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卧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4725237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南阳市卧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南阳市卧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南阳市卧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资源描述:

《南阳市卧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阳市卧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5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南阳市卧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是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编制好南阳市卧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统一思想,动员人民,加快发展,努力走在全市、全省前列具有重要意义。“规划纲要”力求将当今时代特征、发展趋势与我区实际情况相结合,突出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和可操作性,着重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阐明我区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

2、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一、卧龙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简要回顾过去五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十一五”时期,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紧紧围绕建设富强美好和谐新卧龙的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大力实施重点项目建设,突出强化结构调整,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十一五”时期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3、初步测算, 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02.5亿元,年均增长 12.1%,比规划目标高出0.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56 美元;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十五”末的71%上升为8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9亿元,年均增长21 %,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计划目标,同比口径是2005年的2.6倍,比预期目标高出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9.8亿元增加到 97亿元,年均增长18.6 %,比预期目标高出3.6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完成1966万美元,年均增长 26.3 %,比预期目标高出16.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预计可以完成65.8亿元,是2005年当年投资

4、的4.3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34.3%,比预期目标高出16.3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人口总量到2010年末预计在88.8万人左右,低于90万人的控制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已连续5年控制在6以内;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在城区力度不断加大;城镇化水平按在地原则计算达到52.2 %,比预期目标高出12.2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到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6436元,年均增长 10.6 %,比预期目标高出3.6 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97元,年均增长15.6 %,比预期目标高出8.6个百分点。总体上看,我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比预期

5、要好,主要指标和任务有望完成或超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外贸出口实现了翻番,工业化、城镇化正在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特点1、经济结构趋向合理。至十一五末,三次产业比重由25.8:46.5:27.7调整为17.8:43.4:38.8,一产、二产比重下降,三产比重进一步提高。标准化良田生产面积达到 92.2 万亩。机械制造、水泥建材、医药化工、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78 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 12 家,纳税过千万元企业 8 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11 家,

6、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16.6 %。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3.2%。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万元GDP能耗五年下降20%,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控制在 1080吨、1970吨以内。2、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198 亿元,比预期目标多投入108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3倍。实施重点项目200余个。全区农业、水利、交通、能源、城建、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领域内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改善。县乡公路、通村公路改造计划基本完成,修建农村公路917公里,实现了236个行政村通油路;新建35KV变电站3座,增容改造变电站6座,大大改善了农村

7、电网的薄弱局面;解决饮水困难群众44.84万人;乡镇卫生院、中小学校舍、乡镇计生站、乡镇文化站、基层司法所等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和提高;森林覆盖率达到18%。 3、城乡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桂花城、淯龙苑、明伦等多个住宅小区。彭营村、东华村、边庄村等城中村改造顺利展开。累计投入小城镇建设资金2亿多元,其中用于集镇基础设施投资1亿多元,城镇道路、给排水、绿化、亮化及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完善。新增五星级集镇1个(安皋),四星级集镇1个(蒲山),三星级集镇3个(英庄、潦河、陆营),二星级集镇1个(青华)。预计到2010年底,集镇建成区面积达到 26 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 13万人,全区

8、城镇化水平达52.2%(含中心城区),总人口达到87.8万人。4、服务业实现新突破。“十一五”期间,我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按照规划所确定的服务业发展目标,全力加快“豫西南商贸服务中心”建设进程,使我区的服务业规模得到了快速增长,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以光彩物流园为核心的大型综合市场商业圈,以多来福建材家居广场和建材大世界为核心家居市场商业圈,以玉雕大世界为核心的珠宝玉器市场商业圈,以电脑科技市场为核心的电子产品市场商业圈,以新华城市广场和裕华商城为核心的服装市场商业圈,以滨河西路为核心的餐饮、娱乐、健身、现代休闲消费商业圈六大传统商业圈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以银海物流为核心的物流园和以七里园、靳岗区

9、域为核心的汽车交易市场两大新兴商业圈蓬勃发展。到十一五末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完成39.8亿元,年均增长 16.8 % ,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27.7 %提高到 38.8 %。目前,我区城乡共有商品交易市场102个,商业面积近 145 万平方米,其中城区37 个,商业面积 110 万平方米;农村 51个,商业面积 28 万平方米。商品交易市场中,5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网点 6 个。5、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现代农业加速发展,形成了以粮食、蔬菜、畜牧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粮食总产稳定在 29.7万吨以上,蔬菜种植面积 23.38 万亩,生猪存栏21.5万头,大牲畜存

