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纸圣蔡伦(二)蔡伦造纸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6119050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千秋纸圣蔡伦(二)蔡伦造纸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千秋纸圣蔡伦(二)蔡伦造纸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千秋纸圣蔡伦(二)蔡伦造纸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千秋纸圣蔡伦(二)蔡伦造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秋纸圣蔡伦(二)蔡伦造纸(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1页 共11页千秋纸圣蔡伦(二):蔡伦造纸宣传片:作为造纸术的发明者,衡阳人蔡伦大大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甚至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百位名人中名列第七,其历史功绩可见一斑。然而,这位为人敦厚谨慎的伟大发明家,最终的结局却十分悲惨。出身南方民间的他为什么会成为一名宫廷宦官?是一种怎样的灵感促使他发明了造纸术?在封官晋爵之后,他为何又被迫服毒自尽?全国优秀青年教师贺雪峰做客湘水明珠讲坛,为你揭开纸圣蔡伦的人生谜底。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千秋纸圣的第二辑:蔡伦造纸。如果我们要评选历史上最不务正业的宦官,蔡伦和明代的郑和首先入选。蔡伦只是

2、一个宦官,我们都知道,作为宦官最本职的工作,就是为皇帝以及和他的一大群女人们服务的,干的就是走脚跑腿、端茶递水、上传下达那活,可是他蔡伦却去搞什么发明创造呢?作为宦官他哪有时间和空间去搞发明创造呢,我想这里有三点需要说明。蔡伦之所以去搞发明创造,第一是因为他有职务上的便利。东汉时代宫廷许多的皇家事务都是由宦官去处理的,一些事务大臣也是由宦官兼任,比如说蔡伦的人生导师郑众,就兼任了钩盾令,也就是皇家园林管理处的主任。蔡伦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兼任了“尚方令”。尚方令是一个什么职务呢?专管皇家器物制造的。这个职务的特殊性使蔡伦具备了四种可能性:第一有了开展科学研究的权力,第二有了开展科学研究的时间,第三

3、是有了开展科学研究的场地,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实验室,第四有了开展科学研究必须的材料,皇家的各种器物是非常多的,所以蔡伦有以上四种便利。当然开展工作起来是非常方便的。第二个,就是蔡伦本身的兴趣和能力。蔡伦对发明创造有很浓厚的兴趣,算是一个“科技迷”吧,为什么这样说呢?凭两点,第一点,蔡伦兼任尚方令是他自己主动要求去兼任的,因为当时蔡伦已经当上了中常侍,中常侍的秩俸一年是二千石,而尚方令一年的秩俸是六百石,所以说蔡伦并不是冲着这个工资去的,因为按当时的规矩你兼任两个官职,工资是就高不就低,所以我们可以说蔡伦对尚方令这个职位是充满兴趣,也就是说他对搞器物制造,科技发明是有浓厚兴趣的。第二凭他放弃周

4、末去开展科学研究就可以看出来,后汉书上记载:“蔡伦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客,暴体田野。”按照汉代的制度,官员每五天可以休息一天,让你去休息洗澡。蔡伦每次休沐的时候,也就是周末休假的时候,他没有像别的官员一样迎来送往,而是去到田野中去,到田野中去干什么?我们可以结合后面的史料记载就可以知道,蔡伦实际上是去搞他的发明创造。不然的话,一个宦官总往野外跑干什么呢?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蔡伦对科技发明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的。另外,蔡伦在科技方面的天赋应该是很高的,后汉书说他在发明造纸之前的前八年,“监作秘剑及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就说他监制的剑器之类的器械,全部都是做工非常精良,非常好用的,没有一件一

5、般化的产品,成为别人纷纷效法的榜样。所以说蔡伦在科技制作发明方面他是有天赋的。有的史书还记载过“蔡太仆之弩以及龙亭剑”,这些名闻天下的利器都是蔡伦制作的,广雅里边就记载有一把古剑叫“蔡伦”。这说明蔡伦在科技方面确实天分很高。第三,当权者的强力支持。在当时的环境下,如果没有当权者的支持,你的科研项目如何保证,你的科研经费如何落实,你的研究空间如何得到保证?那么支持蔡伦开展科学研究的那个人是谁呢?这就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太后,邓太后邓绥,她是汉和帝的皇后。她曾经在汉和帝死后,临朝执政16年。邓绥这个女人不寻常,从小就有过人之处,而且非常聪明可爱。我们说一件小事,她五岁的时候她的祖母为她剪头发由于年高

