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总论--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DOC 173页)(1)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5337242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X 页数:173 大小:93.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会计总论--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DOC 173页)(1)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会计总论--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DOC 173页)(1)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会计总论--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DOC 173页)(1)_第3页
第3页 / 共173页
资源描述:

《会计总论--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DOC 173页)(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总论--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DOC 173页)(1)(17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73页 共173页第一章会计总论-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1)掌握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2)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3)掌握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4)熟悉财务报告目标;(5)熟悉财务报告的构成;(6)了解会计基本假设。【例题1】下列各项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有()。A.将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入账B.应收债权的出售和融资C.售后回购的会计处理D.售后租回的会计处理答疑编号20010101: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CD【例题2】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2、A.委托代销商品B.委托加工物资C.待处理财产损失D.尚待加工的半成品答疑编号20010102:针对该题提问【答案】C【例题3】下列各项中,体现会计核算的谨慎性要求的有()。 A.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作自有资产核算B.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C.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D.将长期借款利息予以资本化答疑编号20010103: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C【例题4】企业为减少本年度亏损而调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要求。()(根据2005年考题改编)答疑编号20010104:针对该题提问【答案】【例题5】利得和损失一定会影响当期损益。()答疑编号20010105:针对该题提

3、问【答案】【例题6】下列计价方法中,不符合历史成本计量基础的是()。A.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个别计价法B.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价C.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先进先出法D.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移动平均法答疑编号20010106: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例题7】关于损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损失是指由企业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B.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C.损失只能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不能计入当期利润D.损失只能计入当期利润,不能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答疑编

4、号20010107: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例题8】关于收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B.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C.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D.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或负债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答疑编号20010108:针对该题提问【答案】D第二章存货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1)掌握存货的确认条件;(2)掌握存货初始计量的核算;(3)掌握存

5、货可变现净值的确认方法;(4)掌握存货期末计量的核算;(5)熟悉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例题1】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2004年4月购入A材料1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30000元,增值税额为5100元,该批A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1%的合理损耗,实际验收入库990公斤,在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300元。该批入库A材料的实际总成本为()元。(2004年考题)A.29700B.29997C.30300D.35400 答疑编号20020101:针对该题提问【答案】C【解析】该批入库A材料的实际总成本=30000+300=30300元【例题2】某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按单

6、项存货于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拥有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分别为240万元、320万元。其中,甲商品全部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市场价格为190万元;乙商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市场价格为300万元;销售价格和市场价格均不含增值税。该公司预计销售甲、乙商品尚需分别发生销售费用12万元、15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截止2004年11月30日,该公司尚未为甲、乙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万元。(2005年考题)A.60B.77C.87D.97答疑编号20020102:针对该题提问【答案】C

7、【解析】甲商品的成本是24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是200-12188万元,所以应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是240-18852万元;乙商品的成本是32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是300-15285万元,所以应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是320-28535万元。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是52+3587万元。【例题3】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代为加工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的原材料(非金银首饰),该批委托加工原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应税消费品。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为620万元,支付的不含增值税的加工费为100万元,增值税

8、额为17万元,代收代交的消费税额为80万元。该批委托加工原材料已验收入库,其实际成本为()A.720万元B.737万元C.800万元D.817万元答疑编号20020103: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解析】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消费税是可以进行抵扣的不能计入成本所以本题中的实际成本=620+100=720万元。【例题4】下列项目中,一般纳税企业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A.购入存货支付的关税 B.商品流通企业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C.委托加工材料发生的增值税 D.自制存货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答疑编号20020104: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D【例题5】企业发生的原材料盘亏或毁损损失中,

9、不应作为管理费用列支的是()。A.自然灾害造成的毁损净损失B.保管中发生的定额内自然损耗C.收发计量造成的盘亏损失 D.管理不善造成的盘亏损失答疑编号20020105: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 【例题6】长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长江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1)2006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 存货品种数 量单位成本(万元)账面余额(万元)备 注甲产品280台154200乙产品500台31500丙产品1000台1.71700丁配件400件1.5600用于生产丙产品合计80002006年12月31日,甲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3万元,预

