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习题1

上传人:gui****hi 文档编号:94352887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8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免疫学习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免疫学习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免疫学习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免疫学习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习题1(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 名词解释 免疫( immunity ):机体识别自己,非己物质并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填空题 1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组成。 2 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是免疫防御、免疫稳定 和 免疫监视 。 3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可发生超敏反应和免疫缺陷。 选择题 1 免疫的现代概念是:(E)A 机体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的一种功能 B 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C 机体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对机体都是有利的 D 机体清除和杀灭自身突变的细胞E 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2用无毒力牛痘苗接种预防天花的第个医师是:(A)A Jenner B Koch C Pa

2、steur D Bordet E Behring 3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 :(B)A 易发生超敏反应 B 易发生肿瘤 C 易发生感染 D 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E 易发生免疫耐受4 ( 1 ) 提出克隆选择学说的是(A)( 2 ) 提出免疫网络学说的是 (C)( 3 ) 阐明免疫球蛋白基因结构和抗体多样性的是 (D)A Burnet B Ehrlich C Jerne D Tonegawa E Edelman 5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B)A 肿瘤B 反复感染 C 超敏反应 D 自身免疫病 E 免疫增生性疾病 问答题 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答:免疫系统是执行免疫功能,发生免疫应答的

3、物质基础。它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所组成;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法氏囊),周围免疫器官(脾,淋巴结等);免疫细胞包括干细胞系,淋巴细胞系(T,B,NK细胞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及其它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包括膜型分子(TCR ,BCR , MHC , CD分子等) 、分泌型分子(补体,Ig ,CKs等)。第二章 抗原 名词解释 1 抗原:诱导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其产生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2 半抗原 :具有抗原性(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低分子物质。3 超抗原 :由细菌外毒素和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的蛋白物质,能与多数T细胞结合并使其活化。4 同种异

4、型抗原:同一种属不同个体,由于基因型不同,彼此间组织细胞表面成分可以互为抗原的物质,如人的血型抗原和HLA等。 填空题 1 人类的同种异型抗原有 HLA抗原 、 血型抗原 和 Ig的同种异型 。 2 在载体效应中, T 细胞识别 载体 部分,称为 载体反应 细胞。对抗体产生起辅助作用; B 细胞识别 半抗原 部分,称为 半抗原反应 细胞,是产生抗体的细胞。 3 T细胞决定簇 为免疫原性多肽片段,又称连续性决定簇,它不存在于天然蛋白分子表面,必须经 APC 加工处理为小分子肽,然后与自己的 MHC-类分子 分子结合后,才被 T细胞(TCR) 识别。 4 B细胞决定簇 存在于天然抗原分子表面,又称

5、为构象决定簇,不需加工处理即可被 B细胞(BCR) 识别。 选择题 1 引起同胞兄弟之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 (C)A 异种抗原 B 自身抗原 C 同种异体抗原 D 异嗜性抗原 E 感染的微生物抗原 2 TD-Ag 得名,是因为(E)A 在胸腺中产生 B 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免疫应答 C 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 D 只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 E 产生相应的抗体需 T 细胞辅助 3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A 抗原决定簇 B 抗原的电荷性质 C 抗原的大小D 载体的性质 E 抗原的物理性状 4 、超抗原与 T 细胞结合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E)A 主要与 CD4 + T 细胞结合

6、B 与 TCRV 链结合 C 不需 APC 加工 D 直接与 APC 的 MHC- 类分子非多态区外侧结合 E 有 MHC 限制性 5 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D)A 异种抗原 B 超抗原 C 交叉抗原 D 异嗜性抗原 E 类属抗原 6 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D)A 半抗原 B 抗原 C 抗体 D 既是抗原又是抗体 E 超抗原 7 交叉反应是由于二种不同的抗原分子中具有(D)B 功能性决定簇 C 不同的抗原决定簇 D 共同决定簇; E 连续性决定簇 8 TD Ag 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B、C、D、E)A 需 T H 辅助 B 引起再次应答 C 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D

7、产生免疫记忆 E 引起细胞免疫应答9 TI-Ag 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C D)A 引起细胞免疫应答 B 产生免疫记忆 C 不引起再次应答 D 只产生 IgM E 需 T H 细胞辅助l0 半抗原 - 载体效应是(A B)A T H 识别载体决定簇 B B 细胞识别半抗原决定簇 C Ts 识别半抗原决定簇 D B 细胞识别载体决定簇 E T H 识别半抗原决定簇 11. 抗原特异性取决于 (C)A 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B 抗原分子的物理状态 C 抗原分子表面的抗原决定簇 D 抗原分子的复杂性 E 抗原分子的内部结构 12. 有关抗原决定簇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B) A 存在于抗原物质表面

