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知识综合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6189016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87.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业知识综合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农业知识综合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农业知识综合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资源描述:

《《农业知识综合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知识综合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8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 录1、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12、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二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103、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三(农业机械化领域)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174、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三(农业信息化领域)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205、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三(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256、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四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277、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农业工程领域(含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工程制图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348、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环境工程领域环境学概论第四单位考

2、试科目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359、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食品工程领域(含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食品科学基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4110、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作物领域第四单位考试作物育种学科目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4211、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园艺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园艺植物栽培与育种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4912、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资源利用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植物营养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5013、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植物保护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植物保护概论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5114、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养殖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动物营养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5815、 农

3、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草业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草地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6216、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鱼类生态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6317、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6418、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农业推广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6719、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信息化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农业信息学概论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7020、 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兽医基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7121、 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兽医临床诊断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76编号:时间:2021年x月

4、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81页 共83页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一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一、适用领域:作物、园艺、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和草业领域二、考试科目(考生可任选其中三部分作答,每部分50分):植物学、遗传学、植物育种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植物学第一部分:参考书目1 植物学强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 植物学郑湘如、王丽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北京第二部分:主要内容绪论一、植物及其多样性二、植物学与农业的关系第一章 植物细胞一 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原生质的概念,组成及主要特点二 细胞外被的组成及结构特点三 植物细胞间的联络结构:纹孔和

5、胞间连丝四 细胞质及其细胞器,各类细胞器的主要功能五 细胞核的结构及其功能六 植物细胞后含物的种类及其贮藏方式七 细胞分裂的方式及特点,细胞分化及细胞全能性的概念第二章 种子和幼苗一 种子基本结构和基本类型,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二 幼苗的类型及幼苗形态学特征在生产上的应用第三章 植物组织一植物组织的类型、分布及特点二 维管组织、维管束和组织系统第四章 营养器官根一 根的生理功能和基本形态二 根尖的分区,根的初生结构及其特点三 侧根的发生四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五 根瘤与菌根第五章 营养器官茎一 茎的主要生理功能和基本形态二 芽的类型及叶芽的结构三 茎尖的结构四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6、及其特点五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六 禾本科植物茎节间的结构特点七 茎的生长特性与农业生产第六章 营养器官叶一 叶的生理功能及其组成二 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三叶的衰老与脱落四叶的生长特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第七章 营养器官的整体性、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一 营养器官的整体性、功能的协同性及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二 营养器官的变态的概念、类型,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第八章 生殖器官花一 花的组成及其基本形态二 花芽分化三雄蕊的发育和结构四 雌蕊的发育和结构五 开花与传粉六受精,双受精的过程、特点和生物学意义第九章 种子的发育、果实的形成及果皮的结构一种子的发育二 果实的形成及

7、果皮的结构第十章 植物类群及分类一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二植物界的基本类群概述1低等植物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类群2高等植物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类群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分科概述一 双子叶植物纲二 单子叶植物纲三 被子植物的起源及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 第三部分:基本题型1、名词解释;2、填空题;3、选择题;4、填图及绘图题;5、问答题遗传学第一部分:参考书目普通遗传学(第二版),杨业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二部分:主要内容1、遗传的染色体基础2、孟德尔遗传规律3、连锁遗传及遗传作图4、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5、核外遗传6、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7、基因突变8、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第三部分:基

8、本题型1、名词解释(10分)2、判断题(10分)3、选择题(10分)4、问答题(20分)植物育种学第一部分:参考书目作物育种学总论张天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出版;植物育种理论与方法官春云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二部分:主要内容植物育种目标、植物育种方法和途径、种子生产基本原理和技术、育种试验方法第三部分:基本题型:1、名词解释 2、填空 3、判断题 4、简答与计算植物生理学第一部分:参考书目植物生理学肖浪涛、王三根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二部分:主要内容1. 植物生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2. 高等植物细胞的特点3. 植物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4. 植物体内水

9、分存在的状态及其生理作用5.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6. 植物的蒸腾作用7.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8.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9. 叶面施肥及其优缺点10. 植物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11. 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及其度量12. 叶绿体及光合色素13. 光合作用的机理14. 光呼吸15. C3、C4、CAM植物的光合特性16.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7. 植物对光能的利用18.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系统19. 同化物运输的形式速率和方向20.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分配及调控21. 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与测定方法 22. 五大类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效应23. 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24. 植物的生长规律及