10、栏量达到 2.3 万头。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各类农业补贴3.5亿元。通过整合支农资金建设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水库除险加固、扶贫开发等工程,其中,农业综合开发2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 28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31.5 万亩。盘活土地存量 827亩,保障了发展用地需求。全区沼气池数量达到 2万户,农村自来水通村率达到 35 %,入户率达到 80 %,标准化农家店行政村覆盖率达到 90% 以上,农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6、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五年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185 项,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 127项,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巩固,学校基础设施

11、不断完善,二十一小、职教中心、卧龙八中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启动了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乡镇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计生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疫病防控、医疗救治水平显著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强化,生育率稳定在 6 以内。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由 9954 元增加到 16436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2956 元增加到6097 元,分别年均增长10.6%和15.6 %。7、社会保障再上新台阶。五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1.9万人,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由

12、1.8万人增加到3.4万人,失业、医疗、工伤保险覆盖面达到9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由79.1%提高到 98%。农村低保受益面达到 18600 户、29000 人。改扩建乡镇敬老院21所,乡镇敬老院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30%。社会救助制度初步建立,救灾救济和社会专项救助不断完善。8、改革开放取得新成绩。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成效明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公共财政体制和投融资机制不断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外贸出口增势强劲,五年累计出口创汇 6109万美元,是“十五”期间的 4 倍,年均增长26.3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

13、规模不断扩大,中联水泥、金光数显、寅兴钢构、辽原筑路等重点企业蓬勃发展,五年累计引进内资7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 4312万美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整体竞争力有待提高,经济总量偏小,自主创新能力偏弱,重大项目较少,工业企业现代化、科技化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抗御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及发展后劲不强;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工业比重偏低,节能减排压力加大,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民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城乡二元化结构矛盾较为突出;受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发展空间不足,在全市中心城区总体发展格局中有被边缘化的倾向。二

14、、卧龙区“十二五”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一)环境分析“十二五”时期,卧龙区发展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1、宏观环境分析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朗,全球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同时,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增长模式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全球投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经济复苏将是复杂和曲折的过程。全球将进入创新密集时代,发展中国家和一些新兴国家把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战略制高点的突破口,实施新的科技和人才战略,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等重要领域正在酝酿新的突破。围绕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全球进入绿色发展时代。从国内

15、看,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政策全面落实,河南省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预先出笼,省政府出台了支持南阳市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和市委、市政府谋划打造中原经济区重要增长极,这些都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微观环境分析从周边看,各县市经济开始转型升级,产业转移进程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加快发展,城市建设进入跨越提升阶段。随着南新、南邓、岭南、沪陕高速通车以及规划中的宁西复线在我区过境并将设置站场或出入口,对于我区融入中原经济、辐

16、射周边地区及邻省将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随着南水北调干渠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的深入推进,卧龙区面临着国家在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移民后期扶持、对口支援等政策支持的重要机遇。从区内看,“十一五”期间全区固定资产年均增幅保持在34.3%左右,五年累计投资达到198亿元,鼎鑫钢铁、中联水泥、金鹏机电、金牛彩印、银海物流、光彩物流等一大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重点项目相继竣工及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以及“铁、路、空、水”综合交通条件的完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的全面优化,为我区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困难和挑战看,我省以构建中原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各地将展开以科技

17、、人才和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新一轮竞争。周边县市都在抢抓机遇,竞相发展,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对我区形成较大竞争压力。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加速,新旧矛盾相互交织,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以及收入分配差距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都比较突出,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矛盾凸显的压力,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受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发展空间不足,在全市中心城区总体发展格局中有被边缘化的倾向。综观全局,“十二五”时期我区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宝贵机遇,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具备趋利避害、加快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政治保障,把握得好,就可以走在兄弟县市的前列,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

18、程。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发展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努力实现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二)阶段特征“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实现新型工业化、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具有历史性、决定性的关键时期,发展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我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位次。一是经济发展进入升级转型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逐步凸显出来,经济升级转型的任务十分繁重、要求更为迫切。充分利用中央扩大内需、国内外高端要素加快转移等有利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自主创新,改造提升机械加工、水泥建

19、材、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体制创新进入攻坚克难期。“十二五”时期,改革开放将向纵深方向推进,建成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型政府建设、发展民营经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进一步增强,进一步深化改革涉及利益关系的深层次调整,改革攻坚进入增量调整与存量改革并重的阶段,将更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三是社会事业进入全面突破期。“十二五”时期广大群众对改善公共服务的要求急剧增长,加强社会建设将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20、,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合理调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四是全面小康进入完成关键期。党的十七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要求。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在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十二五”时期必须要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三、卧龙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目标(一)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

