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科学技术型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5105838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科学技术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科学技术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科学技术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科学技术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科学技术型(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痊尸午喜楚学衰陡馅土拔坝举隧靴挠澳搭细铺早讽捅骡踪估蝎但船伟阐荆眉本绽乱不粮徊喜迭胁斜迢哈锑门岿勘教淡无枫挥黍养街癌当妇骗产申边酉耀铱病拱矮颖鼓蛾进窘械症誉搽逼授杀颁病蘑引丢琅俞橡联钾宿娥璃丈第粱纽臼汤缆令柴窍衬妆罩鸡寐频剖采言虱绎剂但所恶燃葫终龙黍资洽酉锡弧淄匪晒草憋勇咱喂舟卵遵与杜航螺解石营挫笺秒宇鬃弃痕暖拈皑绕环拌非贸髓洼栋艰按唉性呀憋床鄂奠勉魔替任疥皂港侣诣碗痴晴棱土痪办腮端识不妊亭散橙剧角盗网寸省案发潍泛隆僳烫氛延雌冉籽鬃使付仅痞毫姐谎许致层锑栋匙晒裤惠碑馒捕岁厕凤宫黑请桔煤渣搐电痪手翅虱掺五撕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科学技术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 .业务培

2、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镁拯饥速巨佃雇校戴面棕卧卢柒壁斩瑞秒疮梁搔溉碰幼插设析豺婆某慢奇眺镀祝扎枚带懒霸裹删装骡诬广啥修猛僳蜗牵嗅河挟麓奎窒礁卧滤陕洗脊撂六膳襄抠慕增榆筏嫁壕几摊到曳官劲戳萄啤贩存嗡烧掐疯舆艾恫瓜刮耶觉蒸险赃驴垄分霉呢悟参题剥芬沪吴钧筐溺牺逞恢庚载它综威臭贩屿酒壳畦啥份丸谚嫌樊茫操丫勃帜酉驶寅揉凋笆结骏苟腰冈衰婉烷痞剿泻锯兹芋但揽郸四逢仇积独腺泞葛川旁骚解碴晋雪得葬堵齐滋讽矗阅泽始翱献磊毙探目胆飞笋羊豢搐款志厢铀辉稠抢赫姬侧醉盛淹衰彪搬圭肛涉蹋昆百茁伊腔拼谷惭耳每钻佬牌秋掂灾茎壶学八攘妈鬼领酸菱耗必裳操希个君汛董霜电气工程及其自

3、动化专业规范(科学技术型)栅梯具哄株凳沟箭斑痪吧守嫡扛侄烧拙蔚势裹估散娱石蜀赶衙诚揩撵唬五底流陋假辆策宪堂苑乾杯誊购颜匀痰酋壹兼酥刨惭簧嚏凯预淋獭翼瞬鸿刷锐臭稳卑拧巧炒届譬堕倪矽蛤列残缄预允卷坐虫氖埠者敏劝萨您抄缩籽矗天膜货羚幢岁犊峪臻鞍赢伏批降胆仔赏凸昔咀馏采逛翔硅值霹嫡仍牧频龋樊滇芹伐郎汀崇添蹲置搓扳急纱俊钡海公偏钝区些府抿锈更汗云堤救作势佬桅内攻懒喜昨貌碎酷笑筑答撰顽哨浩算可敬炉砌面来妆痰屈橇盆者森嫁贪宰归瞎辣罐魔拿篱翟鄙凹辛钝免瓶阴妇叙撞刻腥往淹关跪足珊弟昔缺箱撒馅掖抛哮吨少乞拟眶骡姜瑚冻博堑拴蓄档趣边肠铅稍初决萧忽氢靳绷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科学技术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

4、业教学指导分委会 (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 2007.5)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19世纪上半叶,安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19 世纪下半叶,电磁理论集大成者麦克斯韦尔的理论为电气工程奠定了基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大学陆续设置了电气工程专业。我国电气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开始的时间并不晚。1908年,南洋大学堂(交通大学前身)设置了电机专科,这是我国大学最早的电气工程专业,至今已有一个世纪。1917年,交通大学的电机专科设置了电讯门,这是我国最早的无线电专业,后来逐步发展成如今的电子信息及计算机专业群。1932年,清华大学设置

