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设计方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5605942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25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资源描述:

《施工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设计方案(6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五、施工组织设计目 录1. 主要施工方法2. 劳动力计划及劳务分包情况3.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4. 确保工程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5. 确保工程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6.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7. 资源配备计划8. 对工程重点和难点的分析及解决方案,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应用9. 合理化建议和需要说明的其它问题附表一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 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 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我公司高度重视本项目投标,在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招标文件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踏勘,充分领悟和理解了设计要求和设计的意图, 按照招标

2、文件对工程质量、工期、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依据现行的工程技术标准,对本工程的施工进行科学的组织与安排。该项目位于新郑市华南城内,行车道每侧宽16 米,中间8米花坛分隔带,两侧各2米设施带,机动车道横坡1.5%。道路全长约2.9公里。行车道采用沥青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分两个标段,我公司投第一标段。1. 主要施工方法根据本项目特点,我们将尽量本着“先临时后主体、先主体后附属、平行作业和流水作业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安排各项工程施工。路基雨水路面路口标线等。1.1. 施工前期准备1.1.1. 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

3、,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根据有关程序提出修改意见报请变更设计。1.1.2. 根据现场收集到的情况、核实的工程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和人员、设备、材料准备情况,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或业主批准并及时提出开工报告。重要项目,编制施工网络计划。1.1.3. 修建生活和工程用房,解决好通讯、电力和水的供应,修建供工程使用的临时便道、确保施工设备、材料、生活用品的供应;设立必要的安全标志。1.1.4. 施工测量1.1.4.1. 路基开工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等。施工测量的方法和精度应符合交通运输部颁

4、布实施的公路路线勘测规程的要求。1.1.4.2. 导线复测 当原测的中线主要控制桩由导线控制时,施工单位必须根据设计资料认真搞好导线复测工作; 导线复测应采用全站仪或其它满足测量精度的仪器。仪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校正; 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时行加密,保证在道路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互相通视; 导线起讫点应与设计单位测定结果比较,测量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规定时,应满足以下要求:角度闭合差()为 ,n是测点数;坐标相对闭合差为1/10000; 复测导线时,必须和相邻施工段的导线闭合; 对有碍施工的导线点,施工前应加以固定。固定方法可采用交点法或其它的固定方法。所设护桩应

5、牢固可靠,桩位应更于架设测量仪器,并设在施工范围以外。其它控制点也可参考此法固定。1.1.4.3. 中线复测 路基开发前应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讫点等; 恢复中线时应注意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或业主; 如发现原设计中线长度丈量错误或需局部改线时,应作断链处理,相应调整纵坡、并在设计图表的相应部位注明断链距离和桩号。1.1.4.4. 校对及增设水准基点 使用设计单位设置的水准点之前应仔细校核,并与国家水准点闭合,超出允许误差范围时,应查明原因并及进报告有关部门; 水准点间距不宜大于1km,在人工结

6、构物附近、高填深挖地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地段宜增设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必须符合精度要求,并与相邻路段水准点闭合。 如发现个别水准点受施工影响时,应将其移出影响范围之外,其标高应与原水准点闭合; 增设的水准点应设在便于观测的坚硬基岩上或永久性建筑物的牢固处,也可设在埋入土中至少1m深的混凝土桩上。1.1.4.5. 路基施工前,应详细检查、核对纵横断面图,发现问题时应进行复测。若设计单位未提供横断面图,应全部补测。1.1.4.6. 路基放样 路基施工前,应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在距路中

7、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50m。桩上标明桩号与路中心填挖高,用(+)表示填方,用()表示挖方; 在放完边桩后,应进行边坡放样,对深挖高填地段,每挖填5m应复测中线桩,测定其标高及宽度,以控制边坡的大小; 路基施工期间每半年至少应复测一次水准点,季节冻融地区,在冻融以后也应进行复测; 机械施工中,应在过桩处设立明显的填挖标志,在施工中,宜在不大于200m的段落内,距中心桩一定距离处埋设能控制标高的控制桩,进行施工控制。发现桩被碰到或丢失时应及时补上; 取土坑放样时,应在坑的边缘设立明显标志,注明土场应里和桩号及挖掘深度;作为排水用的取土坑,不挖到距坑底0.20.3m时,应按设计

8、修整坑底纵坡; 边沟、截水沟和排水沟放样时,宜先做样板架检查,也可每隔1020m在沟内外边缘钉桩并注明里程及挖深。 施工过程中,应保护所有标志,特别是一些原始控制点。1.1.5. 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 路基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对路基工程范围内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通过取样、试验确定其性质和范围,并了解附近既有建筑物对特殊土的处理方法; 施工人员应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对取自挖方、借土场、料场的路堤填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如设计文件提供的料场填料不足时,应自行勘查寻找; 挖方、借土场和料场用作填料的土应进行下列试验项目,其试验方法按土工试验规程办理;a.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或液性

9、指数;b.颗粒大小分析试验;c.含水量试验; d.密度试验; e.相对密度试验;f.土的击实试验; g.土的强度试验(CBR值);对特殊土,除进行以上试验外,还应结合对各种土定名的需要,辅以相应的专门鉴别试验,以确定其种类及处治方法; 使用新材料(如工业废渣等)填筑路堤时,除应按相关规范有关试验外,还应作对环卫有害成份的试验,同时提出报告,经批准后方可使用。1.2. 路基工程1.2.1. 基本要求 在路基用地和取土坑范围内,应清除地表植被、杂物、积水、淤泥、表土和旧沥青面层,处理坑塘等,并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对基底进行压实; 路基填料应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规定,经调查、试验后合理选用; 填方路基须分层

