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试讲稿(二)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4710406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游褒禅山记试讲稿(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游褒禅山记试讲稿(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游褒禅山记试讲稿(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游褒禅山记试讲稿(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褒禅山记试讲稿(二)(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游褒禅山记试讲稿(二)王安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能力目标: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情感目标: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一词多义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教学难点】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教学方法】诵读法。【课时安排】三课时【板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作者和课文简介,串讲第、两段。【

2、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明确。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明确。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学_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二、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故又称王文公。抚州临川人。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幼年好学,博览群书。_岁中进士。宋神宗时任宰相,在

3、理财、整军两大方面,针对当时弊政实行改良措施。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但毫不动摇退缩,被列宁誉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后司马光为相,尽废新法,王安石愤郁而死。在文学方面,他的政论性文章,立意超卓,切中时弊,结构严谨,说理透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他的诗歌与词均有独特风格,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他的作品今存临川文集临川集拾遗等。三、题解记,一种记叙文体。古人将以记名篇的作品称为杂记体,叫杂记。内容广泛,可以记人、记事、记物,写法比较自由,构思巧妙。在表达上可纯记叙,可夹

4、叙夹议,有的甚至议多于叙。古代游记属于杂记类,是专门记游的文章,主要记叙旅途见闻,所经之地的政治生活、社会风俗、风土人情、山川景物、遗闻遗事。但它必须是作者亲身游历的记录,不能虚构想象。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是游记中的名篇。四、写作背景这篇课文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照理说,这样的游览没有多少值得写的东西,可是作者却据此得出两点深刻的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里虽然是说游山,实际上是以游山作比喻,说明不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由

5、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这两点都是值得借鉴的。王安石在一生从政、治学的道路上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前进的。他在宋神宗时作宰相,认准了变法于国有利,决心推行新法,尽管守旧派强烈_,他却毫不动摇,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五、讲读第、段(一)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一词多义:1、卒。死。卒葬之。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2、文。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文字。独其为文。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3、道。道路。有碑仆道。说、讲。何可胜道也哉。道理。传道授业(师说)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极

6、。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词性活用: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2、名。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

7、式。明确: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明确。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3、第段_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明确。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

8、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4、第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_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六、课后作业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2、预习、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第二课时【教学要点】一、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二、讲读课文第、段【教学步骤】一、检查作业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9、那个那些。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助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二、讲读第三段(一)指名朗读、口译第段:重点掌握如下词、句:一词多义:1、观。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景象。非常之观。建筑物的一种,读gun,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2、得。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心得、收获。往往有得。融洽。与公甚相得。得到,获得。某得八焉。(、均王忠肃公翱事)3、夷。平坦。夷以近。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4、相。帮助、辅佐,读_in

10、g。无物以相之。宰相、丞相,读_ing。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互相,读_ing。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古今异义: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虚词:以:作介词用: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表并列。险以远。表承接。由山以上。句子: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二)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本段着重写什么。明确。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

11、。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明确:五层意思: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

12、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三、讲读第四段(一)指名朗读、口译。重点掌握如下词、句:一词多义:1、悲: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2、胜。尽shng。何可胜道也哉。能承担,禁得起,shng。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优美的,shng。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胜利,shng。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词性活用: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13、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明确。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四、讲读第五段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能使行

14、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五、课后作业1、思考文后练习一,找出记叙部分与议论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并试行编写本文记叙与议论部分前后联系对照表。2、完成课文后练习三、四。第三课时【教学要点】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弄清叙议如何有机结合。【教学步骤】一、问题讨论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过渡衔接;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明确: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

15、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二、指名一人报告完成文后练习三的情况(不仅要指出哪一个词与其他几个不同,还要说

16、明各自作何解释)第一组:观:与作观察、考察讲,动词,读gun;b与e作景象讲,名词,读gun;d的意思是建筑物的一种,读gun。第二组:名、.作命名讲,动词。的意思是名称、名义,名词。第三组:文、作碑文、文章讲,名词;、作字讲,名词;的意思是掩饰,动词。第四组。求、作寻求、索求讲,动词,的意思是探究、思考,动词。三、指名三人报告完成“思考和练习四”的情况(一人加标点,一人翻译,一人指出主要观点,每个人完成后让同学们讨论,质疑)参考答案:加标点:者,已矣;绘画也。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巧且华。为本,不适用,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翻译:而且,所谓文章的事,(是)一定要有益于社会罢了;所谓修辞,(就)好像器具上面的雕刻和绘画,如果(光是)花巧而且华丽,不一定适用;如果适用,也不一定花巧而且华丽。总之,以适用为根本,以雕刻绘画作为它的修饰罢了。不适用,不是制造器具的本意;不加修饰,那结果也像这样吗。不是的。但修饰也不是可以不顾的,(只要)不(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就可以了。主要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