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高中)物理-高中-研究物理的终极目的是属性论文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96538498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综合(高中)物理-高中-研究物理的终极目的是属性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综合(高中)物理-高中-研究物理的终极目的是属性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综合(高中)物理-高中-研究物理的终极目的是属性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综合(高中)物理-高中-研究物理的终极目的是属性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高中)物理-高中-研究物理的终极目的是属性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提要:当我们已经获得了事物的属性(本质或本能)的认识(确切的认识)时,就已经是认识的最终结果了。如果还要问属性来源于什么,就画蛇添足了。我在我的引力与广义力学、整体天体的文章中的开头,就表达了我的属性原则,由于是在杂志上发表的,没有在本网站上论述,所以,我就在此网络上再多论述一下。我在与一些也研究广义相对论的人谈话时,我就说我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的。通常的反映是不屑一顾地说:什么哲学,哲学顶什么用。每当我听到此话时,我就不说第二句话,谈别的话题得了。那我就在下面说一说关于属性的哲学,如果你没有此哲学的认识,你还研究什么科学,还研究什么相对论!你没有明确的哲学观点,明确的哲学前提,不是瞎研究

2、吗,研究得乱七八糟,乱七八糟地研究吗。岂不知每个人在研究时,一定是在某种哲学观点下思想的,区别的仅是你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罢了。一、关于属性的哲学一物(本体)的属性是由其本身内部结构等等因素的特点所决定的,并从该物对他物的关系中体现出来。有不同的关系,其属性就有不同的表现。关系有其相对性;属性有其绝对性。违背属性原则,就是抛开物体的内部特点或属性,只注意关系,或把关系当作了属性。整体的属性不仅体现在对他物的关系上,也体现在对其部分的关系上,而其部分不具备该整体的属性。非整体则相反,其部分仍具备该非整体的属性,其属性仅体现在对他物的关系上。这也是整体与非整体的区别标志。逻辑学中有一类概念,分为

3、本体(实体)概念、关系概念与属性概念。实际上还有中间状态的概念,分为关系本体概念、属性本体概念与属性关系概念。属性概念一般是独立的抽象词。(注:此中间状态的概念的分类是我在逻辑学上的研究成果,原来的逻辑学中没有此新的分类,这是我的知识产权。)二、关于力学的有关概念当我们已经获得了事物的属性(本质或本能)的认识(确切的认识)时,就已经是认识的最终结果了。然而有许多人好画蛇添足,还要问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比如: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外力的反作用力就是物体本身的惯性力(只不过是在其定律里没有反映出来罢了,在我的惯性力学三定律里的广义惯性力定律里就反映了出来),是实实在在的作用。惯性力,惯性力,就是由于物体

4、本身的惯性(属性)的原因对外力的反作用力,这就已经认识到了本质,就已经是最终结果了,有人至今还要问惯性力是哪来了,岂不画蛇添足!力是纯关系概念。推、摩擦、碰撞等都是作用方式,都是关系词,与力加起来还是关系概念,如推力、碰撞力等,并且都有直接作用的涵义。在由于力这句话里,不仅指作用,同时还有区别其它类作用的涵义,如区别于热辐射作用等。但人们又常常说由于力的作用时,其涵义就容易向错误涵义转化了,无形中会产生力是存在于被作用物之外的某种独立存在的东西的作用,力成了某种东西的代名词,此时,力成了本体概念,这种错误的涵义的转化是在许多人那里经常看到的。为什么有人热衷于虚构什么引力子、斥力子等等,也有此错

5、误转化思想原因的一个因素。力学还有一类力,像弹性力、磁性力、惯性力等,叫属性力,是属性关系概念。属性力是指由于物体自身属性的原因,具有某属性的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属性力与前面讲的纯关系的力不同,因为其涵义是作用物的作用的原因,而不是作用的结果与被作用物。然而人们没有此区别之,就造成了一系列的思维的混乱及思维混乱的结果。我在我的用我的惯性力学三定律解力学习题的文章里,提到接触力就是广义惯性力的涵义,接触力是关系概念,而广义惯性力是属性关系概念。如果在解题时不以属性力而仅以纯关系力来分析,就容易思维混乱。我说用我的新三定律解力学习题可以变得简单明了,也有此原因意思。因为纯关系具有相对性。没有属