10、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 施工临时排水系统与设计排水系统结合,避免冲刷边坡,勿使路基附近积水; 在设定取土区内合理取土,不得滥开滥挖。完工后应按要求对取土坑和弃土场进行修整,保持合理的几何外形。1.2.2. 主要施工方法1.2.2.1. 场地清理 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用地放样,由业主办理征用土地手续。施工单位可根据施工需要提出增加临时用地计划,并对增加部分进行用地测量,绘制用地平面图及用地划界表,送交有关单位办理拆迁及临时占用土地手续; 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既有房层、道路、河沟、通讯、电力设施、上下水道、坟墓及其它建筑,均应协助有关部门事先拆迁或改造;对于路基附近的危险建筑应予

11、以适当加固;对文物石迹应妥善保护; 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清理,砍伐的树木应移置于路基用地之外,进行妥善处理。填方高度小于1m的应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填方高度大于1m的允许保留树根但根部露出地面不得超过20cm。取土坑范围内的树根也应全部挖除; 在填方和借方地段的原地面应进行表面清理,清理深度应根据种植土厚度决定,清出的种植土应集中堆放。填方地段在清理完地表面后,应整平压实到规定要求,才可进行填方作业。 依据设计和监理要求处理旧路基,重点是旧路的病害。1.2.2.2. 试验路段 在特殊地区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行路基施工时,应采用不

12、同的施工方案做试验路段,从中选出路基施工的最佳方案指导全线施工; 试验路段位置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路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 试验所用的材料和机具应当与将来全线施工所用的材料和机具相同。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试验路段施工中及完成以后,应加强对有关指标的检测;完工后,应及时写出试验报告。如发现路基设计有缺陷时,应提出变更设计意见报审。1.2.2.3. 土方机械化施工1.2.2.3.1. 建章立制: 制订机械使用与管理制度和油料供应制度; 规定土方机械调运的措施; 编制机械施工组织技术方

13、案和综合机械流水作业程序,按不同的工程内容,指导机械施工; 制订机械的日常保养、定期检修和机械保修的制度,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充分发挥机械的作用; 设置临时机修厂房和机械修理场地,安装安全防护设施,并按机械的数量和完好程度,恰当配备检修人员; 储备机械来源。1.2.2.3.2. 综合机械化修筑路基的机械配备,应根据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计划按就地取土填筑、短距离运土填筑、远距离运土填筑及就地弃土及短距离弃土等原则予以配置。 就地取土填筑。如果工程不大,取土和平整工序可由平地机完成;压实和土的润湿工作,可分别由压路机和洒水车完成。机械配备数量,宜视须完成的工程量、工期和设备的能力而定; 短距离取土填筑

14、路基,宜划段分层以推土机和铲运机担任运土工作,平地机和压路机分别担任整平和压实工作。机械的配备数量,宜最大限度地满足机械产量的要求,充分的发挥机械效率; 远距离取土填筑的土一般来源于取土场或路堑。宜以推土机完成挖土工序,装载机和挖掘机完成装土工序(当土质不坚时,亦可不用推土机,而直接用装土设备装土),以自卸汽车完成运土的工序。汽车数量应按装车设备能力和运距的长短而定,其余各工序可按和的规定办理; 就地弃土或距离弃土可用推土机或铲运机完成; 本项目有大量的借土填方,必须据运距组织运输车。1.2.2.4.路基填方1.2.2.4.1.路基填方施工前的原地面,必须按照1.2.2.1. 清理场地,还应注

15、意: 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排走的雨水,不得流入农田、耕地;亦不得引起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 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压实; 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平整后按规定要求压实。在深耕地段,必要进,将松土翻挖,土块打碎,然后回填、整平,压实; 路堤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应不小于30cm,并予以分层压实。 当路堤稳定受到地下水位影响时,应在路堤底部填以水稳性优良、不易风化的砂、砂砾、碎石等材料或采用无机结合料(生石灰粉、水泥等固化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使基底形成水稳性好,厚约

16、30cm的稳定层,或设置隔离层。1.2.2.4.2. 路堤填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路堤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应用时,必须采取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措施,经检查合格方可使用; 钢渣、粉煤灰等材料,可用作路堤填料,其他工业废渣在使用前应进行有害物质的含量试验,避免有害物质超标,污染环境; 捣碎后的种植土,可用于路堤边坡表层。 路基填方材料,应有一定的强度。1.2.2.4.3. 土方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用透水性不良的土填筑路堤时,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实含水

17、量2%之内。1.2.2.4.4. 土方路堤,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采用机械压实时,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按土质类别、压实机具功能、碾压遍数等,经过试验确定。但最大松铺厚度,不应小于28cm。1.2.2.4.5. 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厚度,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1.2.2.4.6. 填筑路堤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1.2.2.4.7. 原地面纵坡大于12%的地段,可采用纵向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山坡路堤,地面横坡不陡于

18、15且基底符合5.1节规定要求时,路堤可直接修筑在天然的土基上。地面横坡陡于15时,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填筑应由最低一层台阶填起,并分层夯实,然后逐台向上填筑,分层夯实,所有台阶填完之后,即可按一般填土进行。半填半挖路基,必须在山坡上从填方坡脚向上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m。其中挖方一侧,在行车范围之内的宽度不足一个行车道宽度时,则应挖够一个行道宽度,其上路床深度范围之内的原地面应予以挖除换填,并按上路床填方的要求施工。1.2.2.4.8. 若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上