6、眼花,不小心剪刀就误伤到邓绥的前额,顿时那个血就流下来了。邓绥却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忍痛不言,直到剪发完毕。旁人见她额上有血,就问她为何忍耐不说。五岁的邓绥答道:“我不是不痛,实在因为太夫人太爱我了,她是因为爱我才给我剪头发,我如果喊痛,那么就伤害了太夫人的初衷,所以只好忍受!”大家看,一个五岁的幼女,就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确实不简单,从小看大,所以这个女人绝对有她过人之处。 邓绥被选入宫中后,由于个人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配置都比较高,很快就征服了汉和帝,几年后,她根本还没怎么着,当时的皇后阴皇后就在她面前败下阵来,后来就被废黜了,邓绥顺利地当上了皇后。当上皇后,邓绥就和汉和帝一起励精图治,使朝野上

7、下都呈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气息,赢得了上下一致好评。这个邓皇后她不太喜欢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她很看重那些实用性很强的东西。也就是说她很看重技术性人才,她身边最看重的辅国大臣张禹就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一个小官就是有很强的水利知识,她就把他提拔上来了,后来竟然到了允许他在皇宫内办公。这是史无前例的。邓绥成为皇后之后,各个郡国进贡的东西,其他的不要,只要纸墨,当然,这个纸不是后来蔡伦纸,而指的是当时只能用的那种缣帛,也就是缣和帛那样的丝织品。邓皇后知道蔡伦想造纸,于是下令并授权蔡伦去试行造纸,并且要求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邓绥的大力支持下,蔡伦开始了他伟大的科学创造。在一段时间之后,蔡伦在绷紧的布帘

8、上,用纸浆浇出最初的植物纤维纸,但是邓皇后认为并未真正成功,在她的督促、勉励下,蔡伦最终造出了真正的纸。可以说,没有这个贤德的皇后支持,蔡伦造纸难度系数也是非常高的。画外音:职务上的便利,当权者的支持,自身的兴趣与能力决定了蔡伦能够顺利而持续地开展发明创造工作。但是,作为一个专管皇家器物制造的官员,蔡伦并没有潜心于器物的制造,而是对造纸情有独钟,这又是为什么呢?职务上的便利,当权者的支持,自身的兴趣与能力决定了蔡伦能够顺利地开展发明创造。有了这样的发明创造的基础,蔡伦就可以开展他的工作,那么蔡伦为什么会去造纸呢,而不是造其他的东西呢,没有造飞机大炮呢?有人这样说,说蔡伦去造纸实际上是向邓皇后去

9、邀宠。他说邓绥是公元102年当上皇后的,蔡伦是在公元105年献上他制作的纸,也就是说,蔡伦在看到邓太后非常喜欢纸所以造了纸。这种说法是没什么根据的。一这有故意贬低蔡伦之嫌,第二也割裂的蔡伦的造纸术与当时时代的关系。大家想蔡伦造纸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摸索,从邓皇后当上皇后,再到公元105年蔡伦献纸,短短2年时间,蔡伦是不可能在造纸方面一蹴而就的,这么快就把纸造出来了,是不可能的。另外,有人说是蔡伦早就把纸造好了,然后等着邓皇后当权的时候,把纸献上去,其实这个观点也不成立,第一,邓皇后真正地临朝执政是在公元106,第二,蔡伦是汉和帝身边的宠臣之一,汉和帝在执政的时候,他

10、不可能不去讨好一个皇帝,转而去讨好一个皇后。既然不是去邀宠,那蔡伦造纸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我想有三点。第一,当时的文化教育发展使然。在蔡侯纸出现之前,我们中国人是用什么纸呢?一是缣帛,二是木牍竹简。缣帛是丝织品,成本太昂贵,所以根本不可能推广,而竹简、木牍又不方便。这个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学过 “学富五车”这个成语,其实就是讲的是读的书那些简牍,竹简,木牍那种书堆了五车。所以在今天看来,那五车书并不算多。这样的书当然不方便,不好推广。据说秦始皇每天要看120斤的竹简奏章,西汉时东方朔给汉武帝上一篇奏章,是用了3000片竹简,是由两个壮汉抬上去的,据说汉武帝后来硬是看了三个月才完。所以这一种不方便

