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一至三讲作业参考答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4940104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学语文第一至三讲作业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语文第一至三讲作业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语文第一至三讲作业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第一至三讲作业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第一至三讲作业参考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学语文第一至第三讲作业一、选择题1. 蒹葭一诗起“兴”的句子是( AD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C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D.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2.蒹葭在诗经中属于( D )。A.颂 B.大雅 C.小雅 D.风 3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 A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A.风骚 B.风雅 C.杂体诗 D.古体诗4“楚辞”(楚辞)的含义有( ABD )。A.泛指楚地歌谣 B. 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诗体C.先秦古体诗 D. 西汉末刘向编定的诗集5“平原忽兮路超远”中的“超”应读为( B ),含义是( B )。Acho,高于 B.tio,通“迢”,遥远 C. cho,超

2、过 D. cho,表示强调6下列先秦著作不属于儒家的有( CD )。A.荀子B.论语 C.庄子 D.墨子 E.孟子7.先秦历史著作可分为编年史和( D )。A.语录史 B.纪传体 C.公羊史 D.国别史 8.季氏将伐颛臾中产生或引伸出来的成语有( AD )。A祸起萧墙 B.贻笑大方 C.望洋兴叹 D.开柙出虎9.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认为颛臾不能打的论据有( AC )。 A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B.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C(颛臾)且在邦域之中矣 D.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10. 下列各句中,属于宾语前置的句子有( ABD )。A.敢问何谓也 (郑伯克段于鄢) B.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

3、臾)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D天下莫之能抗 (苏秦始将连横)11.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是( D)。A.兼词 B.助词,凑音节C.助词,的 D.助词,破坏句子独立性12下列句子中属于意动用法的有( BD )。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B.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C井蛙不可以语于冰者,笃拘于虚也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3.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的有( CD )。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B.我之谓也 C.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4.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显示愚昧无知特点的人物是( AC )。A姜氏 B.祭仲 C.共叔段 D.颖考叔

4、1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用作宾语前置标志的是(AC)。A.姜氏何厌之有 B.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D.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16.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一句中“贰”的意思是(C)。A.依附 B.地名 C.前面所说的两个城市 D.产生二心17.先秦历史散文中,以记言见长的一部著作是( D )。A.左传 B.战国策 C.春秋 D.国语18在写苏秦与秦惠王对话时,作者采用表现手法是( B )。 A夸张 B.铺排 C.反问 D.层递19. 关于古诗十九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梁代昭明太子编文选时选入的十九首诗 B这些

5、诗主题各异,直抒其情C这些诗大多由士族子弟创作 D这些诗是我国感伤主义文学最早的表现。20. 下面的表述适合汉代乐府诗歌的有( AC )。 A将古代叙事诗推向成熟 B以乐景衬哀景C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 D以七言为主 21. 下列作品中,叠字运用为其显著特色的有(B)。A.李清照武陵春 B.无名氏迢迢牵牛星C.诗经蒹葭 D.汉乐府十五从军征22下列作品中,抒写爱情的有( BCD )。A.国殇 B.迢迢牵牛星C.上邪 D.蒹葭2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几句诗的准确翻译是(C)。 A.那穿着青衿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B.那

6、美丽的青衿哟,长久地缠绕在我的心头,只是为了你的缘故,让我至今沉吟C.那些学子贤才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就是为了你的缘故,让我一直沉吟D.那位穿着青衿的学子哟,你令我朝夕思慕。正是因为你的病故,让我痛苦至今24.下列诗句借用典故的有( AB )。A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B.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25.“靖节先生”的是朋友给 ( B )的私谥。A谢灵运 B.陶渊明 C曹操 D.孔融 26.陶渊明饮酒(其五)中“问君何能尔”的“尔”的意思是( C )。A你们 B.然而 C这样 D.宁静 二、翻译题1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译:芦苇苍