19、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1.2.2.4.9.机械作业时,应根据工地地形、路基横断面形状和土方调配图等,合理地规定机械运行路线。土方集中工点,应有全面、详细的机械运行作业图据以施工。两侧取土,填高在3m以内的路堤,可用推土机从两侧分层推填,并配合平地机分层整平。土的含水量不够时,用洒水车洒水,并用压路机分层碾压。1.2.2.4.10. 填方集中地区路堤的施工,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取土场运距在1km范围时,可用松土机械翻松,用挖掘机或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用平地机平整填土,配合洒水车压路机碾压; 取土场运距超过1km范围时,可用松土机械翻松,用挖掘机或装载机配

20、合汽车运输,用平地机平整填土,配合洒水车压路机碾压;1.2.2.5. 桥涵回填土 回填土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的填料,除设计文件另有规定外,应采用砂类或渗水性土;当采用非透水性土时,应在土中增加外掺剂如石灰、水泥等;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的填土,应适时分层回填压实。回填土时对桥涵圬工的强度等要求应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规定办理; 桥涵填土的范围: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顶部为距翼墙尾端不小于台高加2m;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2m;拱桥台背填土长度不应小于台高的34倍;涵洞填土长度每侧不应小于2倍孔径长度; 桥台背后填土宜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 挡墙填料宜选用砂石土

21、或砂类土。墙趾部分的基坑,应及时回填压实,并做成向外倾斜的横坡。填土过程中,应防止水的浸害。回填结束后,顶部应及时封闭; 回填土应分层填筑并严格控制含水量,分层松铺厚度宜小于20cm。当采用小型夯具时,松铺厚度不大于15cm,并应充分压(夯)实。1.2.2.6. 挖方 本项目计划采用纵挖法:先沿路堑纵向挖掘一通道,然后将通道向两侧拓宽,上层通道拓宽至路堑边坡后,再开挖下层通道。 1.2.3. 软土地基处治 本项目很有可能遇到软土地基,计划处治方式选择两种: 换填土,挖除软土,换填符合道路填筑的土,其填筑压实要求同路基填筑压实,这种方法投资小、成本低、施工快,施工首选,但是,如果遇到软土层较厚,

22、就加大了成本,宜选用其它方法; 级配碎石垫层:级配碎石的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适当洒水,分层压实;级配碎石垫层宽度应宽出路基边脚0.51.O米,两侧端以片石护砌;级配碎石垫层厚度及其上铺设的反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 砂垫层、反压护道、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 碎石桩、砂桩、 粉喷桩等处治成本较高,不建议本项目使用; 软土地基上的路堤,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和稳定性观测,并根据观测结果对路堤填筑速率和预压期等做出必要调整。 软土地基必须处理到位,直接影响施工质量。1.3. 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1.3.1. 概述本项目机动车道底基层均采取18cm厚水泥石灰稳定土。水泥石灰土施工的施

23、工气温应在5摄氏度以上。待路基、雨水施工完成,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底基层的施工。1.3.2. 底基层施工工艺底基层施工时拟采用1台稳定土拌和设备在拌和场集中拌和;摊铺机摊铺。摊铺采用基准高程控制法施工;压路机碾压成型。如果业主或监理要求用沿路拌和的方法施工,我公司将选用拌合宽度2.5米的大型路拌机拌合。1.3.3. 材料准备1.3.3.1. 粗、细集料 水泥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其它外界影响而变质的水泥。路面底基层宜采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水泥;要求水泥各龄期强度、安定性等须达到相应指标要求,要求水泥初凝时间在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不短于6

24、个小时。散装水泥进场入罐时,要了解其出炉天数,刚出炉的水泥,要停放七天才能使用,夏季高温作业时,散装水泥入罐温度不能高于50,高于这个温度,若必须使用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石灰 石灰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4.2.2中的各项要求,质量应符合不低于级消石灰或级生石灰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石灰要分批进场,做到既不影响施工进度,又不过多存放,应尽量缩短堆放时间,如存放时间稍长应予履盖,并采取封存措施,妥善保管。石灰用插管式消解,通过流量控制消解石灰的用水量,既要保证石灰充分消解,水又不宜过多。消解好的石灰存放时间应为710天。消石灰必须采用机械过筛法,通过

25、1的筛孔。消石灰布撒前应满足不低于级消石灰的要求。 土 宜采用塑料指数1220的粘土(亚粘土),有机质含量大于10%的土不得使用。对于塑性指数不符合以上规定的土,如因远运土源有困难或工程费用过高而必须使用时,须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铺,经论证,质量符合规定后,才允许用于路面底基层施工。粗集料采用碎石,细集料采用石屑及天然砂。由试验室组织对料场材料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从料场采购进场,储备于拌和站堆场内,场地地面做好硬化及排水系统,防止石料污染。1.3.3.2. 水凡饮用水皆可使用,应洁净,不含有害物质,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水源不得使用。遇有可疑水源,须委托有关部门化

26、验鉴定。1.3.4. 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目标配合比设计依据规范及设计要求,制备不同比例的水泥石灰混合料确定其各自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同时作出水泥石灰剂量标准曲线。确立同一龄期,同一压实度试件的抗压强度,选用强度最大的石灰比例,完成配合比设计并报监理认可。 目标配合比验证依据目标配合比,利用调试完毕的搅拌楼试拌混合料,确定各类料口的开口尺寸及调整电机转速,直至生产的混合料满足规范的要求,报监理批准后使用。1.3.5. 试验段 准备工作底基层摊铺前对下承层进行整修并打扫干净。处理完毕后的下承层顶面高度、宽度及横坡等应符合规范要求,且表面应平整、坚实,没有松动和软弱地点。检验合格后测放边线,恢

