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科普宣传用语汇编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5633405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食品药品科普宣传用语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食品药品科普宣传用语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食品药品科普宣传用语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食品药品科普宣传用语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药品科普宣传用语汇编(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撰写人:_日 期:_食品药品科普宣传用语汇编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目 录第一部分:食品类.(1)第二部分 药品类.(7)第三部分 保健食品类.(21)第四部分 化妆品类.(24)第五部分 医疗器械类.(29)第六部分 社会共治类.(33)3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第一部分 食品类 1.冰箱不是保险箱,分类存放才健康。释义:在冰箱里存放食品要遵循“生熟分开”的原则,最好用保鲜膜包起来隔开,否则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冰箱内存放食品并不是可以无限期保存的,也要查看保质期。2.网络订餐要注意 “五要一不”保安全。释义:“五要一不”:一要应选择信誉良好的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二要看网络供餐单位是否有证照;

2、三要选择距离较近的供餐单位;四要当场查看食品质量;五要保留消费凭证;不要选择凉菜、生食、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 3.“三无”食品不放心,切莫花钱买病生。 释义:三无产品一般是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来路不明的产品。另一种说法是,三无产品是无生产厂名,二无生产厂址,三无生产卫生许可证编码的产品。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必须有中文厂名,中文厂址、电话、许可证号、产品标志、生产日期、中文产品说明书,必要时还需要有限定性或提示性说明等。上述要求缺少其中之一,均可视为“三无产品”。 4.垃圾食品少一口,健康人生多一天。 释义:垃圾食品,是指仅仅提供一些热量,别无其它营养素的食物,或是

3、提供超过人体需要,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包括: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火腿等)、饼干类食品(不包括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话梅蜜饯果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雪糕等)、烧烤类食品。 5.剩菜细菌滋生快,烧熟煮透再下筷。 释义:例如,含淀粉的食品最适合葡萄球菌生长、繁殖,一旦被葡萄球菌污染了,容易引发食源性疾患,因此要高温加热杀死细菌后才能食用。 6.一看二辨多比较,变质食品不能要。 解释:购买食品的时候要仔细查看食品包装袋上的标签标识。

4、辨颜色、辩气味,与同类产品进行比较。 7.购买食品拒过期,生产日期看仔细。 8.农村宴席需备案,及时报告信息员。 释义:农村自办宴席大多卫生和设施条件较差,消毒保洁条件等均达不到要求,食品安全隐患大。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要求,自办宴席采取送审备案和现场指导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风险,切实防止群体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9.食品贮藏有门道,隔地离墙更可靠。 释义:“民以食为天”,倡导食品科学贮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采取适当的贮藏方式方法。摆放一般食品最好隔地20公分,离墙5公分,落实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等措施。 10.网购食品虽方便,查证索票很关键。 释

5、义:网购食品价格低廉、采购方便,但应选择有资质的卖家,并查验证照、索取票证,仔细检查食品外观及包装等。 11.餐具保洁有讲究,一洗二冲三消毒。 12.热食放入塑料袋,毒素释放有危害。 释义:塑料袋和塑料饭盒含有塑料聚氯乙烯,这种化学物质遇高温释放有毒物质,随着饭菜进入体内,长期使用危害健康。 13.食品生熟要分开,交叉污染有危害。 14.外出就餐看证照,干净卫生很重要。 释义:消费者在外出就餐的时候最好选择证照齐全,卫生条件好的餐饮单位就餐。就餐后,要索取票据并保留。不要在无证无照、脏乱差的环境中就餐。 15.我抽样品我出钱,食品检测保安全。16.野菜野果要慎食,分辨不清不能吃。释义:野菜野果

6、的采食要谨慎,有的会有毒素。 17.果蔬吃前泡一泡,去虫去污去农药。 18.食品添加剂不可怕,非法添加危害大。 释义: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但如果使用不当或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就有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19.集体聚餐须留样,数量时长要保障。释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中规定,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重大活动餐饮服务和超过100人的一次性聚餐,餐饮服务提供者提供的食品应留样。食品留样的目的在于发生疑似食物中毒或其他事件以后,通过对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等进行检验,同时对食品留样的样品进行检

