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数和因数练习课 (2)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6049957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9.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倍数和因数练习课 (2)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倍数和因数练习课 (2)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倍数和因数练习课 (2)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倍数和因数练习课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倍数和因数练习课 (2)(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倍数和因数练习课教学内容:书73页第58题和思考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并记牢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特点。2、培养学生灵活思考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巩固找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概念1、 我们上节课学了倍数和因数,你知道了什么?2、 同学们,倍数和因数是就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而言的,所以不能单纯的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二、练习1、(1)45=20 68=48 你能说出谁是谁的倍数和因数吗指明回答。你有什么发现?(2)5和25 7和35 你能说出谁是谁的倍数和因数吗2、找倍数和因数。(1)自己完成73页第5题。一起校对答案。(2)7的倍数有哪些?你知道一个数倍

2、数的特点是什么吗?40以内6的倍数有哪些?为什么这一题的倍数写完了不用省略号呢?(3)比较这两题,你发现他们有什么不同?小结: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但如果说了在哪个范围以内,它又是有限的的,所以审题时要注意。(4)30的因数有哪些?你是怎样找到的?你知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有哪些?小结:找因数要一对对的找,找到两数接头为止。写的时候要注意顺序,写完加上句号。3、 完成练习第6题。(1) 你准备怎样找4的倍数?怎样找6的倍数?你用什么符号来表示?(2) 你怎么一眼看出哪个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呢?(3) 同学自己完成。(4) 校对答案。我们发现12,18,24。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3、4、 完成第7题(1) 请同学们自己完成。(2) 说一说你是怎样完成这道题的?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 老师小结:先要找出12的因数,用一种符号标出,再找出18的因数,用另外一种符号标出,身上有两种符号的说明这个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5、 完成第8题。(1) 请同学们先自己连一连。(2)校对。说一说你练的时候发现了什么?(3)做任何题目时,我们都要牢记: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6、思考题我们可以怎样思考呢?先找出40以内5的倍数,然后看看哪些是40的因数,找出来后再检查

4、一下,是不是又是40的因数,也是5的倍数。练习六1教学目标:1、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巩固倍数和因数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掌握2、5和3的倍数的特征,能从不同角度加深对素数、合数的理解。2、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观察、操作、猜想、验证、归纳等学习活动。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教学重点:能较快地判断出一个数是2、3还是5的倍数。教学难点:能否联系具体的生活情境,理解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1、提问:从下面的数中选出3个数组成一道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再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12 3 18 6 2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5、完成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行间巡视,找出不同的解法。选3位同学到黑板上来板演。学生说时要让学生把算式都说全。 3、小结: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时不仅要说完整,而且要非常熟练。找出48的所有因数提问:你能找出48的所有因数吗?要求学生按次序一个一个地说。学生说时,教师板书。48的因数有:1、2、3、4、6、8、12、18、24、48请写出13的倍数。(每人写5个)(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口算不出时要列竖式,增强计算的正确率。2、13的倍数有:13,26,39,52,65行间巡视,发现有的同学没有按顺序写。要求最好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小到大写,这样做时,数字不会很大,而且速度快,不容

6、易出错。二、1、完成练习六 2下面的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3的倍数。27,30,48,65,102,147,345提问: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你能根据这个特征找出5的倍数吗?板书:个位上的数是0或5提问: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你能根据这个特征找出2的倍数吗?板书:个位上的数是2、4、6、8或0提问: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你能根据这个特征找出3的倍数吗?板书:各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提问:30为什么符合每一个要求?2、完成练习六 3说说图中题意,再让学生说说哪一种盒子正好装完,为什么?共75块橡皮 ,每盒装2块,3块或者5块学生说时,不仅要说出理由,而且要说完整。小结:像这样的

7、题目,先确定所提供的数是几的倍数,然后再解答。3、完成练习六 4在下面的里填上一个合适的数字。要求先在书上试填,填完后再交流。(1)48,25,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提问:是5的倍数,里可以填哪几个数?是2的倍数,里可以填哪几个数?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个位上可以填几?反过来说,个位上是0的数一定是谁的倍数?综合以上条件,所以里应填0。(2)24,37,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提问:这一题,怎样想才能做到又快又好呢?归纳:它既要符合个位上的数是偶数,又要符合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所以24,里可以填0或6。(3)10,2,是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是5的倍数,个位上应该填0或5,又要是3的倍