27、复中线,直线段每10m设一桩控制高程,平曲线段每5m设一桩控制高程。 铺筑试验段底基层正式施工前,均应进行试验段的施工,为规模性施工作准备。下承层经检测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选择200m路段进行试验段的施工。通过试验段的施工,以确定合理的人员配备、设备组合、结构层配合比、松铺系数及使混合料在最佳含水量时达到规定压实度的压实程序、压实遍数及压实工艺,并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及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试验段完成后检测其平整度、路拱横坡、压实度、强度等各项指标,若满足要求应将试验段总结报监理认可。否则应自行放弃,重新进行试验段的施工直至合格为止。1.3.6. 混合料的拌和底基层混合料在拌和场进行集

28、中拌和,拌和机配备电子计量设备和粒料超大粒径过滤筛。厂拌设备的单台拌和能力不得少于400t/h,且具有良好的自动控制功能,机械完好率在95%以上。厂拌的设备及布置位置应在拌和以前提交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并取得批准。开始拌和前,检查各种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生产配合比(外加水和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视天气情况修正),在拌和时,实际的材料剂量应大于混合料组成设计时确定的材料剂量0.5%。同时,在充分估计施工富余强度时要从缩小施工偏差入手,严禁以提高石灰用量的方式提高强度。开始出料后,要在拌和站投料运输带上取样检查混合料中集料的合成级配、水泥剂量是否符合设计的配合比。正式生产后,每天上下

29、午各检查一次拌和情况,检验其配合比、集料级配、含水量等是否变化。高温作业时,早晚和中午的含水量要有所区别,按温度变化及时调整。出料口要配备装有活门漏斗的料仓,由漏斗出料装车。装料时车辆要前后移动,避免混合料离析。按规定频率抽检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做到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使用。采取措施保证水、电的正常供应;做好防风、防雨及安全生产工作。还要注意环境保护,防止污染农田拌和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配合比配料。1.3.7. 混合料的运输混合料的运输采用自卸汽车完成。拌和场离摊铺点较远时,混合料在运输时要用苫布覆盖,以防止水分蒸发;卸料时应注意卸料的速度,防止离析,运输到现场存放时间不超过2小时。运输车由专人

30、指挥,按照规定的线路行驶。严禁在已铺筑的底基层上紧急刹车和急转弯。运输车辆速度宜缓,以减少不均匀碾压或车辙。底基层用网格法卸料,基层施工时运输车卸料时严禁撞击摊铺机。运输车不得随意倾倒剩料、废料。1.3.8. 混合料的摊铺底基层采用3台摊铺机摊铺,前后相隔5-10m同步向前摊铺混合料,每台摊铺机的最大摊铺宽度不大于7m,边部并一起碾压。局部机械摊铺不到的地方采用人工配合补料,用手扶式振动压路机压实。加宽段铺筑应设竖直纵缝,在和加宽段相接的底基层养生完成后,清理干净接缝处的料渣,开始加宽段的摊铺,用装载机布料,人工配合补料,压路机碾压密实。在水泥石灰混合料摊铺前,应将路基上的灰尘及浮尘等彻底清扫

31、,并喷洒适量的水,以保证上下层之间的结合。摊铺前需报验监理工程师,严禁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进行混合料摊铺。摊铺前首先由测量人员根据复核的水准点和控制桩检查,确定好模板顶标高。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要保持适当的速度匀速行驶,不宜中断,中断2h以上时,设横向接缝;试验人员要随时检测成品料的配合比和剂量,并及时反馈到拌和场;测量人员随时对标高、横坡、平整度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及时调整。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粗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应该铲除,并用新拌和料填补。1.3.9. 混合料的压实混合料的碾压应按试验段确认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工艺进行。混合料摊铺成型后,当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量0.51%时,立即在全宽

32、范围内碾压,碾压段长度依据气温条件确定。使用1821t三轮压路机和激振力大于40t的振动压路机碾压,并用25t以上的胶轮压路机进行柔性碾压。碾压厚度不超过200mm。严禁采用薄层贴补的办法找平。碾压时先由钢轮压路机稳压一遍,然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35遍,终压由胶轮压路机压实一遍,具体的碾压遍数通过试验段确定,碾压施工图如下所示:碾压注意事项: 摊铺及整形的混合料应立即在全宽范围内压实,并在当日完成碾压,必要时混合料须晾晒或加水,使之接近最佳含水量,再进行碾压。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便保持摊铺层表面不受破坏。碾压时轮迹应重叠1/2轮宽,使每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

33、均匀的压实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在压实过程中,每一个作业面保证一台胶轮压路机进行终压,以便解决混合料压实后表面出现的细小裂纹。 一个路段完成后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前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一段未压部分一起再进行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未经压实的混合料被雨淋均应清除并更换。1.3.10. 接缝处理 横向接缝在必须设置横向接缝时,摊铺机应驶离混合料末端,人工将混合料末端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与混合料厚度相同的方木,整齐靠方木的混合料。在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m 长,高度宜高出方木25cm,然后将混合料碾压密实。重新开始摊铺时,将砂砾碎石及方木除去,并将下面清扫