7、验,看是否是属于同一致病菌感染,证实原因是不是由于食用了该食品造成的病患。20.己所不食,勿售于人。21.冰箱不是无菌箱,蒸透煮熟保健康。释义:冰箱不是真空地带,细菌无论冷藏冷冻无处不在。冰箱要勤清洁消毒,储存食品要做到生熟分开,取出后食用前要蒸透煮熟,充分杀菌。22.猪脖便宜不能吃,有毒腺体伤身体。23.隔夜剩菜及时倒,吃了容易把罪遭。24.大馍并非白最好,颜色稍暗反而妙。释义:大馍颜色太白,一般来说是面粉中的过量增白剂起了作用,这对身体健康有害的。25.粗茶淡饭是个宝,油盐吃多血压高。 26.五谷杂粮是个宝,细嚼慢咽身体好。 27.素菜维C含量高,急火快炒损失少。 28.隔家饭就是香,隔夜

8、菜不健康。 29.霉变食品要丢掉,吃了肠胃受不了。释义:日常生活中,购买的水果或者其他食物,放置时间稍长就会霉变,很多人用刀把霉变明显的地方切掉,看似完好的部分继续食用。其实,这是个误区,在霉变的过程中,整个水果或者食物已经出现病菌,只是区域分布多少的差异而已。30.生熟食品要分开,交叉污染要提防。 31.外出就餐看证照,笑脸服务有保障。 释义:外出就餐时需选择证照齐全的餐饮单位,因为其经过监管部门的核查和现场指导,卫生环境较好,设施设备较健全,能为消费者创造较为放心安全的消费环境。笑脸服务指的是餐饮环节监管量化分级,监管部门对持证餐饮单位进行量化评定,并根据动态评级的平均值评定年度等级,并在

9、店内显著位置粘贴笑脸标志,鼓励提倡消费者寻找笑脸就餐。 32.珍爱生命,远离野生蘑菇。 释义:许多毒蘑菇外观上与无毒蘑菇极为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和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和确认是否有毒。有些蘑菇毒素经烹调加工无法破坏,容易因误食而造成食物中毒,如抢救不及时,死亡率很高。近年来,多次发生过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公众需要增强自我保护和生命安全意识,不采、不食、不买、不卖野生蘑菇。如不慎食用蘑菇出现中毒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治疗,并向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报告。 33.腌制食品味虽美,多吃偏食害健康。 释义:据调查,腌制食品因味美可口深受中老年喜爱,有的人甚至

10、不吃腌制食品就吃不下饭,而腌制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它在人体内遇到胺类物质时,可生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质,常食腌制品容易致癌。因此所以,腌制食品营养受损且有害,少吃为宜。34.食品安全三件宝,洗净煮熟保管好。35.蚕豆木薯和豆浆,生吃毒性赛砒霜。36.最好不吃隔夜菜,亚硝酸盐会致癌。37.食品注意保质期,细看标签慎摆放。38.过期食品不养生,过期药品不治病。39.食品要看保质期,药品要看有效期。第二部分 药品类1.药品广告不可靠,对症下药才有效。释义:各类药品广告经常夸大药品疗效,还有些保健食品冒充药品宣传,误导消费者。轻信广告的患者们不但造成了经济损失,严重的还会耽误治疗时间,要正视药

11、品广告,不盲目迷信广告对疗效的宣传,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药品。2.选购药品啥重要,认清“国药准字号”。释义:药品批准文号的格式为:国药准字+1个字母+8位数字,其中字母为H的是西药,字母为Z的是中成药,无国药准字的肯定不是药品,没有任何治疗功效。3.儿童感冒慎用药,切勿滥用抗生素。释义:一般发烧是身体组织和免疫细胞抵抗细菌的过程,对孩子没有影响。普通感冒发烧需要3到5天才能恢复,输液或者吃药,病愈时间差不多。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长期使用会使体内的细菌产生耐药性,“滥用抗生素,将导致人类无药可用”。4.莫信偏方治百病,医生诊疗才有用。释义:不能盲目相

12、信药品广告、偏方和秘方。广告通常夸大疗效,缩小副作用,而偏方和秘方也不能“包治百病”,有了病症,应该到正规医疗机构请医生诊断后用药。5.滥用药品,危害无穷。6.过期药品有危险,输液留心有效期。释义:药品超过有效期后,不能确保疗效,还有可能产生毒副作用,轻则无法治疗疾病,重则会贻误病情。广大患者在使用疫苗时,或在医疗机构输液时,应主动要求查看所用疫苗或注射液的有效期。7.头孢、甲硝这类药,服药之后勿饮酒。释义:头孢类等抗生素药,会阻止乙醛进一步氧化代谢,导致体内乙醛堆集,出现中毒反应,通常表现为面色潮红、恶心、呕吐和烦躁不安,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心律紊乱,诱发心肌梗塞、急性心衰甚至死亡。8.网