21、强区为中心任务,以集聚区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全面提高全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将“三产大区、工业强区、特色农区、宜居城区”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为构建中原经济区重要增长极贡献力量。围绕上述思路,坚持“加快发展、统筹发展、特色发展、共享发展、安全发展”五项原则,围绕“一极二区三片四园五基地”建设,即:“一极”,打造中心城区重要经济增长极;“二区”,龙升工业新区、农业科技示范区;“三片”,西北部浅山丘陵的农游一体化片区、东北部特色产业片区、南部平原的高效生态农业片区;“四园”,现代物流园、轻工产业园、建材工业园

22、、休闲文教园;“五基地”,生猪基地、花卉基地、蔬菜基地、杂果基地、中药材基地。同时积极实施“工业发展倍增、三产兴区、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四大战略,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二)基本原则1、坚持加快发展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依然存在,发展不够仍是最大的实际。发展是解决我区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必须始终把发展当作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

23、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升经济综合实力,使我区成为南阳中心城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2、坚持统筹发展原则。卧龙是南阳的一个中心区,也是一个人口大区、经济弱区,区情区力和发展要求决定着卧龙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切实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挖内力发展和借外力发展的关系,促使发展中的各个方面、主要环节相互适应、互促互动,良性循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始终要抓住加快发展这个要点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3、坚持特色发展原则。

24、突出区域特色,充分发挥我区在特色资源、产业基础、交通区位、生态环境等方面优势,重点在石桥月季、畜牧养殖、机械制造、水泥建材、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上实现新突破。突出错位发展,充分借助周边地区的发展资源,加快区域间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实施重点突破。突出绿色发展,坚持资源低消耗、环境低污染、成本低投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4、坚持共享发展原则。按照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总体要求,着眼于富民、惠民、安民,把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通过民生的切实改善,调节收入分配、扩大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增长、彰显公平正义,使我区人民更多地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和实惠,推

25、动我区朝着富民、强区、稳定、和谐的方向不断迈进。5、坚持安全发展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安全经济、建设安全社会,在劳动者生命权利和职业健康最大限度地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建立和完善安定有序、和谐进步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三)发展战略1、工业发展倍增战略。以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为重点,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拉伸产业链条,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提升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着力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坚持绿色发展,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划工业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全力提高工业经济的质量和竞争力。2、三产兴区战略。围绕打造豫西南商贸

26、、物流中心地位,不断壮大传统产业,培育六大新兴产业,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努力把我区建设成远近知名、购销两旺、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商贸物流中心。3、农业产业化战略。重点围绕畜牧、月季、林果、蔬菜四大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突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为郊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强大支撑。4、城乡一体化战略。以构筑城镇核心产业、完善城镇功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综合考虑人口集聚、土地集约、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因素,不断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尽快形成联系紧密

27、、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城镇体系,释放巨大的内需潜能,带动投资、消费和就业的增长,扩大经济发展空间,提高区域竞争力。构建城乡联动发展、功能互补、共享现代文明的一体化新型社会形态。(四)发展目标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区发展趋势和条件,初步确定“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1、经济发展目标。继续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主要经济指标基本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80亿元,年均增长11%左右,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40:45左右;地方财政收入突破6亿元,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

28、均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五年累计突破550亿元;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2、社会发展目标。社会事业更加繁荣,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化,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率力争达到全省同类行政区平均水平,城区核心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3%,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教育水平明显提升,教育更趋均衡化,幼儿、初中、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100%和80%,职业技术教育有较大发展;城镇养老、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基本健全,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

29、内,人人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3、城镇建设目标。小城镇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总体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集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3平方公里,镇区自来水普及率达85%,镇区绿化覆盖率达35%,人均绿地面积达810平方米,镇区道路硬化率达90%以上。重点乡镇进一步提高总体规划水平,配套基础设施,增强承载发展的能力,成为要素集聚、产业发展、人口转移的重要载体。4、人民生活目标。 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和8%。 居民消费率提高2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35平方米,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达到40平方米。 居民营养

30、状况、健康水平等指标达到新的水平。5、资源环境目标。人口、资源和环境与经济发展日趋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森林覆盖率达到20%。节能减排力度进一步加大,全面完成省定预期目标。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区发展趋势和条件,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亿元以上,在全市的位次明显前移,逐步形成豫西南及周边地区有明显影响力的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自主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提升。节能减排效果明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明显进展,社会和谐建设谱写新篇章。四、区

