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阻率测井小结学习教案

上传人:深*** 文档编号:94466330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748.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一电阻率测井小结学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一电阻率测井小结学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一电阻率测井小结学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一电阻率测井小结学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电阻率测井小结学习教案(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会计学1一电阻率测井小结一电阻率测井小结(xioji)第一页,共31页。5、梯度电极系、电位电极系的计算公式与分析(fnx)公式梯度(t d)电极系电位电极系非理想(lxing)理想计算理想分析6、理想梯度电极系与电位电极系曲线主要特征7、渗透性地层径向电阻率变化8、相邻地层影响IVKIVMNANAMRmnmna4IVKIVMNANAMRmnmna4IELRa240JRJRmnmnaIVAMRma40JRJRmnmna高侵剖面高侵剖面(high invaded):当地层的流体电阻率较低时:当地层的流体电阻率较低时(水层水层),泥浆侵入后泥浆侵入后,侵入带电阻率将升高。侵入带电阻率将升高。低侵剖

2、面低侵剖面(low invaded):当地层的流体电阻率较高时:当地层的流体电阻率较高时(油层油层),泥浆侵入后泥浆侵入后,侵入带电阻率将降低。侵入带电阻率将降低。泥饼、冲洗带、过渡带、原状地层泥饼、冲洗带、过渡带、原状地层增阻屏蔽:当增阻屏蔽:当AO岩层厚度时,高阻层对岩层厚度时,高阻层对A电流的强烈排斥作用,电流不易流于下层介质,使电流的强烈排斥作用,电流不易流于下层介质,使O点的点的电流密度减小,使下层的电流密度减小,使下层的Ra减小。减小。第2页/共31页第1页/共31页第二页,共31页。9、微电极测井原理(yunl)探测深度探测深度5 cm 左右左右8cm 左右左右Ra反映反映在渗透

3、层处反映泥饼的电阻率在渗透层处反映泥饼的电阻率在非渗透层处反映岩层的电阻率在非渗透层处反映岩层的电阻率在渗透层处反映冲洗带的电阻率在渗透层处反映冲洗带的电阻率在非渗透层处反映岩层的电阻率在非渗透层处反映岩层的电阻率在渗透层处 反映冲洗带的电阻率 反映泥饼的电阻率 正幅度差 Ra微电位 Ra微梯度0在非渗透层处 反映岩层的电阻率 反映岩层的电阻率 无幅度差 Ra微电位 Ra微梯度=0 或很小第3页/共31页第2页/共31页第三页,共31页。10、侧向(c xin)测井1)在测量过程中a.主电极与屏蔽电极的电流极性相同(xin tn);b.主电极与屏蔽电极的电位相等;c.主电极的电流强度Io恒定。

4、2)测量原理 由于主电极与屏蔽电极的电流极性相同,主电极与屏蔽电极的电位相等,使主电极的电流几乎垂直井轴进入地层,因此a.大大的减小了井液及上下围岩的影响;b.由于主电极长度Lo=0.15,具有很大的分层能力;c.三侧向测井的探测深度大。 探测深度取决于主电片的厚度 t=L(1+4r2/L2)1/2; 探测深度=1.5L,t随L的增大(zn d)而减小;d.记录点在Ao中点。第4页/共31页第3页/共31页第四页,共31页。10、侧向(c xin)测井4)深浅三侧向测井的区别)深浅三侧向测井的区别深:电流流入岩石深:电流流入岩石(ynsh)集中集中 浅:分散浅:分散深:电流片厚度变大慢深:电流

5、片厚度变大慢 浅:快浅:快深:探测深度大深:探测深度大 浅:小浅:小3)岩石的电阻率1、对于厚层可以在岩层中部(zhn b)读取2、准确方法:如图所示 有关系:RaRmJmRxoJxo+RtJt第5页/共31页第4页/共31页第五页,共31页。10、侧向(c xin)测井5)判断油水)判断油水(yu shui)层层深:探测深度大,测值反映原状地层的电阻率。深:探测深度大,测值反映原状地层的电阻率。浅:探测深度小,测值反映冲洗带的电阻率。浅:探测深度小,测值反映冲洗带的电阻率。正幅度差正幅度差 Ra深深 Ra浅浅0 油层油层 负幅度差负幅度差 Ra深深 Ra浅浅Cm产生产生 (3)CtCm产生产