13、站“淘药”擦亮眼,看清“两证”再付钱。 释义:由于消费者在网上购药缺少专业知识和基本辨别能力,经常出现购药上当受骗的情况。网上售药的网站必须在网站首页显示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互联网交易服务许可证。9.定期清理小药箱,过期药品勿乱扔释义:清理出的过期药品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卖给街头药贩,最好送到回收点集中处理。10.网购药品风险大,邮购药品“李鬼”多 释义:由于网购和邮购的特殊性,往往成为假劣药品销售的重灾区和泛滥地。网购和邮购的药品风险较大,消费者一定要谨慎对待,尽量小心,防止上当受骗。11.服药须用白开水,浓茶饮料损药效。释义:不要以饮料,茶水服药。很多药物遇到茶会失效。如黄连素、麻黄素、

14、颠茄片和中药人参、黄芪、首乌、熟地以及治疗贫血的铁剂、治疗溃疡的氢氧化铝等药物。12.维生素类药,饭后服用妙。释义:维生素类药口服后主要由小肠吸收,若在饭前服用,因胃肠道没有食物,空腹服时药物被迅速吸收入血,致使维生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增高,尚未被人体利用之前即经过肾脏通过尿道排出体外,使药效明显降低。饭后服用维生素类药物还可减轻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减轻胃病患者口服维生素C后的胃酸增多和胃液反流等不良反应。13.感冒用药易犯困,拒绝“药驾”保平安释义:生病服药期间最好不要驾车。临床上,服用对神经系统有影响的催眠药物、有恶心呕吐反应或变态反应的药物、止痛类药物、兴奋剂、治疗癫痫的药物,以及抗高血

15、压药物和降血糖药物等十几类药物,大多是用于治疗一些常见疾病的,其中最常见的是感冒药。由于这些药物中含有抑制中枢神经的成分,人在服用后会产生嗜睡、头晕、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这些因素将严重影响驾驶人的驾车安全。14.服药要看说明书,不良反应须关注。释义: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简称ADR)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用药剂量不当、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因此,若自己买药吃,种类要越少越好,不可超剂量用药,要养成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好习惯。15.抵制“回收药品”,避免“

16、自食其药”。释义:一些黑心药贩回收过期失效药品,把过期失效的药品重新换包装后,销售到农村地区,从中牟取丰暴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药品是有严格储存条件的,药贩们根本不懂也不会按照要求来储存,许多药品因保存不当已变质,却仍流通到市场上,非但不能治病,甚至还会害命。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呼吁广大市民,从我做起,抵制“回收药品”行为,避免“自食其药”。16.买药要上正规店,小心游医把你骗。17.对症用药遵医嘱,虚假广告不靠谱。18.是药三分毒,滥用危害大。19.老年用药须谨慎,广告不如医生准。释义:一些老年人过度迷信电视、杂志上的药品广告,身体有了疾病,不是求医问诊,而是直接通过电视、杂志、网络等途

17、径购买药品,结果往往药不对症,既蒙受了经济损失,又耽误了病情。老年人不可迷信广告,身体出现问题应及时就诊。20.勿吃青春不老的神药,莫信包治百病的秘方。21.安全服药遵医嘱,治病切忌自作主。 释义:生病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治疗,服药需按医生嘱咐进行,不要随意购药、服药。22.服药按时勿超量,谨遵医嘱保健康。23.普通感冒多喝水,切勿轻易就挂水。24.卖药广告满天飞,盲目购买会吃亏。释义:不要盲目信任那些夸大疗效的医药广告,有病请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否则,不仅浪费钱财还会耽误病情。25.药品没有贵和贱,能够治病是关键。释义:消费者都会迷信“药品越贵越好”,其实是个“误区”,药品只有对症下药,就是好药

18、。 26.遵医服药效果好,迷信偏方受苦多。释义:很多老人过度听信民间所谓“偏方”,或是江湖游医开的杂七杂八的药方,结果贻误了病情,造成伤害。27.感冒无需抗菌药,输液有弊慎思量。释义:通常,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对病毒是没有效果的。有的患者感冒时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实际对治病没有帮助。有些患者甚至副迫医生给他输液,误认为输液病好得快。其实,输液在国外是“最后给药方式”,迫不得已才使用。输液比吃药、打针的危害性大。输液是直接将药液输入血液里,容易把一些病毒、细菌等带入体内,加剧不良反应,导致严重后果。28.儿童慎用成人药,专用剂型效更好。 释义:小儿应谨慎服用成人药,孩子用药的剂量与成年人的

