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素养全练14 物态变化试题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93807122 上传时间:2022-05-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素养全练14 物态变化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素养全练14 物态变化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素养全练14 物态变化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素养全练14 物态变化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素养全练14 物态变化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素养全练14物态变化基础夯实1.(2018湖南邵阳中考)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我市各中小学在日常防治工作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图,体温计的示数为。答案:37.9解析:此温度计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1,它的读数为37+0.9=37.9。2.(2018安徽长丰一模)2018年1月11日,合肥市迎来自1991年之后最冷一天,小明用温度计测量室外温度结果如图所示,其温度为。答案:-10解析:由题图知:温度计上0到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下方,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10。3.(2018

2、广西中考)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或“不变”),说明海波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答案:不变晶体解析: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海波是晶体。4.(2018甘肃白银中考)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小华在测量室外温度时发现温度在升高,对于温度计内的水银而言,它的(选填“密度”“质量”或“内能”)在增大。答案:热胀冷缩内能解析:实验室和家庭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大小与温度无关;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在质量一定时,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温度升高,水银质量不变,体

3、积变大,由密度的公式可知其密度减小。5.(2018甘肃兰州中考)沥青路面在烈日下由硬变软,在这个过程中沥青的温度不断升高,说明沥青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答案:非晶体解析:烈日下,沥青路面吸热后逐渐变软,该过程中沥青的温度不断升高,即沥青没有一定的熔点,所以沥青是非晶体。6.(2018安徽二模)2018年1月24日安徽省迎来了一次大暴雪,随后持续的低温冰冻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气温在0 以下时,虽然很难看见雪的融化,但我们却发现雪堆在慢慢变小,这是因为雪堆发生了现象。答案:升华解析:雪是固态的,没有融化但雪堆在减小,是雪变成了水蒸气,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过程。7.(

4、2018安徽定远一模)科学家计划利用空间的激光为太空垃圾减速,使之坠入大气层烧毁,地球轨道上有一废弃卫星,如图所示,用大功率激光短暂照射该卫星的B面,其表面金属直接(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向外喷射而出,从而减小卫星的速度。答案:升华解析:当废弃卫星坠入大气层后,用大功率激光短暂照射该卫星的B面,其表面金属直接由固态升华成气体向外喷射而出,即产生一个向前的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大气对卫星施加一个向后的力改变了卫星的运动状态,使卫星减速。8.(2018四川广安中考)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第5 min时处于(选

5、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答案:晶体固液共存解析:由题图可见,该物质图象上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该物质为晶体;物质的熔化过程是从第3min到第7min,因此在第5min时晶体处于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9.(2018安徽安庆二模)一名登山运动员登上喜马拉雅山归来,宣称在山上见到了“雪怪”,并在山上当场从外衣口袋里掏出钢笔,迅速画下了“雪怪”的图象。从物理学的角度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山上温度很低(或低于0 ),钢笔中的墨水会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因而无法画出“雪怪”的图象。答案:凝固解析:因为喜马拉雅山的年平均气温常年在-20以

6、下,钢笔里的墨水在这种气温下应该早已凝固了,墨水流不出来,不能正常画画。10.在某些干旱缺水的地区,人们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收集土壤中的水分。土壤中的水分在接触塑料薄膜前发生了(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下凝结成水珠过程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答案:汽化放出解析:土壤中的水分先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塑料薄膜变成小水滴是液化,液化需要放出热量。11.(2018上海中考)人体的正常体温是()A.33 B.35 C.37 D.39 答案:C解析: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12.(2018山东烟台中考)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A.烧水时,壶嘴冒

7、出“白气”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D.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答案:B解析:烧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故A错误;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是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B正确;冰冻的衣服在0以下也能干,是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C错误;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是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13.(2018湖北十堰中考)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如图所示的警示性标志牌:“禁打手机”“熄火加油”,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答案:A解析:常温下汽油容易由液态汽

8、化(蒸发)为气态,弥漫在空气中,汽油的着火点很低,使用手机和汽车工作状态下产生的火花很可能引燃,引起火灾。14.(2018四川自贡)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液化现象D.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答案:C解析: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由液态变为气态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故A错误;夏天,冰棒周围冒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15

9、.(2018黑龙江绥化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答案:D解析:冰雪消融是固态冰雪变为液态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B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错误;冰雕慢慢变小,是固态冰直接变为气态水蒸气造成的,属于升华现象,故D正确。16.(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B.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C.先放热熔化后吸热

10、凝固D.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固答案:B解析:碘由固态变为碘蒸气,是升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碘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会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是凝华现象,故B正确。17.(2018四川绵阳二模)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观察温度计包括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要估计所测液体的温度,两者结合选取合适的温度计。故这种说法正确。放置温度计时,要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故这种说法正确。待温度计的

11、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这种说法正确。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一定要留在被测液体中。故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能力提升18.(2018广西贺州中考)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要完成图中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在安装器材时最后装的是(选填“酒精灯”或“温度计”)。(2)为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和缩短实验时间,应选用适量(选填“20 ”“40 ”或“80 ”)的水。水沸腾后水面上方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形成的,此时若拿走酒精灯,沸腾的水(选填“会”或“不会”)立即停止沸腾。(3)熄灭酒精灯时,不能吹灭,最好盖上次(选填“1”或“2

12、”)灯盖,否则下次使用时,可能会发生打不开灯盖的现象。答案:(1)停表温度计(2)40液化不会(2)2解析:(1)此实验中需要探究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所以用的测量器材除了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停表;先安装下面器材,再安装上面器材,便于调节器材间的距离,在安装器材时最后装的是温度计;(2)为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和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适当提高初温,应选用适量40的水;水沸腾后水面上方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由于水暂时能够从烧杯底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立即停止沸腾;(3)第一次盖灭火焰,灯帽内有剩余的热空气,如果不再盖二次的话,帽内的热空

13、气冷却后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下次再使用时不容易拔下来。19.(2018湖北武汉中考)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先确定(选填“铁棒A”“铁夹B”或“铁圈C”)的位置。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2)分析图乙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为;该物质第40 min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0 min的内能。导学号97404031答案:(1)铁圈C状态(2)80 小于解析:(1)组装实验仪器时,应根据酒精灯及其火焰的高度先固定图中的C部分,使酒精灯的外焰正好能给烧杯加

14、热,然后再固定图中的B部分,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调整;实验中,通过观察物质的状态来记录时间、温度;(2)由题图可知,物质在第35分钟以后,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为其凝固过程。故凝固点为80;该物质从第1020min之间一直吸收热量,第20min时刚好熔化完毕,为液态;而该物质第40min时为固液共存状态,故该物质第40min时的内能小于第20min时的内能。20.(2018安徽安庆模拟)某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通过实验发现此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并不准确,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示数(T)与实际准确温度(t)的关系图象。(1)分析图象信息推出T与t的数学关系式;(2)若将此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的示数为多少;(3)若用此温度计测出教室的气温为23 ,计算教室实际气温有多高。答案:(1)T=0.9t+5(2)5 (3)20 解析:(1)测量温差:32-14=18,实际温差:30-10=20,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820=910;分析图象可以发现:14-0.910=5,32-0.930=5,由此得出测量的温度值与实际温度值的关系为:T=0.9t+5;(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T=0.90+5=5;(3)将23代入T=0.9t+5,可得:23=0.9t+5,则0.9t=23-5,所以t=20。导学号97404032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