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气操作导则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6735156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0.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气操作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气操作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气操作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气操作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气操作导则(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南方电网设备20174号Q/CSG附件1Q/CSG 1250082016代替Q/CSG 10006-2004电气操作导则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2017-01-10实施2017-01-10 发布2Q/CSG 1205008-2016目次前言II1 范围I2 规范性引用文件I3 术语和定义I3.1 设备状态I3.2 操作术语II3.3 故障及异常情况用语V4 电气操作原则VI4.1 一般原则VI4.2 断路器及负荷开关操作原则VII4.3 隔离开关及跌落式熔断器操作原则VIII4.4 母线操作原则IX4.5 线路操作原则X4.6 变压器操作原则XI4.7

2、并联补偿电容器和电抗器操作原则XIII4.8 500kV线路并联电抗器操作原则XIII4.9 接地装置的操作原则XIII4.10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操作原则XIV4.11 验电接地原则XIV4.12 换流站直流设备操作原则XIV4.13 串补操作原则XIV4.14 SVC、STATCOM操作原则XIV4.15 异常处理XIV5 操作票规范XV5.1 操作票格式XV5.2 操作票填写说明XV6 操作票执行XVI6.1 填写操作票XVII6.2 执行操作票XX6.3 操作票盖章XXI附录A(规范性附录)常见设备俗称XXIII附录B(规范性附录)常见设备操作动词和位置术语XXIVB.1 操作动词

3、XXIVB.2 位置术语XXIV附录C(规范性附录)常用语句示例XXVC.1 操作命令票填写XXVC.2 现场电气操作票操作任务填写XXVC.3 现场电气操作票操作项目填写XXVI附录D(资料性附录)操作项目主、子项填写示例XXIX前言为指导和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气操作管理,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Q/CSG510001201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并考虑现行设备的实际运行要求,对Q/CSG100062004电气操作导则进行修订。本导则没有涵盖的内容,按照Q/CSG510001201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执行。本导则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

4、任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归口。本导则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本导则主要起草人:牛保红、马辉、丁士、李志强、李有铖、李林发、陈剑光、陈曦、喇元、李战鹰、雷一勇、顾衍璋、韦超、欧阳旭东、李仪光、温爱辉、陈岸、崔宫、林雄锋、李福鹏、吴啟民、练志斌、文忠进、姜浩、肖小兵、蒋兴建、吴建锋。II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XXXI页 共34页电气操作导则1 范围1.1 本导则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调度、变电、配电工作中的电气操作。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发电厂参照执行。1.2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

5、统的用户变电站、自备发电厂的电气操作可参照本导则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GB26860201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GB26859201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9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6、(电力线路部分)DL5581994 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DL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T11022009 配电变压器运行规程DL/T8002001 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Q/CSG510001201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中国南方电网调度运行操作管理规定3 术语和定义3.1 设备状态3.1.1 一次设备的状态一次设备的状态分为运行状态、热备用状态、冷备用状态、检修状态四种,具体参见中国南方电网调度运行操作管理规定。3.1.2 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分为投入状态、退出状态两种,具体参见中国南方电网调度运行操作管理规定。3

7、.1.3 继电保护装置功能的状态继电保护装置功能的状态分为投入状态、退出状态两种,具体参见中国南方电网调度运行操作管理规定。3.1.4 安全自动装置的状态安全自动装置的状态分为投入状态、退出状态、投信号状态三种,具体参见中国南方电网调度运行操作管理规定。3.1.5 安全自动装置功能的状态安全自动装置功能的状态分为投入状态、退出状态两种,具体参见中国南方电网调度运行操作管理规定。3.2 操作术语3.2.1 电气操作3.2.1.1 电气操作是指将电气设备状态进行转换,一次系统运行方式变更,继电保护定值调整、装置的投退,二次回路切换,自动装置投切、试验等所进行的操作执行过程的总称。常用电气操作如下:

8、a)倒母线:是指双母线接线方式的变电站(开关站),将一组母线上的部分或全部线路、变压器倒换到另一组母线上运行或热备用的操作。b)倒负荷:是指将线路(或变压器)负荷转移至其他线路(或变压器)供电的操作。c)并列:将两个独立运行的电网连接为一个电网运行,或发电机、调相机与电网连接为一个部分运行的操作。d)解列:通过人工操作或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断开断路器,使发电机(调相机)脱离电网或电网分成两个及以上部分运行的操作。e)合环:是指将线路、变压器或断路器串构成的网络闭合运行的操作。f)同期合环:是指通过自动化设备或仪表检测同期后自动或手动进行的合环操作。g)解环:是指将线路、变压器或断路器串构成的闭合

9、网络开断运行的操作。h)充电:是指使空载的线路、母线、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带有标称电压的操作。i)核相:是指用仪表或其他手段核对两电源或环路相位、相序是否相同。j)定相:是指新建、改建的线路或变电站在投运前,核对三相标志与运行系统是否一致。k)代路:是指用旁路断路器代替其他断路器运行的操作。3.2.2 调度命令调度命令包括:综合令、单项令、逐项令,具体参见中国南方电网调度运行操作管理规定。3.2.3 操作票执行3.2.3.1 操作任务是指根据同一个操作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相互关联、依次连续进行的电气操作过程。3.2.3.2 模拟预演(模拟操作)是指为保障倒闸操作的正确和完整,在电网或电气设备进行倒闸

