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铁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6792562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9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铁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某铁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某铁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某铁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铁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2第二章 工程概况3第三章 施工组织机构8第四章 施工总体目标11第五章 施工总体方案13第六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23第七章 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166第八章 质量保证措施185第九章 安全保证措施210第十章 工期保证措施226第十一章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227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 新建铁路某线站前工程招标文件和补遗书。 XX 铁路XX 至XX 新建工程施工图。 国家和铁道部的适用于本管段的设计施工规范、规程、规则、规定、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等。 对本管段内的施工现场调查所获得的资料、集团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

2、力。1.2 编制原则贯彻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技术先进可行及经济合理的指导原则,严格遵照业主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工期、造价等方面的控制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编制。贯彻均衡生产、合理分配资源的原则,设置严谨的组织机构,按最优配置人员、设备的原则,认真安排总体施工进度,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本管段工程实际,制定重点工程施工工艺,确保路基、桥涵、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坚持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与实事求是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施工部署,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当地交通及生活带来的影响。坚持加大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力度的原则。认真保护自然环境和文物,搞好文明施工建设。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

3、设备的原则。第二章 工程概况新建铁路某线站前工程IV 标段设计里程DK239+400-DK276+487(含新建金温正线4.2 公里)全线长37.087 公里。我项目部共承担XX 客运专线标段DK257428DK258936 和DK271000DK74300,其中包括一座隧道中心里程为DK258411 的马岙隧道,全长1016m;三座大桥,分别是中心里程为DK257+664 的底湾大桥(1-24m5-32m+2-24m+6-32m+1-24m 梁式桥),全长473m;中心里程为DK271138 的林桥头大桥,全桥长273m;中心里程为DK273574 陈庄大桥,全长124m;2 座框架小桥;7

4、 座小框架涵;3Km 路基。2.1 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2.2 自然条件2.2.1 地形、地貌本管段处在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经过永嘉县进入温州市区,地形地貌较为复杂,通过低山丘陵区、山间谷地区、滨海平原区,并相间分布,地形总的趋势西北高、东南低。2.2.2 地质本管段山丘植被较发育,自然坡度一般3035;软土地基主要分布于温州市的海积平原,海积平原软土层厚度大,指标差,成层分布稳定,表层一般可达2836m,下部为卵石土、褐灰色中密饱和,厚度大于10m,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埋深01m,呈弱侵蚀性。2.2.3 水文沿线通过浙江丘陵低山区和海积平原区,地下水类型属于第四系孔隙潜水。2.2.4

5、气象沿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季多晴寒冷,遇北方强冷空气南下会引起剧烈降温,春季南北气流交替加剧。常有沥涟春雨,初夏有“梅雨”天气,造成洪水;盛夏晴热少雨,降雨多为雷阵雨,经常受台风登陆侵袭,形成狂风暴雨,造成大洪水及沿海高潮位。多年平均气温16.1-16.5,平均雨量1100-2300mm,平均相对湿度约为81%。平均无霜期为240 天左右。最大风速34.3m/s-36.8m/s。2.2.5 地震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结合本线工程地质条件,本管段所处区域属度地震区,地震加速度0.05g。2.2.6 施工条件道路交通温州作为浙江省及华东

6、沿海地区的工业重镇和港口城市,交通十分发达。铁路运输:北有萧甬线与宣杭、沪杭、浙赣线相连,南有金温线与浙赣线相连,可作为宁波至温州铁路工程直发料及部分道碴用料提供运输条件,其中温州站作为客运站,温州南站作为货站。公路运输:沿线地区公路交通发达,道路状况良好,均将为本段线路的建设提供有利施工条件。水路运输:本管段内主要有浙江省的瓯江,可通航1000 吨级以上的船舶,内河航运可形成江海联运。水、电、通讯条件、燃料可利用情况本管段沿线河流纵横,地表水丰富,施工用水可就地采用。本工程采用电力永临结合方案,但施工时需配备备用发电机组。2.3 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2.3.1 工程特点 技术标准高线路标准高

7、,本线按新建铁路客货共线200km/h 标准设计,预留250km/h 提速条件。桥涵主要承重结构需满足100 年使用期要求,防腐耐久要求高。 工程项目多,施工工期紧本管段线路长,工程项目多,包括路基、桥梁、隧道、涵洞、站场及附属工程等,工程量大。 工后沉降指标要求严格为满足轨道高平顺性要求,必须严格控制路基工后沉降量。XX 铁路对路基的工后沉降要求:正线路基的工后沉降不大于15cm,沉降速率4cm/年;路桥过渡段的工后沉降8cm,工后沉降控制是路基工程的最主要的控制指标。 软土地基处理工程量大本管段内稻田、水塘、海滩等软土地基分布广泛。 气候条件差当地台风频繁、雨季长、降雨量大。2.3.2 重

8、点及难点工程 软土路堤新建XX 铁路软土地基主要是海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开阔,线路以路基及桥梁通过,表层为mQ4 淤泥质粘土,灰色深灰色,流塑软塑,局部夹少量粉砂及少量贝壳,厚约2836m,下部为卵石土,褐灰色,中密饱和,厚度大于10m,O=250Kpa;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埋深约01m,弱侵蚀性。 站场工程温州南站具有软基处理种类多、数量大,有插塑板、预应力管桩加固处理、搅拌桩、土工格栅、土工格室、换填、堆载预压等;站场路基填方工程量大,工期紧,根据要求在2007 年5 月31 日完成温州南站全部站前工程,按照软土地基预留六个月沉降期,因此,温州南站路基土石方应于2006 年11 月30 日前完

