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上传人:r****d 文档编号:94911278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年级:05级统计学院经管交叉实验班姓名:郝博学号:40509017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而教育是影响人力资本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开展,其中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利用修正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1978年至2005年间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对GDP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奉献。【关键字】经济增长 教育投入 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开展,教育的开展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相对于

2、世界其他国家,尽管中国在教育投入的绝对数额上不断增加,但是教育投入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却一直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水平。例如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894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而教育经费支出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而同期世界低收入国家的这一指标到达3.2%,世界平均水平高达4%以上。1993年公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开展纲要?里曾明确规定到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到达4%。今年,中央政府将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4%的目标定在了2021年。从表1的教育支出占GDP比例可看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大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

3、离4这个目标却还有一段距离。表1:教育支出占GDP比例1978198819981979198919991980199020001981199120011982199220021.941983199320031984199420041985199520051986199619871997教育投入是一种对人力资本的长期投资,它虽然不像物质资本投资那样见效明显,但是它的收益却更加持久,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更显著: (一)教育投入对个人开展的影响。教育投入是对人力资本的长期投资。个体通过教育和培训,不但提高了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技艺水平,而且有利于开发个体的潜能。个体在接受教育后,获得了知识提高了素质和技

4、,从而增加了对新的工作的适应性,并具有了在工作中发挥专门才能的可能性,产生“知识效应。(二)教育投入对企业开展的影响。个体接受教育后,对于不正确的价值判断会有所改变,会提高其组织性和纪律性,会强化其对工作和社会的责任感,从而更好的工作并充分发挥自身能力。教育投资可最大限度地开发投资主体的人力资源,增加企业本身的竞争力。在现代市场环境下,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缩短,哪家企业最先能开发出领先的新技术或是新产品,就能先发制人,获得高额利润。而人才那么成为这场速度之战中最终争夺的目标,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吸引到优秀的人才,谁就能够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获得先机因此人才已经成为当下决定企业利润增长潜力和竞争力

5、的关键资源加强对职工的技能培训,促进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剧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三)教育投入和国民经济开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在其出版的?美国经济增长因素和我们而临的选择?一书中,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估算出1929年到1957年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奉献率为35.3%。教育是培养智力人才的主要途径,教育是社会生产率积累的重要衍生因素,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必要杠杆。近年来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以往有所提高,对教育的投入也逐年增加,教育的这种根底性地位将使它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基于以上了解

6、可知,教育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开展应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图运用计量的方法,探讨其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奉献。二、文献综述国内外教育经济学和开展经济学的大量研究成果说明,教育投入对于人力资本的形成具有根底性意义。高素质的人力资本通过与土地、资本和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和合理配置,使得对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从柯布-道格拉斯的方法研究到罗默-卢卡斯模型的建立都充分说明了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奉献。而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那么在其著的?经济增长理论?中直接将“教育所引起的知识的增长归结为经济增长的三个原因之一。当前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已经引起我国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近年来

7、教育产业化的经济效应已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对经济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物质资本的投资,而在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家们就已经发现,用资本与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解释经济增长,会留下很大一块“剩余得不到解释。索洛针对这块“剩余提出了技术进步因素的观点,实际上是间接指出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奉献。毫无疑问,有关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奉献的最全面、最详尽、最经典的理论当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1960年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论述的人力资本理论。之后,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西方经济学者还力图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来证明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舒尔茨1962年的研究说明

8、,美国战后农业生产的增长中只有20%是物质资本积累所引起的,其余的80%主要是由教育以及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所引起的。丹尼森通过教育量简化系数法,得出19291985年教育对美国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奉献为13.7%。国内学者也进行了诸多实证研究,结论不一。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开展是教育开展的先导原因,也有的学者研究说明,二者的关系中,教育是因,开展是果;另有一些学者认为二者互为因果关系。而且国内学者的实证研究大多采用对某个地区或省份的数据进行针对本省情况的研究分析,且在研究时间跨度上也比拟短。本文以全国数据为样本进行教育投入与经济开展的计量研究,将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 1、研究内容上:系统地考察我