10、周期性25.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26. 植物的休眠27. 植物成花的条件28. 春化作用和光周期现象29. 果实的生长与完熟30. 植物抗逆的生理基础第三部分:基本题型1、选择题;2、填空题;3、简答题;4、分析论述题农业生态学第一部分:参考书目农业生态学邹冬生、廖桂平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第二部分:主要内容农业生态学概述、农业生态系统基本概念、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农业生态系统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工程第三部分:基本题型1、名词解释;2、判断题;3、填空题;4、简答题;5、论述题土壤学第一部分:参考书目土壤学

11、王果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二部分:主要内容(一)土壤学基本原理1.地学基础2.土壤形成因素与主要成土过程3.土壤发生层与土体构型4.土壤固相的物质组成:土壤粘土矿物与土壤有机质5.土壤的主要物理性质6.土壤的主要化学性质7.土壤生物:土壤动物与微生物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8.土壤养分:大量养分与中、微量养分9.土壤分类: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10. 土壤的分布规律: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规律(二)我国南方的主要土壤类型:发生、分布、剖面性状与开发利用1.铁铝土2.水稻土3.石灰土4.紫色土5.潮土6.山地土壤第三部分:基本题型1、名词解释;2、简答题;3、论述题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

12、位农业知识综合二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一、适用领域:养殖和渔业领域二、考试科目(考生可任选其中三部分作答,每部分50分):动物遗传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动物遗传学第一部分:参考书目:动物遗传学(第二版),李宁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出版 第二部分:主要内容第一章 绪 论重点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遗传与变异的概念以及相互关系,遗传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了解DNA的分子结构;掌握染色体的结构、组成、主要畜禽的染色体数;了解减数分裂及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了解基因的一般结构特征和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第三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掌握DNA的复制、转录与翻译过

13、程,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第四章 遗传信息的改变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性;染色体结构及数目变异的机制与遗传效应;重组与转座的有关概念。第五章 遗传的基本定律及其扩展掌握遗传学的三大定律理论基本论点;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条件性及孟德尔遗传的扩展现象,包括不完全显性、致死基因、复等位基因,基因的互补、上位、重叠,“多因一效”与“一因多效”等遗传现象与遗传规律;掌握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基本原理。第六章 群体遗传学基础了解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等群体遗传学基本概念;掌握哈代一温伯定律的基本论点及有关证明;掌握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掌握群体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变化的规律。第七章 数量性状

14、遗传基础掌握三个遗传参数(重复率、遗传力、遗传相关)的概念、估算原理与方法、用途。第八章 免疫遗传学基础了解补体系统的经典途径与替代途径,掌握抗体的概念,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概念。第九章 动物基因组学基础掌握分子遗传标记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的构建方法、基因定位方法、动物基因组研究进展、分子遗传标记及遗传图谱的概念。第十章 非孟德尔遗传掌握线粒体DNA的结构、转录、翻译过程掌握由核基因控制的母体效应、剂量补偿效应,基因组印迹的概念及原理,核外基因的遗传特征。第十一章 动物基因工程掌握基因工程的工具酶、转基因动物的方法、动物的克隆的概念及一般步骤、基因诊断、掌握载体的种类及

15、作物载体的条件、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第三部分:基本题型1、名词解释题2、问答题3、计算题动物生理学第一部分:参考书目 动物生理学杨秀平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二部分:主要内容绪论 重点掌握动物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研究对象及生理功能的调节。第1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重点掌握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机制,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细胞的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神经肌肉间的兴奋传导过程。第2章 血液重点掌握红细胞、白细胞的生理功能,掌握血液的组成与理化性质,了解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的溶解机理,了解血型及其应用。第3章 血液循环掌握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及生理特性,掌握血管生理及心血管功能

16、的调节。重点掌握心肌细胞电生理、心肌的生理特征、组织液生成的原理和心血管功能的调节。鱼类血液的组成成分及特征、心血管系统的特点、心脏的构造及生理特性与活动的调节、鳃及身体的血液循环。第4章 呼吸掌握动物的肺通气原理、呼吸机理,掌握动物呼吸的调节机理。重点掌握气体的交换过程及交换的原理,神经体液因素对呼吸的调节机理。第5章 消化与吸收 掌握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与电生理特性,掌握饲料在消化道的消化与吸收过程与原理。重点掌握胃肠激素的生理功能以及饲料在胃、小肠、大肠内的消化与吸收机理,重点掌握微生物消化机理。鱼类消化器官的构造、消化液与消化酶、消化与吸收、消化道运动的调节第6章 能量代谢及体温掌握

