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4270501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2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011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 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 考文献中明确列出。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 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

2、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1.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日期: 年 月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2011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评阅人nnnnnnnnn评分备注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摘要:本文研究的是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问题,通过对问题背景及附件资料 进行深入的分析,采用数据拟合、求平均值

3、、图表等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 各个问题较合理的结果。对于问题一,先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和工资增长采取了经济预测,再采用多项式 拟合的方法预测出从2011到2035年山东省的年平均工资(见表一)。对于问题二,在已知的基础上,结合问题一的结论和附件2可以求出2009年该企业各年龄段职工工资与该企业平均工资之比(见表三),又根据职工缴费指数的参考值和养老金的计算办法,考虑某职工自2000年起分别从30岁,40岁开始缴养老保 险,一直到退休(55岁,60岁,65岁),建立了模型一,根据模型一计算出在这 6种 不同的情况下的养老金的替代率为 % % % % % %对于问题三,是在问题二的基础上,

4、可以得出该职工3055岁、3060岁、30 65岁各年龄段缴纳的总金额分别为 155940元、287268元、509676元;再得出该职工从退休到75岁死亡,这段时间内每年领取的养老保险金额分别为:11004 元、24804 元、60552 元;最后得该职工缴存的养老保险金与领取的养老保险金的差额(见表五、六、七);对于问题四,是在深入分析前三个问题的基础, 给出了提 高养老金增值率、采用 多层次的企业养老统筹体系、深化改革等方案措施来实现既要达到目标替代率又要实现 收支平衡的目的经检验,各问题解决的结果较合理,所采取的错施对我国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 的改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问题重述基本

5、情况:养老金也称退休金,是一种根据劳动者对社会所作贡献及其所具备享受养老保险的 资格,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即企 业把职工工资总额按一定比例( 20%)缴纳到社会统筹基金账户,再把职工个人工资按 一定比例( 8%)缴纳到个人账户。这两个账户我们合称为养老保险基金。退休后,按职 工在职期间每月(或年)的缴费工资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缴费指数) ,再考虑到退休 前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从社会统筹账户中拨出资金(基础养老金) ,加上个人 工资账户中一定比例的资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作为退休

6、后每个月的养老金。养老金 会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调整而调整。 如果职工死亡,社会统筹账户中的资金不退给职工, 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可继承。 个人账户储存额以银行当时公布的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 为 简单起见,利率统一设定为 3%。养老金的发放与职工在职时的工资及社会平均工资有着密切关系; 工资的增长又与 经济增长相关。近 30 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工资增长率也较高;而发达国家的经济 和工资增长率都较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要在 21 世纪中叶使我国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现在我国养老保险改革正处于过渡期。 养老保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养老保险 基金的收支平衡, 它关系到社会稳

7、定和老龄化社会的顺利过渡。 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 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替代率。替代率是指职工刚退休时的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的比 例。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 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替代率确定为 %. 替代率较低,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准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容易维持;替代率较高, 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准就高,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较难维持, 可能出现缺口。 所谓缺口, 是指当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时出现的收支之差。附件 1 是山东省职工历年平均工资数据;附件 2 是 2009 年山东省某企业各年龄段 职工的工资分布情况,附件 3 是养老 金的计算办法。需解决的问题 :问题一 :对未来中国经济

8、发展和工资增长的形势做出你认为是简化、合理的假设, 并参考附件 1,预测从 2011年至 2035 年的山东省职工的年平均工资。问题二:根据附件 2 计算 2009 年该企业各年龄段职工工资与该企业平均工资之比。 如果把这些比值看作职工缴费指数的参考值,考虑该企业职工自 2000 年起分别从 30 岁、40 岁开始缴养老保险,一直缴费到退休( 55岁, 60岁,65 岁),计算各种情况下 的养老金替代率。问题三:假设该企业某职工自 2000 年起从 30 岁开始缴养老保险,一直缴费到退 休(55岁, 60 岁,65 岁),并从退休后一直领取养老金,至 75岁死亡。计算养老保险 基金的缺口情况,

9、 并计算该职工领取养老金到多少岁时, 其缴存的养老保险基金与其领 取的养老金之间达到收支平衡。问题四 :如果既要达到目标替代率, 又要维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 你认为可以 采取什么措施。请给出你的理由。 、二、问题分析问题一的分析:我们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工资的增长的形式采取经济预测的形式, 经济预测 是在对一定时期的客观经济活动过程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 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 对 掌握的经济信息加以分析研究后, 所写出的评估和预测未来经济活动发展状况及变化趋 势的结果。 它是与未来有关的旨在减少不确定性对影响的一种经济分析。 它是对将来 经济发展的科学认识活动。经济预测不是靠经验、凭直觉