9、工。由于土方数量巨大,且土源难找,优先安排站场施工,多开作业面,每个作业面分段流水施工。林桥头水中框架桥地基条件极差,设计采用50cm 预应力管桩加固地基,管桩长度达56m,另外基础承台所处淤泥层厚达23.6m,流塑饱和,需采取钢板桩围堰、草袋围堰等施工措施;工期紧张。气象水文条件克服潮差、抵御台风、保证主要结构的防腐耐久亦是本工程的重点、难点。第三章 施工组织机构项目部设一名项目经理,五名项目副经理,一名项目总工程师协助项目经理的工作。内设四科一室五个职能部门,即施工技术科、安全质检科、计划财务科、物质设备科和综合办公室。项目部定员47 人。施工组织机构图中铁某局XX铁路指挥部指挥长总工程师

10、副指挥长计划财务部安全质量部工程技术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项目部4.2.3 施工用电施工用电采用铁路永临结合电力干线驳接变压器及施工用电支线,个别远离永临线地段采用当地电或自发电。4.2.4 砼搅拌站本管段内共布置砼搅拌站2 座,每座砼搅拌站均采用强制式搅拌设备,布置电子自动计量系统,经标定后投入使用。混凝土砂石料场采用C20 混凝土硬化场地,利用砖砌墙体作为隔仓,分类存放砂石料。另外根据路基工程施工特点,设移动式混凝土简易搅拌站3 座,以满足路基工程施工需要。4.2.5 级配碎石拌合厂本管段布置级配碎石拌合厂1 座。级配碎石拌合厂设在本管段马岙隧道出口附近,以满足本管段级配碎石施工生产。4.

11、2.6 取弃土(碴)场 路基取弃土场路基施工时尽量利用隧道弃碴和移挖作填。本管段路基填挖的土石方调配将按设计调配要求,本着“就近移挖作填,减少运距”的原则,采取合理的运输方法,并按照“不同填料不得在同一层混填”的规定来进行调配,做到平衡、经济、合理。本管段路堑弃土场选址与隧道弃碴场一并考虑。 隧道弃碴场本管段隧道除利用路基填方、站场填方外其它弃碴全部弃于指定弃碴场,为防止弃碴在雨季被冲走,在弃碴坡脚设浆砌片石挡墙,挡墙变化处以直线过渡。碴顶设截水天沟,并作好碴场排水系统。碴堆坡面采用播草籽防护。弃碴完成后,将弃碴场整平,碴顶复垦,并进行绿化。4.2.7 施工通讯本管段地段均有移动通讯网络覆盖,

12、且有程控电话线路,通讯条件便利。可根据情况分别通过手机、电话、对讲机、传真进行通讯。第四章 施工总体目标 质量目标确保全部工程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并满足验收速度的质量要求,全线确保部优,力争国优。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对完工的路基工程、基桩、桥涵浆砌片石及混凝土圬工、钢构件等的质量自检检测率达到100%。确保部优争创国优项目:温州南车站。 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生

13、产标准工地。 工期目标本工程2005 年10 月20 日开工,2008 年2 月底达到铺轨条件。桥梁主体工程于2007年2 月底前全部完成,2007 年11 月底完成温州南站全部站前工程。横道图附后。 成本目标根据设计和施工环境,选用最佳施工方案;按照项目法施工,实行责任成本管理,降低工费、料费、机械研制使用费、管理费,把成本控制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 环保及水土保持目标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及建设单位有关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的规定,建立健全环保、水保措施,贯彻环保、水保本着“三同时”原则与工程主体同步实施的总原则,确保工程所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采取合理措施,避免因施工方法不当而引起的污

14、染、噪音和其它原因造成对公众财产和居民生活环境的伤害、妨碍;减少施工引起的扬尘等;工程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生产、生活废水按规定排放、处理。 文明施工目标规章制度健全、场地整洁有序、施工管理规范、企业形象统一、争创“文明施工”工地。第五章 施工总体方案施工人员进场,进行交接桩、协助业主进行征地拆迁、进行材料调查、作材料试验、签订协议、进行四通一平工作。林桥头大桥、温州南站需在2007 年1 月1 日前完成,以便于下一步铺轨基地的建设,故需最先施工。与此同时,将同步进行马岙隧道和底湾大桥的施工,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施工其它工程。路基工程施工时,将先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再进行软基处理,后进行垫层施工,路堤

15、填筑,路堑开挖等。路基工程前期以温州南站站场施工为主线,根据站场工程量大、集中分布、软基处理工艺种类多且交错施工的特点,以及作为焊轨基地提前完成该段站前工程的要求,采用分区段、多工作面、平行异步流水机械化施工,以确保优质高速地完成温州南站全部站前工程;路基附属及排水道路工程根据路基主体工程进度分段接续施工。涵洞、通道、小桥等将先期开工,尽早完工,以便于其两端的路基填筑。为确保桥涵承重结构能满足100年使用期的要求,将采取有效措施,对混凝土、钢筋进行防腐处理,以提高结构的耐久性。隧道工程施工时,采用一端掘进,隧道应尽早开工,尽早完工。根据本管段施工范围、工期、工程数量和结构特点,各主要施工项目总

16、体施工方案分别概述如下:6.1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1)工程简况路基设计类型本管段路基主要以填方为主,有软土路基,软土地基为海冲积淤泥质粘土,具有压缩性高,透水性差和强度低的特点;软基处理应尽早开工,为后续路基填筑创造条件,确保有足够的沉降固结期。重点路基工程分布软土路基主要分布在温州南站。路基填料来源土源情况:土石方来源考虑取土场取土。级配碎石:主要来源于隧道弃碴场碎石加工场,不足部分来源于采石场。(2)施工方案施工任务划分及施工队伍布置根据桥隧工程分布以及考虑路基土石方调配和取弃土场位置等情况,我项目部土石方工程安排如下:安排三个路基施工组。第一路基施工组施工DK257428DK258936