7、茫,明亮的露珠依然未干。心中的那人,就在水之彼岸的高坡上。2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译: 手持吴戈,身披犀甲,战车交错,短兵相接。3.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译:身躯已死,灵魂长存,他们的魂魄是鬼中之雄。4.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译: 对就任的职位要尽力施展才能,不能忠于职守就放弃职位。5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译: 老虎犀牛等猛兽从笼子里跑了出来,龟甲玉石等珍宝被毁坏在匣子里,这样的事情是谁的过错呢?6.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译:我对于治理国家的态度,那真是在上面尽心啊。7.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译:人在吃猪狗食(或:猪狗在吃人的食物)

8、统治者却不知约束自己的行为,路边躺着饿死了的人的尸体统治者却不知开粮仓赈济百姓。8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译: 以仲尼之见闻为少,以伯夷的仁义为轻。9. 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译:设想中原大地在海内大陆上,不就像大仓库中的一粒小米一样(微不足道)?10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译:如今京这座城市不合法度,不符合先王的礼制。1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译:大叔段完成了军事集聚,修缮好了盔甲和兵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要袭击郑国的国都。12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译: 您担心什么呢?如果从地上挖掘下去直到挖出水,在有水的地方挖一条隧道母子相见,难道

9、有谁能反对吗?13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译:我听人说:羽毛不够丰满的鸟儿不可以高飞,法令不完备的国家不可以奖惩刑罚,道德不崇高的君主不可统治万民,政策教化不顺应天意的君主不可以号令大臣。14.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译: 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15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译: 整日整夜她织不成一段布,相思眼泪如雨珠点点下落。1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译: 对着酒宴唱着歌,人生又有几多岁月?(人生)就象早晨的露水那么短暂,逝去的岁月遗憾的事情太多(或:逝去的岁月非常多)。17.

10、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译: 山不嫌高,海不嫌深。(贤才永远不会太多) 当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我也有周公的胸怀)。18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译: 在人来人往的境地建屋,却听不见车马的喧闹声。三、简答题1查阅资料,比较诗经、楚辞的句式、内容、风格。答:诗经包括民歌、文人诗、政治诗、宗教诗,为集体创作,句式整齐,以四言为主,基本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楚辞为文人单独创作,句式参差错落,以六七言为主,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基本采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诗经的内容,完全反映现实的人世间。没有神化世界,也没有英雄奇异的传奇。楚辞以屈原为代表借助神话传说和奇丽的幻想,表达强烈而激荡的情

11、感。有教强的个体意识,奇幻而华丽的表现形式。2.什么叫重章叠句?你接触的现代民歌或流行歌曲有哪一首是用重章叠句手法的?指出其中使用重章叠句的句子。答:重章叠句即每章往往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叹,以增强抒情效果。如著名民歌茉莉花用了重章叠句,每章开头反复咏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3. 以国殇为出发点,谈谈你对英雄主义的认识。答:所谓英雄主义,在我看来,英雄就是在战场上作战勇猛,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人,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精神信念。 4. 概述我国先秦诸子散文的类型。答:先秦诸子散文是春秋末战国初“百家争鸣”中产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的哲理散文,以议论说理为主。主要有儒家的论语、孟子、荀子,

12、道家的道德经、庄子,墨家的墨子等。我国先秦诸子散文有语录体和专题论文。 语录体有论语孟子等。专题论文有庄子等。5. 谈谈你对“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的看法。答:这句话的比喻有双重喻义:一是将季氏比作虎兕,将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打颛臾,好比虎兕跑出笼子伤人;颛臾如被攻灭,好比龟甲、玉石毁于盒中,二是将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龟玉的看守者,虎兕出柙伤人,龟玉毁于椟中,是看守者的失职。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若不能劝谏季氏放弃武力,致使颛臾被灭,也是他们的失职。 对于这句话我的看法是,不能将属于自己的错误归咎到别人身上。6.查阅资料,谈谈成语“孔席不暖,墨突不黔”的来源是什么?答:“孔席不