10、操作前,将已拟定的操作票在模拟系统上按照已定操作程序进行的演示操作。3.2.3.3 复诵是指将对方说话内容进行原文重复表述,并得到对方的认可。3.2.3.4 唱票是指监护人根据操作票内容(或事故处理过程中确定的操作内容)逐项朗诵操作指令,操作人朗声复诵指令并得到监护人认可的过程。3.2.4 操作常用动词3.2.4.1 合上是指各种断路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接地开关、跌落式熔断器通过人工操作使其由分闸(拉开)位置转为合闸(合上)位置的操作。3.2.4.2 断开是指各种断路器(负荷开关)通过人工操作使其由合闸位置转为分闸位置的操作。3.2.4.3 拉开是指各种隔离开关、接地开关、跌落式熔断器通

11、过人工操作使其由合上位置转为拉开位置的操作。3.2.4.4 装设、拆除包括接地线、绝缘挡板、遮栏等的装设、拆除。a)装设接地线是指通过接地短路线使电气设备全部或部分可靠接地的操作。b)拆除接地线是指将接地短路线从电气设备上取下并脱离接地的操作。c)装设绝缘挡板是指通过绝缘挡板使电气设备全部或部分对工作人员可靠绝缘的操作。d)拆除绝缘挡板是指将绝缘挡板从电气设备上取下的操作。e)装设遮栏是指通过安装、设置遮栏将电气设备或场所进行隔离的操作。f)拆除遮栏是指将隔离电气设备或场所的遮栏进行拆卸及移除的操作。3.2.4.5 推至、拉至、摇至是指将手车式高压柜的手车或COMPASS设备移动至对应设备状态

12、位置的操作。3.2.4.6 投入、切换、退出是指使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故障录波装置、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头、消弧线圈分接头、配电自动化装置、二次回路的连接片、切换把手、保护通道等设备达到指令状态的操作。3.2.4.7 投上、取下是指将熔断器嵌入或退出工作回路的操作。3.2.4.8 插入、拔出是指将二次插件嵌入或退出工作回路的操作。3.2.4.9 悬挂、取下是指将临时标示牌、红布帘等放置到指定位置或从放置位置移开的操作。3.2.4.10 调整是指变压器调压分接头位置或消弧线圈分接头切换的操作等。3.3 故障及异常情况用语3.3.1 故障及异常情况3.3.1.1 过负荷是指发电机、变压器及线路的

13、电流超过额定值或规定的允许值。3.3.1.2 冲击是指系统中发电厂、变电站的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参数发生的瞬间剧烈异常变化。3.3.1.3 摆动是指电网的功率、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往复变化。3.3.1.4 三相不平衡是指三相电流(或电压)幅值不一致,且幅值差超过规定范围。3.3.2 设备及装置动作3.3.2.1 分闸是指经人工操作,断路器由合闸位置转为分闸位置。3.3.2.2 跳闸是指未经人工操作的断路器由合闸位置转为分闸位置。3.3.2.3 断路器拒动是指断路器在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或在操作过程中拉合控制开关并发出指令的情况下拒绝动作。3.3.2.4 保护及自动装置误动是指继电保

14、护及自动装置发出错误动作指令。3.3.2.5 保护及自动装置拒动是指电力系统故障时,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应发出指令而未发出指令的情况。3.3.2.6 断路器非全相跳(合)闸是指断路器三相应该同时动作而其中一相或两相未按指令动作的情况。3.3.2.7 死开关是指断路器控制电源断开、机构闭锁或人为锁定,使其不能跳闸的状态。3.3.3 事故处理是指在发生危及人身、电网及设备安全的紧急状况或发生电网和设备事故时,为迅速解救人员、隔离故障设备、调整运行方式,以便迅速恢复正常运行的操作过程。常用事故处理操作如下:a)试送:是指电气设备故障经处理后的首次送电。b)强送:是指电气设备故障后未经处理即行送电。c)

15、限电:是指限制用户部分用电负荷的措施。d)拉闸限电:是指断开供电线路断路器,强行停止供电的措施。e)保安电:是指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所需的最低限度电力供应。f)开放负荷:是指恢复对拉闸限电、限电用户的正常供电。4 电气操作原则4.1 一般原则4.1.1 根据设备管辖权限,电气操作应按调度员命令或现场值班负责人指令进行。紧急情况下,为了迅速消除电气设备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直接威胁,或为了迅速处理事故、防止事故扩大、实施紧急避险等,允许不经调度或现场值班负责人许可执行操作,但事后应尽快向调度或现场值班负责人汇报,并说明操作的经过及原因。4.1.2 发布和接受操作任务时,必须互报单位、姓名,使用规范术

16、语、双重名称,严格执行复诵制,双方录音。4.1.3 电气设备转入热备用前,继电保护必须按规定投入。4.1.4 电网解列操作时,应首先平衡有功与无功负荷,将解列点有功功率调整接近于零,电流调整至最小,使解列后两个系统的频率、电压波动在允许范围内。4.1.5 电网并列操作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a)相序、相位一致;b)频率相同,偏差不得大于0.2Hz;c)电压相等,调整困难时,500kV电压差不得大于10%,220kV及以下电压差不得大于20%。4.1.6 相位相同方可进行合环操作。4.1.7 合、解环操作不得引起元件过负荷和电网稳定水平的降低。4.1.8 合环时500kV的电压差一般不应超过额定电

17、压10%,220kV电压差不应超过额定电压20%。合环操作一般应检查同期合环,有困难时应启用合环断路器的同期装置检查相角差。合环时相角差220kV一般不应超过25,500kV一般不应超过20。4.1.9 输变电一次设备不允许无保护运行。一次设备带电前,保护及自动装置应齐全且功能完好、整定值正确、传动良好、连接片在规定位置。4.1.10 系统运行方式和设备运行状态的变化将影响保护的工作条件或不满足保护的工作原理,从而有可能引起保护误动时,操作之前应提前退出这些保护。4.1.11 倒闸操作前应充分考虑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不得使110kV及以上系统失去接地点。4.1.12 变电设备原则上不允许在无

