒表可知,上半段的运动时间t2=3s,平均速度小车通过全程的时间t1=5s,小车下滑过程中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根据公式算出的速度偏大;由图可以看出,小车通过上半段和下半

31、段所用的时间不同,所以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四、计算题(本题包含2道题,共12分)25(2019重庆市育才中学初二期末)图是修建码头时用钢缆绳拉着实心长方体A沿竖直方向以0.3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的情景。图乙是A下降到水底之前钢缆绳对A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求:(1)长方体A的高度;(2)长方体A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3)长方体A的密度。【答案】(1) 1.5m. (2) 2104N. (3) 1.5103kgm3.【解析】(1)由图乙可知,长方体A从下底面接触水面到刚好浸没所用的时间:t=15s10s=5s,根据v=可得,长方体A的高度:s=vt=0.3m/s5s=1.5m;

32、(2)由图乙可知,前10s钢绳的拉力不变,等于物体A的重力,此时物体在水面以上,所以拉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则:G=F=3104N,1015s,钢绳的拉力减小,是物体A从与水面接触到完全浸没,由图可知,当A完全浸入水中时,拉力F=1104N,所以石料受到的浮力:F浮=GF=3104N1104N=2104N,(3)根据F浮=水gV排可得,A的体积:V=V排=2m3所以A的密度:=1.5103kgm3答:(1)长方体A的高度为1.5m.(2)长方体A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2104N.(3)长方体A的密度为1.5103kgm3.26(2019云南初二期末)小明一家假期驾车到临沧旅游,途中小明看到路

33、边的标志牌。(1)此时他家的车速已达20m/s,若仍以此速度向前行驶,这辆车是否超速?请计算说明。(2)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该车从此处出发,至少要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临沧?(3)请同学们说说我们平时该怎么遵守交通规则。【答案】(1)超速。(2)0.5h;(3)见解析所示【解析】(1)v=20m/s=72km/h,从图中可知限速是60km/h,由于72km/h大于60km/h,所以这辆车已超速;(2)该车从此处出发,到达临沧的最短时间:;(3)我们平时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边行走;横过马路(街)或通过十字街道时,要走交通部门设置的专门穿越道,如斑马线、人行过街(公路)天桥和地下通道;并注意红绿灯信号标志:红灯停,绿灯行等等。1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