19、用药剂量差异很大,有的不是简单地由体重推算出来,而是根据小儿的生理机能及其对药品的敏感性确定。最好给孩子选择儿童专用型药剂治疗,如口服液、颗粒剂等。这些药剂不但服用方便,儿童宜于接受,服用也相对安全。如果实在是没有适合儿童服用的剂型,一定要由医生处方选择成人药物,并问清服用剂量。29.抗生素滥用不得了,致病菌猖獗怎么办?释义:(1)大量使用抗生素,实际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在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会存留下来,并且大量繁衍。(2)药物的长期刺激,会使一些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其耐药性既可被其他细菌所获得,也可以遗传给下一代。“超级细菌”很大程

20、度就是因抗生素物滥用催生出来的,假设这种状况继续恶化下去,人类将来或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 30.大千世界没有神药,包治百病纯属谎言。释义:常看到一些小广告,写有“某药包治百病”、“某药被誉为万能神药”等,均属于夸大或虚假宣传。以板蓝根为例,它已然成了一种大众共识的“万能神药”,人在得病时吃它,没病时也吃它,甚者有人吃面条时还搀上它,令人匪夷所思。其实板蓝根并没有那么神,盲目服用还可能导致草药中毒。31.用药骤停存风险,谨遵医嘱保安全。释义:某些长期服用药物突然停药,有可能引起原有疾病复发或“反弹”,甚至发生意外,严重者可造成死亡。患者药物能否直接停服,应遵从医嘱,避免直接停药带来的严重后

21、果。 32.用药先看说明书,随意过度害处多。33.内服外用药分开,大人小孩区别待。 34.热感冒,寒感冒,找准病因再用药。释义:突出强调食药安全在人民群众生命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感知和认识,普及和增强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能力培养和辨别能力。 35.老人用药需注意,种类过多害身体。释义:老人用药种类宜少 老年人由于慢性病、并发症多,联合用药机会增多,发生副作用的机会也会增多。据报道,用药610种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而用药16种以上者,则上升至40%。因此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用药种类有一定相关性。从临床治疗角度来考虑,要有针对性地选用药物,特别是老年人在肝、肾功能衰退

22、的情况下,过多使用药物,只会加重脏器负担,不利于康复。 36.是药三分毒,用药遵医嘱。 释义:是药就有几分偏性。而这个偏性对证,就不是毒,不对证就是毒,在用药吃药时候一定要按照医生说的去做。 37.常吃止疼片,小心会病变。释义:止痛剂本身治不了什么病,只有在疼痛不能承受的时候才用止疼片,比如骨癌病人疼起来很难受,用点止疼剂就可以缓解病人的疼痛感。但是一般的疼痛,比如肚子痛就不能吃止疼片,因为吃过之后很容易耽误病情,造成漏诊或者误诊。另外,止疼片还可以造成很多并发症,比如胃病及对肾脏的危害等。38.激素滥用伤健康,用药切勿自主张。 释义:激素药物之所以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是基于激素具有超强的抗毒

23、、抗炎、抗休克及抗过敏功效。然而,激素既能挽救生命于垂危,又能扼杀生命于无形,如一把双刃剑。滥用激素会导致糖尿病、骨质疏松、骨股头坏死、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不少复方成药均或多或少含有激素成分,患者在使用前一定要遵循医师的嘱咐,切莫滥用。39.补药不乱用,用药遵医嘱。 释义:补药不要随便乱用,如老年人若确需进补,必须辩证进服,因人而异。分清是气虚、血虚,还是阳虚、阴虚,再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补。如鹿茸、红参是温补药,阴虚火旺者不宜用,否则可致口干舌燥、咽痛便秘、烦躁不安;白木耳、天门冬、女贞子、生地是滋阴的药,但阳虚痰湿重者不宜服用;当归、阿胶、熟地是养血药,对血虚者有补益作用,但服用时间过长会影响