8、B 每种抗原分子上只有一种抗原决定簇 C 可仅由几个氨基酸或糖基构成 D 作为特殊化学基团,它与半抗原的含义相同 E 能与相应抗体分子特异性结合 问答题 1 简述 T 细胞决定簇与 B 细胞决定簇的特点。 答:T细胞决定簇:存在于Ag分子内部,为线性决定簇,必须经APC加工为小肽分子,然后与MHC分子结合后才能被T细胞识别。 B细胞决定簇:存在于Ag分子表面,为构象决定簇,无需加工处理可直接被B细胞识别。2 试述 TD-Ag 和 TI Ag 引起免疫应答的区别。答:TD-Ag和TI-Ag引起免疫应答的区别:TD-Ag TI-Ag 产生应答需TH 是 否免疫应答的类型 体液/细胞 体液产生Ig的

9、类型 五类 IgM再次应答和记忆 有 无抗原物质 大多数蛋白质 少数化学特性 蛋白质 多糖或脂多糖 结构复杂 结构简单 (半抗原-载体结构) (重复的半抗体结构) 3 试述超抗原的概念、特征、种类及生物学意义。答:概念:由细菌外毒素和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的蛋白物质,能与多数T细胞结合并为T细胞活化提供信号。特征: 无需APC加工,可直接与MHC-类分子非多态区外侧结合而不是与肽结合沟结合,故无MHC限制性。在T细胞方面,只与TCR的V区片段结合,可活化多数T细胞。种类:内源性(病毒性)和外源性(细菌性)。意义:(1)T细胞耐受的诱导; (2)与疾病的关系:如葡萄糖球菌感染产生的外毒素,通过活化多

10、数T细胞所释放的大量细胞因子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第三章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 名词解释 1 Ig ( immunoglobulin ):即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2 Ab ( antibody ) :即抗体,是与抗原特异性相结合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3 Id :即独特型,是同在一个体内,不同细胞克隆所产生的Ig区有所不同的抗原性。4 高变区( hypervariable region , HVR ):在IgV区内某些区域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和排列顺序具有更高的变异性,这些区域称为高变区,是Ig抗原决定簇(或表位)结合的位置。H链有三个,L链有三个。 填空题 1.Ig 的

11、基本结构由 2条H链 和 2条L链 组成,根据 CH抗原特异性不同,将其分为 IgG、IgM、IgA、IgD、IgE五类。 2 各类 Ig 根据 CL抗原性 不同分为两型。 3. Ig 的 VH 、 VL Ab与相应Ag特异性 结合部位, CHI , CL 是 同种异型遗传标志 所在部位。 4 用木瓜蛋白酶水解 IgG 得到两个相同的 Fab 片段和一个Fc 片段。 5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抗原性分为同种型 、 同种异型 和 独特型 三种。 6 根据 Ig H 链 C 区的差异,可将免疫球蛋白分为五大类。 7 同种不同个体间的 Ig 分子具有不同的抗原性称为 同种异型 ,在人类这种 Ig 的标志命

12、名为 Gm 、 Am 、 Km和 Em 。 8 抗体产生的规律是:最先出现 IgM ,胚胎晚期胎儿已能合成。出生后 3 个月开始合成 IgG,出生后 4 6 个月开始合成 IgA 。 9 编码 Ig 分子的基因库有 Ig 、Ig 和 IgH 。 10 Ig 重链基因是由 V,D,J,C 等基因片段组成 ; 可变区由V,D,J编码,恒定区由 C 基因片段编码。 11 Ig 分子的功能包括 特异性结合抗原 、 活化补体 、 结合Fc受体 和 通过胎盘 。 12 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 Ig 类别是 IgG ,局部抗感染的 Ig 类别是 IgE、sIgA 。 13 B细胞膜表面抗原受体的 Ig 类别

13、是 mIgD 和 mIgM 。 14 分子量最大的 Ig 类别是 IgM ,通过胎盘的 Ig 类别是 IgG ,天然 ABO 血型抗体的 Ig 类别是 IgM 。 15 每一类 Ig 分二型,即 膜结合型和 分泌型;是根据 轻 链 C区 抗原性 性不同而分的。 16 存在于粘膜表面的 Ig 称为 sIgA ,它是由 两个IgA 单体,一个 连接链(J链) 和一个 分泌片 所构成。 17 个体发育过程中,最先出现的 Ig 的类别是 IgM ,易被蛋白酶水解的 Ig 的类别是 IgD 。 选择题 1 关于轻链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A 各类免疫球蛋白根据 VL 抗原特异性不同分为两个型 B

14、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均相同 C 轻链有两型 D 同一个天然 Ig 分子上两条轻链的型总是相同的 E 人血清中各类 Ig 所含 E 链和久链的比例约为 2 : 1 2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是由 (D)A 二条相同的重链组成 B 二条多肽链组成 C 以 J 链连接的一条轻链和一条重链组成 D 二硫键连接的二条相同的重链和二条相同的轻链组成 E 二硫键连接的一条重链和一条轻链组成 3 将免疫球蛋白分为两型的根据是 (A)A 轻链恒定区抗原性不同 B 重链恒定区抗原性不同 C 重链可变区抗原性不同 D 轻链可变区抗原性不同 E 超(高)变区抗原性不同 4 抗体与抗原决定簇互补结合的部位是 (C)A