17、段路基工程,第二路基施工组施工DK271+000DK272+500:第三路基施工组施工DK272+500DK274+300。每个土石方工程作业队负责上述工区的基底加固处理、路基土石方、基床底层、过渡段、及附属工程的施工。施工作业安排施工组织上,充分利用土石方工程施工的最佳季节,组织施工力量,统筹安排土石方调配,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序进度和关键工序的作业循环,做到爆、挖、装、运、卸、压等工序紧密衔接连续作业,尽量避免施工干扰。做到既保证质量和工期又经济合理。改移道路、改移水沟,基底处理和加固及涵洞优先安排施工,为路基土石方的填筑创造条件。路基填筑在桥台、涵洞等构筑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和基底处理完

18、成后开始施工,路基过渡段的施工与路基本体同步进行填筑。隧道口的路堑尽量提前施工,为隧道施工创造条件。路基排水沟等排水设施超前施工,尽早配套完善,尤其是天沟要先做,尽早排除施工场区的地表水,方便施工。路基及站场排水沟与相应段路基一同考虑施工。在设有脚墙或排除地下水设施地段,先作好脚墙、排水设施,路堑边坡防护与路基土石方同步施工,同步完成;路堤边坡防护待路堤成型稳定后及时安排施工路基主体工程施工以机械化作业为主,优选性能可靠的大型碾压及运输设备;路基附属工程以人工作业为主。路基填筑施工以“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作业方式组织施工,试验段先行。路基土石方调配方案本管段路基填挖的土石方调配将按设计调配

19、要求,本着“就近移挖作填,减少运距”的原则,采取合理的运输方法,并按照“不同填料不得在同一层混填”的规定来进行调配,做到平衡、经济、合理。路堤取土:尽量利用移挖作填、隧道弃碴不足地段从取土场外购土。路堑弃土:保证路堑边坡稳定和地面排水,不堵塞渠道,路堑挖方应尽量移挖作填合理利用,本管段路堑弃土场选址与隧道弃碴场一并考虑。对站场及附属工程等的取土要合理利用,避免由于施工不当而发生取土多占农田的现象。软基处理及沉降观测方案I 软基处理方案本管段软土及松软地基主要分布在站场,施工前期优先安排进行软基处理,以尽可能地留足路基沉降稳定的时间。软基处理具体方案如下:温州南站、温州南货场的软土路基:主要采用

20、换填、插塑板及土工合成材料加固等处理。II 软土路基填筑观测方案为确保路堤施工的安全和稳定,控制施工填土速率,修正完善设计,预测沉降趋势及工后沉降量,确定放置或预压卸载时间,提供路基竣工验收的依据,必须对软土路基进行动态观测。填筑速率的控制:采用复合地基加固地段,路基中心沉降每昼夜不得大于10mm,边桩水平位移不超过5mm。采用排水固结加固地段,路基中心沉降每昼夜不得大于20mm,边桩水平位移不超过10mm。根据观测结果严格控制填筑速率,如超过以上任一限值时,应停止填筑,必要时应卸载,待稳定后方可继续填筑。填筑前按设计要求,具体部署填土速率、预压时间、固结程度、沉降变形、稳定情况的预计,在施工

21、中再根据动态观测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做到在施工过程中心中有数,确保路堤的稳定安全,在填筑后能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并能按期完成。软土地区大面积地基处理开工前,选择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试验区,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试验施工,根据试验区获得的资料,分析地基处理效果,填筑中应掌握的各项技术参数,与原设计预估值进行比较,对原设计作必要的修正,并指导全线的设计和施工。改良土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及补勘的地质情况按照设计或变更规定进行严格的基底处理。基底处理完成后,对地基进行检测,在其符合客运专线对地基一般要求及设计要求后,才可进行改良土的填筑。根据温州南站场施工图,改良土采用路拌方式施工。我项目部拟选用后置式路拌

22、机及铧犁进行拌和。每层填筑须按规定的方法和频度进行检测,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填筑施工。采取必要的路基加固措施控制工后沉降,同时根据各种土类压实试验所取得参数,设置填层厚度控制杆,严格控制碾压厚度和填土速率,加强碾压以确保施工质量。基床表层施工方案本管段范围内基床表层分别采用0.6m 厚的级配碎石或0.5m 厚的级配碎石+0.1m 厚的中粗砂,级配碎石采用机械施工。级配碎石材料取自经试验合格的采石场和隧道,隧道弃碴中硬质岩块,运至沿线的级配碎石拌合站,经破碎筛选后,通过现场试验最佳级配拌合后,运至工地分层摊铺、分层碾压。级配碎石实行工厂化作业,采用稳定土拌合机拌制。各种规格矿料采用电脑控

23、制电子计量,拌合站由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对设备进行保养、调试,原材料和混合料进行跟踪控制和检测。整个进料、拌合、出料过程为连续作业,通过电脑进行操控,基本为机械化操作。级配碎石成品经成品料仓放料门出来后,直接卸入运输车车斗内。路堑开挖施工方案根据工程数量、工期要求、机械配备情况和地质条件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开挖长度、开挖方式,充分准备,精心组织,集中力量进行机械化快速施工,做到“快开挖、早防护”,确保路堑工程质量。路堑施工先做好堑顶截、排水,并随时注意检查,截、排水设施绘出详图,放线施工;堑顶为土质或含有软弱夹层岩石时,天沟及时铺砌或采取其它防渗措施,保证边坡稳定。深路堑段施工分级开挖,分级防护。在

24、开挖路堑弃土地段前,提出弃土的施工方案,报有关单位批准后实施(该方案包括弃土的方式、调运方案、弃土的位置、弃土形式、坡脚加固处理方案、排水系统的布置及计划安排等)。方案改变时,报批准单位复查。用于种植的草皮,开挖前必须根据施工安排,将开挖区地表原有草皮铲取,移植保存,以便回植利用。路堤与桥台、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方案过渡段是路基工程与其它工程的衔接过渡部位,作为与过渡段衔接的桥台、涵洞等结构物均提前安排施工。当桥台、涵洞施工完成并到达强度,地基处理完成后,立即进行过渡段的填筑,以便加长过渡段静置自稳的时间,进一步减小工后沉降量。为了保证过渡段填筑质量,原则上过渡段与相邻路堤应按水平