31、域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按照“优化布局、统筹发展、提升功能、凸现特色”的发展原则,积极实施“北进西扩”战略,提升老城区的辐射力和首位度,打造龙升工业新城和龙王沟水域观光生态城。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潜力,统筹城镇、产业、生态分布,进一步划分完善功能区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区域发展定位城区发展定位为:南阳的生态、宜居、宜业城区。围绕建设全市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四大中心,全力发展第三产业,将我区中心城区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经济发展定位为:豫西南商贸交易、物流大区,中高档消费品集散地,光电产业强区,生态农产品供应基地。打造独山、兰湖、龙王沟(含紫山)

32、度假休闲景区和潦河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小城镇发展定位:蒲山镇发展为以工矿建材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导的工贸城镇;安皋镇发展为以商贸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等服务型职能为主的现代化宜居城镇;石桥镇发展为以月季花卉产业链为主的商贸旅游型中心城镇;潦河镇发展为以建材、家具加工工业为主导,兼有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及假日旅游的生态型宜居城镇;英庄镇发展为以绿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业为主导的综合型小城镇;王村发展为以龙升园区为主导的集工业、现代服务业的新型城镇;陆营镇发展为以绿色农畜产品生产与加工为主导的综合型小城镇;青华镇发展为以农副产品及服装加工为主的生态型城镇;龙兴乡发展为以绿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为主导的农游

33、一体化小集镇;谢庄乡发展为以畜牧养殖业、绿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业为主导的综合型小集镇;龙王沟风景区办事处以水土保持、绿色生态为主,打造为森林环抱、绿水绕城的生态之城。按照各乡镇的资源、交通、经济等综合考虑,可划分为三个农业类经济片区和一个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片区。分别是:西北部浅山丘陵的农游一体区(包括龙兴、龙王沟风景区办事处、谢庄、安皋),围绕城郊型特色农业发展,以生态农业、林业综合开发和山、水景区开发为主,继续打造杂果基地和中药材基地;东北部的特色产业区(包括蒲山、七里园、石桥),以花卉、生态蔬菜、文化旅游、建材等产业为基础,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培育新品种,建设豫西南最大的建材基地和月季繁育基

34、地;南部平原的生态农业区(包括潦河、陆营、青华、英庄),以优质高效农业、蔬菜种植基地、畜牧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中部的工业新区(包括靳岗、王村),依托龙升工业园区及物流园区向南延伸打造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制造和农产品深加工业。(二)产业发展布局按照“遵循规律,顺势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突出特色,重点发展;合理分工,错位发展”的原则,根据卧龙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空间特点、区位优势、承载能力,谋划未来的产业发展布局。工业发展布局。重点发展312国道北侧的光电产业集聚区,以产业集聚为依托,把靳岗、王村片区打造成龙升工业新区。发展S231(蒲山段)两侧的蒲山建材工业园区;在中州西路南侧、南水北调总干渠

35、北侧打造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制造(服务)园区;在S231(潦河段)两侧打造西南郊农产品加工园区,逐步向青华镇沿路延伸。农业发展布局。南部平原区(潦河、青华、英庄、陆营等)连片种植高效农作物和特色经济作物,依托农经产品优势,拉长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摆布在潦河镇区域,形成种养加一体化的现代农区。以已获批的潦河国家级农业科技园为依托,打造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区、科技创业服务区、现代农业企业的产业发展区、科学发展试验区和现代农业的综合创新示范区。北部浅山岗丘区,以发展果(林)、草(药)、牧(猪牛禽)为主,集中连片,发展规模效益。东北部石桥依托现有的月季种植,扩大规模,形成种植-加工-销售-配

36、送的月季产业园。实施中部西扩战略:中部岗丘和平原区大部分将逐步(2020年前)退出农业生产。服务业发展布局。利用“三站两入口”(改造升级火车站、汽车北站、王村编组站、环城高速潦河、王村出入口)优势,在周边范围内发展现代物流园。利用城区传统的商业集聚优势,完善和提升集百货、建材、珠宝玉器、电子产品等的八大商业集聚区。在龙升工业园区内选址,发展从事汽车整车展示、销售、维修、保养等服务,兼顾驾驶技术培训、汽车租赁、汽车金融和车居服务等多功能、一站式的汽车综合服务园。围绕独山、兰湖、龙王沟风景区周边发展农游一体休闲旅游业,逐步向生态宜居新城区模式发展。沿北京南路与西环南路的合围区,发展成为休闲文教园区