15、VH B CLCH C VH 、 VL 中的 CnR ( HVR )D Vl 中的 CDRE Fc 段 5 抗体与抗原特异结合的部位在 (B)A VH B VL 和 VH C CL 和 CH D Fc 段 E CH 6 IgG 与 FcR 结合的功能区是 (D)A CH2 B CH1 C 铰链区 D CH3 E VH 、 VL7 IgG (C)A 在胚胎期即可合成 B 有 CH4 功能区 C 能通过胎盘 B 细胞表面抗原识别受体属此类 E 天然血型抗体属此类 8 铰链区位于(A)A CH1 与 CH2 之间 B VH 与 CH1 之间 C CH2 与 CH3 之间 D CH3 与 CH4 之间

16、 E VH 与 CH 之间 9 关于 Ig 分泌片的特性哪项是错误的 ?(E)A 以非共价键方式连接两个 IgA 分子单体 B 由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 C 分泌片的功能是保护 IgA 及介导 IgA 的 D 分泌片与 IgA 的形成无密切关系 E 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10 人类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的免疫球蛋白是(C) A IgA B IgG C IgM D IgD E IgE 11 免疫球蛋白产生的顺序是 (B)A IgA IgG IgM B IgM IgG IgA C IgG IgM IgA D IgM-IgA IgG E IgA-IgM IgG12 与抗原结合后活化补体能力最强的 Ig 分

17、子是 (D)A IgD B IgG C IgA D IgM E IgE13 IgG 分子中与补体结合的部位存在于 (A)A CH2B CHl C CH3 D CH4 E VH 14 能激活补体又能与 SPA 结合的 Ig 是 (C)A IgD B IgA C IgG D IgM E IgE 15 编码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的基因片段组合是(C) A V D J C B V J D C C V D J D V J C E VCD J 16 关于 Ig 的类别转换,哪一项是错误的 ?(C)A 重排后识别抗原的特异性不变,而 Ig 类和亚类发生改变 B 又称为同种型转换 C 分化过程中 CH 基因不变

18、, VH 基因节段发生重排 D 在无明显诱因下可自发产生 E 细胞因子可影响和调节 Ig 类别转换 17 B 细胞的类别转换是通过下列何种基因改变0介导 (E)A J 基因 B D 基因 C 基因 D 基因 E C 基因 18 合成分泌抗体的细胞是 (A)A 浆细胞 B 嗜酸性粒细胞 C T 细胞 D 肥大细胞 E B 细胞 19 关于 Ig 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 A 血清中含量最多的是 IgG ,含量最少的是 IgA B IgM 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 C 在肠道内起保护作用的 Ig 主要是 SIgA D 机体的抗感染作用在体液中主要是 IgG ,在血管中主要是 IgM E 唯一能

19、通过胎盘的 Ig 是 IgG ,初生婴儿从母乳中获得的 Ig 是 SIg 20 在血清中含量最高的 Ig 是 (D)A IgD B IgM C IgA D IgG E IgE 21 关于 IgM 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D)A 活化补体的能力比 IgG 强 B 是分子量最大的 Ig C 在机体的早期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 D 中和病毒和外毒素的作用比 IgG 强 E 血清中 IgM 水平升高提示有近期感染 22 胎儿宫内感染,脐带血中何种 Ig 水平升高 ?(B) A IgE B IgM C IgG D IgA E IgD 23 免疫接种后,首先产生的抗体通常是 (C)A IgG B IgA

20、 C IgM D IgE E IgD 24 产妇初乳中含量最多的 Ig 是 (A)A SIgA B IgG C IgM D IgD E IgE 25 分泌型 IgA 能抵抗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是由于 (D)A 局部粘液对它有保护作用 B 它是二聚体 C 有 J 链 D 有分泌片 E 以上都不是 26 结合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 Ig 是 (C)A IgG B IgM C IgE D IgA E IgD 27 关于 Ig 的同种异型,哪项是错误的 ? (E)A 由于个体遗传基因不同,其产生的抗体遗传标志也不同 B 同种异型反映在 CH 和 CL 上一个或数个氨基酸的差异 C 同种异型反映在 CH

21、和 CL 上一个或数个氨基酸的差异 D Gm , Am 、 Km 和 Em 等分别由同一基因位点的不同等位基因所控制 E 不同型别的同种异型免疫球蛋白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中 28 胃蛋白酶可将一个 IgG 分子裂解为 (D)A 两个 Fab 片段和一个 Fc 片段 B 两个 F ( ab ) 2 片段 C 两个 Fab 和两个 Fc 片段 D 一个 F ( ab ) 2 片段和 Fc E Fab2 片段和 Fc 片段 29 能使 IgG 分子水解为两个 Fab 片段和一个 Fc 片段的酶是 (C)A 胃蛋白酶 B 胰蛋白酶 C 木瓜蛋白酶 D 神经氨酸酶 E 链激酶 30 免疫球蛋白对异种动物