18、防误闭锁装置或防误闭锁装置解锁状态下进行倒闸操作,特殊情况下解锁操作须经设备运行部门主管领导批准,操作前应检查防误闭锁装置电源在投入位置。4.1.13 多回并列线路,若其中一回需停电,应考虑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调整,且在未断开断路器前,必须检查其余回线负荷分配,确保运行线路不过负荷。4.1.14 对于无人值班厂站,当值值班负责人不在现场时,经当值值班负责人授权,可以由熟悉该厂站设备情况的正值及以上现场人员担任现场值班负责人。4.2 断路器及负荷开关操作原则4.2.1 断路器允许断开、合上额定电流以内的负荷电流及切断额定遮断容量以内的故障电流。4.2.2 断路器控制电源、保护电源必须待其回路有关隔离

19、开关全部操作完毕后才能退出,以防止误操作时失去控制电源和保护电源。4.2.3 断路器分(合)闸操作时,若发生断路器非全相分(合)闸,应立即检查三相不一致等相关保护动作情况并汇报值班调度员,由值班调度员依据断路器闭锁分闸故障处置原则指挥处理,尽快消除三相不平衡电流,并隔离故障断路器。4.2.4 用旁路断路器代路前,旁路断路器保护应按所代断路器保护正确投入,且保护定值与被代断路器相符。在合旁路断路器后,先退出被代线路重合闸,后投入旁路断路器重合闸。旁路断路器代路操作,应先用旁路断路器对旁路母线充电一次,正常后断开,再用被代断路器的旁路隔离开关对旁路母线充电,最后用旁路断路器合环。旁路断路器代主变压

20、器断路器运行,旁路断路器电流互感器与主变压器电流互感器转换前退出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连接片。代路完成后投入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及其他保护和自动装置跳旁路断路器连接片。使用母联兼旁路断路器代替其他断路器时,应考虑母线运行方式改变前后母联断路器继电保护和母线保护整定值的正确配合。进行无旁路断路器的代路操作时,应将经操作隔离开关所闭合环路的所有断路器改为死开关。4.2.5 下列情况下,必须退出断路器自动重合闸装置:a)重合闸装置异常时;b)断路器灭弧介质及机构异常,但可维持运行时;c)断路器切断故障电流次数超过规定次数时;d)线路带电作业要求退出自动重合闸装置时;e)线路有明显缺陷时;f)对线路充电时;g)

21、其他按照规定不能投重合闸装置的情况。4.2.6 发生拒动的断路器未经处理不得投入运行或列为备用。4.2.7 若发现操作SF6断路器(或SF6负荷开关)漏气时,应立即远离现场(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除外)。室外应远离漏气点10m以上,并处在上风口;室内应撤至室外。4.2.8 手车式断路器的机械闭锁应灵活、可靠,禁止将机械闭锁损坏的手车式断路器投入运行或列为备用。4.2.9 禁止用装有电抗器的分段断路器代替母联断路器倒母线。4.2.10 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遇有断路器跳闸时,应暂停操作。4.3.11 负荷开关允许断开、合上额定电流以内的负荷电流或电容电流,禁止断开、合上故障电流。4.3 隔离开关及跌

22、落式熔断器操作原则4.3.1 禁止用隔离开关拉开、合上带负荷设备或带负荷线路。4.3.2 禁止用隔离开关拉开、合上空载主变压器。4.3.3 允许使用隔离开关进行下列操作:a)经设备运行维护单位确认,拉开、合上空载短引线;b)拉开、合上无故障的电压互感器及避雷器;c)同一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若干中性点中至少有另外一处可靠接地点时,可在系统无故障时拉合中性点接地开关。d)拉开、合上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无阻抗的环路电流;e)经设备运行维护单位确认,拉开、合上500kV无阻抗的环路电流;f)经设备运行维护单位确认,拉开、合上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空载母线;g)用户外三联隔离开关可拉开、合上电压在1

23、0kV及以下,电流在9A以下的负荷电流;超过上述范围时,必须经过计算、试验,并经主管单位总工程师批准。4.3.4 单相隔离开关和跌落式熔断器的操作顺序:a)三相水平排列者,停电时应先拉开中相,后拉开边相;送电操作顺序相反。大风时先拉开下风相,再拉开中间相,后拉开上风相;送电操作顺序相反。b)三相垂直排列者,停电时应从上到下拉开各相;送电操作顺序相反。4.3.5 禁止用隔离开关、跌落式熔断器拉开、合上故障电流。4.3.6 禁止用隔离开关将带负荷的电抗器短接或解除短接。4.3.7 电压互感器停电操作时,先断开二次空气开关(或取下二次熔断器),后拉开一次隔离开关。送电操作顺序相反。一次侧未并列运行的

24、两组电压互感器,禁止二次侧并列。4.3.8 隔离开关操作前,必须投入相应断路器控制电源、保护电源。4.3.9 手动操作隔离开关时,必须戴绝缘手套,雨天室外操作应使用带防雨罩的绝缘棒、穿绝缘靴。接地网电阻不符合要求的,晴天也应穿绝缘靴。4.3.10 对于敞开式隔离开关的倒闸操作,应尽量采用电动操作,并远离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应严格监视隔离开关动作情况,如发现卡滞应停止操作并进行处理,严禁强行操作。4.4 母线操作原则4.4.1 母线操作时,应根据继电保护的要求调整母线差动保护运行方式。4.4.2 母线停、送电操作时,应做好电压互感器二次切换,防止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向母线反充电。4.4.3 用母联断

