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GS组态液位监控系统设计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4083251 上传时间:2022-05-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MCGS组态液位监控系统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MCGS组态液位监控系统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MCGS组态液位监控系统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MCGS组态液位监控系统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CGS组态液位监控系统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液位控制监控系统组态设计一、 设计目的:利用MCGS工控组态软件,结合试验系统,完成上位机监控系统的设计。并且通过本设计,学会组态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组态技术,为从事计算机控制系统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二、 设计要求:1、先按照MCGS组态软件学习指导的要求,完成液位控制系统的组态内容,借此为练习,初步掌握组态软件的构成、作用和使用方法。2、计算机控制系统,液位控制是由仪表控制完成,计算机作为上位机发挥监控作用,计算机和仪表之间进行串行通信,通过计算机可以读取仪表的各个参数,也可以设置仪表的参数。本设计要求实现如下界面 3、设计要求:(1) 实现水的流动画面,计算机与仪表的通讯画面(2) 当前

2、液位的显示、控制输出的显示(3) 液位实时报警曲线(4) 液位超限报警记录表,报警指示灯显示(5) 液位设定值、PID三个参数的设置(利用按钮click事件,写脚本程序)(6) 在主窗口上添加菜单项,点击,可以调用不同窗口界面(7) 策略使用:选运行策略,在启动策略中添加策略行,编写脚本程序,关闭初始化某个变量,使其在界面上显示出来。(8) 添加用户策略,添加策略行,编写脚本程序,写入控制值40,关闭阀。在主窗口中设置菜单“停止实验”,点击,调用该策略。(9) 实现液位简单的仿人工智能控制,当液位超过上限时,报警,同时减小阀的开度,减小流量;当液位低于下限时,报警,加大阀的开度,加大流量,使液

3、位在上下限区域流动。上下限可以在界面上设 三、 监控原理框图液位控制监控系统组态设计原理框图如图3.1所示。水箱计算机智能仪表水泵液位变送器图3.1液位控制监控系统组态设计原理框图四、实验步骤:1、 双击桌面图标进入组态环境。2、 点击,新建工程文件,点击文件将工程保存在自己文件夹下3、 点击主界面中的“用户窗口”,新建一个用户窗口,修改其属性,命名为“液位控制监控系统”,进入“动画组态”。4、5、 在“实时数据库中”定义各所需变量及类型,如图4.2所示。图4.2 实时数据库6、 在主界面中进入“运行策略”,在“循环策略”中编写脚本程序并测试运行。7、 在主界面中进入“运行策略”,新建“报警数

4、据”并测试运行。8、 在主界面中进入“运行策略”,新建“历史数据”并测试运行。9、 在主界面中进入“用户窗口”,新建“历史曲线”窗口并测试运行。10、 点击,然后双击,出现一个空白的设备窗口界面11、 点击打开设备工具栏,点击设备管理,(以智能仪表为例)12、 双击,然后双击,再双击13、 双击点击找到宇光仪表并点击,双击AI808,再双击,点击确认。14、 双击,可以看到的组态设置,点击,对应数据对象写自己定义的pv,sv,op。15、 双击,进行通讯组态,一般只需将串口短号改为0-COM1,其余参数不用更改,设置完毕点击确认。16、 设置定义的对应数据对象,com一般用于后面工程中显示通讯

5、状态,pv值是仪表读过来的实时采集值,sv是设定值,op是控制百分比(仪表输出为4-20mA,将这个区间100等分后对应的值,百分比换算成电流强度:op*0.16+4)。16、设置完毕点击检查,选择全部添加,点击确定。17、打开智能仪表,连接好通讯线,再次双击进入到设备调试界面可以看到数据采集的信号,com值为零,通讯成功。18、 连接好设备后,打开实验设备开关,调试设计好的组态界面和脚本程序,注意观察水箱中水位的变化,从监控界面上分别显示出“液位上限报警”,“液位下限报警”,实现液位上下限值的随机控制,并可以通过“智能仪表”控制观察水位“设定值”和“控制百分比”的变化,观察“历史数据”以及“

6、历史曲线”,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整体监控,最后通过“退出系统”按钮退出运行环境。六、 运行中的实验界面:1. 运行界面运行界面如图6.1所示。该界面可以监控水箱内液位的变化,并通过报警灯的设置实现液位上下限报警,并实现了报警数据的实时显示。在“智能仪表”设计中,各设置值通过通道与实验仪器上的“智能仪表”连接,实现了“设定值”与“控制百分比”的控制显示,并可以通过“液位”“设定值”“控制百分比”的曲线直观显示出来。图6.1液位控制监控系统运行界面 2. 历史数据历史数据如图6.2所示。该界面可以以数据表格的形式实现了对“液位”“设定值”“控制百分比”等控制量的历史变化。 图6.2液位控制监控系统历史

7、数据 3.历史曲线 历史曲线如图6.3所示。该界面以曲线的形式体现了“液位”“设定值”以及“控制百分比”等控制量的历史变化。 图6.3液位控制监控系统历史曲线4、报警数据七、 实验调试本次设计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次小的问题,比如说报警灯的闪烁设置,最后通过改变报警时“可见度”的变化实现了液位到达上下限位时的红绿闪烁。再者就是“历史数据”以及“历史表格”设计中,由于控制量“存盘属性”开始时设计错误,导致数据无法存储显示,最后改变了“液位”等控制量的“存盘属性之后”才实现历史数据的显示。另外在“智能仪表”设计过程中,组态难以和实验装置上的“智能仪表”实现同步变化通过多次修改脚本程序,解决了问题。其脚

8、本程序如下所示。if op设定= 1 then !setdevice(设备1,6,write(26,ai808op)else if 电动球阀=1 then IF ai808pvai808sv-0.05 THEN !setdevice(设备1,6,write(26,78) else !setdevice(设备1,6,write(26,62) ENDIFelse !setdevice(设备1,6,write(26,30) endif endif!SetAlmValue(ai808pv,液位上限,3)!SetAlmValue(ai808pv,液位下限,2)八、学习体会,总结: 通过这周的自动化综合设

9、计收获颇多,这周进行的是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实验,要求设计的题目是液位监控系统。通过这次综合设计,我更加了解并能熟练使用组态软件,加深了用组态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会了用组态软件来模拟控制的简便性和智能性。对组态软件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在对理论的运用中,提高了我们的工程素质。但在进行液位控制时并不是一帆风顺,期间遇到了不少难题。在没有做实设计以前,我们对一些细节不加重视。特别是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问题,让我深切认识到,知识要不断温习、不断整理。不然学过的东西也会忘记的。通过疑难问题的查书解答以及老师的悉心指导,对设计内容基本完成,但是也并不完善。通过解决一个个在调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对组态软件的理解得到加强,看到了实践与理论的差距。有很多设计理念来源于实际,从中找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法。此外,通过此次的学习,也让我们了解到学习新知识时总会遇到很多的难题,通过学习,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