9、国教育投入情况,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的修正形式2、研究时间跨度上:数据的时间跨度从19782005年3、研究方法上: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三、理论分析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根底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必须切实摆在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全社会一个极其重要的认识,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由于教育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性,一个接受良好教育的人,不但能为自己带来终生的收益,而且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因此私人边际本钱大于社会边际本钱,私人收益却小于社会收益,所以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重要的公共产品

10、,需要政府投资,是政府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不再是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全能政府,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政府;政府要转变职能建设效劳型政府,把教育等公共效劳产品的提供提到首要位置上。对教育的投资将是政府投资的一个重点领域,因此,研究我国教育投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经济学认为,完整的资本概念不仅包括物质资本,更应包括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包括劳动力的质和量两个方面。从本质上讲,教育投资就是一种提高人力资本的质的投资。通过接受教育和培训,使劳动者和潜在的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社会的回报远大于物质资本积累。舒尔茨曾测定

11、:美国战后农业生产的增长,其中只有20%是物质资本积累所引起的,其余的80%主要是由教育以及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所引起的。据统计,世界经合组织主要成员国GDP的50%以上是以知识为根底的,兴旺国家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已经超过了其他生产要素奉献率的总和。基于这一现实,经合组织在1996年发表了?以知识为根底的经济?的研究报告,指出知识已被认为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由此可见,教育投资对于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促进经济的迅速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四、实证分析 (一) 模型介绍: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的修正。?国畜论?中曾谈到,学习的

12、费用可以得到归还、赚取利润,并首次提到了知识和技能在创造和增加社会财富中起作用,同时明确把工人技能的增强视为经济进步和福利增长的基根源泉。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根本表达式是: 1其中Y代表产出量,A代表技术水平(假定为常量),K代表资本的投入,L代表劳动力的投入,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古典经济学的资本理论仅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本,而未包括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本。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那么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有三大核心的影响要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因素。罗伯特索洛根据美国1909-1949年的统计资料,测算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超过80%。在其后的研究中,他又发现技术进步率中有

13、60%依赖于劳动者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培训的增加,这充分说明教育投人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对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修正,把资本投人分为物质投人和教育投人。具体方程是:2其中Y为产出,即各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A代表技术水平(假定为常数);FI为物质投人,即固定资产投资;EI为教育投人,即教育经费支出;L为劳动力,采用全部就业人口数。为了便于进行计量分析,对生产函数2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同时引人随机误差项u得到:其中分别是固定资产投资、教育投人与劳动力对GDP增长的产出弹性。(二)计量分析1.数据来源::从?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各卷统计出中国19782005年的国内

14、生产总值与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以及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口数;分别记为GDP、EI、FI、L;为了剔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对前三者除以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以以1978年为基数100,得到1978年至2005年表示中国经济增长的GDP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额三者不变价的数据序列,分别记为GDP、EI、FI、L。2、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1用单位根检验(ADF)方法1978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LNGDP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LNEI,以及固定资产投资LNFI、从业人口数LNL这四个时间序列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单位根检验结果:变量ADF统计量5临界值1临界值结论L

15、NGDP非平稳LNEI非平稳LNFI非平稳LNL非平稳D(LNGDP)平稳D(LNEI)平稳D(LNFI)平稳D(LNL)平稳注:(1)检验形式选择了模型2,即带有常数项的形式。由表中的结果可以看出,,LNGDP、LNEI、LNFI、LNL的原序列是非平稳的,一阶差分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即LNGDP、LNEI、LNFI、LNL是一阶单整序列2协整检验:由前面的单位根检验知道,,LNGDP、LNEI、LNFI、LNL是一阶单整的,下面用“EG两步法来检验其协整关系。首先建立log(gdp)和log(jy)之间的协整回归方程,然后对其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得结果如下: t=0.38327

16、3 (5.737533) (2.632521) (1.188607)=0.998116, =0.9978881, 对其残差进行平稳性的结果如表3, ADF值为,5显著性水平下变量数为4,样本容量为25时的临界值是,本文中样本数为28,可能不能通过协整检验。是本次研究的一个缺乏之处。有可能是数据本身有一定问题,由于时间原因,无法做出其它弥补,只能将它假设为平稳性序列,进行后序分析。表3: 协整回归残差的平稳性试验3.、对于模型的检验和分析1多重共线性:从回归结果可看出在这个模型中拟合优度很高,F值很高,t值比拟低,解释变量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于是利用逐步回归法消除解释变量间的多重共线,由于LN