6、生负异常 正异常 (1)井中井中扩散作用及吸附作用的过程扩散作用及吸附作用的过程(4)泥岩基线的含义,自然电位的零线与泥岩基线的区别)泥岩基线的含义,自然电位的零线与泥岩基线的区别(5)静自然电位和自然电位的定义)静自然电位和自然电位的定义(6)定性画出自然电位曲线)定性画出自然电位曲线(7)油层与水层自然电位幅值的区别:)油层与水层自然电位幅值的区别:SP(油)幅值幅值 SP (水)幅值幅值第7页/共31页第6页/共31页第七页,共31页。4、自然电位(din wi)与岩性的关系5、自然(zrn)电位确定泥质含量的方法并需作非线性校正(jiozhng)3、SP与温度的关系18291273da

7、tdaKtKsdshsdshSPSPSPSPV 划分岩性和渗透层划分岩性和渗透层 粗砂岩粗砂岩 中砂岩中砂岩 细砂岩细砂岩 泥岩泥岩 电阻率电阻率 大大 小小 渗透性渗透性 好好 差差 自然电位幅值自然电位幅值 大大 小小第8页/共31页第7页/共31页第八页,共31页。6、自然电位确定(qudng)地层水电阻率的依据7、自然(zrn)电位的分层点: 半幅值点理论依据:理论依据:由于由于(yuy)地层水等效电地层水等效电阻率:阻率:泥浆滤液等效电阻率:泥浆滤液等效电阻率:所以:所以:经整理:经整理: )lg(mtdadaCCKESSPtweCR1mmfeCR1)lg(mfewedadaRRKE

8、SSPdaKSSPmfeweRR10第9页/共31页第8页/共31页第九页,共31页。声波测井声波测井第10页/共31页第9页/共31页第十页,共31页。双侧向双侧向(c xin)测井仪测井仪第11页/共31页第10页/共31页第十一页,共31页。第三章第三章 小结小结(xioji)(要(要点)点)1、感应、感应(gnyng)测井原理测井原理有用信号有用信号 :涡流产生二次场,二次场在接收线圈:涡流产生二次场,二次场在接收线圈(xinqun)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R(有有) ,有用信号与电导率,有用信号与电导率有关。有关。 无用信号无用信号 :一次场直接耦合信号在接收线圈产生的感应电

9、动势:一次场直接耦合信号在接收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直直(无无) ,无用信号与磁化率有关。,无用信号与磁化率有关。记录点:在记录点:在TR中点中点相位差:相位差:有用信号有用信号 与无用信号之间相差与无用信号之间相差90o(1)原理概述)原理概述(2)注意)注意2、在非均匀无限介质中、在非均匀无限介质中,测到的电导率定义视电导率为测到的电导率定义视电导率为: a= R/K=( sGs iGi mGm+ tGt) 满足满足:Gs+Gi+Gm+Gt=1。3、曲线分层点:厚层为半幅值点、曲线分层点:厚层为半幅值点 薄层:薄层:2/3幅值点幅值点第12页/共31页第11页/共31页第十二页,共31页。

10、4 双线圈系存在的问题双线圈系存在的问题(wnt) (1)地层的上下围岩的影响较大地层的上下围岩的影响较大 (2) 钻孔和侵入钻孔和侵入(qnr)带的影响较大带的影响较大 (3) 噪声噪声(zoshng)大大 即无用信号占总信号的比例远高于有用信号即无用信号占总信号的比例远高于有用信号00079. 0079. 0无用信号的电动势有用信号的电动势5 几种几何因子概念和表述几种几何因子概念和表述第13页/共31页第12页/共31页第十三页,共31页。第四章第四章 声波测井小结声波测井小结(xioji)(要点(要点)1、声波、声波(shn b)在介质分界面上的传播在介质分界面上的传播 产生(chns

