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4948495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健康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健康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健康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健康心理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心理学复习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健康心理学概述1、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人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所获得的一种稳定、和谐和完善的状态。2、汤纳特尔对健康的解释:健康是个体在现实可能状态下获得最佳完善感。3、格林伯格的五级健康水平模式4、亚健康的概念及表现:定义: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以外,存在着的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状态,即潜病状态。表现:人的机体虽然没有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5、健康心理学的定义:健康心理学是研究认知、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等心理活动和心理社会压力与生 理健康、亚健

2、康和疾病的因果关系的理论体系。它是关于心理因素如何使人们保持健康、使人们生病以及应对疾病的学说。6、中国传统的健康心理学思想:(1) 修身养性,仁智者寿(2)清静养神(3)清心寡欲(4)调节情志 7,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测验法(5)个案法第二章 身心健康状态1,影响身体印象满意度的因素:(1)社会文化的审美标准;(2)自我信息盲点;(3)抗拒老化的定型看法;(4)去人格化的不当姿势;2、 怎样辨别心理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状态的判定方法)?(1)社会适应方法(社会常态方法); (2)医学(生理学)方法; (3)统计学方法; (4)心理测验方法; (5)

3、内省经验方法; (6)价值观方法; 3、 心理异常的概念及心理异常时的“心理特征”: 概念:产生于个体身上或与当前心理压力(如心理痛苦)或无能力(如损害一个或多个功能)联系的,或显著增加死亡、痛苦、无能力或自由的危险的,且有临床显著行为和心理症候群或行为方式的状态,为心理异常。特征;(1)痛苦感;(2)心理-生理机能紊乱;(3)我向关注;(4)异常心理固着; 4、健康之道在于哪些方面?(1)要对健康尽责任; (2)要有健康的整体意识; (3)要吃得明智; (4)要保持生理适合度; (5)要从事预防性的心理建设;第三章 健康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应用1、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意识理论、人

4、格结构理论)(1)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理论 :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2)人格结构的冲突理论:a人格结构的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b心理动力:利必多释义;c性本能:利必多之源;d心理障碍的本质:利必多受阻;2、行为疗法的操作技术有哪些(1)放松技术和生物反馈技术; (2)系统脱敏法; (3)满灌疗法;(4)厌恶疗法: a电击厌恶疗法; b橡皮圈疗法; c药物厌恶疗法; d想象厌恶疗法(5)模仿学习疗法(6)强化疗法:a强化的类型 : 正强化 负强化 正惩罚 负惩罚b强化疗法的具体技术 : 行为塑造技术 代币强化法 消退技术3、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观点(艾利斯的ABC理

5、论,非理性认知方式的概念、特征、对健康的影响及其积极调控)。艾利斯的ABC理论:引起情绪障碍的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事件经历者对该事件的评价和解释。A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 由A引起的信念(Beliefs),即对事件的评价和解释; C 情绪和行为的后果(Consequences)概念:以负性思维或不合逻辑的观念看待人或事物的一类个性特征。特征:(1)绝对化要求;(2)以偏概全;(3)糟糕至极;对健康的影响:负性认知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积极调控:(1)识别自动性想法;(2)识别认知性错误;(3)真实性检验;(4)去注意;(5)监察苦闷或焦虑水平(6)认知自控法

6、4、个人中心治疗的条件与技术促进人格成长的条件:(1)两个人心理上的接触;(2)来访者处在一种无助、焦虑与混乱状态中,表现出不一致;(3)治疗者在治疗关系中是一位完整的人,处在真挚、和谐协调的状态中;(4)治疗者对来访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接纳、关怀,尊重来访者;(5)治疗者对来访者产生共情,不再从自己的观念和立场来看待对方;(6)来访者能够体会感受到治疗者对自己的尊重与共情。个人中心疗法的主要技术:(1)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技术;(2)坦诚交流的技术;(3)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第四章 心理过程与健康1、 认知不协调理论。(1)认知不协调的基本假设: a作为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去

7、努力减少不协调;b能动地避开那些很可能使这种不协调增加的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 (2)认知元素间的关系: a不相干; b协调; c不协调; (3)认知不协调的强度:不协调程度(不协调认知项目数量认知项目的重要性)/(协调认知项目的数量认知项目的重要性 )(4)认知不协调的解决方式: a改变行为; b改变态度; c引进新的认知元素;(5)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基本评价:a贡献:理论的创新性; 理论的广泛适用性; 理论的推动力; b局限性:概念的模糊性; 认知模式的过于简单化; 解释模式的不确定性;2、 什么是压抑?(1)压抑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态社会心理。心理学上专指个人受挫后,不是将变化的思想、情感释放

