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越秀-南方网课件

上传人:磨石 文档编号:95401654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76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魅力越秀-南方网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魅力越秀-南方网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魅力越秀-南方网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魅力越秀-南方网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魅力越秀-南方网课件(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魅力越秀-南方网魅力越秀魅力越秀-南方网越秀山的来历越秀山位于广州市北侧。明代初年山顶建有观音阁,故又称观音项设施,修建古建筑,成为面积将近100万方米的越秀山公园。公园内大部分为丘陵,园中有三个人工湖、南秀湖和东秀湖。以有越王台故址得名。东晋时即为道教名山,建有道观三元宫。宫内有求龙仙井,传说即晋时鲍姑井。鲍姑是东晋南海太守鲍靓之女、名道葛洪之妻,善针灸,为世人称道,此井即为纪念她而得名。宋以后,道教益盛,宫址扩大,并在山腰另建道观,今越秀楼即为故址。明永乐年间都指挥使花英在山顶建观音阁,此山又称“观音山”。西边有一山岗,名曰“五羊山”。因岗顶矗立一座 11 米的五羊石像而得名。传说周夷王时

2、,有五个仙人,骑着五只口衔谷穗的羊降临楚庭(广州古名),把谷穗赠给好人,并祝好人永无饥荒,言毕隐去,羊化为石。五羊石像就是根据这个传说而创作的,并被视为广州市徽。公园内的名胜古迹较多,主要有五羊山、镇海楼等。五羊山在公园西部的山岗上。岗顶矗立着一座高达11米的五羊石像。传说古时周代有5个仙人各骑口衔六枝谷穗的羊降临楚庭(广州古名),把谷穗赠给邑人,并祝人们永无饥荒。仙人言毕隐去,羊化为石。五羊石像就是艺术家们根据这个神话而创作的。这就是为什么广州用“羊城”和“穗”为代称和简称的由来。五羊像用花岗石雕制,造型含蓄而富有诗意,被人们视为广州的标志。镇海楼在越秀山的山顶,俗称“五层楼”。建于明朝初年

3、,迄今有600多年历史。当时倭寇不断侵扰我国沿海边陲,地方官员为了加强守备,取“雄镇海疆”之意,在山顶建成镇海楼。镇海楼高28米,宽约30米,分5层。楼顶及各层挑檐均为琉璃瓦盖,下面两层的围墙用红石砌建。登楼眺望,广州景物历历在目。镇海楼历经多次修葺,1928年重修时,将木结构的楼板、柱、改为钢筋凝土。镇海楼两旁有长约170米的明古城墙。现在此设立了广州博物馆。中山纪念碑在越秀山顶,又称纪念塔。为纪念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而建,由南京中山陵设计师吕彦直设计。1929年动工,当年完成。碑身用耐风化的花岗石砌筑,高37米,外呈方形。碑塔内有梯回旋而上。碑的正面以巨块花岗石铭刻孙中山遗嘱的全文。

4、 魅力越秀-南方网广州的历史人物苏卧农(19011975),原名苏文,广州白云区石井镇鸦岗古料村人,居住芳村花地。自幼跟随父亲种果裁花,长大后也以种果裁花为生。种果栽花之余,爱好绘画,对花鸟的描绘特别真切传神。 1915年水灾,花地的土地大都被浸毁,苏卧农因生活困难而辍学,便以画相为生。当时花地的黄大仙庙已改建为孤儿院,每年春节举行游园文艺会,将各方面捐来的物品义卖,艺人义演,苏卧农也送上作品参加义展,他的国画墨水龙吸引不少游客。 1926年,高剑父在佛山开办美术专科学校,苏卧农以优异成绩考入该校,并得到高剑父的器重。1928年,佛山美专停办后,高剑父把他带回广州春睡画院继续学习,并免费供给食

5、宿,后来,还资助他去日本留学。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他和方人定、黎雄才等在日本举办“十人画展”,他的作品,受到日本社会人士的好评。他在艺术上一向孜孜以求,从不懈怠,有时对绘画艺术专注到被世人视为“痴”的程度。他的一生,如同种果栽花一样,从没离开过绘画艺术。他从日本回来以后,在广州金陵中学、广州市美术学校任教。抗日战争期间,他拿起画笔,大力创作抗日宣传画。广州沦陷后,他到了澳门,并在澳门举行个人画展,相继在香港的远东、九仁、兴华、岭海等中学任国画教员。解放后回到广州市立艺专、中南美术学院任教。60年代在广州文史夜学院、广州国画院和美协广东分会任职任教。 几十年来,他不仅造就了一批美术人才,还创作

