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成果汇交实施方案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95395586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划分成果汇交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划分成果汇交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划分成果汇交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划分成果汇交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划分成果汇交实施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附件地籍区(子区)划分成果汇交实施方案为规范开展地籍区(子区)划分成果的国家级汇交,加快推进不动产单元代码编制工作,依照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地籍调查规程、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试行)、全国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技术方案等,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和任务(一)工作目标。稳定、有效的地籍区(子区)划分成果是做好不动产单元编码工作的前提。各地应切实做好地籍区(子区)划分成果的检查与完善工作,积极稳妥推进不动产单元代码编制,夯实权籍调查基础,有力支撑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实施。(二)工作任务。按照“县、市、省、国家”方式,逐级进行汇交。各县(市、区)应于2016年9月底前完成地籍区(子区)划分成果的检查

2、完善和市级汇交,10月底前完成省级汇交,11月底前完成国家级汇交。二、汇交内容汇交内容包括空间数据和文字材料,具体如下:(一)空间数据。空间数据主要包括行政区、地籍区和地籍子区等空间要素层。空间数据各图层属性数据结构按照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的规定执行(见附录A)。(二)文字材料。1地籍区(子区)划分工作报告(附录B)。其内容包括工作依据与原则,工作任务和内容,地籍区(子区)划分成果和检查情况的说明,问题处理和其他特殊情况说明等。2地籍区(子区)划分成果汇交清单(附录C)。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以本级行政辖区为单位填写成果汇交清单。三、工作程序(一)县级工作程序。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据地

3、籍调查规程、全国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技术方案和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等,对地籍区(子区)划分成果进行全面检查与完善,使之满足汇交成果质量要求(附录D)的规定,编写工作报告,制作县级地籍区(子区)划分成果汇交清单,上报市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二)市级汇交程序。市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检查核实县级成果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汇总生成市级汇交成果数据,编写工作报告,制作市级地籍区(子区)划分成果汇交清单,上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三)省级汇交程序。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检查核实市级成果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汇总生成省级汇交成果数据,编写工作报告,制作省级地籍区(子区)划分成果汇交清单,上报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4、(四)国家级汇交程序。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依据汇交成果要求和附录D,对省级汇交成果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反馈检查结果,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整改后再行上报,最终汇总生成全国汇交成果。四、汇交成果要求各省(市、区)于2016年11月30日前,以县级为单位,将地籍区(子区)首次汇交成果资料(包括电子成果和纸质成果)交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电子成果资料应以光盘形式进行汇交,不允许通过网络报送。成果资料中的省级工作报告和汇交清单除提交电子形式外,还应以纸质形式提交2份,并加盖公章(一)成果要求。1. 空间数据:各图层属性结构和名称应按照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的规定执行。矢量空间数据采用1980西

5、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斯-克里格投影。(采用地方坐标系的地区,需将坐标系统转换成1980西安坐标系,并同时报送原始成果。)2. 文字材料:按照附录中的格式要求,编制省级地籍区(子区)划分工作报告,填写省级地籍区(子区)划分成果汇交清单。(二)数据格式。1. 空间数据采用shapefile格式。shapefile格式的空间数据文件应包含投影文件,即数据文件包括:主文件*shp、索引文件*.shx和dBASE表文件*.dbf、投影信息文件*.prj。2. 文档资料采用doc或docx格式。(三)数据文件命名与数据组织。1. 数据文件命名。2. (1)空间数据:“行政区划代码”+“属性表

6、名”+“后缀名;”(2)文字材料:“行政区划代码”+“文档名称”+“后缀名;”数据组织。汇交的数据成果组织如下:省级汇交数据时应以一级目录“XX省”二级目录“XX市”三级目录“XX县+行政区划代码+2016年度地籍区(子区)划分成果”的规则填写,使用的行政区划代码与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保持一致。XX县(市、区)(xxxxxx行政区划代码016年度地籍区(子区)划分成果 空间数据xxxxxxXZQ_X.shp(县级行政区)xxxxxxXZQ_Z.shp(乡级行政区)xxxxxxXZQ_C.shp(村级行政区)xxxxxxDJQ.shp(地籍区)xxxxxxDJZQ.shp(地籍子区)文字材料xx

7、xxxx地籍区(子区)划分工作报告.docxxxxxx地籍区(子区)划分成果汇交清单.doc(四)成果检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组织对县级提交的地籍区(子区)汇交成果进行质量检查,并在工作报告中就检查情况进行相应说明。检查方式采用县级自检,省或市级复查,也可采用下发的质检软件进行检查。五、汇交成果的变更地籍区(子区)的界线一经划定后,应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其数量和界线应相对保持稳定。因县级(含)以上行政区划调整等原因,需进行界线调整的,应在保持区内宗地及相关信息稳定连续的基础上,实时变更汇交成果,并通过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部。附录A汇交空间要素及其属性结构表A.1汇交空间要素表序号要素代