11、hng)反射波和透射波(当入射角小于临界角)总之 产生(chnshng)滑行波和折射波(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 产生(chnshng)全反射波(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2、测井中的声波及、测井中的声波及测井测的是什么波测井测的是什么波? 由于测量第一个波(初至波)到达接收器的时间在技术上最容易实现,故声速测井主要研究初至波,即测量初至波从发射器发出到达接收器的时间。 初至波:最先到达接收器的波(滑行纵波) 续至波:随初至波后到达接收器的波 第14页/共31页第13页/共31页第十四页,共31页。3、 源距的选择源距的选择(xunz)原则原则 要求:滑行(huxng)波先于直达波到接收器 即 t(滑行

12、(huxng)t(直达)4、单发、单发(dn f)双收声速测井原理双收声速测井原理 设计要求:最先到达接收器的是滑行纵波的折射波(简称滑行纵波) 测量的是:T发射后,同一首波(滑行纵波)触发二个接收器R1,R2的时差t所以有: t=L/V (微秒/米) (us/m) V=L/t (米/微秒)=L106/t (米/秒)注意: 1)习惯作法 t=1/V V=106/t 2)记录点在R1R2的中点 3)声速测井的探测深度 h3 =V/f838厘米 岩石的声速 V15207620 米/秒 频率 f=20KHz 所以 h0.23 1.13米 (软地层) (硬地层)第15页/共31页第14页/共31页第十

13、五页,共31页。5、声速、声速(shn s)测井的分层点测井的分层点 t用半幅值点分层, V用异常(ychng)根部分层 6、周波、周波(zhub)跳跃跳跃 在正常的情况下,R1和R2应该被同一初至波触发,但是由于能量的衰减,常常会造成初至波触发路程较近的第一个接收器R1,而对第二个接收器来R2说,由于能量的衰减,以致于不能被同一初至波触发,R2只能被续至波触发,即t2增大,使tt2t1增大。这种使二个接收器不是被同一初至波触发所造成曲线的波动称为跳跃,这种现象周期性地出现,故称为周波跳跃。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出现周波跳跃: A)含气地层 B)声速非常高的致密地层 C)裂隙地层 D)井孔扩大 E)

14、泥浆中含气7 7、扩孔的影响、扩孔的影响发射器在上方的声系,扩孔上部: t出现假负异常 扩孔下部; t出现假正异常 发射器在下方的声系,扩孔上部: t出现假负异常 扩孔下部: t出现假正异常 第16页/共31页第15页/共31页第十六页,共31页。8 8、补偿扩孔的影响、补偿扩孔的影响 t t上:是上:是TR1R2TR1R2测量声系,即发生器测量声系,即发生器T T在接收器在接收器R1R2R1R2之上;之上; t t下:是下:是R2R1TR2R1T测量声系,即发生器测量声系,即发生器T T在接收器在接收器R1R2R1R2之下;之下; 如果在一个扩孔井段分别采用以上二种声系测量,然后如果在一个扩

15、孔井段分别采用以上二种声系测量,然后(rnhu)(rnhu)求平均,即求平均,即 t t上下上下( (t t上上t t下下)/2)/2 则扩孔与则扩孔与t t上下无关,所以引入双发双收声速测井仪。上下无关,所以引入双发双收声速测井仪。 10、识别油、气、水层、识别油、气、水层 地层地层 SP a Ra t 含水层含水层 异常幅值大异常幅值大 大大 小小 无周波无周波(zhub)跳跃跳跃 含油层含油层 异常幅值大异常幅值大 小小 大大 无周波无周波(zhub)跳跃跳跃 含气层含气层 异常幅值大异常幅值大 小小 大大 可能出现周波可能出现周波(zhub)跳跃或跳跃或 t大大 9、确定孔隙、确定孔隙

