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95571825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28.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4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教学目标: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和10个新词;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1、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2、启发谈话:这段电影中哪些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教师简介当时的背景资料(也可以让学生畅谈):1949年10月 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

2、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当时的盛况。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给画线的字注音)城楼檐下 汇集 擎着红旗 毛泽东 电钮 瞻仰。检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再查几画、字义和组词,这个字哪处易写错。以上诸项可做为本年级学习各课之前的预习作业,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订正读音。聂荣臻 乐声 直奔3、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观礼台: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擎:举。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

3、置上。迎风招展: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汇集:会合,聚集。排山倒海:排,推开。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声势大。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瞻仰:恭敬地看。4、自由读课文。5、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三、揭示课题,指导学生自学讨论。1、齐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2、默读课文,布置思考题:投影出示思考题:(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2)讨论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3)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划下来。3、交流自学情况。(1)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2)课文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

4、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板书: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4、追问:课文的第二部分写了几件事?(三件:宣布新中国成立;升旗;宣读政府公告)四、分部分朗读课文。五、朗读汇报。六、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2、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能写出课文梗概。教学过程:一、教师点拨,突破难点。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读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2)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这些感受?(成员多

5、,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来的早:早上六点多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山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3)从重点词语句子中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为什么不用“走向”)(4)指导朗读语调适宜庄重而平直。(5)练习朗读2、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1)默读课文,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哪些过程最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2)学生自由发言。(3)教师小结并板书 (4)分析阅兵式的情况。问:为什么阅兵式最能表现开国大典的盛况?(接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兵种多。军队的素质高,这样的描写有“战车整整

6、齐齐的前进;战士们听这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雄伟威严。“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为伍,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这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欢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的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民的心情欢快、机动到了极点。)(5)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句子的含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A.三十万人的目

7、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为什么不用“朝着”或“看着”)B.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将“挺立”与“立着”进行比较)C.“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用“庄严”和“雄伟”形容这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它是非常庄严、严肃、雄壮、伟大的。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说明这一宣告已经传遍了中华大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的词语相对,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

8、人民感到无比欢欣,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门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的写照和缩影。(6)播放课件(录像资料开国大典中阅兵式、宣读政府公告、升国旗的片断)(7)练习朗读3、学习课文第四部分内容。(1)指名读书,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典礼时间持续得长。)(“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光明充满了这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象征着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

9、街道流去”,如果说成“两支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走去”好不好?(不好。表现不出游行队伍声势之大,场面之壮观。)(3)找出群众激动、喜悦、兴奋的句子读一读二、朗读课文。三、说说课文梗概1、什么是梗概2、抓住时间、地点、典礼过程简单说四、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写出课文梗概。附:板书设计4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典礼、协商、汇集、宣布、电钮、瞻仰、旗帜、选举、领袖、徐徐上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4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

10、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盛况,体会重点词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2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演示开国大典情景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边看。2交流初步感受。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解题。(国家创建时举行的盛大典礼)三、初读课文1思考课文的叙述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2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几个场面?(开会、阅兵、游行、宣布开国、升旗鸣炮、宣读公告)3画出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在旁边标注上你自己的体会,想一想表达了人民怎样的感

11、情。4在组内讨论。四、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重点体会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引导学生观看开国大典资料片,体会人们听到主席的话后的激动心情和当家做主的自豪感)2“升”和“姑”(也说明了人们自豪、激动)在品读了重点词句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3品读描绘阅兵盛况的句子,要读出阅兵队伍的整齐、威武、雄伟、及群众情绪的热烈。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典礼、协商、汇集、宣布、电钮、瞻仰、旗帜、选举、领袖、徐徐上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教学过程:一、学习

12、生字新词1识记生字2交流书写中要注意的问题3组词练习:协( ) 檐( ) 钮( ) 泽( ) 宣( )胁( ) 瞻( ) 扭( ) 择( ) 喧( )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三、总结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作者先介绍了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典礼的成员,然后介绍天安门广场和天安门城楼的情况。接着介绍了开国大典进行的情况,最后介绍了典礼后的情况,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开国大典伟大的历史意义。更增添了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四、写课文梗概1在小组内练习说说。2每组选一位代表在全班说说。3动笔写一写。附:板书设计4 开国大典教案点评:课上安排了这样的教学活动:1、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开国大典