17、本章的基本概念及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动物的产热与散热的过程。重点掌握体温调节的机理。第7章 排泄与渗透压调节掌握尿生成的过程及其调节,掌握肾脏的泌尿功能与内分泌功能。重点掌握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及其机理;了解水盐平衡和渗透压调节。鱼类肾脏的结构、肾脏的排泄与渗透压调节、鳃的排泄与渗透压调节、鱼类在淡水和海水中的渗透压调节。第8章 神经系统掌握神经元活动及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掌握神经系统的感觉与运动功能及其调节,掌握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机制,了解脑的高级机能。第9章 内分泌掌握下丘脑、垂体的功能,内分泌腺或组织所产生的各种激素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的机理。重点掌握激素的作用机理、下丘脑-垂体-腺体轴

18、的调节机制及激素的生理功能。第10章 生殖与泌乳 掌握动物的性腺功能、生殖生理及其调节,了解泌乳生理的一般内容。重点掌握生殖活动的调节与性激素的生理功能。鱼类的促性腺激素及其分泌调节、卵的生长和最终成熟、排卵和产卵、人工诱导排卵、鱼类的生殖周期。第11章 神经免疫调节掌握本章的基本概念。第三部分:基本题型一、解释题二、选择题三、填空题四、问答题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第一部分:参考书目1、动物营养学杨凤主编,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出版。2、饲料学王成章、王恬主编,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二部分:主要内容(一)动物营养部分1.概述(1)动物与

19、饲料的化学组成(2)动物对饲料的消化2.动物生存和生产所需营养物质种类、生物学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水、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2)饲料添加剂(3)各种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3.各种动物的适宜营养需要量。(1)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2)营养素供给与动物体内代谢的关系(3)不同生理阶段、生产用途条件下的营养需要(4)营养需要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5)营养与环境(二)饲料学部分1.饲料分类:重点涉及以营养为目的适宜分类方法 2.饲料的理化特性及其鉴定分析方法3.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4.饲料中影响营养价值的因素(内在、外来)及其提高营养价值的途径。 5

20、.商品饲料(包括配合饲料)生产的理论基础和质量标准。6.饲料资源开发,为未来动物生产寻求广阔的前景。第三部分:基本题型名词解释、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综述题动物繁殖学第一部分:参考书目 动物繁殖学,中国农业大学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第四版。第二部分:主要内容绪论了解家畜繁殖的概念与繁殖过程;动物繁殖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主要内容;掌握动物繁殖学的研究,应用概况。第1章 家畜生殖器官了解生殖器官发生发育的过程与调节机理。 掌握公母畜生殖系统的组成,公母畜主要生殖器官的解剖组织构造和生理机能,主要家畜生殖器官的比较解剖学,组织学特点。第2章 生殖激素及应用掌握生殖激素的概念,

21、分类与作用特点;神经激素与生殖;重点掌握垂体促性腺激素,胎盘促性腺激素,性腺激素,前列腺素的种类、来源、理化特性、分必调节、功能与应用;掌握性外激素的概念,研究进展,种类、生理功能及应用概况;生殖激素的测定原理与方法。第3章 公畜生殖生理掌握公畜性行为基本模式,引发机理与主要公畜性行为特点;重点掌握公畜生殖机能发育规律、精子发生、成熟的场所,过程和调控机理;精子的正常形态结构和异常形态结构,精液化学组成,理化特性和主要成分及其作用。精子主要生理特性和外界环境因素对精子生理活动的影响。第4章 母畜的发情与发情周期重点掌握母畜生殖机能发育的规律,性成熟、体成熟、繁殖机能变化与初配适龄,母畜淘汰的关

22、系;母畜正常发情时的症状和几种异常发情的概念,特征与原因;乏情的概念,种类和原因;产后发情的概念和主要家畜产后发情规律,发情周期的概念,类型、阶段的划分,发情周期中母畜的生理变化、过程、规律、发情周期调节机理;家畜发情稳鉴定的一般方法和牛、羊、猪的发情鉴定。第5章 家畜的人工授精技术掌握人工授精的优越性和技术环节,精子密度、活率、畸形率、精子总存活时间、生存指数、精液常温保存、低温保存、冷冻保存等名词概念,重点掌握各种采精方法,精液品质检查,精液稀释与保存的原理与方法。输精的基本技术要求,各种输精方法。应用公畜性行为引发机理、表现特点和外环境因子对精子代谢、存活影响的原理,说明各种采精方法的优