13、暖,墨突不黔”出自战国末道家代表人物文子的著作文子中的自然。“孔席不暖”,指孔子到处奔走,每至一处,坐席未暖,又急急他往,不暇安居。“墨突不黔”,指墨翟东奔西走,每至一地,烟囱尚未熏黑,又到别处去了。后用两事为典,形容事情繁忙,各处奔走。7.寡人之于国也哪些地方地方体现了“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写作方法?答:寡人之于国也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批评梁惠王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以批评的态度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又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先使梁惠王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又给予其希望,让梁惠王明白他的错误其实是可以改正的,只要改正了就可以解决“

14、民不加多”的困惑。这就是“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方法。8.庄子在秋水中说:“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你怎么认为?答:庄子认为人的认知是有限的,不可能超越其生存活动的客观环境,文章把河伯当做庄子思想的对立面,指出那些认为仲尼见识才学不够,伯夷的义气不值得尊重的人,自己刚开始还不信,现在看来是真的,表达一种讽刺的意思。 9郑伯克段于鄢中“若阙地及泉”这句话中包含了一个古汉语重要的用词方法,是什么方法?请再举两个例子。答:“若阙地及泉”中的“阙”通“掘”,是个通假字,使用“掘”的读音和意义。通假字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平原忽兮路超远”中的“超”通“迢”。“于予论乐,配天之灵”中的“

15、论”通“伦”。10.用你的观点分析“姜氏”这一人物。答:姜氏偏狭昏聩,以私情干政。作为母亲,她在两个孩子之间,更倾向于共叔段,而对于庄工,则是厌 恶,并且在君王更替的时候,想让自己喜欢的孩子做大王,一碗水没有端平, 所以作为母亲并不称职。 11. 概述苏秦在游说秦王和赵王所持观点的不同点。答:苏秦在游说秦王时竭力宣扬武力的作用。及至游说赵王后,从“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张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可以看出,苏秦推崇的是外交手段解决纠纷。12读了苏秦始将连横,请谈谈你对苏秦的看法。答:1.博闻广记,韬略过人,这是他身上最突出的特色。2.高度自信,这是他取得成功的内在原因。3.

16、坚韧不拔的进取意志和刻苦奋斗的精神是他成功的根本原因。4.强烈的功利主义。 13.查阅资料,总结曹操的文学成就。 答:曹操的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法对后来的新乐府诗有很大的启示。从他这种旧题新事乐府到杜甫的“即事名篇”的新题事乐府,再到白居易等人掀起的新乐府运动,可以清晰地看出一脉相承的发展。另外,诗经以后,四言诗很少佳篇,曹操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抒情的传统,创造出一些动人的篇章,使四言诗再一次放出光采。后来嵇康、陶渊明等人有成就的四言诗都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曹操的诗极为本色,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用朴质的形式披露他的胸襟,使人读 其诗如见其人。他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所以诗也是“

17、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尽管在语言形式上极接近汉乐府,却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曹操又是“改造文章的祖师”。他的文和诗一样富有创造性。汉代散文,由于受辞赋的影响,趋向骈偶化,各种体裁的文章也往往形成某种固定的框框。曹操的散文只是用简洁朴素的文笔把要说的话自由地写出来,却自有鲜明的个性。14.什么是乐府?什么是汉乐府?答:乐府是古代政府的音乐机关,从汉武帝起,其职能包括制定乐谱、制作歌辞、训练乐工、搜集民歌等。为区别文人制作的乐府歌辞,习惯上把采自民间的歌辞称为“乐府民歌”,简称“乐府”。 “汉乐府”指的是汉乐府民歌,是从城乡下层人民中采集来的“街陌谣讴”,它们是汉代乐府诗中的精华。15.从迢迢牵牛星

18、中,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河汉女形象?答:感受到了一个饱含离愁的河汉女形象,表达了河汉女愁苦哀怨之情,渴望夫妇团聚。16.你怎么理解曹操在短歌行中所说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答:“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二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本是借情人间的思念写对心中理想的向往,曹操用于抒写对人才连绵不绝的思慕,求贤若渴的情感。17谈谈你对陶渊明所说的“心远地自偏”的认识。答:“心远地自偏”体现了作者超脱于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人生态度。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这样一个社会当中,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在这个非常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他的心远