10、的预言或猜测,而是以 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可靠的资料、精密的计算及对客观规律性的认识所作出的分 析和判断。这样的预测是一种分析的程序,它可以重复地连续进行下去。目的是 为未来问题的经济决策服务。为了提高决策的正确性,需要由预测提供有关未来 的情报,使决策者增加对未来的了解,把不确定性或无知程度降到最低限度,并 有可能从各种备选方案中作出最优决策。根据附件一,我们采用多项式拟合的方法 (如图一)建立模型一,预测出从 2001年至 2035年的山东省职工的年平均工资。 问题二的分析:问题二是在问题一的基础上提出的,结合养老金计算公式,附件二中的数据,得 出该企业自 2000年从 30岁缴纳保险金到退

11、休( 55岁, 60岁, 65岁)这三个年龄段退 休时的养老金替代率。问题三的分析:问题三是在问题二的基础上将问题再次深化,预测某职工30岁到退休( 55、60、65),到 75 岁死亡时养老金收支平衡状况, 主要个人账户养老金储存及领取方法, 计算 出三个不同退役年龄段到死亡是缴、 领基金的差额, 从而预测出不同阶段下养老金收支 平衡状况。问题四的分析: 问题四是在前三个题得基础上要求给出既要达到目标替代率又要现实养老保险收 支平衡的措施,其主要采用快、稳、缓三步方针来解决此问题。三、问题假设1假设交保险费和养老费的时间分别为每月初和月末;2 假设预期寿命时间即为领取养老金的最后月份;3 银

12、行的月利率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4 .假设计算出来的平均工资与实际的平均值比较吻合,其误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四、建立模型及求解(一)符号说明:p 表示的是养老金的替代率z 表示的是养老金(单位:元) ;a 表示的是基础养老金(单位:元) ;b 表示的是个人账户养老金; (单位:元)y表示的是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单位:元);k表示的是缴费年限;表示的是计发月数;表示平均计费指数;x代表的是年份(例如:1978年x为1,1979年x为2,)m代表个人账户储存总额(单位:元)M 代表每年领取养老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余额ES表示在n岁时的预期年薪;i表示年增长率;c表示个人按工资缴费的比例S表示退休时个

13、人账户积累额的估计值;Xb表示幵始工作年龄;Xr表示退休年龄;(Xr Xb15)(二)模型建立及求解对问题的求解经查阅资料我们知道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呈 多元化发展格局,经济不断持续增长,但由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体制建立较晚与西方发 达国际相比存在很多制度上的缺陷, 比如:高替代率、高赡养率造成了基本养老保险的 支出负担偏重;养老保险体制转轨带来沉重的转轨成本等。 另外,我国特有的社会经济 体制下形成了退休年龄早、欠发达的金融市场下养老保险投资收益率低等问题,再加上 老龄化社会的冲击,使得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平衡问题日益严峻。 针对这一现状,本文 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对策建

14、议,期望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推进我国基本老保险 平衡的实现。再由附件1:山东省职工历年平均工资统计表:年份平均工资年份平均工资19785661995514519796321996580919807451997624119817551998685419827691999765619837892000877219849852001100071985111020021137419861313200312567198714282004143321988178220051661419891920200619228199021502007228441991229220082640419922601

15、2009296881993314920103207419944338根据此附件,我们运用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对山东省职工1978至2010年的平均工资进行拟合(如图一)。图一由此图可得,山东省年平均工资的公式为:x代表的是年份,未了简化计算,1978年x取1代替,1979年x取2代替,以此类 推,2011年x取34代替,由此可以得出2011年到2035年山东省职工的年平均工资的 预测的结果为(表一):表年份年平均工资年份年平均工资201137509202417731020124267420251973902013484802026219350201455014202724333020156232

16、42028269480201670493202929793020177966020303288502018897282031362390201910097020323987302020113410203343803020211271602034480470202214232020355262602023159000对问题二的求解:该问题可以分解为两个问题进行综合求解,这两个问题分别是:2009年该企业各年龄阶段职工工资与该企业平均工资之比和计算该企业各种情况下的养老金替代率。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在已知的基础之上,通过对问题二的分析并结合问题一的 结论,可对问题二进行求解。平均工资之比首先,题目