22、的免疫原性主要表现在 (B)A Fab 段 B Fc 段 C F ( ab )段 D V 区 E Fd 段 31 A CH1 与 CH2 之间的铰链区 B VL 和 VH 的高变区 C IgEFc 段 D IgGFc 段 E J 链 ( 1 )与巨噬细胞结合是 (D)( 2 )结合补体 C1q 在(D)32 A IgE 的 Fc 段 B Ig 的超(高)变区 C 分泌片 D IgG 的 Fc 段 E J 链 ( 1 )结合 NK 细胞的是(D) ( 2 )结合补体的是 (D)( 3 ) Ig 独特型决定簇存在的部位是 (B)33 关于抗体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C、D、E)A 抗体能与抗

23、原特异性结合 B 抗体就是 Ig ,而 Ig 也就是抗体 C 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与 Ig 的类、亚类,型、亚型无关 D 抗体具有双重性,既可结合抗原,又具有免疫原性 E 可用杂交瘤技术和基因工程制备抗体34 抗独特型抗体的特征是 (A、B、C、D、E)A 在自身体内也可产生抗独特型抗体 B 其特异性针对 Ig 的 CDR ( HVR ) C 可识别自身体内其它抗体上的独特型决定簇 D 可识别自身体内其它细胞上的独特型决定簇 E Id-aId 组成独特型网络,调节免疫应答35 下列哪些成分是 Ig 超家族成员 ?(A、B、C、D、E) A MHC 抗原 B T 细胞、 B 细胞识别抗原受体及

24、其信号转导分子 C 某些细胞因子受体 D 某些粘附分子和分化抗原 E FcR 36 关于 IgG 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B、C、D)A 再次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 B 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C 介导 ADCC D 在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E 有三个亚类 37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DCC )具有以下特点 (A、B、C)A 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NK 细胞在 IgG 抗体介导下对靶细胞起溶解或杀伤作用 B 靶细胞与特异抗体( IgG )结合 C 对靶细胞的溶解或杀伤为非特异性的 D 需补体参加 E 靶细胞与 IgM 类抗体特异性结合38 McAb 具有以下特点 (A、B、C、D

25、、E)A 只与抗原上某抗原决定簇结合 B 为均一性抗体,特异性强 C 其 Ig 的类、亚类、型都是均一的 D 一种 McAb 的 Ig 分子的独特型完全相同 E 纯度高 39 关于抗体产生的规律哪些是正确的 ? (B、C、D、E)A 胚胎晚期胎儿合成 IgG ,故新生儿 IgG 含量最高 B 在个体发育中 Ig 出现的先后是 IgM IgG IgA E 初次应答抗体效价维持时间短 D 再次应答抗体效价高,以 IgG 为主 E 再次应答时,抗体亲和力随免疫进程而提高40 在体内,由一个 B 细胞克隆增殖、分化产生的免疫球蛋白 (A、C、D、E)A 重链抗原性可以不同 B 重链抗原性完全相同 C

26、亲和力相同 D 独特型相同 E 抗原结合特异性相同 问答题 1 简述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功能。答:(1)特异性结合抗原:由IG的超变区构成的抗原结合点与相应抗原上的表位互补,借助静电力、氢键以及范德华力等次级键相结合,结合是可逆的,有时会出现交叉反应。(2)活化补体: IgM、IgG1、IgG2和IgG3可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凝聚的IgA、IgG4和IgE等可通过替代途径活化补体。(3)结合Fc受体:Ig的Fc段可结合带有相应受体的细胞,发挥不同的生物学效应;介导超敏反应;调理吞噬作用;发挥ADCC。(4)通过胎盘:IgG是唯一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转移给胎儿Ig 。 2 抗体在体内是如何发挥免疫效应

27、的 ?答:(1)抗毒素中和外毒素,病毒中和抗体(中和病毒);(2)SIgA在粘膜局部发挥抗感染作用;(3)通过调理作用,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4)抗体与抗原相结合,活化补体,发挥溶菌、杀菌、细胞毒的作用;(5)ADCC作用;(6) 抗体能介导、型变态反应,对机体有害。3 何谓 McAb? 简述制备杂交瘤 McAb 的原理。答:McAb是由一个B细胞克隆合成和分泌,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均一性抗体化性质、分子结构、遗传标记和生物学特性完全相同。McAb的制备原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能大量无限生长繁殖,并合成分泌特异性抗体。4 试述各类免疫球蛋白的主

28、要生物学作用。答:IgG: (1)抗感染的主要补体:大多数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体都属于IgG类抗体;(2)通过胎盘;(3)激活补体;(4)调理吞噬作用;(5)介导ADCC;(6)某些自身抗体也属于IgG。IgA: (1)在粘膜局部抗感染免疫作用,包括:抗菌和抗病毒;(2)免疫排除功能:结合饮食中的可溶性抗原、肠道正常菌群和病原微生物释放的热源物质,防止他们进入血液。IgM:(1)是个体发育和免疫应答过程中出现最早的Ig,在感染早期发挥防御功能;(2)激活补体;(3)溶菌、溶血作用较强;(4)天然血型抗体是IgM;(5)是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主要成分。IgD: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mIgM+、

