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下第一单元导学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5669704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35.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语下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五语下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五语下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五语下第一单元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语下第一单元导学案(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 第一单元导学案 徐素华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练写生字词。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教学准备: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活动一:初读认识生字先练读生字,再练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组内相互提醒容易读错的字音,互读互听,相互正音。各组先派代表朗读课文,比谁读得正确、流利。导入:春节过去了,天气暖和了起来,春天已向我们走来。我们真希望出去走一走,到田野里,到小河边,到山冈上,去感受一下这春天的气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出示课题,齐读)二、 初读认识生字。

2、初读课文时,要注意让学生读准字音,提醒学生注意,“锨、煎”是前鼻音;“叮、蹦”是后鼻音,“寂、叽”的音节相同。三、再读感悟字词。活动二:再读感悟字词边读课文,边试着联系课文理解字义词意(生字及课后练习3)。提出自己不解之处,讨论对疑难字词的理解。全班展示,并相互质疑,相互补充,求得对字词全面准确的理解。 (展示对词语的理解时,可造句,可描述,亦可读文等)锨镐:锨,铲土的工具;镐,刨土的工具。老雕:又叫鹫,是一种很凶猛的鸟,羽毛褐色,上,嘴钩曲,眼大而深,钩爪锐利有力,飞行能力和视力都很强,捕食鸟兽。彩翼:彩色的翅膀。四、 练写生字新词活动三:练写生字新词自我练习生字描红,练写课后练习3的词语1

3、遍。组内相互提醒“裸”、“茂”等容易写错的地方,并听写生字新词。全班展示评议,比谁正确、美观。本课有7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左边偏旁都要写得窄一些,约占字宽的三分之一。“寂、寞”是上下结构的字,要写得上小下大,注意宝盖头不要写得太宽。【检测反馈】在正确的读音下面划上横线: 裸(lu lu)露 寂寞(m m)咆(po bo)哮 拥抱(po bo)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字 yo mo po歌( ) ( )密 绿( ) ( )远 相( ) ( )地 ( )摆 ( )失 ( )哮教学板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2.通过朗读、想

4、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教学准备:教学课件ppt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春天踏着轻快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她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让我们“走遍青山碧岭,”让“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活动一:读文入“图” 朗读2-7自然段你仿佛看到了几幅怎样的图景?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 (如“植树绿化”等)交流所取“图”名,结合诗句,说说取图依据。二、学习二-七自然段:活动二:品读诗句,感悟巨变1. 读2-7自然段,将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5、并写上批注。2.组内交流。3.全班汇报。全班交流,比谁取的名最恰当。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美丽。这一切是多么美好,让我们仔细品味。1.“锨镐叮叮当当”“奏响”“歌谣”“哗哗”“滋润”等词语中体会植树劳动的热烈场面和同学们的欢欣喜悦。2.2、3小节,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美好景象。诗人通过“披上绿袍”“枝繁叶茂”“涌”“阵阵林涛”写出了植树造林的深远意义。3.5、6小节。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小动物们无忧无虑的幸福的生活场景。从“抖动”“快活” “再也不怕”“开心”等词语中体会植树造林让小动物们呼朋引伴快乐生活的情景。(讨论: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

6、什么?你会和这些小动物们说些什么?)4.山上是这样的美好,山下也是诗情画意“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待到金色的秋天,我们把丰收的果园拥抱”植树造林的硕果三、再次学习首尾自然段:活动三:再学首尾自然段1. 自读课文首尾两节,思考:(1)“我们”因为什么而快乐?(2)“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会使你想起什么?(人、诗、歌)2.组内交流。3.班级交流。春光就是一位丹青妙手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春天的故事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四、总结春天在哪里?春天原来就在我们的手中,在我们的脚下们走到哪里,哪里便披上绿袍”。让我们“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以自

7、己的行动让春光更加美丽!五、 完成检测反馈:补充习题选做题板书设计: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反思:2. 暖 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书后列出的8个词语。教学准备:教学课件ppt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谈话:上课之前,我先播送一则天气预报:今天最低温度2摄氏度,最高温度12摄氏度,偏东风三级。昨日,有一股暖流自西向东移动,江苏地区气温近日将有所回升。2提问:在这则天气预报中,“暖流”指什么?导入新课:在1994年年底,寒冬里的南开大学里也涌动着一股暖流。(板书课题)