8、出来,转出去,而是将其抑制在心头,不愿承认烦恼的存在从而暂时减轻焦虑的心理现象。(2)产生压抑的主客观矛盾和失衡的主要表现: a自然本性与社会化的矛盾; b公正感与社会平等状况的矛盾; c需要与实现的矛盾; d生活方式变化和适应状况产生的矛盾; e人与自然的矛盾;3、压抑心态及产生情绪的形式并绘制模型图。 客观事物的外部刺激4、 正面错觉与健康的关系、产生原因及其积极调控。(1)正面错觉与健康: a幸福感和满意感; b关心他人的能力; c提高创造力;(2)正面错觉产生的原因:a错觉对比说; b错觉的神经位移说; (3)正面错觉的积极调控: a调整社会比较; b调整个体处于不同生活阶段的参照点的

9、比较;5、情绪调节的过程:(1)生理调节(2)情绪体验调节(3)行为调节 (4)认知调节(5)人际调节6、成就感对健康的影响及其积极调控(1)成就感对健康的影响:a自卑与优越的体现物;b特殊的文化期望;c某种文化标签(2)成就感的积极调控:a以社会关注作为价值标准;b确定适当的成就动机;c正确的归因7、亲和感对健康的影响及其积极调控影响:亲和动机的满足,可以增加个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满足爱的需要,交往和动机的需要,可以使个体获得对其生存与发展有意义的信息,可以减轻心理压力,从而免于孤独寂寞而产生的抑郁,焦虑,痛苦等。积极调控:(1)提高自尊水平和自我控制水平。(2)正确对待亲和感与恐惧和焦虑情

10、绪的关系。8、挫折容忍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及耐挫折能力的培养。(P127)概念:个人遭受挫折时能承受精神上的打击,能摆脱和排解困境而免于心理或行为失常的能力,也是意志坚韧的一个重要标志。影响因素:(1)个人生理条件(2)过去的生活经验(3)人们对挫折的主观判断,包括程度、性质。(4)理想、信念、世界观耐挫折能力的培养:认知态度调适;行为调适第五章 个性与健康(1)个性行为类型与健康的关系:a A型行为(冠心病易感个性)易激起的敌意、时间紧迫性和竞争性; b B型行为(抗压力刺激的个性)性情温和、言语与动作节奏较慢、不喜欢争强;c C型行为(癌症易感个性)核心:社会化过度、缺乏自我意识;表现:过分

11、合作,过分忍耐、生闷气、焦虑、压力反应强;d 坚韧个性(抗压力刺激的个性)吃苦、耐劳、勇敢、果断;e权威个性(综合性病态个性)偏好谴责他人、宣告他人有罪错、完全拒绝严格的纪律或严厉惩罚(2)健康个性形成的方法。(P184)a个体化; b追求卓越(阿德勒的观点); c 塑造行为(斯金纳的观点)强化,个性适应,适应的保持; d建立幸福感(弗洛姆的观点); d使自己成为充分起作用的人(罗杰斯的观点)(3)幸福感的含义、基本成分及特点。(P186)含义:指主体主观上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正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基本成分:生活满意度,情感体验,特点: (1)主观性:存在于个体经验;(2).

12、整体性:不仅仅是没有消极情感的存在;(3)相对稳定性4、安慰剂效应、催眠暗示法 、健康信念的含义。(P191)安慰剂效应:当病人服了治疗上无效的药物后,因其心理作用而产生的治疗的现象,报告说,病情有所好转,出现的就是安慰剂效应。催眠暗示:健康信念:个体对自己采取的健康措施及其对健康影响的看法,包括对健康问题的严重性的看法,为消除健康问题而采取的行为的作用以及对自我效能的认识。5、人生目的对健康的影响及其积极调控。(P203、P204)(1).人生目的对生命意向的积极影响:求实;进取;乐观(2).人生目的对生命意向的消极影响:贪婪无度;玩世不恭;苟且偷生;逃避现实6、价值观物欲化对健康的影响及其

13、积极调控。(P211)(1)价值观物欲化对健康的影响:心理和行为上的躁动倾向;粗俗化;妒忌倾向(2)价值观物欲化的积极调控:节欲;正确对待财富目标;取得价值的动机与手段的整合;以集体主义作为价值观的指导思想7、自尊的含义、包含成分及自尊的经典公式。(P215)自尊:个体要求他人尊重自己言行、维护一定荣誉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自我意识。成分: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接纳感。 公式:自尊=成功/抱负第六章 心理压力与健康1、心理社会压力源的类别。生活事件、日常烦扰的含义。(P262)类型:(1)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2)叠加性压力:a 同时性叠加压力; b继时行叠加压力(3)破坏性压力生活事件:是指那些非连续性的

14、、有清晰起止点的、可以观测的、明显的生活改变,对于这些生活方面的突然变动人们很难有效地应对处理,是日常生活中引起人的心理平衡失调的事件。日常烦扰:长时间持续的、无休止的打扰、挫折和应对的要求。2、压力应对的含义。影响压力反应与应对的中介因素。(见课件)含义:应对是指个体为了处理被自己评价超出自己能力资源范围的、特定的内外环境要求,而作出的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努力。中介因素:(1)认知评估: a初级评估 b次级评估 c再评估(2)人格特点:a自我治疗人格-疾病倾向人格 b内部控制外部控制(3)社会支持; (4)新的应对源生命愿景3、社会支持的概念、它对压力和健康的作用。P285)概念:指一个人从