25、路器对母线充电时,应投入母联断路器充电保护,充电正常后退出充电保护。4.4.4 倒母线应考虑各组母线的负荷与电源分布的合理性。4.4.5 对于曾经发生谐振过电压的母线,必须采取防范措施才能进行倒闸操作。4.4.6 热倒母线操作,应按规定投退和转换有关线路保护及母差保护,倒母线前应将母联断路器设置为死开关。4.4.7 热倒母线操作时,母线隔离开关必须按“先合后拉”的原则进行。4.4.8 仅进行热备用间隔设备的倒母线操作时,应采用冷倒母线操作方式。冷倒母线操作时不应将母联断路器设置为死开关。4.4.9 在停母线操作时,应先断开电压互感器二次空气开关或熔断器,再拉开一次隔离开关。4.4.10 母线断

26、路器停电,应按照断开母联断路器、拉开停电母线侧隔离开关、拉开运行母线侧隔离开关顺序进行操作。4.4.11 对母线充电的操作,一般情况下应带电压互感器直接进行充电操作,有以下几种方式:a)用母联断路器进行母线充电操作,应投入母线充电保护,母联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操作遵循先合电源侧隔离开关的原则;b)用主变压器断路器对母线进行充电;c)用线路断路器或旁路断路器(本侧或对侧)对母线充电。4.4.12 两组母线的并、解列操作必须用断路器来完成。4.5 线路操作原则4.5.1 线路送电操作顺序,应先合上母线侧隔离开关,后合上线路侧隔离开关,再合上断路器。500kV 1 1/2接线方式,线路送电时一般应先合上

27、母线侧断路器,后合中间断路器;停电时操作顺序相反。一般应选择大电源侧作为充电侧,停电时顺序相反。4.5.2 线路停送电时,应防止线路末端电压超过额定电压的1.15倍,持续时间不超过20min。4.5.3 500kV线路停电应先断开装有并联高压电抗器的一侧断路器,再断开另一侧断路器,送电时则相反。无并联高压电抗器时,应根据线路充电功率对系统的影响选择适当的停、送电端。避免装有并联高压电抗器的500kV线路不带并联高压电抗器送电。4.5.4 多端电源的线路停电检修时,必须先断开各端断路器(或负荷开关)及拉开相应隔离开关,确保各端均有明显断开点或可判断的断开点,然后方可装设接地线或合上接地开关,送电

28、时顺序相反。4.5.5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长距离线路送电操作时,线路末端不允许带空载变压器。4.5.6 用小电源向线路充电时应考虑继电保护的灵敏度,防止发电机产生自励磁。4.5.7 检修后相位有可能发生变动的线路,恢复送电时应进行核相。4.6 变压器操作原则4.6.1 主变压器并列运行的条件:a)电压比相同;b)阻抗电压相同;c)接线组别相同。电压比和阻抗电压不同的主变压器,必须经过核算,在任一台都不过负荷的情况下可以并列运行。4.6.2 配电变压器并列运行的条件:a)电压比相同;b)短路阻抗差不超出10;c)绕组联结组标号相同;d)容量比应在0.52之间。4.6.3 变压器并列或解列

29、前应检查负荷分配情况,确认解、并列后不会造成任一台变压器过负荷。4.6.4 新投运或大修后的变压器应进行核相,确认无误后方可并列运行。4.6.5 主变压器停送电操作:a)停电操作,一般应先停低压侧、再停中压侧、最后停高压侧(升压变压器和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停电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顺序);操作过程中可以先将各侧断路器操作到断开位置,再逐一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操作隔离开关到拉开位置(隔离开关的操作须按照先拉变压器侧隔离开关,再拉母线侧隔离开关的顺序进行);b)强油循环变压器投运前,应按说明书和保护的要求投入冷却装置;c)无载调压的变压器分接开关更换分接头后,必须先测量三相直流电阻合格后,方能恢复送电;d

30、)切换变压器时,应确认并入的变压器带上负荷后才可以停待停的变压器。4.6.6 配电变压器停送电操作:a)配电变压器停电操作应先停低压侧,后停高压侧;送电时顺序相反;b)低压侧未安装开关设备,且高压侧为跌落式熔断器的配电变压器,停送电操作前,应限制配变低压侧负荷。4.6.7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开关操作:a)在110kV及以上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变压器停、送电及经变压器向母线充电时,在操作前必须将中性点接地开关合上,操作完毕后按系统方式要求决定是否拉开;b)并列运行中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开关需从一台倒换至另一台运行变压器时,应先合上另一台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开关,再拉开原来的中性点接地开关;c)如变压

31、器中性点带消弧线圈运行,当变压器停电时,应先拉开中性点隔离开关,再进行变压器操作,送电顺序与此相反;禁止变压器带中性点隔离开关送电或先停变压器后拉开中性点隔离开关。4.6.8 未经试验和批准,一般不允许500kV无高抗长线路末端带空载变压器充电,如需操作时电压不应超过变压器额定电压的110%。4.6.9 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开关操作:a)禁止在变压器生产厂家规定的负荷和电压水平以上进行主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操作;b)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其调压操作应轮流逐级或同步进行,不得在单台变压器上连续进行两个及以上的分接头变换操作;c)多台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在升压操作时,应先操作负载电流相对较小的一台,再操作负载