34、干净,重新开始摊铺。 纵向接缝每单幅一次摊铺完成,不设纵向接缝。异型断面在不可避免时应设竖直纵缝,其缝需竖直相接,严禁斜茬。处理方法采取在前一段一幅施工时,在靠中央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底基层厚度相同;混合料拌和结束后,在靠近支撑木的一部分,应人工进行补充拌和,然后整形和碾压,养生结束后,在铺筑另一段之前拆除支撑木。1.3.11. 养生及交通管制石灰稳定土碾压完成后应及时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d,气温较高时,则应连续养生。养生方法采用透水土工布覆盖养生,养生期内应始终保持土工布潮湿。下层施工完成后,可据图纸和监理要求决定是否需要养生,再铺筑上层。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

35、通。不能封闭时,须经监理批准,并将车速限制在30km/h以下,但禁止重型车通过。结构层养生期满,而不能立即进入下个结构层施工的,应进行不少于23次的洒水养护,对其层面上的散落的集料要及时清扫。施工车辆要慢行,特别是洒水车车辆,注意不要粘坏灰土表面。为防止结构层面干缩产生裂缝,养生工作宜延续到基层施工为止。1.3.12. 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集料要尽可能搭棚储存或用彩条布覆盖,尤其是细集料在遇雨时要覆盖好。拌和机的计量要准确,应在投料运输带上定期取样检查各料仓的投料数量,及时检查、调整计量精度。正式拌和之前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严禁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及标高调整,如局部低洼可采用翻松、添加

36、新鲜混合料重新碾压。未经压实,雨淋后,应清除更换新的混合料以防止翻浆。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摊铺现场。车上的混合料应尽可能进行覆盖,减少水分损失。严格控制碾压含水量,按确定的可压实含水量范围及时碾压。碾压过程中如表面缺水,可适当洒水使表面湿润,再用压路机碾压。避免纵向工作缝,减少横向工作缝。工作接缝应采用与路表面垂直的平接缝,严禁采用斜接缝,在第二天开始摊铺新混合料之前,应将末端斜坡挖除,并挖成横向垂直的断面。施工中防止出现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配合比不准确、拌和不均匀、摊铺不平整、粗细集料离析、碾压不密实、接缝不平整、高程不准确等质量通病,避免形成起皮、松散、裂缝、弹簧、翻浆、强度不合格等质量

37、缺陷,以确保路面基层的工程质量。每个作业点应备有一天施工长度的防雨覆盖材料以免雨水对基层施工的影响。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经摊铺的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施工中必须派专人保护沉降观测板不受损坏,如有损坏,应尽快予以修复;并加强日常管理,做好与指挥部委托沉降观测的配合工作。1.3.13. 检 测施工过程中每天按规定项目及频率进行底基层的试验检测,以指导生产,并进行试验资料汇总,进行动态管理。按部颁标准和业主规定的有关项目及频率,进行成型路段的检测,如压实度、平整度、厚度、标高、弯沉等,对路段进行质量评定。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1.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本项目机动车道的基层是二层18cm厚水泥

38、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完成,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基层的施工,机动车道的基层施工顺序为下基层、上基层。基层施工时拟采用WQ500型水稳拌和设备在拌和场集中拌和混合料;采用2台8500型摊铺机半幅双机联铺。摊铺采用基准高程控制法施工;压路机碾压成型;分段封闭养护。1.4.1. 材料准备、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其它外界影响而变质的水泥。路面基层宜采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水泥;要求水泥各龄期强度、安定性等须达到相应指标要求,要求水泥初凝时间在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不短于6个小时。散装水泥进场入罐时,要了解其出炉天数,刚出炉的水泥,要停放七天才能使

39、用,夏季高温作业时,散装水泥入罐温度不能高于50,高于这个温度,若必须使用时,应采取降温措施。、碎石碎石集料的公称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mm,轧石场轧制才材料按不同粒径分类堆放,以利施工时掺配方便,采用的套筛余规定的要求一致。基层用继配碎石备料建议按粒径9.531.5mm、粒径4.759.5mm、粒径2.364.75mm和粒径2.36mm以下四种规格筛分加工出料。碎石混合料中碎石压碎值不大于28%,针片状含量宜不大于15%,集料中小于0.6mm的颗粒必须做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要求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水凡饮用水皆可使用,应洁净,不含有害物质,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水源不得使用。遇有

40、可疑水源,须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1.4.2. 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依据规范及设计要求,通过试配,确定合理的矿料级配、水泥剂量、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容重和强度指标,完成水泥稳定碎石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并报监理认可。、目标配合比验证依据目标配合比,利用调试完毕的搅拌楼试拌混合料,确定各类料口的开口尺寸及调整电机转速,直至生产的混合料满足规范的要求,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使用。1.4.3. 混合料施工基层的施工工艺选用集中拌合、双机联铺,具体施工方法同底基层类同,参见本文1.2.4水泥石灰土底基层施工。1.5. 透层、黏层、防水层施工透层材料采用PC-2喷洒型阳离子乳化沥青,其质量符合公路沥青路

41、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透层油使用之前应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的方法进行试验,且满足规范及图纸要求。对半刚性基层透层沥青渗入基层的深度应不小于5mm,并与基层结合成一体。黏层的沥青材料采用SBR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沥青材料使用之前应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的方法进行试验。防水黏结层的沥青材料采用SBR改性沥青。防水黏结层沥青材料使用之前应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的方法进行试验,且满足规范及图纸要求。封层沥青的规格和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42、(JTG F40-2004)的要求,并应与面层所用沥青的种类、标号相同。1.5.1. 透层施工基层碾压结束表面稍干即洒布中凝液体石油沥青AL(M)-1透层油,用量为1.10L/m2。施工透层沥青之前全面检查确认基层的质量和桥面水泥混凝土的质量,并将基层表面的松散颗粒、泥土、杂物等清扫干净。喷洒透层沥青之前,用塑料薄膜将缘石、纵向排水沟及混凝土护栏的外露部分严密覆盖,防止被沥青污染。洒布车的行进速度和洒布量应保持均衡、稳定,以保证洒布均匀、洒布量适宜。洒布后,表面不能形成油膜。喷洒透层沥青,待其表面干燥后,紧接铺筑沥青稀浆下封层。若需延迟稀浆下封层施工,又要通行运料车辆时,在洒布透层沥青后立即洒