25、分层同时填筑。但确有困难不能同时施工的,为保证路基施工进度,采取在桥台后预留一定长度的路堤填筑段并做出台阶,待过渡段施工条件成熟后与过渡段一起施工。本管段范围内过渡段填筑材料所选用的级配碎石、水泥、砂和土工合成材料等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要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路基附属工程以及改移道路、改移沟渠施工方案路基防护工程主要采用挡土墙、护坡、挂网喷混凝土、预应力锚索等挡护。进度上服从于路基施工需要,尽量安排在旱季施工。其他绿色防护安排在适宜季节施工。道路改移在完成前期工作后,尽早安排施工,特别是沟渠改移利用冬季枯水期施工完毕。6.2 桥涵工程施工方案底湾大桥梁部采用移动模架造桥

26、机施工。墩台身采用整体钢模板一次浇注完成,承台采用直接放坡开挖法施工,钻孔桩采用就地平整场地法钻孔、垂直导管法灌注混凝土施工。林桥头大桥、陈庄大桥由于桥基础下流塑淤泥较厚,拟采用U型18m钢板桩围堰。由于河面较宽,可先施工一半,后施工另一半。水下管桩基础拟采用打桩船打桩,管桩施工完后在围堰内抽水、清淤,进行承台施工。框架主体采用间隔施工法,满堂支架、现浇混凝土法施工。混凝土泵车运输混凝土,地泵输送混凝土至灌注地点。桥面及附属工程施工方案本管段桥梁附属工程主要是桥台台背填土及锥体护坡、垫层,软土路基处理。桥台完工后,台后基坑按设计要求夯填碎石或规定的填料,锥体填土选用合格渗水土,用小型压实机械分

27、层填筑、夯实。软土路基加固采用50cm 管桩、50cm 粉喷桩等处理。本管段内的小桥均采用打入PHC500-B 管桩。本管段内的涵洞均采用打入PHC400-B管桩。管桩全部采用购买成品管桩,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管桩采用锤击打桩机施工,桩基施工前进行桩位的复核工作,根据施工机械及设备使用的情况,主要施工步骤为:施工准备定位放样桩机就位吊桩喂桩桩身对中调直沉桩接桩再沉桩送桩终止打桩桩机移位桩质量检验。混凝土采用就近搅拌站集中拌合,由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混凝土输送泵入模,机械捣固。涵洞主要施工工艺流程为:定位放样调查、复核场地准备地基处理(换填、打桩)基坑开挖浇筑涵洞基础框架施工(涵身)出入

28、口施工防水层施工涵洞质量检验填筑路基土。6.3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马岙隧道出口场地开阔,并与国道相临,同时考虑顺坡施工有利于自然排水,选择出口单工作面施工全部隧道。隧道弃碴127747 m3,其中路基和圬工料石利用53680 m3,剩余弃碴弃于隧道出口右侧500m 山凹处,占地19.43 亩。隧道开挖与支护:隧道围岩级别有级、级、级。施工方法主要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施工;CD 法分部开挖法施工;三台阶法开挖法施工;明挖法施工。全部隧道采用光面爆破施工,自制多功能工作台架配风动凿眼机进行人工钻眼。炸药采用2 号岩石硝胺炸药,段发毫秒雷管分段起爆。支护采用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按照设计支护参数进行施工。出

29、碴运输:隧道采用洞内无轨装碴,洞内、洞外无轨运输。二次衬砌:隧道衬砌均采用液压式全断面衬砌台车进行模注混凝土。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搅拌站集中搅拌,运输罐车水平运输,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第六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铺设范围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 抽检3 组尺量2厚度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 抽检3 组尺量,水准测量3顶面高程m+50mm,-20m沿线路纵向每100m 抽检5 处水准测量4横坡0.5%沿线路纵向每100m 抽检5 个断面坡度尺量堆载预压堆载预压按设计要求进行,采用自卸汽车与推土机联合作业。对超软地基的堆载预压,第一级荷载宜用轻型机械或人工作

30、业。当堆载预压时间达到设计要求后,应根据观测资料和工后沉降推算结果,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卸载时间。挖除预压土时应分两层进行施工,顶层厚度较大,采用机械完成,剩余的底层厚度小(2030cm),由机械配合人工进行,这主要是为了减少机械施工时对原基床底层顶面的扰动。软土路基动态观测边桩位移观测在填土过程中,边桩用来观测土的侧向位移值及其发展趋势,从而判断地基的稳定性。在路堤坡脚外侧2m、10m 处各设一排观测桩,桩与桩间距:排水固结法:2040m,复合地基:50100m。位移观测采用精度较高的经纬仪、水平仪进行。观测精度应准确到1mm。填土低于临界高度时,每两天观测一次即可

31、;接近或超过临界高度时,每天观测并绘制“填土高一时间一位移量”关系曲线图,随时分析填筑期间的稳定情况,以指导施工。通常每上、下班时各观测一次,两次观测值之差除以观测时间(h)再乘以24(h)即可作为日平均沉降量、位移量。采用复合地基加固地段,边桩水平位移不超过5mm。采用排水固结加固地段,边桩水平位移不超过10mm。根据观测结果严格控制填筑速率,如超过以上任一限值时,应停止填筑,必要时应卸载,待稳定后方可继续填筑。地基沉降观测在填土过程中,地面沉降观测用来掌握地层表面的总沉降量及沉降量随填土增高和时间的变化情况,以便判断地基在填筑中的稳定性。在路堤中心设沉降板观测,纵向间距根据软土工程地质条件

