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考点复习表现手法解析PPT课件

上传人:英*** 文档编号:96753207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PPTX 页数:57 大小:537.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诗歌考点复习表现手法解析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诗歌考点复习表现手法解析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诗歌考点复习表现手法解析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资源描述:

《诗歌考点复习表现手法解析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考点复习表现手法解析PPT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表达技巧: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 直接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比喻比喻拟人拟人夸张夸张借代借代双关双关用典用典动静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结合正侧面结合对比反衬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声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乐景衬哀情)想像、联想想像、联想手法一般不单一手法一般不单一第1页/共57页1.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3.3.寻寻觅觅,

2、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4.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5. 5. 台城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只缘一曲后庭花。6. 6.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表达技巧表达技巧 之之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第2页/共57页修辞手法修辞手法1.

3、比喻比喻 必须有喻体必须有喻体 表述:表述:把把比成比成 作用:作用:生动形象生动形象2.比拟比拟 拟人、拟物拟人、拟物“晓云散去山腰瘦晓云散去山腰瘦, ,宿雨来时水面肥宿雨来时水面肥” 表述:表述:把把当成当成人来写;赋予人来写;赋予人的感情或行为人的感情或行为 把人当成物来写;把此物当成彼物把人当成物来写;把此物当成彼物 作用作用:生动形象生动形象第3页/共57页第4页/共57页第5页/共57页第6页/共57页修辞手法修辞手法3.3.夸张夸张?贾岛?贾岛“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作用:作用:形象突出形象突出4.4.借代借代?“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

4、渚莲愁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作用:作用:形象突出形象突出5.5.对比对比念奴娇念奴娇 梅梅:“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白。” 作用:作用:形象突出形象突出第7页/共57页第8页/共57页第9页/共57页第10页/共57页第11页/共57页一剪梅一剪梅 杨佥判杨佥判 襄樊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多,恶

5、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军事如何?民事如何?如何?【注】柘枝:一种舞曲。宋时发展为多人队舞,宫乐有柘枝队。能:方言,如许、这等之义。朱娥:美女。 从全词来看,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6分)p76第12页/共57页一剪梅一剪梅 杨佥判杨佥判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答:对比(1分),

6、 词的上片写襄樊被敌围困达四年之久,军民死守抗敌,伤亡惨重,给养难继(2分),下片写统治者在国难当头,仍鱼肉百姓,醉生梦死,与将士们浴血沙场形成鲜明对比(1分), 突出表现了词人关心百姓、体恤民生的情怀(2分)第13页/共57页6.6.用典用典 ?“遏云声里送离觞遏云声里送离觞” 列子汤问列子汤问:“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柳枝桃叶尽深藏柳枝桃叶尽深藏”“”“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作用:作用:精炼含蓄,内容丰富,增加文采精炼含蓄,内容丰富,增加文采7.7.双关双关“唱得红梅字字香,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柳枝桃叶桃叶尽深藏。尽深藏。” 作用:作用:含蓄

7、、耐人寻味含蓄、耐人寻味8.8.通感通感 作用:作用:生动形象、丰富意境、回味无穷生动形象、丰富意境、回味无穷古典诗歌一般不考古典诗歌一般不考“对偶对偶”第14页/共57页第15页/共57页第16页/共57页第17页/共57页第18页/共57页BUCHONG作业p75题组二1题第19页/共57页二月二日出郊二月二日出郊王庭珪王庭珪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游含态石天忽作晴山卷幔,云游含态石披衣。披衣。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牛归?二月二日二月

8、二日李商隐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更作风檐夜雨声。【注】王庭珪:宋代诗人,弃官筑草屋于卢溪,隐居五十年。【注】王庭珪:宋代诗人,弃官筑草屋于卢溪,隐居五十年。写此诗时,李商隐为了生计,只身远赴梓州,任职柳仲郢幕府。写此诗时,李商隐为了生计,只身远赴梓州,任职柳仲郢幕府。元亮井:陶渊明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陶渊明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元亮井”指代像陶渊明那样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

9、活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的归隐生活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问:两首七言律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问:两首七言律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分)p75第20页/共57页 答:拟人(1分)。 王诗中,“云游含态石披衣”,云摆弄着姿态,山石好像披着衣裳,形象地写出了云雾缭绕山石的情状(2分)。(或:“烟村南北黄鹂语”,烟霭笼罩的山村,黄鹂叽叽喳喳地鸣叫,就像人在兴奋地说话。) 李诗中,“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生动地写出了早花柳丝竞相争艳,成群蜂蝶含情

10、飞舞的情景(2分)。第21页/共57页第22页/共57页分类: 景物描写(对象景) 情态描写 (对象人) 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无语凝噎 动作描写 ( 对象人) 如: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表达技巧表达技巧 之之 描写手法描写手法第23页/共57页表达技巧表达技巧 之之 描写手法描写手法1.1.动静结合动静结合 如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用:使画面具作用:使画面具有生机有生机。2.2.远近结合远近结合 如如“树藏秋色老

