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5938398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陈 涉 世 家(一)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辍耕之垄上 之:去,往 苟富贵,无相忘 苟:如果2、解释下列句中的相同的字。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与:和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 与:通“举”,选拔借旁近与之伤仲永 与:给辍耕之垄上 之:动词,去,往怅恨久之 之:凑足音节,无实义楚人怜之 之:代词,代项燕辍耕之垄上 上:上面上使外将兵 上:皇上佣者笑而应曰 应:回答,答应宜多应者 应:响应3、陈胜年轻时即有非凡的抱负,你从选段哪句话中可以看出来?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三、 吴广素爱人,吴广为都尉。 1、解释下列字。 并:一齐 宁:难道 恚:恼怒令:即使,假

2、若 2、解释下列句中的相同的字 广故数言欲之 故:故意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原来的 故自号曰醉翁也 故:原因,缘故扶苏以数谏故 故:所以若为佣耕 为:是 为天下唱 为:对,向 士卒多为用者 为:被 为坛而盟 为:筑扶苏以数谏故 以:因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以:把,用,拿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以激怒其众 以:以便 杀之以应陈涉 以:来3、本段中最能表现陈涉反抗精神的语句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陈胜发动起义的步骤是怎样的呢? 发动起义有三个步骤:先诱使将尉鞭打吴广以激怒众戍卒,趁机“并杀两尉”,将众戍卒置于自己的领导之下;然后指出惟一的生路是起来反抗,并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鼓舞斗志,赢得了众戍卒的赞同;最后举行庄严的誓师会,为坛而盟。5、陈胜为什么要在杀尉后才“召令徒属”?“召令徒属”的目的是什么? 在杀尉之后才“召令徒属”,表现谋划之周密,以防不测。“召令徒属”的目的是晓以利害,坚定起义信念。6、起义军攻占了大泽乡、蕲、铚、酂、苦、柘、谯、陈等,如果用成语来形容起义军攻城掠地的情形,你会想到哪些成语呢?请写出两个。所向披靡、势如破竹、锐不可当、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等。 四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杀之以应陈涉。 1、解释下列字。 比:等到 被:通“披”穿着2、解释下列句中相同的字。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与:一起选贤与能 与:通“举”,选拔 自康乐以来,未复

4、有能与其奇者 与 :参与,这里指欣赏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号:号令,命令 号为张楚号:称号,国号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数:shu 屡次 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数:sh 几3、请找出与“为天下唱,宜多应者”相呼应的句子。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二) 一、作者作品本文的作者是司马迁,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父司马谈也是著名思想家)作者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后发愤著书,终于完成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共篇。包括本纪(是帝王传纪)

5、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篇,书篇,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一词多义。(1)会 A.会天大雨(恰逢) B.与皆来会计事(聚集、聚会)(2)将 A.项燕为楚将(名词、将领、大将)B上使外将兵(动词:率领、带兵)(3)次 A.皆次当行(编次,依次编排)B.之次所旁丛词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4)书 A.乃丹书帛(写) B.得鱼腹中书(字条)(5)乃 A.陈胜、吴广乃谋曰(于是,就) B.当之者乃公子扶苏(用在判断句中,相当于“是”)(6)为 A.皆次当行,为屯长(做、当) B.为天下唱(介词:给、替)(7)故 A.广故数言欲亡问词,故意)

6、 B.扶苏以数谏故(名词,缘故)(8)道 A.道不通(道路) B.伐无道(这里指封建社会所认为好的政治(9)令 A.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派) B.陈守令皆不在(官名,县令)(10)数 A.以数谏放(多次) B.卒数万人(数词几)三、分析第一段1既然是写陈涉,为何开头并举吴广的籍贯、表字?体现吴广在起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段叙述了陈胜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为以后领导起义作伏笔。3第一段分几层,用|划出后,总结层意,并理出线索。层意:年少时(鸿鹊之志)服役后(谋划起义)举大计后(据陈称王)线索:抓住陈胜、吴广的活动这条贯穿全文的主线。4为什么在开头列出吴广呢?突出陈胜是本文的中心人物,同时也暗示吴广

