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人在黄山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96856403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历代名人在黄山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历代名人在黄山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历代名人在黄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代名人在黄山(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雅好山水,寄情山水,是中国士大夫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名山吸引着名人,名人心慕着名山。名山因拥有众多名胜而魅力永久,名人又为名胜增辉添彩,名人必有佳作,佳作传世,名山增辉。特别是明代徐霞客两度登临黄山,叹为“生平奇览”,并写下“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的胜誉。李白醉游黄山传说一天李白提着美酒,经汤泉沿桃花溪而上。一路上,松涛泉鸣,灵鸟歌唱,奇卉飘香,李白乐得不停地叫好。当他路过虎头岩上,有一块大石横卧道旁,李白望而又行。在溪旁山畔,有巨石如琴;崖上泉水,飘然而下,滴落在石琴上,发出铮铮琮琮的乐声,十分悦耳。李白返回道旁巨石坐下,一边高歌,一边饮酒,不觉大醉。他踏着醉步,

2、绕石三圈,弄泼瓶中美酒,还不断点头,人石皆醉。这巨石后来被称为“醉石”,泉名为“洗杯泉”。崖上泉水为“鸣弦泉”。古诗云:“石崖悬琴琴最寒,五更三点是谁弹?清声流出相思泪,日照风吹竟不干。”据说“洗杯泉”三字,为李白笔迹。“醉石”二字为王寅题。徐霞客两度游黄山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年),名弘祖。他不满明末政治黑暗,终身不入仕途,立志考察大好河山。据记载,徐霞客每次外游:“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他曾二临黄山。第一次于1616年初春,他冒着风雪攀登黄山,游览了汤泉、慈光寺、狮子林、石笋矼、光明顶等地。他第二次上黄山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他不顾

3、僧人劝阻,决意上天都峰。经历无尽艰辛,才登上天都峰顶。另外,他在登上莲花峰后,得出莲花峰高于天都峰的结论。他在游黄山记(后)写道:“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天都亦府道矣!”天都峰仅比莲花峰低54米,可见徐霞客的判断十分准确。朱元璋黄山脱险传说朱元璋与元兵交战,败后逃到黄山鳌鱼峰下。高峰阻挡,无路通行,于是他跪地祈求上天赐给生路。说来也怪,这时莲花峰顶的仙翁云帚一指,顷刻间掉下一块三角状巨石,形成一个狭窄石洞,朱元璋叩拜仙翁后即穿洞而过。此时,蜘蛛很快在洞口结上了蛛网。元兵追到时,看见洞口结的网,无人穿过,便撤兵而去。这块三角形的巨石便是有名的“鳌鱼洞”。此外,有传现在位于黄山市屯溪东郊的

4、“花山谜窟”,是当年朱元璋与部下朱升屯兵及储粮之地。普门和尚开发黄山普门,生于明朝万历至天启年间(15731627年)。他原姓奚,自幼父母双亡,后出家当和尚。普门在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到黄山。他到黄山前曾做梦,见如来大佛的弟子文殊菩萨,把他领到一座云海缥渺的仙山,并指此处为修炼之地。这美梦激发他访寻名山之心。后来他到黄山游后,仿如重临旧地,他攀登了前人未到的天都峰绝顶,并打通了前往玉屏峰之路。普门登天都峰顶后,决定在玉屏峰建寺,名“文殊院”。后在朱砂峰旁建慈光寺(今慈光阁)。由于慈光寺得皇帝命名,顿时盛名四播。全国各地来寺者络绎不绝,黄山的建设也随之而增加。现在不少游览黄山的主要道路、桥梁等都是在普门和尚开发的基础上修建。所以,普门可算是开发黄山贡献最大的人。近代名人在黄山近代文人郭沬若、老舍、郁达夫、陶行知等,都曾上黄山游览及赋诗。如老舍有黄山小诗描写黄山景色:“天都奇伟海云幽,莲蕊莲花高入秋。欲识黄山真面目,风华半在玉屏楼。”画家黄宾虹、刘海粟、张大千、潘天寿及李可染等都曾在黄山挥毫,绘下不少名作。中国领导人也被黄山深深吸引。1979年7月11日,邓小平到黄山视察,并提倡发展黄山的旅游事业,揭开了黄山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序幕。2001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到黄山视察,并写下了登黄山偶感诗:“遥望天都倚客松,莲花始信两飞峰。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