32、电流较大的一台,以防止环流过大;降压操作时,顺序相反。4.6.10 两台及以上变压器并列运行,若其中某台变压器需停电,在未断开该变压器断路器之前,应检查总负荷情况,确保一台停电后不会导致运行变压器过负荷。4.7 并联补偿电容器和电抗器操作原则4.7.1 当母线电压低于调度下达的电压曲线时,应优先退出电抗器,再投入电容器。4.7.2 当母线电压高于调度下达的电压曲线时,应优先退出电容器,再投入电抗器。4.7.3 调整母线电压时,应优先采用投入或退出电容器(电抗器),然后再调整主变压器分接头。4.7.4 正常情况下,刚停电的电容器组,若需再次投入运行,必须间隔5min以上。4.7.5 电容器停送电

33、操作前,应将该组无功补偿自动投切功能退出。4.7.6 电容器组停电接地前,应待放电完毕后方可进行验电接地。4.8 500kV线路并联电抗器操作原则4.8.1 拉开、合上500kV线路并联电抗器隔离开关时,其所在的500kV线路必须停电。4.8.2 线路并联电抗器送电前,应投入本体及远方跳闸保护。4.9 接地装置的操作原则4.9.1 消弧线圈倒换分接头或消弧线圈停送电时,应遵循过补偿的原则。4.9.2 倒换分接头前,必须拉开消弧线圈的隔离开关,并做好消弧线圈的安全措施(除自动切换外)。4.9.3 正常情况下,禁止将消弧线圈同时接在两台运行的变压器的中性点上。如需将消弧线圈由一台变压器切换至另一台

34、变压器的中性点上时,应按照“先拉开,后投入”的顺序进行操作。4.9.4 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在对线路强送时,严禁将消弧线圈停用。系统发生接地时,禁止用隔离开关操作消弧线圈。4.9.5 自动跟踪接地补偿装置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起到补偿作用,在系统运行时必须同时投入消弧线圈。4.9.6 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不能进行自动跟踪接地补偿装置的调节操作。4.9.7 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禁止对接地变压器进行投、切操作。4.9.8 当接地变压器(兼站用变压器)与另一台站用变压器接线组别不同时,禁止并联运行。4.10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操作原则4.10.1 当一次系统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继电保

35、护装置及安全自动装置进行调整。4.10.2 继电保护装置应按规定投入,任何设备严禁无保护运行。500kV线路纵联保护全部退出运行,应停运线路;220kV线路纵联保护全部退出运行时,原则上停运线路。因系统原因无法停运时,由方式专业提出满足稳定要求的保护动作时间,并经调度机构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4.10.3 运行中的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需要停电时,应先退出相关连接片,再断开装置的工作电源。投入时,应先检查相关连接片在断开位置,再投入工作电源,检查装置正常,测量出口、联跳连接片各端对地电位正常后,才能投入相应的连接片。4.11 验电接地原则4.11.1 验电接地操作应符合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安

36、全工作规程的规定。4.12 换流站直流设备操作原则4.12.1 按DL/T3492010换流站运行操作导则的第10条执行。4.13 串补操作原则4.13.1按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执行。4.14 SVC、STATCOM操作原则4.14.1 操作前,需全面评估设备投入或停运后对系统的影响,应充分考虑操作后可能引起电压变化。4.15 异常处理原则4.15.1 断路器、负荷开关出现异常导致无法断开时,应断开上一级电源,再拉开相应的隔离开关,将异常设备隔离。5 操作票规范5.1 操作票格式5.1.1 调度逐项操作命令票、调度综合操作命令票、现场电气操作票幅面统一用A4纸,纸张质量不低于70g。5

37、.1.2 调度逐项操作命令票、调度综合操作命令票、现场电气操作票格式见Q/CSG510001201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5.2 操作票填写说明5.2.1 调度机构名称:执行操作命令票的调度机构名称。5.2.2 单位名称:变电站的名称、配电设备运行单位及部门名称。5.2.3 填票日期:调度操作命令票填写日期。5.2.4 操作人:调度操作命令票或现场电气操作票执行操作的人员(包括位置检查人)。5.2.5 审核人(监护人):调度操作命令票审核或监护人员。5.2.6 监护人:现场电气操作票执行操作监护的人员。两人值班时,值班负责人即为监护人。单人操作时,监护人栏目不需填写。5.

38、2.7 值班负责人:当值值班负责人或经当值值班负责人授权的正值及以上人员。5.2.8 发令人:发出操作命令的当值调度员,或发出操作指令的现场值班负责人。5.2.9 受令人:接受调度操作任务(命令)人员(必须是当值的值班负责人或经值班负责人授权的具备接受调令资格的当值人员)。5.2.10 回令人:向当值调度员汇报调度操作任务(命令)执行情况的人员(必须是当值的值班负责人或经值班负责人授权的具备接受调令资格的当值人员)。5.2.11 令号:调度命令编号。5.2.12 编号:计算机操作票应能按页自动顺序生成,使用中操作票编号不得改动。计算机操作票编号按照7位阿拉伯数字编号,其中前两位为年号的后两位数

39、字(00至99),后五位数字为操作票顺序号(00001至99999)。手写操作票按照在计算机操作票编号规则前加大写“S”的方式进行编号,并由基层单位统一编号、统一印刷。5.2.13 类型:由调度员下令操作的,在“根据调度令进行的操作”前打勾,由值班负责人下令操作的,在“根据本单位任务进行的操作”前打勾。5.2.14 发令单位:现场电气操作票发出操作命令或指令的单位。5.2.15 受令单位:调度操作命令票接受调度命令的下级调度、变电站(包括用户变电站)、发电厂等。5.2.16 发令时间:发出操作命令或指令的时间。5.2.17 受令时间:接到操作命令或指令的时间。5.2.18 操作开始时间:执行操