37、,集大学园区、职教园区、卧龙岗汉文化区以及四坝附近的休闲服务区为一体的片区,实现新的组团。沿白河上、下游沿岸开发休闲、餐饮、娱乐、观光带。园区发展布局。利用现有基础,按照“一园多区”、“园中园”的发展思路,合理规划园区产业定位,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南有农业高科技示范区,北有蒲山建材园,中有光电园、休闲文教和轻工产业园、现代物流业态贯穿南北的格局。坚持突出特色、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围绕上述定位和产业发展布局,要加快交通对接;完善各园区基础设施,推进重点产业集聚发展,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规划建设会展、度假场所;加大旅游服务配套建设力度,增强服务承载

38、能力。五、“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一)全面发展服务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发挥卧龙区的区位优势,紧密结合城镇化进程,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现代产业的发展要求,要紧紧抓住“扩规增容、提档升级、盘活增效、辐射带动”十六字方针,树立“以现代服务业配套高端产业发展”的理念,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休闲旅游业,带动商贸、餐饮、房地产等服务业的繁荣发展,着力强化配套服务功能和就业功能,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业态先进、功能完备、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力争到2015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180 亿元,年均增长15%。拥有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专业化市场3-4家,销售收入过亿元

39、的商贸物流企业1-2家。“十二五”期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左右,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左右。1、立足商业基础优势,巩固提升传统商贸业。抓好市场建设,推进新型业态发展和扩大对外贸易;提升档次,促进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优化现有市场结构和布局,合理摆布商业网点,努力扩大经营规模。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良好的商业基础上,做大做强一批功能全、聚辐广的专业综合市场。建设上规模、上档次的建材市场、果品批发市场、小商品和日用品加工及交易市场、汽车配件和维修市场、装饰装潢材料市场等。十二五期间建设、完善和提升八大商业集聚区:王村钢材物流园区(银海钢材市场二期、王

40、村钢材市场)、光彩聚集区(包括南阳光彩大市场、南阳果品批发交易中心两个市场)、百货业聚集区(人民路中段、中州路、工业路、丝织厂金三角、中实骏景大卖场、育阳商贸中心的围合区域)、珠宝玉器聚集区(自工业路口至卧龙岗沿卧龙路分布)、建西建材聚集区(八一路、工业路、建设路、车站路围合区)、电子产品市场集聚区 (包括电脑科技市场、华恩数码广场、永诚商厦)、汽车服务业集聚区(选址在龙升工业区内)、餐饮娱乐休闲新型消费集聚区(自淯阳桥北头至北京大道南延部分的滨河西路沿线)。拟投资140亿元,新建东华城中村西区(二期)、大学生创业中心、卧龙城市广场、南阳豫宛生活广场、悦城国际商贸中心等市场18个。通过科学规划

41、,因势利导,衔接产需,利用的各乡镇独特自然资源,重点培育引导依托农村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专业市场5-7个。强力推进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建设,新建市场15个以上,面积不低于10万平方米,服务人口15万,彻底改变中心城区农贸市场设施简陋和“脏、乱、差”状况,使全区农贸市场成为环境优美、购物方便、卫生安全、群众满意的购物场所。以此来进一步巩固传统商贸业在卧龙区经济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区商品交易市场个数达150个,总商业面积达到326万平方米以上。2、加快物流仓储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按照“搭建网络,构筑平台、培育主体”的基本思路,积极引进先进物流业态和管理技术及装备,推进物流企

42、业信息化,全面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构筑起以物流园区为依托,以物流平台为支撑,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和城市配送三个层次的物流体系,推动我区现代物流业快速有序的发展,尽快形成以物流网络化、信息化、规模化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工业产品物流,加速培育第三方物流,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生产型物流与商贸型物流同时发展,通过物流业与流通业相互促进与相互提升,使卧龙成为豫西南的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形成辐射鄂、豫、陕的区域物流枢纽。3、发展房地产业,大幅提升城区功能。以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为主线,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为目的,以经济适用房、两限房、廉租房和普通商品房建设为重点,形成适应不同

43、层次需要的住房供应体系,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和人口向城区集中为契机,大力实施城区成片开发改造,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贷款规模,促进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力争到2015城区平房改造建设成楼房的比率达到80%以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行物业管理项目招投标制,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交易、中介、物业管理服务体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对蒲山、王村、潦河等乡镇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的部分,要加快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规划引导与管理,加快推进重点功能区域和重大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推进村庄改造,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变地区面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规划和加强龙王沟风景区的建设,利用优越