6、性概念的纯关系分析,就容易相对迷糊了。有人对相对论的理解之所以相对不清楚,也是由于不重视属性的绝对性。物体的惯性对外关系的体现有两种,一种就是力;另一种就是运动。力是作用关系;运动是对某物(参考系)的位置关系。关系就有相对性。之所以在我的广义惯性三定律中,有广义惯性定律;广义惯性力定律与广义惯性运动定律之分,就是由于此哲学前提的结果。引力是什么概念呢?是纯关系概念?还是属性关系概念?说不准,谁也说不准。引是属性?如果世界上仅有一个物体,它引谁去? 引是纯关系?那么你还是没有属性的认识。所以,仅从本节的概念角度,引力就是混乱的概念。然而可悲的是,目前许多人还是舍不得扔下引力。扔不下,你的思维还是

7、会混乱不堪!那怪谁?场是本体概念。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有不依赖被作用物的存在而存在的特点。无线电台所发出的电磁波(电磁场)不会因为没有收音机而不存在。有人在给我的E-mail中问我这个力与那个力的存在与否,我没有回答,我也不好回答,因为力不是个东西(本体),在物体互相作用的时候就存在,没有相互作用的时候就不存在。 引力场概念还是混乱的概念。而 重力场概念的涵义应该这样理解:物体有一个广义惯性属性,重力场有一个让物体在其中可以表现其惯性(重性)的属性。而绝不是重力场有施力于物体的属性。如果你不这样认为,就会造成这样的思维混乱:当你着重从力的角度来表达时,场就容易变成了纯关系概念;着重从场的角度来表

8、达时,力又从何而来?还是回到超距作用的引力那里去吧,而场(或弯曲时空?)又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而超距作用还是不可理解。如此的混乱结果,在目前的许多书中及许多人的议论中不是经常看到吗。有人有力的传播速度的说法(引力波?),力又成了本体概念,又是某种东西了,又要虚构什么在云室里永远 看不到的力子了。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有多少个虚构的东西,如燃素说、以太等等,其命运怎样了!我在网上看到了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的庄一龙教授的主页的名为论惯性和惯性定律的论文,我觉得是我所看到的关于引力内容的所有文章中最接近我的惯性三定律的内容,他说: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情况下,将保持静止和沿引力等势面的匀速圆周运动。然而可惜的

9、是,又画蛇添足地假设什么斥力子。他的定义已经探到了重力的本质(属性),已经是认识的最终结果。如果上面的论述有人有了一定的理解,就会感到哲学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了吧。三、理论就是有内在逻辑的知识系统十多年以前,我对一位有名的研究广义相对论的教授说:我主要是从哲学角度来认识相对论的,他很生气地对我说,我不管什么哲学,我计算对了,就是好理论,就是证明了理论。人们都认为爱因斯坦计算对了星光在太阳附近的偏转角度,有人就认为证明了他的广义相对论,那我就感到纳闷了,爱因斯坦在没有建立他的广义相对论之前就发表过名为论引力对光线传播的影响论文,其论文中就已经计算了其角度,那么,此角度的证实是证实了此论文理论,还是

10、证实了后来的张量引力场方程及时空弯曲的理论?当我们把广义相对论归于理论物理学的时候,我不反对把运用数学方法的物理学叫理论物理学,但容易给人们一个误导:理论就是数学方程式,进而扩大化以后,就容易造成认识上的偏激,忽视了对理论基本概念的注意,忽视了理论内在的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然而,之所以叫理论,其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概念及概念的逻辑关系。一个理论的数学方程式推导得再巧妙,什么严格解再严格,如果其概念及概念体系如此地混沌,能算是个严格理论吗?没有确切的物理涵义的数学方程式是物理学吗?不还是数学吗?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式中的能量动量张量项,没有确切的物理涵义,能是成功的理论物理学吗?抛开狭义的理论物理学的