7、在起义中的特殊地位,这样开头,下文据此展开,写陈、吴二人合谋举事,并对吴广在谋划起义和建立张楚政权中的作用作了详细的描述。5、写陈涉作者有没有从他出生写起,详写了什么?作者专写了陈胜的少年生活,这是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作者选择了“陈涉少时”“与人佣耕”的典型事例,通过“辍耕之垄上”的细节,运用人物对话,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揭示出陈涉年少时的个性。6、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反映在哪里?是为了介绍其少年时的志向,反映在陈涉与伙伴的对话中。“苟富贵,无相忘”表明其不甘贫穷,要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燕雀安知鸿鸽之志哉!”展现其远大理想。6填空。(1)起义的导火线是去渔阳途中遇雨,失期,皆将斩(2

8、)陈胜认为起义将取得人民支持的理由是: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的不满;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3)为起义作的舆论准备是:置书鱼腹;黄火狐鸣(4)提出的起义口号是:自称扶苏、项燕7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1)苛重的兵役, “发阁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一句可见摇役之重;(2)残酷的刑法 ,“失期,法皆斩”说明秦朝法律的苛酷,从而表明起义是被逼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已8、陈胜、吴广谋划起义的主要策略是什么?(1)先提贤君公子扶苏可以利用,以宗法观念掀起人民反抗秦二世的情绪,并争取人民的支持,分化统治者内部力量;(2)再提深受楚国人民爱戴的名将项燕,以其名义发动起

9、义,具有号召力,又可燃起人民对秦灭楚的复仇火焰。两个策略,反映陈胜对时局的关注和精到的智识。9、陈胜、吴广为谋划起义作了舆论准备,是怎样的?有何作用?陈胜、吴广用“鱼腹藏书”和“篝火狐鸣”制造陈胜要做王的舆论,主要作用是威众”。10、本段中对人物的刻画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人物以对话为主,运用语言、动作、外貌描写刻画了陈胜、吴广的革命精神和非凡的才干。 7这一段可以分几层?怎样分?写了哪三方面内容?另外请你用一句话概括第一层(“吴广素爱人吴广为都尉”)起义开始时的情形。第二层(“攻大泽乡号为张楚”)起义初期的迅猛发展和陈胜立国经过。第三层(“当此时杀之以应陈涉”)概述诸郡县反秦斗争情形。A

10、并杀两尉,B为坛而盟,C胜利进军。总的来说是叙述了发动起义到建立张楚政权的经过。8、第3段开头交代了几个场面?分别是何用意?开头交代了“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这三个场面,“并杀两尉”是为了扫清障碍,“广故数言欲亡”“故”表明用计,目的是激怒将尉“答广”“尉果符广”“果”表明计划成功,“剑挺”写出将尉的凶残,接着用“夺”“杀”“佐”“并杀”连着四个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陈胜、吴广面对强敌,奋勇杀敌的斗争精神。“召令徒属”慷慨陈词,几句话简洁精炼,说理中肯,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号召力。再次体现陈胜的胆识和才智。文中在描述这两个场面后,插入一句议论“从民欲也”,表明起义正是人心所向,对“为坛

11、而盟”的描写,则显示了简朴隆重的气氛。9、本段后半部分主要写了起义后势如破竹的大好形势,对“比至陈”的场面描写有何特点?运用一连串数词“百”“千”“万”,形象地展现了起义后的大好形势。至此,陈胜的“鸿鹊之志”变成了现实。10文后半部分哪些词语体现了起义军的胜利进军情况?“攻”“下”“收”“皆下”等动词,表明陈胜、吴广起义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结尾一句进一步反映起义的影响之大。11陈涉是起义的领袖,作者对这一历史人物持什么态度?作者对陈胜是肯定和赞扬的,司马迁将陈胜与一般的王侯齐观,便可见对他的功绩是肯定的。12观全文,作者在安排材料详略上,有何特点?详写了起义的准备和发动的过程,略写了陈胜少时与

12、人佣耕、起义的路线、农民政权的建立等,这样有详有略地写,才能突出表现陈胜的非凡才能。(三)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扶苏以数谏故()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大楚兴,陈胜王()士卒多为用者()陈胜、吴广皆次当行()2.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陈涉少时古义:年轻_今义:少年_将军身被坚执锐古义:亲身、亲自_今义:身体_今亡亦死古义:逃亡_今义:死_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_今义:副词,表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_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间:古义:暗地_今义:间隔等_之:古义:往,去_今义:助词或代词等_足下事皆成古义:指对方,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_今义:脚下