43、布石屑,并用胶轮压路机紧跟碾压。洒布石屑碾压完毕后即可开放轻型车辆通行,并及时扫除多余石屑。当出现局部透层剥落时,及时进行修补。透层油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二次,每次洒布的用量根据试验确定,黏层油采用沥青洒布车一次喷洒均匀,使用的喷嘴应根据透层油、黏层油的种类和黏度选择。透层油、黏层油必须洒布均匀,有花白遗漏处应人工补洒。1.5.2. 下封层施工在透层施工完毕表面干燥,并经检验合格后,及时采用稀浆封层机铺筑下封层,沥青用量为1.80Kg/m2。施工时气温不低于10,雨天不施工。每批沥青都必须有分析报告书,同时进行实验检测,以保证和设计一致且质量合格后方能使用。用于施工现场的每一料堆集料应取代表性样

44、品进行五次筛分分析实验,如果五次实验的平均值都在集配范围内,才能用该料堆的集料。封层机在施工前,应对机上的各部分分别进行启动和停止试验,检查运转情况是否正常;在机器整体运转正常后,须对机上的给料系统进行标定,以保证施工中能按配比供料。施工中将封层机就位,施工时待搅拌筒内的稀浆混合料达到半筒的量时,打开搅拌筒出口,使混合料流入摊铺槽内;此时还须仔细观察稀浆混合料的稠度,调节给水量,使稀浆混合料达到要求的稠度;当稀浆混合料注满摊铺槽空积的2/3时,开动机器进行均匀的摊铺,同时打开封层机下部的喷水管以喷水湿润路面;当封层机上的备用材料中有一种料已有完时,应立即脱开输送带离合器,开关闭乳液阀和水阀,待

45、搅拌筒和摊铺槽内稀浆混合料全部摊铺完扣,机器即停止前进,待清理后再重新上料进行摊铺。施工注意事项: 保持摊铺速度的均匀性。 随时观察混合料的稠度,及时调整水量和乳液量。 根据左、右摊铺槽内稀浆的存留情况,调节分料槽的倾斜方向的倾斜角;调节左、右螺旋推进器,将稀浆快速地推向两侧。 应能使摊铺槽内保持2/3容量的稀浆,以保证摊铺槽作业的连续性。 每车料摊铺完毕而重新装料的间歇,须摘下摊铺槽,移至路边用水冲刷干净。1.5.3. 黏层施工沥青面层中、下面层间洒布黏层沥青,采用SBR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用量为0.45L/m2。在沥青混合料与路缘石、纵向排水沟等水泥砼构件接触面,涂抹乳化沥青黏层。若先铺沥

46、青混合料面层后安路缘石等构件时,用乳化沥青灌填两者之间的接缝,防止渗水。黏层沥青洒布车的车速和喷洒量根据试洒确定,并按确定的数据保持稳定作业,使所有粘结面喷洒均匀。缘石、排水沟等接触面的黏层沥青可用人工涂抹均匀,若用灌缝法施工,则应灌满而不外溢;干后检查不满处应补灌。浇洒前先清除下承层表面杂物、灰尘等,黏层沥青均匀洒布或涂刷。黏层乳化沥青洒布后,应待破乳,水份蒸发完后进行沥青砼的铺筑。1.5.4. 防水层施工沥青面层下洒布SBS改性沥青防水层。具体施工方法同投层、黏层类同。1.5.5. 施工要点 温度要求黏层、透层、下封层的施工气温不应低于10或路面潮湿时不能施工。大风、有雾或即将降雨时应停止

47、施工。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应在正常温度下洒布,如气温较低,稠度较大的可适当加热。改性沥青应适当加热,但加热温度不应超过180。 试验段铺筑黏层、透层、下封层在正式施工之前,通过不少于200m长的试验路进行试配、试喷、试铺,并将结果报监理审批。 1.5.6. 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透层、黏层应随时检查基面是否干燥、清洁、无灰尘。即使符合要求也应在上午和下午各记录一次,表示检查认可。每天应至少检查一次(随机3处)黏层沥青洒布量及乳化液中的沥青含量,评价其是否符合试验路段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数据,同时做好记录。当偏差超过0.3%时,应及时调整。应随时检查黏层沥青喷洒量是否均匀,在沥青面层全宽范

48、围内有无渗漏或过量,并及时做好记录,发现缺陷及时补救。 下封层应随时检查基层面是否干燥、清洁、无灰尘。基层接缝、裂缝是否预先处理并符合要求;损坏的透层是否预先处理并符合要求,上述检查应及时做好记录并落实处理情况。对封层沥青混合料每天应至少抽检两次,检验集料级配及油石比是否符合批准的生产配合比要求。应随时检查铺筑层外观,是否平整、颜色均匀,无花白、无油块、无松石,以及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安全与环保措施a、沥青的运输、贮存应符合施工安全规范的相关要求。b、采用乳化沥青可能会引起人的眼睛、皮肤发炎。若操作时温度在3580时则有可能发生烫伤,故操作人员应全身遮盖(包括手套),穿劳保鞋,戴防风眼