29、mIgD+B细胞对抗原的刺激出现正应答。IgE: (1)介导超敏反应;(2)抗寄生虫感染。5 何谓 ADCC? 介导 ADCC 的细胞和分子有哪些 ? 答:Ig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结合后,可与有FcR的杀伤性细胞结合,破坏靶细胞,此为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具有ADCC作用的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介导ADCC作用的抗体有:IgG、IgE、IgA。6 试比较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的主要不同点。答:多克隆抗体与单克隆抗体的区别: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产生细

30、胞 多株B细胞克隆 单株B细胞克隆抗体性质 能识别多种抗原决定簇 只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抗体类别 包含各类及各类Ig 同一亚型Ig分子结构和生物学特性 各异 完全相同交叉反应 易出现 无用途 常规多价抗原的免疫学检测;紧急预防 作为第一抗体检测微量抗原;肿瘤 治疗各种微生物、外毒素引起的疾病。 治疗:与核素、毒素、药物偶连成导向药物。第四章 补体系统 名词解释 1 补体系统: 由补体级联反应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补体受体等30余种糖蛋白组成具有精密调控机制和自限性的酶解系统。2 补体激活的替代(旁路)途径:激活的物质为脂多糖和凝聚的IgG4、IgA,不需C1,4,2参加而直接激活C3,完成C5

31、C9激活的连锁反应。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填空题 1 补体系统由9种补体成分(或经典途径成分)、B、D、P因子(或旁路途径成分)和控制补体活化的抑制因子或灭活因子三大部分组成。 2 补体活化后,具有趋化作用的裂解产物是C3a、C5a、C567,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裂解产物是C3a、C5a。 3 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有经典途径(或传统途径)、凝集素途径(或MBL途径)和替代途径(或旁路途径)。 4 遗传性 C1 酯酶抑制物缺乏引起的疾病称为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的补体裂解片段是C2a。 5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有细胞毒及溶菌、杀菌作用、调理作用、免疫粘附作用、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和炎症介质作用

32、。 6 过敏毒素可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 选择题 1 与抗原结合后能激活补体经典途径的 Ig 是 (B)A IgG1 , IgG2 , IgG4 , IgM B IgG1 , IgG2 , IgG3 , IgM C IgG , IgA D IgG1 , IgG2 , IgG3 , IgA E IgG , IgA , IgM , IgD 2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C) A C2 B C1 C C3 D C6 E C9 3 构成膜攻击单位的补体成分是 (D)A C4b2b B C3bBb C C4bBb D C5b-9 E C6b-9 4 具有攻膜活性的补体裂解片段或

33、复合物是(B)A C4b2b3b B C56789 C C3b D C3a E C4b2b 5 关于补体旁路(替代)途径的激活 ,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A B 、 D 、 P 因子参与作用 B 由细菌脂多糖及凝聚的 IgG4 、 IgA 所激活 C C3 转化酶是 C3bnBb D 可通过 C3b 的正反馈途径产生更多的 C3bE 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6 CR1 不具备的功能是 (A)A 抑制补体激活 B 促使 B 细胞活化 C 作为 EBV 受体参与某些疾病的发生 D 清除免疫复合物 E 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7 在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C)A 补体与 IgG

34、 的结合部位在 CH1 B C1q 最先被活化,然后依次为 C1r 、 C1s C 激活物为抗原抗体复合物 D 一个 C1q 分子必须与二个以上的 IgG 分子结合,才能启动经典途径 E C1 具有酯酶活性 8 补体激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成分是 (E)A C1 B C2 C C3 D C4 E C5 9 关于补体分子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D)A 一组具有酶活性的,不耐热的球蛋白 B 存在正常人或动物血清中 C 性质不稳定 D 作用是非特异的 E 含量随免疫原的刺激而增高 10 H 因子的作用是 (D)A 促进 C5b 9 的灭活 B 促进 C5678 的灭活 C 促进 C3 的灭活 D

35、促进 C3bBb 的灭活 E 促进 C4b2b 的灭活 11 C1q 与下列何物结合后可以启动补体经典激活途径 ? (D)A B 因子 B 细菌脂多糖 C 抗原和个分子 IgG 组成的复合物 D 抗原和个 IgM 分子组成的复合物 E 抗原和二个 IgA 分子组成的复合物 12 与补体旁路途径激活无关的补体组分是 (A)A C4 B C3 C C5 D C9 E B 因子 13 关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B、C、D、E) A 需要 B 、 D 、 P 因子参加 B 激活物质是抗原与抗体形成的复合物 C 各补体成分激活的顺序是 C142356789 D C3 转化酶是 C4b2