13、面3.本文有许多长句,朗读时必须正确掌握停顿,才能把句意表达得明白。划分下边各句中该停顿的地方。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4.解释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辍耕之垄上(停止)( 去,往)苟富贵,无相忘(如果)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并杀两尉(一共)狐鸣呼曰(像狐狸似的)收而攻蕲(收集)比至陈(等到)皆刑其长吏(惩罚)5. 找出下边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与它相通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_通谪_含义:强迫_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含

14、义:已经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_倡含义:倡导_唐雎不辱使命(一)1、按注音填空正确的字(1)唐睢不r辱使命(2)秦王f怫然怒(3)免冠徒xin跣(4)以头qing抢地(5)休jn祲降于天(6)天下go缟_素(7)秦王色no挠_(8)hu彗星袭月(9)好收吾骨zhng瘴江边(10)天上宫qu阙(11)三年j羁旅客(12)低q绮户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字(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交换)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派遣) (出使)(3)岂直五百里哉!(难道)(只是)(4)长跪而谢之曰(道歉)(5)万籁此都寂(一切声响)(6)今日又南冠(囚徒)3、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C )A、要离之

15、刺庆忌也,仓鹰扑于殿上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C、大王尝闻布之怒乎?D、秦王不悦。4、填空。1、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33篇。2、唐睢是安陵_国的使臣,他是一位有胆有识_的谋士,出色地完成了出使奏国的使命。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_。唐雎不辱使命(二)一、积累与运用1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 秦王不说说通悦故不错意也错_通措_轻寡人与与通欤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寡人谕矣谕通喻2在课文中找出表称谓的词,并加以解释。寡人:诸侯谦称叫寡人,即寡德之人。相当于“我”。君:此处是对对方的尊称,相

16、当于“您”。臣:秦汉以前一般人称呼自己时也可谦称为“臣”。公:相当于“先生”,古代对对方的客气称呼。吾:我。先生:对人尊称,相当于“您”。4在课文中找出表示否定的副词。弗敢易 不说 非若是也 臣未尝闻也4.简答。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要他完成的使命是什么?不用安陵的五十里地换秦的五百里地。当秦王质问唐雎安陵君是不是轻视他时,唐雎是如何回答的?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面对秦王大怒并发出威胁时,唐雎表现如何?针锋相对,大义凛然。指出布衣之怒超过天子之怒。同时边说边拔剑而起。请说说秦王所说的“天子之怒”和唐雎所说的“士之怒”各是什么?秦王为什么“色挠,长跪

17、而谢之”?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布衣之怒,如专诸、聂政、要离等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因为秦王怕出现“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的局面。隆中对(一)一、积累与运用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时人莫之许 (承认,同意)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器重)枉驾顾之 (看望)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靠近,前去) (招致,引来) 备由是诣亮 (前去,到) 遂用猖蹶 (因,因而;同“猖獗”,颠覆,失败)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资助) 不知存恤(爱惜) 2下列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C )和(D ) (都是助词,相当于“的”。 A代词,指代“自比管仲、乐毅”这件事;B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

18、时人莫之许 B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此用武之国 D智能之士思得明君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诸葛孔明,是一条静卧在深渊里的蛟龙。您也许愿意召见他吧? 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孙权这方面可以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安抚和睦边境少数民族,与东吴孙权友好往来,在国内修明政治,对外观察时局的变化。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我得到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 二、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1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 曹操:

19、不可与争锋; 孙权: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刘表、刘璋:取而代之; 诸戎、夷越:抚和。2为什么要分析荆州、益州?诸葛亮认为荆州、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答:诸葛亮在对策中建议刘备把荆州、益州建成自己发展壮大的根据地,“跨有荆益,保其险阻”,把这两个地方作为根据地,利用其地形险要,以保全自己的实力。建立根据地对白手起家的刘备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当做重点来分析。荆州有总揽东南西北全局的态势,占有它,可以以局部控制全局。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是极好的后方,况且两个地方的州牧都不得民心,容易攻取。与诸葛亮有关的歇后语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不得己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诸葛亮焚香操