40、作项目第一项的时间。5.2.19 操作结束时间:完成最后一项操作项目的时间。5.2.20 完成时间:操作人员向调度汇报的时间。5.2.21 操作任务:明确设备由一种状态转为另外一种状态,或者系统由一种运行方式转为另一种运行方式。必须注明设备的电压等级(变压器除外),同一母线上多间隔同时操作时,电压等级只需在前面写一次。操作任务的填写应简洁、准确、清晰。5.2.22 操作项目:操作的具体步骤,应逐项按逻辑顺序逐行填写,不得空行。可不注明设备的电压等级(需要用电压等级才能明确的设备除外,如:主变中性点、母线(含旁母)、旁路、PT、母联、分段等)。操作项目的填写应简洁、准确、清晰,设备双重名称应具有

41、唯一性。在操作内容结束的下一行填写“以下空白”,若最后一项操作项目在最后一行,则不用填写“以下空白”。5.2.23 顺序:填票时,按照操作项目先后顺序填写的相应的阿拉伯数字。5.2.24 备注: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或因故中断操作等情况时填写。单人操作时,需注明“单人操作”。5.2.25 操作“”:操作项目完成后,立即在对应栏内标注“”,对于监护操作由监护人完成,对于单人操作由操作人完成。执行主、子项时,应先在主项对应栏内标注“”。5.2.26 多页票时间、签名位置:时间填写在第一页相应栏,必须在每一页的相应栏亲笔签名。6 操作票执行操作票的填写、审核、执行、结束均应符合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

42、力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6.1 填写操作票6.1.1 手工操作票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填写,计算机打印的操作票正文采用四号、宋体、黑色字。操作票票面应整洁,字迹工整易辨认,不得涂改,操作内容无歧义。操作“”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填写。6.1.2 填写操作票应正确使用调度术语、操作术语和位置术语,设备名称编号应严格按照现场标示牌所示双重名称填写。6.1.3 一份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一项连续操作任务不得拆分成若干单项任务而进行单项操作。对于以下情况,可以采用一份操作票,但操作顺序必须符合相关要求:a)同一启动方案的设备、厂站启动的操作;b)按同一调度令进行的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两

43、回或以上两端厂站对应相同的线路停送电,如果线路起止状态完全相同,允许合并为一个操作任务;c)按同一调度令进行的10kV或20kV多回线路同时停(送)电的操作;d)按同一调度综合令进行的同一段10kV或20kV母线多个间隔停(送)电的操作;按同一调度综合令进行的500kV变电站同一段35kV或66kV母线多个间隔停(送)电的操作;e)对于变压器及其各侧断路器同时由运行状态转为检修(冷备用)状态或由检修(冷备用)状态转为运行状态的操作;f)按同一调度令进行的10kV或20kV多回线路同时投(退)重合闸的操作;g)按同一调度令进行的同一条10kV或20kV线路上多个断路器及负荷开关停(送)电的操作。

44、6.1.4 如一页票不能满足填写一个操作任务项目时,应紧接下一张操作票进行填写,在前一页操作票下面留一空白行,填写“下接号操作票”字样。操作票连续多页时操作任务只填写在第一页对应栏。6.1.5 操作人、监护人(审核人)和值班负责人应当在审核操作票之后,正式操作之前手工签名。姓名的填写必须按照值班表上所列名单填写全名。具备条件的可使用电子签名。无人值班站的现场电气操作票,值班负责人栏可以通过电话签名,电话签名时双方必须录音。6.1.6 时间的填写统一按照公历的年、月、日和24h制填写,年按4位填写,月、日、时、分按2位填写。一份票的所有时间填在该票的首页对应栏目内。6.1.7 新设备启动投运时的

45、倒闸操作,按新设备启动投运方案顺序进行。6.1.8 操作项目不得并项填写,一个操作项目栏内应只有一个动词。同一断路器的控制电源、保护电源、信号电源、合闸电源的投退不能同项填写。一个以上连接片的投退不能同项填写。6.1.9 使用计算机票,开票前必须检查二次系统与现场设备使用情况相符:不许直接使用典型操作票作为现场实际操作票。6.1.10 一个操作项目栏内只有一个受令单位。一个受令单位的连续多项操作,受令单位栏可以只写于该连续的第一项,但是调度操作命令票翻页后,无论受令单位是否发生变化都应填写受令单位。6.1.11 调度操作命令票的一个操作任务可以包括几个变电站依次进行的系统操作。6.1.12 调

46、度操作命令票应根据日调度检修计划和检修停电申请书,充分了解现场工作内容和要求,明确操作任务。6.1.13 调度操作命令票应由操作人填写,由当班具备正值调度员及以上资格的监护人审核,操作人、审核人、值班负责人分别签名生效后方可执行。6.1.14 调度操作命令票“操作项目”栏内填写的内容:a)断开、合上断路器和拉开、合上隔离开关;b)拉开、合上接地开关;c)检查拉开、合上的接地开关;d)装设、拆除接地线;e)检查装设、拆除的接地线;f)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调整;g)操作前检查设备运行方式;h)操作后检查设备运行方式;i)核实线路工作完毕、人员已经撤离;j)机组出力的调整和线路潮流的控制;k)与用户

47、联系的有关电气操作的事宜;l)运行方式变化后应通知的相关单位。6.1.15 站外遥控操作和站内操作配合开展时,双方应提前做好沟通,以使双方操作票的操作步骤一致,特别是母线停复电的操作,相关间隔的操作次序应相同。填写操作票时应当明确注明站外遥控操作项目和站内操作项目。6.1.16 现场电气操作票填写前应根据调度命令或值班负责人指令明确操作任务,了解现场工作内容和要求,并充分考虑此项操作对其管辖范围内设备的运行方式、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通信及调度自动化的影响是否满足有关要求。6.1.17 当“五防”机监控系统通信不正常时,开票人应人工“置位”,使“五防”机一、二次系统图与现场设备状态相符。6.