6、了不少举世瞩目的名作,例如1936年,他创作的游鱼、红豆白鸽,参加比利时万国博览会,荣获金牌奖。1934年,游鱼参加中国绘画赴欧展出,先后在德国普鲁士美术院、日内瓦瑞典大厦展览获得好评。他以和平鸽为题材创作的和平环宇图,送全国第一次美术展览,以其主题重大,意象新颖,构图宏伟壮阔,寓意深远而获奖。现有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苏卧农画集传世。 苏卧农无论在艺术创作上或教学上都卓有成就,但他沉默寡言,不事交游,淡于名利,不以“家”自称,不攀附名流,不奉承权势,更不会自我炫耀或拉拢别人来为自己的捧场和吹嘘。他的作品绝少送给别人,更少公开卖画。抗战胜利后,他生活贫苦,与妻儿一同躬耕果园,当时广州市长欧阳驹想

7、推荐他任一官半职,他却婉言谢绝。他颇好饮酒,性格诙谐,有人问他自号卧农之意,他说:“余不过是花地一懒惰之农夫而已,卧农取其懒惰不勤于农事之谓也”。其实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率领儿子亲力亲为,一有闲暇便挥毫作画,在艺术上他执着追求,精益求精,成为岭南画派中的重要成员。 魅力越秀-南方网广州地区文化刺绣刺绣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举世闻名。广绣是以广十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间刺绣工艺的总称,以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针法多样,善于变化的艺术特色而闻名字内。广绣与潮州刺绣合称粤绣,与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和江苏的苏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 粤绣始于唐朝。关于

8、广绣有一段真实的故事。据史籍记载,唐代一个叫卢媚娘的14岁的广东姑娘在一幅一尺见方的丝绢上绣出一卷佛经法华经,字体比粟米还小而且点划分明。这个故事说明广绣的历史是多么悠久绵长,技艺是多么的卓越超群。广绣发展到明代,已经成为民间重要的手工业之一。明正德九年(1514年)一个葡萄牙商人在广州购得龙袍绣片回国献给国王而得到重赏,广州绣品从此扬名海外,每年均有不少产品输出国外。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葡萄牙人克罗兹看到珠绣花鞋等一些广绣工艺品而发出“绝妙的工艺品”的惊叹。当时广州刺绣艺人已经达到极高水平,能够朔熟地和创造性运用绒线绣,用孔雀毛、马尾作线缕和勒线,用金线和银线刺绣。 明末到清朝中期是广

9、绣业的繁荣时期。英国商人开始来样加工。由于来样设计色调丰富,突出了西洋画的艺术风格,运用了透视和光线折射原理,故对广绣产生深远的影响。广绣开始从民间小作坊小批量生产逐渐向商品生产发展。室内装饰和日用衣饰的广绣绣品大量生产,使之出口进入了全盛时期。 到了清朝中叶,由于粤剧和粤曲的繁荣,使广绣又增加了一类新品种粤剧戏服。当时广州状元坊制作的戏服已享誉国内,连宫廷戏班也慕名前来定制。乾隆年间广绣业已成行成市,绣坊、绣庄多达50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 清末民初时期广绣业依然保持发展势头。民国十八年在广州举办的四省市绣品展览竞赛中,广绣以“孔雀牡丹”、“番狮”、“雪地风景”等作品参展,被评为中国四大

10、名绣之一。 广州刺绣以构图匀称,色彩斑斓,极富装饰性著称。19世纪英国人波西尔在其著作中国美术一书中,曾对广绣作过介绍,并称赞道:“中国人长于刺绣花乌,而广东入更精于此艺。”另外,广绣作品睡狮、孔雀图、四角大花被巾曾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奖。清代中叶许多外国商人慕广绣之名前来广州大量订购广绣,有的商人还带来外国国王肖像、耶稣像或一些图画照片进行来样加工订货。这说明广绣从清代起早已闻名海外,其产品行销海外,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在国内,不少广绣佳作,作为贡品贡献给历代皇帝。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收藏有不少广绣的优秀作品。 广绣绣刺技法有“钉、垫、拼、贴、缀”五种。其中一些技法难度大,要求高,

11、钉金垫浮绣的二针龙鳞和鱼鳞立体针法被认为是刺绣工艺中难度最高的针法。广绣由于技法多变,故适应性较广,表现力强,绣出的作品更显精细,品种繁多。广绣的色彩十分丰富,主要分为以比较饱满的色彩为主调的“威彩”和以三间色为主调的“淡彩”两类,色彩根据刺绣品种而定。例如,刺绣喜帐用“威彩”,刺绣文房用品用“谈彩”。 魅力越秀-南方网广州的习俗叹早茶 广州人喜爱饮茶,尤其爱饮早茶。早上见面,往往以饮咗茶未(意即你喝茶了吗作为问候,足可见对饮茶的喜好。饮早茶,广州人爱称之为“叹”早茶,你想想,施施然挟份报纸上茶楼去饮茶,边与茶友们聊聊,边吃上一两件精致美味的点心,这是一种多么美妙地生活享受呀。 饮茶是广州人的