17、中已给出山东省某企业各年龄段工资分布表(如下):年龄段月收入范围(元)100014991500199920002499250029993000349935003999400049995000800020-24岁职工7416526161000数25-29岁职工数36829442630030-34岁职工数03283952462035-39岁职工数011748336164240-44岁职工数004386552113345-49岁职工数033232644118450-54岁职工数07232944218355-59岁职工数06172737770由于此表给出的是各年龄段月收入的范围,没有给出确切的月收入金

18、额,所以得求取各年龄段的平均工资,根据附表2: 2009年山东省该企业各年龄段职工工资可 以求出2024年龄阶段的平均工资为Min (100074+1500 165+2000 26+2500 16+3000 1)(74+165+26+16+1Max (1499 74+1999 165+2499 26+2999 16+3499 1)(74+165+26+16+1则该企业工资的取值范围在元元之间,平均工资为1726元。同理可以得到其它年龄段的平均工资(如表二,单位:元)表二年龄段最大工资最小工资平均工资20 241726:25 29207630 34253535 392752:40 4430264

19、5 49326850 54311855 592980企业平均工资2580由此还可得该企业平均工资为 2580元,则2009年该企业各年龄段职工工资与该企 业平均工资之比为表三:表三年龄段职工的平均工资企业的平均工资职工工资与平均工资之比20 241726258025 292076258030 3425352580:35 392752258040 443026258045 4932682580:50 543118258055 5929802580其次解决第二个问题,根据职工缴费指数的参考值和养老金的计算办法,考虑某 职工自2000年起分别从30岁,40岁开始缴养老保险,一直到退休(55岁,60岁

20、, 65岁),建立了模型一,根据模型一计算出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的养老金的替代率。 养老金的替代率(1)根据养老金的计算办法和养老金的替代率得出模型一:模型求解:我们从附件一:山东省平均工资统计表和附表二:2009年山东省某企业各年龄段工资分布表中认为2009年的企业的平均工资和历年的平均工资的比值与其他年份的比值都 相同,再根据问题一中的表一我们就能够求出 2000年到2035年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表四)表四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职工月平均工资726870988109212461444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职工月平均工资167119

21、852295258027873260年份201220132014201520162017职工月平均工资370842134781541661266923年份201820192020202120222023职工月平均工资779887759856110511236813818年份202420252026202720282029职工月平均工资154091715419062211462341925891年份203020312032203320342035职工月平均工资285783149334615374104175545734我们选用2009年各年龄段职工工资与企业平均工资之比的平均作为职工缴费指数1即

22、一 (+ =8有表四可以求出各个年龄段的职工月平均工资分别为5706、8595、12708、2441、3740、5705。根据计发月数表将数据代入模型一,即可得出各年龄段的养老代替率分别 为 % % % % % % 对问题三的求解:该问题可以分解为三个问题进行综合求解,这三个问题分别是:(1)该职工30-55岁;30 60岁;3065岁缴纳的养老保险总金额;(2)该职工从退休到75岁死亡,这段时间内每年领取的养老保险金额;(3)该职工缴存的养老保险金与领取的养老保险金的差额; 问题一求解:根据利息理论可知,职工每个人按一定比例缴费到个人账户,达到退休年龄Xr时,个人账户的积累值公式为:其中:E

23、S表示在n岁时的预期年薪;i表示年增长率;c表示个人按工资缴费的比例S表示退休时个人账户积累额的估计值;Xb表示幵始工作年龄;Xr表示退休年龄;(Xr Xb 15)经分析已知条件得:i 3%,c 8%,Xb 30,Xr分别取55、60、65,在 解决问题二养老金替代率时已预测出 2000年到2035年职工的月平均工资(见表四), 为了简化计算,假设该表中的每年的月平均工资乘以月份就是该职工N岁时预期年薪。由此可得:该职工3055岁、3060岁、3065岁各年龄段缴纳的总金额分别为 155940 元、287268元、509676元。问题二的求解解决此问题需知该职工退休前缴纳的基金总额,各退休年龄

24、段的领取养老金的计发月数。而该职工退休前缴纳的基金总额在上述问题中已解决(3055岁、3060岁、3065岁各年龄段缴纳的总金额分别为 155940元、287268元、509676元),再由附件 三中的表知退休年龄段的领取养老金的计发月数。附件表: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4023356164412305715842226581524322359145442206013945216611324621262125472086311748204641094919965101501956693511906784521856875531806965541757056