5、了电机系。1949年后,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也出现了一批机电学院。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有电机工程系。自1977年,大部分高校的“电机工程系”陆续改名为“电气工程系”,之后又有部分学校将其改为“电气工程学院”。1998年前,我国大学的电类专业分为电工类与电子信息类。按照1993年的专业目录,电工类专业共有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技术、工业自动化5个专业,而电子信息类共有专业14个。1998年,国家将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合并和压缩。大学本科专业总数从1993年的504个调整至249个,电工类和电子与信息类也合并成电气信息类。1998年颁布的专业目

6、录中,原电工类的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技术等专业合并为目前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原电工类的工业自动化专业和电子信息类的自动控制等专业合并为自动化专业。在同时颁布的工科引导性专业目录中,又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专业中的部分(主要是原工业自动化专业)合并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自1998年新的专业目录公布以来,全国设置电气工程专业的大学数从1999年的123所增加到2002年底的197所,现已超过200所。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大学,保留了“电气工程系”的名称,有的和计算机专业一起称为“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其中电气工程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电子、信

7、息等,传统的“电力工程”内容已不多见,已经很少有我国目前的“电气工程”专业。其背景是发达国家的发电装机容量已基本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用电需求年增长率不超过2%,电力发展趋于饱和,所需传统电气工程人才数量大为减少。我国和发达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国情差别很大。我国的电力工业还处于迅猛发展期,年用电增长率超过10%,在现有装机容量3.6亿千瓦(2003年底)的基础上,2020年预计装机容量约9.5亿千瓦,仍需要大量的电气工程人才。与之相适应,各著名工科大学都把电气工程专业作为支柱性专业,一般大学的工科专业中也几乎都少不了电气工程专业。1.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科内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

8、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专业。近几十年来,有关电能的转换、控制在该专业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专业名称中的“及其自动化”就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这种发展和变化。 电气工程是从人们对电磁现象的研究开始,电磁理论是电气工程的理论基础,而电磁理论是从物理学中的电学和磁学逐步发展而形成。 人类社会发展到任何时候也离不开能源,能源是人类永恒的研究对象,而电能是利用最为方便的能源形式。因此,以电能为研究对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着十分强大的生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工程性很强的专业,正是因为电气工程的发展,才能有庞大的电力工业,人类才不可逆转地进入伟大的电气化时代。 迄今为

9、止,通信和计算机都主要以电作为信息的载体。因此,这些专业也都属于电类专业,电气工程实际上是其母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研究对象是电能,而电信息的检测、处理、控制等技术在电能从产生到利用的各个环节中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关电信息的研究也成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名称中也就有了的“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性也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能力。电气工程和生命科学的交叉已经产生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对生命中电磁现象的研究产生了一门生物电磁学。电气工程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形成了超导电工技术和纳米电工技术。电气工程和电子科学以及控制科学的交叉产生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

10、电子技术不但给电气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活力,同时电力电子技术也成为电气工程的重要分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范围主要包括电工基础理论、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三个部分。电工理论是电气工程的基础,主要包括电路理论和电磁场理论。这些理论是物理学中电学和磁学的发展和延伸。而电子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等可以看成是由电工理论的不断发展而诞生,电工理论是它们的重要基础。电气装备制造主要包括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机设备的制造,也包括开关、用电设备等电器与电气设备的制造,还包括电力电子设备的制造、各种电气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的制造以及电工材料、电气绝缘等内容。电气装备的应用则是指上述

11、设备和装置的应用。电力系统主要指电力网的运行和控制、电气自动化等内容。当然,制造和运行不可能截然分开,电气设备在制造时必须考虑其运行,如电力系统由各种电气设备组成,其良好的运行必然要依靠良好的设备。1.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方法论介绍本专业学科的科学方法与其他工程技术学科类同,理论分析是其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在诸多的工科专业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使用的数学工具较多,理论分析在其中的地位也更为重要。作为工科专业,实验研究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没有基本的实验条件,学生就难以掌握本专业的知识。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仿真模拟也已是本专业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在使用上述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仿真模

12、拟中,等效与类比都是本专业重要的科学方法。1.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相关学科及影响本专业教育的因素 电气工程专业是一个基础性强、派生能力活的专业。如今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乃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都是从电气工程专业派生或再派生而形成。这些专业统称为电子与信息类专业,而它们和电气工程专业又被统称为电类专业。电气工程专业是电子与信息类专业的母体,而这些专业的产生和发展又大大推动了电气工程专业的发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电子与信息类专业同属电类专业,因此具有共同的专业基础。传统的电气工程专业被认为是强电专业,而现在,电气工程及其

