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专接本-大学语文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84期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96358869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专接本-大学语文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84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大学语文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84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大学语文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84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2022年专接本-大学语文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84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专接本-大学语文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84期(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专接本-大学语文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1. 填空题屈原离骚中“_ ,哀民生之多艰”两句,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答案】【答案】长太息以掩涕兮【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指定篇目-诗词曲赋单元-离骚【点拨】离骚(节选)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2、。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2. 填空题啊,船长,我的船长是美国著名的民主诗人_为悼念林肯而写下的著名诗篇。【答案】【答案】惠特曼【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作家作品常识-外国文学【点拨】啊,船长,我的船长是美国诗人惠特曼为悼念林肯而写下的著名诗篇。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在任期内,他为维护国家统一、摧毁蓄奴制而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就在美国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刻,反动势力雇佣的刺客杀害了他。惠特曼为此极度悲痛,写下了很多诗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这首诗是最著名的一首。诗歌的基调是悲壮的。诗人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把美国比作一艘航船,把林肯总统比作船长,把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废奴斗

3、争比作一段艰险的航程。3. 判断题柳永的八声甘州抒发了羁旅行逸之苦。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作品篇目-诗词曲赋单元-八声甘州【解析】柳永的八声甘州抒发了羁旅行逸之苦。此词描写了作者四处漂泊的愁思,表达了仕途失意的悲慨。故本题说法正确。【点拨】八声甘州全诗为: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上片描绘了雨后清秋的傍晚,夕阳斜照的凄凉之景;下片抒发了词人久客他乡但思念归家

4、急切非常的情感。4. 单选题关于白居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问题1选项A.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B.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作家C.长恨歌琵琶行都是白居易的作品D.白居易因宰相武元衡被刺,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艇为中州司马【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白居易【解析】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倡导过新乐府运动,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815年白居易因宰相武元衡被刺,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艇为江州司马。故本题选D。【点拨】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

5、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新乐府运动: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5. 填空题 ,海上明月共潮生。【答案】【答案】春江潮水连海平【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指定篇目-诗词曲赋单元-春江花月夜【解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享有“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之名。 本诗为七言长篇歌行,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

6、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点拨】春江花月夜常考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6. 填空题执子之手, 。【答案】【答案】与子偕老【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学-诗经击鼓【解析】选句出自诗经击鼓。诗歌描写了主人公被迫从军南征,调停陈、宋两国关系,长期不得归家而怀念家乡亲人,诗从体现战争气

7、氛的鼓声写起,渲染出一幅兵荒马乱的情景,表达了主人公怨怼而又无奈的心情。其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爱情直白宣言的名句。【点拨】诗经先秦是叫做诗或诗三百,到汉代是被奉为儒家经典,尊称为诗经,成为“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之一。(1)文学地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2)分类:按音乐性质和地区可分为风、雅、颂a各地方的民歌民谣b王都京畿地区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c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寺庙祭祀 按表现手法可分为赋、比、兴 a“赋”是直陈其事b“比”是借物譬喻c“兴”是托物起兴7. 判断题曾国潘家书(二则)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

8、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含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学【解析】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涉及内容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国潘家书(二则)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含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故本题说法正确。【点拨】曾国潘,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8. 填空题论语为政中“_,可以为师矣”两

9、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答案】【答案】温故而知新【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指定篇目-记叙文单元-论语【点拨】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全句句意: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9. 写作题根据所给的情境和要求,完成应用文写作。大学机电系学生张到院团委借一套音响,请替他拟一则借条。要求:信息齐全,格式规范,结构完整,语言得体。【答案】答:范文示例:借条【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事务公文-借条【点拨】借条通常是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性文书,通常由债务人书写并出具给债权人。内容完备的借条的应包括以下

10、内容:债权人及债务人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等信息;借款金额(本外币)、借款用途、利息计算、借款日期、还款时间;违约(延迟偿还)罚金、纠纷处理方式等。如有证明人或担保人,还应注明证明人或担保人信息并由此签字。借条应在完整的纸张上书写、字迹清晰、内容明确具体。10. 单选题关于牡丹亭说法错误的是 ( )。问题1选项A.作者是汤显祖,清代著名的戏曲作家,文学家。B.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为“临川四梦”C.女主人公是杜丽娘,她渴望爱情自由,追求个性解放D.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是他最得意之作【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学【解析】“临川四梦”指明代剧作家