8、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活动一:初读课文,理解词义1各小组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小组长组织交流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组织开火车读。(2)请同学们画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同桌互相读一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4)读完后组织评议、正音。3组织再默读课文,思考: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4组织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5尝试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6参加班级交流分段及段意,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看法。(教师巡回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小组完成活动一活动二:再读课文,体会心情1小组自由

9、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2讨论:从“涌动”一词你看出了什么?为什么心情会这么激动呢?3交流讨论上述问题。三学习课文第一段(知道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讨论对“涌动”一词的理解,感受因为江主席来看望南开大学的师生员工,从而令南开大学的师生员工心情异常激动。让学生各抒己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四指导写字检测反馈:1出示全文生字,讨论:这么多生字中,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可以很快记住其中的哪几个?2用钢笔描红。2暖 流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说出“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教学过程:一复

10、习导入1组织听写含有生字的词语并检查订正。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课文。 活动一:读文明理1小组自读要求:轻声自由读第二段,思考: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主要做了什么?2组织交流。3组织同桌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江主席是怎么问的,王辉又是如何作答的。4结合句子谈感觉。(1)你觉得江主席怎么样?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读一读,并谈谈你的体会。(2)学生自由读文并体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个别纠正,对有共性的问题提醒全班同学注意。(3)学生分小组朗读、讨论。(4)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汇报要求:先分角色读,再说自己的感受,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二学习第二段(引导完成活动

11、一)补充:引导深层次体会:课文写江主席平易近人,关心青年,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但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的,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活动二:读文明情1小组齐读。2讨论:王辉为什么说自己打心眼里佩服江主席呢?(平易近人:“江主席来了,他满面春风,向同学们致意。”“走到王辉身边,得蔼地问、兴致勃勃、抑扬顿挫”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背滕王阁序、背水调歌头中秋。体会课文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这样写的真实、自然、生动、形象。) 三学习第三段3组织反复朗读王辉的话,体会其中的激动和敬佩之情。4.交流。(走进活动二

12、)四引导总结 活动三:再读明理1组织讨论: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课题的“暖流”是什么意思?2.说一说本课的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反复读一读这一部分。(完成活动三)(体会:江主席对师生的关心,对青年人的关怀,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使大家产生了激动、兴奋、喜悦的情绪。) 五.作业检测反馈:1.熟读滕王阁序、水调歌头中秋2.小练笔:写一段话,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一个特点。板书设计:暖 流教学反思:3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理解多音字“解”。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质疑。教学重点、难点: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写

13、作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来自何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二、先识字,再读文。也可以查查字典哟!活动一: 1对照生字表,读准 “颐”、“盈”等12个生字,并练习正确地朗读课文。2组内验读生字,相互提醒容易读错的字,并轮流读文正音。3各组选派代表参与全班赛读课文。教师巡视,注意倾听、观察学生自学的情况,提醒自我纠正。读准 “颐”、“盈”等12个生字。小组活动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汇报交流。字词质疑。三、读文悟义、写字。活动二:1边读课文,边思考生字词义。 交流对“成千盈百”、“儿童不解春何在”、“浑身解数”带点字的读音及理解。

14、2观察生字,练习描红,组内提醒容易写错的地方。3展示所写生字,评议激励。活动三:1反复读课文,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2相互质疑,相互补充解疑。3全班交流。四、自质疑,初解疑。课文所写事情的概括。找出描写优美的语句进行赏析。小组间相互补充、完善。五、检测反馈先写出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出句子的意思。1. 儿童不解春何在:2使出浑身解数:3.成千盈百:4.开得旺:当堂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当堂评点。 3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读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第5至9自然段。2品读语言,理解并体会冰心奶奶对儿童真挚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品读语言、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并体会冰心奶奶对儿童真挚

15、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作者眼中的儿童是什么样的?作者怎样写儿童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细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二、读课文,读出儿童的朝气和生机。要读出儿童的朝气和生机哦!活动一:1找出有关“儿童”的句段,边读边思考:作者眼中的儿童是什么样的?2讨论:作者用“魔术盒子”、“小天使”分别比喻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小组内朗读写儿童的句段,互相点评。1.学生熟读有关“儿童”的句段,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等。思考:作者眼中的儿童是什么样的?2.欣赏所读句段,体会其妙处。3班级展示朗读。三、读课文,读出花儿旺盛的生命力。活动二:1找出文中描写“海棠花”的语句,反复练读。2讨论:作者用“喷花的泉”