32、确定,一般为100500m。每个工点不少于2 个监测断面。沉降的观测采用水平观测仪进行。路堤填土低于临界高度时每两天观测一次;在接近或超过临界时,每天观测一次。在沉降量急剧加大的情况下,每天观测次数不应少于23 次。观测精度应准确到1mm。观测后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采用复合地基加固地段,路基中心沉降每昼夜不得大于10mm。采用排水固结加固地段,路基中心沉降每昼夜不得大于20mm。若超过上述数值,停止填筑,加强观测。 路堤填筑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一般路堤填筑A 工艺流程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四区段:填筑区平整区碾压

33、区检验区。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晾晒机械碾压路基检测路基整修。路堤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路堤施工工艺流程图”。准备队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填土区段整平区段压实区段检测区段施工测量地其处理路基修整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测签证B 施工方法施工中优化土方调配,严格按照土方调配计划,少占农田。路基临时排水系统与农田水利相结合,避免水土流失,满足环保要求。a.分层填筑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用同一种填料填筑。先填边后填心,填筑虚铺厚度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为了控制好松铺厚度,在摊铺前应先在下承层上用石灰打出方格网,根据松铺厚度、运输

34、车辆每车所载方量,计算出每格内应卸车数,指定专人指挥卸车。为了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或采用专用边坡压实机械施工。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先从最低处分层填筑,并由两边向中心填筑。b.摊铺平整填料摊铺平整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控制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凸凹。平整面做成坡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为有效控制每层虚摊厚度,初平时用水平检测仪控制。c.洒水晾晒填料碾压前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3%范围内。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及时采用洒水措施,洒水采用取土坑内提前洒水闷湿和路堤内洒水搅拌两种方法;当填料含水量过大,采用取土坑挖沟拉槽降低水位和用推土机松土器拉松晾晒相结合的方法

35、,或将填料运至路堤摊铺晾晒。d.碾压夯实路基整形完成,填料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时,用压路机在路基金宽范围内静压压路机应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路基经过稳压后,用大吨位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原则为“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弱后强”。各种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4KM/H。由两边向中间循序碾压,各幅碾压面重叠不小于0.4M,各区段交接处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禁止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停车时应先减振,再使压路机自然停振,以保证表层不受破坏。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局部有松软现象时,应及时挖

36、除,用合格填料换填,以保证路基整体强度。路肩两侧应多碾压两遍,边坡采用挖掘机改装的夯实设备进行夯实。e 压实质量检验碾压完成规定作业遍数后,按填料种类采用灌砂法、环刀法、核子密度仪、K30 检测仪对压实土的含水量、压实系数、地基系数进行检测。f.路基整修路基刷坡宜采用机械刷坡。机械刷坡时应根据路肩线用坡度尺控制坡度。人工刷坡时应采取挂方格网控制边坡平整度和坡度,方格网桩距以10m 控制。并用坡度尺随时检测实际坡度。当锤球垂线与坡度尺上的对准线重合时表示坡度符合要求,当锤球垂线与对准线不重合时表示坡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优化土方调配,严格按照土方调配计划。路基临时排水系统与农田水利相结合,避免

37、水土流失,满足环保要求。采取机械化平行流水作业的方法进行,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根据填料类别、土方调配、施工场地等条件,确定所采用的机械。采用挖掘机挖装土、自卸汽车运输;压实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路基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施工采用全断面机械化填筑,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推土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自重18T 及以上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填石路堤块石最大尺寸在基床底层不得大于15cm,在基床以下路堤不得大于30cm。软土路堤填筑A 施工方法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施工前需根据设计做一段试验路堤,用以确定参数及施工工艺,指导全段施工。先填两边、后填中间,压实

38、时应先用轻型压路机碾压34 遍后改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合格。填筑时,沿线路每50100m 在边坡坡脚外2.0m 及10.0m 左右侧各设置边桩进行水平位移观测,在路堤中心线地面上设置地基沉降观测设备进行沉降观测。B 软土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措施a.路基开展动态设计控制工后沉降为使沉降严格控制在要求之内,本段路基开展动态设计。动态设计就是对埋设的沉降观测设备按预定频率及精度进行观测,从而得到地基沉降-时间-荷载的变化曲线,通过对曲线的分析计算来调整、修改设计如预留沉降量、预压时间、滞留沉降期等,并以调整后的设计去指导施工,再利用施工过程中反馈回来的信息再次进行重新调整、修改设计并指导施工,以达到有效控

39、制工后沉降及沉降速率的目的。b.必要时对路基堆载预压,缩短路基沉降时间根据实测沉降曲线分析推算在规定的工期内如不能满足工后沉降要求时,对本管段路基堆载预压,缩短路基沉降时间。沉降、位移观测桩布置图在路基基床底层施工完成后,根据二期恒载换算土柱高度,对路基堆载预压,加快地基沉降及路基本体压密,预压达到目的后,卸载预压土,然后施工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基床底层时,根据观测的沉降曲线计算预留沉降量,施工路基基床底层高程按预留沉降量考虑,具体见预留沉降量示意见图,施工期间荷载加载示意见下图。施工荷载加载示意图预留沉降示意图预压土填筑前,沿基床底层顶面纵向铺设一层CB150 聚丙烯编织布,每幅纵向搭接长

40、度为0.1m,编织布铺时整平、拉紧,然后在其上填土。为防止填筑完成后,雨水直接冲刷路肩,编织布超过路基顶宽外缘0.3m。预压土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填筑虚铺厚度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分层厚度小于或等于0.6m。碾压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操作程序进行,预压土填筑到顶面时,做出横向排水坡,以利于排水。预压土填土压实质量检验随施工分层检测,检验标准为湿密度18KN/m3,每层沿纵向每100m 检测6 点,梅花形布置,据边坡1m 处4 点,中间范围内检查2 点。根据在预压期沉降观测资料,计算工后沉降,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卸载时间。挖除预压土时采用机械进行,据基床底层表面0