11、理论涵义,广义的科学理论的含义应该是有内在逻辑的知识系统。既然是系统,就意味着是有诸多要素的有结构的整体。所以,理论的证实问题是很复杂问题,之所以科学哲学家们有好的理论与差的理论之分,而不说有正确的理论与错误的理论之分,就在于此理。(有人会问:地心说与日心说就是对与错的理论,怎么解释?这两个学说不是关于属性的理论,仅是现象层次的判断性质的学说。)单纯的一件客观事实的证实,不能简单地就能证明理论,也许仅证明了该理论中的某一个要素。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这一客观事实是证明了地心说还是证明了日中心说?光线在太阳附近的偏转这一客观事实是证明了时空弯曲还是证实了太阳附近有光折射媒质的存在?四、作为结尾的箴言

12、:(1)我们现在关于引力方面的探讨,基本上都是以牛顿的惯性为出发点的探讨,这就是构成外力观的根源之一(认识论方面的根源,我在适当的时候再说一说。)。外力观的错误就容易引发这样的恶性思维因果链:外力是由另外的东西造成的,另外的东西的运动状态的变化,又是由另外的外力造成的,没完没了。那些人的人为虚构的粒子不就是如此恶性思维因果链的结果吗。如果你看到有人还虚构什么粒子,你就可以追问他,那虚构的粒子的运动又是由什么力造成的?所以,总得有一个不靠外力而靠自己的属性而主动作用的东西。我的惯性三定律中的重力,就是靠属性(广义惯性)主动作用的(就是原动力,主动与被动是相对的。)。(要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

13、)有人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最容易造成思维混乱的提法。准确的提法应该是外力是改变物体惯性(已经是广义惯性)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谁还以牛顿惯性观念来理解我的广义惯性,那当然不容易了,但是只要重新换一个出发点,就非常容易(脑筋急转弯)。我说中学生就容易理解,就是因为中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牛顿惯性的思维定势。为什么现在许多人总想把四种相互作用力统一起来,不就是总感到这四种相互作用力有什么共同的东西,又说不清道不白是什么东西。实际上不就是因为都是纯自然的吗,不就是都是靠属性而作用的吗。为什么不考虑把碰撞力也加进入统一的行列?就是因为碰撞力不是属性力,是作用方式力。那是不是它们的属性是共同的呢

14、?我的看法,这不可能。都分别是宇观、宏观与微观的东西,怎么能有共同的属性。惯性与重性可以统一。如果四种相互作用力的属性不能统一,那还要统一它干嘛!(2)如果你把科学也当作信仰的话,你就应该有这样的信条:世界上没有神秘的东西,你之所以感到神秘,是因为你还不了解他。不了解就神秘,神秘了就复杂。如此神秘复杂的理论你就觉得高深了。如此高深的理论也就成了专家们的专利。(3)都知道自然科学是揭示大自然规律的学问,但现有的自然科学知识是否都是对大自然规律的认识则是另一回事。问题是哪些知识是真的揭示了大自然的规律,哪些知识又是由于人们的认识的局限性及错误而成为强加于大自然的东西且成为阻碍继续认识大自然规律的东

15、西,这也许是永恒完不成的课题。(4)有人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什么问题。有大量的问题是在错误的前提下提出的,反而成了科学的垃圾。这在目前相对论的大讨论中不是经常看到的吗。参考文献1马英卓:引力是产生出来的,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8年第五期。2马英卓:引力与广义力学、整体天体,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9年第三期。3马英卓:惯性力学与整体科学体系,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2000年第七期。4马英卓:等效原理的对与错,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网站。5马英卓:万有 引力真的失灵了吗?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网站。6马英卓:用惯性力学三定律解力学习题。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网站。7马英卓:潮汐成因另探。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