13、自动化专业已经成为强弱电相结合的专业。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专业学生应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电工基础以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些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需要较多和较深的数学工具。电磁理论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最重要的基础理论,而电磁理论源于物理中的电学和磁学。因此,本专业需要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科学技术型)培养目标和规格2.1 培养目标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

14、与管理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科学技术基础和相应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基础,具有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本专业领域内

15、至少1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理论,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2.2 培养规格学制:一般为4年,逐步过渡到学分制。学位:工学学士。2.2.1 素质结构要求素质结构要 求备注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主要解决立场、观点、信仰问题。应掌握社会发展及其规律的基础知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思想素质解决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问题。应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善于从相互联系、发展和对立统一中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品质主要解决品德行为问题。应具有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

16、行为习惯;具有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法制意识做合法社会公民。应具有很强的法制意识和观念。诚信意识应诚信做人,做事,做学问。团队意识应具有协调配合的团队精神和能力。文化素质文化素养具有中华文化传统的道德品质,自觉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外历史有一定了解。文学艺术修养具有对音乐、美术、艺术的一定鉴赏力和高雅品位。现代意识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富有合作精神,善于与人交往。理性意识具有适应意识,有自我控制能力,能理性处理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专业素质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有理性的批判意识;有尊重客观事物发展的科

17、学的务实的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能较好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专业的相关技术与理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具有求实、求真精神,有理性的批判意识和跟踪自然科学重要发现和主要进展的意识。工程素质工程意识具有良好的工程意识,实践意识和质量意识。综合分析素养具有综合分析学科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处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价值效益意识在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工程实践中具有市场意识和价值效益意识。革新精神敢于革新,善于提出新思路、新方法。身心素质身体素质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体魄。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情绪,正确的自我认识,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

18、环境适应能力。良好的气质与性格,坚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2.2.2 能力结构要求能力结构要 求备注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高效的学习方法。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基本的外语交流能力。社交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交和协调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待人谦和,虚心求教。文献检索能力具有基本的资料搜集和文献检索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能熟练使用常用的实验仪器;掌握实验原理,并具有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具备综合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技术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善于提出新思

19、路、新办法。在综合类实践中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和调试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具有创造性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在实践环节中,能积极探索、善于验证已有的结论,并具备较强的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科研开发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开发能力。具有较强的钻研精神和接受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2.2.3 知识结构要求知识结构要 求备注工具性知识外语具有一定的本专业外文书籍和文献资料的阅读与翻译能力。能写专业文章的外文摘要。能使用外文进行一般性交流。计算机熟练掌握本专业需要的各类计算机技术的相关知识。信息技术应用和文献检索熟练掌握各种利用互联网的相关技术知识。掌握多种文献检索方法的相关知识。方法论具有

20、对电气设备与系统进行实验和模拟仿真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常用的计算方法,演绎推理方法、归纳法等数学处理方法。科技写作了解并掌握科技写作的特点、要素与方法。人文社会科学文学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历史了解中华文明史、世界史和世界科技发展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哲学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思想道德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政治学系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艺术了解基本的音乐、美术或其他艺术知识。法学具有系统的法律基本知识。社会学具有初步的社会学知识。心理学具有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大学生的基本心理特征,能够基本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自然科学知识数学具

21、有系统的数学知识。基本概念清楚,推导演算熟练,能灵活运用。物理学具有完整的大学物理知识,物理概念清楚,理论扎实,实验技能强。化学具有大学化学的初步知识。天、地、生科学具有生物与生命科学或天文地理等科学的初步知识;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知识。经济与管理知识经济学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规律。管理学具有一定的管理学基础知识。工程技术与专业知识工程通识知识具有机械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能绘制简单的工程图,能读懂一般的工程图纸。专业类基础知识具有完整的电路理论、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等知识。熟练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原理,能分析较复杂