8、数,所以里应该填5。2,因为是5的倍数,所以应该改成20,或25,因为还要是3的倍数,所以20里的可以填1、4或7。小结:25里的可以填2、5或8。4、完成练习六 5把下表中6的倍数涂上颜色。学生在书上完成填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提问:你们是怎样找出6的倍数的?涂色的这些数是2的倍数吗?是3的倍数吗?讨论一下,为什么是6的倍数就同时是2和3的倍数?板书:因为6=231、下面的数,用“”圈出2的倍数,用“”圈出3的倍数,用“”画出5的倍数。12、18、22、27、28、36

9、45、60、64、75、96、420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圈出2的倍数、3的倍数、画出5的倍数。再说出各数的倍数的特征。2、在0、1、5、6、9五个数字中任选3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三位数。同时是2和3的倍数,最大是( ),最小是( )。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5,最大是( ),最小是( )。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最大是( ),最小是( )。小结:做这些题时都要先确定最高位上的数,先考虑最大的数9,然后选择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是否满足条件。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2、3和5的倍数的特征。在做题时,要把这些特征综合运用,以便有更大的收获。1、提问:今天这节课上你有哪些收获?2、质疑。提问: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10、练习六(二)教学目标:1、找出素数与合数、奇数、偶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100以内的素数能进行适当的记忆。2、通过自学与阅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倍数、因数、奇数、偶数、合数、素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对每一个概念的理解和迅速判断的能力。教学过程:1、完成练习六 6用“”圈出表中所有的素数,用“”圈出表中所有的偶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提问:先用“”圈出所有的素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提问: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吗?再用“”圈出表中所有的偶数,说说有什么发现?提问: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吗?你能说说偶数与合数,奇数与质数的区别吗?小结

11、:概念不同,奇数、偶数是看它本身能不能被2整除,质数、合数是看它因数的个数。提问: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吗?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吗?素数与奇数的意义不同,既不能说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也不能说所有的奇数都是素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素数,只能依照它因数的个数来判断。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都是3的倍数吗?三个连续奇数或偶数的和呢? 自己找一找,算一算,并在小组里交流。让学生说出几个例子,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三个连续奇数的和和三个连续偶数的和。算出以上这些数的和。小结: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作进一步的提升,求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可这样写:a1aa1=3a(3a是3的倍数) 求三个连续奇数的和可写成:a1a3a5=3a9=

12、3(a3) 求三个连续偶数的和可写成:a2a4a6=3a12=3(a4)(此举在讲解时速度宜慢,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小结:可以看出这些结果都是3的倍数。2、指导完成练习六 8找出下面每组数中的素数。19,29,39,495,15,25,3517,27,37,47师板书:19=11929=12939=139,39=31349=149,49=77依照这样的方法,能很快找出5,17,37,47都是素数。小结:个位是5的数,除了5以外,其它的数都是合数。3、完成练习六 9下面是银湖实验小学四年级各班的人数。班级一班二班三班四班人数39414043哪几个班可以平均分成人数相同的小组?哪

13、几个班不可以?为什么?提问:一班39人,如果每组人数相同,每组可以有几人?(1,3,13,39)1人一组,39人一组,这种分法合适吗?提问:想一想,3和13其实是39的什么?提问:二班41人,如果每组人数不是1,也不是它本身的话,还有其它的分法吗?为什么?由此可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结:如果人数是素数,则无法分出除1人一组,全班一组之外的分法。4、练习六 10你会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素数吗?8=( )( ) 10=( )( )12=( )( ) 14=( )( )30=( )( )=( )( )要求学生独立填写(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板书:8=( 3 )( 5 ) 10=( 3 )( 7 )12

14、=( 5 )( 7 ) 14=( 3 )( 11 )30=( 23 )( 7 )=( 13)(17 )拓展:是不是每一个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呢?猜猜看? 学生举出2的例子。对了。关于这个结论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呢。阅读与自学82页的哥德巴赫猜想“你知道吗?”学生读完后,可以谈谈了解了哪些知识。5、拓展:4个同样的小球,分别标上数字1、2、3、4。每次任意摸出2个小球,两数之和为偶数算小红赢,两数之和为奇数算小明赢。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 1、要求学生读懂题意2、列出每一道算式每次任意摸出2个小球,两数之和出现的情况有:板书:12=3,14=5,23=5,34=713=4,24=6小结:结果