11、又昂贵的书写工具,严重滞后了,因为东汉的文化教育发展已经不一样,东汉的汉光武帝虽说是皇室的后裔,但是实际上是起于平民阶层,所以在他手里大批的平民出生的官员挤上了朝堂,一改过去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文化教育的习气。所以东汉时的私学是非常兴盛的,民办学校。这样由于私学非常多,所以当时对书籍的要求,那种需求是非常地旺盛。所以当时抄书就成了一门职业。比如说历史上有名的历史学家班超,他刚开始就是抄书的,后来长年累月地抄书,抄得太累了,笔一扔,投笔从戎。所以这样,简牍太重,缣帛太贵,抄书又太累,所以一种新的既便宜又轻便的纸的出现,是朝野上下的一致的呼唤。所以,蔡伦造纸应该是顺时而动。第二,东汉时机械器具的进一步

12、发展使然。在西汉的时候忤臼、磨盘几乎都是靠人力操作,而到了东汉像忤臼、像石磨这类东西,已经可以用那种水力畜力去操作。这样就为蔡伦提供了有利的器械保障。如果你还是靠人力来捣碎那些树皮、麻头啊,那么造纸大批量的出现就不可能。同时由于东汉的织布机进行了改良,所以织布的效率大为增加。我们学过孔雀东南飞的同志就知道,那里面有“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这说明东汉的时候,织布机的效率较之西汉已经大大增加了。织布效率的增加,那么麻布,民间大量地使用麻布,这种重要的造纸原料就随处可见了,这样蔡伦才有大量的原料去造纸。第三,个人经历经历使然。蔡伦从他入宫再(当上)小黄门,总共是经历了八年时间,后来他当了中常侍,

13、一直没有离开过文书工作,从刚开始下力气活去搬运那些笨重的竹简,到后来替皇帝、皇后、太后传递旨意,他一直与那些笨重的竹简打交道。所以蔡伦是深受竹简木牍之苦,所以这样的个人经历使他不得不去寻求解脱。一个人的发明创造,往往跟他的人生经历是有关系的。如果说蔡伦在宫中是专门负责皇帝上厕所的,他有可能去发明马桶了。画外音:有人认为,蔡伦能够发明造纸术,纯粹是瞎猫撞上死老鼠式的巧合,因为一个宦官是没有系统的研究能力的。也正是如此,民间出现了多种有关蔡伦造纸的传奇故事。这又是些什么传说呢?有人有这么一个观点,认为蔡伦很可能是因为某一件事瞎猫撞上死老鼠碰巧发明了造纸术,因为一个宦官是没有系统地研究能力。也也就是

14、说像一只苹果掉到牛顿头上一样,可能是一只香蕉掉到蔡伦头上了。你还别说,关于造纸术的发明,还是有一些“牛顿苹果”式民间传说:第一种传说是说:蔡伦在休沐之日,有一天到一个农家去,发现农家前面有一个大水塘,水塘上就漂了一层白色的成片的泡沫,于是蔡伦感到很奇怪就把它捞上来看,捞上来一看,原来就是一些什么破布啊,麻头放在水里边,天长日久被分解之后形成的泡沫垃圾。蔡伦感到很失望,随手把这泡沫垃圾扔在水塘的岸边,然后呢他感到肚子饿了,就去农家家里面找饭吃去。但是找饭吃又忘记身上带钱了,于是走的时候,他说给农家立一张字据,说我欠你一顿饭钱。然后呢农家说不用了,当时蔡伦坚持要立字据。农家家里边哪里找得到竹简、缣

15、帛呢,于是蔡伦就出门到处找,看有什么东西可以写的,走出门一看,看到刚刚捞上的泡沫垃圾,现在被太阳已经晒得是已经变硬了,于是蔡伦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那个硬的垃圾泡沫在上面写字,一写,还挺方便,效果非常好,比写竹简木牍轻松多了,于是蔡伦灵机一动,马上跑回去去搞他的造纸术发明了。还有一种传说,是说蔡伦有一天,带几名小太监出游,来到一个地方叫陈河谷,当时谷里的景色十分宜人。蔡伦正在赏景的时间,忽然发见溪水边一棵树上,那个枯枝上挂着一层薄薄的白色絮状物,蔡伦不由眼前一亮,就用树枝挑起那东西看。用手去拉,拉拉扯扯,去摸光滑细腻,这个时候他就不由得想起了,他在宫中,用蚕丝漂絮的时候那个场景,每次用蚕丝漂絮的