49、镜。c、废液、弃碴以及废弃的混合料,应运到规定的地点处置,不得沿路抛洒。1.6. 沥青面层施工方法1.6.1. 概述本项目路面上面层采用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下面层采用7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沥青砼面层为柔性路面,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道路面的行车平稳性及其他性能。为保证施工质量,本项目配备一批先进的沥青砼拌和、摊铺、碾压设备,结合设备性能及工程具体情况,制定沥青砼施工工艺。1.6.2. 沥青面层施工先施工下面层,后施工上面层,采用顺序作业。 原材料的进场及检验a、沥青混合料根据设计文件要求沥青采用抗滑式普通沥青砼。b、粗集料面层采用石料的粒径和质量应符合

50、规范规定,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及良好的颗粒。c、细集料选用的细集料应干净、干燥、无风化、无杂物,并且要有适当颗粒组成,采用石灰岩机制砂和石屑。d、填料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清除。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亲水系数小于1,所有填料不得使用回收矿粉。为改善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或者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表面层应掺和集料总重量2%的水泥代替部分矿粉。 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a、目标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确认合格后,沥青混合料按照马歇尔混合料设计体系进行设计。完成各沥青面层结构的目

51、标配合比,确定各种矿料的用量及最佳用油量。b、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目标配合比,对拌合楼二次筛分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反复调整冷料仓的材料比例达到供料平衡。进行试验,确定符合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c、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路段。在试验路段上钻取芯样进行试验,确定用于生产的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时控制的依据及检验的标准。 试验路段面层施工需铺筑200米长的试验段,通过对沥青混合料的试拌、试铺和试压试验,并据此指定正式的施工程序,以确保良好的施工质量和路面施工的顺利进行,验证生产配合比的合理性、可靠性,取得必要的施工参数,掌握施工要领,优化施工工艺和施

52、工组织管理方式。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采用沥青拌和设备集中拌和,且其拌和设备单台产量不小于180t/h,并配置红外测温仪、成品仓和二次除尘装置。a、温度控制沥青混合料的矿料温度190220,沥青温度为160165,混合料出厂温度为175185,初碾温度不低于150,终压温度:不低于90。b、施工要求应严格控制拌合料出厂温度,超过195应废弃。沥青混合料的采用自卸汽车运输,使用油水混合剂作为隔离剂,严格控制油与水的比例。运料车装料时应通过前后移动运料车来消除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装料分多次装载。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采用2台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摊铺,单幅一次摊铺完成,摊铺机组成联合梯队进行摊铺,摊铺机间距不超

53、过15米。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见下图。 a、施工准备正式摊铺前对下面层进行清扫、修整,达到规范的要求。测量放样:首先对基准点、水准点进行详细复核,依据图纸恢复中线,并测设出边线、摊铺机行驶线等。b、摊铺采用激光平衡梁控制厚度的方式进行摊铺。摊铺厚度为设计厚度乘以松铺系数,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横坡、路拱,并按摊铺的混合总量与面积之比校验平均厚度,不符合要求时随时调整。沥青砼混合料须缓慢、均匀、连续不断的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便换速度和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应根据设备配套情况综合决定,并符合1-3m/min的要求。摊铺温度根据试铺决定,正常施工温度应不低于160。其它应注意事项同下面层的摊

54、铺。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混合料摊铺后无明显质量缺陷时,开始混合料的碾压,混合料的碾压分初压、复压和终压。初步碾压工艺为初压2遍,复压3遍振动压实、3遍静压,终压2遍振动压实、2遍静压,实际施工中的最终压实工艺及遍数由试验段确定。应用通过试验段确定的压实设备和工艺进行碾压,防止因降温影响到压实度。并应在表面温度降到90前结束碾压作业。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见下图。在初压和复压过程中,采用双钢轮震动压路机并列呈梯队碾压。振动压路机碾压时轮迹重叠宽度不应超过20;碾压速度应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在碾压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压实度的变化情况,即要达到压实标准,又要防止过度碾压而破坏集料的棱角嵌挤,或出现弹

55、簧现象;碾压时,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当压路机来回交替碾压时,前后两次停留地点应相距10m以上,并应驶出压实起始线3m以外;压路机不得停留在温度高于60的已经压过的混合料上。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润滑油、汽油或其它杂质在压路机操作或停放期间落在地面上。1.6.3. 接缝处理 横向接缝相邻两幅的横向接缝均错位1.0m以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可采用斜接缝,上面层采用平接缝。铺筑接缝时,在已压实部分上面铺设一些热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在开始碾压前将预热用的混合料铲除。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为0.40.8m。搭接处理清扫干净并洒黏层油。当搭接处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颗粒超

56、过压实层厚度时应予剔除,并补上细料,斜接缝应充分压实并搭接平整。平接缝做到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从接缝处起继续摊铺混合料前应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当不符合要求时,予以清除。摊铺时应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如有不符合要求者,趁混合料尚为冷却时及时处理。横向接缝的碾压应先用双钢轮压路机沿横缝由冷路面逐步向热混合料碾压,第一次压入量12,逐渐压入1015。然后按45角度(与横缝交角)进行斜压,并应从中间向接缝两头依次斜压,每次重叠1/2轮宽。接着进行横向碾压,即顺横缝方向由冷路面逐渐过渡到整机在热路面上横压。根据接缝混合料的温度变化,可以起振碾压,逐