25、55170余额3X (A-X)-X)55退休60岁退休65岁退休总的缴费金额155940287268509676计发月数170:139101月平均领取的 养老金91720675046年平均领取的 养老金110042480860552且有: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十计发月数 由此可得问题三的求解经分析知:每年领取养老金后的余额都有利息, A,领取养老金额为X,则就有领取年份领取金额1 X(A-X)2 X(A-X)为了计算简便,假设开始时总余额为以此类推余额公式(A-X)(A-X)得出模型二为:代入数据得到各退休年龄段该职工缴存的养老保险金与领取的养老保险金的额(见下表四、表五、表六最后一列

26、) 综上可得问题三的结果为:年龄缴纳的总金额领取的养老金余额1559400155940550917 12=11004149280560917 12=11004142430570917 12=11004135370580917 12=11004128090590917 12=11004120600600917 12=11004112890610917 12=11004104940620917 12=1100496753630917 12=1100488322640917 12=1100479637650917 12=1100470692660917 12=1100461479670917 12=

27、1100451989680917 12=1100442215690917 12=1100432147700917 12=1100421777710917 12=1100411097720917 12=11004730917 12=11004-11236740917 12=11004-22907750917 12=11004-34928表五:55 75岁缴纳及领取养老金的余额由表五:55 75岁缴纳及领取养老金的余额可以看出55岁退休,在75岁死亡时的养老基金国家补贴了 22907元,在72岁时缴纳的养老保险基金与其领取的养老保险 基金之间达到收支平衡。表六:60-75岁缴纳及领取养老金的余额年

28、龄缴纳的金额领取的养老金余额28726802872686 002067 12=248042703406 102067 12=248042529006 202067 12=248042349406 302067 12=248042164406 402067 12=248041973806 502067 12=248041777606 602067 12=248041575406 702067 12=248041367206 802067 12=248041152706 902067 12=24804931847 002067 12=24804704317 102067 12=2480446996

29、7 202067 12=24804228587 302067 12=24804-200487 402067 12=24804-276137 502067 12=24804-53990由表六:60 75岁缴纳及领取养老金的余额可以看出 60岁退休,在75岁死亡时 的养老基金国家补贴了 27613元,在72岁时缴纳的养老保险基金与其领取的养老保险 基金之间达到收支平衡。表七:65-75岁缴纳及领取养老金的余额年龄缴纳的金额领取的养老金余额50967605096766 505046 12=605524626006 605046 12=605524141106 705046 12=6055236416

30、06 805046 12=605523127206 905046 12=605522597307 005046 12=605522051507 105046 12=605521489407 205046 12=60552910407 305046 12=60552314037 405046 12=60552-300247 505046 12=60552-93293由表七:65 75岁缴纳及领取养老金的余额可以看出 65岁退休,在75岁死亡时 的养老基金国家补贴了 30024元,在73岁时缴纳的养老保险基金与其领取的养老保险 基金之间达到收支平衡。对问题四的求解:既要达到目标替代率,又要维持养老

31、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采取的措施:(1) 在工资货币化与大力发展补充养老保险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养老金替代率,以维 持这一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并切实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2) 提高养老基金的增值率。根据我国现行政策规定,养老保险基金的80%用于购买国家特种定向债券和存入银行,这样风险较低,但同时降低了投保者未来受益水平, 大大弱化了部分积累式的自我保障功能,甚至导制支付危机。因此,必须考虑在遵循安全性原则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拓宽养老基金的投资渠道, 提高养老基金投资的 回报率。(3) 加快工资制度改革,为基金收入开源。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居民的工资收入尚处在较低的水平,而这种缴费工资低局

32、面使得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受到很大的限 制。因此,加快工资制度改革,增加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势在必行。建议加快 工资货币化进程,同时对工资外收入实行规范化劳动收入货币化,推行合理的、科学的年薪制和“计时计件”工资制薪酬制度,扩大养老保险费基。(4) 加快提高统筹层次。进一步加强省级基金预算管理,明确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 的责任,建立健全省级基金调剂制度,加大基金调剂力度。在完善市级统筹的基础上, 尽快提高统筹层次,实现省级统筹,为构建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促进人员合理流动创造条件。(5)发展企业年金。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增强企业的人才竞争能力,更好 地保障企业职工退休后的生活

33、, 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基金 实行完全积累,采取市场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和运营。 要切实做好企业年金基金监管工作, 实现规范运作,切实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利益。(6)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水平。要高度重视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加快社会 保障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步伐, 建立高效运转的经办管理服务体系, 把社会保险的政策落 到实处。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完善管理制度,制定技术标准,规范业务流程,实现 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管理。同时,要加强人员培训,提 高政治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五 模型检验1、问题一我们分别采用拟合多项式法与求平均增长率的方法,通过对比求平均增长