23、缺点和适用性。应用精液稀释、保存原理、结合精液、精子的理化特性、代谢特点,分析提高精液保存效果的综合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分析提高人工授精受胎率的综合技术措施。第6章 受精、妊娠与妊娠诊断掌握受精、胚胎发育、胎膜胎盘有关的概念和组织解剖学、生理学知识、应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影响受精、胚胎、胎盘发育的因素和提高受精率,降低胚胎死亡率的综合技术措施,掌握家畜妊娠识别与建立的机理,妊娠期,妊娠期的生理变化,家畜妊娠诊断方法原理和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第7章 分娩与分娩护理掌握家畜分娩发动机理,分娩过程与分娩预兆,影响分娩的因素与难产原因,难产助产的原则与预防难产的措施,能搞好正常分娩情下母畜和胎儿的护理

24、,难产情况下,难产原因的分析和相应的助产的工作。第8章 繁殖控制技术重点掌握发情排卵控制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胚胎移植的意义,生理学基础、基本原则和基本的技术过程,配子和胚胎生物工程技术简述;诱发分娩的意义、原理、方法和应用。第9章 家畜繁殖力掌握繁殖力的概念和评定指标,主要家畜自然繁殖力与繁殖力现状,引起繁殖障碍的原因和公畜、母畜常见的繁殖障碍,提高家畜繁殖力综合技术措施。第三部分:基本题型1、解释题;2、选择题;3、填空题;4、问答题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知识综合三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一、适用领域: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和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二、考试科目:农业机械化领域(每门科目50分):

25、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农业机械与装备农业信息化领域(每门科目50分):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每门科目50分):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一)农业机械化领域适用:工程力学第一部分:参考书目1. 理论力学(I),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 (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 材料力学(I)刘鸿文主编(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部分:主要内容物体受力分析,力系平衡与等效,物体系受到平面一般力系作用时的平衡计算,物体的重心、平面图形的形心坐标计算;构件受到外载荷作用产生四种基本变形(轴向拉伸与压缩、扭转、弯曲、剪切挤压)时的内力、应力

26、、变形计算,强度、刚度设计计算与校核,弯曲变形的内力图绘制,平面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等等。第三部分:基本题型1 填空题(10%)2 选择题(20%)3 计算题(70%) 机械设计第一部分:参考书目1. 机械设计(第7版)濮良贵、纪名刚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二部分:主要内容1、机器及机械零件设计的基础知识2、各种变应力下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方法。 3、带传动和链传动的结构组成、标准规范、工作情况分析、失效形式、计算准则、设计参数的确定、带轮链轮的结构型式以及张紧装置。4、齿轮传动、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材料、失效形式、计算准则、受力分析、强度计算及结构设计。5、螺纹

27、联接的主要参数、类型、预紧与放松装置以及强度计算。6、键联接、花键联接的结构类型、选择、特点及强度计算。 7、滑动轴承的结构型式、材料、非全液体滑动轴承的计算、动压油膜的形成条件。 8、滚动轴承的类型及其选择、代号、寿命计算。 9、联轴器和离合器的类型及其选择原则。10、轴的分类、材料、强度计算以及轴系部件的结构设计。第三部分:基本题型1、 填空题 2. 选择题 3. 简答题 4. 分析题 5. 计算题农业机械与装备第一部分:参考书目农业生产机械化(南方本)上、下册,陈润方主编,农业出版社, 1987年出版。第二部分:主要内容1.柴油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手扶拖拉机的基本构造3.耕整地机械

28、的类型4.播种机的类型、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5.植保机械的类型、基本构造和工艺流程6.谷物收获机械的类型、基本构造和工艺流程第三部分:基本题型1. 名称解释(20%) 2. 选择填空(20%)3. 判断题(20%) 4. 问答题(40%)(二)农业信息化领域适用:程序设计第一部分:参考书目Visal Basic 程序设计张林峰、羊四清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二部分:主要内容(一)、程序设计基础考试内容:基本语法、基本结构、基本语句、数组、过程。考试要求:1基本语法:掌握基本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运算符与表达式等基本概念。2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掌握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的特点