11、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都有梦境,所以才有“临川四梦”之说。故本题选A。【点拨】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杜丽娘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美好爱情的强烈愿望。她因情而亡,又因情而生,既是一个被封建时代扼杀的悲剧人物,又有一段被艺术塑造的浪漫人生。11. 案例题寓居吴兴曾几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1.请指出这首诗颔联

12、的妙处,并简要分析。(3分)2.这首诗的最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1.答: (1)构思巧妙,“但知绕树”对“不解营巢”,自嘲无能,慨叹生活困难; (2)用语巧妙,“但知”“不解”,用语自然,却极富表现力,写出了诗人漂泊无依处境艰难的窘迫; (3)运用比喻的手法,把自己比作绕树的飞鹏和不善营巢的拙鸠,表达了无处安身,处境艰难的伤感; (4)用典,借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典故,写自己颠沛流离,无处栖托,表达了惆怅与不平的情感。 2.答:诗的最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忧国优己的伤感之情。江北江南,音讯断绝,成了两个世界,眼前的秋风秋雨,凄清

13、悲冷,自己不能滞留于此。秋风秋雨,既表现自己悲秋的愁闷,也暗指国家风雨倾覆的时局;国家灭亡,自己想如王粲投靠刘表一样,依靠某个有权势的人,获得暂时的安定,但也是梦想,他放眼遥天,只见到夕阳西下,孤云飘浮,不觉油然而生漂泊落魄、徘徊郁郁的愁情。【解析】1.【考点】本题考查诗词赏析-课外诗词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点拨】“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由国事的伤感转到自己的处境,在格调上与前保持一致。诗用了两个比喻,一说自己像盘旋绕枝的乌鹊,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句意,写自己颠沛流离,无处栖托,表示惆怅与不平。一说自己像不会筑巢的鸟儿,用鸠不会营巢的典故,自叹无能,

14、没法为自己谋个安乐窝,对中原沦陷后,由于自己不善逢迎,没人援引,从而生活困难表示不满。2.【考点】本题考查诗词赏析-课外诗词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点拨】(1)“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直写国家沦亡后的状况。如今江北江南,音讯断绝,成了两个世界,眼前的秋风秋雨,是何等的凄清,自己又怎能长久淹留这里呢?秋风秋雨,既可看作实事,表现自己悲秋的愁闷,也可看作国家的象征,这番萧杀的状况,正同眼前国家面临的局势,怎能不使人忧虑万分、感慨系之呢?(2)“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国事如此,家事如此,自己又漂泊落魄如此,诗人不由得徘徊低迷,心怀郁郁。想要依靠某个有权势的人,如王粲投靠刘表一样,

15、获得暂时的安定,也是梦想,他放眼遥天,只见到夕阳西下,孤云飘浮,不觉油然而生愁意。“落日孤云”在这里是写景,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他感到自己正像黄昏中飘浮的一朵云彩,不知何处是归宿。12. 填空题鲁迅先生说:“自有_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答案】【答案】红楼梦【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作家作品常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点拨】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鲁迅曾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缠绵,倒是还在其次的事。”13. 判断题致橡树是舒婷20世纪80年

16、代抒发爱情观的诗歌著作。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文化常识-中国现当代文学【解析】致橡树是“朦胧派五将”之一舒婷的作品,创作于1977年3月,是文革过后最早发表的爱情诗,是舒婷20世纪80年代抒发爱情观的诗歌著作。故本题说法正确。【点拨】舒婷,中国当代女诗人、作家,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致橡树双桅船神女峰惠安女子这也是一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4. 填空题1923年1月,冰心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诗集_。【答案】【答案】繁星【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作家作品常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点拨】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诗集收入诗人1919年冬至

17、1921年秋所写小诗164首,最初发于北京的晨报。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作者冰心的话说,就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15. 填空题论学问的作者是英国16世纪哲学家、散文家_。【答案】【答案】培根【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指定篇目-议论文单元-论学问【点拨】论学问的作者是英国16世纪哲学家、散文家培根,他认为治学要以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为目的,即要培养判断力、运用学问来处理和布置事务的综合应用能力,这也是他所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论断的具体体现。16. 写作题根据所给的情境和要求,完成应用文写作。中学初三年级将在中考后举办一次感恩演讲活动,准备邀请学