16、(kngx)度度t(1Vsh )tma+Vshtsh+ t对纯砂岩来说:对纯砂岩来说:对砂泥岩来说:对砂泥岩来说: )1 (, 0(tttVttttmashmamamamashshmamattttVtttt第17页/共31页第16页/共31页第十七页,共31页。11、固井声幅测井原理、固井声幅测井原理(yunl) 较大 自由套管 套管外无水泥(固井质量差) A 中 部分(b fen)水泥胶结 固井质量中等 较小 水泥胶结好 固井质量好12、长源距区分纵波与横波的重要、长源距区分纵波与横波的重要(zhngyo)标志标志(1)纵波速度大于横波速度(2)横波幅度大于纵波幅度(3)横波的相位与纵波相位

17、相差180度(4)长源距有利于区分纵波与横波40% 固井质量差100无水泥井段的幅度度目的井段的声幅曲线幅相对幅度第18页/共31页第17页/共31页第十八页,共31页。1、火成岩的放射性、火成岩的放射性 几点规律几点规律(gul):1) 火成岩所含放射性零散而不均匀火成岩所含放射性零散而不均匀 2) 酸性酸性 中性中性 基性基性 超基性超基性 SiO2的含量的含量 大大 小小 颜色颜色 浅浅 深深 放射性元素含量放射性元素含量 大大 小小 3)火成岩放射性元素主要是:铀火成岩放射性元素主要是:铀(U) 镭镭(Ra) 钍钍(Th) 钾钾(K) 2、沉积岩的放射性、沉积岩的放射性 几点规律:几点

18、规律: 1)沉积岩本身不含有放射性元素,其放射性元素来自沉积岩本身不含有放射性元素,其放射性元素来自(li z)火成火成岩。岩。 2)沉积岩的放射性强度取决于泥质含量沉积岩的放射性强度取决于泥质含量(粘土含量粘土含量) 。 3)沉积物的颜色由浅沉积物的颜色由浅 深,其放射性强度由小到大。深,其放射性强度由小到大。 4)随钾含量的增大,放射性强度增大。随钾含量的增大,放射性强度增大。 5),减小,放射性强度增大。减小,放射性强度增大。第五章第五章 放射性测井小结放射性测井小结(xioji)第19页/共31页第18页/共31页第十九页,共31页。 3、变质、变质(bin zh)岩的放射性岩的放射性

19、 正变质正变质(bin zh)岩:由火成岩变质岩:由火成岩变质(bin zh)而来。而来。 副变质副变质(bin zh)岩:由沉积岩变质岩:由沉积岩变质(bin zh)而来。而来。 变质变质(bin zh)岩的放射性取决于变质岩的放射性取决于变质(bin zh)岩的源岩。岩的源岩。5、统计涨落:在放射性源强不变、统计涨落:在放射性源强不变,测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重复观测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重复观测放射性强度,每次记录的数值不同,总是在某一数值测放射性强度,每次记录的数值不同,总是在某一数值(平均值平均值)上下波动上下波动(bdng),这种,这种现象称为放

20、射性涨落。现象称为放射性涨落。 4、自然伽马测井原理、自然伽马测井原理 1)测量地层天然自然)测量地层天然自然r射线强度射线强度 2)单位:)单位: 脉冲脉冲(michng)/分分 , API 3) 记录点:记录点: 在探测器中点在探测器中点 4)探测范围:以探测器中点为球心,半径为)探测范围:以探测器中点为球心,半径为R(几十几十cm)的球的球 5)分层点:厚层:半幅值点)分层点:厚层:半幅值点 薄层:薄层: 2/3幅值点幅值点 6、划分岩性(划分岩性(砂泥岩剖面砂泥岩剖面 ) 粗砂岩 中砂岩 细砂岩 泥岩 Jr 小 大 SP幅度 大 小 Ra 大 小 Vsh 小 大第20页/共31页第19

21、页/共31页第二十页,共31页。7、确定、确定(qudng)泥泥质含量质含量 Jr, Jrmax,Jrmin分布为研究(ynji)地层、纯泥岩、纯砂岩的自然伽马强度 8、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基本原理,可以获得、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基本原理,可以获得5条参数曲线:条参数曲线:(1)以百分比表示)以百分比表示(biosh)的钾含量曲线(的钾含量曲线(K%););(2)以浓度表示)以浓度表示(biosh)的铀含量曲线(的铀含量曲线(ppm)及钍含量曲线()及钍含量曲线(Th ppm););(3)合成的自然伽马曲线)合成的自然伽马曲线 (总计数率曲线总计数率曲线GRSL) (API);(4)无铀自然伽马曲线(