15、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主要指来自社会关系家庭、亲友和社会各方面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援助。社会支持对健康的影响:(1)社会支持在很多时候是有利的(2)有时,社会支持还可能有损于人体的健康社会支持对压力的影响模型:(1)主效果模型(直接效应学说)(2)缓冲器模型(压力缓冲学说)4、自我控制感降低压力和负面心理反应的形式。(1)预见(2)自我形象(3)最大能量5、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的特点。强调日常生活的哲学,而不强调与神的联系,也因为他引导人们“放下”,而不是“执着”(P319) 6、新的应对源生命愿景的涵义与结构及其缓解压力的作用机制。(P326)涵义:对于自我超越的生命意

16、义的信念、追求和执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命控制感。结构:(1)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2)对生命意义的追寻(3)生命控制感缓解压力的作用机制:(1)信念产生并影响情绪,意义缓解情绪(2)想象和幻想调节情绪(3)期望调节行为和情绪(4)对现实的接纳影响心理健康(5)乐观而又现实的思维方式对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第七章 人际交往与健康1、影响健康的不良社会交往。(P245)(一)不良认知(二)关系网行为及产生的情绪(三)社交焦虑、社交回避和苦恼 (四)内聚感缺乏(五)无助感2、社交焦虑症:就是对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注视的一个或多个社交场合产生持续、显著的畏惧,并且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人际关

17、系网: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活动的一种非正式组织结构形式。内聚感:在群体中作用的,是个体在情感、价值定向和行为上与团体保持一致的力量。无助感:有机体处于无可逃避或回避的、有害或不愉快情境中,产生的获得性绝望状态,就是个体感到自己无论怎么做都改变不了现状。3、影响健康的社会人际关系的积极调控。(一)保持高自尊(二)内聚感的调控(三)参与诚信文化建设(四)社交技能训练(五)人际心理治疗4、健康家庭的特点。(一)取向一致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二)和谐民主宽松的家庭气氛(三)理解、信任、尊重、沟通、互动的人际关系(四)良好的家教态度和教养方式(五)相互协作,共同活动。5、家庭关系从哪些方面影响健康

18、。如何建立和控制良好的家庭关系。家庭关系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家庭结构(二)家庭成员关系(三)家庭功能(四)家庭危机(五)家庭破裂良好家庭关系的建立以及控制 (一)重视婚姻适应(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三)重视并妥善解决家庭危机第八章 环境与健康1、环境私密性的功能(1)、增进自我肯定(2)提供独处机会拥挤的负面影响(1)刺激超载(2)、丧失个人自由2、都市生活如何影响健康?(一)社会刺激与社会责任(二)去个人化(三)环境污染什么是“去个人化”?所谓“去个人化”,即一种在群众中迷失自我的感觉,不在乎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内在意识控制力薄弱。3、社会变革对个人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一

19、)积极影响(1)、社会变革促进了人的个性的进一步解放(2)、社会变革促进了人的潜能的发挥(3)、社会变革促进了人的需要的发展,表现在人们需要满足内容的丰富性、需要满足途径的多样性和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趋势 (二)消极影响1、社会变革带来了各种价值观、信仰体系、道德伦理和行为准则等变化; 2、引起了人们心理的内在的冲突和不平衡状态:社会性的焦虑症,较为强烈的受挫情绪,人际关系的冷漠化 3、个体在重新评价以前的价值观追求,调整价值取向,生活似乎永远在向个体的能力、经验、现有的适应模式发出挑战,持续终生的保持压力。 第九章 慢性功能障碍中的心理社会因素1、疼痛的含义:慢性疼痛是与现实的或可能的组织损

20、伤有关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性和情绪性体验。影响疼痛的心理因素:(一)情绪(二)人格(三)认知(四)自我效能感和预期(五)应对技能(六)错误认知2、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哪些?一、心血管疾病的生物学背景(一)心脏的易发疾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和冠心病(二)动脉病变(三)高血压二、可变和不可变的危险因素(一)不可变危险因素1、遗传2、性别(二)社会心理因素1、高血压2、胆固醇的影响3、吸烟4、应激5、性格6、运动三、心理和社会干预手段(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二)危险分层和预防策略1、降低血脂2、控制血压3、戒烟4、控制其他危险因素3、与癌症相关的心理和行为因素有哪些(一)饮食习惯(二)物质滥用(三)运动(四)社会心理因素(1)、负性生活事件(2)、个体的人格特征(3)、个体的心理调节技能和社会支持系统第十章 心身健康自助疗法积极心理治疗1、积极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不仅以修复个体缺陷为目的,而且通过发掘并专注于处于困境中的个体自身的力量,关注希望,塑造力量,增强被治疗者的力量,做到有效预防。2、积极心理治疗的程序。(一)观察他人(或自己)的家庭、工作和症状(二)对症状进行积极的解释(三)“患者”的重新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