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地理-高中-必修1《4.3河流地貌的发育》(金安中学朱利群、崔志斌)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94223892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一年级地理-高中-必修1《4.3河流地貌的发育》(金安中学朱利群、崔志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一年级地理-高中-必修1《4.3河流地貌的发育》(金安中学朱利群、崔志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一年级地理-高中-必修1《4.3河流地貌的发育》(金安中学朱利群、崔志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高中一年级地理-高中-必修1《4.3河流地貌的发育》(金安中学朱利群、崔志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一年级地理-高中-必修1《4.3河流地貌的发育》(金安中学朱利群、崔志斌)(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中地理必修人教版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作者:朱利群 崔志斌 九江金安高级中学教学目标1、 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 认识河流侵蚀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3、 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学重、难点1、 河流“V”型河谷和“U”型河谷的形成;2、 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的形成;3、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学课时2节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讨论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我们知道地球表面千姿百态,有雄伟壮观的高山,有宽广美丽的平原,有陡峭险峻的峡谷,有一望无际的高原,这些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

2、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总的趋势则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其中河流对地貌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节课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新课讲授提问:外力作用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 展示一些河流地貌图片,如下图所示,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判断,进一步强化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提问:总体来看,河流地貌的主要类型分为哪两大类?(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一、 河流侵蚀地貌:中国有句俗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明河流是流水自海拔高处向低处汇集而形成的。这种河流地貌发育过程中在不同地段,形成了不同的河流地貌。展示图片(如右图所示),老

3、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说明:1、河流在发育的初期或上中游地区,流水的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流水对地形的侵蚀主要体现在对河谷底部的侵蚀上,即“下切作用”明显,这样形成的地貌多峡谷,横剖面呈“V”型河谷。我国长江上游地区的许多河段为这样的地貌,如长江三峡、金沙江河段等,展示有关图片(如下图所示)。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 金沙江金沙江金沙江请学生进行语言描述,说明一下以上河流地貌的主要特征。2、 随着河流的进一步发育或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河流落差变小,流速减慢,河流的“下切作用”减弱,而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则加强,这样不断地侵蚀凹岸,而堆积凸岸,使河流不断地弯曲,使河谷拓宽,形成横剖面呈“U”型的河

4、谷。展示下图进行说明。 3、 展示下表,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展示课文中的图4.17,略河谷发育不同阶段的特征比较河谷形成阶段初期中期成熟期主要侵蚀方式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流下切减弱,侧蚀加强以侧蚀为主河谷形态特征河谷横剖面呈“V”型河流以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河谷横剖面呈“U”型,上游窄而深,下游宽而浅4、引导学生完成课本第78页的活动题:老师先引导学生先运用教材提供的关键词进行讨论、总结:亿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波涛翻滚的海洋。而现在成为我国著名风景区,说明此地地壳发生了垂直运动中的上升运动。张家界气候温和多雨,常年平均气温在15度左右。多雨、高温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流

5、水作用。另外据考证,干百年来张家界从未发生过较大的气候异常,因此张家界地区的流水侵蚀、搬运作用一直在稳定地进行着。张家界地区应是不止一次抬升、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溪流下蚀和侧蚀作用明显、堆积地貌缺乏、两岸形成千峰林立的地貌景观。展示几幅张家界风景图片,如右上图所示。5、老师提问:“在河谷地貌形成的过程中,是否只受流水侵蚀作用?”二、河流堆积地貌:教师阐述: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在河流堆积地貌中,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地貌类型。同时展示课本中的图4.18(如右图所示)1、提问:冲积平原包括哪几种类型?(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游平原)2、洪积平原的形

6、成:(展示下列图片进行说明) 洪积平原又称“冲积扇平原”,它一般是由于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内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可是,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彼此连接最终形成洪积平原。如果准备充足,演示课文第79页的活动题。3、河漫滩平原的形成:展示右图片进行说明。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河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

7、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4、三角洲平原的形成:展示一段河流三角洲形成的动画以及下列图片进行说明。 黄河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人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5、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案例3,进一步理解黄河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原理。第二课时:复习提问:我们认识河流地貌,目的是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那么河流地貌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影响呢?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展示人类主要文明发源地

8、示意图(如右图),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最早的文明诞生均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 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2、展示中国主要城市分布图(如右图),引导学生归纳出中国的主要大中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尤为密集,分析一下区位因素。(河流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有利于生产生活。河流冲积平原地区还可以利用河流发展内河航运。在滨海平原附近还可以发展海上运输等。)提问:除了河流三角洲平原地区,聚落众多外,河流还有哪些地区有聚落形成并对聚落分布有什么影响?3、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图4.21,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9、。提问: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气候有哪些主要差异?这种气候差异使河流冲积平原有什么不同?我国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比北方地区丰富得多,因此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湖纵横,河网密布,平原比较破碎,使其乡村聚落规模相对较小;而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则是耕地连片,使聚落容易聚集形成较大的规模。转换语:河流虽然造福于人类,但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害,如洪涝等。提问:考虑到河流洪涝灾害对人类的威胁,人类如何合理地给聚落选址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图4.22及文字。4、引导学生完成P81“活动题”:(1). 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主要是考虑到取水方便,因此需要靠近水源,

10、而且上游地区地形崎岖,地势较低的地区,地势较为平原,耕地较相对集中;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高的B地,主要是考虑到避免洪水对聚落的威胁。(2). 河流干、支流汇合处,地势平坦,利于农耕和基建;便于人、物流的集聚和中转;同时还为城市提供充足水源,因此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环境。三、 板书设计:第一课时:“V”型河谷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地貌的发育“U”型河谷洪积平原河流堆积地貌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第二课时: 水源区位优势 交通河流地貌对聚落 土壤分布的影响华北平原 对乡村聚落规模的影响聚落分布江南水乡 山区河谷对聚落区位选择的影响平原低地四、反馈训练:1、下面是我国唐朝诗人胡玢的一首题为“桑落

11、洲”的诗,请结合长江中下游某河段江心洲的演变过程图,思考几个问题。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常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1). 诗中“数家新住处”可能位于丁图中的哪一位置?(2). “古岸崩欲尽”的“古岸”是指长江的哪一岸?(南或北)?为什么?(3). “桑落洲”是怎样形成的?参考答案:(1). 处(2). 是指长江的南岸,因为长江自西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流不断地侵蚀南岸,造成长江南岸不断崩塌。(3). “桑落洲”是指河流中心的江心洲,它是由长江上游地区带来的泥沙经过长时间的堆积而形成的。 甲乙丙丁2、判断下列四幅图,说明各自属于哪一种河流地貌类型参考答案:甲河漫滩平原乙冲积扇平原(或洪积平原)丙三角洲平原丁“V”型河谷地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