8、码要素名称几何特征属性表名约束条件11001010000行政区PolygonXZQM21002000000地籍区PolygonDJQM31003000000地籍子区PolygonDJZQM表A.2行政区属性结构描述表(表名:XZQ)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约束条件备注1标识码BSMInt100M2要素代码YSDMChar10见表A.1M3行政区代码XZQDMChar12见GB/T2260M见本表注14行政区名称XZQMCChar100非空M5行政区面积XZQMJFloat1520C见本表注2注1:行政区代码在现有行政区划代码的基础上扩展到行政村级,即:“乡级以上行政区划

9、代码+村级代码”,乡及乡以上行政区划代码采用GB/T2260中的9位数字码,村级为三位数字码。注2:行政区面积宜采用国家行政职能部门发布的数据,单位:平方米。表A.3地籍区属性结构描述表(表名:DJQ)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约束条件备注1标识码BSMInt100M2要素代码YSDMChar10见表A.1M3地籍区代码DJQDMChar9非空M4地籍区名称DJQMCChar100C表A.4地籍子区属性结构描述表(表名:DJZQ)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约束条件备注1标识码BSMInt100M2要素代码YSDMChar10表A.1M3地籍子区代码D

10、JZQDMChar12非空M4地籍子区名称DJZQMCChar100C附录B地籍区(子区)划分工作报告地籍区(子区)划分工作报告一、工作依据与原则二、工作任务与内容三、地籍区(子区)划分成果说明四、地籍区(子区)划分成果检查情况五、有关问题的处理情况六、其他情况说明附录C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成果汇交清单成果省市县(区、市)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成果名称地籍区(子区)数量地籍区个、地籍子区个。县级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空间数据村级行政区地籍区数据明细地籍子区文字材料地籍区(子区)划分工作报告数据提交单位单位(公章)年月曰备注C.2地籍区(子区)划分成果汇交清单(省、市级)成果名称省(区、市)地籍区

11、(子区)划分成果数据概况空间数据本次提交数据包括个地级市、个县(市、区),含地籍区个、地籍子区个。(成果明细附后)文字材料地籍区(子区)划分工作报告口成果交接数据提交方提交单位提交人(签字)单位(公章)年月日联系人电话数据接收方电话接收人(签字)单位(公章)年月日备注(此表一式两份,数据提交方与接收方各留存一份)序号地级市名称县(市、区)名称(行政区划代码)地籍区数量(个)地籍子区数量(个)(此表可另附页)附录D汇交成果质量要求汇交成果质量要求分类项目内容编码对象成果成果完整性是否符合方案对汇交成果的要求,是否存在遗漏。1101所有数据完整规范命名规范性是否符合方案对汇交数据文件命名和数据组织

12、旳要求。1201所有数据性检格式规范性是否符合万案规定的数据汇交格式。1301所有数据查数据有效性数据文件能否正常打开。1401所有数据空间图层完整性必交图层是否齐备,是否满足实施方案要求。2101所有图层数据数学基础规坐标系统是否米用“1980西安坐标系”2201所有图层基本范性高程系统是否米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2202所有图层检查投影方式是否米用高斯-克吕格投影。2203所有图层属性数据表名称规范性属性数据表名称是否符合要求3101所有属性数据表属性数据结属性数据字段的数量和属性数据字段名称、类型是否符合要求3201所有属性数据表构一致性属性数据字段的长度、小数位数是否符合要求。3

13、202所有属性数据表属性代码一致性字段值是代码的字段取值是否符合要求。3301所有属性数据表数据数据表中要素代码字段的取值是否唯一并符合要求。3302所有图层检查数值范围符合性字段取值是否符合规定的值域范围。3401所有图层字段必填性必填字段是否不为空。3501所有图层地籍区属性表地籍区代码的前6位是否与县级行政区属性表行政区代码的前6位一致3601地籍区、行政区属性表表间逻辑一致性检查地籍子区属性表地籍子区代码的前9位是否与所在地籍区的地籍区代码一致3602地籍子区、地籍区属性表乡镇级、村级行政区代码前6位是否与县级行政区代码一致3603县、乡、村级行政区划属性表层内要素是否自相交。4101所有面图层层内要素是否闭合。4102所有面图层图形面层内拓扑层内要素是否重叠。4103所有面图层数据关系层内要素是否有裂隙。4104所有面图层检查面层是否存在小多边形。4105所有面图层分类项目内容编码对象图形数据检查面层间拓扑关系地籍子区必须在地籍区范围内。4201地籍子区图层、地籍区图层地籍子区必须完全覆盖地籍区。4202地籍子区图层、地籍区图层地籍区必须完全覆盖县级行政区。4203地籍区图层、县级行政区图层文字材料检查文字报告规范性文字报告内容齐备、表达规范5101所有文字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