41、.20.3m 后预压土由机械配合人工进行,以减小机械施工时对原基床底层顶面的扰动。c.路基沉降量估算工后沉降控制值:正线为15cm,沉降速率4cm/年;路桥过渡段8cm,支线及站线30cm。堆载预压高程施工高程设计高程S S:预留沉路基沉降估算采用修正指数函数法、修正双曲线法和双曲线法。I.修正指数函数法、修正双曲线法St=1-Aexp(-Bt)S 式中:S-最终沉降量t-时间St-t 时刻的沉降量A,B-两个参数式中:a-参数;S0-初始沉降量。以上两经验公式都是在荷载瞬间施加后,沉降随时间变化的近似公式,但实际施工过程常延续很久,甚至是间隙施工,这时可以把总荷载分成若干级,在不同的时刻分别

42、施加。某一给定时刻ti 的沉降可以认为是该时刻以前各级荷载增量分别作用到ti 时刻引起的沉降量的总和,如下图所示。土堤分级加荷及堤顶超载示意图若干级荷载不同时刻施加示意图对于多级加荷的情况,以上两式可分别改写为:式中:St-第k 级荷载增量所引起的最终沉降量tk-第k 级荷载增量施加时刻tk 到计算沉降时刻ti 的时间间隔m-加荷的总级数式中所含的参数AB 或a 是反映土体固结性质的,与荷载的施加无关,故可作为常量。但各级荷载所引起的最终沉降量S与荷载大小无关,若不考虑地基土的非线形特征,与荷载大小成正比。设m1 级荷载有沉降观测资料,要预测m2 级荷载作用后的ti 时刻的沉降(m2 m1),

43、则先令m1=m2,用实测资料拟合公式中的参数,再令m=m2,将拟合的参数代入,用上两式中的任一式可求得ti 时的沉降。II.双曲线法恒载开始后沉降至少在半年以上使用双曲线法估算和预测沉降量。双曲线法是假定下沉平均速率以双曲线形式减少的经验推导法。如下图从填土开始到任意时刻t 的沉降量St 可用下式求得:双曲线法参数物理意义示意图式中:S0t=0时的初始沉降量(cm),从最后一级恒载稳定时开始计算;Stt 时的沉降量(cm);t-经过时间(d);+用实测值经过回归求得的两个常数。根据上式可得:0 S Stt =+用实测三组以上的沉降-时间数据,通过对t/(St-S0)和t 的数据进行线形回归分析

44、(分析结果如下图),求出和,即可求出任意时间的沉降。当t=时,最终沉降为: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意图从而可以预测在该恒载条件下任意时刻的沉降和最终沉降。d.轨道施工前的路基评估根据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资料,审查路基填料种类、路基本体和基床底层的检测控制指标、级配碎石表层的检测控制指标,对路基压实质量的离散性进行分析。对时间-沉降曲线进行分析,推断工后沉降是否满足轨道铺设要求。为了了解路基填筑的整体质量,采用地质雷达检测全标段路基,判断路基填筑是否均匀、过渡段分界是否明显、级配碎石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通过路基评估判断本管段路基是否满足轨道铺设条件。e.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控制纵向填层厚度均匀,全标段路

45、基除过渡段外,每一结构层次碾压使用同等压实能量机械,按相同工艺参数施工,控制碾压质量的离散性。控制填料质量的离散性,填料严格按建筑材料看待,对填料材质、工程特性、适用性进行必要的试验工作后作出专门的评价,施工期间加强填料的检测、检验,控制填料质量的离散性。III 改良土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见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图。路拌法工工艺流程图运输摊铺拌和、碾压检测、修整阶段运输摊铺土料粉碎土料运输摊铺改良剂拌合整平碾压检测整形养生不合格不合格摊铺素土为了控制好松铺厚度,在摊铺前应先在下承层上用石灰打出方格网,在同一作业面,选用载重量相同的自卸汽车。通过松铺厚度、汽车每车所载方量,计算出每格内应卸车数,指定专

46、人指挥卸车。然后使用推土机摊铺整平,摊铺时应注意每侧的加宽部分,目测层面大体平整、有路拱。振动压路机快速稳压1 遍,以暴露其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整平12 遍,至平整度良好。然后用中、边桩挂线检测膨胀土的松铺厚度,及时整修。采用路拌法拌和时,填料的天然含水量不宜太高。在气温较高,水分蒸发较快的夏、秋两季,填料拌和前的含水量可适当提高12 个百分点。在素土摊铺完成后,应及时检测土的含水量,如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应采取铧犁翻晒或加水等措施进行处理,直至含水量合适为止。翻晒后达到含水量标准的素土应用推土机整平。摊铺改良剂由于路拌机在拌和过程只是原位拌和,只能做到小面积的拌和均匀,因此路拌法掺入料的均匀

47、程度主要取决于布灰时的均匀程度。施工过程中在平整后的土体上以同一间距打方格,计算每个方格进行所需灰量用人工进行均匀布灰。掺入料最好是用标准的袋装改良剂进行汽车倒运,但是掺入料汽车散装倒运时,宜在卸灰位置铺上彩条布,然后根据每个方格的用剂量进行人工布灰。撒布改良剂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作业方法,使用平地机,人工填补找平。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含灰量,考虑到施工时剂量的损失,为保证改良剂剂量达到设计要求,改良剂掺入量宜大于设计1%2%。改良剂与土的混合料厚度均采用稍高勿低的原则摊铺,以免再次补料困难,稍高时使用平地机刮平,易于达到设计要求,以免出现补料后结合不紧密,碾压时痕迹、起皮等现象。混合料拌和改良剂均

