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下语文第七单元主题训练卷

上传人:Wo****C 文档编号:96124228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部编版三下语文第七单元主题训练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三下语文第七单元主题训练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三下语文第七单元主题训练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下语文第七单元主题训练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下语文第七单元主题训练卷(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部编版三下语文第七单元 主题训练卷第七单元主题训练卷 课文主题感悟(35分) 一、奇妙的世界:我们奇妙的世界(12分) 1文章从_、_、_、_、_等方面来描写天空的奇妙。(5分) 2云彩在天空中飞行,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请你想象一下:云彩会像_、_、_等。(1.5分) 3“我们能看到各种水果诱人的_,圆润的_的樱桃,_的李子,_的梨。”这一句从_上来描写大地的奇妙。(2.5分) 4大地的奇妙表如今_、_、_等方面。(1.5分) 5文章告诉我们,世界是奇妙的,只要我们仔细地_、_,就能从_中找到美。(1.5分) 二、奇妙的海底:海底世界(7分) 1海底世界从海里的_、_、_、_等方面介绍了_、

2、_的海底世界。(3分) 2课文是按照()的构造来描写奇异的海底世界的。(1分)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3以下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选一选。(3分)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拟 (1)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2)有一种鱼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3)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 三、奇妙的云朵:火烧云(16分) 1火烧云的作者是_。文章以“_”字统领全篇,描绘了_(时间)_(地点)天空的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_和_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赞叹之情,文章_照应,构造严谨。 (3.5分) 2火烧云的颜色特点是_、_,火烧云的形状特点是_、

3、_。(2分) 3文中提到的火烧云的颜色有_、_、_、_、_、_、_等;火烧云的形状像_、_、_等。我觉得火烧云的形状还可能像_。(5.5分) 4本文语言优美,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_、_等。本文条理明晰,按“火烧云_火烧云的_火烧云_”的顺序写了火 烧云。(5分) 经典片段分析p (10分) 四、课文片段阅读。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

4、东边,红彤彤的,好似是天空着 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选文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运用了_(开门见山 设置悬念)的写法,点明了火烧云出现的_。 (2分) 2选文第一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哪些事物发生的变化?用“”在文中画出来。(3分) 3“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似是天空着了火。”这句话中的“烧”字可不可以换成“红”字?为什么?(2分) _4读文中画“”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3分) _主题阅读拓展(30分) 五、课外阅读拓展。 (

5、一)奇妙的植物世界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植物。 植物能吃虫。夏天,在沼泽地带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淡红色的小草,这就是会捕捉飞虫的毛毡苔。毛毡苔的叶子有20_多根小绒毛,这些小绒毛能分泌出一种黏性很强的液体,这种黏液还含有一种很甜的香气和味道。 小虫子一闻到这种气味,就急急忙忙地飞来,一旦落到毛毡苔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住。经过12个小时,小虫子就被叶子消化吸收掉了。 植物还会听音乐呢。一位印度的科学家常喜欢在花园里拉拉小提琴,放放交响乐。日子久了,他竟然发现他那园中的花木长得格外旺盛。于是,他每天在一块稻田里播放25分钟交响乐。一个月后,他发现这块稻田里的水稻比同样一块稻田里没有听过交响乐的水

6、稻要长得更加茂盛,平均株高超过了30厘米。 此外,还有可以预报地震的山芋藤,能净化水的水葫芦,会“咬人”的漆树 1在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反义词。 (1分) 排泄() 枯萎()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3分) (1)毛毡苔叶子上的小绒毛能分泌出很甜很香的液体,_小虫,然后_它们。 (2)听音乐的花木、水稻比没有听音乐的同样的花木、水稻长得_。 3短文介绍的植物的奇妙之处有_、_、_、_、_。 (5分) 4短文主要介绍了_和_的奇妙之处,简单介绍了奇妙的_、_和_。(5分) 5短文中结尾的省略号表示_。(2分) (二)暴风雨大自然的启示 闷热的夜,令人窒息,我辗转不寐。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了漆黑的夜幕

7、,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恐惧。 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宛如天神听到信号,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翻开,摔在墙上。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抽噎。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冲动人心的乐章。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不一会儿铿锵的乐曲变成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 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碧空中飘浮着的朵朵白云,在温暖的微风中翩翩起舞,把蔚蓝的天空擦拭得更加亮堂。 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风雨压弯了腰的花

8、草伸着懒腰,宛如刚从梦中清醒;依偎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闪烁着光华。 常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迎着朝霞,披上玫瑰色的丽装;远处的村舍闪闪发亮,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似锦,风景如画。 绮丽华美的春色啊,你是多么美妙!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消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1联络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 (1)辗转不寐:_(2)无与伦比:_2在第三自然段的“”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5分) 3这篇短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项为哪一项()(1分) A沉闷的雷声如同

9、大炮轰鸣,使人恐惧。 B似锦,风景如画。 C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抽噎。 D依偎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4“被暴风雨压弯了腰的花草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清醒”这句话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 (4分)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你用“”在文中画出来。我还能用两句古诗说明这个道理。(2分) _主题写作训练(25分) 六、主题练笔。 我们奇妙的世界里有奇妙的火烧云,有风光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你还知道哪些奇妙的事物?请你写一写。题目自拟,语句通顺。 第七单元主题训练卷 一、1.太阳云彩雨后余晖黑夜 2例如:猎狗雄鸡奔马 3颜色鲜红色深

10、紫色浅黄色颜色 4植物生长水果诱人的颜色三季的风景 5观察寻找极普通的事物 二、1.声音动物植物矿藏风光奇异 物产丰富 2C 3(1)A(2)C(3)B 三、1.萧红变晚饭过后乡村颜色形状首尾 2颜色多变化快形状多变化快 3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一匹马 一条大狗,一头大狮子羊群 4比喻排比上来了变化下去了 四、1.开门见山时间 2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喂猪的老头儿小白猪 3不可以。因为“烧”字的意思是使东西着火。用在这里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从西到东逐渐变红的动态过程。而“红”字仅仅显示了火烧云的颜色,未能展示这一动态。 4该句连用四个“一会儿”构成排比句式,不仅写出

11、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彩,而且表现了火烧云变化多、变化快的特点。 五、(一)1.吸收茂盛(旺盛) 2(1)粘住消化吸收 (2)更加茂盛 3能吃虫会听音乐能预报地震能净化水会“咬人” 4毛毡苔水稻山芋藤水葫芦漆树 5还有许多奇妙的植物 (二)1.(1)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文中指闷热的夜令人窒息,“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2)没有能比得上的。文中指大自然那种和谐的美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 2,、,。 3C 4拟人赋予花草人的行为和神态,更加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暴风雨后花草的样子 5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例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六、略。 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