11、,禽带夕阳归。远岫穿云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翠,畲田得雨肥” 作用:使画面具作用:使画面具有层次有层次感。感。3.3.正侧面结合正侧面结合 如如“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作用:作用:更有更有想象空间想象空间 写景写景第24页/共57页第25页/共57页第26页/共57页表达技巧表达技巧 之之 描写手法描写手法4.烘托(正衬)烘托(正衬) 如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作用:烘托作用:烘托画面画面。5.(对比)反衬(对比)反衬 以

12、动衬静,以动衬静, 如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以声衬静,以声衬静, 如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以乐景衬哀情,以乐景衬哀情,如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作用:作用:对比突出强调对比突出强调衬托衬托第27页/共57页第28页/共57页第29页/共57页表达技巧表达技巧 之之 描写手法描写手法6.6.虚写(想象、联想)虚写(想象、联想) 如如“归梦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碧纱窗,说与人人道” “ “想得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今夜鄜州

13、月,闺中只独看” 作用:作用:丰富内容,开拓意境,突出情感,丰富内容,开拓意境,突出情感, 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第30页/共57页第31页/共57页第32页/共57页另:抑扬、点面、另:抑扬、点面、想象、象征、借想象、象征、借古讽今古讽今第33页/共57页岁岁 暮暮唐唐杜甫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末,时杜甫客居阆州居阆州(今四川阆中今四川阆中

14、)。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今四川成都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并作赏析。p76第34页/共57页借代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如烟尘代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了时局的艰危。用典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

15、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国事的深深忧虑。双关双关。岁暮既指时序岁末,又指作者已进入。岁暮既指时序岁末,又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的晚唐。对比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作者济时敢爱。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作者济时敢爱死对比,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突死对比,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对国家的担忧和报国无门的无奈。出了作者的对国家的担忧和报国无门的无奈。第35页/共57页1.描写的内容:写了景(物)的什么 动、静、声、色

16、、动、静、声、色、 眼前的景与联想、想象虚构的景(虚眼前的景与联想、想象虚构的景(虚与实)与实)描写的角度: 观察角度:远、近、俯、仰观察角度:远、近、俯、仰 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味觉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味觉 选择角度:景物的正面与侧面选择角度:景物的正面与侧面描写的结构安排: 总写与分写(点与面)总写与分写(点与面)关于景物描写的分析第36页/共57页竹轩诗兴竹轩诗兴 张张 镃镃柴门风卷却吹开柴门风卷却吹开, ,狭径初成竹旋栽。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梢影细从茶碗入, ,叶声轻逐篆烟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暑天倦卧星穿过, ,冬昼闲吟雪压摧。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

17、预想此时应更好, ,莫移墙下一株梅。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1)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第37页/共57页2.分析情景关系: 情与景的关系情与景的关系 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正向关系)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正向关系) 借乐景写哀情借乐景写哀情 (反向关系)(反向关系)关于景物描写的分析第38页/共57页春日秦国怀古春日秦国怀古 周周 朴朴荒郊一望欲消魂荒郊

18、一望欲消魂, ,泾水萦纡傍远村。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牛马放多春草尽, ,原田耕破古碑存。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云和积雪苍山晚, ,烟伴残阳绿树昏。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数里黄沙行客路, ,不堪回首思秦原。不堪回首思秦原。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诗歌用了答:诗歌用了寓情于景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在情景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

19、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国势日衰的悲叹。第39页/共57页3.分析多个景物间的关系:同向关系:共同表现某一特征同向关系:共同表现某一特征 或从不同角度来表现景物特征或从不同角度来表现景物特征反向关系:对比或反衬反向关系:对比或反衬关于景物描写的分析第40页/共57页落叶修睦落叶修睦雨过闲田地雨过闲田地, ,重重落叶红。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翻思向春日, ,肯信有秋风。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几处随流水, ,河边乱暮空。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只应松自立, ,而不与君同。而不与君同。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答:以松“立”与叶“落”二

20、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第41页/共57页例题 月圆 含山店梦觉作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第42页/共57页 P75.(一)1.夜雪3.朝耕 P76.(三)3.春行即兴第43页/共57页夜雪夜雪白居易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问:说说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夜雪”的。答:答:侧面侧面描写描写(1 1分)。分别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角度描写夜雪。首句着一冷字,从分)。分别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角度描写夜雪。首句着一冷字,从触觉写雪之大,雪的悄无声息(触觉写雪之大,雪的悄无声息