16、时候会在那个篾席上留下一些絮状物遗留在,多次之后,那些絮状物连了小片,把那小片撕下来,就能在上面写字。只可惜那些残絮量太小了,无法大量生产。蔡伦忽然想,这溪水中这白色絮状物和那个残絮片很相似,不知什么东西,于是问当地的农民,当地农民说:“这是发洪水的时候,有一些麻絮,麻头树皮被水溶解,冲刷,然后挂在粗枝上。又沤又晒,这样就成了这种烂絮。” 那么这是什么树的皮?”蔡伦就问。 “这就是岸边的构树皮!” 蔡伦放眼望去,溪水边到处都(是)构树,于是蔡伦就决定了在这里大批量来的造纸。就用那种构树的树皮来造纸,造纸的过程中,他就发现了,把那个纸浆打浆完毕之后,很难连成一块一块的,于是他就试着加一些鱼网、麻

17、头之类的东西进去,这样那种纸张的硬度就出来了,于是蔡伦造纸就基本宣布成功了。第三种传说是说蔡伦一个人在深山中造纸,还扯上他的妈妈。他妈妈每天为他去(送)饭。 有天送饭的时候,发现没有带筷子,他妈妈就随手从路边扯了两根树枝,什么树枝呢,杨桃树的树枝给蔡伦当筷子。蔡伦吃完饭之后,把那筷子随手一扔就扔进了造纸的纸缸里去。原本蔡伦一直感到头痛说,他揭下来的纸放到一起,然后一张一张的叠放到一起就粘起来了,把那个杨桃树枝放到里边去,就没有出现那种纸张一粘一粘的,纸张一张一张的很顺利的就撕下来了。意思蔡伦造纸就正式成功了。当然这种说法毫无根据。因为没有任何迹象说蔡伦和他母亲在深山造什么纸。画外音:贺雪峰老师

18、认为,民间出现的三种有关蔡伦造纸的传说,也许都不可信。但是,这些说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蔡伦造纸的雏形。那么,蔡伦到底是怎样造纸的呢?总共三种传说,哪一种传说更可信呢?我想,哪一种都不可信,但是又哪一种都可信。为因为无论哪一种在历史上都没有明确记载。那又为什么说哪一种都可以信呢?因为这里所讲的每一种说法都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蔡伦造纸的原始雏形。蔡伦的造纸术到底怎么回事呢?可以用三个字概括:沤、捣、抄。沤就是沤料,就是将树皮、破布、烂渔网这些东西在水中进行沤腌发酵,产生水解和生物化学反应,从而溶解,把杂质去掉,提(炼)出纸料,后来又用蒸煮的方式来沤料。第二,捣,就是将树皮这些原料捣碎浸泡,发酵,打浆。

19、第三步就是抄纸,用抄纸器将捣好的那些纸浆,抄成纸张。最后将抄好的纸张,放在太阳光下面去晒,这样纸就完成了。蔡伦这几步工序,在前边两个传说中,基本是得到了反映。第三个传说看似无稽之谈,其实它也反映了蔡伦在造纸方面一个关键的发现,他攻克了一个重要的技术难关。大家知道,其实西方人在很早也搞个造纸的研究,但是一个技术难题一直没有解决,就说它纸张一张一张的叠在一起,怎么去一层一层地把它揭开,它要粘在一起怎么办,他们一直没有办法解决。而蔡伦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就是用纸药,所谓的纸药,那就是用杉树汁、杨桃汁,汁液放在里边,使这些纸能够一张一张很顺利地剥离开来。这就是蔡伦他的一个重大发现。所以日本人是世界上最

20、早承认蔡伦的发明的,就是因为蔡伦这个纸药的发明是太重要了。画外音:公元105年,蔡伦将其所造的植物纤维纸呈献给汉和帝刘肇。1900多年来,人们纷纷传诵蔡伦的造纸术。然而,一些学者却对蔡伦的发明提出了异议。在他们看来,西汉时期就有“灞桥纸”和“居延纸”了,蔡侯纸不能说是发明,顶多算是改良。那么,这是历史的美丽误会还是另有原因呢?蔡伦造纸的基本工序到今天还没有改变。只是原料发生了改变,我们知道今天是用树木来制作。所以我们即使说蔡伦造纸是灵机一动,即使说蔡伦造纸是牛顿苹果式的灵机一动我们也不能说是瞎猫撞上死老鼠。因为没有长期的积累,没有长期的实践的,蔡伦是不可能造出真正的纸来的。但是蔡伦把纸发明出来