34、率 方法误差太大,而采用拟合多项式的方法进行求解,相对是比较合理的。2、对于问题二,经过资料查出,目前中国的替代率约为60%,而代替率与国家的发展水平也有一定的相关性,越是发达国家的职工工资水平越高,相应的替代率也就越低, 经过预测,我们预测到再过三、四十年的替代率大约为 24%,这与中国经济的逐步发展 是相联系,所以我们预测的替代率有一定的合理性。3、对于问题三,我们计算出 当职工从 30岁开始缴养老保险,一直缴到 55岁、 60岁、 65岁时开始领养老金,分别到 73岁、73岁零 11个月、 74岁零 6个月时其缴存的养老 保险基金与其领取的养老金之间达到收支平衡。中国目前的女性平均寿命为

35、 73 岁,男 性平均寿命为 70 岁,则根据中国的平均寿命及在中国经济增长的条件下,国家对于个 人缴存的养老保险基金与其领取的养老金之间基本可以达到平衡。 所以模型具有一定的 可行性。4、对于问题四,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家已经制定相关的政策,我们的措施是合理的。六、模型评价(一)模型的优点:1. 建立的模型能与实际紧密相联系, 综合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求解, 使模型具有 很好的通用性和推广性;2. 模型的计算采用专业的数学软件,可信度高;3. 对附件中的表格进行处理,找出了许多变量之间的潜在关系;4. 对模型中涉及的众多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使得论文有说服力。 (二)模型的缺点1. 在编程中没

36、有加入题目中的约束条件,导致最终的运算结果出现小数,最后 我们采用人工方法进行较好的弥补。2、在企业预计的职工工资和平均工资时肯定会有出入,但在模型计算中,我们 去的预计值做为近似值为计算,这与实际值有出入。七、 参考文献1 姜启源,谢金星,叶俊 . 数学模型 ( 第三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2月2002年52 唐焕文,贺明峰 . 数学模型引论(第二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月3 徐稼红 . 从“养老金”问题谈起 . 苏州大学数学系。附录: 八1*ans =+005 人2*ans =+005 A3*(*A3)/)ans =+005 A4*(*A4)/)ans

37、=+005 A5*(*A5)/) ans =+005 A6*(*A6)/)ans =+005 A7*(*A7)/)ans =+005 A8*(*A8)/) ans =+004 A9*(*A9)/) ans =+004 A10*(*A10)/)ans =+004 A11ans =+004 A12*(*A12)/) ans =+004 A13*(*A13)/)ans =+004 a14*(*a14)/) ans =+004 a15*(*a15)/) ans =+004 a16*(*a16)/)ans =+004 a17*(*a17)/) ans =+004 a18*(*a18)/)ans = a1

38、9*(*a19)/) ans =+004 a20*(*a20)/) ans =+004 a21*(*a21)/)ans = +004 a1*287268-24804*(*a1)/)ans =+005 a2*287268-24804*(*a2)/)ans =+005 a3*287268-24804*(*a3)/) ans =+005 a4*287268-24804*(*a4)/)ans =+005 a5*287268-24804*(*a5)/)ans =+005 a6*287268-24804*(*a6)/)ans = 八7*287268-24804*(7)/)ans =+005 A8*2872

39、68-24804*(*A8)/)ans =+005 A9*287268-24804*(*A9)/)ans =+005 A10*287268-24804*(*A10)/)ans =+004 A11*287268-24804*(*A11)/)ans =+004 A12*287268-24804*(*A12)/)ans =+004 A13*287268-24804*(*A13)/)ans =+004 A14*287268-24804*(*A14)/)ans =+003 A15*287268-24804*(*A15)/)ans =+004 A16*287268-24804*(*A16)/)ans =+

40、004 A1*509676-60552*(*A1)/)ans =+005 A2*509676-60552*(*A2)/)ans =+005 A3*509676-60552*(*A3)/)ans =+005 A4*509676-60552*(*A4)/)ans =+005 A5*509676-60552*(*A5)/)ans =+005 八6*509676-60552*(6)/)ans =+005 A7*509676-60552*(*A7)/)ans =+005 A8*509676-60552*(*A8)/)ans =+004 A9*509676-60552*(*A9)/)ans =+004 A10*509676-60552*(*A10)/)ans =+004 A11*509676-60552*(*A11)/)ans =+00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