48、匀撒布完成后,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粉碎与拌和。拌和时应注意拌和机叶轮要深入到底,深度按照摊铺厚度控制,并伸入下承层1cm 左右,或在摊铺素土前对下承层进行润湿处理,以利于上下层粘结。粉碎与拌和时路拌机从两边往路基中间方向进行,拌和重叠宽度控制在50cm 以上。路拌机粉碎与拌和过程中,应设专人开挖检查拌和深度,严禁出现夹层及漏拌现象。当拌和料粒径达到设计规定值以下时,应立即检测改良剂剂量,采用EDTA 滴定法或直读仪快速测定。若剂量不足,需及时补撒改良剂,然后重新拌和至设计要求。若填料最大粒径达不到设计要求,应加大拌和遍数,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混合料中不应含有超尺寸颗粒土块(大于15mm 的土

49、块)、未消解石灰颗粒和素土层。混合料整形混合料拌合后粒径、改良剂剂量检测合格,且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1%2%时,应迅速组织平地机整平。整平时测量人员应在现场跟踪测量,指派专人指挥平地机司机精确整平。一般每个整幅路基断面测量5 个点,直到高程、横坡等达到设计要求。 基床底层基床底层填A、B 类填料,施工时对填料进行取样,检验测定合格后方可选用。路堤施工前,先对已完成的基底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施工。预先进行压实试验,并取得相关技术参数指导施工。填筑时采用横断面全宽,纵断面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厚度按试验段数据为依据,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及填料粒径。填筑时采取先低后高,先两边后中间的顺序。分层压

50、实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压实,各区段交接处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2.0m,纵向行与行压实重叠0.4m,每层碾压时不断整平,人工配合推土机整平,对局部级配不良地点进行人工调配,保证碾压平整、密实。每层填筑前,先对下层进行质量检测,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上层施工。其他填筑要求与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相同。 基床表层 填筑根据设计文件,本管段基床表层结构分为两种。铺筑0.6m 厚级配碎石分三层摊铺碾压,每层为0.2m;路基铺筑0.5m 级配碎石+0.1m 中粗砂夹铺一层复合土工膜分二层摊铺碾压,每层为0.25m。施工准备:测量中线水平,检查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使其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基床

51、底层进行修整,使其达到基床底层标准要求。拌和运输: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采用厂拌,拌和好的混和料要尽快运到铺筑现场,并进行碾压。用平地机摊铺混和料的,根据运输能力,计算每摊铺面积等距离堆放成堆;用摊铺机摊铺的,则与摊铺机能力相互协调,减少停机待料情况。摊铺碾压:基床表层摊铺第一层,采用平地机进行摊铺,对不均匀的进行人工调整。基床表层摊铺第二、第三层,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原则,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重叠方式同路基本体。 路堑基床表层防水处理基床表层以下换填部分施工完成后,碾压整形,使其表面形成双向4%的人字形排水

52、坡。在其上均匀铺设5cm 厚的中粗砂垫层,作为复合土工膜的下保护层。中粗砂碾压整平后,在其上铺设复合土工膜。复合土工膜铺设完毕后,再在其上铺设5cm 中粗砂,作为复合土工膜的上保护层并兼做排水层,最后分层填筑级配碎石。 护道施工当护道填料与路堤填料相同时,与路堤同时进行填筑,填筑方法与路堤本体相同。当填料不同时,先完成路堤填筑,再进行护道的填筑。护道填筑采用分层摊铺、分层碾压、逐层检测的方法,采用推土机摊铺、初平,平地机终平,重型压路机碾压,挖掘机完成边坡修整。 路堑开挖 逐层剥离法开挖采用大马力推土机挂松土器松土,短距离集土成堆,用装载机或挖掘机装土,自卸汽车运输至路基填筑地段或指定弃土场弃

53、土。 纵向(台阶)开挖采用推土机配合正铲挖掘机进行纵向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开挖深度较大时分台阶开挖,台阶高度23m。 松动爆破法开挖机械不能开挖的较硬岩石,采用松动爆破开挖,挖掘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爆破后产生的大块石采用挖掘机配液压冲击锤或用小炮改小。根据路堑挖深及开挖方量分别采用深孔爆破和浅孔爆破,开挖深度不大,方量较小,地形较复杂地段采用浅孔爆破;开挖深度大于6m,开挖方量比较集中地段采用深孔爆破。 光面爆破法开挖为减少爆破对成型边坡扰动,减少刷坡整形工作量,在靠近边坡附近采用光面爆破施工。光面爆破施工方法与普通的深(浅)孔爆破相似,只是在爆破参数、装药结构、爆破程序等方面不同。7.3.

54、1.3 过渡段施工路基的过渡段主要有桥路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过渡段、路堤路堑过渡段、隧路及桥隧相连过渡段和半挖半填路基横向过渡段等。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根据过渡段不同部位填料的不同,由桥台向路基方向、由中心线向路基两侧按顺序依次进行填料的填筑工作。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以预先试验所得数据为准。每层填料利用人工及推土机松铺填筑完成之后,根据试验段所得出的压实数据及标准进行碾压,达到过渡段设计规定的压实标准。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的级配碎石碾压,以静压和弱振为主,不宜过多采用强振。在过渡段的桥台台尾后2m 范围内,为防止碾压机械挤碰桥台,不使用大型压实设备进行碾压,采用内燃式冲击夯或其

55、他小型夯实机具进行夯实,其振压遍数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标准为准。待该填筑层压实工作完成之后,需对设计要求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进入下一层施工。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对涵洞两侧基坑进行清理,做到基坑底部无先期涵洞施工中所产生的垃圾及松土(杂土)。对过渡段其它先期已经处理过的地基表面再做清理。进行施工放线:首先对其路基中线进行定位,对其标高进行精确测量并计算出过渡段所要填筑的实际高度,以此为依据并同时参照涵路过渡段设置设计图上的相关数据,对其同一水平填筑层的不同填料所填筑范围进行详细计算,并进行实际测量放样。涵路过渡段施工在涵洞两侧对称同时进行。根据过渡段不同部位填料的不同,由涵洞向路基