29、、结构及简单应用,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3基本语句:掌握赋值语句、辅助语句(注释、暂停、结束)、分支语句、循环语句的语法,并能使用这些基本语句进行简单程序的编写。4数组:掌握静态数组、动态数组、控件数组概念、声明方法,能使用循环语句对数组进行操作。5过程:掌握Function过程和Sub过程的概念、使用方法;掌握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的概念以及参数的传递方式。6内部函数:掌握VB中常用的内容函数的功能及使用。 (二)、常用控件的使用考试内容:标准工具箱中常用控件及通用对话框。 考试要求:掌握标签、命令按钮、文本框,复选框、单选框、框架,组合框、列表框、滚动条、定时器、通用对话框等常用控件相关的属

30、性、方法和事件,掌握用可视化的设计工具设计程序界面。(三)、可视化程序设计考试内容:窗体界面设计、菜单与工具栏设计。考试要求:掌握窗体的属性、事件和方法的控件,以及多重窗体的控制。掌握菜单(下拉式菜单与弹出式菜单)设计方法及运用,了解工具栏的基本设计方法。(四)、文件操作考试内容:文件操作。考试要求:掌握文件的概念,掌握顺序文件的打开、关闭与读写方法;了解随机文件的打开、关闭与读写方法。第三部分:考试题型1选择题2填空题3程序分析4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第一部分:参考书目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王珊、萨师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2006年出版。第二部分:主要内容(一)数据库基本概念和原理1、考

31、试内容: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组成2、考试要求:掌握数据库、数据库系统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本概念;了解常用的数据库模型,掌握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及特点。(二)关系数据库1、考试内容: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依赖,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关系完整性,关系代数,关系模式规范化。2、考试要求: (1)关系的数学定义,理解函数依赖的定义和相应的概念;(2)关系模式的概念及表示方法;(3)关系的完整性规则,能够运用完整性规则判断数据库中的数据的合法性;(4)关系代数的各种运算;(5)关系模式的规范化。(三)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1、考试内容: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

32、据更新2、考试要求: (1)SQL数据定义:定义、修改和撤消基本表,建立和撤消索引; (2)SQL数据查询:SELECT语句的格式和各种用法;(3)SQL数据更新:INSERT、DELETE、UPDATE语句的格式和用法。(四)数据库设计和开发1、考试内容: 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2、考试要求: 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重点掌握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能根据系统实际设计E-R模型,掌握从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的方法。(五)数据库安全保护1、考试内容: 数据库恢复技术,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数据库的并发控制,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2、考试要求: (1)事务的基

33、本概念,故障的种类,恢复的原理,日志文件的格式、内容和日志文件的作用,恢复的实现技术和恢复策略,数据库镜像; (2)数据库安全性的含义和目的,数据库安全性控制采用的技术方法; (3)数据库并发控制的含义和目的,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并发控制的主要技术,数据库的封锁机制; (4)数据库完整性控制的含义和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完整性控制。网络技术与应用参考书目:无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叙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主要划分方法及其应用,特别是局域网与互联网的组成及主要应用特色。本课程包括五个部分: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网络规划管理和应用、网络操作系统与应用模式

34、、以及相应各部分对应的网络编程应用。数据通信技术是学习计算机网络理论和基础,计算机网络原理是本课程的核心部分,网络操作系统与应用模式是本课程向网络应用方面的延伸,使本课程与迅猛发展的网络技术的结合更加直观。通过相应内容的学习与编程测试,有助于理解相关的较抽象的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并为理解计算机组网全过程所需基本技能打下理论基础。一、 考试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要求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分类。2)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体系结构,数据通信及分组交换技术理解

35、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协议与划分层次,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体系结构。重点是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协议与划分层次及数据通信与分组交换技术。难点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协议与划分层次。3)物理层的定义、作用及相应接口标准物理层是数据通信的重要内容,在计算机网络实现中占有很重要地位。要求掌握物理层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信息复用技术,了解EIA-232-E接口标准,同步光纤网SONET和同步数字系列SDH。重点是掌握物理层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信息复用技术。4)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及相应协议的理解理解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重点是掌握