20、琴故弄玄虚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执法如山;不念旧情(二) 一、给加粗字注音。 陇亩(ln )倾颓(tu)猖獗(ju)存恤(x)诣(y )度德量力(lin )汉沔(min ) 胄( zhu )二、解释加粗的字1谓为信然(说 ) 2先主器之(器重 )3此人可就见(接近 ) 4宜枉驾顾之(屈尊 )5由是先主遂诣亮(拜访 ) 6因屏人日(命人退避 )7奸臣窃命(盗用皇帝的政令 ) 8不可胜数(尽 )三、翻译下列句子1欲信大义于天下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2.时人莫之许也当时没有人同意他的这种比法。四、阅读理解。1诸葛亮策略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了怎样的战略方针? 成就霸业,复兴汉室;

21、战略方针:跨有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变即北上秦川2诸葛亮觉得刘备是怎样的人?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明君,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3刘备拜访诸葛亮时的态度和心情怎样? 谦虚诚恳的态度和求贤若渴的心情。4文中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 孙权政权巩固、地利人和,得出可利用孙、曹矛盾结为外援的结论。5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荆州物产丰富,是军事要地,而刘表无能,暗示刘备荆州可取,勿失良机。(三)1给加粗的字注音。 (1)躬耕陇亩(lng)(2)汉室倾颓(tu)(3)不知存恤(x) (4)遂用猖獗(ju)(5)挟天子(xi)(6)

22、帝室之胄(zhu)(7)枉驾顾之(wng)(8)南抚夷越(y)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1)莫之许也(承认、同意)(2)先主器之(器重、重视)(3)此人可就见(接近、趋向)(4)宜枉驾顾之(拜访)(5)凡三往(总共)(6)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7)不可胜数(尽)(8)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亲自)3翻译下列句子。(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2)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这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筹划得当。(3)遂用猖獗,至于今日。就因此失败,弄到成为今天这个局面。(4)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

23、乎?百姓们谁敢不用箪盛着饭食,壶装着酒浆来迎接将军呢?(6)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由是先主遂诣亮,羽、飞乃止。4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凡三往,乃见”,既表现了诸葛亮的谨慎性格,也说明了刘备求贤若渴。针对时局特点,表明平生抱负,询问除奸兴汉的大计。谈话简明得体,语气委婉有致,态度谦虚诚恳,流露了对汉室江山的焦虑心情。5诸葛亮的回答直接从曹操谈起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因为先分析形势,是针对刘备谈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是为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6为什么要分析曹

24、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室倾颓”,是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与为敌的结论。7诸葛亮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从政权、地位、人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孙曹矛盾,可结为外援。8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荆州的有利条件是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所以诸葛亮用反问句的方式来暗示刘备,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将荆州可取,勿失良机的信息传给了刘备。9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由于荆州四通八达,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只

25、能做外围,不能做主要的根据地,因此最后分析了益州。益州的有利条件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因此有机可乘,并且益州可以作为可靠的根据地。10除了“隆中对”,你还知道诸葛亮的其他故事吗?请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出24个。七擒孟获、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六出祁山、挥泪斩马谡。(四)2、通假字(1)欲信大义于天下:信 通伸,音shn ,义伸(2)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已通以 ,音y ,义表示时间的界限3、文学知识 隆中对节选自三国志 蜀志,作者;陈寿,字承祚(音zuo),是晋朝人,史学家,所著本书共六十五卷,记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对,是回答、应对的意思。4、翻

26、译句子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我没有正确估价自己的德行和能力,想要为天下伸张正义,但是我的智谋有限,所以一再失败,直至现在。度,估价。遂,于是、就。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上百万的兵力,挟持天子来命令诸侯各国,(我们)的确不能与之争强夺势。挟,挟持、控制。诚,的确。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这个人值得登门拜访,不应该委屈他前来。将军应该屈尊亲自前去拜访。就,接受。枉,委屈。顾,看望。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来迎接将军你呢?箪,名词用做动词,用竹筐装