22、)无铀自然伽马曲线(KTh)(API)。minmaxminrrrrshJJJJV9、 1) 能说出:光电效应的作用过程。康普顿吴有顺散射的作用过程。形成电子对的作用过程 2) 注意: a.光电效应在K,L层等靠近核的内层产生光电子的几率(可能性)最大 b. 岩性密度测井应用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第21页/共31页第20页/共31页第二十一页,共31页。1 0 、-测 井 原 理测 井 原 理(yunl) 1) -测井与自然测井与自然r测井的区别测井的区别 自然自然:测量天然:测量天然r射线强度射线强度(源源)。 -测井:测量人工射线强度测井:测量人工射线强度(散射散射 )。 中等能量的中等能量的

23、量子量子(lingz)入射,产生康吴散射,探测器接收散射入射,产生康吴散射,探测器接收散射r射线的强度。射线的强度。 2) -测井主要记录到一次或二次散射射线的强度,多次散射射线能量很低,容易产生光电效应(un din xio yng),被岩层吸收。 3) -测井的探测深度不大,探测范围不大 探测范围为:半径为L/2左右,高度为 L的圆柱体,一般 L5060cm, 所以 r=30cm 4)记录为探测器与源的中点。 5)Jrr(-测井)的单位为: 脉冲/分。 6)测井使用大源距: L5060cm, Jrr与密度成反比。11、扩孔对、扩孔对- 密度测井的影响密度测井的影响 用于泥浆的密度比地层低得

24、多,所以扩孔后,当记录点位于岩层中部时,探测范围内平均密度降低,而Jrr与成反比,因此Jrr产生假异常。第22页/共31页第21页/共31页第二十二页,共31页。12 视密度的定义视密度的定义(dngy) 在渗透层处,在井壁存在(cnzi)泥饼,因为泥饼的密度一般低于岩层的密度,所以用密度测井仪在井测量时,所测到的密度值要小于实际的地层密度值b ,为了将所测到的密度与实际地层的密度相区别,我们把所测到的密度称为视密度,用 a表示:mc为泥饼密度,b为地层密度,K为与泥饼厚度(hud),源距等有关的参数。13、密度测井响应方程及确定孔隙度、密度测井响应方程及确定孔隙度对泥质砂岩来说有:对于纯地层

25、来说:Vsh=0mafmashshmafmaVmafmamamashshfVVDENbmcaKK)1 ( 第23页/共31页第22页/共31页第二十三页,共31页。14、中子作用过程、中子作用过程 原子核获得能量原子核获得能量, 放出非弹性散射放出非弹性散射r射线射线高能快中子高能快中子 快中子快中子 超热中子超热中子 热中子热中子 热中子俘获热中子俘获 放出俘获放出俘获 r 射线射线 减速减速(jin s)过程过程 扩散过程扩散过程 减速减速(jin s)长度长度Lf 扩散长度扩散长度Lt 与与H有关有关 与与Cl等俘获有关等俘获有关注:要能说出:非弹性散射、弹性散射、热中子俘获 、俘获 r

26、 射线(shxin) 、 热中子寿命等的含义第24页/共31页第23页/共31页第二十四页,共31页。15、各种中子、各种中子(zhngz)测井与地层参数的关系测井与地层参数的关系 Jnr:与含:与含H量成反比,与含量成反比,与含cl量成正比量成正比 Jnn:与含:与含H量成反比,与含量成反比,与含cl量成反比量成反比 CNL:与含:与含H量成正比量成正比(视石灰岩孔隙度视石灰岩孔隙度) SNP: 与含与含H量成正比量成正比(视石灰岩孔隙度视石灰岩孔隙度) 16、视石灰岩孔隙度 CNL或SNP仪在已知孔隙度的纯石灰岩上进行刻度,此种刻度仪器如果在纯石灰岩中进行测量(cling)便是真孔隙度,但