10、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5万元。2006年12月31日,乙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3万元。长江公司已经与某企业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在2007年2月10日向该企业销售乙产品300台,合同价格为每台3.2万元。乙产品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2万元。2006年12月31日,丙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2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15万元。2006年12月31日,丁配件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1.2万元。现有丁配件可用于生产400台丙产品, 用丁配件加工成丙产品后预计丙产品单位成本为1.75万元。2005年12月31日甲产品和丙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分别为800万元和150万元,对其他

11、存货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6年销售甲产品和丙产品分别结转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和100万元。长江公司按单项存货、按年计提跌价准备。要求:计算长江公司2006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答疑编号20020106:针对该题提问【答案】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80(13-0.5)=3500万元,小于成本4200万元,则甲产品应计提跌价准备700万元,本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0-(800-200)=100万元。 乙产品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300(3.2-0.2)=900万元,其成本=3003=900万元,则有合同部分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

12、净值=200(3-0.2)=560万元,其成本=2003=600万元,应计提准备=600-560=40万元。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000(2-0.15)=1850万元,其成本是1700万元,则丙产品不用计提准备,同时要把原有余额150-100=5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转回。丁配件对应的产品丙的成本=600+400(1.75-1.5)=700万元,可变现净值=400(2-0.15)=740万元,丙产品未减值,则丁配件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6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0+40-50=90万元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100贷:存货跌价准备-甲产品100借: 资产减值损失40贷:存货

13、跌价准备-乙产品40借:存货跌价准备-丙产品50贷:资产减值损失50第三章固定资产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1)掌握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2)掌握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3)掌握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4)掌握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5)熟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例题1】如果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为基础确定B.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C.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无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D.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无论是

14、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资本化答疑编号20030101: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例题2】2013年3月31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某固定资产进行改良,该固定资产账面原价为3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已使用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支付出包工程款96万元。2013年8月31日,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3年度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为()。A.128万元B.180万元C.308万元D.384万元答疑编号20030102:针对该题提问【答案】C【解析】2013年8月31日改良后固定

15、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600-3600/53+96=1536万元2013年应该计提折旧:1536/44/12=128万元。对于2013年1月份到3月份应计提的折旧是3600/5/123=180.所以2013年应计提折旧是180+128=308万元。【例题3】下列固定资产中,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A.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 B.季节性停用的固定资产C.正在改扩建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D.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答疑编号20030103: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D【例题4】关于固定资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应当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B

16、.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C.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D.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不符合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答疑编号20030104: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C【例题5】甲公司是一家从事印刷业的企业,有关业务资料如下:(1)2007年12月,该公司自行建成了一条印刷生产线,建造成本为568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价的3%。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2)2009年12月31日,由于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现有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已难以满足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但若新建生产线,成本过高,周期过长,于是公司决定对

17、现有生产线进行改扩建,以提高其生产能力。(3)2009年12月31日至2010年3月31日,经过三个月的改扩建,完成了对这条印刷生产线的改扩建工程,共发生支出268900元,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4)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预计将其使用年限延长了4年,即为10年。假定改扩建后的生产线的预计净残值率为改扩建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3%,折旧方法仍为年限平均法。(5)为简化,整个过程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公司按年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假定改扩建后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不能超过其可收回金额。要求:(1)若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该生产线预计能给企业带来的可收回金额为

18、700000元,编制固定资产改扩建过程的全部会计分录并计算2010年和2011年计提的折旧额。(2)若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该生产线预计能给企业带来的可收回金额为600000元,计算2010年和2011年计提的折旧额。答疑编号20030105:针对该题提问【答案】(1)2009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已提折旧=568000(1-3%)62=183653.33元,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568000-183653.33=384346.67元。借:在建工程384346.67累计折旧183653.33贷:固定资产5680002009年12月31日至2010年3月31日,固定资产发生后续支出的会