27、着。壶,名词用做动词,用水壶盛着水酒。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D )A 自董卓已来 B 欲信大义于天下C 故患有所不辟也D 西和诸戎,南抚吴越3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D )A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B 时人莫之许也 高可二黍许C 惟博陵崔川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D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4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A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28、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三、回答问题1、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2、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凡三往,乃见”,既表现了诸葛亮的谨慎性格,也说明了刘备的热心求贤。针对时局特点,表明平生抱负,询问除奸兴汉的大计。谈话简明得体,语气委婉有致,态度谦虚诚恳,流露了对汉室江山的焦虑心情。3、为什么要先分析

29、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室倾颓”,是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与为敌的结论。 4、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 从政权、地利、人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孙、曹矛盾,可结为外援。5、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荆州的有利条件是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所以诸葛亮用反问句的方式来暗示刘备,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将荆州可取、勿失良机的信息传达给了刘备。6、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由于荆州四通八达,为兵家

30、必争之地,所以只能做外围,不能做主要的根据地,因此最后分析了益州。益州的有利条件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因此有机可乘,并且益州可以作为可靠的根据地。四、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亮答曰:“自董卓已来,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 其岩阻,西 诸戎,南 夷越,外 孙权,内 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刑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1、为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加点的字词。 胄(zhu) 戎(rng) 箪( dn )国险而

31、民附地势 归附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不仅 而且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兴旺富裕箪食壶浆用箪(盛) 、用壶(装) 2、 (1)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有不同的称呼,在文中标“()”的段落内出现了两处。请指出来并解释。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 夷越:泛指我国南部各族。(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中“身”的意思是亲自,本文中还有一个词和它同义,这个词是躬。 3、 诸葛亮提出策略中,强调对不同方面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根据句意,依次填入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B )A. 保 抚 和 争锋 修 B. 保 和 抚 结好 修 C. 守 和 抚 结好 修 D. 守 抚 和 争锋 修4、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

32、秦川”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A. 将军亲自率领着益州的老百姓向秦州出发。B. 您身先士卒,率领着益州的军队从秦州出发。C. 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发。D. 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兵。5、翻译下列句子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现在曹操已拥有上百万军队,挟持天子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胜。(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哪个敢不用箪盛着食物,用壶装着酒来迎接将军呢?6、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 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刘表、刘璋:取而代之诸戎、夷越:西和犬

33、戎,南抚夷越。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而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7、 根据文意,将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具体战略方针排列顺序。 礼贤下士,收罗人才; 抚边境各民族; 广布“仁义”; 结好孙权,搞好外交; 巩固荆、益基地; 利用帝室之位的身份,打出“正统”旗号; 选择时机,两路出兵北伐; 摘好内政。正确顺序是8、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成霸业,兴汉室出师表(一)亲贤臣,可计日而待也。(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亲贤臣,远小人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 D、此悉贞

34、良死节之臣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理解本文内容,然后填空 ) 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1)(3)题文中提到的“亲贤臣”,相当于今天我们选拔人才时常提到的“任人唯贤”这一成语。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中的“贞良死节”的意思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岳飞就是一个贞良死节之臣。(举本文以外的例子) 文中的“计日而待”,与今天的指日可待这个成语意义相近,字数相等。 (3)判断正误(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的打“”)(4分) A.“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对这句话朗读停顿的划分是正确的。()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一次不对恒、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仇

35、恨的。( ) C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概括了两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亲贤远佞”的建议。() D.“亲贤臣,远小人”使先汉兴隆,这对我们今天消除腐败现象,振兴民族大业仍有借鉴意义。( ) 2中考题精选臣本布衣,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解释下列加黑的词在文中的意思。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低微,出身鄙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不毛:长庄稼(的地方)(2)翻译下列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谋求在诸候那里扬名做官;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3)诸葛亮“出师”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北定中原

36、,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答“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也可)(4)最后一句的“报先帝”呼应了文中的哪些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临崩寄臣以大事也。3综合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在文中横线上填写空缺的语句。(2)文中“臣”是指诸葛亮,“先帝”是指刘备。 (3)摘出文中表明作者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4)作者“遂许先帝以驱驰”的原因是:先帝不以