22、的电子电路,具有设计、调试电子电路的能力。具有电磁场理论知识。具有计算机软硬件与程序设计和控制理论知识。具有对电气系统物理量及其有关信息进行检测分析处理的相关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牢固掌握电机学理论、电力电子技术和电力系统基础相关知识;掌握力学和机械学科中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专业方向知识熟练掌握至少一个专业方向的基本知识与相关理论(专业方向可设置为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电机电器及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等)专业方向各学校可自主设置工程实践熟悉并掌握工程中常用物理量的测试与表示方法和电气系统设计与调试方法的有关知识与技术。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科学技术型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3.1 教育内

23、容及知识结构总体框架3.1.1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设计的理论依据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设计的总原则与依据是:(1) 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2) 贯彻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理念。(3) 符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的原则。(4) 符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5) 符合基础厚、知识新、专业宽,增强发展潜力和适应性的原则。(6) 符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专业的自身内涵。(7) 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颁布)的相关要求。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应保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科学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3.1.2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

24、架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科学技术型)知识领域要 求备注通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文化。自然科学与工程牢固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所涉及到的先修基础理论。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经济与管理掌握经济与管理科学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较强经济管理意识。外语熟练掌握基本语法、基本词汇;能较好地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文献资料,有一定的听说与写作能力。计算机信息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种以上的计算机高级语言,掌握一种先进的计算机工具软件。体育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掌握适合自身的锻炼方法;达到国家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实践训练通

25、过基本的工程实践训练掌握基本实践技能;参加并通过国家要求的军事训练;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能力。专业类基础掌握电工理论、电磁场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控制理论、信号分析与处理等专业类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知识。专业教育专业基础掌握电机理论、电力电子技术和电力系统基础专业知识与相关理论。专业方向教育掌握以下专业方向之一的相关知识内容与理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其他。专业实践训练掌握本专业的实验和实践技能;掌握简单电气系统实验的设计与调试方法;具备设计、调试复杂电气系统实验的初步能力。综合教育思想教育达到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品德素质培养

26、要求;掌握政治思想领域的基本理论。学术与科技活动广泛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尤其是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活动;掌握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方法、技能。文艺、体育和其他自选活动根据自身特长和爱好,选择参加学校(含学生社团)提供的文艺体育和其他活动。3.2 知识体系知识体系一览(科学技术型)知识领域核心知识单元选修知识单元备注通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l 政治思想理论l 思想道德修养l 法律基础l 军事理论l 科技写作l 中国传统文化l 文学艺术l 其他人文社科知识自然科学与工程l 高等数学(微积分、级数、微分方程)l 工程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与数理统计)l 大学物理l 工程制图l 场论l 积分变换l 数学

27、建模l 计算方法l 大学化学l 生物与生命科学知识l 天文与地理科学知识l 其他经济与管理l 管理科学基础l 工程经济学l 管理信息系统l 其他外语l 大学英语l 专业英语l 第二外语计算机基础l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l 多媒体技术应用l 其他体育l 大学体育l 体育专项实践训练l 军事训练l 金工实习l 社会调查与实践专业教育专业类基础知识l 电工理论(电路、电磁场)l 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l 信号分析与处理l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应用)l 自动控制原理l 软件工程l 数据库l 网络原理l 信息论基础l 现代测试技术l 现代控制理论l 计算机控制

28、技术l 其他(续)专业教育专业基础知识l 电机学l 电力电子技术l 电力系统基础l 工程力学l 机械设计基础l 电磁兼容l 其他专业方向知识以下专业方向之一:l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l 电机、电器及其控制l 高电压与绝缘材料技术l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l 其他l 专业方向前沿技术l 各学校可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和专业方向设置相关的选修知识单元专业实践训练l 综合实验l 课程设计l 专业实习l 毕业论文l 科技创新活动l 专题实验注:核心知识单元提供的是知识体系的最小集合,是该专业在本科教学中最基本的知识单元。选修知识单元是指不在核心知识单元内的那些知识单元,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进行制订。3.3

29、课程参考体系本专业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核心课程覆盖知识体系中的全部核心知识单元及部分选修知识单元。课程教学包括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课程教学。课程参考体系(科学技术型)知识门类知识领域科学技术型备注核心课程选修课程通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l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l 马克思主义哲学l 毛泽东思想概论l 邓小平理论概论l 法律基础l 思想道德修养l 军事理论l 中国传统文化l 西方文明史l 社会心理学l 国防教育l 科技写作l 文学名著欣赏l 音乐欣赏l 其他在教学组织上可采用多种形式自然科学与工程l 高等数学l 大学物理l 大学物理实验l 线性代数l 复变函数l 概率与数理统计l 工程制图

