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思考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96129471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一年级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一年级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一年级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思考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教师的重任。本文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状况着手,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问题的提出当前,创新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是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教育应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但从目前的教学来看,尽管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案,巧妙组织教学

2、,发挥了一定的创造性,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1、在撰写教案时,不少教师对学生已有知识掌握水平认识不够,过于注重自身教学程序的设计,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即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要耐着性子按教师的教学步骤听下去,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在处理教材时,不少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不强,过于推崇教材,即使教师发现教材内容有问题,也不敢有大的变更,只是按部就班地教下去,成为教材的工具。3、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理解停留于表面,只在每一堂课的开头、结尾安排一些花样练习,激起学生一时的兴趣就满足了,忽视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使创新教育流于形式。二、创新教育的意义创

3、新,即创造性,按马斯洛的说法,创造性可以分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两种,我们这里所说的主要是第二种,指开发人的可能性、自我的潜在能力这一意义上的创造性。这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和开发每个人都有的创新潜能,“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作潜能解放出来”。就小学数学教育而言,主要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就是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勇于思考、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主要表现在:(1)心扉开放,总想开拓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于外界世界的体验,在某种场合,不拘泥于小节和既存事物,而凭直觉抓住意义,对不存在的事物感兴趣。(2)对非合理的事物、无秩序的东西是宽容的,所感兴趣

4、的是复杂的、标准不明的事物。(3)不屈于压力,不因循守旧,思考和行动有独立性。(4)好奇心强,敢于冒险,敢于挑战,不满足于现状。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三、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1、 教学观念更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学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以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摆在首位。首先是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素质不高的教师往往不能及时转变观念,不能正确把握教学改革的方向,在教材的钻研、教学过程的组织等方面存在不足,容易出现片面理解教改内涵的现象。因此,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其次,正确领会创新教育的内涵。从“以知识

5、为核心”转变为“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在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进行教学活动时,紧紧围绕“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持歧见,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情感;从“教师本位”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 ,改变过去课堂上由教师支配,先听教师怎么说,再看书上怎么讲,最后依葫芦画瓢去做的教学形式,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多想一想,多看一看,多做一做,多说一说,真正实现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从“模式教学”转变为“开放教学”,打破以往“复习、新授、作业”的模式,根据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空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

6、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让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都得到自由的发展 ;从“权威教学”转变为“共同探索”,教师和学生一起经历探索过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应用中进一步发现问题,从而不断地获取知识。总之,实施创新教育,教师观念的更新是首位。没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是培养不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只有教师的观念创新了,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2、 找准教学起点学生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由于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已经具备一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有些教师在教学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仍按教材中设计的顺序来组织教学。如“分数的初步认识

7、”,教材把这一知识安排在三年级,但许多学生已有了分数的生活经验,可有些教师仍按照“分实物认识分数介绍分数的读写”的顺序来教学,忽略了学生的起点能力。当教师情绪激昂地讲解分月饼时,下面的学生已等得不耐烦了,甚至有学生脱口而出“1/2”、“1/3”,但老师仍不理睬,甚至训斥其不遵守课堂纪律,打乱教学秩序,继续自己的讲授。此时,教师的教学已落在学生认知水准的后面。实际教学时,不妨先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分数吗?你了解分数的那些知识?你还想知道分数的那些知识?把“认识分数”这一环节提前,再讲解分数的意义和读写,这样安排抓准了教学的起点,效果更佳。3、 灵活驾驭教材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

8、,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是,教材也具有许多“先天不足”之处,教材中的内容并不一定是最佳材料,不可能适应所有地区的所有学生,其编写体系虽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但也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而教材本身的成长也是一个反复使用、实验修改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围绕教学重新组合教材内容,可改变教学顺序、自编教学例题、自行设计教学练习等,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更易于掌握。如教学“体积”的概念时,教材的编排过于简单、抽象,学生不便于理解,教师可在学前安排一个实验:在装水的杯中投入一个石块,问:水面升高了吗?为什么?(石头挤占了水的位置。)在另一个同样大小的杯中投入一个石块,

9、问:为什么两个杯中的水一样多,而这个杯中的水面升得高一些?(石块有大有小,所挤占的位置有多有少。)在实验中渗透:物体要占据位置,其所占空间的位置有大有小。此时小结: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这样安排,学生对“体积”这一概念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4、 把创新精神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有些教师片面理解创新的意义,认为创新既是教学引入新颖一点,课堂气氛活跃一点,练习花样多一点。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生好问、敢疑、敢想、敢为的精神。要使学生具备这种精神,就必须把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把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落实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来加以培养。陶行知先生说过

10、:“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说明了好问的重要性。因此,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教学“倒数”的概念时,针对倒数的含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有学生提出疑问:1的倒数是1,可1和1是两个相同的数呀?由此引发学生对概念的更进一层的讨论。再如,教学“体积的计算”时,学生发现圆柱体的体积可用“底面积高”来计算,那么长方体、正方体、堤坝的体积可不可以这样算呢?学生的提问已揭示一种新的发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堤坝等同类物体,都可用“底面积高”来计算它的体积。好问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创造性想象,使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触发联想,形成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达到知识上的

11、飞跃。疑,是创新的起点。科学家牛顿正是从苹果落地生疑而发现万有引力的。传统教学过于注重教师教的作用,再加上小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心理,使学生不敢质疑老师的教学:“老师说过的”,“老师是这样说的”,使学生的思维停滞,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要崇拜课本、老师,而要用自己的脑子去反思,内化成自己的新知。当然,疑也不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而是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考虑问题,认识问题的全部。敢想、敢为,即不不满足常规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设想,敢于尝试,找寻更简便、更巧妙的方法,即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如应用题“某工人原计划用48小时加工960个零件,改进工具后,只用原来一半的时间就超额72个。改进工具后每小时完成的个数比原来多多少个?”,按一般解题思路讲解比较繁琐,但个别学生敢想、敢大胆尝试,列出算式“(960+722)48”,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总之,推进创新教育,要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课堂教学改革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才能达到创新教育的真正目的。参考文献:小学数学教育:1996.8.(5).小学数学教育应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潘旭东.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思考黄健石化小学2001年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