27、在非石灰岩上进 行测量(cling),测到的孔隙度与地层的真孔隙度不同,称为视石灰岩孔隙度。17、中子确定岩石的孔隙度、中子确定岩石的孔隙度 对于对于(duy)纯地层来说:纯地层来说:NmanmaN1 对泥质砂岩来说有:maNmashNshfNNVVmaNfNmaNshNshmaNfNmaNNVCNL 或 SNP第25页/共31页第24页/共31页第二十五页,共31页。所以所以(suy)有有:18、识别气层、识别气层 气层上声波气层上声波(shn b)时差大、或周波跳跃时差大、或周波跳跃 偏大偏大 气层上密度测井值偏小气层上密度测井值偏小 偏大偏大 CNL 气层上气层上CNL偏小(偏小(Jnr

28、大)大) 偏小偏小 maNfNmaNNn中子mafmaNttttsmafmaDENd0ns0nd第26页/共31页第25页/共31页第二十六页,共31页。第六章第六章 地层倾角测井小结地层倾角测井小结一、测量地层倾角的原理一、测量地层倾角的原理 地层倾角测井根据三点可以成一平面的道理,用井下仪器在井中测出同地层倾角测井根据三点可以成一平面的道理,用井下仪器在井中测出同一层面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点,根据这些点就可绘出地层的层面。从图上可一层面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点,根据这些点就可绘出地层的层面。从图上可以看出,如果以看出,如果(rgu)有一地层面,当带有四组电极系的仪器通过该层面时,有一地层面,当带

29、有四组电极系的仪器通过该层面时,将测出四条带拐点的电阻率曲线。这四个拐点的深度分别为将测出四条带拐点的电阻率曲线。这四个拐点的深度分别为Z1、Z2、Z3、Z4,它们代表地层面上四个点的深度。如果它们代表地层面上四个点的深度。如果(rgu)地层是水平的,则地层是水平的,则Z1、Z2、Z3、Z4相等;如果相等;如果(rgu)地层是倾斜的,则地层是倾斜的,则Z1、Z2、Z3、Z4不相等,即不相等,即Z1、Z2、Z3、Z4之间有高度差,也叫高程差,根据这些高度差就可绘出一个倾斜的平之间有高度差,也叫高程差,根据这些高度差就可绘出一个倾斜的平面来。面来。如果井孔垂直,高程差确定的层面的倾如果井孔垂直,高

30、程差确定的层面的倾角就是地层的真倾角。但实际上井孔并角就是地层的真倾角。但实际上井孔并不垂直,因而不垂直,因而(yn r)必须配合井孔倾斜必须配合井孔倾斜的资料,才能算出地层的真倾角来。再的资料,才能算出地层的真倾角来。再配合井下仪器的方位,或四组电极系中配合井下仪器的方位,或四组电极系中的一组的方位,就可确定地层的方位。的一组的方位,就可确定地层的方位。要确定地层倾角和方位角,必须具有三要确定地层倾角和方位角,必须具有三条或四条地层电阻率曲线、井孔的倾角条或四条地层电阻率曲线、井孔的倾角和方位角资料、一组电极系的方位角资和方位角资料、一组电极系的方位角资料。地层倾角测井仪就是为取得上述资料。

31、地层倾角测井仪就是为取得上述资料而设计的。料而设计的。第27页/共31页第26页/共31页第二十七页,共31页。 (一)互成900的四个臂,即可塑性橡胶极板,板上有电极用来测量电阻率曲线。四个臂采用油压装置系统,可以指示井径的变化,测得两条井径曲线。 (二)仪器上部是定方位装置,用磁罗盘连续测量号极板的方位角和号极板与井斜方向的相对方位角; (三)利用井斜重锤测量井斜角; (四)顶部为电子仪器部分,装有一个旋转头和弹簧扶正器,旋转头使仪器在测井时的自转减到最小,以保证能获得精确的结果(ji gu)。弹簧扶正器使仪器轴线与井眼轴线一致,确保测得准确的井眼偏离的位移。 仪器正常的测井速度大约为每分