16、比喻什么的感觉? 3朗读展示:品味花中蕴含的饱满、灿烂的春光。1.找出文中描写“海棠花”的语句,反复练读。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等。2.欣赏所读句段,体会其妙处。3班级展示朗读。四、读课文,读懂作者心中的春天。活动三:1再读全文思考:作者游园的目的是什么?她找到了春天吗?2讨论:为什么作者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3练习背诵1.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用意。思考:作者游园的目的是什么?2讨论:作者用 “只拣儿童多处行”作为标题的好处。3练习背诵59自然段。4. 全班展示。板书设计: 3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反思:4、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2个生字,掌握“酿”等7个生字,练写生字。2认

17、真读文,弄清“三味书屋”及“梅园”的方位。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揭示课题。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活动一:先识字,再读文。1. 对照生字表,读准本课的9个生字。练习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2组内相互提醒易错读音,互读互听,互帮互学,要求读得流畅。3. 各组选派代表比赛读文,要读得正确、流利。1.小组汇报质疑。2.请每组六号同学朗读生词。活动二:先观察,后练写。1. 观察“酿”等生字,找出关键及易错的笔划,明了书写要点。2组内交流。3. 练习钢笔描红。 4注意同音字“墨”与“默”的义和形的区分。看谁写得正确、美观!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1.请第一小组轮读课文,用简短的话

18、概括每小节的意思。2.思考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3.汇报分段情况,其他组相机补充。(思考:第一自然段应该放在何处更合理?)三、再读课文,制作卡片1.再次朗读课文,你们对三味书屋一定有更深的了解,请大家读读活动三的要求。要说清书屋及梅园的方位哟!活动三:读课文,明方位。1. 仔细读读课文:弄清作者访问“三味书屋”的过程。试着绘制“书屋”的坐向、位置及与梅园的关系。2小组内初次展示,合作中加以完善。3. 全班展示所绘“作品”,边展示边讲解。4再读文体会。1选字填空: 墨 默 寞 寂( ) ( )水 沉( ) 瓣 辫 辩 ( )论 花( ) ( )子 那 哪 天( ) ( )么 2划去错误读音: 酿(

19、nin lin)雪 纸砚(yn yn) 朴(p b)素四、【检测反馈】五、作业布置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搜集鲁迅的有关资料,下一课继续学习。4、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读懂第3自然段,学习有顺序、有重点地写一个熟悉的处所。2从“早”的故事和梅花的描写中,明白珍惜时间,万事从早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朗读课文描写梅花的语段,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2导入:作者写梅花是为了什么?鲁迅与梅花有什么关系?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活动一:从“书屋”学写作1. 读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按方位顺序介绍了书屋的哪些内容? 你认为重点介绍的有哪些?这些介绍与“书屋”都有怎样的关系?2讨论交流上述问题,并明白这样

20、写的好处。3. 选择代表交流。相互评议后修改。三、精读课文,感受鲁迅对时间的珍惜。也可根据自己的体会自创哦!活动二:从“鲁迅”学惜时1. 找出文中关于鲁迅的描写,读读想想,鲁迅为什么有这样的成就?2小组内讨论并合作写出惜时警言。1.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两自然段,划出描写鲁迅的语句,联系课文内容,想象鲁迅当时的心情。(1)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动作。(2)小结:鲁迅就是这样珍惜时间。2朗读鲁迅关于时间的名言。 四、体会鲁迅高洁的品质从中欣赏到“人如梅花,花如其人”的两相衬托的艺术特色。活动三:从“梅花”学鲁迅1. 文中多处写了梅花。找出相关句段读读,感悟梅花的品格。2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

21、?梅花与鲁迅有哪些相似之处呢?3. 选派代表,全班交流。朗读课文描写梅花的语段,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1、导入:作者写梅花是为了什么?鲁迅与梅花有什么关系?2、齐读课文关于梅花的自然段。【检测反馈】写一段话谈谈读了本文后的感受,注意用上顿号。此刻,当我们再次面对鲁迅时,最想对他说些什么?写出自己的心里话。五、总结全文:鲁迅是一个珍惜时间、善于利用时间的人,他更是一个英勇无畏的斗士。下课后搜集有关鲁迅的故事读一读。板书设计: 早 鲁迅 - 梅花 事事早 时时早 珍惜时间教学反思:5、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游园不值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意,体会美好的春意。教学过程:一、寻觅春迹,导入古