12、生活习俗。民间流传着清晨一壶茶,不用找医家的谚语。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习惯叫茶居)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作为早餐);不仅饮早茶,还要饮下午茶、夜茶;不仅填饱肚皮,还顺便传播新闻、叙说友情、洽谈生意。因此,广州人的饮茶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交际的方式,是广州市民交际和互换信息的场所,平日里三五好友小聚,爱清静的就一人一隅,节假日全家出动;谈国事、叙家常,具有南方独特的生活情趣。 这也正是广州茶楼业为什么历百年而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和根本原因。在广州老字号饮食店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的茶楼、茶居。 广州的茶客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熟客,每天清早必到一间固定的茶楼,通常是一盅(

13、排骨饭)两件(点心),这类人以离退休老人居多;另一类是饮礼拜茶,即在休息日去饮茶,不限一盅两件,而是品尝多款点心,从容叹茶。,叹茶的内容,包括了吃点心。广式点心制作精细,花样很多,常见的有:虾饺、烧卖、粉果、芋角、叉烧包、马蹄糕、糯米鸡等。 广州的茶市每天有早、午、晚三市,其中以早茶市最为兴旺,从清晨至中午十一时许,往往座无虚席。饮夜茶也渐有兴盛之势,尤其是盛夏,一边饮茶一边听戏曲演唱,还一边享受空调冷气。广州的早茶通常是清晨4时开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1-2时才收市,宵夜美食从晚上一直供应到凌晨,烧烤卤味、生滚肉粥、沙河粉、云吞面、各式炖品、潮州鱼蛋粉多不胜数。分布在广州市区东、南、西、北的西

14、濠二马路、广大路、清平路、龟岗、洪德路的5个小食群,人称“为食街”(粤语“为食”即贪吃之意),可是“为食”的广州人,却不会发胖,问你服没?!魅力越秀-南方网广州的民间传说光孝寺 广州有句老话:“未有羊城,先有光孝。”这话听着耳熟,北京也有句话“先有谭柘寺,后有北京城。”都是说一座古寺先于一座古城存在,多巧。 去光孝寺是临回来的那天下午,时间不是很多了,趴在地图上想着找个近点的地方消磨,于是就想起了光孝寺,原来离六榕寺并不远,在红书北路,是广州最古老的禅院。光孝寺前有个很开阔的广场,我们下了车,在烈日下眯着眼睛打量着古寺。找了半天竟然没发现售票处,而我们信步走入也没遇到任何阻挡,就那么走进去了。

15、寺中很清静,和前两天在六榕寺看到的人山人海对比鲜明,在寺中也看到一个告示,过一阵子会有法事,想必那时候会非常热闹的。进山门,左右有门神塑像,就是惯常说的“哼哈二将”。其实佛教中并没有这种说法,那门神本是佛国护法“二十诸天”中的密迹金刚,后来在中国变成了两个守护庙宇得门神,到了明代封神演义中,作者将他们又附会为商纣王的两员神将郑伦、陈奇,后来又被姜子牙赦封镇守山门,所以就有了哼哈二将的说法。山门内的哼哈二将,一个手持金刚杵,一个双手握拳,均是由上凌下之势,怒目圆睁,臂上肌肉鼓鼓可见,面貌虽然狰狞,但也不觉得如何可怕了。光孝寺的历史遗迹特别多,特别是寺中六祖殿前有古菩提树,为印度高僧智药三藏种植,

16、“光孝菩提”是原来羊城八景之一。进寺,左右为鼓楼和钟楼,底层分别为地藏菩萨殿和迦蓝殿,分别供奉着地藏菩萨和关公。菩萨中我比较佩服地藏菩萨,别的不说,就凭他“度尽众生成正果”的决心就值得敬佩了。 光孝寺还是六祖惠能剃度出家的地方,寺中有痉发塔,唐朝建筑,砖砂灰结构,九层,造型古朴,塔中有当初六祖剃度的头发。相传六祖惠能初到广孝寺,正好碰上印宗法师讲解涅般经,清风吹动佛阁上的旗幡,法师发问:“什么在动?”众僧有的说“幡动”,有的说“风动”,惠能上前说:“此乃心动。”印宗法师走下坛来,拜惠能为师。据载,梁时达摩祖师也曾到光孝,至今寺中还留有祖师开凿的洗钵泉。大雄宝殿是寺中的主要建筑,应该是重檐歇山顶,主脊上两侧有鳌鱼装饰,上檐的四根脊端有是鳌鱼咬着屋脊,漂亮的是下面的屋檐,端部为一游龙回首吞着屋脊。屋顶上金色的琉璃瓦有些斑驳,房檐上有兽吻,小人、大象、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瑞兽,睃猊么?每次在这些古建筑中徜徉总感叹对于这方面了解太少,很多东西都看得不太明白,真有机会好好读读相关的文章,再看回去,感受一定会不一样的。 在光孝寺里还碰到一件趣事,在一个殿外的窗台上,发现了一个很小的关公陶像,不过尺把高,红脸蓝袍,手提偃月刀,威风凛凛的样子。竟然有人在他的面前放了两枚硬币,全作了供奉。遇佛拜佛,才能处处平安吧。魅力越秀-南方网 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