19、计分录借:在建工程268900贷:银行存款2689002010年3月31日,若将后续支出全部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改扩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384346.67+268900=653246.67元,因可收回金额为700000元,所以,后续支出可全部资本化。借:固定资产653246.67贷:在建工程653246.672010年折旧额=653246.67(1-3%)(712+9)9=61320.90元2011年折旧额=653246.67(1-3%)(712+9)12=81761.20元(2)因可收回金额为600000元,所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600000元。2010年折旧额=600000(1-3%)

20、(712+9)9=56322.58元2011年折旧额=600000(1-3%)(712+9)12=75096.77元。【例题6】某企业于2007年9月5日对一生产线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前该生产线的原价为900万元,已提折旧2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50万元。在改扩建过程中领用工程物资300万元,领用生产用原材料50万元,原材料的进项税额为8.5万元。发生改扩建人员工资8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61.5万元。该生产线于2007年12月2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企业对改扩建后的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的公允价

21、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69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670万元。假定固定资产按年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不影响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要求:(1)编制上述与固定资产改扩建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计算改扩建后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2)计算改扩建后的生产线2008年和2009年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3)计算2009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是否应计提减值准备,若计提减值准备,编制相关会计分录。(4)计算该生产线2010年和2011年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答疑编号20030106:针对该题提问【答案】(1)会计分录:借:在建工程650累计折旧200固定资产减值准

22、备50贷:固定资产900借:在建工程300贷:工程物资300借:在建工程58.5贷:原材料5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5借:在建工程80贷:应付职工薪酬80借:在建工程61.5贷:银行存款61.5改扩建后在建工程账户的金额=650+300+58.5+80+61.5=1150万元借:固定资产1150贷:在建工程1150(2) 2008年和2009年每年计提折旧=(1150-50)10=110万元(3) 2009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150-1102=93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690万元,应计提减值准备240万元(930-690)。借:资产减值损失24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

23、备240(4)2010年和2011年每年计提折旧=(690-50)8=80万元第四章无形资产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1)掌握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2)掌握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条件;(3)掌握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4)掌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原则;(5)掌握无形资产摊销原则;(6)熟悉无形资产处置和报废。【例题1】关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B.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C.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应确认为无形资产D.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

24、出,可能确认为无形资产,也可能确认为费用答疑编号20040101:针对该题提问【答案】C解析: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确认为费用。【例题2】关于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应该按系统合理的方法摊销B.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按10年摊销C.企业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D.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只有直线法答疑编号20040102:针对该题提问【答案】C【解析】选项A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法确定年限无法摊销,不摊销,到期末若减值提减值

25、准备。D选项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与无形资产有关经济利益的实现方法有关,除直线法以外还有生产总量法等。【例题3】某企业出售一项3年前取得的专利权,该专利取得时的成本为20万元,按10年摊销,出售时取得收入40万元,营业税率为5%。不考虑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则出售该项专利时影响当期的损益为()万元。A.24B.26C.15D.16答疑编号20040103: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解析】出售该项专利时影响当期的损益 40- 20-(20103)-405%=24万元【例题4】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发生的净损失,应计入()。A.营业外支出B.其他业务成本C.销售费用D.管理费用【答案】A答疑编号2004

26、0104:针对该题提问【解析】企业出售无形资产的净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不能计入其他业务成本。【例题5】企业开发阶段发生的的支出应全部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答案】答疑编号20040105:针对该题提问【例题6】丙公司为上市公司,2007年1月1日,丙公司以银行存款6000万元购入一项无形资产。2008年和2009年末,丙公司预计该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分别为4000万元和3556万元。该项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按月摊销。丙公司于每年末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后,原预计使用年限不变。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丙公司该项无形资产于2010年应摊销的金额为()万元。 A.