13、的资料;2、学生边读边勾画边思考,将自学体会在小组内交流讨论;3、收听录音,观看资料片录像和情景朗读,发挥想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这些方法和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盛况,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使学生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传统。同时,通过初读课文和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知道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5*狱中联欢(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教学目标: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和10个新词;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14、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1、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2、启发谈话:这段电影中哪些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教师简介当时的背景资料(也可以让学生畅谈):1949年10月 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当时的盛况。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给画线的字注音)城楼檐

15、下 汇集 擎着红旗 毛泽东 电钮 瞻仰。检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再查几画、字义和组词,这个字哪处易写错。以上诸项可做为本年级学习各课之前的预习作业,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订正读音。聂荣臻 乐声 直奔3、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观礼台: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擎:举。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迎风招展: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汇集:会合,聚集。排山倒海:排,推开。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声势大。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瞻仰

16、:恭敬地看。4、自由读课文。5、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三、揭示课题,指导学生自学讨论。1、齐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2、默读课文,布置思考题:投影出示思考题:(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2)讨论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3)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划下来。3、交流自学情况。(1)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2)课文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板书: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4、追问:课文的第二部分写了几件事?(三件:宣布新中国成立;升旗;宣读政府公告

17、)四、分部分朗读课文。五、朗读汇报。六、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2、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能写出课文梗概。教学过程:一、教师点拨,突破难点。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读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2)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这些感受?(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来的早:早上六点多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山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3)从重

18、点词语句子中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为什么不用“走向”)(4)指导朗读语调适宜庄重而平直。(5)练习朗读2、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1)默读课文,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哪些过程最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2)学生自由发言。(3)教师小结并板书 (4)分析阅兵式的情况。问:为什么阅兵式最能表现开国大典的盛况?(接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兵种多。军队的素质高,这样的描写有“战车整整齐齐的前进;战士们听这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雄伟威严。“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

19、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为伍,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这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欢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的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民的心情欢快、机动到了极点。)(5)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句子的含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A.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为什么不用“朝着”或“看着”)B.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将“挺立”与“立着”进行比较)C.“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

20、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用“庄严”和“雄伟”形容这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它是非常庄严、严肃、雄壮、伟大的。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说明这一宣告已经传遍了中华大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的词语相对,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欣,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门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的写照和缩影。

21、(6)播放课件(录像资料开国大典中阅兵式、宣读政府公告、升国旗的片断)(7)练习朗读3、学习课文第四部分内容。(1)指名读书,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典礼时间持续得长。)(“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光明充满了这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象征着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如果说成“两支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走去”好不好?(不好。表现不出游行队伍声势之大,场面之壮观。)(3)找出群众激动、喜悦、兴奋的句子读一读

22、二、朗读课文。三、说说课文梗概1、什么是梗概2、抓住时间、地点、典礼过程简单说四、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写出课文梗概。附:板书设计5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典礼、协商、汇集、宣布、电钮、瞻仰、旗帜、选举、领袖、徐徐上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4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盛况,体会重点词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

23、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2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演示开国大典情景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边看。2交流初步感受。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解题。(国家创建时举行的盛大典礼)三、初读课文1思考课文的叙述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2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几个场面?(开会、阅兵、游行、宣布开国、升旗鸣炮、宣读公告)3画出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在旁边标注上你自己的体会,想一想表达了人民怎样的感情。4在组内讨论。四、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重点体会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24、(引导学生观看开国大典资料片,体会人们听到主席的话后的激动心情和当家做主的自豪感)2“升”和“姑”(也说明了人们自豪、激动)在品读了重点词句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3品读描绘阅兵盛况的句子,要读出阅兵队伍的整齐、威武、雄伟、及群众情绪的热烈。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典礼、协商、汇集、宣布、电钮、瞻仰、旗帜、选举、领袖、徐徐上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教学过程:一、学习生字新词1识记生字2交流书写中要注意的问题3组词练习:协( ) 檐( ) 钮( ) 泽( ) 宣( )胁( ) 瞻( ) 扭( ) 择( ) 喧( )二、

2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三、总结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作者先介绍了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典礼的成员,然后介绍天安门广场和天安门城楼的情况。接着介绍了开国大典进行的情况,最后介绍了典礼后的情况,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开国大典伟大的历史意义。更增添了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四、写课文梗概1在小组内练习说说。2每组选一位代表在全班说说。3动笔写一写。附:板书设计4 开国大典教案点评:课上安排了这样的教学活动:1、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2、学生边读边勾画边思考,将自学体会在小组内交流讨论;3、收听录音,观看资料片录像和情景朗读,发挥想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这些方法和活动的

26、设计,帮助学生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盛况,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使学生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传统。同时,通过初读课文和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知道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6 荔枝(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则谜语,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一种什么水果?圆圆身子紫