44、的环境条件,发挥南阳后花园的区位优势,积极搞好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设计规划并将龙王沟风景区建成南阳生态宜居新城。加快城中村和旧城改造,推进城市化进程,拟投资43亿元分步改造苏酒坊庄、杏树庄、曾楼、乔官庄、曙光村、白塔等城中村,合理布局各类公共服务和基础配套设施。力争改出一片新居、带动一批产业、形成一片景观。4、推进城乡建设,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多渠道筹措城镇化发展资金,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加大财政对城镇公益性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采用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先期出资、收益分享、依法办理”的原则,筹措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城镇道路、供水、排污、垃圾

45、处理、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集镇主要街道净化、美化、绿化、亮化,给排水系统畅通;按照生态宜居城城镇和绿色城镇要求,搞好城镇景观绿化,通过增绿、建绿、透绿、植绿等方式,提高绿化覆盖率,建成绿色生态城镇。整体增强小城镇服务和居住功能,建设游园、文化中心、垃圾填埋场(中转站)等设施。各乡镇以服务辖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为发展方向,完善小城镇服务体系。采用政府引导、鼓励投资、招商引资等方式,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规模、实力的提升。同时以中心城区为依托,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各自的特色支柱产业。改革城镇管理机制,细化城镇管理职责,加强城镇管理执法

46、力度,对小城镇实行高效能管理。推进和深化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加快小城镇的建设步伐,构建现代城镇体系。至2015年,全区小城镇常住人口达到20万人,城镇化率力争达到全省同类行政区平均水平,郊区11个乡镇(办)城镇化率达35%;集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3平方公里;镇区自来水普及率达85%;镇区绿化覆盖率达35%,人均绿地面积达810平方米;镇区道路硬化率达90%以上;创建五星级集镇2个,四星级集镇3个,三星级集镇2个;创建省级特色旅游名镇1个。5、建设城郊休闲区、发展壮大旅游业。充分整合和挖掘我区旅游资源,发挥区位、交通、文化、生态和特色农业等诸多优势,

47、把握新农村建设、“六创一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等良好时机 ,以环境优化为基础、以龙头景区建设为重心、以郊区休闲网点和产业集群构建为主体、以拳头项目建设和企业强强联合为支撑,促进旅游业深度开发、集聚发展、集约经营,跨越式转型升级;扩大产业规模、提升服务品质、拉长产业链条、拓展消费市场,推进农游一体化发展,加快乡村旅游建设,突出水韵、汉风、乡土特色,打响郊区休闲、智乐、养生品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尽快使旅游业成为全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二五期间,全区旅游总体布局为一心(旅游集散和服务中心)、二圈(近郊游憩智乐圈、远郊休闲养生圈)、二带(白河休闲游乐带、南水北调干渠生态景观带);重

48、点建设五区(独山玉文化旅游区、龙王沟山水旅游区、张衡科技文化旅游区、天鹅湖生态农业旅游区、兰湖森林公园旅游区)、六园(蔬菜认种园、月季花博园、石榴采摘园、苹果采摘园、桃花观赏园、医圣百草园)、八村(古庄渔村、后庄养生村、周庄瓜果村、小王沟文明村、小石桥双保村、达士营古寨村、魏家岗湖滨村、官庄桃花村)等旅游区(点),发展一地一景、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精品景区(点)、农业观光园、特色旅游村。完善“行、游、购、娱”服务设施,突出打造一线(龙祥路旅游专线)、一环(城乡旅游环线)、一站(独山高速出口站);优化连通景区(点)主次干道环境,增设旅游交通等标识,增开郊区旅游巴士线路、增建游客服务中心、加强与卧

49、龙岗等城乡(县区)景点线路的配套建设和衔接联通,推行电子商务旅游,增强卧龙旅游的集散和服务功能。因地制宜,围绕景区(点)和旅游线,大力发展特色农家乐、乡村酒店集群和旅游购物、娱乐街区(点)。全面提升旅游软硬件设施和服务,加强宣传、扩大卧龙旅游影响。到2015年,全区旅游引资和投资额年均增长18%以上,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2%以上,力争把卧龙区建成南阳市的后花园和游人满意的休闲康乐服务中心。(二)实施工业新增长战略,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把“实施工业新增长战略”作为“十二五”发展的重要引擎,全面完成“工业倍增计划”,按照“资源与产品对接,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成集群发展”的要求,提升传统