15、是奇数的情况是4次,是偶数的情况只有2次,因此游戏规则不公平。请同学们课后去阅读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有关文章。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练习课教学内容书P8788的练习七和思考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积和商的变化规律,并主动在计算中运用规律。 2.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方法的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积和商的变化规律的具体应用。难点:灵活应用规律。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七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评讲时让学生说说在计算时你有什么发现?请算得又对有快的学生介绍计算经验。唤起学生对积和商的变化规律的记忆。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等于原

16、来的积乘几。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2.完成练习七的第2题。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对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的算式进行重点评讲。二、变式练习1.完成练习七的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组,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三个乘法算式,看看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交流。反馈得出: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结果不变。然后让学生完成下面两组题目。2.完成练习七的第4题。进一步使学生熟练运用所掌握的规律进行计算。三、综合练习1.完成练习七的第5题。出示题目,提出要求:你能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结果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第一小题:21035,让学生说说计算思路。然后完成下面两题,最后交

17、流计算思路。2.完成练习七的第6题。先让学生完成填表,然后让学生观察表格,说说有什么发现。四、思考题提问:如果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会怎样变化?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并让学生举例说明。然后独立应用发现的规律,根据“3601524”这个算式,很快写出下面两题的得数:360015( ) 36045( )五、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六、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相应练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 教学内容:第93页第3第8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相遇求路程的行程问题、画图解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会用画图和整理相关信息,感受画

18、图和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会解决这一类实际问题。 2、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画图计算有关面积变化的实际问题。 1、张爷爷家的菜园子是一个长方形,宽8米,如果宽增加2米,面积增加20平方米,问张爷爷家原来菜园子的面积有多大? (1)审题,根据题意画出表示的图形。 (2)学生独立解答。 (3)指名板演。 (4)集体订正。 2、新苗花圃是一个长方形,宽为48米,后来因为需要筑路,将宽减少了8米,面积减少了400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审题、画图。

19、(2)学生列式计算。 (3)集体订正,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希望小学的长方形操场,长60米,宽50米,后来学校搞扩建,操场的长增加12米,宽增加10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先画出图形,再列式计算。 二、基本练习:画线段图解决行程问题的实际问题。 1、客车从甲城,货车从乙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70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两车相距多少千米?画出线段图,再解答。 (1)学生审题,画出线段图。 (2)列综合算式解答。 (3)集体订正。 2、客车和火车同时从甲城出发,相背而行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火车每小时行70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画出线

20、段图,再解答。 (1)学生审题,画出线段图。 (2)列综合算式解答。 (3)集体订正。 3、客车和火车同时从甲城出发,同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火车每小时行70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1)学生审题,画出线段图。 (2)列综合算式解答。 (3)集体订正。 三、完成书本第3-8题。 1、完成第5、6题。 (1)读题、审题,学生填表。 (2)综合列式解答。 2、完成第4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集体订正。 解决问题的策略补充练习 教学内容:自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相遇求路程的行程问题、画图解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会用画图和整理相关信息,感受画图和列表是解决问题的

21、一种常用策略,会解决这一类实际问题。 2、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一、口算 142+70= 54060= 12200= 6606= 3060= 88022= 65+36= 52100= 75015= 78013= 4214= 3505= 147-98= 2580= 5703= 6090= 二、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25(8+20) 6848+682 527+635 16401 48101-48 9832 三、填一填 1、按下表的数量买橘子和香蕉,共要付92元,你能填出括号里的数

22、吗? 橘子 8千克每千克6元 香蕉( )千克每千克4元 2、一个修路队修了600米长的水渠,你能填出括号里的数吗? 水渠全长600米 第一周每天挖64米 已挖5天 第二周每天挖70米还要挖( )天 3、丁丁和芳芳同时从校门反方向出发,向各自家走去,你能填出括号里的数吗 丁丁和芳芳相距 ( )米 丁丁从学校到家每分钟走70米走了4分钟 芳芳从学校到家每分钟走65米走了4分钟 四、解决问题 1、小强和小明家相距2400米,两人同时从家中出发相向而行,小强每分钟走50米,小明每分钟走70米,他们经过多长时间相遇?(先画图整理,再解答) 2、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小轿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公共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50千米,5小时后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3、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4、在一个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草坪四周有一条1米宽的花圃。在花圃里栽有牡丹花,每棵占地1平方米,一共要栽多少棵?(先画出示意图,再解答) 5、一本故事书,丁丁前3天平均每天看23页,后6天平均每天看28页,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 五、附加题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骑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驶20千米,乙每小时行驶18千米,两人相遇时距离全程中点3千米,求全程长多少千米?(先画图整理,再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