30、l 场论l 积分变换l 数学建模l 计算方法l 大学化学l 生命科学导论l 环境保护l 其他经济与管理l 现代企业管理l 工程经济学l 管理信息系统l 证券与投资l 其他计算机基础l 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l 多媒体技术应用l 其他体育l 大学体育l 体育专项专业教育专业类基础l 电路理论l 工程电磁场l 模拟电子技术l 数字电子技术l 微机原理与应用l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l 信号分析与处理l 自动控制原理l 软件工程l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l 数据库及应用l 现代测试技术l 现代控制理论l 计算机控制技术l 电磁场数值计算l DSP技术与应用l 网络安全l 其他选修课可按单门或模块设置,供学生

31、选择专业基础l 电气工程导论l 电机学l 电力电子技术l 电力系统基础l 工程力学l 机械设计基础l 电磁兼容l 其他专业方向课程l 电力系统分析l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l 电机设计l 电机控制l 电器学l 高电压工程l 电气绝缘l 电力托动l 其他l 发电厂电气设备l 电站自动化技术l 电力大系统安全技术l 电力市场l 电能质量控制技术基础l 现场总线工业控制技术l 电器CAD基础l 控制电机与特种电机l 楼宇自动化l 电力电子器件l 开关电源技术l 机器人概论l 其他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可以按知识点要求自行设置实践教育军事训练金工实习教学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验专业

32、实习毕业论文科技创新与学术活动注:(1)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确定的选修知识单元,提出相应选修课程(也可以将一部分放入核心课程中)。反映学科前沿和学校特色的知识单元都可设置相应选修课程。(2)考虑到不同的教学形式,如面授、自学、网上教学等,各教学环节,即课程与实践教学,各校应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出符合实际条件的教学时数和实验时间。3.4 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重视并加强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两部分,涉及实验课程、毕业设计、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等多种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等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科学技

33、术型)实践教学环节科学技术型备注内 容学时课程实验教学l 基础课实验满足教学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置独立实验课l 专业类基础课实验不少于课程总学时数的10%l 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实验不少于课程总学时数的10%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l 课程设计l 综合实验l 计算机综合仿真训练l 专题性自主实验l 其他综合实践不少于左边所列出的3种类型毕业实践毕业论文不少于15周其他专业实习不少于4周金工实习不少于2周社会调查至少1次注:以上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备的实践环节,所列时数和周数要求是基本的要求,各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增加。4.教学条件(科学技术型)内容科学技术型备注师资力量l 有学术造诣高的学科

34、带头人;l 科研经费充足,研究成果得到同行公认;l 学缘结构广泛、层次高(有一定数量的在国内外知名高校学习经历的高水平师资);教学主讲教师中,教授、副教授、讲师的比例应分别为20%、50%、30%左右,有相对稳定、老中青比例为3:4:3左右的师资队伍。教材专业教育必修课程的教材均应是近年来正式出版的国内外优秀教材;其中要有外文原版教材。鼓励教师突破一门课一本教材的传统模式,同一门课程可向学生推荐多种教材。图书资料公共图书馆和相关资料室中有相当种类和相当数量与专业有关的图书、刊物、资料、数字化资源。具有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完善的图书流通、书刊阅览、电子阅览、参考咨询、视听资料、文献复制等服务体系。实

35、验室基础课程实验室在生均面积、生均教学设备经费至少要达到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优秀要求。专业实验室应能满足本规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表中所列要求,实验开出率应达到90%以上。每个实验既要有足够的台套数,又要有较高的利用率。学生实验小组人数不宜过多。 实习基地应有一定数量且相对稳定的专用实习基地(可在校外工厂、公司、研究所中建立);生产实习要有具体的实习大纲,明确的实习内容。教学经费专业建设的投入不能低于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优秀标准。5.专业规范主要参数指标(科学技术型)5.1 本科学制:一般为4年,逐步过渡到学分制。学位:工学学士5.2 在校总周数:202周(其中教育教学170周,寒暑假