27、508B.500C.600D.3000答疑编号20040106: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解析】 2008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6000-6000102=480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4000万元,账面价值为40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4800-40008=4300元,2009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4000-40008=350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3556万元,因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不能转回,所以账面价值为3500万元;2010年应摊销金额=35007=500万元。【例题7】2001年1月1日,甲企业外购A无形资产,实际支付的价款为100万元。该无形

28、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的年限为5年。2002年12月31日,由于与A无形资产相关的经济因素发生不利变化,致使A无形资产发生价值减值。甲企业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18万元。2004年12月31日,甲企业发现,导致A无形资产在2002年发生减值损失的不利经济因素已全部消失,且此时估计A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2万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相关税费的影响。要求:编制从无形资产购入到无形资产使用期满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答疑编号20040107:针对该题提问【答案】(1)2001年1月1日购入借:无形资产100贷:银行存款100(2)2001年摊销:借:管理费用2

29、0 贷:累计摊销20 (3)2002年摊销:借:管理费用20 贷:累计摊销20 (4)2002年计提减值准备:2002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为60万元,甲企业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18万元,该无形资产应计提减值准备42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42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2(5)2003年摊销:2003年1月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8万元,在剩余3年内每年摊销6万元。借:管理费用6 贷:累计摊销6 (6)2004年摊销:借:管理费用6 贷:累计摊销6 (7)2004年12月31日 2004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万元,其可收回金额为22万元,不用计提减值准备,但也不能转回无形

30、资产减值准备。(8)2005年摊销:借:管理费用6贷:累计摊销6(9)2005年12月31日转销无形资产和相关减值准备的余额: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2累计摊销58贷:无形资产100【例题8】某A上市公司2007年1月1日,从B公司购买一项商标权,由于A公司资金周转比较紧张,经与B公司协议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合同规定,该项商标权总计3000000元,每年末付款1000000元,三年付清。假定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5%,假定未确认融资费用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假定取得的商标权采用直线法按5年摊销。2011年1月1日,A公司将上述专利权对外出售,实得款项600000元存入银行。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假

31、定按年摊销无形资产和确认利息费用。要求:编制A公司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与上述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 答疑编号20040108:针对该题提问【答案】(1)2007年1月1日无形资产现值=1000000/(1+5%)+1000000/(1+5%)(1+5%)+1000000/(1+5%)(1+5%)(1+5%)=2723248元未确认融资费用=3000000-2723248=276752元借:无形资产商标权2723248未确认融资费用276752贷:长期应付款3000000(2)2007年12月31日借:长期应付款1000000贷:银行存款1000000第一年应确认的融资费用=27

32、232485%=136162.40元借:财务费用136162.40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36162.40借:管理费用544649.6(27232485)贷:累计摊销544649.6(3)2008年12月31日借:长期应付款1000000贷:银行存款1000000第二年应确认的融资费用=(3000000-1000000)-(276752-136162.40) 5%=92970.52元 借:财务费用92970.52贷:未确认融资费用92970.52借:管理费用544649.6(27232485)贷:累计摊销544649.6(4)2009年12月31日借:长期应付款1000000贷:银行存款10000

33、00第三年应确认的融资费用=276752-136162.40-92970.52=47619.08元借:财务费用47619.08贷:未确认融资费用47619.08借:管理费用544649.6(27232485)贷:累计摊销544649.6(5)2010年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544649.6(27232485)贷:累计摊销544649.6(6)2011年1月1日借:银行存款600000累计摊销2178598.4贷:无形资产2723248营业外收入55350.4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1)掌握投资性房地产概念和范围;(2)掌握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3)掌握投资性房地产初始

34、计量的核算;(4)掌握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核算;(5)掌握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核算;(6)熟悉投资性房地产处置的核算。【例题1】关于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转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B.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C.已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D.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可以随意变更答疑编号20050101:针对该题提问【答案】 B 【解析】A选项应作为政策变更。B,C选项符合条件的可以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但不可以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例题