37、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5)翻译下列句子。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一年了遂许先帝以驱驰。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6)写出“卑鄙”、“感激”两个词的古今不同含义。卑鄙:古义出身低微,见识浅陋今义:品质恶劣。感激:古义感动激奋今义: 深深地感谢。 (7)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这段文字表达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效忠刘备父于的心愿。 B这段称颂先帝宽宏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C这段文字寓情于叙,表达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D.这段文字寓情于议,字字句句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无限感激之情。

38、 出师表(二)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崩殂(c) 陟罚臧否(zh)(p) 昭(zho) 攘除(rng) 郭攸之(yu) 裨补阙漏(qu) 猥自枉屈(wi)( wng) 桓(hun)二. 选择题:1. 为多音字选择注音(1)性行淑均( B ) A B (2)行阵和睦( A ) A B (3)以光先帝遗德( A ) A B(4)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 ) A B(5)以塞忠谏之路( B ) A B 2. 给加点词选择正确释义:(1)性行淑均( B ) A全 B平 C均匀(2)妄自菲薄( B ) A轻微 B轻视 C不庄重(3)光先帝遗德( A ) A发扬光大 B光亮 C光荣(4)不以臣卑鄙( A

39、) A低下 B低劣 C谦恭3.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保全) 以彰其咎(表明 显扬)B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留下) 恢弘志士之气(发扬光大)C可计日而待(计算)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时)D陟罚臧否(提升) 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4. 为画横线的词语选择正确解释(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B )A行军布阵,有条不紊。B军队中关系融洽、和好。C军队在行军中能互相帮助。 (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C )A士兵很多,铠甲十分充足。B士兵的铠甲已经很充足。C兵器和铠甲已经很充足。(3)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A ) A我一定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

40、。B我没有什么天才,只有平庸的才能。C我的才能虽然平庸,但忠心不二。(4)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B )A观察采纳好的建议。B采纳正确的意见C善于听取好话5. 为下列各句选择正确译文,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此皆良实。( D )A这是善良、诚实。B这些都是优良、实在的。C这些都是优良、实惠的人。D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A )A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B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人而异。C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D奖善罚恶,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不同和相同。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C )A从来没有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恨的。B没有不在

41、桓、灵二帝的做法上感到痛心遗憾的。C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遗憾的。D没有比桓、灵二帝更可恨的。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 )A这诚然是危急存亡的秋季啊。B这真正是危险的关头来到了。C这真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时刻啊。D这是危险急迫、决定存亡的一年啊。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A )A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所以兴旺发达的原因。B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先汉才得以兴旺发达。C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用来兴旺发达的办法。6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B )A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恢复汉室的基业,归还过去的都城。B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恢复汉室的基业,回到旧日的都城。

42、C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光复汉家的基业,归还过去的都城。7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C )A你出世已有21年了。B你那时到现在已经有21年了。C从那时到现在大约有21年了。8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C )A. 应该真诚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而不应当随便地瞧不起自己,说话不恰当,堵塞了人们向您尽忠进谏的道路。B. 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而不应当睢不起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C. 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

43、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而不应随便瞧不起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 6. 下列和原文一致的一句是:( B )A. 亲贤臣,远小人,此西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东汉所以倾覆也。B.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C.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D. 后值倾覆,奉命于危难之间,受任于败军之际,而来二十有一年矣。7. 选出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 C )A然侍卫之士不懈于内,忠志之臣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B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

44、和睦,优劣得所。C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D至于斟酌损益,竭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B. 诸葛亮写这篇表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C表中7次提到“陛下”,其作用是为向后主刘禅表示忠于汉室之情。D这篇表的主旨是使刘禅认识到诸葛亮是一片忠心,要听从他的意愿。9. 选出未能点明全篇主旨的一项是:( B )A捕蛇者说: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B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得道多助,失道寡

45、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0. 选择恰当词语依次填在括号里。( DFA )出师表以 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 刘禅要继承先王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亲贤远佞,修明政治,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 不二的品格。A忠贞 B劝告 C忠诚 D恳切 E坚贞 F劝勉 G诚恳背诵段落“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回答11-13题:11. 第一句,作者主要意思是:( C )A表明自己出身低微B表明自己自食其力C表明自己不求功名D表明自己只求活命12. 下列句中的“于”与“躬耕于南阳”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 苛政猛于虎也