50、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促进我区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期间,力争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到2015年突破80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年均递增20以上;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在“十一五”基础上实现翻番,工业总量实现新跨越。形成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10家以上、5亿元以上企业10家以上,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0家以上。1、优化工业经济结构,着力培育八大产业体系。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组织实施一批关联效应大、支撑力强、促进产业升级的重大工业项目。重点培育和发展以首控光电、示佳光电、龙升医疗设备为龙头的光电产业

51、;以通元科技、先河新型材料为龙头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金鹏机电、科伦机械等为龙头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以福州工业园、南阳服装产业园、纵横丝绸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产业;以金牛彩印、红祥纸箱包装为龙头的印刷包装产业;以鼎鑫钢铁、中联卧龙、寅兴钢构为龙头的建材产业;以海南海药、西施兰、天华制药为龙头的医药产业;以乐牛乳业、想念食品、郑州粮油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2、实施骨干企业带动战略,优化企业结构。突出骨干企业的龙头地位,壮大企业规模、带动全区工业经济整体提升。以科学规划、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资产重组为手段,围绕我区具有优势特色的建材、装备制造、印刷包装、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着力培育一批具

52、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十二五”期间,主要抓好投资3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建设,在抓好中联卧龙、鼎鑫钢铁、金鹏机电、金牛彩印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的基础上,重点扶持海南海药、龙升医疗、迈松医疗等新兴优势产业发展,努力培植5-6个国家级名牌产品,7-9个省级名牌产品,力争把我区的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到“十二五”末,建材行业年营业收入达到35亿元,装备制造行业达到25亿元,印刷包装行业达到15亿元,医药化工行业达到10亿元,农副产品加工行业达到5亿元。 3、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化基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调整优化重大工业生产力布局,实施一批重大转型升级项目,重点培育一批在自主创新、节能减排

53、、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工业园区和重点产业基地,吸引战略合作伙伴参与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整合,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突出专业园区建设,高度重视发展“光电产业集聚区”、“蒲山建材工业园区”、“轻工业制造(服务)园”和“西南郊农产品加工园(规划中)”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发展水平。4、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抓国家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有利时机,把握新兴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导力量,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增长极,统筹谋划,全力推进,努力走出一条与旅游产业、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协

54、调发展的新路子。着力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等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规划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关键领域和实施路径,集中力量在骨干企业、领军人才、核心技术、创新平台、拳头产品、知名品牌上重点突破。依托工业园区,完善配套服务,建立健全新兴产业激励政策,把招商引资的重心转移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和重点项目向我区倾斜。着力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再生产业发展和废旧产品回收利用,支持重点行业改进生产流程,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

55、化道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多赢的经济发展模式。5、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充分发挥载体作用。把产业集聚区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大力营造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质的飞跃和利用外部资金的良性互动,结合南阳市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政策导向,引导企业向集聚区集中,今后凡符合入园条件的新办或迁建企业,原则上要进入集聚区发展。建立产业配套服务体系,积极争取省、市集聚区发展扶持资金,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土地供应、交通建设、财政扶持、优质服务、治安管理、人居环境等软硬件建设,完善集聚区管理机构,组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改善投资、创业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重引进国内大中型知名

56、企业落户集聚区。同时要建立中小企业孵化机制,加快标准厂房建设,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平台。要全面落实好集聚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集聚区加快发展。到2012年,形成以光电、仓储物流两大主导产业,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印染、医药生物等为辅助产业,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引领光电、物流优势产业上规模、上水平,顺利升级为新的城市组团。“十二五”末,光电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增速达到45%,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形成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0家,培育光电产业国家知名品牌5个。集聚区企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20亿元。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园区经济。以首控光电为龙头,

57、提高光学冷加工、光学组件、光学元器件、光学薄膜、光源、主板、机壳、面板等产品集聚配套能力,逐步建立从光学引擎等部件到高清晰数字微显电视产品(MD)、投影电视、投影机、大屏幕拼接墙等整机产品的产业链,打造世界级光学冷加工基地、国内最大的光机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光学显示终端制造基地,提升光电产业集聚区的综合实力。同时辅助于机械制造、纺织印刷、食品加工等产业,打造“六大片区”,即以科伦机械的除尘设备生产项目、建筑机械厂的建筑机械生产项目、汇森精密仪器的高速列车配件生产项目为依托形成机械制造片区;以集鑫的建设汽车改装及特种车辆生产项目、伟鹏金属材料的汽车半轴套管生产项目、汽车产业园项目为依托形成汽车产