35、2】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A.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产计提折旧 B.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应对投资性房产计提折旧 C.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D.已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答疑编号20050102: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D【例题3】长江房地产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将一幢商品房对外出租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租期为3年,每年12月31日收取租金100万元,出租时,该幢商品房的成本为2000万元,公允价值为22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幢商

36、品房的公允价值为2150万元,2008年12月31日,该幢商品房的公允价值为2120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幢商品房的公允价值为2050万元,2010年1月5日将该幢商品房对外出售,收到2080万元存入银行。要求:编制长江公司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假定按年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确认租金收入)答疑编号20050103:针对该题提问答案:(1)2007年1月1日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2200贷:库存商品20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00 (2)2007年12月31日借:银行存款100贷:其他业务收入100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50(3)2008年12月31日

37、借:银行存款100贷:其他业务收入100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30(4)2009年12月31日借:银行存款100贷:其他业务收入100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0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70(5)2010年1月5日借:银行存款2080贷:其他业务收入2080借:其他业务成本2050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50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2200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00贷:其他业务收入200借:其他业务收入15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50【例题4】大海公司于2007年7月1日,开始对一生产用厂房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前该厂房的原价为2000万元,已提折旧200万元,已提

38、减值准备100万元。在改扩建过程中领用工程物资400万元,领用生产用原材料200万元,原材料的进项税额为34万元。发生改扩建人员薪酬5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66万元。该厂房于2007年12月2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企业对改扩建后的厂房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2009年12月10日,由于所生产的产品停产,大海公司决定将上述厂房以经营租赁方式对外出租,租期为2年,每年末收取租金,每年租金为180万元,起租日为2009年12月31日,到期日为2011年12月31日,对租出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租出后,该厂房仍按原折旧方法、折旧年限

39、和预计净残值计提折旧。要求:(1)计算厂房改扩建后的入账价值并编制会计分录;(2)计算2008年厂房计提的折旧额并编制会计分录;(3)编制2009年12月31日租出厂房业务的会计分录;(4)编制2010年12月31日收到租金、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答疑编号20050104:针对该题提问【答案】(1)借:在建工程1700累计折旧2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0贷:固定资产2000借:在建工程750 贷:工程物资400原材料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4应付职工薪酬50银行存款66 借:固定资产2450贷:在建工程2450(2)2008年厂房计提的折旧额=(2450-50)20=120万元

40、借:制造费用120贷:累计折旧120(3)2009年12月31日厂房的账面价值=2450-1202=2210万元借:投资性房地产2450累计折旧240贷:固定资产2450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240(4)2010年12月31日借:银行存款180贷:其他业务收入180借:其他业务成本120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120第 六 章金融资产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1)掌握金融资产的分类;(2)掌握金融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3)掌握采用实际利率确定金融资产摊余成本的方法;(4)掌握各类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核算;(5)掌握不同类金融资产转换的核算;(6)掌握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

41、本+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本期收回的本息-计提的准备【例题1】长江公司2007年2月10日销售商品应收大海公司的一笔应收账款1200万元,2007年6月30日计提坏账准备15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笔应收账款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50万元。2007年12月 31日,该笔应收账款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万元。A.300B.100C.250D.0答疑编号20060101: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 【解析】应计提的坏账准备=(1200-950)-150=100万元。【例题2】A公司于2007年4月5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200万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每股支付价款4元(含已

42、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5元),另支付相关费用12万元,A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时的入账价值为()万元。A.700B.800C.712D.812答疑编号20060102:针对该题提问【答案】C【解析】交易费用计入成本,入账价值=200(4-0.5)+12=712万元。【例题3】关于金融资产的重分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能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C.持有至到期投资不能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D.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以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

43、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答案】AC【例题4】关于金融资产的计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的交易费用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D.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答疑编号20060103: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D 【解析】A选项“交易性金融资产”计量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计入当期的投资收益中去。【例题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