57、渐提高频率和振幅。应控制接缝碾压温度,一般宜比正常碾压温度低510。再改为纵向碾压。当相邻摊铺已经成型,同时又有纵缝时,可先用钢筒式压路机沿纵缝碾压一遍,碾压宽度为1520,然后再沿横缝做横向碾压,最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已完的摊铺层的外露边缘应准确切到要求的线位。修边切下的材料及任何其它的废弃沥青混合料按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方式从路上清除。、纵向接缝采用单幅全断面一次摊铺,不留纵向接缝。纵向接缝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将已铺混合料留下1020宽暂不碾压,作为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最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痕迹。热接缝施工后剩下的边角部分采用冷接缝(加设挡板后用切割机切齐)。铺剩余部分时将缝边缘清扫干净,并涂

58、洒少量黏层沥青。人工摊铺剩余部分时在已摊铺层上铺510热的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连结,开始碾压前将预热用的混合料铲除,然后用振动夯板进行碾压。上下层纵缝错开15以上。1.6.4. 交通管制与路面日常养护待沥青砼面层完全自然冷却,面层表面温度低于50时,可以开放交通。但要及时清扫路面杂物,防止路面污染。1.7. 雨水施工方法1.7.1. 施工顺序:开挖沟槽砼基础管道安装围管座、抹带接口砌筑检查井闭水试验(如果业主或监理要求)回填土1.7.2. 施工方法1.7.2.1. 管沟槽开挖 管沟开挖前,必须弄清与施工相关的地下情况,根据图纸及有关资料的提供,可采用现场开挖深坑的方法,查明其

59、情况。所施工工程如与已建管道构筑物衔接,必须在挖管沟前对其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校对,必要时开挖核实;若施工段的地下情况与施工图及有关资料提供的情况不符和时应及时通知设计院予以处理。 管沟开挖采用机械(反铲挖掘机)放坡开挖,放坡系数定为1:0.75。遇有地下管线时,为了保护地下管线采用人工开挖。当管沟挖深超过2m时应分层开挖,边坡不变,层间留台宽度为1m。 管沟开挖前,应向机械司机详细交底,交底内容一般包括开挖槽断面、堆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及施工技术、安全要求等,并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其配合人员应熟悉机械挖土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并及时量测槽底高程和宽度,防止超挖。 管沟开挖时,先进行详细的测量

60、定位并用石灰标示出开挖边线,复核无误后可指挥挖掘机由临时便道进入管沟开挖范围进行开挖,挖掘机一边开挖一边后退,开挖出来的土推于沟槽两侧,堆土坡脚距槽边1.0m以外,堆土高度不超过1.5m,堆土坡度不宜陡于自然休止角。 由于挖掘机不可能准确地将槽底按规定高程整平,所以为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挠动或破坏,开挖管沟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10cm左右一层不用机械进行开挖,而用人工清底。 撑板支撑应随挖土的加深及时安装,沟槽采用密排立板横撑,开始支撑的开挖沟槽深度不得超过1m,以后开挖与支撑交替进行,每次交替的深度宜为0.4-0.8m。 撑板的安装与沟槽槽壁紧帖,当有空隙时应填实。横排撑板应水平,立排

61、撑板应顺直,撑板对接应严密。支撑后注意横撑不妨碍下管和稳管。 管沟开挖时,各级质安人员要加强巡视现场,密切注意周围土体的变形情况及管沟内可能出现的涌水、涌砂及坑底土反弹,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开挖,并通知监理工程师协同处理。 夏、雨季施工时,为防止管沟底土壤浸泡或翻浆,预留20cm一层土待下一工序进行前用人工予以挖除并整平。 管沟底成型后,若沟底为淤泥层,则应先将淤泥清除,后换土或做碎石处理,使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1.7.2.2. 平基管座施工 材料A、水泥a、一般要求宜采用标号为32.5*普通硅酸盐水泥。b、试验1)水泥进场时,除附有出厂合格证外,应有厂家的试验报告,以表明该批水泥品种

62、和标号是经过试验与分析并符合标准。2)水泥使用前,承包人对水泥还应按规定进行复测试验,提出合格的试验报告。3)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生产日期超过三个月时,还应按不同情况分别取样试验,按监理工程师批准试验的结果使用,承包人应承担试验的全部费用。4)当复检试验的水泥不符合规定要求时,该样品所属的全部进场水泥由监理工程师批准处理。所有废弃费用由承包人负责。B、水水应洁净,不含有害杂质,也可采用一般饮用水标准。对于水源有疑问的天然水只有在按照JTJ056-84标准方法进行试验,并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使用。 施工工艺a、管节安装完毕经检验中心线、高程合格后,立即支设钢模板。模板支好后清除模板中的尘渣、

63、异物,核实模板尺寸。b、管座浇筑前先将管座平基冲净。浇筑时先从一侧灌注砼,当对侧的砼与灌注一侧砼高度相同时,两侧再同时浇筑,并保持两侧砼高度一致。c、浇筑砼时,留置砼抗压强度试块,按每工作班组不应少于一组,每组三块,按砼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92进行强度评定。1.7.2.3. 垫层、浇筑管道基础 平基、围座分层浇筑管道基础时,按设计图纸架设管道基础现浇模板,模板采用钢模板,立模高度略高于平基高度(平基高度必须保证管子架空5cm)。模板验收合格后及时浇筑砼,砼应符合设计配合比并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待基础终凝后用草袋覆盖养护。平基成型后应留毛面以利于管座结合。 砼基础必须在砼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可在上面走动,如必须行人通过时,可在其上垫放木板。 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继续浇注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