56、方向、由中心线向路基两侧按顺序依次进行填料的铺设工作。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一般以预先试验所得数据为准。每层填料利用人工及推土机松铺填筑完成之后,根据试验段所得出的压实数据及标准进行碾压,使其达到设计规定的压实标准。在涵洞及其两侧1.0m 范围内,由于不能使用大型压实设备进行碾压,采用内燃式冲击夯进行夯实,其振压遍数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标准为准。待该填筑层压实工作完成之后,需对设计要求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进入下一层施工。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对该过渡段路堑一侧实施开挖前施工放线。过渡段路堑一侧原地面沿路基中线进行纵向开挖,严格按照路堤与路堑连接过渡段形式设计图所示标准及尺寸进行施工。在施工过

57、程中对松动岩石及浮石加以处理或清除。施工放线,首先应对其过渡段路基中线进行定位,再测出路堑顶面与路堤底面之间的高差。按设计要求计算出级配碎石坡脚所在位置。过渡段台阶开挖,其宽度及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台阶表面应平整,并稍向内倾。根据过渡段路堤一侧不同部位填料的不同,由路堑向路堤方向按顺序依次进行填料的铺设工作,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一般以预先试验所得数据为准。每层填料利用人工及推土机松铺填筑完成之后,根据试验段所得出的压实数据及标准进行碾压,使其达到设计规定的压实标准。在靠近路堑台阶范围内,由于大型碾压设备无法施工,采用内燃式冲击夯进行夯实,其振压遍数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标准为准。待该填筑层压实工作完

58、成之后,需对设计要求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进入下一层施工。7.3.1.4 路基防护与排水工程施工 边坡防护 浆砌排水骨架采取用人工配合机械修理坡面,人工砌筑的方法施工。 预应力锚索:开挖及支挡工程施工前做好地表排水系统。必须采取随挖随支护的施工方法,严禁一次开挖到底,应开挖一级,支护一级。然后再挖下一级。对于坡率陡于1:0.5的边坡,应先按缓于1:0.75坡率开挖,再跳槽开挖至设计坡率并支挡。同时也要避免开挖暴露时间过长,使边坡松驰范围变大,造成新病害。边坡开挖施工要保证坡面平整顺直,以利支挡及防护工程施工。边坡开挖中,如有地下水出露,将地下水排出引入排水系统,不可堵死。锚索施工前,必

59、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点做极限抗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调整锚固长度,必要时调整钻孔直径。若现场开挖后实际与设计不符时,应立即通知设计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做动态变更设计。喷播植草:采取人工铺设土工网垫、土工格栅,液压喷播植草的方法施工。 排水工程施工严格按设计要求组织测量放线,标出开挖范围。挖掘机沿沟纵向开挖,困难地段人工开挖,自卸汽车运输,人工整修沟基坑及边坡。7.3.2 路基主要技术措施7.3.2.1 工后沉降控制措施 加强地质勘测,全面系统了解地基条件在开工前对线路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补勘,确保不因地质情况而造成路基大的变形。 开展全方位科学研究,优化和细化设计在施工前期,联合设计单位和大专院

60、校及有关科研单位,对所施工的路基工后沉降展开研究,全面系统地进行评估,并根据研究成果,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地基沉降除最基本的地基重型碾压外,根据地基的情况,采用搅拌桩、预应力管桩等方案来减少地基总沉降、加快地基的沉降速度,以满足路基工后沉降的要求。本管段工程设计软土路堤工后沉降控制值为:正线为S15cm,沉降速率4cm/年;桥路过渡段S8cm;支线及站线S30cm。桩网复合加固处理本管段中,软土和松软土地基是工后沉降最难控制的地段,设计的地基加固处理方法为预应力管桩、搅拌桩、CFG 桩等桩网复合地基。试桩和现场荷载试验:在全面施工开始前,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试桩,主要研究不同设计方案(如桩强度

61、、桩径、间距、垫层厚度等)和施工工艺对地基效果的影响,通过现场荷载试验及沉降观测,验证地基处理方案的可靠性,评价处理后地基工后沉降,并总结出系统的施工工艺指南。沉降分析:将松软土地基以50100m 为单位划分断面,对每一个断面进行沉降分析。根据相邻两断面沉降差判定工后沉降的均匀性是否满足要求。选择典型断面和特殊断面进行数值分析和离心模型试验:在总沉降分析中,不能得出地基沉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较难推导出工后沉降量。因此,运用数值分析和离心模型试验对典型的断面和特殊断面作进一步研究,得出沉降与时间关系曲线,不同设计方案(如桩强度、桩径、间距、垫层厚度等)对工后沉降的影响规律,评价工后沉降是否满足设

62、计要求,以指导下一步施工。 路堤本体工后沉降根据有关研究成果,采用A、B 类填料填筑的路堤,其本体沉降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工后沉降在竣工后半年时间基本完成。因此,路堤本体的沉降根据具体填料情况,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等方法进行研究,以指导下一步施工。 过渡段工后沉降在过渡段工后沉降控制方面,通过采用逐渐过渡到一般路堤段的地基处理方法来调节,对于工后沉降可能较大的工点(如软土地基较深地段),优先安排施工进行静置预压处理,以达到减少工后沉降量的目的。 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为确保路基工后沉降达到设计规范要求,加强施工管理,做到所有施工在大规模施工前,均进行施工工艺试验,并在施工过程中遵循相关施工规范和工艺标准,进行动态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完善现场观测,运用信息施工技术,准确预测工后沉降综合考虑路基填高的差异,地基土成因类型、地层结构的复杂性,地基沉降估算精度的复杂性,工后沉降控制标准以及有效控制工后沉降的艰巨性,对本管段路堤沉降进行系统的观测与分析评估,提出更为详细的路基沉降观测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