22、诗1、春天来了,报春花悄悄地绽放了,让我们到古诗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2、请跟随叶绍翁一起踏上游园的路,欣赏他的游园不值。板书课题,齐读,理解:不值。二、初读诗句,理解诗意1、自由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活动一:正确朗读诗歌1练习读诗,要读准确,读通畅。2小组内练读,互读互听,注意读好诗的节奏。3全班展示朗读,看哪个小组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2、指名读诗,要求读正确。正音释义:屐齿 苍苔 柴扉3、诗,读正确了还不够,还应该读岀节奏来,就像推敲里的贾岛那样吟哦。4、全班齐读。5、大家读得真不错,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自由说,同桌交流,全班展示。三、精读诗句,感悟诗情1、当我们趁着美好的春

23、光,跟着叶绍翁一起 “游园”,却吃了“闭门羹”,快速默读全诗,你从哪里看出诗人没有进园游览?活动二:明诗意,悟诗境。1自读全诗,试着理解诗意,并注意将不解的词句带进学习小组。2组内交流,将读懂的地方讲给同伴听,并讨论难解的词句。悟后再互读互评。3各组展示。或朗读展示,或描述展示,也可表演展示对诗意、诗境的理解。(不值,不开,关。)2、自由读读诗句,你发现诗人看到了什么?3、品读“怜”。看图,不起眼的苍苔,入了诗人的诗眼,就带上浪漫的诗情。诗人“怜爱”的,仅仅是苍苔吗?(更是园子内人迹罕至的宁静)4、品读“小扣”诗人被挡在“柴扉”之外,“久扣不开”,如何?(讨论,交流。诗人很有耐心,很“怜”柴扉

24、,“怜”苍苔,更“怜”这园子的宁静。)(对园主人的尊重,对园子的喜爱。)5、品读:“一枝红杏”久扣的沉闷就这样被“一枝红杏”的惊喜所取代。抬头仰望,这一枝红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让我们把自己的感受送到诗中,一起读。6、品读:“出” “红杏枝头春意闹”。它们闹嚷嚷的,静心聆听,这“一枝红杏”正向大家播报春天的消息呢!7、品读“满”俗话说“水满则溢”,其实冲出墙头的岂止是“一枝红杏”!让我们捧起书,再来美美地体会苍苔、柴扉、红杏以及春色满园带给我们的愉悦。8、小结一枝红杏,在普通人眼里只是毫不起眼的一抹红,但是在诗人眼里,却是春天的惊艳!看来,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四、延

25、伸拓展,升华诗境活动三:入诗境,诵全诗1读完全诗,你觉得春意浓,春意美吗? 想象园内的春色(由红杏入手,想象园内之草,园内之人)2将刚才想象的情景说给其他人听,相互补充和启发。 带着对美好诗意的品味,练习背诵全诗。3全班比赛背诵。(一)、出示诗句,简单品读。许多诗人都曾用自己独到的视角、细致的观察和奇丽的想象,创造了动人心魄的美丽,睁大我们的慧眼,用我们的慧心一起来品读: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2、“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 愈)(二)总结作业:优秀的诗文

26、总像一颗美味的橄榄,细读细品,满口生津!多读多悟,你也会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拥有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灵!【检测反馈】1先解释带点的词,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2读到本诗后两句,我的脑海出现了这样的情景 教学反思:5、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全诗。2理解诗意,享受新市徐公店美丽迷人的春色。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2.交流对诗人的了解: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人所害

27、,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3.理解题目意思:宿:过夜。新市:地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二、导读古诗,感受诗意。活动一:读好诗歌1读准表中生字,并练钢笔描红;练习读准诗歌。2一人读诗,其余听评,互读互听互评,直至读得正确、流利。3小组参加全班朗读比赛,评比最优秀小组。1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过渡: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

28、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理解:树头:树枝头 未:没有 阴:树荫2.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活动二:读诗入境。1边读边想象,试着理解诗意。2交流自己对诗的理解,并相互质疑解疑,(如“阳”、“径”、“走”怎么解释)3以“春意盎然的徐公店”为题,描述全诗美景,体会此处春光的明媚和迷人的情趣。3.出示画面。4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

29、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5.理解三、四句:A抓住哪些景?走:跑。急走:快跑。(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B女生读第四句。处:地方。 寻:寻找。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三、重点赏析,体会情感。活动三:读诵全诗1带着对诗意的美好感悟,诵读并试背全诗。2组内比赛读背,比谁背得又好又快。3小组为单位参加全班背诗比赛。1诗中