58、业片区;以通元科技的节能电瓶生产项目、先河新型材料的多元醇生产项目、博亚精细的BY生物酶项目、鸿轩装饰的新型节能门窗建材生产项目为依托形成新材料、新能源片区;以龙盛源食品的高档饼干生产项目、郑州粮油集团的现代粮食产业园项目为依托形成食品加工片区;以福州商会投资为主的箱包、手表、包装印刷、家具生产项目形成福州工业园片区;以深圳和顺堂的中药饮片加工生产项目、海南海药集团的头孢母核生产项目、天华制药的磺胺间甲氧嘧啶生产项目为依托形成药业片区。发展“一区多园”及“园中园”,并以此为载体,以重大项目为核心,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积极主动承接东西部产业转移,鼓励引进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带动

59、相关产业链式或集群式转移,做大做强园区经济。 推动集聚区产城互动发展。统筹现有城区与集聚区功能布局,推动城区基础设施向产业集聚区延伸,加快完善区内道路、水、电、气、通信基础设施配套,以城市功能完善促进产业集聚,以产业集聚增强农村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实施集聚区内村庄向城镇社区搬迁,完善户籍、医疗、教育、社保等配套政策,力争实现集聚区内农业人口全部转变为城镇居民,享有公共服务、享受平等权益,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到“十二五”末,完成集聚区道路、供排水、电力通信、环保设施等公用辅助设施工程,管理、生活等服务设施,以及质量检测中心、研发中心、物流仓储、运输专用线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把

60、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经济实力强大、生产生活功能配套齐全、人居环境宜人的产城一体化城市新区。6、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工业。紧紧抓住企业化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两大关键,发展绿色食品工业。选取小麦、花生、油菜、奶牛、生猪、月季等作为突破口,依托康盛粮油、想念食品、龙盛源食品、南阳油脂、乐乐牛乳业、河南牧原卧龙分公司、南阳月季基地等一批优势特色企业,培育发展大型龙头企业,建设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走“基地+企业+市场”的发展模式,形成良好的产供销协作体系。引进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卧龙,建立总部或区域性总部,将卧龙区建设成省内外农业工业化发展和物流营销基地。同时要从提

61、升质量、整合品牌上给予引导和扶持,引导企业积极参加诸如HACCP等食品加工制造安全管理认证。 (三)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要坚持“统筹城乡、跨越发展”,以构建“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工业反哺农业,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区农业增加值达到27 亿元,年均增长4%。1、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全面实施粮食核心区规划,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小麦的良种繁育,加快优质油菜、花生生产

62、基地建设,加强粮食非农用途的研究,抓好粮食加工转化的综合利用,延伸粮食产业链,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实现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加工工艺向采用先进适用的现代农业科技转变。力争到“十二五”末,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总产提高到38万吨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油料种植面积提高到22万亩以上。2、加快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以加快发展特色优势畜牧业为重点,以实现畜禽养殖方式现代化、生产方式标准化、经营方式产业化为方向,提升畜牧业经济的效益和质量,逐步构建具有卧龙特色的现代畜牧业新格局。继续建设以蒲山镇、七里园乡、王村乡、潦河镇为重点的优质蛋鸡养殖基地;

63、以蒲山镇、七里园乡、王村乡、陆营镇、潦河镇为重点的优质生猪养殖基地;以卧龙岗乡、潦河镇、王村乡、石桥镇、蒲山镇等乡镇为重点的优质奶牛养殖基地;以龙兴乡、谢庄乡、安皋镇、蒲山镇等乡镇为重点的优质肉牛肉羊养殖基地。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把畜牧业建设成为我区农村经济中规模宏大、优质高效、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肉、蛋、奶型主导产业。3、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利用卧龙区中、小型水库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水库大水面养鱼、网箱养鱼、莲田养鱼为特色水产业,同时,积极发展集渔业、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休闲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多层次的水产原、良种及苗种繁育体系,水产养殖产量达到1万吨。4、推进蔬菜生产的标准化建设。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打造绿色优质“蔬菜基地”, 提高基地建设水平和商品蔬菜供应能力,推行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形成规模效益。加强蔬菜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质量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发展靳岗、武候街道、王村的叶菜类露地蔬菜;潦河镇、蒲山藤蔓类蔬菜;安皋、七里园的精品蔬菜;龙兴乡的水生蔬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