21、(2 2分);次句从视觉写雪的强烈反光(分);次句从视觉写雪的强烈反光(1 1分);最后两句从分);最后两句从听觉写积雪压竹枝的声音,写雪势的有增无减(听觉写积雪压竹枝的声音,写雪势的有增无减(2 2分)。句句写人,却又处处写雪。分)。句句写人,却又处处写雪。第44页/共57页朝耕朝耕袁中道袁中道荷锄出茅屋,月色白如素。荷锄出茅屋,月色白如素。过林滴水声,一天好雾露。过林滴水声,一天好雾露。东方犹未光,灿灿动霞路。东方犹未光,灿灿动霞路。不觉叱牛声,惊起双白鹭。不觉叱牛声,惊起双白鹭。 问:从整首诗来看,诗人采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景?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答:动静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结合(以动

22、写静)()(2 2分)。农村的早晨极为清静,路过小树林,能听到树叶上分)。农村的早晨极为清静,路过小树林,能听到树叶上滴落水珠的滴落水珠的声音;声音;早起耕耘的农人吆喝耕牛的声音,惊起一双早起耕耘的农人吆喝耕牛的声音,惊起一双白鹭白鹭(2 2分)分)。突出表现了突出表现了乡村的自然宁静。(乡村的自然宁静。(2 2分)分)第45页/共57页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峡口送友人峡口送友人 送送蜀客蜀客 司空曙司空曙 雍陶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剑南风景腊前春,南风景腊前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山鸟江风得雨新。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来时万里同为客,

23、 莫莫怪送君行较远,怪送君行较远, 今日翻成送故人。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自缘身是忆归人。缘身是忆归人。 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第46页/共57页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峡口送友人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司空曙 送送蜀客蜀客 雍陶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剑南风景腊前春,南风景腊前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山鸟江风得雨新。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莫怪送君行较远,怪送君行较远, 今日翻成送故人。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自缘身是忆归人。缘身是忆归人。 有人认为峡口送友

24、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4分) 答: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答: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花飞欲尽春花飞欲尽春”,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第47页/共57页登快阁登快阁黄庭坚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痴儿了却公

25、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问:请说说此诗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的异同点。第48页/共57页登快登快阁阁 黄黄庭坚庭坚落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问:请说说此诗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的异同点。同:同:写作内容都是登高所见秋景,都写

26、作内容都是登高所见秋景,都表现了景物的辽远和阔大的特点,意境表现了景物的辽远和阔大的特点,意境开阔;(开阔;(2 2分)分)异:异:杜诗杜诗写写江水江水奔流奔流之之动动态态,多了一,多了一份份萧索、悲壮萧索、悲壮的的意境(意境(2 2分分);而而黄黄诗诗写江水写江水空明澄澈空明澄澈的静景,显得的静景,显得辽远辽远阔大阔大、轻松轻松明快。(明快。(2 2分)分)第49页/共57页表达技巧表达技巧 之之 抒情抒情手法手法 直抒胸臆:最最苦苦无山遮望眼无山遮望眼 借景抒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托物言志: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

27、云来 借事抒情: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咏史怀古: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第50页/共57页端居端居李商隐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答:借景抒情借景抒情(2 2分)。诗人借助对分)。诗人借助对“青苔青苔”、“红树红树”以及以及“雨雨”景、景、“月月”色的描写,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冷寂、凄清

28、冷寂、凄清的氛围(的氛围(2 2分),表达了悲愁、分),表达了悲愁、孤寂孤寂和思亲和思亲的情感(的情感(2 2分)。分)。(言之成理(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也可酌情给分)第51页/共57页春行即兴春行即兴李华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答:情景交融情景交融(2 2分)。这分)。这首诗写了作者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有花

29、有鸟(鸟(1 1分分)。诗)。诗中中“花自落花自落”、“鸟空啼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宁静,城外的,城外的荒凉荒凉(1 1分)分) ,从中更透出一丝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伤春、凄凉之情、凄凉之情(1 1分分)。)。第52页/共57页提问方式:提问方式: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手法、手法) 诗人是怎样诗人是怎样抒发抒发自己的自己的情感情感的?的? 这首诗在这首诗在写景写景上有什么特点?上有什么特点? 请请从从情景情景关系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角度赏析本诗。答题答题步骤:步骤:术语术语如何用的(规范表达)如

30、何用的(规范表达)作用作用 术语(一般作用)术语(一般作用)+意境、感情意境、感情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之之 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第53页/共57页东坡东坡苏轼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荦(lu)确:指险峻不平的山石。 问: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答:答:第第一句是全诗的一句是全诗的铺垫铺垫(1 1分),描分),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图,营造了一种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清明幽静的气氛(2 2分分),以映衬作者),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心灵明澈的精神境

31、界(2 2分)。分)。第54页/共57页岁暮岁暮杜甫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问: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第55页/共57页 答: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双关。岁暮既指时序岁末,又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 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作者济时敢爱死对比,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答出两点即可。每点表达技巧1分,紧扣表达技巧结合诗句分析2分,共6分。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第56页/共5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57页/共57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