36、b E 参与特异性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14 关于补体的性质哪些是正确的 ? (A、C、E)A 大多数补体成分以非活性状态存在于血清中 B 多数属 球蛋白 C 性质很不稳定,极易失活 D 含量因免疫原刺激而增加 E 补体成份是由多种细胞合成的 15 CR2 的免疫学功能包括 (B、C、D)A 介导 Fc 受体依赖的吞噬作用 B 作为 EBV 的受体参与某些疾病的发生 C 调节 B 细胞的分化、增殖、记忆 D 调节抗体产生 E 促进 C3 转化酶的灭活 16 补体裂解产物 C3a 、 C5a 的生物学作用是 (A、B)A 有趋化作用 B 有过敏毒素作用 C 有调理作用 D 有免疫粘附作用 E 有细胞

37、毒作用 问答题 1 简述补体系统的组成。答:补体系统是由三组球蛋白大分子组成:(1)9种补体成分:C1C9,C1有三个亚单位,共11种球蛋白大分子;(2)旁路活化途径因子:B、D、P因子;(3)控制补体活化的抑制因子或灭活因子C1 INH、I因子、H因子、C4bp、S蛋白、C8bp。2 简述补体的生物学活性。答: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大多是由补体系统激活时产生的各种活性物质(主要是裂解产物)发挥的,主要包括:(1)细胞毒,溶菌,杀菌作用:C5C9;(2)调理作用:C3b;(3)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C2,C4;(4)免疫粘附作用:C3b;(5)炎症介质作用:激肽样作用(C2a);过敏素作用(C3a

38、、C5a、C567)。3 试述 C3 的生物学作用。答:C3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有:(1)旁路激活途径的关键分子;(2)在两条激活途径活化过程中起枢纽作用;(3)C3a,为过敏素,趋化因子(C5a),趋化作用,参与组成旁路途径中C3转化酶、两条途径中C5转化酶;启动旁路途径中的正反馈放大回路;调理促进吞噬;免疫粘附作用;参与免疫调节,与B细胞活化有关。4 比较补体活化途径的异同点。 第五章 细胞因子 名词解释 1 细胞因子:主要由免疫细胞所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具有免疫调节效应,参与炎症反应和创伤愈合的小分子多肽或蛋白。 2 IL :即白细胞介素,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其他细胞产生,介导白细

39、胞间及参与其他细胞的相互作用,对免疫调节、造血及炎症过程中起调节作用。3 TNF:即肿瘤坏死因子,一类能直接造成肿瘤细胞死亡的因子,具有抗肿瘤作用。根据其来源和结构不同分为TNF-和TNF- 。4 CSF:即集落刺激因子,能刺激造血干细胞在半固体培养基形成细胞集落。 填空题 1 根据细胞因子的主要功能不同将其分为IL(白细胞介素)、IFN(干扰素)、TNF(肿瘤坏死因子)、CSF(集落刺激因子)和GF(生长因子)等五类。 2 产生 IL-1 的主要细胞是巨噬细胞(或M),产生 IL 2 的主要细胞是TH1细胞。 3 具有抗肿瘤效应的细胞因子有IL、IFN和TNF三类。 4 IL-2R 是由、三

40、条链组成, Tac 即为链,又称CD25,是活化 T 淋巴细胞的标志。 5 活化的 T H 1 细胞产生的 CKs 主要包括IFN-、TNF-、IL-2等。 6 IFN 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抑制细胞增值等作用。 7 TNF 根据其来源和结构分为TNF-和TNF-两种,前者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后者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 8 IFN 分为IFN-、IFN-、IFN-三型,它们分别由白细胞、成纤维母细胞、活化的T细胞细胞产生。 9 细胞因子受体由膜外区(细胞因子结合区)、跨膜区(疏水氨基酸富有区)和膜内区(信号转导区)三个功能区组成 10 天然的细胞因子通过自分泌方式和旁分泌方式在局部发挥作

41、用。 选择题 1 下列细胞因子中哪一种不是由 T 淋巴细胞产生的(B) A IL-2 B IL-1 C IL-4 D IL-5 E MIF 2 IL-1 主要由哪种细胞产生 ? (E)A T C B T H C T DTH D T S E 巨噬细胞3 关于 IL 2 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A 促进 T 细胞增殖与分化 B 以自分泌和旁分泌发挥作用 C 被活化的 B 细胞膜上的 IL-2 受体识别 D 增强 NK 细胞活性 E 主要由 B 细胞产生 4 IL-2R 主要存在于(D)A 静止 T 细胞表面 B 肥大细胞表面 C 中性粒细胞表面 D 活化的 T 细胞表面 E 内皮细胞表面 5