30、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出示)填空:诗中通过( )、( )、( )、( )这些情景来说明是( )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 )心情。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3背诵(配乐)四、绘幅彩画,深化理解。1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 一径 枝头 儿童 黄蝶 菜花)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3自由动手绘画。(配乐)4评析学生作品。【检测反馈】将本诗改写成一篇短文,要将自己对春天的感悟写进去。 教学反思:练习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猜字谜及创作字

31、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2适度拓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灯谜在我国历史悠久,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如何猜谜。2齐读活动一根据刚才猜谜的方法来揭开字谜创作的神秘面纱。活动一:猜谜1. 自由读文中的4个灯谜:说说谜面是什么?猜猜谜底是什么字?2小组交流答案及猜的方法。3各组汇报成果。二交流猜谜方法。活动二:揭秘1. 这些字谜是怎样创作出来的?2. 小组交流。1指名读活动二要求3. 各组中心发言人小结创作字谜的方法。三学习简单的制谜技巧。活动三:创谜1. 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创作字谜。2. 小组交流各自创作的字谜,互相提意见。3. 全班字谜竞猜。说说创作方法猜猜字谜谜底提提宝贵意见

32、【检测反馈】按下列分类方法,创作几则字谜。1形象化的描述 。2“转转盘” 。3一半描写字形,一半影射字义 。完成导学练反馈与提升。将字谜进行简单分类。练习一(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积累知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2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教学过程:一、导入。1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写过春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知道的春雨诗句多。2导入:让我们走进春雨带给我们的美好境界吧!指名读活动一活动一:诵读散文,感受如丝的春雨。1自由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2小组交流:在丝丝春雨滋润下“种子”、“花苞”、“柳条”、“小溪”的快乐情景;桃花、柳絮、山峰、秧畦的迷人色彩;小草、蝴蝶、小朋友的

33、独特感受。全班汇报。活动二:品读散文,沐浴如诗的春雨。1品读散文,找出你最欣赏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欣赏。2小组交流。3全班反馈。二、小组交流学习1.自由诵读,品味春雨之美妙。2.组内交流,准备展示。3.全班汇报三、品读春雨,诵读比赛1自由诵读,品味春雨。2.小组研读,交流诵读诀窍。3.各小组初赛4.全班展示四、读文悟写,尝试续写1.默读,思考:这篇散文运用了哪些手法将春雨写得如此美丽?活动三:模仿散文,创作春雨的诗行1默读散文,看看作者用上了怎样的方法?2模仿散文2、3、5小节的写法,任选一节进行续写。3组内交流、评议,提出修改意见。再读品味。尝试续写五、检测反馈1仿照丝丝春雨写一段话。 2将上

34、题仿写的内容与丝丝春雨原文连在一起美美地诵读给同桌听仿写春雨。交流修改。练习一(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请别人帮忙,合理使用礼貌用语。2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学会从生活中学习语文。教学过程:一、导入。1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我们要善于向他人求助。2指名读活动一活动一:学求助。1读一读题中三种场合,思考:主人公所遇到的困难和麻烦分别是什么?向别人求助时他们该怎样说清楚自己的要求,该用什么样的礼貌用语?2小组分问题练说。3全班交流,师生评议。二、再现求助情境,自主学习活动一1.组内研究求助时的措辞注意点,。2.组内再现情境交流,准备展示。3.全班汇报活动二:忆生活。1回忆我们在日常的学

35、习和生活中遇到麻烦碰到困难时,你是如何向别人求助的,说什么?怎么说?如果别人向你求助,你又该怎么说?2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师生评议。三、回忆生活场景,尝试实际运用注意不同的困难,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1回忆生活场景。2.小组交流求助技巧。3.各小组展示。4.全班展示四、分角色表演活动三:乐表演。组内从以下两种情况中合作选择其中的一条,组员各自思考该如何向别人求助?在你登上山顶时,你的水壶里没有水了,口渴得厉害。你想请别人帮忙,该怎么说呢?你在学习时,发现一个词语不理解,需要用新华字典,可自己却没带来,需要向别人借一借,你该怎样向你的同学说呢?2同桌两人分角色合作表演求助的场面,组内成员评价,并进行改进。3各自推荐两名组员上台表演,全班评议。五、检测反馈回忆自己生活中是否有过遇到麻烦,需要救助的事情,想想该怎样救助,并将此种情形说给你的同学听,考考他是否学会救助。1.回忆求助经历。2.交流。教学反思:2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