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事迹材料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4143255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县“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县“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县“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县“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事迹材料(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县“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事迹材料_省_按。与高速公路动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投入相比,修建一条农村公路算不了什么。但是在太行深山,那一条条几公里,哪怕是公里的盘山道路,却成为万农民通往外面世界的“独木桥”,也是几代甚至十几代山区人民殷切的梦盼。_年,在_县“交通建设年”里,占据全市公路里程分之的公路通上了水泥路面。_县,这个曾经是全市“村村通”最薄弱的山区县一举成为基础设施先进县。这里讲述的故事,正是我市全面进行“村村通”建设的辉煌缩影。初冬时节,来到位于太行山腹地的_省_县西部山区,条条平整的县、乡、村路,像舞动的银龙,横亘在山地与丘陵之间,把那厚重的山,纯朴的人,和那温馨的丰收情境鳞次栉

2、比的划拔开来。这是“村村通”工程给山区带来的巨大变化。用_县党委一班人朴实的话说:“村村通工程是党为群众带来希望与_的工程,再难也要进行到底,一定要改变太行深山区人民落后的交通面貌,让大山的父老乡亲们早日奔上小康路。”这是一句话,更是一个艰难的决心。这是一个决心,又是一个不知何时才能竣工的工程。这是一项工程,最终还是一个点亮山区人民心窝子的铿锵承诺。这个承诺,意味着要斥资万元,为山区乡个行政村,占据全县的人口修建弯弯延延公里的山区等级公路。“政府发动,群众行动”,_年,是“村村通”工程的第一年,_县建设农村公路公里;_年,村村通工程覆盖了个村,共建农村公路公里;截止目前,“村村通”工程已,比计

3、划提前了。山路第一弯:“老道旯旮”的深情诉说_年月日,正在果园里忙着收获苹果、柿子的冀家村乡老道旯旮村党支部书记甄自平,听说我们要来采访“村村通”工程,不顾手头的活儿,就一路小跑地赶来,迫不及待着领着我们来到_年底竣工通车的小村大道上。内敛的老支书深情地说“这条道儿啊,真好。真好。”话说间,一辆辆满载着板栗、苹果、柿子的卡车从这个小小旯旮里驶出,据说,这些果品将远销到全国各大城市,果农们的生意像家家户户房顶上打秋的玉米,金灿灿,红火火。果农张哥儿说高兴地说“俺山里通了这路以后,俺媳妇再也不愁苹果烂在家里啦,供都供不急哩”老道旯旮位于晋冀交界的半山腰,从乡路过往村东头的小路长约公里。虽说不长,但

4、正是这个又窄又陡的山路,让旯旮村的村民一走就是整整六代人。六代人,他们每天上山下田,挑水施肥,年年盼着辛苦的劳作能有个好收成;六代人守望着这片绿色山场,种植自给自足的干鲜果品;六代人,他们在沙滩沟里艰难跋涉,看着卖不出去果子干干地着急;六代人,他们把“丰收”一担一担地从山腰抬到路口,又一担一担地挑回半山腰的家;六代人,他们几乎足不出户,望着山那边的山,听着自己的回音第一任老支书张存礼一生最大的的夙愿就是能为乡亲们修一条好路,之后七任支书为了完成他的遗愿,等着,盼着,跑过,试过,付出了代价,想尽了办法,这条通往外部世界的唯一道路,也是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唯一道路变得遥远而又漫长。_年新春刚过,像往常

5、一样,冬天的山场格外静沁,喇叭里传出了一阵声音:“从今天开始,县里要给咱老道旯旮村修路了”听说县里要来修路了,老道旯旮的村民并没有平原村农民那般惊喜。生活在这里的人最清楚,这些年,老道旮旯修了路修了若干次,可年年修年年毁,至今乡亲们还依然没有见到一条像样路。更多的村民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前来考察道路的县、乡领导及市县_部门负责同志。比起平原村,老道旮旯要山高、沟深、河宽、水急、线长、滩多,路基大部分濒河而建。要更多地考虑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路面坍塌等现象的发生,一位年长的老大爷,对前来勘查路容路貌的技术人员说“年轻人,别费那心思了,这路修不成。”。市、县_部门负责同志来

6、了,县委有关领导来了,他们为该村修建这条道路拔付资金万元,与一线的工程人员一道,齐心协力战天斗地。他们走到党员身边,走进群众中间,把我市“村村通”工程的有关政策,把县委为村民们修建致富路的决心,坚实地砸进乡亲们的心窝窝里,像地基一样铺就在米的羊肠小道上。随着工程地进展,村里不少人自发地_起来,到工地上进行义务劳动。七十岁的老党员、也是老村干部张新春体弱多病,却每天不不亮就到了工地,和这里的工人们一道捡砂砾,砸石子,一刻也不闲着。寒冬里的一天,山里的气温比平原骤然下降了三四度,县长田德荣看到他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少干,拉着他那双冻裂的手,硬是扶他到了一旁说“大爷,您比种自家地还卖力呢。”大爷说“我这