19、离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我们也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这样使自己变得非常的宁静,这个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修养,对于我们社会的安宁都是很有好处的。四、解析题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A. 本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为什么要描写敌人的凶猛残暴?答:本节以楚军为着眼点细致地描写了从两军相遇、白刃战、到楚军失败的过程,描写敌人的凶猛残暴更加突出了楚军在处于

20、弱势依然忘我拼搏的坚强,直至全军覆没,整个过程充斥着悲壮。B.“旌蔽日兮敌若云”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夸张、比喻。C 哪些语句属于细节描写?答:车错毂、左骖殪、右刃伤、霾两轮、絷四马。D 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作者屈原怎样的感情? 答:感受到了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屈原对于楚国战士,面对强敌,浴血奋战,最后战死沙场的缅怀之情,敬重之意。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

21、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A.“则修文德以来之”中的“来”是什么用法?答:是使动用法。B. 这段话是立论还是驳论?答:是立论。C. 为什么孔子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答:指出鲁国国君才是季康子的心腹之患,揭露了季康子的篡权之心。D.这段话显示的孔子的政治主张在现代有没有现实意义?答:有现实意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反映出孔子的反战思想。他不主张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国际、国内的问题,而希望采用礼、义、仁、乐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孔子提出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就今天而言,这种思想有消极的一面,但是其仍有适应现代社会的一面,现代社会

22、的稳定实际上也是要靠一定的平均,如果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社会便有可能分崩离析。且“不患寡而患不均”也符合社会主义的公平和正义的思想。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

23、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A 这段文字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答:类比法,演绎法。B 请解释这段文字中的两个“人处一焉”。答:“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类在其中只占据一份。 “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一个人在其中只占据一份。C 请根据这段文字分析“北海若”这一寓言人物。答:北海若体现了一种大的境界、气象和格局,一种蕴蓄博大而不自满的精神。世间所有人,如果被空间、时间及

24、所受教育束缚,境界、气象、格局便始终不大。只有向北海若一样不断地超脱于空间、时间及所受教育的束缚,不自我赞许、不自以为贤,才能不断提升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D 对于“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这句话,你有什么看法?答:和作者的看法一样,孔子与伯夷他们所认识和做的,都是小的,如以此为名,以此为博都是自多,而这些也像河伯开始时一样,尚未超越自己的局限的表现。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矣。”公曰:“不义不

25、昵,厚将崩。” A 解释这段文字中的各个“贰”。 答:“西鄙、北鄙贰于己”:依附。 “国不堪贰”:两属。 “收贰以为己邑”:前所述的两处城池。B 这儿对郑庄公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答:语言描写。 C 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共叔段?答:共叔段贪得无厌、狂妄愚蠢的性格和他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图谋与庄公分庭抗礼乃至篡夺君位的野心。D 针对共叔段郑庄公采取了什么策略?答:郑庄公采取了放任自流、欲擒故纵的策略。 庄公的用心是:明知共叔段的野心,却纵其欲,养其恶,以使他一步一步走上叛逆的道路,然后一举除之。E 你觉得郑庄公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国君?为什么? 答:是。作为国君,郑庄公确实很有能力,他的所作所为实

26、际上是一个君主对待各种情况所作出的正常反应。虽然他杀了自己的弟弟,但是确实属无奈之举,并不能因为这件事,就否定了他的治国能力。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A 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

27、手法?答:对偶、排比、反问。B 这段话对苏秦做了哪些描写?答: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C 本段哪一段描写形成了后世勤奋努力的经典用语“锥刺股”。查一查“头悬梁”的来源。答:“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是“锥刺股”的来源。 “头悬梁”见北宋太平御览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6阅读下面这段话,回答问题: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A. 这里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答:设问、比喻、借代。B. 这几句诗里的作者的主要感慨是什么?答:人生苦短,满怀忧思。C. 对于作者的感慨你有什么看法?答:从表面上看,作者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作者那里去施展抱负。这几句诗就是一曲“求贤歌”、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10 - / 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