27、色壳,甜中带酸汁多多。疙疙瘩瘩虽难看,果中皇后不虚传。2、对,这就是我们同学们最喜欢吃的荔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荔枝。请大家齐读课题。3、请你谈一谈,课文可能会写什么内容?你对课文的作者有哪些了解呢?4、学生介绍作者的有关资料。(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他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出版了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二、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及生词。2、读准生字词,同桌互查。剥开:b1o,不能读成b#。慰籍:j

28、i8,不能读成j。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4、记忆字形,了解字义。(1)分析字形结构,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时令:季节。不消:不需要;不用;用不了。容:允许;让。“还没容我从书包里”就是“还没让我从书包里”。纹络:本课指果皮上的花纹。昂贵:价格很高。玲珑剔透:本指器物精巧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本课指荔枝小而好看。不经意:不注意,不留神。本课指母亲的动作非常自然,似乎是无意识地做的。阔别重逢:久别重逢。慰藉:安慰。遗憾:本课指给自己留下的惋惜之情。痛楚:悲痛。(2)请学生联系课文的内容谈谈自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

29、容?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1)“我”在母亲快70岁的时候,第一次给母亲买回了她从未尝过的荔枝。(2)“我”一回到家,母亲便端出一盘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的沙果。(3)看到“我”买回的荔枝,喜欢荔枝的母亲竟然高兴得像一个孩子。(4)当客人来家,面对两盘形成鲜明对比的水果,“我”不知所措时,母亲是那样自然妥帖地消除了尴尬,维护了“我”的自尊心。(5)喜爱荔枝的母亲,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我”吃。(6)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都给她心爱的小孙子吃了。(7)至今,荔枝依旧年年红。3、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思考:本课表现的是什么?(母亲对儿孙的爱)。(1)为此,课文着重讲

30、了几件事?第一件,我”一回到家,母亲便端出一盘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的沙果。第二件,当客人来家,面对两盘形成鲜明对比的水果,儿子不知所措时,母亲是那样自然妥帖地消除了儿子的尴尬,维护了儿子的自尊心。第三件,喜爱荔枝的母亲,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儿子吃。第四件,在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都给她心爱的小孙子吃了。(2)分段并归纳段意。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我给母亲买荔枝。第二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客人来家,面对两盘形成鲜明对比的水果“我”不知所措时,母亲是那样自然妥帖地消除了尴尬,维护了“我”的自尊心。第三段:(第五自然段)喜爱荔枝的母亲,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我”吃。第四段:(第六段)

31、“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都给她心爱的小孙子吃了。第五段:(第七段)至今,荔枝依旧年年红。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体会理解母亲对儿孙的爱,并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教学内容: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理解母亲对儿孙的爱。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自由读课文。2、思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二、讲读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作者为什么会买荔枝?这荔枝来的容易吗?(荔枝这种生长在南国的水果当时在北京很少见到,价钱贵,我的收入又低。但我想到70岁的老母亲至今没有尝过荔枝,下定

32、决心买了一斤,孝顺母亲,让母亲高兴。)2、感情朗读,要读出自己的感受。三、重点讲读第二至四段。1、指名读第二至四段,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2、自读后小组讨论,哪些地方写出了母爱的伟大?3、讨论、交流。(1)“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知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口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那是我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每次依然让她高兴。”这句话意在说明,对母亲来说,她对孩子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只要孩子高兴,哪怕有时是装出的高兴,她都觉得是很大的安慰。(2)“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这是说,母亲生气了。为什么生气呢?联系上文“居家过日子,老人就这样一辈子过来了”,可见,母亲是怪

33、儿子大手大脚。4、老师范读,指导朗读。(母爱太伟大了!谁能带着感情读一读这段?)5、自由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四、学习课文第五段。自读第五段,思考:本课的结尾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感情,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可启发学生合理想象,深入体会。补充作者没有说出的话,想象“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学生作出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只要基本表达出了思念母亲之情,就应予以肯定。下面的补充仅供教师参考。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三年来,每当荔枝上市,望着它那红红的皮,想到它那白白的肉,我的脑际就浮现出了母亲手心托着荔枝,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的场面,心中感受到了一种无可言说的痛苦,眼里流下了无限思