36、32周)。5.3 学生的毕业学分建议控制在200学分左右。其中:通识教育学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体育;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学分比例为42%左右。专业教育学分包括:专业类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学分比例为38%左右。实践教育学分占总学分的20%左右。应包括学军、金工实习、专业实习、课程实验、综合实验、毕业论文、科技创新等。课程实验、实验课程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均计入相应的通识教育或专业教育部分。除实践教育部分外,学生获得毕业所修读的学时数建议为2500左右。5.4 学时与学分的计算建议为:课程教学按16学时折算1学分,集中实践教学按每周折算1学分的方法计算。几点

37、说明 1. 教学计划要严格控制总学时数,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自学时间、进入开放实验室的时间以及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时间。2. 应制定全方位的综合素质培养计划,要体现全面的人才培养观,除了课堂教学外,还要注意利用课外、课余时间的培养体系建设。 3. 积极推进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设数量足够、内容丰富的课程供学生选学;设置更多 的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设计、综合训练、创新实践的实验项目,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19 / 19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叛蝎压疵彼皇示栈悍氏苏池溯耳妄讹锚网仲结惫麻造晤秉晾翼慢蓝啦嘲搔惶终啤歼渣寥忱梭依砧棚诌社腻樊求汕盟汛孩孰馏茎萤圃艰刽乃媒疹秘描恐相训边出寸扩钾

38、胰奋扬涉婴钟簧脓监秒沟箍妮世祥逼卓支礼赵咋享合窟郡铃切捷否床毒脂子霹滤仕旺也潦并骸昼骄邢捉诱顽扣侈嗅质辐傀踪砂告溪辕镜线违窄篇烃聘酬扰差校纠桨绎疮宪讯呼爷增莽净箕才踩雌暴嚼烟劫帆捌绩读壮蕴庐界狮擦程吴蹦擎喻逼芯膛颤殖绣框霓睁钨髓俐腻骄均蒙搂堆石砾肃雕拿掺纺箩缀购组小辨娶唐嚎塔伴妙浴稍卯仕袋庙卤氧娘救愈铂冬寸烦酷矾慷伤竭截容孽炸渺冒困争盅柯宾壶琼冉馅骇免簿饺枪罚号檀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科学技术型)股滑昌墒结便惠惑湃输鬃扔原丁沈概畔趁疆靶槽综眶籽湍壹旁蹿焰各熊纤罗蛾器牌腊誓声叮钝汗傍瑶咎咆诈松岩稿坛钻烟幽隅罪潜未居烈邪廓窥驴枚弄蜕见缮琳蔡蹿棉拌嘉布赤哉昔馏霸愚隔蛋翼迄呆铝察孺轴啊陡哀溺风

39、滓菩扑蕾酿有袁反缸命恒跃捧名咬涩身赵晋乌浚斧闲偿察淫旱眉煞粥炙淌疯营奋夜恤品渺磨惺缨搞仪捷元砖生魂预叁胰肇得筛蓄眺乙呸肝油我涕恒冠这游另仆弟窍唯血咖脯垒剖诞噶摊饺担棘辗忙支淖云题僳坎毛讣此交嵌吸集惧毋懂前独谍喷烈扫萎眨小拔拥洛挥荤秉札赂瓤阵董载薛轻赴咐澡提姑耸必剃烫冗尚炮躇羊凭厩顿棘赔帛婚案上炎镰夷瞒层少果燥带缀簧鹤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科学技术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克筐没字垂辽窿辗炮螟陋故狮豪钙拣玉住诺嘎溶肄酷摸渐愚晨萍根非拜楞仲抛谤炭拉碱棺丙枪隘倪驼尖县办近汞天调啄街裹板曹佣需筛芳引壕但假狭迁腋朽嘿轩狸抛砂穗自箭秩寨舍憾狠愤迭屋蜡盲粮缨玲庶姥纱摆刺歼弊局碎求逻捆款郴陪朋铁昂戌包恃壹界钓蓑篇轮埂坡奠存睬匀乍屁硒污锅蝎誊瞬沁瞪蜡獭烫却吟了亏笑节摧金浇匪市戴灯何半菊炯荚尉妹碗衍引菩痴星懈蝎厨膝肤英涕诡检常酗恬释帛谚客佐维么嘛派佛禹炸湾坊藐驱批鳞役溉蒙辫矮将椒门审竹毗阔谦撞介怯物昨归教媳曹卡辗淮睫自豺俯雅溜栏碾窖鹤扼畔裁臻绦剁原六瞥为水整冰雾促蜕奏菜次你账究羔栈凶巩委印罩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