36、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理解停止等待协议,连续ARQ协议,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规程HDLC。了解选择重传ARQ协议,因特网的点对点协议PPP。5) 网络互连的作用局域网的迅速发展,使得它日益成为局域网用户通向广域网和其他局域网的窗口,而在开放网络互联的环境下,各种不同类型的局域网的互联要求也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掌握网络互联技术成为网络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重点掌握路由器在国际互连中的作用,因特网的国际协议IP,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6) 运输层主要协议要求理解运输层在网络体系中的作用,掌握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传输控制协议TCP。7) 应用层的主要应用要求理解应用层在网

37、络体系中作用,网络应用的多样性决定了应用层协议的多样性,掌握域名系统DNS,文件传送协议FTP,理解万维网WWW电子邮件,了解远程登录TELNET,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8)局域网的划分层次及划分方法要求理解传统以太网,以太网的MAC层,扩展局域网,虚拟局域网。了解高速以太网,其他种类的高速局域网,无线局域网。重点是理解和掌握传统以太网,以太网的MAC层,理解扩展局域网,虚拟局域网。9)广域网的基本概念及分组转发机制重点理解广域网的基本概念,广域网中的分组转发机制。了解异步传递方式ATM,X.25分组交换网,帧中继FR,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10) 网络安全问题及密钥密码体制理解网络安全

38、机制受到社会的关注,理解网络安全一般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网络用户资源不被滥用和破坏,二是网络自身的安全和可靠性,不致于因可靠性问题而失去服务功能。11) 网络编程测试与相应功能理解为了更好的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设定一系列的网络原理与应用于的编程测试实验,有助于理解与之相关的原理与协议标准,要求较熟练运用c/c+/java/c#语言进行相应原理及协议的测试、编程和调试,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的上机应用。二、考试要求1) 本门课程的命题考试,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考试命题会覆盖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2) 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

39、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运用占20%。3) 试题合理安排难易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为:2:3:3:2。 4) 本课程考试的题型,一般有填空、选择、简答、应用、编程等五种类型。(三)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适用食品卫生学第一部分:参考书目食品卫生学(高校教材),食品卫生学编写组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2005年出版。 第二部分: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食品污染及其预防、各类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食品添加剂、食物中毒及其预防、食品卫生监督管理。运用食品卫生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第三部分:基

40、本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第一部分:参考书目(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张建新、陈宗道主编,食品标准与法规,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3)食品卫生法配套规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4)陈宗道等主编,食品质量管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部分:主要内容(1)食品标准知识及我国的重要食品标准;(2)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3)国际食品法规与标准;(4)良好操作规范(GMP)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5)食品质量保证及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如ISO9000、HACCP、QS、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等);(6)食品标准与法规文献检索。第三部分

41、:基本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第一部分:参考书目食品分析,大连轻工业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等八院校合编 ,中国轻工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二部分:主要内容食品分析的基本知识(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样品预处理等),食品中一般营养成分的分析(水分、灰分、酸度、脂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食品中添加剂的检验(甜味剂、防腐剂、发色剂、漂白剂、食用合成色素等),食品中限量元素的检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限量元素的原理,铅、砷、铜等的检验),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检验。第三部分:基本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42、农业知识综合四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一、适用领域:农村与区域发展和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二、考试科目:(考生可任选其中三部分作答,每部分50分):发展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村政策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发展经济学第一部分 参考书目1、迈克尔 P . 托达罗,斯蒂芬 C. 史密斯著,余向华、陈学娟 译:发展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2、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3、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第二部分 主要内容第一章 发展经济学:基本对象、理论逻辑结构及其演变和基本研究方法第二章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与论证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1. 经

43、济增长理论 2.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三章 影响经济发展的国内因素1. 资本资源与经济发展2.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理论 3.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第四章 外部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理论 1.利用外资与经济发展 2.国际贸易战略与经济发展第五章 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1. 计划与市场控制 2. 工业化与城市化路3. 农业问题 第六章 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2.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 3.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七章 制度与经济发展 1. 交易与交易成本 2. 制度及制度变迁 3.制度与经济发展第三部分 基本题型1、名词解释;2、简答题;3、论述题农村社会学第一部分

44、 参考书目农村社会学李守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第二部分 主要内容第一章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 关于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一些不同认识二、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三、 学习农村社会学的意义第二章 中国农村社会学的简要历史一、中国的农村社会调查二、 早期中国农村社会学的主要著述三、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四、大力开展社区研究时期的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第三章 农村社会中的个人农民一、 农民与农村社会二、 农民的社会属性与特征三、 农民的社会化及其特征四、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的建设及其演变趋势第四章 农村居民的婚姻与家庭一、 农村居民的婚姻行为二、 农村家庭三、