48、1.18 现场电气操作票“操作项目”栏填写的内容:a)断开、合上的断路器、负荷开关和拉开、合上的隔离开关、跌落式熔断器;b)检查断路器、负荷开关和隔离开关、跌落式熔断器的位置;c)合上隔离开关前检查断路器、负荷开关在分闸位置;d)拉开、合上接地开关;e)检查拉开、合上的接地开关位置;f)装设、拆除的接地线及编号;g)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调整;h)检查负荷分配;i)投上或取下二次回路及电压互感器回路的熔断器;j)断开或合上空气开关;k)检查、切换需要变动的保护及自动装置;l)投入、退出相关的二次连接片;投入出口、联跳连接片前,测量连接片对地电压;m)投入、退出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操作电源(包

49、括控制电源、电机电源或合闸电源);n)在具体位置检验确无电压(合接地开关、装设接地线前);o)对于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操作,应根据操作任务核对相关设备的运行方式;p)装设或拆除绝缘挡板或绝缘罩;q)核对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r)线路检修状态转换时,悬挂和取下标示牌;s)高压直流系统:启停系统、调节功率、转换状态、改变控制方式、转换主控站、投退控制保护系统、切换换流变压器冷却器及手动调节分接头、控制系统对断路器的锁定操作等。6.1.19 调度采用逐项令下令时,只要逐项令不改变操作票的操作顺序,可采用一份现场电气操作票填写,但在现场电气操作票中应有明确的“汇报调度”和“再经调度令”的操作项目。6.1.2

50、0 以下操作可以采用主、子项方式填写:a)投退同一屏柜的连接片、空气开关、切换开关;b)投退同一端子箱、汇控柜内的连接片、空气开关、切换开关。6.2 执行操作票6.2.1 值班调度员下达调度命令应按已审核批准的调度操作命令票逐项进行。凡需上一个单位操作完成后下一个单位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的,值班调度员应在接到上一个单位操作完成汇报后方可对下一个单位按调度操作命令票下达操作命令。6.2.2 严禁由两个调度员同时按照同一份调度操作命令票分别对两个单位下达调度命令。6.2.3 值班调度员逐项下达操作命令后,对每一项操作应及时填写操作人、发令时间、受令人,在接到现场执行完成情况汇报后应及时填写完成时间。

51、6.2.4 现场电气操作票的执行应根据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的命令,按照准备好的操作票,监护操作时由监护人持操作票,操作人持操作用具进行操作。6.2.5 现场电气操作时,应履行唱票、复诵制。操作人、监护人双方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操作。操作过程中,监护人应对操作人实施有效监护。6.2.6 每项操作完毕后,应检查操作质量。6.2.7 特殊情况下,在不影响后续操作且取得值班负责人和调度许可的前提下,可以不执行的项目,应在现场电气操作票备注栏说明原因。6.2.8 当现场电气操作票不符合调度命令或值班负责人指令要求时,应重新填写现场电气操作票。6.2.9 一组操作人员只能同时持有一个操作任务的现场电气操作票

52、进行操作。6.2.10 操作票的操作项目全部结束后,监护人应立即在操作票上填写结束时间,并向发令人汇报操作结果。6.2.11 操作票中某一操作项目因故未能执行,应经值班负责人确认后,调度逐项操作命令票在该项目栏对应“完成时间”处盖“此项未执行”印章,现场电气操作票在该项目“操作”栏加盖“此项未执行”印章,并在备注栏内加以说明,同时记录在值班记录簿中。若该项操作影响到以后的操作,应重新填写操作票。一份操作票多页时,因故执行了部分,在未执行页第一个未执行项盖“此项未执行”章,并在同页备注栏内说明原因。6.2.12 严禁凭记忆进行操作。6.3 操作票盖章6.3.1 操作票全部执行或仅部分执行,结束后

53、在盖章处加盖“已执行”印章。6.3.2 合格的操作票全部未执行,在盖章处加盖“未执行”印章,并在备注栏内说明原因。6.3.3 错误操作票在盖章处加盖“作废”印章。6.3.4 印章样式:a)“此项未执行”样式如图1所示,其外围宽度0.83CM,外围长度2.54CM;此项未执行图1“此项未执行”样式b)“已执行”样式如图2所示,其外围宽度0.83CM,外围长度2.54CM;已执行图2“已执行”样式c)“未执行”样式如图3所示,其外围宽度0.83CM,外围长度2.54CM;未执行图3“未执行”样式d)“作废”样式如图4所示,其外围宽度0.83CM,外围长度2.54CM。作废图4“作废”样式6.3.5