17、L变量未通过t检验,因此将它从原模型中剔除,最后确定的模型就是:2异方差检验:表4: WHITE检验:由上表得,模型通过White检验,可知模型中不存在异方差3自相关:在新模型下DW=,在5的置信水平下,查DW统计表得到:,,由判别规那么认为此模型存在自相关。因此对模型用一阶差分法进行消除,得到如下模型:此模型较好的消除了自相关。F检验,t检验均可通过。 4结果分析。a、回归结果说明,模型调整后的可决系数9以上,F值、t值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模型具有高度显著的统计意义。教育投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影响,教育产出弹性系数。b、在统计的时间序列中,教育投人的产出弹性为,固定资产

18、投资的产出弹性是,即教育投入每增长1%,GDP增长0.213%。在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即物质资产的投入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也存在明显影响。由于教育属于稀缺资源,因此要合理分配资本投人的结构,提高资本投人的效率。五、政策建议从以上分析可知,教育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明显的推进作用。但教育投入对GDP的奉献率却相对偏低,这主要是由于教育投入缺乏造成的。因此,填补教育投资短缺,缓解教育投资短缺的矛盾就成为提高提高教育投资奉献率的重要措施。另外,解决教育投资短缺必须从教育投资资金的供应与需求两方面着手。教育投资短缺,是指教育投资供应小于教育投资需求的失衡状态。这种失衡状态既可能是

19、供应缺乏所致,也可能是需求膨胀所造成,还可能是供求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寻找造成我省教育投资短缺的原因及其对策,必须从上述两方面同时入手,方能奏效。所谓教育投资供应缺乏,主要是由于政府主渠道不到位,企业缺少投资教育的意愿,个人对教育投入太少所造成的。因为在任何社会条件下,教育投资最终都来自国民收入,而国民收入的分配是由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局部构成,教育投资来源根本上也由三局部构成:即国家包括各级政府的教育投资、企业团体的教育投资、个人的教育投资。教育投资供应缺乏,主要就是指这三个方面的投入缺乏。与教育投资供应缺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家、企业团体、教育单位及个人对教育需求都存在着无限膨

20、胀的趋向。这就使本来捉襟见肘的教育投资显得更加短缺。因此,要创教育投资管理体制,保障投资主体合法利益,提高投资教育的积极性和建立健全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保证教育开展对投资资金的需求。现将提高教育投资奉献率的重要措施归纳如下: (一)重视个人(或家庭)的教育投资。个人(或家庭)对教育的投资是他对自身开展必要的智力投资,这有利于受教育者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收人,并获得长远的收益。在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经比照分析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受教育者的收益都超过了他学习所花去的费用。加强个人的智力投资,改善人力资本质量,不但是个人开展的需要,同时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开展,是双赢的局面。(二)转变教

21、育消费观念。教育是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性。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能够直接从教育中受益,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实际的劳动收人,这表达了教育的私人产品特征;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具有较高的素质,他的存在又能够使社会受益,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投资又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传统方案经济模式下,认为教育支出应该完全由政府承当的思想,确立教育支出应由从教育中获得利益的双方共同承当,即由财政支出和私人买单共同分担。通过多元化战略募集教育经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科教兴国的宏伟目标。(三)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育投入效益,确保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我国教育投入明显缺乏,同时教育经费的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要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根底上做好教育经费管理保障工作,这样才能增加全体公民的人力资本存量,为经济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推动力。参考文献:1 路根尧,朱省娥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 张新我国教育经费占GDP比重问题的研究J财政研究3 乔晶.我国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4 毛洪涛,马丹.高等教育开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J财经科学5 张毅教育投入与GDP动态协整关系的实证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附:1、根底数据:2、未剔除变量LNL前回归结果:3、剔除LNL后回归结果:4、一阶差分:THEEND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