45、农村家庭网络第五章 农村社会组织一、 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历史变迁二、 当前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及其功能第六章 农村社会分层及社会流动一、农村社会分层的标准二、 中国农村的社会分层结构三、 农村社会流动问题第七章 农村社区 一、 社区及社区研究二、 农村社区的起点及其特点三、 农村社区的类型四、农村社区发展第八章 农村社会问题及社会控制一、 社会问题概述二、 农村贫困三、 农村人口问题四、农村社会控制第九章 农村社会保障一、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会义及其发展的简要历史二、 加强在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三、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状况四、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第十章 农村社会变迁

46、一、 社会变迁概况 二、 影响农村社会变迁的因素三、中国农村改革与社会转型第十一章 农村可持续发展一、 “发展”概述二、 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三、 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第十二章 中国农村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一、 农村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二、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途径与模式三、 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第三部分:基本题型1、名词解释;2、简答题;3、分析论述题农村政策学第一部分:参考书目 农业政策学,谭向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第二部分:主要内容第一章 导言一、政策及政策科学二、农业及农业政策第二章 农业政策背景分析一、农业政策背景分析的意义与方法二、农业政策

47、背景分析的内容第三章 农业政策目标分析一、农业政策目标的含义与特征二、农业政策目标的具体分析第八章 农业政策的制定一、农业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二、农业政策制定的环境三、农业政策方案的设计与论证第九章 农业政策的执行一、农业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与意义二、农业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三、农业政策的具体执行第十章 农业政策的评估一、农业政策评估的作用、主体及困难二、农业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标准三、农业政策评估的方法第三部分:基本题型1、名词解释;2、简答题;3、论述题农业经济学第一部分:参考书目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二版),王雅鹏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二部分:主要内容1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对

48、农业地位的传统认识和新贡献。2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包括产权理论、农业家庭经营的客观必然性、农业家庭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农业合作经济的含义、基本原则及其功能。3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包括对现代农业的理解、现代农业的特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农业现代化的衡量指标体系、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和措施。4农业市场化:包括对农业市场化的理解和衡量、我国农业市场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农业的市场化。5农业国际化:包括对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情况的把握和了解、WTO相关农业规则、农业标准化建设问题、农业竞争力的衡量和提高。6农业可持续发展:包括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理解、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7农

49、业生产要素:包括农业集约经营问题、农业规模经营问题、人力资本及农业劳动力智力开发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就业问题、农业资金的种类、农业财政资金、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农业技术推广等。8农产品市场供求:包括农产品供给原理、农产品需求原理、蛛网理论。9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产品物流:包括农产品集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期货市场和与农产品物流有关的现实问题。10农村消费市场:包括农民消费水平的现状及农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优化等相关问题。11农业宏观调控:包括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农业宏观调控目标及内容。12了解和把握农业经济发展最新动态。第三部分:基本题型1

50、、名词解释;2、简答题;3、论述题管理学第一部分:参考书目 管理学,周三多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二部分:主要内容第一篇:总论 知识点: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科学管理理论,霍桑试验,商业道德,社会责任。 第二篇:决策与计划知识点:决策的理论,决策的过程,决策的影响因素,计划与决策的关系,计划编制过程,战略性计划,计划实施 第三篇:组织知识点: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组织的部门化,组织的层级化,授权,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组织变革,组织文化。第四篇:领导知识点:领导与管理,领导权力,领导风格,领导理论,激励理论,激励实务,组织沟通,有效沟通第五篇:控制知识点:控制过

51、程,有效控制第三部分:基本题型1、辩析题;2、论述题;3、案例分析题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农业工程领域(含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工程制图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第一部分:参考书目1、焦永和、张京英主编,工程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张淑娟、全腊珍编,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3、全腊珍、张淑娟编,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4、华中理工大学编,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华中理工大学编,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6、郭玲文主编,计算机绘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二部分:主要内

52、容1、画法几何2、制图基础3、工程图样4、计算机绘图第三部分:基本题型1、 填空题(10%)2、 选择题(20%)3、 点线面综合题(20%)4、 补画视图(20%)5、 读工程图(30%)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环境工程领域环境学概论第四单位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第一部分:参考书目环境学概论,刘培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部分:主要内容第一章 绪论1.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环境科学的研究任务;人类环境系统的发展及环境问题;第一次浪潮的环境问题;第二次浪潮的环境问题2. 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理论环境学;综合环境学;部门环境学3. 环境科学的发生和发展环境科学初期发展阶段;