44、投资在符合一定条件时可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答疑编号20060104:针对该题提问【答案】【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其他三类金融资产不能进行重分类。 【例题6】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答疑编号20060105:针对该题提问【答案】【解析】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发生的减值损失转回时要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只有债务工具回转时是通过损益资产减值损失转回。【例题7】2007年5月10日,甲公司以62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20万元)购入乙公司股票20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另支付手续费6万元,5月30日,甲公司收到现金股利

45、20万元。2007年6月30日该股票每股市价为3.2元,2007年8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每股0.20元,8月20日,甲公司收到分派的现金股利。至12月31日,甲公司仍持有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每股市价为3.6元,2008年1月3日以630万元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假定甲公司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对外提供财务报告。要求:(1)编制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2)计算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累计损益。答疑编号20060106:针对该题提问【答案】(1)编制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2007年5月10日购入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600应收股利20投资收益6贷:银行存款6262007年5

46、月30日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20 贷:应收股利202007年6月30日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0(2003.2-6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2007年8月10日宣告分派时 借:应收股利40(0.20200)贷:投资收益402007年8月20日收到股利时借:银行存款40贷:应收股利402007年12月3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80(2003.6-2003.2)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02008年1月3日处置借:银行存款63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2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600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20 投资收益30(2)计算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累计损益。该交易性金融资

47、产的累计损益-6+40+40+80-120+30=64万元。 【例题8】 A公司于2007年1月2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于2006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该债券四年期、票面年利率为4%、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0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A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992.77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20万元。A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5%。假定按年计提利息。要求:编制A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上述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答疑编号20060107:针对该题提问【答案】(1)2007年1月2

48、日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 应收利息40(10004%)贷:银行存款1012.77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7.23(2)2007年1月5日借:银行存款40贷:应收利息40(3)2007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72.775%=48.64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8.64-10004%=8.64万元。借:应收利息4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8.64贷:投资收益48.64 (4)2008年1月5日借:银行存款40贷:应收利息40(5)2008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72.77+8.64)5%=49.07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9.07-10004%=

49、9.07万元。 借:应收利息4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9.07贷:投资收益49.07(6)2009年1月5日借:银行存款40贷:应收利息40(7)2009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7.23-8.64-9.07=9.52万元,投资收益=40+9.52= 49.52万元。借:应收利息4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9.52贷:投资收益49.52(8)2010年1月1日借:银行存款104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应收利息40【例题9】2007年5月,甲公司以480万元购入乙公司股票60万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另支付手续费10万元,2007年6月30日该股票每股市价为7.5元,20

50、07年8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每股0.20元,8月20日,甲公司收到分派的现金股利。至12月31日,甲公司仍持有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每股市价为8.5元,2008年1月3日以515万元出售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假定甲公司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对外提供财务报告。要求:(1)编制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2)计算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累计损益。答疑编号20060108:针对该题提问【答案】(1)编制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2007年5月购入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490贷:银行存款4902007年6月30日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0(490-607.5)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

51、允价值变动402007年8月10日宣告分派时 借:应收股利12(0.2060)贷:投资收益122007年8月20日收到股利时借:银行存款12贷:应收股利122007年12月3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60(608.5-45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02008年1月3日处置借:银行存款515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0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49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 投资收益25(2)计算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累计损益。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累计损益12+25=37万元。 【例题10】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公开发行的债券10000张,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利率为3%,每年1月1日支付上年度利息。购入时每张支付款项97元,另支付相关费用2200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购入债券时的市场利率为4%。 2007年12月31日,由于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该公司债券的公允价值下降为每张70元,甲公司预计,如乙公司不采取措施,该债券的公允价值预计会持续下跌。2008年1月1日收到债券利息30000元。2008年,乙公司采取措施使财务困难大为好转。2008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上升到每张90元。2008年1月1日收到债券利息30000元。2009年1月10日,甲公司将上述债券全部出售,收到款项902000元存入银行。要求:编制甲公司上述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