32、钟79米,测得的各种数据同时进行数字记录。一次下井同时记录910条曲线,它们是: (1)四条浅聚焦电导率曲线; (2)二条微井径曲线; (3)一条号极板的方位角曲线; (4)一条号极板与井斜方向的相对(xingdu)方位角曲线; (5)一条井斜角曲线; (6)一条电缆张力曲线,显示测井过程中对四个臂的加压情况。利用上述曲线就可计算出地层层面的倾角和倾斜方位角。第28页/共31页第27页/共31页第二十八页,共31页。(二)成果图1.矢量图矢量图也叫“蝌蚪图”,可由人工(rngng)绘制,也可由计算机输出。图a是矢量图表示的内容。图中纵坐标为深度,横坐标为倾角,横坐标的比例尺是非线性的。黑点上的

33、短线表示地层的方位角度,以极坐标表示。图上的黑点表示地层在840米深、向北东倾斜30、倾角为20。二、地质构造研究二、地质构造研究(一)地层倾角(一)地层倾角(qngjio)矢量图像的分类矢量图像的分类 在用地层倾角在用地层倾角(qngjio)资料研究地质构造时,通常资料研究地质构造时,通常将矢量图上的矢量大体分成四类:将矢量图上的矢量大体分成四类:1.倾向大体一致,随深度增大倾角倾向大体一致,随深度增大倾角(qngjio)逐渐增大逐渐增大的一组矢量,叫红模式,与断层、砂坝、河道、岩礁、的一组矢量,叫红模式,与断层、砂坝、河道、岩礁、不整合等地质构造有关。不整合等地质构造有关。2.倾向大体一致

34、、随深度增大倾角倾向大体一致、随深度增大倾角(qngjio)逐渐减小逐渐减小的一组矢量,叫蓝模式。与断层、不整合等地质构造的一组矢量,叫蓝模式。与断层、不整合等地质构造或大型水流交错层理有关。或大型水流交错层理有关。3. 倾向大体一致、随深度增大倾角倾向大体一致、随深度增大倾角(qngjio)不变的一不变的一组矢量,叫绿模式。一般反映地层倾角组矢量,叫绿模式。一般反映地层倾角(qngjio)。4.还有一类矢量,其倾向和倾角还有一类矢量,其倾向和倾角(qngjio)呈杂乱变化,呈杂乱变化,称为乱模式,它们与岩性组,地层成层性不好以及测称为乱模式,它们与岩性组,地层成层性不好以及测井质量不好等原因

35、有关,有时也与断点或不整合面有井质量不好等原因有关,有时也与断点或不整合面有关。关。第29页/共31页第28页/共31页第二十九页,共31页。 利用储层沉积倾角矢量,分析沉积时的水动力利用储层沉积倾角矢量,分析沉积时的水动力(dngl)条件,把层理倾角大于条件,把层理倾角大于20的沉积环境划分为的沉积环境划分为高能沉积环境,在高能沉积环境,在1020之间的沉积环境划分为中之间的沉积环境划分为中等沉积环境,在等沉积环境,在10以下的沉积环境划分为低能沉积以下的沉积环境划分为低能沉积环境。环境。第30页/共31页第29页/共31页第三十页,共31页。1、地质构造解地质构造解释释反映地层的宏观特征。反映地层的宏观特征。确定地层产状、识确定地层产状、识别断层、不整合、牵引等。别断层、不整合、牵引等。2、沉积学解释沉积学解释反映微观地质特征。反映微观地质特征。识别微细层理构造、识别微细层理构造、判断古水流方向、砂体加厚方向等。判断古水流方向、砂体加厚方向等。3、裂缝识别裂缝识别识别裂缝、确定裂缝类型、裂缝发育方向、划识别裂缝、确定裂缝类型、裂缝发育方向、划分裂缝段,进行裂缝性储层评价分裂缝段,进行裂缝性储层评价4、地应力方向确定地应力方向确定根据井眼的崩落方向,确定现今水平主应力方根据井眼的崩落方向,确定现今水平主应力方向向第31页/共31页第30页/共31页第三十一页,共31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