53、环境科学向整体化发展阶段4. 环境的组成和结构自然环境的组成和结构;工程环境的组成和结构;社会环境的组成和结构第二章 大气环境1. 大气的结构和组成大气的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逸散层;大气的组成2. 大气污染和污染物大气污染的发生;大气污染的概念;大气污染的发生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天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大气污染物及大气污染类型: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主要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类型3. 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化学转化大气光化学特性;光辐射特点;光化学特性硫氧化物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二氧化硫的氧化作用;低价硫化物的氧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二氧化氮的光化学反应;二氧化氮的化学反应;

54、亚硝酸的化学反应;硝酸的化学反应大气污染“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光化学烟雾的特征;光化学烟雾的形成4 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大气边界层的温度场;气温垂直递减率;大气稳定度;逆温;不同温度层结下的烟型大气水平运动和湍流;大气的水平运动;大气的湍流运动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影响大气污染的其他因素;污染物的性质和成分;污染源的几何形状和排放方式大气中污染物扩散模式;有界条件下的大气扩散模式;几种常用的大气扩散模式;扩散参数的确定;帕斯奎尔扩散曲线法;我国的国家标准规定的扩散参数取用原则5.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管理主要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烟尘控制技术;二氧化硫净化技术;汽车尾气的催化净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大

55、气环境标准;大气环境标准的种类和作用;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第三章 水体环境1. 水体环境概述天然水在环境中的循环:地球上天然水资源的分布;天然水在环境中的循环;天然水的水质:天然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天然水的化学组成;各种类型天然水水质水体概念及水体污染:水体概念;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源和污染物:水体污染物质来源;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2.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特征:推流迁移;分散作用;污染物的衰减和转化河流水体中污染物扩散的稳态解:一维模型;二维模型河流水质模型;污染物与河水的混合;生物化学分解;大气复氧;简单河段水质模型3.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转化 水体中耗氧有机物降解:有机物生物化学分

56、解;代表性耗氧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水体富营养化过程;水体富营养化类型;植物营养氮,磷在水体中的转化;氮,磷污染与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判断标准;水体富营养化营养物质负荷模型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重金属元素在水环境中的污染特征;重金属在水中的迁移转化4. 水环境污染控制及管理水体污染的防治和管理;制定水环境标准;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废水处理方法;废水基本处理方法;城市污水的处理第四章 土壤环境1.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土壤的组成;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空气;土壤溶液;土壤剖面形态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胶体及土壤吸收交换性;土壤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2. 土壤环境污染土

57、壤污染和净化;土壤污染;土壤净化土壤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生物污染源土壤污染物质;有机物类;重金属污染物;放射性物质;化学肥料;致病的微生物土壤污染的发生类型;水体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农业污染型;固体废弃物污染型3. 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平均值加标准差法;差异检验法;富集系数法;元素相关分析法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迁移转化: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污染特征;土壤条件与重金属的迁移转化;主要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4. 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主要的农药类型:有机氯类农药;有机磷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除草剂(除莠剂);农药在土壤

58、中的迁移,降解及残留;农药污染土壤的主要途径;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农药在土壤中的转化;5. 土壤污染的防治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排放;加强土壤灌溉渠的监测和管理;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增加土壤容量和提高土壤净化能力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施加抑制剂;控制土壤氧化-还原状况;改变耕作制度;客土深翻;制定农药的容许残留量第五章 固体废物与环境1. 固体废物的概述固体废物的定义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分类固体废物不污染途径及危害: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固体废物的危害2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及资源化固体废物处理意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固体给吴综合处理意义;综合处理原则;废物综合处理系统的分类固体废物资源

59、化:资源化的概念及其意义;资源化系统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1.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环境质量的概念;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污染源的调查和评价;环境质量指数评价;环境质量的功能评价;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污染源评价:评价参数的选择;环境质量指数评价;环境质量分级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程序;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内容污染源调查与评价;环境污染物监测项目的确定;监测网点的布设;获得环境污染数据;建立环境质量指数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人体健康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确定;建立环境污染数学模型;环境污染趋势预测研究;提出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建议;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大气质量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总环境质量指数评价3.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和作用环境影响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