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诗意之美——《感受节日诗意美——咏节日古诗词赏析》前言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93964071 上传时间:2022-05-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节日的诗意之美——《感受节日诗意美——咏节日古诗词赏析》前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节日的诗意之美——《感受节日诗意美——咏节日古诗词赏析》前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节日的诗意之美——《感受节日诗意美——咏节日古诗词赏析》前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节日的诗意之美——《感受节日诗意美——咏节日古诗词赏析》前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日的诗意之美——《感受节日诗意美——咏节日古诗词赏析》前言(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节日的诗意之美一一感受节日诗意美一一咏节日古诗词赏析前言展开全文川雪人类自古就有图腾禁忌、祭祀祷祝乃至原始宗教、信仰崇拜的需要。与这些需要相对应的是人们约定俗成了节日,作为宣泄、表达其间情绪的由口。而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单纯的节日被不同时代的人赋予了不同色彩,有关的民风、民俗应运而生,更被有着春花秋月般浪漫气质的诗人描绘,节日变成了复合的载体,成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历史风俗画卷。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 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她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 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 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 国古

2、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神话、天文、历法、数学,以及 后来划分生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 正、尚书。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来源之处和形成的必要条件。大部分节 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 流行,却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 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 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 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在节日 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到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 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 治经济稳定,科学文

3、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 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节日发展到唐宋时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 中解放由来。逐渐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 从此,除一些祭祀节日外,许多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 彩,许多体育、娱乐的活动内容相继由现,并很快成为一种 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 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 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渗透由深厚的文化 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中国的节日 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 与我们民族

4、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 神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的节日也逐渐多样化。 在受到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冲击的同时,中国传统的节日文 化仍代代传承下来,许多传统节日一直延续至今天,成为我 们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以及对 家庭团圆、社会安定的重视与期望的象征。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对各个传统节日倾注了极大 的创作热情,留下了许多咏吟节日的诗篇,极大地丰富了传 统文化的内涵。这些诗篇流传下来,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 富。本书选取了十七个传统节日,介绍了各个节日的来历、 变革及相关风俗,并把吟咏各个节日的相关诗词整理由来, 汇集了 230位诗人的300余首诗词曲,加以解析、探究,为 大家理解和欣赏节日的诗意之美提供一把钥匙。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是丰富的,其传承的载体也是多样 的,但其中由诗词曲所体现的各个节日的诗意之美,无疑是 其精华之所在。让我们走进这些诗词曲中,含英咀华,感受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意蕴,享受历史时空回荡着的这些醇美 诗意,成全自己美好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