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12《体验化学探究》第一课时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95401372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8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鲁教版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12《体验化学探究》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12《体验化学探究》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12《体验化学探究》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鲁教版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12《体验化学探究》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12《体验化学探究》第一课时(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爱因斯坦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技术与技能:明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习、技术与技能:明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化学的重要方法。(2)、过程与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情感目标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欲望。发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欲望。2.学习重点学习重点:初步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初步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意识。 3.学习难点:学习难点: 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方法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方法 诊断补偿诊断补偿 :1、化学变化的定义、化学变化的定义?2、化学研究的范围、化学研究的范围?化学很奇妙,它不仅能为人类研创新化学很奇妙,它不仅能为人类研创新物质,还能开发新能源,为人类社物质,还能开发新能源,为人类社会

3、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那么,会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那么,怎样开展化学研究,如何能学好怎样开展化学研究,如何能学好化学呢?化学呢? 1 1、隐形飞机是用什么材、隐形飞机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料制成的?2 2、沙子问什么能变成制、沙子问什么能变成制造计算机芯片的硅?造计算机芯片的硅?3 3、石油怎样才变成绚丽、石油怎样才变成绚丽的衣物?的衣物?从问题开始:从问题开始: 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对空气和气体的认识还是模糊的,到了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 18世纪初,一位爱好植物学的英国牧师黑尔斯(S.Hales,16771761)发明了

4、集气槽,改进了水上集气法。 1772年卢瑟福(D.Rutherford,英,17491819)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磷,除去寻常空气中可助燃和可供动物呼吸的气体,对剩下的气体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气体不被碱液吸收,不能维持生命和具有可以灭火的性质,因此他把这种气体叫做“浊气”或“毒气”。同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J.Priestley,17331804)也了解到木炭在密闭于水上的空气中燃烧时,能使15的空气变为碳酸气,用石灰水吸收后,剩下的气体,不助燃也不助呼吸。 1774年普利斯特里利用一个直径为一英尺的聚光镜来加热各种物质,看看它们是否会分解放出气体,他还用汞槽来收集产生的气体,以便研究它们的性质

5、。那年8月1日他如法加热汞煅灰(即氧化汞),发现蜡烛在分解出的“空气”中燃烧时放出更为光亮的火焰;他又将老鼠放在这种气体中,发现老鼠比在同体积的寻常空气中活的时间约长了4倍。可以说,普利斯特里发现了氧。遗憾的是他和卢瑟福等都坚信当时的“燃素说”。从而错误地认为:这种气体不含燃素,所以有特别强的吸收燃素的能力,因而能够助燃,当时他把氧气称之为“脱燃素空气”,把氮气称之为“被燃素饱和了的空气”。事实上,瑞典化学家舍勒(C.W.Scheele,17421786)在卢瑟福和普利斯特里研究氮气的同时,于1772年也从事这一研究,他可算是第一个认为氮是空气成分之一的人。他曾于1773年用硝酸盐(硝酸钾和硝

6、酸镁)、氧化物(氧化汞)加热,制得“火气”(fire air),并用实验证明空气中也存在“火气”。 综上所述,可见舍勒和普利斯特里虽然都独立地发现并制得氧气,但正如恩格斯指出的:由于他们被传统的燃素说所束缚,“从歪曲的、片面的、错误的前提出发,循着错误的、弯曲的、不可靠近的途径行进,往往当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自然辩证法)。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L.Lavoisier,17431794)较早地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在实验过程中重视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当他知道了普利斯特里从氧化汞中制取氧气(当时称之为脱燃素空气)的方法后,就做了一个著名的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他摆脱

7、了传统的错误理论(燃素说)的束缚,尊重事实,对实验作了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揭示了燃烧是物质跟空气里的氧气发生了反应,指出了物质里根本不存在一种所谓燃素的特殊东西。1777年,拉瓦锡在接受其他化学家见解的基础上,认识到空气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一种是能助燃、有助于呼吸的气体,并把它命名为“氧”,意思是“成酸的元素”(拉瓦锡当时认为,非金属燃烧后通常变为酸,氧是酸的本质,一切酸中都含有氧元素);另一种不助燃、无助于生命的气体,命名为氮,意思是“不能维持生命”。 1785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H.Cavendish,17311810)用电火花使空气中氮气跟氧气化合,并继续加入氧气,使氮气变成氮的氧化物,