21、之后,1800多年以来,虽然我们都在传诵蔡伦的造纸术但是有些地方,有些学者并不大承认蔡伦的创造发明。有的国家的大百科全书甚至没有蔡伦的名字。我们中国也有一批所谓的学者说纸不是蔡伦发明的。为什么会有这个争议呢,原来是在1957年的时候,在陕西的灞桥发现了一面铜镜,西汉的铜镜和一些絮状物,薄薄的,这絮状物后来这些絮状物就被定为灞桥纸。(1974)年,甘肃的居延地区又出现了两片古纸片后来定名叫做居延纸。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地方。这些考古发现使我们一些学者对蔡伦的发明提出了异议。认为在西汉的时候,就有纸了。到底在西汉之时,中国有真正意义上的纸呢?我想我们首先得明确什么叫“纸”。纸这个字,其实出现在西汉之前

22、,早就出现了,这个字,但是在蔡伦发明这个蔡侯纸之前,那个纸指的是简帛,所以尽管在西汉出现过有纸这个字,但是那个纸不是这个纸。再说如果中国在东汉蔡伦献纸之前就有了纸,蔡伦再献上自己的纸,那么蔡伦也应该算欺君之罪,所以对于纸我们这个认识应该要到位,就是指的是那种植物纤维纸,而如果说“灞桥出土的纸”,甘肃居延出土的纸,也算纸的话,那么在科学上是不成立的。我们现在所定义的纸就是植物纤维纸,而后来经过考证灞桥出土的纸,其实就是一种絮状的沉淀物,沉淀那个铜镜的,而甘肃居延的那个纸,断代也有错误,所以这些发现都不足以去推翻蔡伦是纸的发明者这个结论。第二点我们要弄清什么叫做发明。有人认为,蔡伦的发明是总结了前

23、人的经验,因此,只能说是改良,不能说是发明。其实许多人都混淆了一个概念:创造性的总结就是发明。如果把创造性的总结理解为改良而不是发明,那我们历史上就没有所谓的发明。任何一种发明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再总结出来的。所以说我们要弄清楚发明这个概念,因为在蔡伦之前世界上还没有植物纤维纸这个先例。巴比伦人在公元前200年开始用纸,它那个纸什么纸是小羊皮做的纸,印度人,他用什么做纸,他是一种棕叶,贝多罗叶。所以我们唐三藏(从)印度取回的经书就是那个棕叶写成的,所以真正的植物纤维纸是蔡伦首创的,他是用树皮破布麻头渔网等这些废物,这些植物纤维原料造出纸来的。这个纸也应该符合我们现在循环经济的概念。 在蔡伦发

24、明的造纸术中,他还发明了先进的工艺和机器设备,特别是为人们所称道的抄纸用的活动竹帘和纸药,这是为全世界所称道的。所以说蔡伦造纸是真正的发明。 第三,蔡伦发明造纸的真正的内涵。所谓造纸术是具有一定的生产流程的这么一种生产工艺。而我们现在现代化的造纸术我们的基本工序和蔡伦造纸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说现代化的生产是以流水作业的形式来完成,但是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第四,我们看权威的记载。我们看权威的史书,西汉的时候第一有司马迁的史记,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写史记是写了将近二十年时间,总共有50万字但是他中间没有一个“纸”字,而史记它也是用笔墨写在竹简上。如果说西汉时期或先秦就已经发明了纸,这样伟大的发

25、明创造,对于饱受书写竹简之苦的司马迁来说,是不可能不记载的。再看与蔡伦前半生同时代的著名历史学家班固,他撰写的汉书,汉书是从汉高祖刘邦时代一直到王莽时代,总共是230年的历史,它的内容非常详细,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工艺等各个方面的历史资料,总共是120卷80多万字,它对西汉大小事件无不记述,但是它就是没有有关“西汉有纸”的记载。还有一本书是东汉早期的唯物主义者王充,他花了将近30年时间撰写论衡这部书,全书是20多万字,详细地记载了西汉和东汉前期的自然科学,但是在他的书里我们也找不到“西汉有纸”的记载,所以说这三部权威著作,都没有提到过西汉有纸,我们再凭借一些似是而非的古代絮状的残片,来断定说“西汉有纸”,这就是故作惊人之语,同时,也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所以说蔡伦发明造纸术是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的,蔡伦就是造纸术的发明者,就是发明纸造术的第一人。至于说发明造纸术的蔡伦为什么会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那么我们且听下回分解。画外音:无疑,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项发明献世之后,蔡伦的仕途仍然是顺风顺水。但是,晚年的蔡伦是悲惨的,最终,他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中间又有怎样的缘故呢?下周同一时间,贺雪峰老师继续为您讲述千秋纸圣蔡伦第三集:悲怆晚年。缣帛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