46、B. 舜发于畎亩之中C.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D. 欲报之于陛下也13. 这段文字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是:(C )A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无限感慨。B在后主面前表白自己,以求得信任。C受先帝的知遇之恩,所以以身相报。D在众人面前宣传自己的曲折经历,流露出一种得意之态。背诵“先帝创业未半以塞忠谏之路也”,回答14-18题:14. 下列“之”用法有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同,这一项是:( B )A恢弘志士之气B先帝称之曰能C以塞忠谏之路也D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15. 与“以光先帝遗德”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悉以咨之B咨臣以当世之事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16. 与“以塞忠

47、谏之路也“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A以伤先帝之明B以告先帝之灵C愚以为宫中之事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17. 作者提出的主要建议是:( C )A. 恢弘志士之气 B. 引喻失义 C. 开张圣听 D. 光先帝遗德18.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A. 文中的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B. 作者分析蜀汉形势,先说有利条件,后说不利条件。C. 这段文字的首句起笔凝重,表达了作者痛惜先帝大业未成的感情。D. 这段文字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和抒情。三. 背诵默写: 1.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

48、法也。 3. 出师表中表明自己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4. 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5.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述了他“报先帝”、“忠陛下”的“职分”。他在文中所说的“职分”具体指的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6. 出师表中“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次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的“此”指代的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三)1出师表作者是三国(时代)政治家诸葛亮(姓名)。“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

49、时写给后主刘禅(姓名)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刘备(姓名)。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2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着重提出了三条修明政治的主张,即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其中最重要的是亲贤远佞 3对下列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 未尝不叹息痛恨(憎恨)于桓灵也。B以光(光亮)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给予)陛下。C亲(亲近)贤臣,远小人。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他,代指向宠)。D以(以致)塞忠谏之路也。 以(所以)昭陛下平明之理。4请用“”标示出下面语句的停顿之处,并翻译。然/侍卫之臣/不懈于

50、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5翻译下列句子。(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3)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4)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增益收效。(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先帝不因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而委屈降低了自己的身份。(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并不希求获得显达的诸侯之名。出师表(四)一、文学常识是国。字、号、谥号、后世称其为

51、。1、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号卧龙,谥号忠武,后世称其为武侯 。2、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二、通假字1、必得裨补阙漏 阙通缺,缺点、疏漏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检,选拔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整数后的零头三、今异义词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指品质低劣、下流。2、由是感激 感激: 感动振奋。今意指激动感谢。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痛心遗憾。今指十分憎恨。4、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扩大。今指商店开始营业。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时,时期,时刻 今指四季中一个季节四、词多义 1、遗(1)是以

52、先帝简拔以遗(wi)陛下。(给予)(2)深追先帝遗(y)诏(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2、效(1)恐托付不效。(成效)。 (2)不效(效果)则治臣之罪五、点词语解释1、遂许先帝以驱驰 (奔走效劳)2、当奖帅三军(激励)3、臣本布衣:平民 。 4、躬耕于南阳 躬:亲自。 5、后值倾覆 值:遇,遇到。(恰逢,适逢,碰到) 倾覆:兵败。 6、以光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 7、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发扬扩大。8、引喻失义 义:适当,恰当。 9、宫中府中 宫中:皇宫中。 府中:朝廷中。10、陟(奖)罚(惩罚) 臧(善)否(恶)。 11、论其刑赏 刑:罚。 1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死 开张圣听 圣明的听闻1

53、3、夙夜忧叹 夙夜:早晚。 14、庶竭驽钝驽钝:比喻才能平庸。15、攘除奸凶 攘除:排除、铲除。 16、以彰其咎 彰:表明。 17、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 慢:怠慢、疏忽。18、以咨诹善道咨 诹:询问19、察纳雅言 雅言:正言20、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理:治。21作奸犯科 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22、猥自枉屈 降低身份 六、解性默写1、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南方已定,兵甲已足。3、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

54、当世之事。”“临崩寄臣怪大事”4、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5、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8、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9、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0、指出

55、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1、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开张圣听;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12、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3、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4、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5、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6、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遂许

56、先帝以驱驰 17、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北定中原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19、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七、点语句翻译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真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

57、三国,我们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形势万分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宫里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 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6、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7、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动,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9、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所以在先帝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10、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