7、一辈子,合眼前就想看俺村这条路能修好啊”老大爷的话深深触动了县委、政府一班人,他们知道,还有无数像老道旮旯村的张大爷一样的山区人民,眼睁睁地盼望着,党委、政府能把致富的路修到自家门品。修路,已成为改善农村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山路又一弯:“风雨路人”的铿锵承诺老道旮旯村仅仅是我市个山区村的其中一个。_年是我市提出“村村通”建设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_县一大批生态文明村同率先行动,走在小康大道上。而分布在太行深山的贫困村却无法与之抗衡。仅冀家村乡就有贫困村个,木叩、马庄沟、桃树村、老道旮旯、安子垴,这一串串蹊跷的村名串起了太行_麓这片悬崖峭壁。“先从最难的路开始。”在_年初该县的党政联席

8、会上,在认真听取了该县交通局长郭奎明的介绍后,书记、县长以及主管领导达成了共识。他们把目光送向了墙面上的“村村通”地图,送向了上面标记着全县个乡(镇、办事处)个达到“村村通”的个村的标记。会议一结束,县领导就就会同市_部门主要负责人,驱车赶往深山区。从刚刚修建的乡道梁石公路到老道旮旯村,他们陡步行走素有北方“香格里拉”之称的青山绿水中,脚步却异常沉重。“我们一定要最广大的发动群众,积极配合这项恩泽子子孙孙的民心工程”冀家村乡立下了军令状。“一定要让老百姓走上好路。”_部门派驻了最强大的工程技术力量陆续赶往工地。有了交通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有了县领导的_,有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信心,浩大工程没

9、有强大的资金后盾,再大的决心也只是一句空话,也只是一个响亮的口号。建路难,难在缺资金,如何多渠道筹集资金,是修路的头等大事。在没有一分钱启动资金的万难时机,为了尽快使工程开工建设,同时不加重农民负担,_县财政一次性拔付资金万元,专款用于村村通建设。同时进行了科学的预算与计划,分段实施,分步进行,很快组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在亩的山场摆下个战场。条山区新建公路齐头并进,条在建村路拓宽改造工程如火如荼。为了打好这场史无前例的攻坚战,_县交通局局长郭奎明带领局党委一班人实行分片包干,坐阵指挥。施工场上,铺路工人、质检技术工人和_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冒风雨、战酷暑,始终奋战在建设一线。“村村通”工程

10、开工以来,他们没有假日,不会生病,也没有了家,有一个叫_的小伙子,不顾家人_,毅然推迟了婚期。朴实的山村百姓,看到修路大军渴了就喝口凉水;饿了,就吃个自己带来的馒头;困了,就地就打个盹,手指被石头磨得血直流,不由地纷纷拿起锹镐自觉加入到施工队伍当中。许许多多村民,自发地来到工地,把自己平时积攒的生活费交给奋战在一线的风雨路人。一元、五元、十元一些在外务工的青年听说村里修路,也寄回了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的集资款。_年底,生活在太行深山区的乡亲们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泥泞与坎坷挥手告别,一条条坚实、宽阔的水泥路从深山旮旯里惊天动地延伸出来。山路多重弯:“不老青山”的妩媚阿娜鲁迅说过。“世上本

11、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交通人圆了老山人民几十年没有完成的梦。路,带来了村民们思想与生活上本质的巨变。在_县的山区村里,大部分座落于山脚坡根,或是半山腰里,依山而座,唯有安子垴村,不声不响地座落在接云连天的山顶顶上,像一朵冰山上的雪莲花依偎着不老青山。“不老青”,一个赋予着文学内涵的名字,是爱山的乡亲们对一座海拔米的山峰亲切的称呼。然而,两年以前,让人们汗颜的是,不老青山却创下了我市“村村通”工程一个又一个之最,资源最少、_最穷、条件最差、所修公路坡度最险、海拔最高、里程最长、投资最大。不老青山最不缺的就是安子垴村的光棍儿。山上的姑娘争着向山下嫁,山下的姑娘不愿嫁

12、上来。村头的小伙子小张,在外打工时成了家,带着新媳妇回来看望老父老母,就因为无法攀爬这陡峭的山壁望而却步,她嗔怪小伙子,“早知你家这样,当初说啥也不能嫁你”。姑娘的一翻话,一传十,十传百,远远近近的人都不愿嫁给摩天接云的安子垴。如果说修建山区等级公路难,那修建安子垴无亦于难上加难;如果说其它的村庄三面环山,好歹有个出口的话,那安子垴则是居高临下,几近垂直的山体上每一块随时可能滑落的岩石,就是一步又一步的山路;如果说修建一条好的公路是普通山区人民的梦的话,那修一条通往安子垴的路,是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情。这里的人们把一生交给青山绿水,甚至一生没有出过山,没有进过城。闭塞的生活环境,成就了朴实的

13、民风,却成为了影响该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抗拒的瓶颈。“青山依旧在,几度峰正红”如今路修好了,进城办事也方便了,从前往返要一整天的山路,骑着摩托一个小时就进城了。山外大量的科技致富信息等新鲜事物涌了进来。村民们纷纷种果树、搞养殖、采药材,日子越过越红火。从前人们只有徒步行走,如今村里三马、农用三轮、摩托车日渐多了起来,安子垴这个“和尚村”也娶进了不少好看的小媳妇。不仅如此,不老青还成了小有名气的旅游境地,以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丽,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和天涯画人。行走在这条公路上,穿过一条条数不清的弯道,让人们顺顺当当地走近秀美的不老青山,让人们尽情地贴近自然界的寸草寸木,“我看青山多妩媚”,不老青山耸立在冀南大地上,定格在快步奔小康的蓝图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