42、 分泌 IL-4 和 IL-5 的淋巴细胞是 (D)A T S B T C C T H 1 D T H 2 E T H 1 和 T H 2 6 TNF- 主要由哪种细胞产生 ? (B)A 静止 T 细胞 B 巨噬细胞 C B 细胞 D 树突状细胞 E 红细胞7 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是 (D)A TNF B IL C IFN D CSF E TGF 8 以下哪种分子的作用具有特异性 ? (B)A IL-1 B Ab C IL 2 D IFN E TNF9 关于细胞因子免疫效应功能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A 持续时间长 B 作用强 C 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功能 D 主要为非抗原

43、特异性作用 E 在抗肿瘤抗细胞内微生物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10 A T H 1 细胞 B TCRT 细胞 C T H 2 细胞 D T C 细胞 E T S 细胞 ( 1 )产生 IL-4 、 IL-5 、 IL-6 的 T 细胞是(C) ( 2 )产生 IL-2 、 IFN- 、 TNF- 的 T 细胞是(A) ( 3 )产生 IL 10 的细胞是 (C)11 A IL-9 B IL-4 、 IL-5 、 IL-6 C IL-8 D IL-3 E IL-12 ( 1 )促进 B 细胞增殖分化的 IL 是 (B)( 2 )具有趋化作用的 IL 是 (C)12 A IL-2 B IL-6 C IL

44、-6 、 IL-3 D IL-3 、 IL-10 E IL-6 、 IL-8 ()具有激活 NK 细胞功能的 IL 是 (A)()具有刺激造血细胞作用的 IL 是 (C)13 下列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B、C、D)A 、细胞经过激活后才能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包括 IL S 、 IFN S 、 TNF S 、 CSF S 、 TGF S 等 、细胞因子主要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发挥作用 、细胞因子有强的生物学活性 、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但一种细胞因子只作用于一种细胞 14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效应是 (A、B、C、D、E)A.TNF 有抗肿瘤作用 B IL-1 是内

45、源性致热原,可引起机体发热 C TNF- 可引起恶液质 D IFN- 能增强 MHC 类分子的表达 E IFN 具有抗病毒作用 15 IL-2 的生物学活性有 (A、B、C、D、E)A 维持 T 细胞在体外持续生长 B 促进胸腺细胞的分化发育 C 促进 Tc 细胞的增殖、分化 D 促进 B 细胞的生长 E 增强 NK 细胞的杀伤活性 16 促进炎症细胞的聚集、活化和炎症介质释放的细胞因子是 (A、B、C、E)A IL-6 B IL-1 C IL-8 D IL-10 E TNF- 17 细胞因子的主要检测方法包括哪些 ? (A、B、C、D、E)A 用依赖细胞株检测相应的细胞因子 B 用 ELIS

46、A 检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C 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细胞因子 mRNA 的表达 D 用细胞因子中和抗体检测其功能 E 用生物学活性检测法检测细胞因子活性水平 问答题 1 简述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答:(一)介导天然免疫(二)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调节淋巴细胞的激活,生长,分化和效应。(三)诱导凋亡n IL-2诱导抗原活化的T细胞凋亡,限制免疫应答的强度n TNF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四)刺激造血2 简述 IL-2 的生物学作用。答:(1)促进细胞活化增殖(2)增强细胞活性(3)促进细胞增殖和分泌抗体3 试述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答:1由受体介导,高亲和力。2非特异性,不受MHC限制。3. 高效性。4.

47、 多效性,重叠性或拮抗性。5. 网络性。4 试述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第六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 名词解释 1 MHC :主要组织相容性基因复合体是存在于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 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调控细胞间相互识别,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2 HLA 分子 :即人类白细胞抗原,存在于人的有核细胞和血小板膜上,是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3 MHC 类分子 4 MHC 限制性 :指具有同一MHC表型的免疫细胞间才能有效的相互作用(或答:TCR在识别特异性抗原肽的同时必需识别自身MHC分子)。5 HLA-I 类分子 填空题 1 人的 MHC A、B、C座位属 I 类基因,DP、DQ、DR

48、座位属类基因,C4、C2、Bf座位属类基因。 2 小鼠的 MHC 称为H-2,位于第17对染色体,可分为K、I、S、D等基因区。 3 MHC-I 类分子的结构由链和链组成,其肽结合区由1和2功能区构成,其在 T 细胞上的受体是CD8分子。 4 MHC 类分子的结构由链和链组成,其肽结合区由1和2功能区构成,其在 T 细胞上的受体是CD4分子。 5人的 MHC 称为HLA,按其产物的结构、功能可分为(类基因)A、B、C、(类基因)DP、DQ、DR和(类基因)C4、C2、Bf等基因座.6HLA的遗传特点单元(倍)型遗传;高度多态性;连锁不平衡。 选择题 l. HLA-I 类分于存在 (D)A 所有