24、食欲,造成腹泻。用药之前,一定要问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40.体质不一样,用药不盲跟。 释义: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所以不要听别人说某种药用着效果不错,你也跟着服用和他一样的药,没准身体就会出问题,一定要在医生的辅导下用药,这样才安全。41.偏方秘方不靠谱,延误病情猛如虎。42.家庭药箱常整理,过期变质要清理。 43.网络购药需警惕,先查资质莫忘记。 释义:购药应先到食药总局网站查查是否有相应的资质。 44.“专家讲座”天花乱坠,冤枉花钱维权艰难。释义:一些不法分子在电视、剧院、宾馆等地,举办“专家讲座”,其实是为了推销保健食品或药品,价格昂贵,卖完卷铺盖走人,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维权困

25、难。 45.不仅酒驾危害大,药驾其实也可怕。释义:由于部分药物中含有抑制中枢神经的成分,人在服用后会产生嗜睡、头晕、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这些因素将严重影响驾车安全。46.指导老年人正确用药,让父母远离虚假广告。47.用药切莫想当然,医嘱说明记心间。48.吃药时间有讲究,按照医嘱才算数。49.各类药品慎同服,以防疗效会变无。50.用法用量擅改变,药品功效减大半。51.服药千万别干吞,运动一定要稍等。52.家常用药分门类,应急药品随身带!53.身体有恙切莫“赌”,食补药补遵医嘱。释义:一些人对健康很看重,身体不舒服就会想各种方法来补,听到什么有效就要试一试,又不一定对症,其实这就是在赌,赌它对自己

26、有效,却不听医生的建议。54.润喉片性寒凉,常用口腔易溃疡。55.合理用药能治病,药物滥用害人命。释义: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叫合理用药。不遵医嘱,自行给药,甚至产生依赖、成瘾,危害身心,累及家人。56.疫苗接种效果好,预防疾病很可靠。57.婴儿补钙要恰好,过量反而长不高。58.降压药不要随意停,终生服用保康宁。59.中药也有副作用,长期使用要慎重。60.用药遵医嘱,莫被广告误。61.自行服药埋隐患,谨遵医嘱有保障。62.上网诊病不可取,医院治疗是正途。63.服药之后感不适,停药咨询要及时!64.人有抗病机能,药品尽量少用。65.盲目用药去消

27、炎,危险就在你眼前。66.网上信息供参考,食疗吃药问医生。 释义:有的人习惯上网搜索、百度寻医,根据网上的配方或建议去药店买药用药、去市场采购所谓的健康食品,病情不见好转时,影响了病情的及时治疗。网上信息真假难辨,应及时去正规医院找医生咨询问诊。第三部分 保健食品类 1.保健食品有“记号”,购买认准小“蓝帽”。 2.保健食品不是药,包治百病很可笑。 3.灵丹妙药世上无,包治百病不靠谱。 4.莫信保健食品瞎吹嘘,避免冤枉花钱维权难。 5.保健食品有用量,长期服用不妥当。 6.保健食品非药品,只能保健不治病。 7.健康讲座五花八门,多为推销小心陷阱。 8.购买药品保健品,“准”“健”二字要看清。

28、9.保健食品:适宜人群要看清,食用不当也伤身。 10.保健只能调机能,治病还需靠药品。 11.“专家”“义诊”莫轻信,“准”“健”二字要看清。12.健康讲座送礼品,谨防忽悠和陷阱。13.绿色食品最健康,赛过补药和秘方。 14.保健食品不治病,医病终须看医生。 15.网购保健食品隐患多,直销真假难辨要谨慎。 16.保健食品显奇效,当心非法加西药。 17.保健食品分功效,合理使用才可靠。 18.保健食品非药品,疗效宣传不可信。 19.保健食品无疗效,购药看清准字号!20.购药莫信小广告,治病不靠保健品。21.科学膳食体康健,盲目进补有风险。释义:很多人热衷服用各种保健品和补品,其实健康在于平时膳食

29、要科学。22.蓝帽食品莫当药,治病就医最牢靠。释义:保健食品只有国家食药局规定的27种保健功能,而且规定保健食品标签上必须有明示“本品不能代替药物”,既然不是药何来的治病。第四部分 化妆品类 1.粉刺是种皮肤病,看病还是去医院。 释义:清洁皮肤作用的化妆品有助于抑制粉刺, 但要治愈粉刺,还是要到医疗机构诊治,勿信某些化妆品的夸大宣传。2.使用“药妆”要注意,爱美也得有前提。 释义:长期使用药物化妆品可引起激素水平失衡,还可能引起激素性皮炎、感染、毛细血管的扩张、皮肤萎缩以及多毛症等。3.化妆品也有“身份证”,9个要素看仔细。 释义:化妆品的标签必须标注:1、化妆品的名称。2、生产者的名称和地址