34、念的泪水。五、总结、扩展1根据板书,要求学生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六、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选作题。 附:板书设计:6 荔枝(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荔、棠、疤”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筋脉、剥开、妥帖、慰藉、报偿、遗憾、弥补、馋嘴、一辈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35、学会10个生字,认识“荔、棠、疤”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筋脉、剥开、妥帖、慰藉、报偿、遗憾、弥补、馋嘴、一辈子。2初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喜欢吃哪些水果?2随生说板书荔枝 3本文作者以此为题,是否真的在写荔枝?4如果写水果,应该写哪些内容?二、预习课文1学习生字新词。2从预习和课后思考题中提问题。三、全班交流1从10个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交流要注意的问题。2质疑。四、细读课文1听录音范读,让学生注意听,再模仿反复朗读。2琢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把前面问题去粗取精,找出能够概括文章大意的线索性问题。本课主要写的是什么?分几个层次写的?母亲临终前为什么舍不得吃一颗荔枝

36、?课文中描写细致的地方,讨论一下,体会到了什么?文章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3精读自学,小组讨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过程:一、回顾全文 1指名朗读。 2回顾重要问题及重点句子。二、重点阅读1学生根据问题,找出段落,读后评议。2从重点句中体会思想作文最后说“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先体会作者饱满的感情。(引指学生体会而今,荔枝虽然年年红,可是母亲却再也看不见了,体会作者思母之情。)三、归纳中心赞扬母子之间深厚情谊。四、布置作业按照你的理解,写几句课文后作者没有说出的话。荔枝教案二

37、点评课文围绕荔枝写了“我”与母亲之间的几件事,反映了母亲对儿子的深厚的爱,表达了“我”深切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通过学生看课题提问题,在预习中、课后思考题中找出问题,在独立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情况下,抓重点词句理解,教师适时点拨,解决疑难作者借荔枝表达母亲的疼爱之情。最后借助课文最后一句话归纳总结,赞扬母子之间的深厚情谊。7*梅花魂(教学设计一)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二、解题:1、齐读课题。2、质疑:通过初读课文以及对课题的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内容?3、教师小结归类: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梅花具有什么品性?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三、分小组学习,讨论交流。1、

38、教师提出自学要求: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分小组自学,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汇报。2、学生自学。3、小组汇报。四、学生汇报自学内容。1、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相关的词语。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幽芳,指香味清淡而芬芳。冷艳和幽芳写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漂泊他乡:指职业、生活不稳定,在远方东奔西走。葬身异国:指尸体埋葬在外国,也就是死在外国。文坛:文艺界。颇:很。颇负盛名就是名气很大。古玩:古董,即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是很值钱的东西。玷污:弄脏。杭绸:杭州一带出产的丝绸,是很珍贵的。骨气:刚强不屈的气概。折节:屈服。秉性:性格。隆冬:冬天最冷的一段时期。无所谓:说不上。眷恋:深切地留

39、恋。2、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五件事,有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起来;有的却是通过写爱梅花而间接反映外祖父的爱国心的,如,对一幅墨梅图的珍爱,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要开船时把绣着梅花的手绢给了外孙女。3、课文中的梅花魂指的是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附:板书设计:7 梅花魂(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认识“撩、眷”两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基本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教学重点:1理

40、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教学难点:1体会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2体会外祖父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所寄托的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你能简要说说梅花的品格吗?(不畏严寒,不怕风吹雪压、顶天立地、不肯低头),今天我们来学习梅花魂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解“魂”。二、预习课文1读读课文,看看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想一想,“梅花魂”中的“魂”在本课中指什么。2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可在旁边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3把不懂的语句提出来跟大家研究。三、全班交流1课文写了5件事,外祖父常教外孙女读唐

41、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了眼泪。他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他因不能回国而难过的哭了。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了外孙女。船快离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这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身在异国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2理解语句(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代王维的诗,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外地,每到过年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2)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不回来呢?)(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从这些词句可以体会到外祖

42、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4)“轻轻、慢慢”。(体会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爱惜)(5)为什么“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起来了”呢?(这充分体现了他思念祖国的深情)(6)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体会梅花坚忍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7)自读15段,领悟外祖父爱梅花是因为他想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充分表达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把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说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国。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重点读好第二自然段和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话 五、总结、扩展1读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2你怎样理解“梅花魂”?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梅花魂”的内涵是:保持梅花的品格,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以“梅花魂”为题点明中心)附:板书设计7 梅花魂梅花魂教案二点评: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在感情朗读中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独立学习新课内容,熟读课文,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字词障碍。课堂上根据课后思考题,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读课文,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在文中批注勾画等方法体会思想感情,并从中领会“梅花魂”的含义。教学中注意抓词句深入体会课文,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话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