49、有核细胞表面 B 所有白细胞表面 C 所有细胞表面 D 所有有核细胞和血小板表面 E 淋巴细胞表面 2 下列哪一个分子不是由 MHC 基因编码 ? (B)A HLA-I 类分子 B 2 m C HLA- 类分子 D C4 E Bf 3 关于 HLA 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E)A HLA- 类分子的结构不同于类分子,前者含有 2 m B 分析亲代和子代的 HLA 表型可以获知该家庭成员的 HLA 基因型 C HLA- 类分子的 链和 链是由不同的基因所编码 D HLA 纯合子细胞是非常罕见的,一般在近亲婚配的家庭中检出 E 血小板不表达 HLA- 类分子 4 MLR 中的反应细胞是 (B)

50、A B 细胞 B T 细胞 C 巨噬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NK 细胞 5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与下列哪一种 HLA 分子密切相关 ?(C) HLA-B8 HLA-DR3 HLA-B27 HLA-B7 HLA-A5 6 关于 MHC 类分子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E)A 分布于 B 细胞表面 B 分布于巨噬细胞表面 C T H 接受 M 递呈的抗原时必须识别的结构D 在小鼠,由 H-2 区编码 E T C 杀伤靶细胞时必须识别的结构 7 ( 1 )编码 HLA- 类分子基因的座位是 (A)( 2 )编码 HLA- 类分子基因的座位是 (D)( 3 )编码 HLA- 类分子基因的座位是 (E)

51、A HLA-A 、 B 、 C 座位 B HLA-A 、 B 座位 C HLA-DR 座位 D HLA-DR 、 DP 、 DQ 座位 E C2 、 C4 、 Bf 基因座 8 ( 1 )仅表达 HLA- 类分子的是 (C)( 2 )通常不表达 HLA- 类和类分子的是 (B)( 3 )含有丰富的 HLA- 类分子又能刺激 MLR 的是 (E)A 淋巴细胞 B 成熟的红细胞 C 血小板 D 单核细胞 E B 细胞,单核细胞 9 ( 1 )诱导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是 (C)( 2 )约束 Tc 靶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是 (B)( 3 )引起 MLR 的是(A)A HLA- 类分子 B HLA- 类

52、分子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10 关于 MHC 限制性下述哪些是正确的 ? (B、C)A LAK 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时受 MHC 限制 B T 细胞识别 APC 呈递的 Ag 时受 MHC 限 C Tc 细胞杀伤靶细胞时受 MHC 限制 D 中性粒细胞杀伤靶细胞时受 MHC 限制 E M 杀伤靶细胞时受 MHC 限制11 HLA 高度多态性的原因是 (A、E)A 复等位基因 B 单倍型遗传 C 连锁不平衡 D 连锁平衡 E 等位基因为共显性 12 MHC- 、类分子共同具有的功能是 (A、B、C)A 参与 T 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过程 B 参与同种异体排斥反应 C 参与 APC 处理、提呈抗原

53、 D 约束 M-T H 、 T H -B 细胞间相互作用 E 约束 T C - 靶细胞间相互作用 13 下列哪些细胞相互作用时受 MHC 限制 ? (A、B、D)A T H 与 B 细胞 B T C 与靶细胞 C LAK 细胞与靶细胞 D M 与 T H E M 与靶细胞14 HLA- 类分子 (C)A 只能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法检测 B 主要存在于 B 细胞、单核细胞和活化的 T 细胞表面 C 由人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 HLA 复合体基因编码 D 由和两条糖肽链借非共价键连接组成 E 其功能主要与免疫调节有关 15 对人而言, HLA 分子属于(A) A 同种异型抗原 B 异种抗原 C 改变的自

54、身抗原 D 隐蔽抗原 E 肿瘤相关抗原 问答题 1 简述 HLA 三类分子的分布。 答:1、类分子 所有有核细胞和血小板2、类分子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B细胞 内皮细胞 活化的T细胞3、类分子 血清2 简述 MHC 限制性 。答:MHC限制性(MHC restriction):T淋巴细胞对特异分子的识别是建立在对自己的MHC识别的基础上的,具有相同MHC表型的免疫细胞间才能有效的相互作用。类分子限制性:(1)Tc和靶细胞之间。(2)NK细胞和靶细胞之间。类分子限制性:(1)巨噬细胞和Th之间。(2)Th和B细胞之间。3 简述 MHC 分子的功能 。答:1、约束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2、参与免疫

55、应答的遗传控制 3、参与对抗原的加工处理4、免疫调节作用5、参与T细胞的发育和分化过程4 MHC 分子如何参与对抗原的处理 ? 答:(1)外源性抗原(蛋白质)被APC摄入胞内,在吞噬溶酶体内降解成多肽。MHC-类分子内质网装配成异二聚体,转送到吞噬溶酶体,并与已降解成的抗原肽结合成MHC-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转送到APC表面,便于CD4+T细胞的识别。(2)内源性抗原(病毒、肿瘤)在靶细胞内受蛋白酶体的水解作用,分解为多肽;在肽链转运蛋白参与下,被转运到内质网,与MHC-类分子结合成MHC-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运送到细胞表面,被CD8+细胞识别。5 试述 HLA 、类分子在结构、分布及功能上有何异同点。答:HLA、类分子比较: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