30、(国产产品);经销商、进口商或代理商名称和地址(进口产品)。3、净含量。4、化妆品成分表。6、卫生许可证号和产品标准号。9、安全警告用语。4.想要皮肤不过敏,看清成分好帮您。释义:选择化妆品最关键是看产品成分是否含有香精、防腐剂、色素、动物成分,是否经过皮肤科测试,同时要注意产品有无检验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以防假冒。5.网购化妆品要注意,遇有疑问可查询。释义:消费者在购买了化妆品后,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 )“数据查询”板块,进行详细查询,如出现产品标注的内容与查询的信息不符,则为假冒化妆品,可以拨打“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进行举报投诉。6.化妆品让你颜如玉,安全防

31、范莫忘记。释义:化妆品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手指上携带的细菌会通过接触而污染到产品;多数化妆品都会被氧化或污染。7.选“好”化妆品,预防过敏“原”。释义:化妆品引起皮肤过敏的原因是由于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对皮肤细胞产生刺激,使皮肤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导致过敏。化妆品致敏源最多的是香料、防腐剂、重金属等。8.美白针别乱打,小心美容成毁容。释义:美白针成分中含有大量抗氧化物质,如谷胱甘肽、氨甲环酸等,这些都是药品,如果没病大量注射,会增强肝脏肾脏的负担,此外还会干扰身体平衡,抑制正常的新陈代谢。9.网购护肤品有风险,面子问题须谨慎。释义:网购有风险,特别是买护肤品,如果买到假劣产品,或者出现过敏

32、等不适,维权比较困难。10.减肥产品别轻信,瘦身还得靠自己。释义:凡是减肥药都会有副作用,要想健康减肥,就是控制自己的食欲加上运动,才能达到目的。11.道听途说袪斑霜,含汞伤肾没商量。 释义:有些不良厂商将汞加在美白霜里面,短时间漂白效果会好,长期使用,残留的汞及毒素不仅使皮肤受更大损伤,甚至会损害肾脏。12.染发产品要认清,乱用过敏又伤身。释义:染发剂应选正规商场或美发店出售的包装完好、标识清楚,具备生产许可、卫生许可、特殊化妆品批准文号及执行产品标准号标识的产品。13.“药妆”功效别迷信,“卫妆准字”看仔细。释义:药妆介于药品和化妆品之间,具有辅助医疗、修护保养、术后护理等功能。市面上销售

33、的药妆品标签主要以“卫妆准字”为主,极少数是“卫妆特字”,更没有“药准字”的化妆品。14.药物化妆品有禁忌,长期使用不可取。释义:化妆品种类繁多,有9类化妆品被卫生部列为特殊用途化妆品,可能影响到皮肤的生理活动。分别是:育发类、健美类、美乳类、染发类、烫发类、防晒类、除臭类、珐斑类、脱毛类。15.美白养颜要理性,夸大功效莫轻信。释义:理性看待化妆品功效宣传,不要轻信“快速美白”等夸大宣传,片面追求美白功效,化妆品的医疗功效不可相信。16.慎选化妆品,“三证”要看清。释义:选购化妆品注意避免重金属的危害,认真查验“三证”,即产品合格证、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第五部分 医疗器械类1.医疗器械识假

34、冒,用前注意看文号。释义:医疗器械是有批准文号和有效期的,使用前要看清包装上的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2.器械包治乱吹牛,千万不要被忽悠。3.隐形眼镜须讲究,佩戴之前先诊断。释义:像隐形眼镜,有些医疗器械是一部分植入人体,一部分在体外使用,这些器械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配置使用。类似的产品还有人工耳蜗、部分类型的助听器、人工喉等。4.医疗器械非万能,包治百病纯骗人。释义:医疗器械广告中不得出现所谓的“包治”、“根治”、“研究发现”、“完全无毒副作用”、“无效退款”、“保险公司承诺”、“最新技术”、“最先进科学”、“国家级产品”、“疗效最佳”、“保证治愈”、 “即刻见效”等