54、 印章使用红色印泥。盖在票面右上角“盖章处”。附录A(规范性附录)常见设备俗称序号设备俗称备注1断路器开关2隔离开关刀闸3接地开关地刀4连接片压板5手车小车6分接头抽头附录B(规范性附录)常见设备操作动词和位置术语B.1 操作动词序号设备或设施操作动词备注1断路器、负荷开关、空气开关断开、合上2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拉开、合上3手车、COMPASS拉至、推至、摇至4熔断器取下、投上5二次端子连通、短接、隔离6连接片投入、退出7接地线、绝缘挡板、遮栏装设、拆除8标示牌、红布帘悬挂、取下9位置开关、转换开关切换10变压器调压分接头调整B.2 位置术语序号设备位置术语备注1断路器、负荷开关、空气开关合闸

55、位置是指断路器、负荷开关、二次回路开关合上后的位置。分闸位置是指断路器、负荷开关、二次回路开关断开后的位置。2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合上位置是指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合上后的位置。拉开位置是指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拉开后的位置。3手车工作位置是指手车式高压柜的手车与主回路完全接通的位置。试验位置是指手车式高压柜的手车与主回路形成一个隔离断口或分隔,而辅助回路仍是接通的位置。隔离位置是指手车式高压柜的手车与主辅回路形成一个隔离断口或分隔,而手车仍与高压柜外壳保持机械联系的位置。移开位置(检修位置)是指手车式高压柜的手车在高压柜外壳外面,且与外壳脱离了机械和电气联系的位置。附录C(规范性附录)常用语句示例C.

56、1 操作命令票填写C.1.1 线路检修:将kV线由运行(热备用、冷备用)转检修。C.1.2 断路器(变压器)检修:将站(所)kV线断路器(变压器)由运行(热备用、冷备用)转检修。C.1.3 电压互感器(避雷器)检修:将站(所)kV母线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由运行(备用)转检修。C.1.4 母线检修:将站(所)kV母线由运行(热备用、冷备用)转检修。C.1.5 继电保护:将站(所)kV(电压等级)(设备名称和编号)保护定值由(方式)改为(方式)。C.1.6 重合闸:将站(所)kV(线路名称)(编号)断路器重合闸由(方式)改为(方式)。C.2 现场电气操作票操作任务填写C.2.1 变电现场电气操作票

57、C.2.1.1 主变压器(断路器及线路、站用变压器、并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a)将号主变压器由运行转检修(热备用、冷备用);b)将号主变压器由检修(热备用、冷备用)转运行。注:并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操作应在名称编号前加电压等级。C.2.1.2 旁路断路器代路:a)用kV旁路断路器代kV(设备名称编号)断路器运行;kV(设备名称编号)断路器由运行转检修;b)kV(设备名称编号)断路器由检修转运行,kV旁路断路器由运行转热备用。C.2.1.3 倒母线:a)将kV(名称、编号)断路器由I母线倒至母线运行;b)将kV(名称、编号)断路器由I母线倒至母线热备用;c)kV母线由运行转检修,负荷转母线运行

58、。C.2.1.4 电压互感器:a)将kV母线电压互感器由运行(备用)转检修;b)将kV母线电压互感器由检修(备用)转运行。C.2.1.5 继电保护:a)将kV(电压等级)(设备名称和编号)保护投入;b)退出kV(电压等级)(设备名称和编号)保护。C.2.1.6 重合闸:a)退出kV(线路名称)(编号)断路器(重合闸方式)重合闸;b)投入kV(线路名称)(编号)断路器(重合闸方式)重合闸。C.2.2配电现场电气操作票C.2.2.1 配电线路a)全线:将kV线由运行转热备用(冷备用、检修)。b)干线开关后段线路:将kV线开关后段线路由运行转热备用(冷备用、检修。c)配电站开关后段线路:将kV线配电

59、站开关后段线路由运行转热备用(冷备用、检修)。d)分支线:将kV线支线开关后段线路由运行转热备用(冷备用、检修)。e)开关至开关区段:将kV线开关至kV线开关段线路由运行转热备用(冷备用、检修)。将kV线支线开关至kV线支线开关段线路由运行转热备用(冷备用、检修)。将kV线配电站开关至kV线配电站开关段线路由运行转热备用(冷备用、检修)。f)倒负荷:将kV线开关至kV线开关段线路转由kV线供电。将kV线支线开关至kV线支线开关段线路转由kV线供电。将kV线配电站开关至kV线配电站开关段线路转由kV线供电。g)多回线路:将kV线、kV线由运行转热备用(冷备用、检修)。C.2.2.2 配电变压器将

60、kV线配电变压器由运行转热备用(冷备用、检修)。将kV线支线配电变压器由运行转热备用(冷备用、检修)。将kV线配电站配电变压器由运行转热备用(冷备用、检修)。C.2.2.3 断路器将kV线断路器由运行转热备用(冷备用、检修)。C.2.2.4 电容器将kV线电容器由运行转热备用(冷备用、检修)。C.2.2.5 母线将kV线路配电站段母线由运行转热备用(冷备用、检修)。C.2.2.6 站用变将kV线路配电站站用变由运行转检修(冷备用)。C.2.2.7 电压互感器将kV线路配电站段母线电压互感器由运行转检修(冷备用)。C.2.2.8 继电保护将kV(电压等级)(设备名称和编号)保护投入。C.2.2.9 重合闸投入kV(线路名称)(编号)断路器(重合闸方式)重合闸。C.3 现场电气操作票操作项目填写C.3.1 变电现场电气操作票C.3.1.1 断路器:a)断开(合上)(设备名称)(设备编号)断路器;b)用(设备名称)(设备编号)断路器同期合环。C.3.1.2 隔离开关(接地开关):a)拉开(合上)(设备名称)(设备编号)隔离开关(接地开关);b)拉开1号主变压器(设备名称)(设备编号)接地开关;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