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组培训教材变桨部分PPT课件

上传人:牛*** 文档编号:94358924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PPTX 页数:59 大小:2.8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风力发电机组培训教材变桨部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风力发电机组培训教材变桨部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风力发电机组培训教材变桨部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资源描述:

《风力发电机组培训教材变桨部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力发电机组培训教材变桨部分PPT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变桨控制系统简介 第1页/共59页第2页/共59页 变桨控制系统包括三个主要部件,驱动装置电机,齿轮箱和变桨轴承。从额定功率起,通过控制系统将叶片以精细的变桨角度向顺桨方向转动,实现风机的功率控制。如果一个驱动器发生故障,另两个驱动器可以安全地使风机停机。 第3页/共59页 变桨控制系统是通过改变叶片迎角,实现功率变化来进行调节的。通过在叶片和轮毂之间安装的变桨驱动电机带动回转轴承转动从而改变叶片迎角,由此控制叶片的升力,以达到控制作用在风轮叶片上的扭矩和功率的目的。在90度迎角时是叶片的工作位置。在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时,叶片向小迎角方向变化而达到限制功率。一般变桨角度范围为086度。采

2、用变桨矩调节,风机的启动性好、刹车机构简单,叶片顺桨后风轮转速可以逐渐下降、额定点以前的功率输出饱满、额定点以后的输出功率平滑、风轮叶根承受的动、静载荷小。变桨系统作为基本制动系统,可以在额定功率范围内对风机速度进行控制。第4页/共59页变桨控制系统有四个主要任务: 1. 通过调整叶片角把风机的电力速度控制在规定风速之上的一个恒定速度。 2. 当安全链被打开时,使用转子作为空气动力制动装置把叶片转回到羽状位置(安全运行)。 3. 调整叶片角以规定的最低风速从风中获得适当的电力。 4. 通过衰减风转交互作用引起的震动使风机上的机械载荷极小化。 第5页/共59页2.2.变桨轴承第6页/共59页第7

3、页/共59页2.12.1安装位置 变桨轴承安装在轮毂上,通过外圈螺栓把紧。其内齿圈与变桨驱动装置啮合运动,并与叶片联接。第8页/共59页2.22.2工作原理 当风向发生变化时,通过变桨驱动电机带动变桨轴承转动从而改变叶片对风向地迎角,使叶片保持最佳的迎风状态,由此控制叶片的升力,以达到控制作用在叶片上的扭矩和功率的目的。 第9页/共59页2.32.3变桨轴承的剖面图第10页/共59页 从剖面图可以看出,变桨轴承采用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主要承受纯径向载荷,也可承受轴向载荷。承受纯径向载荷时,接触角为零。第11页/共59页 位置1:变桨轴承外圈螺栓孔,与轮毂联接。 位置2:变桨轴承内圈螺栓孔,与

4、叶片联接。 位置3:S标记,轴承淬硬轨迹的始末点,此区轴承承受力较弱,要避免进入工作区。 位置4:位置工艺孔。 位置5:定位销孔,用来定位变桨轴承和轮毂。 位置6:进油孔,在此孔打入润滑油,起到润滑轴承作用。 位置7:最小滚动圆直径的标记(啮合圆)。 第12页/共59页第13页/共59页2.42.4变桨轴承基本维护 1.检查变桨轴承表面清洁度。 2.检查变桨轴承表面防腐涂层。 3.检查变桨轴承齿面情况。 4.变桨轴承螺栓的紧固。 5.变桨轴承润滑。 第14页/共59页2.52.5变桨系统工作环境第15页/共59页3.3.变桨驱动装置第16页/共59页第17页/共59页3.13.1安装位置 变桨

5、驱动装置通过螺柱与轮毂配合联接。变桨齿轮箱前的小齿轮与变桨轴承内圈啮合,并要保证啮合间隙应在0.20.5mm之间,间隙由加工精度保证,无法调整。第18页/共59页3.23.2组成部件变桨驱动装置由变桨电机和变桨齿轮箱两部分组成。 第19页/共59页3.33.3工作原理 变桨齿轮箱必须为小型并且具有高过载能力。齿轮箱不能自锁定以便小齿轮驱动。为了调整变桨,叶片可以旋转到参考位置,顺桨位置,在该位置叶片以大约双倍的额定扭矩瞬间压下止挡。这在一天运行之中可以发生多次。通过短时间使变频器和电机过载来达到要求的扭矩。齿轮箱和电机是直联型。变桨电机是含有位置反馈和电热调节器的伺服电动机。电动机由变频器连接