8、然后用碱液吸收而分离去,剩余的氧气用红热的铜除去。但到最终仍残余有1%的气体不跟氧气化合,当时就认为可能是一种新的气体,这种见解却没有受到化学家们应有的重视。 经过百余年后,英国物理学家雷利(J.W.S.Rayleigh,18421919)于1892年发现从含氮化合物中制得的氮气每升质量为1.250 5 g,而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在相同情况下每升质量为1.257 2 g,虽然两者之差只有几毫克,但已超出了实验误差范围。所以他怀疑空气中的氮气中一定含有尚未被发现的较重的气体。雷利沿用卡文迪许的放电方法从空气中除去氧和氮;英国化学家拉姆塞把已经除掉CO2、H2O和O2的空气通过灼热的镁以吸收其中

9、的氮气,他们二人的实验都得到一些残余的气体,经过多方面试验断定它是一种极不活泼的新元素,定命为氩,原文是不活动的意思。 1868年8月18日在印度发生了日全蚀,法国天文学家严森(P.J.C.Janssen,18241907)从分光镜中发现太阳光谱中有一条跟钠D线不在同一位置上的黄线,这条光谱线是当时尚未知道的新元素所产生的。当时预定了这种元素的存在,并定名为氦(氦是拉丁文的译音,原意是“太阳”)。地球上的氦是1895年从铀酸盐的矿物和其他铀钍矿中被发现的。后来,人们在大气里、水里以及陨石和宇宙射线里也发现了氦。 1898年拉姆塞又在液态空气蒸发后的残余物里,先后发现了氪(拉丁文原意是“隐藏的”

10、),氖(拉丁文原意是“新的”)和氙(拉丁文原意是“生疏的”)。 1900年德国物理学教授道恩(F.E.Dorn,1848?)在含镭的矿物中发现一种具有放射性的气体,称为氡(拉丁文原意是“射气”)。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空气成分的发现史空气成分的发现史研究空气的组成实验装置研究空气的组成实验装置看完上述资料,你认为我们在学习过看完上述资料,你认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如何去做程中应如何去做?请同学们交流讨论,发表见解请同学们交流讨论,发表见解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 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学会质疑,不轻信现成的结论;学会质疑,不轻信现成的结论;善于

11、变换角度看问题;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善于观察;善于观察;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题 点燃一根蜡烛,而后用烧杯罩住 取少量纯碱于烧杯,倒入食醋 向盛有一个鸡蛋的烧杯中倒入足量食醋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1 1、对以上三个实验,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对以上三个实验,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 2、结合化学实验,在生活中你还对哪些问题存在疑惑、结合化学实验,在生活中你还对哪些问题存在疑惑3 3、你认为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你认为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4 4、结合化学知识,在生活中你还对哪些问题存在疑惑?、结合化学知识,在生活中你还对哪些问题存在疑惑?5 5、你认为怎样才能发

12、现和提出问题?、你认为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 的“化学之谜” 阅读后讨论交流的感想。112、当你走在河边,看到河水变黑,发出刺鼻的臭味时,你会有怎样的想法;你可提出哪些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 碳碳60(俗称:布基球)是灰黑色的固体(俗称:布基球)是灰黑色的固体.除金刚石、石除金刚石、石墨外,近年来,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一些以新的单质形态墨外,近年来,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一些以新的单质形态存在的碳单质,碳元素的第三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比较存在的碳单质,碳元素的第三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重要的是1985年发现的年发现的C60。C60是一种由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个碳原子构成

13、的分子,形似足球。目前,人们对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目前,人们对C60的研究已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将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将C60应用于超导体、材料科学等应用于超导体、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探索正在不断地深入。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领域的探索正在不断地深入。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如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合作,得了重大的成果,如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合作,已成功地研制出了金属掺杂已成功地研制出了金属掺杂C60的超导体。可以说,的超导体。可以说,C60的发现,对于碳化学甚至整个化学领域的研究具有的发现,对于碳化学甚至整个化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 到了哪些知识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讨论交流)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