18、校团委书记李老师参加。请替该年级的杨同学写一则请柬。要求:信息齐全,格式规范,结构完整,语言得体。【答案】答:范文示例:请柬【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党政公文-事务文书-请柬【点拨】请柬,又称为请帖、简帖。以书面形式表示的请人出席或参加的卡或帖,为了邀请客人参加某项活动而发的礼仪性书信。从撰写方法上说,不论哪种样式的请柬,都有标题、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和日期等。请柬的篇幅有限,书写时应根据具体场合、内容、对象,认真措词,行文应达、雅兼备。17. 填空题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西蜀子云亭”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答案】【答案】南阳诸葛庐【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指定篇

19、目-诗词曲赋单元-陋室铭【点拨】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8. 填空题春风沉醉的晚上是我国现代作家_ 的名作。【答案】【答案】郁达夫【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作家作品常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点拨】春风沉醉的晚上是现代作家郁达夫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 小说叙述了“ 五四”以后一对贫苦沦落的男女青年,同住在上海的一幢贫民窟里,由素不相识到相互关怀、同情的故事,刻画了一位正直、善良、真诚、乐于助人、

20、身处厄境不失坚韧意志和反抗精神的烟厂女工陈二妹的形象。19. 案例题绝句王雱霏微细雨不成泥,料峭轻寒透夹衣。处处园林皆有主,欲寻何地看春归?请回答: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3分)2.诗中哪一处点明了全诗的题旨?(2分)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答案】1.答:(1)图景: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天气阴沉,寒风料峭的晚春图; (2)作用:暮春时节细雨迷蒙,若有若无,路上虽无泥泞,但云雾却阴沉不开,寒气没有冬天凛冽,不过春风如剪,透过夹衣,有时还是会使人感到寒意。为送春、伤春营造了氛围。2.答:“看春归”三字是全诗的题旨。3.答

21、:“处处园林皆有主,欲寻何地看春归?”指春天离去,春尽而归,花盛而谢。诗人不写他对花弹泪的送春情怀,却说处处园林有主,残存的春光都被人占尽,眼看春光归去,却无法找到驻足放眼之地,表达了诗人欲送春而无地的怏怏之怀,怅惘之情。【解析】1.【考点】本题考查诗词赏析-课外诗词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点拨】这是一首于暮春之际写送春情怀的小诗。前两句写暮春天气常见的景象和感受。春天归去,总是伴随着风风雨雨。几番风雨,摧折得春残花谢,总之,写暮春常常就会写到风雨。该篇首句写雨,次句写风。细雨迷蒙,若有若无,路上虽无泥泞,但云雾却阴沉不开。寒气没有冬季凛冽,不过春风如剪,透过夹衣,有时还是会使人感到寒意。“霏微”

22、状述细雨,“料峭”形容寒风,都是诗词中的常用语。文字自然平易,却写出了天气阴沉、寒风料峭的晚春环境,为送春、伤春制造了气氛。2.【考点】本题考查诗词赏析-课外诗词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点拨】“看春归”三字,是全诗题旨。“春归”,一般指春天离去,所谓“常恨春归无觅处”,“乱红吹尽放春归”。春尽而归,花盛而谢,这是自然规律,且可迎来夏季的繁茂,秋季的丰收。古人则常常借送春、伤春,寄托或抒发政治上或生活上的抑郁伤感情怀。3.【考点】本题考查诗词赏析-课外诗词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点拨】王雱这首小诗,不正面写他对花弹泪的送春情景,却翻进一层,说处处园林有主,残存的春光都被人占尽,想要眼看着春光归去,却无法

23、找到驻足放眼之地。送“春归”,固然会惆怅,欲送春而无地,犹如对挚友亲人的远行,欲一送而不得,那种怏怏之怀,怅惘之情,更加深切。20. 单选题 下列划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问题1选项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殆:疑惑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能:能人C.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让:舍弃D.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跟随【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学【解析】A选项“学而不思则罔,恶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故本题选A。【点拨】“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危险:知彼知己,百战不殆。(2)几乎;差不多:敌人伤亡殆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