6、到直流母线供给电流。第20页/共59页3.43.4变桨驱动装置平面图第21页/共59页第22页/共59页 位置1:压板用螺纹孔,用于安装小齿轮压板。 位置2:驱动器吊环,用于起吊安装变桨驱动器。 位置3:螺柱。与轮毂联接用。 位置4:电机接线盒。第23页/共59页3.53.5变桨驱动装置的基本维护 1.检查变将驱动装置表面清洁度。 2.检查变将驱动装置表面防腐层。 3.检查变桨电机是否过热、有异常噪声等。 4.检查变桨齿轮箱润滑油。 5.检查变桨驱动装置螺栓紧固。 第24页/共59页3.63.6变桨电机技术参数第25页/共59页第26页/共59页第27页/共59页3.73.7变桨齿轮箱技术参数

7、第28页/共59页第29页/共59页4.4.雷电保护装置第30页/共59页第31页/共59页第32页/共59页4.14.1安装位置 雷电保护装置在变桨装置中的具体位置见图1,在大齿圈下方偏左一个螺栓孔的位置装第一个保护爪,然后120等分安装另外两个雷电保护爪。第33页/共59页4.24.2组成部件 雷电保护爪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按照安装顺序从上到下依次是垫片压板,炭纤维刷和集电爪。第34页/共59页4.34.3工作原理 雷电保护装置可以有效的将作用在轮毂和叶片上的电流通过集电爪导到地面,避免雷击使风机线路损坏。炭纤维刷是为了补偿静电的不平衡,雷击通过风机的金属部分传导。在旋转和非旋转部分的过渡处

8、采用火花放电器。这个系统有额外的电刷来保护轴承和提供静电平衡的方法。第35页/共59页4.44.4雷电保护装置的基本维护 1.检查雷电保护装置的表面清洁。 2.检查炭刷纤维的是否完好。 3.检查雷电保护装置螺栓的紧固。 第36页/共59页5.5.顺桨接近撞块和变桨限位撞块第37页/共59页第38页/共59页变桨限位撞块第39页/共59页5.15.1安装位置 变桨限位撞块安装在变桨轴承内圈内侧,与缓冲块配合使用。第40页/共59页5.25.2工作原理 当叶片变桨趋于最大角度的时候,变桨限位撞块会运行到缓冲块上起到变桨缓冲作用,以保护变桨系统,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位置1:变桨限位撞块与变桨轴承连接

9、时定位导向螺钉孔。 位置2:顺桨接近撞块安装螺栓孔,与变桨限位撞块连接。 位置3:变桨限位撞块安装螺栓孔,与变桨轴承连接。第41页/共59页顺桨接近撞块第42页/共59页5.35.3安装位置 顺桨接近撞块安装在变桨限位撞块上,与顺桨感光装置配合使用。第43页/共59页5.45.4工作原理 当叶片变桨趋于顺桨位置时,顺桨接近撞块就会运行到顺桨感光装置上方,感光装置接受信号后会传递给变桨系统,提示叶片已经处于顺桨位置。第44页/共59页5.5 顺桨接近撞块和变桨限位撞块的基本维护 1.检查顺桨感光装置的清洁度,以保证能够正常接受感光信号。 2.检查易损件缓冲块,做到及时更换。 3.检查各撞块螺栓的

10、紧固。 第45页/共59页6.6.极限工作位置撞块和限位开关 第46页/共59页极限工作位置撞块第47页/共59页第48页/共59页6.16.1安装位置 极限工作位置撞块安装在内圈内侧两个对应的螺栓孔上。 第49页/共59页6.26.2工作原理 当变桨轴承趋于极限工作位置时,极限工作位置撞块就会运行到限位开关上方,与限位开关撞杆作用,限位开关撞杆安装在限位开关上,当其受到撞击后,限位开关会把信号通过电缆传递给变频柜,提示变桨轴承已经处于极限工作位置。 第50页/共59页6.36.3限位开关的基本维护 1.检查开关灵敏度,是否有松动。 2.检查限位开关接线是正常,手动刹车测试。 3.检查螺栓紧固

11、。 第51页/共59页7.7.变频柜和电池柜 第52页/共59页第53页/共59页7.17.1安装位置 变频柜和电池柜安装在柜子支架上,柜子支架安装在轮毂上。 第54页/共59页7.27.2工作原理 电池柜系统的目的是保证变桨系统在外部电源中断时可以安全操作。电池柜是通过二极管连接到变频器共用的直流母线供电装置,在外部电源中断时由电池供应电力保证变桨系统的安全工作。每一个变频器都有一个制动断路器在制动状态时避免过高电压。变频器应留有与PLC的通讯接口。 位置1:柜子支架安装螺纹孔。 位置2:连接板安装螺纹孔。第55页/共59页7.37.3变频柜和电池柜基本维护 1.变浆控制柜/轮毂之间缓冲器是否有磨损。 2.变浆控制柜内接线是否有松动。 3.柜子支架及柜子的螺栓紧固。 第56页/共59页8.8.轮毂变桨装置按螺栓分部件统计 第57页/共59页第58页/共59页感谢您的观看!第59页/共59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