35、虚假、夸大、误导性内容。天花乱坠的吹嘘都不可信。5.治疗仪、理疗仪,不是人人都适宜!释义:一些以体验式销售的理疗仪、治疗仪,往往夸大宣传,以洗脑的方式诱骗老年人购买,这些产品只是有辅助作用,并非人人都适宜。6.美瞳添美丽,未必适合你。释义:不是人人都能戴隐形眼镜。患有角膜炎、睑缘炎、麦粒肿、结膜炎、干眼症等,或患急、慢性泪囊炎、青光眼、葡萄膜炎证、鼻窦炎以及慢性过敏性眼病、上睑下垂或眼睑闭合不全等,都不能戴隐形眼镜。7.美瞳未必“美”,伪劣伤你眼。8.美瞳销售需审批,美眉选购要注意。释义:购买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俗称“美瞳”)时应注意:一要到有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眼镜店购买,切忌贪图便宜,从非

36、正规商家或无资质网店购买;二是要查看产品是否取得了产品注册证;三是佩戴时应遵照使用说明书和眼科医生的指导。9.颈椎牵引莫乱用,小心产生副作用。释义:颈椎牵引器并非人人适用,更不可随便使用或盲目滥用。尤其是老年人往往还有其他疾病,更要谨慎使用,应首先到正规医院咨询医生,根据自己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产品正确使用。10.家庭理疗,安全为先。11.家庭理疗很方便,安全操作要注意。释义:家庭自我理疗须注意:一是购买使用前要先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咨询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士自身病情是否适用某一类理疗医疗器械。二是严格按照理疗类医疗器械说明书的要求操作。三是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理疗的时间要有间隔,强度不能太大,

37、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咨询专业人士。四是使用过程中出现明显不适感,建议暂停使用,并去医疗机构咨询调整方案。12.体验多为推销,购买小心上当。释义:名为体验,实为推销,其产品夸大宣传功效,质量无保障,假劣药械常混迹其中,不仅耽误正常治疗,一旦发生事故,无法找到责任人。13.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不可怕,做好管控及时报。14.义齿使用要注意 避冷避热常清洗。释义:镶嵌义齿(假牙)后,应注意口腔卫生,应避免咀嚼冷硬的食物;切勿用义齿撬拉瓶盖,防止损伤;活动义齿饭后和睡前应摘下清洗,不可以用热水浸泡。 15.选购器械看资质,保留发票好维权。 释义:要在医生指导下选购家用医疗器械;要学会查看产品合法资质;要看清

38、经营者的资质;不要轻信推销人员的宣传;付款后一定要索取发票,以便产品质保时有凭证。16.隐形眼镜是器械,不是想戴都能戴。释义:患有角膜炎、睑缘炎、麦粒肿、结膜炎、干眼症等,或患急、慢性泪囊炎、青光眼、葡萄膜炎证、鼻窦炎以及慢性过敏性眼病、上睑下垂或眼睑闭合不全等,都不能佩戴隐形眼镜。18.“免费体验”有风险,莫贪“免费”误病情。 释义:市场上各种医疗器械“免费体验”活动,竭力鼓吹其医疗器械产品。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等级安全程度由低到高依次分为一、二、三类。说明书必须注明产品适应症和禁忌症,体验者应全面了解产品性能,理性选择体验活动,特别是老年体验者不要盲目听信产品宣传而耽误疾病的治疗。第六部分 社

39、会共治类1.食药安全好帮手,12331热线做朋友。2.发现假劣食品请别慌,及时拔打12331。3.买到假药莫心焦,请拨12331。释义: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伪劣药品以后,可拔打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12331”进行投诉,可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理智看广告,关键看疗效。5.免费体验防陷阱,亲情营销骗局多。释义:一些名为“免费体验”,实为推销的骗局。其产品夸大宣传功效,质量无保障,假劣器械常混迹期间。不仅耽误正常治疗,一旦发生事故,无法找到责任人。6.要想维权有保障,勿忘商家开发票。 释义:消费者不管是购买食品或药品,一定要向商家索要收据或发票,以便维权。7.假劣食品进农村,留守人群莫上当。释义:当下,因假劣食品价格便宜受到农村留守人群的青睐,加之这一人群大多老人和孩子,识假辩假能力弱,容易上当受骗。食用后不仅无营养,还存在食品安全隐患。8.你监督,我举报,假劣食品药品无处逃。释义: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除了经营者自律,政府部门监管,更需要群众的监督。安徽省规定企业内部员工举报违法经营食品药品行为属实,个人信息将受到保护并兑现奖励。第 29 页 共 29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